1、请根据习主席的讲话,概括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必备条件。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次,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此外,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1)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_
2、填空。
(1)用部首查字法查“啄”,可查_____部,再查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查“农”,应查的大写字母是_____。用数笔画查字法查“乃”,应查_____画。
(2)“承”的第二笔是_____;“为”的第三笔是______;“母”的第一笔是___,除去部首还有____画。
(3)“抱”在字典里有四种解释:①用手臂围住;②领养;③存在心里;④孵。“抱怨”中的“抱”应取第_____种解释。
3、根据古诗《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完成练习。
1.“假如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一定要和春天同住。”这句话是词中的哪两句表述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水是眼波横,____________。欲问行人去那边?__________。才始送春归,___________。若到江南赶上春,____________。
3.《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作者是_____代词人_______。
4.《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卜算子”是词的________,“送鲍浩然之浙东”是词的_________。词一般分为两个部分,分别叫做_______和_______。
5.“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一句写了既送________,又送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的留恋,对________的深情。
4、选词填空。
精干 精悍
1.嗬,好一只( )的队伍!
2.队长虽然年轻,但很( )。
5、将下列的词语补充并完成练习。
聚_____会_____ 得意__________ _____头_____气
______平______和 ___________不同 与世___________
___________思议 前______未______
1. 形容非常满足、高兴,神气十足的样子的词语是____,上面的词语中,与它互为反义词的是___________。
2. 选词填空:(1)遇到事情我们不能慌张,要______地应对,这样才能快速的解决问题。
(2)任何天才看世界的角度,都与同伴们__________。
6、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首诗展现了几幅图画?
。
7、课内阅读。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1】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小古文阅读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雨[宋]周邦彦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注释]①耒(lěi):古代一种像犁的翻土农具。
【1】这两首诗都是写________,都表达了______之情,《春夜喜雨》中表达出诗人情感的一个字是________。
【2】《春夜喜雨》中描绘了春雨___和_____ (A.来前 B.来时 C.来后)的情形;《春雨》中描绘的是春雨____(A.来前 B.来时 C.来后)的情形,其中后两句中的一个“_____”字让人能够想象雨量的充沛。
【3】这两首诗中,杜甫认为春雨好在(_____),周邦彦认为春雨好在(____)
A.春雨默默地滋润万物 B.春雨水量可观
C.春雨有利于农人耕作 D.春雨来得及时
【4】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春夜喜雨》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风格,如诗句“好雨知时节”;而《春雨》中采用了含蓄委婉的抒情风格,如全诗不见一个“喜”字。 (________)
(2)《春夜喜雨》采用了拟人和想象的写法,写出了春雨的润物无声和春雨滋润万物的特点。(_______)
(3)《春雨》在写作手法.上也采用了想象的写法,写出了春雨把池塘涨满了。(_____)
9、阅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
随着帅帅聪慧的目光,妈妈忽悠发现驼背的小宁宁坐在一旁。原来,为了不刺痛这残疾的孩子,帅帅巧妙地改动了故事里的词儿。他用友爱和智慧温暖着这位小弟弟。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聪慧——( ) 残疾——( ) 温暖——( )
【2】帅帅讲故事时突然停住了是因为 。
为了 ,帅帅 。
【3】我会用文中加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
这种冰屋,是用大小冰砖垒成的。建造时,先在避风的地方选好地基,挖
一个坑;再在坑上垒成半球形的冰屋顶;然后,开一个小窗,使光线能够射进屋
里。
【1】短文共有______句话。
【2】用“先……再……然后……”说句子。
,先 ;再 ;然后 。
11、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奇遇
①老王洗澡从来不买搓背票,就只掏5元钱,尽情地泡,泡透了自己搓洗,然后就坐在池子边上自己修脚。修脚的工具也是没花一分钱,修脚刀全是自制的,那双脚让他修得有点惨不忍睹。
②这天,老王泡透洗完后又坐在角落给自己修脚时,一个白白胖胖的小伙子凑过来,笑眯眯地看他的脚,看了一阵说:“大爷,您这脚不能这么修了,我帮您修。”老王慢慢抬起老眼,瞅着小伙子,幽幽地说:“刚来的吧?”小伙子不明白话意,发愣,旁边几个老洗客大笑起来,也都把小伙子当成刚来做修脚生意的了,有人说:“小师傅,你要是能做成他的生意,我白给你100元!”
③小伙子很腼腆,红了脸,走了。
④老王自己修完脚,跛着脚出澡堂,回家。开门进屋,在关门时吓了一跳:那小伙子竟跟着他,看着他笑:“大爷,我想给你修修脚。”
⑤老王好气又好笑:“我明给你说吧,我从来不做好事,你再难,也别想从我这里挣到一分钱!”小伙子笑了:“大爷,我不要钱。”
⑥老王想了想,就让小伙子进了门,决定让小伙子见识一下他老王的厉害。小伙子很高兴,问着忙着,弄好一盆热水,又兑了些随身带着的药水,泡着揉着,然后擦干,坐下,将脚放在他的腿面上,拿出一套专业修脚的工具,很老练地修了起来。老王不吭声,心里在说:“你修得再好、再会感动人,我也不会给你钱,反正我提醒过你!”
⑦小伙子用了半个多小时,才把老王这双脚正规地修了一遍,收好工具就走,交代老王说:“大爷,您这脚一次是修不好的,我会再来,您千万别再自己修。”老王笑了:“你是说下次再给你钱?”小伙子笑说:“我说过了不要钱,大爷您放心好了。”
⑧老王冷笑自语:“你小子啥时要钱我啥时让你还我原来的脚!看谁耗过谁!”
⑨第二天,老王在晚报上看到一张照片,正是那小伙子,原来他是一家美容院的修脚工,8年前就开始为老人免费修脚……老王纳闷了,小伙子为啥要免费为老人修脚?他这一生上当受骗太多,早就不相信有什么好人了,怎么碰上这么大个意外?
⑩过了几天,小伙子果然又来为老王修脚了。修的过程中,老王问:“孩子,你这是为啥?”小伙子将老王的脚抱在怀里,说出一个故事:10年前,他是一个要饭的孤儿,有一天被几个小偷围打,几个拉板车的老人救了他,还凑了60元钱给他,让他学好……后来他在澡堂学会了修脚,再后来去了一家美容院……他一直在店外免费给老人修脚,他相信一直修下去,一定会修到那几个拉板车的爷爷的脚。
⑪第二天,老王做了一件让许多人都吃惊的事。第三天,老王再去那澡堂泡澡时,熟人们围着他笑闹起来,问他太阳为啥从西边出来了?他啥也不说,一时也难说清楚。
⑫原来,老王为灾区捐了3000元钱,被列在社区红榜上了。10年前,他只是和几个脚力老友一起帮了一个孩子,这孩子从此就做好人来报答好人。看来,做人处事,老把人往坏处想就不如把事往好处做,好人好事好世道都是有因有果的。
【1】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⑦段画线句子中“老王”和“小伙子”在告别时都“笑”了,请结合上下文内容,理解两个“笑”的含义。
(1)老王的笑:_________________
(2)小伙的笑: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刻画了一位( )的小伙子。你是怎样来评价人物的?( )
【4】文中说:“做人处事,老把人往坏处想就不如把事往好处做,好人好事好世道都是有因有果的。”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一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司空见惯________ 追根求源________
【2】选文中加点的“差不多”一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选文中画“_____”的句子,回答问题。
(1)句中的“?”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这样表达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每当在大街小巷里看见一把把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伞,便想起了我那辛劳一世的母亲,心里顿时会涌起一种幸福而又温暖的感觉……
记得小时候,村里没有小学校,我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遥远漫长的求学之路,最怕遇上倒霉的雨天。冷不丁半路上下起了大雨,我便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为我挡挡风雨呀!
有一次放学的路上,我又被突如其来的瓢泼大雨淋了个透,回到家就病倒了,晚上,我通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娘坐在我的床前,爱抚地摸着我的额头,眼圈儿便红红的了。那时候我还小,也不懂事,居然一点没有感受到母亲那时的心境,更不能体谅母亲的难处。我望着母亲,终于开口提出要求:“娘,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
娘沉思良久 最后一字一顿地说 买 咱买一把
听了娘的话,我既兴奋不已又半信半疑。兴奋的是娘终于答应给我买一把雨伞了,有了它,我再也用不着日晒雨淋了;半信半疑的是在那个年月,家里的生活十分艰难,她能拿出钱给我买一把雨伞,哪怕是一把小小的雨伞呢?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到做到的。那晚,我小小的心充满着快乐与期盼。
也就在这天的晚上,娘早早地上了织布机。她脚一蹬,手一搬,“哐当、哐当“的织布机噪声一直响到深夜。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啊!难道娘织了一夜的布?我拖着沉重的身子,悄悄地走到娘跟前,颤抖地喊了一声:“娘!“娘用熬红的眼睛冲我笑了笑,伸出那双布满老茧的粗糙的手摸着我因发烧而消瘦的脸蛋说:“孩子,娘没事。”我的泪水夺眶而出,呜咽着说:“娘,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
娘又笑了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娘从集市上卖布回来,她一脸喜气地跨进家门,一把拉过我,立即打开了手中的印花包袱,和颜悦色对我说:“打开看看吧,你要的伞!“
啊,伞!我惊喜地高叫着。我从娘手里抢过伞爱不释手地打量起来: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我高举着它,不停地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飞速地旋转,旋转……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我赶紧收起了娘不知熬了多少个夜晚才为我买回的黄油布伞……
从此,这把黄油布伞伴随我从小学到初中,从高中到大学,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随着时过境迁早已落伍了,但我却似它为珍宝般地爱惜。因为每当我看见它,就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我的母亲,靠着它,就像靠在我母亲的身旁……
后来,我也有了我的妻儿,我也住进了宽敞漂亮的高楼。妻子几次要我扔掉那把已经破旧不堪的黄油布伞,可我总是厉声呵斥道:“谁也不准动我这把雨伞!”这把破旧不堪的黄油布伞,寄托着我对已逝母亲的无限眷念;这把破旧不堪的黄油布伞,浮现出那段艰辛难忘的童年印记;这把破旧不堪的黄油布伞,成为我教育子孙的最好的活教材……
每当在大街小巷里看见那些一把把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伞,我的脑海里就会泛起无数的涟漪……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理解_____ 训斥_____ 辛苦_____ 落后_____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爱不释手:_____ 时过境迁:_____
【4】给第四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5】阅读全文再填空。
①这个故事的起因是_____,经过是_____,结果是_____。
②“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我高举着它,不停地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飞速地旋转,旋转……”这句话说明_____,表达了“我“_____的心情。
③第一自然段与文末段采用了_____的写作手法,这样写的好处_____。
【6】理解句子的含义。
①娘答应要给“我”买伞,“我”为什么既兴奋不已又半信半疑?(用文中原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为什么心里一酸,眼里涌出泪水?请把你的理解简单地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谁也不准动我这把雨伞!”你同意作者的做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
长大,意味着……
(1)“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盼望长大的童年……”
(2)小的时候,我常哼着这首歌,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3)终于有一天,我考进了心目中梦寐以求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4)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5)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后,带着一份期盼,我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6)渐渐,“长大”也在繁重的学业中被淡忘。
(7)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之间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8)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9)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沉的目光。我开始害怕,心想: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父母又会怎样责备我呢……
(10)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不但没有丝毫责怪我的意思,而且很信任我。她告诉我她的生活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并且决定帮着做一些我能做到的事。
(11)我并不是敷衍她,因为这是我心里决定了的事。
(12)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13)我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数落。
(14)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我想象的那样恶劣,而且桌上还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15)吃饭时,我边吃边小心地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暴风骤雨”,但父亲却只是盘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并嘱咐我不能只是表面应付,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16)现在,我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17)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梦寐以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敷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短文中找出从小到大“我”对“长大”的三种理解。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8)自然段画横线的这句话是________描写,在短文中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14)自然段中“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我想象的那样恶劣”,“我”想象中的气氛是_____________。
【5】“许多人围过来,我有些惭愧”,“我”感到“惭愧”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父母说“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长大还意味着什么?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和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人平生第一次盼一个日子,都不会错。(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的时候。
16、按要求该写句子。
(1)这里真安静啊!(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钢琴声传出来。(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她看到了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句子练习。
(1)书中描述了原始森林里蟒蛇吞野兽的情形。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顶帽子有什么可怕的?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照要求写句子。
闰土说:“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不算偷的。”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加工厂。
(1) 我们丰富多彩的世界是一个汉语家园。(修改病句)
(2) 乡亲们说:“我们要做好生态农业。”(改为直接引语为间接引语。)
(3) 人类 的 语言 在 发展 变化 (连词成句)
(4) 农民们把米粉出口到美国。(改为被字句)
(5) 难道你不认为中国的汉字很有意思吗?(改为肯定句)
20、把下列句子改为肯定句。
(1)它只有一只脚,停落时不得不靠扇动翅膀保持平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是柔娜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多得些知识绝不是坏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没有一个人不为姑娘们优美清新的唱腔赞叹不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平台。
你读过那些课外书?选择一本你最近读过的书写作品梗概。
要求:
(1)读懂内容,把握脉络,理清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
(2)筛选概括,合并成段。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
(3)表达连贯,自然过渡,书写工整。
(4)字数400~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