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拼音,写词语。
kū wěi jié zòu hán dān xué bù
(______)(_______) (_____)
2、句子品析。
“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我八路军本着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
从“决不以”、“本着”、“必当”等词语可以看出聂将军对日本士兵和人民的
, 的决心。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1.头头(______) 全心(______) (______)轮回 (______)天下
2.善于(______) 蜿蜒(______) (______)荏苒 (______)腊月
3.遍体(______) 坐卧(______) (______)逐鹿 (______)千金
4.日积(______) 秋收(______) (______)反尔 (______)蝶飞
5.青石(______) 秋毫(______) (______)弹琴 (______)错节
4、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困惑(______) 无穷(______) (______)悠悠 (______)万别
应有(______) 成千(______) (______)挤挤 (______)狂澜
不露(______) 来之(______) (______)依旧 (______)傲世
纷纷(______) 风月(______) (______)仇报 (______)出新
云雾(______) 势不(______) (______)细雨 (______)山色
5、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挪移________ 歉疚________ 陶醉________ 艰难________
启示________ 机敏________ 转化________ 枯萎________
依赖________ 考验________ 优雅________ 探究________
6、对比读古诗,回答问题。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这首诗作者是 代的 。
【2】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它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儿童_____图。其中“_________ ”和结句中的“__________”都说明了暮春季节。
【3】“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
【4】这首是运用了_______手法,平易自然,形象鲜明。
【5】“_______”三个字给读者以想象,在我们面前仿佛浮现出了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
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从诗体上看,《春夜喜雨》是一首近体诗中的______。
【2】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喜”是这首诗的感情主线,全诗不着一“喜”字,字里行间却处处洋溢着诗人按捺不住的喜悦之情
B.诗的前四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春雨细而轻柔的特点;第五、六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展现出一幅美妙的江村夜雨图
C.诗的最后两句写雨后清晨的景色,红花带着晶莹的雨珠,鲜润浓艳,垂满枝头
D.作者描写春雨融情于景,由近及远,从夜写到晓,由写内心的感觉到写客观景物,由听觉到视觉,充满诗情画意
【3】这首诗以“好雨”开头,请说明作者称赞它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的第二联、第三联分别从哪种感觉来写春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那个词用的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诗词,并完成练习。
春 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这首诗的作者是( ),诗的体裁是( )。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胜日: ,光景: ,等闲: 。
【3】用自己的话说下面的诗句的意思。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为爱掩藏
女儿细心地为母亲梳理着头发,(竟然 果然 突然)发现母亲的青丝中有一星闪亮的白。母亲老了?女儿的心中涌起一阵伤感。
母亲,从小就领着她去晨跑,她拼命地追,可怎么也追不上母亲轻快的步伐,她赌气停住了。这时,母亲回转身子,在前方伸开手臂,笑着:“来,到妈这儿来。”于是,她咯咯地笑着,迈开小步子向妈妈(温和 温柔 温暖)的怀抱跑去。
她渐渐懂事,明白了“母亲”这一角色的艰难。然而在她的记忆中,母亲总是笑对一切,以充沛的精力和活力直面人生。难怪邻居阿姨总是羡慕地说:“你妈妈呀,好像永远不会老。”女儿也坚信,母亲永远不老,可眼前那星白分外刺眼。女儿拔下那根白发,悄悄地藏起来,对着镜子里的母亲笑着说:“妈,你的头发多好啊,您永远那么年轻。”母亲笑了,女儿的小伎俩怎么能瞒得过妈的眼呢?多年来,从“哇哇”啼哭的娃娃到青春勃发的少女,女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印在母亲的眼里。
这孩子,这么傻,白发能藏得住吗?你都这么大了,妈能不老吗?其实从你不再需要妈妈为你扎辫子时,从那天你跑步超过了妈妈时,从你在作文中写下“青春无悔”的字样时,妈妈就知道你长大了。你就是妈妈的延续,妈有了白发又有什么关系呢?可母亲没有说,她欣慰地看着镜子里的女儿:“有女儿给妈梳头,真舒服”镜子里两张美丽的笑脸,令人羡慕。
【1】结合具体语境,给括号里恰当的词语打“√”。
【2】请结合题目和文中的故事,续写一个结尾,写在文章末尾的横线上即可。
【3】文中女儿伤感的是_______,邻居阿姨羡慕是_____,产生这种羡慕是_________
【4】女儿和母亲都在掩饰,女儿掩饰的是_____,母亲掩饰的是______,她们的掩饰________。
A.骗得了对方
B.看穿了女儿的小伎俩
C.看到了母亲的白发
D.藏着对彼此的尊重,和最深沉的爱。
【5】文中划横线的部分是描写妈妈心理活动的语句,但是读起来却像是母亲女儿的对话,你觉得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京腔的韵味
生在黄梅戏的故乡,可我最喜欢的还是京剧,听不厌,品不尽。兴起时,还能吊起嗓门儿来上几句,那特有的京味儿总是悠悠地酽(yàn)在心头。
教了十几年的书,上过不少还算成功的课,但自己感觉最好还是教《故都的秋》这篇课文。郁达夫先生简直京化透了,那关于北京之秋京味儿十足的描写,几番诵读之后,真是醉煞了人。
多年来,京剧、京腔时时诱惑着我对北京的向往,可“山里佬难出天”,每每机缘擦肩,只好望京兴叹。
终于在去年的秋天,在北京待了一周,上天安门,登八达岭,游世界公园,钻王府井大街小巷,大饱京腔耳福。
北京人说话总有那种特别的京味儿:频频的儿化音节,极富神韵的“土”话,更有那节拍、那音色、那抑扬顿挫劲每每显出了一种宽宏深厚的底气和贴近生活的亲切感与原汁味。京腔儿还极富个性,细细品味,有的带股虎劲,有的透着大气,有的则臻于一种雅境……
言为心声,北京人的豪爽与大度在京腔中也可见一斑。那天,我们乘地铁到前门站,由于人多,我们一行好几个只好站着。这时,一位很普通的北京市民,见我们同行中一位老人没座位,便主动地站起来让座。看得出这是位“老北京”,“老先生——您这儿坐!”……这一刻,我感到京味儿十足的招呼特别地富有质感与热力。我们与“老北京”一见如故,聊着天南海北的事儿,如沐春风。
京腔怡人,几天一过,竞也情不自禁地仿着京腔与游人对白,仿佛自己也是个“老北京”了。
【1】说说“京味儿”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开头作者写自己喜欢京剧、爱教《故教的秋》,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画线句子表明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微不足道吗
拿了人家一根针,坐公共汽车逃了一次票,摘了十朵花,第一次把公家的灯泡安在自己的卫生间,头一回扣顾客的秤,头一遭把垃圾倒在河里,把口香糖吐在电影院的椅子上,借人家五毛钱不屑于还,私翻一次别人的抽屉,把别人信封上的邮票撕下来……这都是一些司空见惯的小事,小得微不足道;而且它的隐蔽性很强,有些事简直是“举手之劳”。但这些都是鲁迅先生所谓的“皮袍下的小”。
汪洋大盗最初的功课,可能是仅仅是拿了别人的一根绣花针、1986年的那场大兴安岭森林火灾,也只是因为一个工人乱丢了烟头。毛衣只要绽了一个头,足以被拆成一堆线。脸上的一个小疖子,弄不好会引发大面积感染。使火箭升空时爆炸的,是推进器上的一颗松动的螺丝钉。而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很有可能是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造成的——这是1979年12月,科学家洛伦兹在华盛顿亲口说的。
人,都想做大事,但我们中不少人往往做不了大事,只能眼睁睁地看那些做成大事的人成了伟人、名人。退而求其次,做不了大事,就只能做小事,但生活往往和我们开玩笑:小事也做不好——至少不能做得十分好。其实,生活这串“糖葫芦”,也无非是一件一件的小事串成的。但“心是一个盲目的猎人”,一不留意,你就“逃了一次车票”。
马的蹄铁,丢了一颗钉子,是微不足道的吧?但它可能带来的后果,却又那么让人瞠目结舌,甚至能吓得你屏住呼吸和心跳、、请听这样一首西方民谣:丢了一颗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司空见惯:________。
②微不足道:________。
③瞠目结舌:________。
【2】文中举了不少“因小失大”的例子,归纳一下,写出其中的两个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如何理解“但‘心是一个盲目的猎人’,一不留意,你就‘逃了一次车票”’这句话的?可结合实际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所写的西方民谣,你想到了哪些成语、歇后语、名人名言?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
12、快乐读书吧。
草地夜行(节选)
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没(mò mei) 了。满天堆起了乌云, 不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一再请求老红军放下自己, 可无论我怎样说老红军都不肯, 仍旧一步一滑地背(bēi bèi) 着我向前走。
突然( )老红军的身子猛然往下一沉( )小鬼( )快离开我( )他急忙说( )我掉进泥潭里了( )
我心里一惊,不知怎么办好,只觉得自己也随着老红军往下陷。这时候,他用力把我往上一( ),一下子把我( )在一边,大声说:“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人不能都牺牲! ……要……要记住革命……”
我使劲伸手去( )他,可是什么也没有( )住,老红军( )下去了,连头顶也看不见了。
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多么坚强的同志!为了让我走出草地,赶上部队; 为了革命, 他被可恶(wù è) 的草地夺去了生命。
(有删改)
【1】给选文第2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用“√”给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将下列词语分别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陷 抓 顶 拉 甩
从这些动词,我体会到老红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质。
【4】请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天鹅的故事
在老人潘家做客时,我看到墙上挂着一枝猎枪,就________地问:“你老喜欢打猎?”老人说:“是的,但那是30年前的事了。有一年初春,我背着这枝猎枪,在湖边上打野鸭。我在湖边转悠了好半天,一无所获,感到十分________。这时,飞来了一群天鹅,落在离我不远的地方。天鹅在冰上互相呼唤着,好像在讨论:湖面结冰了,怎么办?
突然,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可是它并不是飞走了,而是利用落下的冲力,像石子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钢铁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
冰层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冰窟窿。老天鹅沿着冰窟窿在边缘继续扑打着,水面在慢慢地扩大。很快整群天鹅,大约百十来只,都投入了破冰工作。它们干得那样齐心,那样欢快!水面在迅速地扩大着。不久,小小的冰窟窿终于变成一个很大的水面。所有的天鹅都同时结束了工作。它们昂着头,挺着胸,在水里游,捕食鱼虾,不时发出胜利的欢呼声。
说到这里,斯杰潘老人停了一下。又深情地说:“多可爱的鸟儿啊!我当时离它们才三四十米,双手端着上了子弹的猎枪,可是我却把枪挂到肩上,悄悄地离开了。从此以后,这枝猎枪就一直挂在墙上,再也没有动过。”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①在老人潘家做客时,我看到墙上挂着一枝猎枪,就________地问
②我在湖边转悠了好半天,一无所获,感到十分________。
【2】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护卫队战士们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升旗仪式。
在天安门广场,护卫队战士们举行升旗仪式。
我背着这枝猎枪在贝加尔湖畔的沼泽地打野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________自然段至第________自然段是重点段,写老人叙述天鹅破冰的情景。
【4】斯杰潘老人为什么没有打天鹅,并从此放弃了打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
①老人是菲律宾华侨,在海外奋斗半生。几经浮沉,衣锦还乡的他萌生了济世助人、造福梓里的念头。
②于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希望每个校长能提供十来个学生的名单,以便他从中确定人选,作为资助对象。
③家人责怪他的愚昧,既是捐助,何必将程序搞得这样复杂?不如来个快捷方式。譬如通过“希望工程”或者“春蕾计划”,干净利落地了却一桩心愿,岂不是更好?
④老人摇摇头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哪些孩子才有资格得到资助?是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还是优秀生,抑或是特长生?谁也不知道老人心里的答案。
⑤名单很快到了老人手里。老人让家人买来了许多书,有《泰戈尔诗集》《纪伯伦诗集》《十万个为什么》等,分门别类地包装好,准备寄给名单上的孩子。家人面面相觑:这样微薄的礼物是不是太寒碜了?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可翻来覆去也没有找到夹在书中的纸钞。只在书的第一页看到了老人的亲笔赠言:赠给品学兼优的学生×××。落款处是老人的住址、姓名、电话和电子邮箱。
⑥家人大惑不解,却也不愿忤逆老人的意愿,只好替他一一寄出那些书。
⑦光阴荏苒,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从黄叶凋零到瑞雪飘飞,谁也猜不透老人所为何事。
⑧家人读懂老人的心,缘于新年前收到的一张很普通的贺卡,上面写着:感谢您给我寄来的书,虽然我不认识您,但我会记着您的。祝您新年快乐!没想到老人竟然兴奋得大呼小叫:“有回音了,有回音了,终于找到了一个可资助的孩子。”家人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老人这些日子郁郁寡欢的原因,他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会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
⑨老人说:“土地失去水分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滋养会变得荒芜。不知感恩的人,注定是个冷漠自私的人;不知关爱别人的人,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也不配得到别人的爱。”
⑩想来也是,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什么是必须和应该的。所以,没有一种领受是可以无动于衷、心安理得的。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株草会因一缕春风摇曳多姿,一湖水也会因一片落叶荡漾清波,一颗心更应对另一颗关爱的心充满感激。
【1】读句子,理解词语。
(1)“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这里的“黄金屋”是指________。
(2)“家人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老人这些日子郁郁寡欢的原因,他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这里的“试金石”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中老人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在老人眼里,“有资格得到资助”的孩子是指______________的孩子。
【3】第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为下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节)埋下了伏笔。
【4】第⑦段中写“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请你用几句话描写一下老人此时的心理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⑨段中说“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也不配得到别人的爱”,这句话有两层含义:(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
【6】“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什么是必须和应该的。”结合第⑩段,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获得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表演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用“不要……不要……不要……只要……”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照样子写句子。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___,如_____,被____________
(2)请根据“我走出校门”这一情境,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写几句话。
心情“好”:_________________
心情“不好”:__________________
17、写前训练: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把下列句子写得更生动、形象。
我的脸红了。我觉得很惭愧。
雨下得很大,她打着伞在路上艰难地走着。
______
(2)将下列文段补充完整。
那年我______岁。有一天,老师对我说:“我们学校要举行_______,你可以____。”我听了以后,心想______,我一定要________,不能_____,于是我_______。
18、下面几种句式的变化形式是你熟悉的,请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使句意不变。
【例】气候变化无常,人们怎么能不感冒呢?
气候变化无常,人们会感冒。
(1)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止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橙黄色的柿子压弯了树梢。
橙黄色的柿子把树梢压弯了。
树梢被橙黄色的柿子压弯了。
(2)抗击在“非典”一线的工作人员收到了我们深情的祝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王宁说:“我要像李刚那样关心集体”。
王宁说,他要像李刚那样关心集体。
(3)烈士的母亲说: “我的儿子是潜艇兵,为祖国而光荣牺牲,我不能对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机器人能按照人的指令作出各种各样的动作。
机器人被人们誉为“千里眼”、“顺风耳”、“飞毛腿”、“铁胳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训练场。
(1)这是天地给我们的恩泽。(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改变语序,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与人之间密切的关系,让我感到亲切,舒服。(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30分)
先补充题目,再写作文(500字以上)。
教育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