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拼音,写字词。
1. 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kǎo yàn )_____,会(duàn liàn )______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2. 在最不幸的处境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liáo yǐ zì wèi )______的事情。
3. 2015年10月,没有院士(tóu xián )______的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但她认为这个奖是一项中国科学家集体的(róng yù )______。
2、查字典,按要求填空。
1.“凹”共(______)画,第3笔的笔画名称是 (_______)。“凹”的意思是(_________),它的反义词是(_______)
2.“诫”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__)。“诫”是(________)结构的字,第七画的笔画名称是 (_________)。
3、补全下列成语
1.愚不(_____) 语重(_____) (_____)褴褛 (_____)十色
2.纵横(_____) 别出(_____) (_____)欲出 (_____)窥豹
3.异想(_____) 耐人(_____) (_____)之年 (_____)而降
4.万紫(_____) 笑容(_____) (_____)缤纷 (_____)所长
5.栩栩(_____) 大饱(_____) (_____)皆是 (_____)众长
4、解释成语。
敝帚自珍:
5、辨字组词。
魂(________) 旺(________) 媚(________) 遗(________) 诞(________)
魄(________) 汪(________) 眉(________) 匮(________) 蜒(________)
框(________) 宠(________) 谨(________) 勃(________) 揪(________)
筐(________) 庞(________) 勤(________) 脖(________) 鳅(________)
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锄禾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这首诗当中的名句(____________)告诫人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开头描写了烈日当头( )的辛苦,提醒人们( ),诗歌表达了对农民( ),著名诗人范仲淹《江上渔者》中也有两句诗写出了劳动人民的饥苦,这两句诗是( )
【3】请说说你读完这首诗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阅读。
九日登高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①,他席②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注释)①望乡台:古代出征或流落在外乡的人,往往登高或登土台,眺望家乡,这种台称为望乡台。②他席:别人的酒席。这里指为友人送行的酒席。
【1】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他乡:________________ 那: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描写的是中华传统节日__________节的情景,请在诗中用波浪线画出这一天的习俗。
【3】对诗的三四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心中已经厌烦了客居南方的各种愁苦,想北归不得,鸿雁你怎么还要从北方飞来呢?
B.我已经厌倦了南方的人情,感到很困苦,想北归不得,鸿雁你是从北方哪里飞来的呢?
【4】诗人用鸿雁从北方飞来与自己北归不得形成强烈对比,把内心情感融入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之中,抒发自己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5】因为一个援助项目,王小明的爸爸来到非洲工作,一到过节的时候,他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念祖国和亲人,每当这时就会吟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
8、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本诗颔联所写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语段赏析
老师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我们对老师的这句话似懂非懂。但是,渐渐地,我们体会到,多背一些好文章,储存在记忆里,在一次次的重温中,不断地加深着理解,就好像牛儿吃下草,经过多次反刍,慢慢地消化,慢慢地吸收。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似懂非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储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把读书中一次次的重温比做______________,把对书的理解比做________________。
【3】老师的这句话指的是哪句话?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只有一个地球(节选)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 )谁的恩赐,( )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使它们不能再生,( )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在选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联系上下文,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
慷慨:________滥用:_________
【3】“再生”的意思是________,不能再生的原因是________
【4】文段中哪一个关键句概括了这两段话的主要内容?请用“ ”画出来。
【5】读完这两段文字,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①下雨天,我的窗外真美!那一片绿绿的稻田,好大的一片,像一片海。而我这小楼就像一只船。远远那两丛树林掩映的村舍,和稍近一点的那长着芒蒿的小丘,是这绿海上的岛屿;那环抱着我们的群山,在有雾的时候,就不是山,而是云,是灰色、紫色、深蓝、淡青的云;而那些挺秀的电杆呢?那是帆樯,悠然地点缀在这绿绿的海上。
②雨,静静地落着,落在稻浪上, 地溶入那无边的绿海里。于是,你禁不住要俯在窗口,向那如丝的雨凝望。你是多么想,想自己变成那只在绿海上翩跹着的白鹭,扑在那柔细清凉的雨丝里,让它冲刷抚慰着你的头颈,和你赤裸的背。你是多么想,想投身到那被雨水濡湿的稻浪里,泳着,拍打着雨水的花朵,和稻浪的波痕。让你 的身体,没入那 的绿海,去捕捉那 的雨丝。
③而当有风的时候,雨丝如珠帘般的,在淡灰的天幕前,畅快地斜斜地扫过去,扫过那波涛汹涌的稻浪,在那波峰上激起一片白濛濛的雾,给稻浪涂染上一抹梦痕。
④你更会爱那不知什么时候出现的两朵深红的个花,持伞的人没在深深的稻浪里,只有那两朵圆圆的深红,在浅绿的海面上飘着、飘着,慢慢地,不像是要到哪里去,而只是无目的地那么飘着,在斜风细雨里。
⑤你能不想到“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诗句吗?
⑥爱雨的人是不想躲开雨的。让那雨丝的清凉,洗去你心灵上的尘;让那雨丝的安闲,抹去你思想上的俗;让那无声的雨丝告诉你,那些躲在房中,关紧了门窗的人们,所永远不会了解的,雨丝和绿海那心底的爱,和永恒的诗。
⑦多希望你来!来看看我未关的窗,来看看我被雨丝沾湿了的窗帘,来看看为爱那如丝的雨而不肯关窗的我。(选自《罗兰散文》,有改动)
【1】依次填入文章第②段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 深深沉沉 莹洁纤细 深深密密 柔柔细细
B. 深深密密 莹洁纤细 深深沉沉 柔柔细细
C. 深深沉沉 柔柔细细 深深密密 莹洁纤细
D. 深深密密 柔柔细细 深深沉沉 莹洁纤细
【2】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为陈述句。
答:
【3】“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你知道出自 的
我们积累的关于雨的诗句还有很多,你能再写出两句吗?
【4】请给文章取一个好题目,并简要说说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仿照文中的句子写句子:让那雨丝的清凉,洗去你心灵上的尘;让那雨丝的安闲,抹去你思想上的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吉鸿昌同志是共产党员。在党的领导下,他坚决抗日,尽力为党工作。蒋介石非常恨他,就把他逮捕了。
吉鸿昌从天津被押解到北平。刚一下车,敌人就给他看了一份电报,上面写着“立即处决”四个字,妄图吓唬他,要他投降。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有一次,反动头目何应钦亲自审问,要吉鸿昌说出抗日活动的秘密。吉鸿昌把眼睛一瞪,大声说:“抗日是四亿五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侵略者勾勾搭搭,尽干些祸国殃民的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何应钦被骂得瞠目结舌。敌人用尽酷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直到临死前一夜,吉鸿昌还在狱中宣传抗日。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们让我多宣传几句吧!”
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 告诉你们,我为抗日而死,可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
“你说怎么办呢?”特务们有些害怕了。
“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那你说怎么办?”那特务发抖地说。
“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那特务愣了一下,只好走到前面,发抖地举起枪。吉鸿昌瞪起眼,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枪响了,吉鸿昌同志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1】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们让我多宣传几句吧!”这句话中第一个“休息”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第二个“休息”的意思是___________,吉鸿昌说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2】请用“_____”画出充分表现了吉鸿昌“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
【3】赞颂吉鸿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用上李清照的这两句诗十分妥贴,即:“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吉鸿昌的故事,你最想对他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她本来可以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了她心爱的实验室。直到她死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
【1】本段文字选自《_____》一文,文章运用了________的写作方法。
【2】短文里 “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一句中的“这”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文中表明居里夫人热爱科学、淡迫名利的句子,用“______”画出来。
【4】文中“直到她死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一句,你是怎么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下面的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世界上85%以上的鸟类可以程度不同地捕食害虫,即便是小小的麻雀每年也能捕食许多害虫。①燕子能吃苍蝇、飞蛾和蚊子;啄木鸟能吃天牛幼虫;灰喜鹊能吃松毛虫等。1只大山雀在繁殖季节每天喂小鸟100余次,平均每窝按3只小鸟喂食,再加上大鸟自己的捕食,一天能消灭害虫400-500条,一窝大山雀在喂养幼鸟期间就可消灭害虫10000 余条。在欧洲1000只紫翅椋鸟在繁殖期间能消灭22吨蝗虫,而1吨蝗虫一天的食物量与 2500人一天的食物量相当。猫头鹰和鹰等猛禽大多以老鼠等啮齿类动物为食,对控制农业、林业鼠害以及危险疫病的传播,有着重要的贡献。猫头鹰的食物中99%是啮齿类动物,②1只猫头鹰一个夏季所消灭的老鼠,相当于保护了1吨粮食;1年所吃掉的老鼠等于保护了一两万斤粮食。以此观之,每年鸟儿吃掉害虫保护的粮食足以供给地球上的人们吃好几个月。
【1】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最准确的是( )
A.世界上85%以上的鸟类可以程度不同地捕食害虫。
B.每年鸟儿吃掉害虫保护的粮食足以供给地球上的人们吃好几个月。
C.鸟类对控制农业、林业鼠害以及危险疫病的传播,有着重要的贡献。
D.世界上85%以上的鸟类可以程度不同地捕食害虫,从而保护环境和粮食。
【2】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表达作用?
(1)句子①运用了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表达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子②运用了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表达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猫头鹰和鹰等猛禽大多以老鼠等啮齿类动物为食”一句中“大多”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维吾尔姑娘很漂亮。(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和田维吾尔人生活很苦。和田维吾尔人感觉很甜。(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这学期,我们班同学普遍地阅读能力提高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加工厂。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歌舞已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他的心。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芳对我说:“那是我的铅笔,请还给我。”(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夏天的天气热得像个蒸笼。(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李晓玲对王红说:“我要像你一样热爱集体。”(改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改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高兴得坐立不安。(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学校是全区人数最多的学校。(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地方太小,怎么容易下几个班的同学活动呢?(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宽容如喜雨,滋润人的心田。(仿写句子)
宽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宽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我每天按时完成各科作业和语文作业。(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点钟不到,我们就沿着崎岖的山路登上清凉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朝阳腾空而出。(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风把云块向我们推来,越来越近,简直伸手可捉。(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快乐作文、妙笔生花。
同学们,请写一个科幻故事,如:外星人入侵地球,人类将怎样应对?乘坐时间机器,穿越到几十万年以后,环境、人类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如果拥有一台能读懂人想法的电脑,会发生什么呢……
要求:
1.题目自拟。
2.展开想象,写一个奇特而令人信服的科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