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哦,我多么向往明朗的温暖的春天,我更( )!那是( )、( );那是( ),( ),( ),( )……
2、给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老舍先生是文雅的,彬( )彬有礼的,对待客人亲切热情。
3、按古诗内容填空。
1.《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他的诗清新淡雅,素有“______,______”的美誉。这首诗的前两句点名了送别的______、______、______,后两句写的是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
2.《送元二使安西》的前两句点明了送别的时令是______,地点是______,景物是______和______,这样就为送别创造了一个愁郁的环境气氛。
3.写出最后两句诗的意思:_________。其中“劝君更尽一杯酒”,充分表达了____________。
4、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叙述了红军在___________,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___________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___________的崇高品质。课文用“___________”做课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___________英雄历程,闪耀着___________思想光辉,象征着___________的革命精神水垂不朽。
5、读拼音,写词语。
jī xiè shā guō dǐ yù pàn nì huà luó gēng
(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_)
shòu yǔ wěi dù dàn shēng qiè ér bù shě
(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__)
6、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练习。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_________,___________。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在横线上将诗句补充完整。
【2】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朝露待日晞”中的“晞”可理解为晒干;“昆黄华叶衰”中的“衰”可理解为衰败。
B.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自然景物的盛衰规律来警示我们要珍惜时光,及时努力。
C.作者的目的是通过描写冬葵,百川,赞美万物的勃勃生机。
【3】劝说人们抓紧青少年时光,认真工作学习,有所作为时,常引用本诗中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
【4】先描红练习一下,再选择这首诗中你喜欢的句子,用行书来写一写。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________________
7、课外阅读。
清明
[唐]杜牧
清明①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②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③。
【注释】①清明:节气名,在阳历每年4月4日或5日。②酒家:酒店。③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后人遂以它来命名以产酒著名的地方。
【1】诗的第一、二句交代了写作的时间是_______,天气是_______,作用是_______。
【2】行人为什么“欲断魂”呢?
_____________
【3】行人问牧童什么?牧童回答了吗?
_____________
8、阅读理解。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李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________诗人,因此他被称为________。
【2】“又疑瑶台镜”中的“疑”和“疑是地上霜”的“疑”分别是________的意思,这两句诗分别出自李白写的《________》和《________》。
【3】李白的这首小诗写的是他小时候对月亮的看法,诗人把月亮比作________和________,十分幼稚而可爱,语言质朴,比喻有趣。
【4】诗句“________”这两对诗借助神话传说,表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点。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父亲留下的书香
我们这个寻常百姓家,收入不高,住房又小,挤挤巴巴的,连一个书橱也放不下。虽说不是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这可以从家里的桌上、凳上、床头枕边到处堆放着的书本看出,更能从我和妻子、儿子饭后暇余常常是各人手执一卷昭然可见……说起我家的书香,还是我父母留传下来的呢。
我父亲别无嗜好,就喜欢看书,《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以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古今中外名著,曾使他每每táo zuì( )于其中。可是后来父亲的手中却换成了本本“苦书”——这,说来就话长了。
我母亲生我二弟后一病不起,常年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独自挑起了持家的重担。起先请医生为母亲治病,后来家(景 境)日趋贫困,再也没钱请医生了。我们为此忧心忡忡。这时我发现父亲床头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不见了,有的是一本本中医和中草药书——这些就是“苦书”吧。
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不释手。父亲还(专 钻)研了《中国针灸大纲》,边看边实践:替我母亲望诊搭脉,开方(煎 剪)药,又做针灸治疗。后来连我们也知道在足三里穴位针灸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效果。
奇迹终于jiàng lín( )了,卧床数年的母亲竟然下床了!
母亲感慨地叮咛我们要继承父亲的精神。为了给母亲做针灸治疗,父亲常常在晚上先在自己身上的穴位进行试针,感觉针刺麻醉的程度和针尖刺透的深度,然后再替我母亲针灸治疗……母亲的病治好了,她享寿到古(希 稀)之年,而操劳一生、挚爱妻子儿女的父亲却在65岁离开了我们!
父亲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其中就有缕缕的书香。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打“√”。
【2】根据拼音写词语。
【3】文章写“父亲喜欢看书”,选择了两个材料来写,略写的是__________,详写的是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题目中的“书香”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书香”指书中散发出的香味。
B.“书香”指爱读书、爱学习的良好氛围。
C.“书香”还指父亲一贯坚持并影响全家的敢于担当的勇气、默默奉献的精神和善于钻研的品质。
【5】“母亲感慨地叮咛我们要继承父亲的精神。”中“父亲的精神”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理解课文,完成练习。(20分)
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对刘老师的尊敬。
(1)“我们”笑是因为 。
(2)“我们”心里酸涩是因为 。
(3)“我们”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是因为 。
他仰望白云,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这时候,他最幸福,笑声朗朗,指着天上的风筝,同看风筝的同学们说笑。
(4)刘老师这时候“最幸福”因为 。
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
(5)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11、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我的故乡是一个山清水秀、绿树成阴的小村庄。在故乡的小山坡上,小溪旁,盛开着一簇簇火一样红、雪一样白的小野花,村里的孩子们都叫它“无名花”。
春天,我来到山坡上,那些无名花在春风里频频点头,好像向我传递春天的信息;夏天,我来到小溪旁,那些无名花舒展腰肢向我招手,仿佛对我倾诉大自然芳香的话语。每当我看到它,就从心底涌出一股无比欢畅的爱意。我喜欢无名花,我尊敬无名花。
清晨,阵阵幽香把我吸引到无名花的身旁,只见晶莹发亮的露水像一颗颗珍珠在无名花的花叶上滚动。远远看去,那一片片无名花好像一片片彩云铺在山坡上,把大地打扮得非常美丽。傍晚,我站在村口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无名花,分不清哪儿是晚霞哪儿是无名花。朴实无华的无名花啊!色彩缤纷、万紫千红的花圃里没有它的身影,它不与各种名贵的花卉争奇斗艳,只愿与茫茫的野草作伴。它不要人们的照料,只要在泥土里、雨水中吸取一点点养料和水分,来维持自己并不太长的生命。它完完全全地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人们:它的花美化环境,它的叶、茎是牲畜的好饲料,当它的生命结束时,又把自己的身躯化作肥料滋养大地……
无名花是坚强的。人们从它的身上踩过,牲畜在它的身上践踏,它不委屈、不叫苦,仍然昂首挺胸地站在那里,为绿色的山坡增添色彩,为人们的生活编织锦绣……
啊!朴实无华的无名花,我喜欢你,我尊敬你,因为你是无私、坚强的花。
【1】文章第三、四个自然段末尾都用了省略号。在下列表示意思正确的序号下画“∨”。
(1)表示内容省略。 (2)表示断断续续的语气。 (3)表示话没说完。
【2】文章第三自然段写无名花是(_______)的,第四自然段写无名花是(_______)的。
【3】本文第二、三自然段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中找出能概括主要内容的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思想感情。
【6】用横线画出描写无名花“无私”的语句;用曲线画出描写无名花“坚强”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
12、雪的功能令人惊奇
①从天而降的片片雪花给人们带来欢乐,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无须额外投入的清洁能源。
②专家推算,10万吨雪换算成等量制冰所需能耗,相当于1.2万吨石油。如果用来进行存雪制冷,节约的燃油为数十分可观。现在,无能耗的“雪能源”正在日本北方市民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入冬以后,人们随时把降雪积存起来,集中保管在专用的雪库里。来年夏天,把它循环往复地送入各户以达到制冷的目的。据报道,日本北海道的美呗市,最近出现了一座以存雪为制冷剂的6层空调住宅楼,这一奇特方式目前尚属世界首例。虽然一个夏天的用雪量为数不小,但美呗市每年的降雪量很大,一个冬天郊外地面积雪可厚达2米。一间雪库可积存100吨,足以满足夏天需要。
③除了制冷以外,雪还可以用于空气净化。雪的晶粒结构非常复杂,即使攥成雪团,内部的微孔仍可保持足够的空间,含有甲醛、花粉等有害物质的空气从中经过,这些化学成分就会吸附在上面,把空气流量调整至适当程度,可滤除90%以上的甲醛、花粉等有害成分。
④雪水是水经过蒸发后重新凝结而成的冰状水,是一种超软水。它不含钾、钠等矿物质,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因此,对人体有着奇妙的保健作用。对治疗红眼病、皮肤烫伤、冻伤都有效果,尤其对于轻患者,只需每三四个小时涂洗一次,可不用其他药物,45天就能痊愈。常用雪水洗澡,可以增强皮肤的抵抗力,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疾病。清纯的雪水还是一种美妙的天然饮料。研究表明,雪水中所含酶化合物比普通水多,所以当今医学界普遍认为,每天饮12杯雪水,可使血中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能防治动脉硬化症。俄罗斯的医学专家还提醒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冰结构水会日显不足,从而加速人的衰老。所以,上了年纪的人喝雪水更有好处,可以延年益寿。
⑤目前已收集到的试验数据表明,户外4米高的雪堆,盖上30厘米厚的木屑、枝叶等,到8月份仍可保持2.5米高度。同样方法,如果将雪堆改为半地下方式,按照高25米,边长100米规模堆放,可存雪20万立方米,夏天可从这里源源不断地取用,在空调或粮库恒温系统中发挥作用。来自大自然生态环境的雪,回过头来又开始为保护生态做贡献。
【1】请写出与“源源不断”结构相同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
【2】“益”按照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 音节( )。“延年益寿”中“益”的意思是( ),“精益求精”中“益”的意思是( )
【3】本文说明了“雪”有哪些令人惊奇的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②段中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分别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用简洁的语言解释第④段中的 “超软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雪”除了具有文中所说明的神奇功能之外,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还有很多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请分别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两袖清风
于谦是我国明代的爱国英雄。△
于谦曾经在河南、山西做过官。按当时的规矩,地方官员每年都要到京城接受考查。一些贪官污吏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用搜刮老百姓得来的钱财向京城的上司送礼、行贿。△
这一年轮到于谦进京了。他把自己所管地区的百姓的疾苦、要求和治理计划整理好,便准备动身了。手下人拦住他说:“于大人,您什么东西都不带,行吗?”
于谦装作不懂地说:“你看,我一年只有这些俸禄,家里还有父母妻儿,哪里有多余的金银去巴结上司啊!”“没有金银可以带些地方特产呀!”手下人着急地说。
地方特产 那都是老百姓的血汗 我怎么能拿去讨好上司 于谦说着 提起两只袍袖对手下说 你看 这就是人要带的东西
手下人弓着身子仔细看了看,不解地问:“您带的是什么呀?”
“两——袖——清——风!”于谦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1】“乌纱帽”在文中指的是______,“两袖清风”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2】本文已用“△”分为三段,写出第三段的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第五自然段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4】读画“______”的句子,于谦这么做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歌颂了于谦的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人们发现,在生物的每一个细胞里都有许多基因。这些基因是每种植物或动物的“大管家”,有的管叶子长得圆还是扁,有的管脚长得长还是短……当然,植物结瓜还是结豆,也是由基因来“( )”的。
科学家已经摸(mē mō)清了一些生物体内的基因的本领,他们把一种生物里的某种基因“搬”到另一种生物里。这样,只要“搬到新家”的“大管家”“住得惯”,发挥自己的本领,就会创造出某种( )的新生物。这种让基因“搬家”的技术,就叫转(zuǎn zhuǎn)基因技术。当然,如果“搬到新家”的基因“( )”,“住不惯”,或者原有的“住户”不认它,把它“赶”出去,那么,这项转基因技术就算失败了。
【1】用“\”画掉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把下列词语填在文中合适的括号里。
前所未有 发号施令 水土不服
【3】文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说明了什么是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它在_______和_______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二十四只草船的草把子上插满了曹军射过来的箭。
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鲁迅先生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把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王小明是学生。
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这道题这样做事对的。
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这只大虫被武松打死了。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木兰爹的年纪大了,弟弟还小。木兰决定替父从军。(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她的武艺好,一定能得胜归来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们花将军英俊威武,怎么可能是女子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照样子写句子。
例:工人提起来汽灯。
工人把汽灯提起来。
课间,马小朋擦干净了黑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你们看见过这么劳苦、这么简朴的总理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们没有看见过这样的总理。(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浏览”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节日习俗、服饰特点、饮食习惯等都各有特色。本次习作,我们就来对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进行介绍。请从以下话题中选择一个完成习作。(作文纸自备)
话题1:家乡的民风民俗。
话题2:你了解到的外地富有特色的民风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