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古诗词、名著、课文内容填空。
(1)我们爱古诗,因为它们早已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春节到来,辞旧迎新我们会想到《元日》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光明媚,繁华似锦我们会想到《江畔独步寻花》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遇到________的人,我们会赞他“千磨万击还坚劲”;遇到_______的人,我们会劝他“休将白发唱黄鸡”。我们在课本上还积累了好多古诗名句,如似“冰心”和“玉壶”自喻高洁品质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诗人期待人才辈出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2)课本中,我们认识了《北京的春节》的作者____;大致了解了丹尼尔·笛福的名著《_____》,我们从《匆匆》中明白了要____,不能虚度此生;从《十六年前的回忆》中认识了革命信仰坚定的___;我们从《____》中学到了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的写法。
(3)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读过许多经典名著,其中《三打白骨精》出自________我们还知道四大名著中带“三”的故事,如《三国演义》中的刘备___________,《红楼梦》中的刘姥姥____________,《水浒传》中宋江________。
2、根据画横线的意思写出成语。
1.我要开始过一种世界上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忧郁而寂寞的生活。(_________)
2.街道上簇拥着高兴到了极点,好像快失去控制了,十分兴奋、衣衫不整的人群。(_______)
3.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常见的不足为奇的现象中看出问题。 (_______)
4.他们必须预备过年的物品,好在新年时显出一切事物都变得焕然一新的气象。 (______)
3、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简陋(________) 缺乏(________) 辛苦(________) 恐惧万分(________)
逐渐(________) 可怕(________) 障碍(________)不毛之地(________)
恼怒(________) 温柔(________) 格外(________) 不可思议(________)
4、看拼音写字词。
cù jiǎo (______) bàn(____) cā(____) zhǎ(____) xiāo(____) dàn(____) rán(____)
qī(____) fàn(____) tān(____) jiào(____) luò tuo(______) hǔ(____)
5、填空题。
1.谜语:(打一字)神秘的眼睛________
2.按要求填空。①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
《绿山墙的安妮》________ 《战争与和平》________
②根据谜面猜成语。
1×1=1________ 12345609________
3.谜语:(打一名家)种树种了好几株,株株剩下木头枯________
4.趣味姓氏
①读下面这个谜语,先猜出四种姓,然后按音序将其重新排列。
天下第一家,出门先用它,人人说它小,三月开白花。
这四种姓是:________。
若按音序重新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下列姓氏的正确读音。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解 | 仇 | 洗 | 纪 |
5.幽默猜字:有个懒汉,什么事都不肯干,他求人给他介绍一个最轻松的工作。后来有人请他去看坟地,说没有比这更轻松的工作了。懒汉去了两天就回来了,他忿忿不平地说:“这工作一点不轻松!”“为什么?”“别人都________着,只我一个站着。”
6、诵读古诗,理解诗意,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代)诗人 。
【2】诗句 “___________”写出了竹子的特点。
【3】这首诗作者用_______(用四字词语)写法,借竹子坚韧的傲气,表达诗人自己________。
7、再读《墨竹图题诗》,完成后面的练习。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1】这首诗的作者是 ,字 , 朝人,他是 之一。这首诗是他在 的情况下写的。和“竹”并称为“岁寒三友”的是 和 。
【2】联系上下文,解释这几个字的意思。
萧萧:_____________
总:_______________
【3】理解下面两句诗的意思。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以“ ”为依托,运用象征手法,表现出作者 ,以 为己任的胸襟,以及“ ”的气概。
8、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①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②飞。
【注释】①麦花:荞麦花。荞麦是一种春秋皆可种植的农作物。②蛱蝶:蝴蝶。
1.诗的一、二句中,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初夏农村特有的景象?
2.诗的三、四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肥——( ) 稀——( ) 长——( ) 无——( )
9、认真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桥颂
弯弯的拱桥像彩虹一样横跨江面,坚实的桥墩像巨人一样稳稳地屹立在江心。桥下是终年流不尽的江水,桥上从早到晚是过不完的行人。过桥的人啊,成千上万,有谁注意过这普通的拱桥?然而,桥是值得赞美的,我要赞美这平凡的桥。
我赞美桥的朴实。比起那几十层的高楼大厦,也许它算不上雄伟;比起那玲珑的建筑物,也许它算不上精致。然而,它朴素、庄重。它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衣,但它有充实的内心。你看,不管人们把它安置在哪里,它总是默默地在那里承担着自己的义务,尽自己的职责。它把为人们开辟一条伸向彼岸的通道,当做最大的快乐。
我赞美桥的辛勤 清晨 拱桥迎来了第一辆早班的汽车 深夜 桥上闪烁的灯光送走了最后一批夜班工人 每日里,无数车辆从它身上驶过,成千上万的人们从它身上走过,脚下的流水也一刻不停地冲击着它。然而,它从未有过半点倦怠,也从未有过半句怨言,它只是埋头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我赞美桥的无私。桥,是通向目的地的必经之路。人们在为到达终点而欢欣的时候,往往忘记了这曾经走过的桥,而桥却无私地把自己贡献给人们,甘当人们的垫脚石。
我赞美桥,更赞美我们敬爱的老师。老师像桥一样朴实。他既不像著名科学家那样驰名中外,也不像电影明星那样引人注目。他们普通而平凡,但他们担负着培育下一代的重任。老师像桥一样辛勤。多少静静的深夜啊,老师不辞辛苦还在灯下备课,批改作业。我们作业 本上的条条批语,个个红钩,不全都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吗?老师把一批批学生送到各个工作岗位上,而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却像火炬一样燃烧着自己。老师像桥一样无私。如果将来我能取得一些成就,那我要说,是老师用身躯为我架起了通往成功之路的桥梁。老师啊,您为我们无私地贡献了一切。
我赞美桥,更赞美我们敬爱的老师。
1.查字典填空。
“履”字是( )结构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
2.按要求写词语。 .
(1) 写近义词。
屹立—— 凝聚—— 成就——
(2) 写反义词。
精致—— 朴实——
3.在第三自然段画线部分的空白处加上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A. 。,;,。 B.,。,。。 C.。,!,。
4.“老师用身躯为我架起了通往成功之路的桥梁”的含义是什么?
5.本文借 赞美 。
10、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相关练习。
(材料一)春节过后第一周,由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彻底火了。人民日报等媒体都发布有关的消息。某知名网站对此做了统计。
中国诗词大会关注人群的年龄特征分布
年龄 | <19岁 | 19﹣24岁 | 25﹣34岁 | 35﹣49岁 | ≥50岁 |
比例 | 41% | 21% | 18% | 9% | 5% |
(材料二)2019年11月10日,“我爱诗词”第三届番禺区中小学生诗词大会圆满落幕。“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赛场上,选手们或急中生智,或冥思苦想;台下观众或击掌赞叹,或摇头惋惜。最终,大赛决出小学组和中学组状元、榜眼各一名,探花各两名。
(材料三)《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冠军得主是复旦附中16岁高一学生武亦姝,人们对她纷纷表示赞赏,但也有人对此堤出质疑:在升学考试残酷的现实面前,是否有必要花大量宝贵时间去背诵古诗词。
【1】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①春节过后,《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彻底火了。(_____)
②对中国诗词大会关注的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_____)
③榜眼、状元、探花依次是指第一、二、三名。(_____)
④对于《中国诗词大会》冠军得主武亦姝,所有人都对她表示赞赏。(_____)
⑤(材料二)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过零丁洋》。(_____)
⑥(材料二)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联诗的作者是龚自珍。(_____)
【2】“在升学考试残酷的现实面前,是否有必要花大量宝贵时间去背诵古诗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我的老师
我最喜欢教我英语的王老师,因为她最能理解我们的心情。
记得五年级时有个转学来的陈晖同学,他对学英语毫无兴趣,很怕上英语课,连26个英语字母都认不出。王老师很理解他的心情和学英语的难处,就着重辅导陈晖,并用一些形象的图片、例子来增强陈晖对单词和语法的记忆。每当陈晖掌握一种语法或一个单词,甚至一个字母,王老师就会当众表扬他。陈晖学英语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王老师不但理解我们,还善于引导我们。那是在一节自习课上,她拿着试卷给我们评讲。正讲得起劲的时候,忽然,从操场上传来“嗡嗡嗡”的马达声。怎么回事?同学们都忍不住伸长了脖子向外观看。原来,是自然课老师在做飞机模型试航。同学们都希望去阳台上看一看。顿时,教室里轻轻骚动起来。
王老师见我们不再认真听讲了,她先是一愣,露出疑惑的神情。当王老师转头看到自然老师在做飞机模型试航,回头又看到我们那充满期待的眼神时,才恍然大悟。她果断地一挥手,说:“到外面去看看吧!”同学们都高兴地欢呼起来。
回到教室,同学们一时还安静不下来。王老师就微笑着说:“你们很喜欢飞机吧!可要知道现在国外航天事业比我国强得多,这就要求我们学习更多的知识,而外语是学习研究国外先进技术的必要工具。”这时,教室里显得格外安静,大家又继续认真地听王老师评讲试卷了。‖
这样的老师怎能不叫人喜欢呢?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迷惑(_______) 宁静 (______)
【2】短文已用“‖”把文章分成三段,概括各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能给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换一种说法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喜欢的王老师是一个__________的好老师。
12、阅读材料三
这间房子的前身是厕所,房东把它改造成了一间出租屋。由于小镇靠近市区,房租低,不少在市区打工的外来农民工都来小镇租房。房东也学着别人,贴出了出租房屋的小广告,没用半个月,就被人租下了。
房子不过9平方米,一张小床放进去,再加上简单的生活用品,整个空间就显得狭小了。人在里面,想前后转个身都很难。然而,农民工老李带着8岁的儿子三娃住在里面,每天却都过得怡然自乐。
老李来自一个偏僻的山村,不到五十岁的年龄其实并不老,只是因为风霜过早染白了他的头发,再加上身形佝偻(ɡōu lóu),脸上沟壑纵横,显得六十多岁的样子。
他在市区做建筑瓦工,每个月也能挣四五千块钱,在这里已算得上是不低的工资了。但老李从没为自己买过一件新衣服,从没下过一次馆子,即便是孩子,也很少给他添衣加物,更别说吃的玩的了。不是老李抠,实在是他的背后有着伤痛
家里七十多岁的老母亲需要他赡养,妻子因为车祸瘫痪了。还有三个孩子,大娃和二娃,一个读大学,一个读高中,最小的跟着他来到了陌生的城市,就读在农民工子弟学校。家里实在难,全靠他一个人撑着。老李说,钱是挣来的,更是省出来的。知道老李故事的人都会在背地里叹口气:“他若不省,还能怎么办呢?”善良的房东看他可怜,在第三个月时,把每月200元的房租减免了50元。
老李在这里总共干了16个月,然后便决定回家干,哪怕钱少挣一点儿,也毕竟离家近,心里踏实。为此,老李让房东张贴出租房屋的广告,说自己就要走了。
老李临走前一晚,房东夜里起身,打算把白天买的一些书和文具送给三娃,发现他屋里还亮着灯。房东想,明天就要走了,他们父子俩也许正在聊着天呢,还是不打搅他们吧。
次日早上,房东早早起床,准备帮老李收拾一下东西。可是他刚进屋,就闻到了浓浓的乳胶漆味道,而老李和孩子正倒在床上呼呼大睡。房间四周的墙壁上,被乳胶漆粉刷得崭新簇亮,雪白雪白的。
房东很纳闷,叫醒了老李,问他:“你刚住进来时,怎么不粉刷粉刷,好好打扮打扮自己的居住环境?”老李憨憨一笑,不好意思地回答他:“不是舍不得花钱嘛!”
房东更加郁闷:“那你今天都要走了,却为何破费来……”
老李看出他的疑惑,忙打断他的话:“孩子调皮,这一年多来常在墙上涂涂画画,把好好的墙壁弄脏了。我寻思着,俺得把您的墙弄好才能走。怕您不答应,所以就偷着忙了大半夜。”老李看着雪白的墙壁,像是在欣赏一件杰出的艺术品,得意地笑了起来。
房东说,他做生意多年,天南海北的啥人没见过,但像老李这样活得朴实、灵魂却如此高贵的人却没见过。以后的日子里,他逢人就说:“那是满满的一墙良心呀!”
【1】下列不适合做文章题目的一项是………………………………………( )
A. 善良的房东 B. 农民工老李 C. 一间出租屋 D. 墙上良心
【2】老李家境困难的原因,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赡养年迈老母。 B. 妻子车祸瘫痪。
C. 三个孩子读书。 D. 家住偏僻山村。
【3】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自然段主要写老李的外貌,能否把这一段话删去?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房东也是个善良的人?请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那是满满的一墙良心呀!”句中的“一墙良心”具体指什么?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有老李、房东等人物,还提到老李的家人。请你写几句话,赠给其中的一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我打开一看,原来是那幅墨梅,就说:“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是啊,莹儿,你也好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 愈是风欺雪压 花开得愈精神 愈秀气 她是最有品格 最有灵魂 最有骨气的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给文中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2】文中连用四个“愈”字,写出了梅花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结合课文说说你对“气节”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很多年过去了。有一天,鲁滨逊(xùn sūn)忽然发现海边沙滩上出现了人的脚印。他惊恐万分,猜想这一定是附近的野人留下来的。他担心这些野人会来吃掉他,于是在住所前的空地上插下杨柳桩子,又将羊群分成几个地方圈养。他在这种不安的心情下又生活了两年。后来,鲁滨逊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迹和满地的人骨,他不由得联想到他们野蛮的宴会。鲁滨逊在恐惧之中开始考虑怎样对付这些可能出现的野人。
又过了几年,有一天,鲁滨逊看到三十多个野人乘着小木船上了岸。他们拖出两个倒霉(méi měi)的同伴,杀了其中一个人,另一个则挣扎着逃跑。他逃的方向正是鲁滨逊住所的方向。鲁滨逊决心救下这个逃跑的野人,于是他开枪打死了追赶他的另外两个野人。他给救下的野人取名“星期五”。“星期五”很快成了他的好帮手,他们愉快地生活在岛上,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又增加了几个羊圈,晒了很多葡萄干。鲁滨逊差不多淡忘了要回到英国、回到文明社会的想法。
【1】用“√”圈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根据意思找出文中的词语。
(1)形容非常的害怕,十分厉害。(______)
(2)物体留下的印儿。(______)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逐步(______) 缩小(______) 痛苦(______)
【4】请谈谈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鲁滨逊差不多淡忘了要回到英国、回到文明社会的想法(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9分)
(1)读一读,用黑体词语写话。
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
(2)用例句表达手法写句子。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3)我们学校是全区人数最多的学校。(改为双重否定句)
(4)尽管天气不好,我们总是按时到校。(修改病句)
16、按要求写句子。
1、我只把养花当做生活中的一种乐趣。(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照管花草。(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改反问句为陈述句
(1)难道你们没有看到我放入嘴里的是中指吗?(改反问句为陈述句。)
(2)一只兔子怎么可能同时砸晕3只猎狗呢?(改反问句为陈述句。)
(3)烤过的贝壳不会磨成黑色的细粉。(改为反问句)
(4)不注重细节的人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改双重否定句为肯定陈述句)
18、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写一个包含两个以上叠词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列句子改成反问句和双重否定句。
1.我有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避免暴露,他们决定暂时中断通讯联系。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听说他为了帮助一位盲人,昨天很晚才回家。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照样子写句子。
例:托米说:“我爸爸就和我的机器老师知道得一样多。”
托米说,他爸爸就和他的机器老师知道得一样多。
1.苏小明对班长说:“我要像你一样团结同学,热爱集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深有感触地说:“我小时候总是羞羞答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以《我熟悉的人》为题,抓住任一人物特点写一篇作文,注意运用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