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辨字组词。
睡_______ 炕_______ 洼_______
捶_______ 抗_______ 挂_______
锤_______ 杭_______ 卦_______
唾_______ 坑_______ 桂_______
2、用课文里表示动作的词语填空。
________脂粉 ________药末 ________戒指
________耳朵 ________鼻涕 ________笔杆
3、按要求完成下列查字典练习。
“作”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_部,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_____。在字典中,“作”有5种解释:①起,兴起;②劳作,制造;③写作;④作品,指文学、艺术方面的创作;⑤进行某种活动。在“自作自受”中的“作”取第________种解释,在“风大作时”中的“作”取第________种解释,在“作曲”中的“作”取第________种解释,在“杰作”中的“作”取第________种解释。
4、在横线上填上一种植物名称,使之成为成语。
囫囵吞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皆兵 披________斩________
胸有成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一现 顺________摸__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李贺在《马诗》中通过咏叹马的命运,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灰吟》一诗,点名即使面对严酷考验,也要保持理想人格、高尚情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作者________写的回忆父亲________的一篇________(体裁)。课文除开头外按照________顺序回忆了父亲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形,塑造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
6、诵读古诗,理解诗意,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代)诗人 。
【2】诗句 “___________”写出了竹子的特点。
【3】这首诗作者用_______(用四字词语)写法,借竹子坚韧的傲气,表达诗人自己________。
7、读古诗,完成练习。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代的_____________。
【2】“山一程,水一程”中,对“一程”的两次运用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叠用两个一程,既突出了路途的遥远和行程的艰辛,又突显本词韵律之优美。
B.走了一路,很累。
【3】找出词中表达主旨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你知道的表达作者思乡情感的古诗和大家分享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阅读
樵父词
(清)朱景素
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1】这首歌前两句体现环境清静的景物有____、____。
9、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
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2】“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痕迹”是指__________,“游丝样”突出作者反省自己在过去的日子里__________________的痕迹也没留下,因而深深自责。
【3】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卖火柴的小女孩( 节选)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
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
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 有改动)
【1】请概括这三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几段话写了小女孩哪几个方面的痛苦? 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花了那么多的笔墨写那双拖鞋,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片段有三个破折号,请指出每个破折号是哪一种用法,在括号里填上序号。破折号的用法:
A. 表示注释 B. 表示转折 C. 递进
(1) 第一个破折号___ (2) 第二个破折号___ (3) 第三个破折号___
【5】“她没注意这些”,“这些”指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她可忘不了这个” ,“这个”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对比写, 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
【6】将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朗读这段文字时, 应该采用怎样的语速、语调?( )
A.轻松快速
B.缓慢低沉
C.缓慢高昂
D.快速低沉
【8】请你再写出两个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及其作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此后我就常常请求父亲把他的表打开给我看,有时父亲答应我,有时也拒绝我,这要看他高兴不高兴。有一回,父亲又把表打开了,我问:
“为什么还蒙着一层玻璃呢?”
“这就是叫你只许看,不许动。”父亲回答。
“为什么呢?”我又问。
“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蜇你。”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我继续问:
“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
父亲没有回答。我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1】找出选文中的两对反义词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文中“我”的语言,这些句子都是_ _句。从这些句子中,我们可以看出( )
A.“我”是个好奇心很强的孩子。
B.“我”不怕失败,执着追求。
【3】小时候,我们也会对某些现象疑惑不解,请你写一写自己的疑惑吧。
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最好的老师
怀特森先生教的是六年级的科学课。在第一堂课上,他给我们讲了一种叫作凯蒂旺普斯的东西,说那是种夜行兽,冰川期中无法适应环境而绝迹了。他一边说,一边把一个头骨传来传去,我们都作了笔记,后来又进行了测验。
他把我的试卷还给我时,我惊呆了。我答的每道题都被打了个大大的红叉。测验不及格。
一定有什么地方弄错了!我是完完全全按照怀特森先生所说的写的呀!接着我意识到班里的每个人都没及格。发生了什么事?
很简单,怀特森先生解释道。有关凯蒂旺普斯的一切都是他编造出来的。这种动物从来没有存在过。所以,我们笔记里记下的那些都是错的。难道错的答案也能得分吗?
不用说,我们都气坏了。这种测验算什么测验?这种老师算什么老师?
我们本该推断出来的,怀特森说道。毕竟,正当传递凯蒂旺普斯的头骨(其实那是猫的头骨)时,他不是告诉过我们有关这种动物的一切都没有遗留下来吗?怀特森描述了它惊人的夜间视力,它的皮毛的颜色,还有许多他不可能知道的事实。他还给这种动物起了个可笑的名字。可我们一点没有起疑心。
他说我们试卷上的零分是要登记在他的成绩记录簿上的。他也真这么做了。
怀特森先生说他希望我们从这件事当中学到点什么。课本和老师都不是一贯正确的。事实上没有人一贯正确。他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一旦认为他错了,或是课本上错了,就大胆地说出来。
上怀特森先生的课,每一次都是不寻常的探险。有些科学课我现在仍然能够差不多从头至尾地记起来。有一次他对我们说他的大众牌轿车是活的生物。我们花了整整两天才拼凑了一篇在他那里通得过的驳论。他不肯放过我们,直到我们证明我们不但知道什么叫生物,且还有坚持真理的毅力时,他才罢休。
我们把我们这种崭新的怀疑主义带进了所有课的课堂。这就给那些不习惯被怀疑的老师带来了问题。我们的历史老师讲着讲着,会有人清清嗓子,说道:“凯蒂旺普斯。”
如果要我给我们的学校危机提出个解决办法的话,我一定会提出怀特森先生。我没做出过什么重大的科学发现,但我和我的同学们从怀特森先生那里得到了一种同样重要的东西,一种正视着某个人的眼睛,告诉他他错了的勇气。怀特森先生还让我们看到,这么做有时候是很有趣的。
这里面的价值并非每个人都能觉察到。有一次我把怀特森先生的事讲给一位小学老师听,他惊骇极了。“他不该像这样捉弄你们的。”那小学老师说道。我正视着他的眼睛,告诉他全错了。
【1】“班里的每个人都没及格”的表面原因和实质原因分别是什么?
表面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质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对于这个编造出来的故事,“我们本该推断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从怀特森老师那里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历史老师上课时,有人说“凯蒂旺普斯”这意味着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对待怀特森老师的态度变化上看,本文采用的手法是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
【6】本文介绍怀特森老师哪几件事?这几件事共同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①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②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见微知著”中“微”的意思是_____;“著”的意思是_____。这个词语的意思是_____
【2】文中加点的句子中的“灵感”指的是( )
A.神异的灵应
B.创作的冲动
C.细腻的感觉
D.突然间得到的启发
【3】从这句话中可知,科学的灵感是凭借_____而获得的。这里采用华罗庚的话来说明观点的好处是_____
【4】从文中可知,经由“偶然的机遇”发现真理,要具备_____、_____的条件。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发现真理的前提条件是见微知著,能从普遍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看到本质,并不断探索。
B.“若干个问号”的意思是说:在发现真理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
C.要想在科学上取得成就,就要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敏锐的眼睛。
【6】结合选文,写出你从中获得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凡卡呵了一口气,蘸了蘸笔尖,接着写下去。
“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戳我的脸。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他们叫我偷老板的黄瓜,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1】凡卡称老板的孩子为“小崽子”带有的感情。( )
A. 亲热 B. 蔑视 C. 仇视 D. 喜爱
【2】“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的“捞”字意思是。( )
A. 从水里取东西 B. 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 C. 顺手拿或拉 D. 得到机会
【3】文中“打发”的意思是。( )
A. 派(出去) B. 使离去 C. 消磨(时间、日子) D. 安排、照料
【4】把第二段分成两层,第一层应到。( )
A. “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 B. “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
C. “只好摇那个摇篮。” D. “我再也受不住了。”
【5】节选部分是从哪几方面写出凡卡当学徒的痛苦生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鲁智深心想:“这伙人不三不四,又不肯上前来,莫非想捉弄我?”(将带点词换成另外一个词,使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傅不是凡人,是真罗汉,如果没有千万斤的力气,一定拔不起这杨柳。(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赵虎说:“我要向灾区人民捐100元。”(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证据面前,他不得不承认错误。(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那个满脸横肉的便衣侦探指着父亲问阎振三。(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一进学校,我就看见一排教学楼和一阵阵读书声。(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改成间接引语
蔺相如对赵王说:“我愿意带和氏璧到秦国去。”
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们应该把自己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他跑得很快。(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无不渗透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回忆教过你的老师,
选择其中的一位,写写他(她)帮助教育你的事。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