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查字典填空。
“衷”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该查部首________,再查________画。字典里的解释是:________。请你用“衷”组两个词语:________、________。
2、填空
(1)近义词 偏僻--( )骚乱--( )酷热--( )
反义词:偏僻--( )安宁--( )整齐划一--( )
(2)“模”在“模型”中读 ,在“一模一样”中读 。
(3)客家民居的特点是 课文运用了 说明方法;傣家竹楼的特点是 。这两种建筑体现着我们 和 。
3、根据意思写词语。
1.缩小机构,精简人员。___
2.死得有意义、有价值。___
3.指全国各地。______
4.沉痛地怀念(死者)。_____
4、形近字组词
摄( ) 叛( ) 辑( ) 钧( )
聂( ) 判( ) 缉( ) 均( )
5、读拼音写词语。
6、宁宁在朗通叶赛宁的《夜》时,遇到一些困难,请你帮她解决。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1】请用“/”给下面的诗句标出两处停顿。
幽 暗 的 松 林 失 去 喧 响。
【2】朗通这一诗节,应采用的语调是( )
A.舒缓 B.欢快 C.激昂 D.深沉
7、读古诗,完成练习。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 ,总把新桃换旧符。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古诗第一句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节日氛围。
【3】“新桃”在诗中指___________,“旧符”指 __________。
【4】第三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象征了( )的前景。
A.光明美好 B.灰暗迷茫
【5】第四句既写了当时的民间风俗,又寓含( )的意思。
A.喜新厌旧 B.除旧布新
8、古诗阅读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两首诗里的“远行人”“一人”分别指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的后两句都是诗人的想象,这从哪两个词语上可以看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抱膝灯前影伴身”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文在线。(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那天,父亲看到我自己创造的青花,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也终于窥破了当初父亲故意打破那青花的心机;修复和复制都不是青花的归宿,完美的青花,应该在超越中得到传承。我没再问父亲,我想:这也许是父亲要给我的祖传西文配方吧。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欣慰(______) 心机(______)
【2】父亲这次为什么脸上露出了笑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要给我的祖传配方到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在休息。
【1】“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中“光景”的意思是( )
A.风光景物
B.情景。
C.看样子,表示推测
【2】“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从“除非”“必定”中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
【3】文段中具体介绍了除夕做年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活动。
【4】文段中画线句子是从“味”的角度,描写除夕的热闹。请你从“声”的角度,用一两句话描写你家乡除夕的热闹。
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不识字的老师
那个年代的留美学生,暑假打工是唯一能延续求学的方法。
仗着身强力壮,我找了份高薪的伐木工作。在科罗拉多大州,工头替我安排了一个伙伴——一个硕壮的老黑人,大概有60岁了,大伙儿叫他“路慈”。他从不叫我名字,整个夏天在他那厚唇间,我的名字成了“我的孩子”。
一开始我有些怕他,在无奈下接近了他,却发现在那黝黑的皮肤下,有着一颗温柔而包容的心。我开始欣赏他,继而在那个夏结束来时,他成为我一生中难忘的老者,带领着年轻无知的灵魂,看清了真正的世界。
有一天一早,我的额头被卡车顶杆撞了个大包,中午时,大拇指又被工具砸伤了,然而在午后的烈日下,仍要挥汗砍伐树枝。他走近我身边。我摇头抱怨:“真是倒霉和痛苦的一天。”他温柔地指了指太阳,说:“别怕,孩子,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和痛苦的。”我俩在珍惜中又开始挥汗工作,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一次,两个工人不知为什么争吵,眼看着卷起袖子就要挥拳了,他走过去,在每人耳边喃喃地轻声说了句话,两个人便分开了,不久便握了手。我问他施了什么“咒语”,他说:“我只是告诉他俩:你们正好都站在地狱的边缘,快退后一步。”
午餐时,他总爱夹长长的面包走过来,叫我掰一段。有一次,我不好意思地向他道谢,他耸耸肩笑道:“他们把面包做成长长的一条,我想应该是方便与人分享,才好吃吧。”从此我常在午餐中掰一段长长的面包,填饱了肚子,也温暖了心坎。
伐木工人没事时总爱满嘴粗话,刻薄地叫骂着同事以取乐,然而他说话,总是柔顺而甜美。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如果人们能学会把白天说的话,夜深人静时再咀嚼一遍,那么他们一定会选些柔软而甜美的话说。”这习惯到今天我仍承袭着。
有一天,他拿了一份文件,叫我替他读一读,他咧着嘴对我笑了笑:“我不识字。”
我仔细地替他读完文件,顺口问他,不识字的他怎么能懂那么多深奥的道理。那黝黑粗壮的老人仰天望着天空说道:“孩子,上帝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识字,除了《圣经》,他也把真理写在天地之中,你能呼唤,就能读它。”
现在,路瑟也许不在了,然而,我记不得世上曾经有多少伟人,却忘不了路瑟。
【1】本文记叙了“不识字的老师”的哪几件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表现“我”对老师感情变化的词语。
【3】我是学习小能手。(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空)
( )的道理 无知的( ) ( )地叫骂
( )的皮肤 硕壮的( ) 真正的( )
【4】文中哪些词句表现出路瑟对“我”的帮助之大,影响之深?用“——”标出。
【5】“咀嚼”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几个词语概括出路瑟的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
爱国诗人陆游
陆游是宋朝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教育,立下了报国之志。
他30岁那年,参加了礼部举行的考试,以优(秀 异)的成绩获得了第一名,但遭到了大奸臣秦桧的打击,被除掉了姓名。然而,这一打击并没有使陆游灰心。回家以后,他仍然刻苦地攻读兵书,认真练武,准备为国建功立业。
陆游34岁时当上了一个县官的属员。后来,他凭着才能又担任了一个较大的官职。可没过多久,他又一次因为坚决主张北伐,受到了投降派的排挤,被罢免回乡。
公元1170年,45岁的陆游投奔于积极抗金的王炎旗下,真正过上了军旅生活。在军旅生活中,他________(jié jìn quán lì)为收复祖国北方的失地而努力,多次亲临前线去(视 检)察。由于他感受到了广大人民渴望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所以他写下了不少爱国诗篇。后来,因南宋皇帝________(qū xī tóu xiáng),陆游的愿望又一次破灭了。
公元1210年,陆游已经是85岁的老人了,但他仍然念念不忘北伐,念念不忘收复北方的大好河山。有一天,他的身体十分(脆 虚)弱,躺在床上动也不能动,眼神失去了光彩,嘴里不停地喘着粗气。但是,当他看到乡亲们和他的儿子来到他眼前时,他忽然振作起来,睁大了眼睛,吃力地抬起头,要儿子把纸和笔拿来。当他的儿子把纸和笔捧到他面前时,他用力支撑着,写下了《示儿》这首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写完之后,他慢慢闭上眼睛,与世长辞了。
陆游虽然逝世了,但他的爱国诗篇却永远被广大人民所传诵,直到今天还激(励 发)着千万人的斗志。
【1】用“/”画去括号内不恰当的字。
【2】根据文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说说所填词语的意思。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为表现陆游的爱国之情,写了哪几方面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定 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能 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用“/”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我哪能离开呢?”换一种说法:___________。文中用反问句的好处是__________。
【3】父亲的这段话写出了父亲哪些品质。在对的后面打“√”。
(1)自以为是( ) (2)忠于革命( ) (3)关心家庭( )
(4)不畏牺牲( ) (5)为革命献身( )
14、阅读
与死神抢时间 卧病榻攀高峰
一位身患绝症的高级知识分子,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在国际计算学习界引起(轰动 震动)的论文和国内机器学习理论的开拓性专著。1997年2月,在做完这一切之后,洪家荣神态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洪家荣是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国际著名机器学习专家。他的名字被美国传(zhuàn chuán)记出版社作为杰出的计算机科学家和认知科学家列入世界名人录。
1996年洪家荣被确诊为癌症。这时,他首先想到的是没有完
成的论文,对他来说,论文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1994年他在美国参加过一次计算学习理论会议。洪家荣后来谈到当时的感受:“会场上外国专家趾高气扬的傲慢态度,给我很大的刺激。坐在冷板凳上,我就痛下决心:一定要赶上他们,超过他们。”
手术后不久,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洪家荣就迫不及待地在病床上开始了工作,妻子流着泪劝(qiàn quàn)他:“看你都病成啥样子了,有什么东西比生命还重要吗?”洪家荣说:“这件事不做完,我不甘心。”
为了节省有限的时间,他(谢绝 拒绝)一切亲朋好友的探视。忍着难以想象的病痛折磨,他把最后一点力气全部倾注到一页页的书稿上。1997年洪家荣终于为书稿画上了最后一个句号。
洪家荣在遗书中写道:“能够在临死前把《归纳学习——算法 理论 应用》献给祖国,我总算可以瞑目了。遗憾的是我不能亲眼看到这书出版,请烧一份复印的手稿陪我去吧!”
(有删改)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词语和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
【2】从画线句子中我们能够读出__________________。
把这句话改成陈述句合适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洪家荣说:“这件事不做完,我不甘心。”“不甘心”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洪家荣身上你看到了哪些可贵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赵王告诉蔺相如说:“你要带着宝玉到秦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她深有感触地说:“我小时侯总是羞羞答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你们看见过这么劳苦、这么简朴的总理吗?
陈述句:
(2)北京是我国的四大直辖市。
修改病句:
(3)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
缩句:
(4)你们没有看见过这样的总理。
反问句:
(5)造句:
浏览:
17、把下列句子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1.垃圾填没了船与船之间的空隙。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正好包住了苍蝇和蜘蛛。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雨水淋湿了战士们的衣服。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邓稼先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群偌大的蝶蛾闯进孩子的房间。(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笑得用手指着风姐儿,却说不出话来。(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不得不另选一个职业,学上了驾驶飞机。(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给下列句子换一种说法。
只听一声巨响,“诺曼底”号的船身一下被“玛丽”号剖开了一个大口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春城无处不飞花。(仿写一个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本学期我们学了很多有趣的文章,相信有的文章给你留下了很神的印象,请你以________读后感,为题,写一篇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课文。(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