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句子中四字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下课,同学们就秩序井然地冲出教室。
B.体育健儿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
C.来往船只虽然很多,但他毫不手忙脚乱。
D.她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觉。
2、下列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拱伏无违:抱拳举到头上,弯下身子,表示要抵抗。
B.踌躇:犹豫,停留。
C.天衣无缝:比喻事物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
D.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3、对下列词语意思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情趣(情调趣味) 手忙脚乱(形容做事慌张,没有条理)
B.簇拥(紧紧围着) 仪态端庄(神情举止、姿态风度端正庄严)
C.祷告(告诉) 悠然自得(指悠闲的羊子,内心感到非常满足)
D.舒缓(缓慢) 极目远眺(用尽目力向远处看)
4、补充词语,并完成练习。
____然大悟 ____负盛名 美妙绝____ 清光四____
能书____画 良____美景 相____成趣 不可____数
(1)上面的成语中,表示数量很多的成语是_________,再写一个与它意思相近的词语___________。
(2)上面的成语中,与“举世闻名”意思相近的成语是___________。
(3)外祖父在星岛文坛____________。
(4)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___________的,我都非常喜欢。
(5)这道数学题,我百思不解,经老师一提示______________。
5、比一比,再组词。(4分)
6、组词。(12分)
梁( ) 淮( ) 侮( ) 谎( ) 赔( ) 柜( )
粱( ) 准( ) 诲( )慌( ) 陪( ) 矩( )
7、理解句子含义。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这两句话前后对比,更说明了________
8、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部分换成成语,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小玲子手动作快,眼睛也灵敏,一下子就挑出几个有毛病的苹果。( )
(2)他似乎得了什么无法估量价格的宝物一样,把那本书藏到枕头底下。( )
(3)这儿的瓜果太多了!碧绿的西瓜、金灿灿的哈密瓜、紫晶晶的葡萄、粉嘟嘟的桃儿……真是令人眼睛看不过来。 ( )
(4)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各种颜色的花都十分艳丽、好看。( )
9、读句子完成练习
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 )着腰,( )了裆,( )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
【1】按原文内容选择填空。。
【2】这句话是_________描写,句中的“________”一词指的是习惯于做某事的人,从中可以体会出小胖墩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林黛玉进贾府(片段)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 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 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 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曹雪芹《红楼梦》
【1】这段文字中王熙凤的肖像描写的作用是( )
A.表现王熙凤的姿容俏丽。
B.表现王熙凤的性格特征。
C.表现王熙凤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征。
D.表现王熙凤服饰的高雅华贵。
【2】下列对人物语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未写其形,先使闻声”,王熙凤放诞无礼、先声夺人的出场是一种“宣告”:各位听着,我凤姐来了;也是一种道歉:老祖宗,我迟到了。
B.“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 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表面上是称赞了林黛玉的风姿,实际上却是在阿谀贾母,又不忘安慰迎春等那些嫡亲的孙女儿,真是圆滑之至。
C.“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王熙凤一心都在贾母身上,其虚伪和机变逢迎的性格暴露得淋漓尽致。
D.“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 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3】王熙凤初见黛玉时的表情变化是:___________。
【4】文中贾母以“凤辣子”介绍王熙凤,流露出贾母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我自己知道
在报上读到一篇短文:瑞典法律规定,如果看电视,须缴纳一年约合二百美元的公共电视收视费。瑞典的电视线路本身就是开通的,只要接上线就能收看,即使你没缴费,也没有人去切断你的线路。
一位中国留学生的房东老太太,因为眼睛不好,就办理了电视费停缴手续。让她没有料到的是,几天之后,电视台要进行东德与西德合并仪式的实况转播。这位老人是从匈牙利来的移民,这件事对她来说自然十分重要。
那天下午,她一直在十分后悔地说:“这个季度的电视费真不该停缴……”留学生觉得她傻得可爱,便“指点”她说:“只要接上线,就可以收看。今晚看了,明天不看不就行了?又没有人会知道!”房东老太太吃惊地看着留学生,好半天之后,她才说道:“可是,我自己知道啊!”那一晚,她硬是听了几个小时的收音机。
“我自己知道!”那句质朴的话让我对房东老太太肃然起敬。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更多地见到这样的情形:在公共场合和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许多人都能做到遵纪守法、维护公德、讲究文明;而一旦在无拘无束无人管制的时候,却常常会做出一些违反法律或公德的事。比如在四顾无人的时候随地吐痰,在经过没有警察值守的路口时闯红灯,为了走捷径而践踏草坪,捡到一个皮包偷偷拿回了家……房东老太太的坚守是一面镜子,令我们汗颜。
你的所作所为,除了自己,也许别人并不知道,但是对一个懂得珍惜自我的人来说,“我自己知道”比“别人知道”更重要。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守我们的良知,必须对得住自己,必须问心无愧,这样,我们的心地才会纯洁,我们的心灵才会透明,我们的心怀才会坦荡!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质朴——______ 纯洁——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肃然起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括号里填上“√”“×”。
(1)“这个季度的电视费真不该停缴……”句中的省略号体现了房东太太十分后悔的心理。_____
(2)“……这件事对她来说自然十分重要。”这件事是指老人停缴公共电视收视费的事。_____
【4】读文章填空。
外国留学生“指点”房东太太,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但是那位外国老人硬是听收音机而没有看电视,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是否对这位外国老人肃然起敬?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认真读材料,完成下面各题。
“电脑垃圾”——一个世界性新难题
电脑的发展速度惊人,正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据调查,一台电脑大约在 18 个月或更短的时间内就会被淘汰。2001 年,美国共淘汰了 2000 万台电脑,但仅有 11%(220 万台)被回收,其他则被废弃,“电脑垃圾”将成为污染环境的新公害。
电脑垃圾主要有两大类:一是电脑附件所产生的垃圾,包括废弃软盘、光盘和 UPS(一种蓄电池);二是废弃的电脑零部件,包括显示器和各类板卡。这类垃圾很难自然降解。更严重的是,制造一台电脑需要用 700多种化学原料,而其中大约有一半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比如,制机壳的塑料中都涂有一层防火的有毒剂,显示器中含着有毒元素铅。如果将这些垃圾掩埋,不做任何处理,这些有毒物质就会渗透出来,造成严重的污染。即使是焚化,它们也会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和重金属,对空气造成污染,形成酸雨。
如何处理“电脑垃圾”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我国将成为一个电脑使用大国,如果不重视这个问题,将会留下极大的隐患,我们的确应该采取措施了。
【1】“电脑垃圾”将成为污染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__。
【2】“电脑垃圾”主要分_____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
【3】你认为该如何处理这个新难题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回放。
两茎灯草(节选)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把文中加点词换成另一个词,意思保持不变。
【2】严监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想对严监生说点什么?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景阳冈(节选)
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一段的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一段中的“闪”和“躲”这两个动词的运用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段话中“扑”“掀”“剪”三字描写了老虎怎样的特点?这对刻而武松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12分)
我爱荷叶
古人的诗文中赞美荷花的的确不少。荷花固然值得赞美,然而,我却更爱荷叶。
看啊,①那满塘荷叶,墨绿、浑圆、厚重。久旱初雨,②雨点哗啦啦地洒满荷塘。对像珍珠一样宝贵的水,荷叶一点都不沾唇,她们总是小心地保存起来,留给塘中的鱼儿。风雨袭来,她们紧密团结,连成一片,不怕风吹雨打,就是身子翻过来也忘我地保护荷花。③烈日当空,④她们个个撑起翠绿的伞,挡住炎热,静静地看着阴凉处的鱼戏虾游。
如果没有荷叶,只剩一枝枝光杆儿的荷花,孤独无依地立着,荷塘就显得单调。如果没有荷叶进行光合作用,就长不出那些漂亮的荷花。
荷叶虽然功德满荷塘,可她从不居功自傲。当人们只欣赏荷花时,荷叶从不计较自己的得失。她总是默默工作,无私奉献。
荷叶是美的,她的心灵更美。我爱荷叶,我觉得荷叶更值得赞美!
(1)短文中④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2分)
(2)短文是按照( )构段的。(2分)
A.按事情发展的顺序
B.按“总—分—总”结构
C.按时间先后的顺序
D.按地点、方位转移
(3)写出短文中描写荷叶外形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用“ ”在短文中画出过渡句。并指出哪部分是承上的,哪部分是启下的,用“∥”隔开。(4分)
(5)短文中加横线的语句属于哪种描写,把序号填在括号里。(2分)
实在事物描写( )
联想(想象)描写( )
(6)作者借荷叶赞美了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的人。(1分)
16、课内阅读
威尼斯的小艇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操纵自如”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提到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写船夫驾驶技术特别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握住母亲的脚
一位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到一家颇具实力的公司应聘面试,主考官只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大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你抱过母亲的脚吗?”
年轻大学生被主考官的提问弄愣了,满脸绯红。主考官接着又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一个条件,你必须抱抱你母亲的脚。”
青年红着脸走了。他弄不明白主考官的用意,但无论如何,自己也要按主考官的要求抱抱母亲的脚。
青年大学生早年丧父,贫寒的家里只有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靠替人做佣人才供他读完了大学。(A)青年大学生其实是理解母亲的,也很爱他的母亲。但他压根儿没抱过母亲的脚,他不知抱母亲脚时心头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母亲很晚了才回来。青年请母亲坐下,然后端来一盆热水,右手拿毛巾,左手握母亲的脚。陡然间,他发现母亲的脚竟然像木棒一样坚硬。青年大学生顿时潸然泪下,紧紧将那双脚拥在怀里,久久地不肯松开。
(B)那晚,青年大学生终于理解了母亲。
第二天,青年如约去那家公司,心情沉重地对主考官说:“我现在才真正明白,做人是那么不容易,成才又是何等的艰难。您让我明白了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一个人只有理解了母亲,他才可能善待自己!”
主考官这时笑了,点点头说:“你明天来公司上班吧!”
主考官旨在考验年轻大学生的悟性,岂料却让一个人的灵魂获得了升华。
年轻大学生从此铭记着母亲的艰辛,也一刻不忘自己肩负的责任。没几年,他便成长起来,而且做了一家大公司的老板。
故事一度让我感动,也令我深深羞愧。
许多年以来,当我终于长成一棵大树,当我坐在偌大的教室里给那些虔诚地唤我老师的朋友谈创作体会的时候,我就告诉他们:一个人要想读懂人生真谛,不妨回去握握母亲的脚,那是一部比任何经典教材都具震撼力的巨著,读懂了它,你就读懂了整个人生。
握母亲的脚在手,其实握着的是自己一生的命运。
【1】本文通过叙述一个故事,揭示了人生的真谛,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文中划线的(A)句和(B)句中的两个划线的词语“理解”的含义相同。
B.“那时一部比任何经典教材都具震撼力的巨著”是比喻句,突出说明母亲的奉献精神对儿女的教育作用之大。
C.第四自然段第一个句子是插叙,交代了青年的身世,为下文埋下伏笔。
D.本文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首尾照应,中心突出。
【3】青年大学生握母亲的脚时,为什么“潸然泪下”?他的灵魂获得了怎样的升华?
_______________
【4】“握母亲的脚在手,其实握着的是自己一生的命运。”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
【5】从文中选择一个喜欢的语句,然后说明喜欢理由。
_______________
【6】请结合实际谈谈你读了这篇文章之后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
18、课内外对比阅读。
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机枪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他主干的。
【1】这段话主要描述的是五指中的________,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描写食指姿态的句子画上“ ”,并概括食指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食指的_____________。
【4】这个指头又令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呢?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不识字的老师
那个年代的留美学生,暑假打工是唯一能延续求学的方法。
仗着身强体壮,这年我找了份高薪的伐木工作,在科罗拉多,工头替我安排了一个伙伴——一个硕壮的老黑人,大概有60多岁,大伙儿叫他路瑟。他从不叫我名字,整个夏天在他那厚嘴唇间,我的名字成了“我的孩子”。
一开始我有些怕他,在无奈下接近了他,却发现在那黝黑的皮肤下,有着一颗温柔而包容的心。我开始欣赏他,继而在那个夏日结束时,他成为我一生中难忘的长者,带领着年轻无知的灵魂,使我看清了真正的世界。
有一天,一早我的额头被卡车顶杆撞了个大包,中午时,大拇指又被工具砸伤了,然而在午后的烈日下,仍要挥汗砍伐树木。他走近我身边,我摇头抱怨:“真是倒霉又痛苦的一天。”他温柔地指了指太阳:“别怕,孩子。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也总有下山的一刻。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与痛苦的。”我俩又开始挥汗工作,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
一次,两个工人不知为什么争吵,眼看卷(juǎn juàn)起袖子就要挥拳了,他走过去,在每人耳边喃喃地轻声说了句话,两人便握了手。我问他施了什么“咒语”,他说:“我只是告诉他俩:你们正好站在地狱边,快退后一步。”
午餐时,他总爱夹(jiá jiā)条长长的面包走过来,叫我掰一段。有一次我不好意思地向他道谢,他耸耸肩笑道:“他们把面包做成长长的一条,我想应该是方便与人分享,才好吃吧。”从此我常常在午餐中,掰一段他长长的面包,既填饱了肚子,又温暖了心坎。
伐木工人没事时总爱满嘴粗话,刻薄地叫骂着同事以取乐,然而他说话总是柔顺而甜美。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如果人们能学会把白天说的话,夜深人静时再咀嚼一遍,那么他们一定会选些柔软而甜蜜的话说。”这习惯到今天我仍承袭着。
有一天,他拿了一份文件,叫我替他读一读,他咧着嘴对我笑了笑:“我不识字。”我仔细替他读完文件,顺口问他,不识字的他怎么能懂那么深奥的道理。那黝黑粗壮的老人仰望着天空说道:“孩子,上帝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识字,除了《圣经》,他也把真理写在天地之间,你能呼吸,就能读它。”
现在,路瑟也许不在了,然而,我记不得世上曾经有多少伟人,却永远忘不了路瑟。
【1】给短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来。
【2】“既填饱了肚子,又温暖了心坎。”是( )温暖了“我”的心坎。
A.路瑟过人的智慧 B.路瑟的勇敢
C.路瑟对人的真诚 D.路瑟的善良与质朴
【3】第4自然段的画线句“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也总有下山的一刻”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找出表现“我”对路瑟情感变化的词语。
___ →___→忘不了
【5】短文通过对路瑟动作、语言、外貌的描写,体现出老人的什么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路瑟“不识字”而“我”还要称他为“老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淮南的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楚王仗着自己国事强胜,想乘机侮辱晏子。(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脸了。(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句子乐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把下面一句话用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出来。
土匪打伤了我的眼睛,请您给治治。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改写成被动句。
小丽把红红的苹果吃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缩写。
狡猾的狐狸假惺惺地挤出几滴眼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写成反问句。
我是一名少先队员,必须遵守纪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写成拟人句。
蜜蜂在花丛中采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直接引用改为转述。
父亲说:“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妙笔生花。
题目:一次神奇的探险之旅
要求:发挥想象,选择恰当的人物(如探险爱好者、向导、异能者等)组成探险小组,结合具体的场景(如茫茫沙漠、深山老林等)、装备(如指南针、地图等)、险情(如遭遇沙尘暴、猛兽来袭等),写一写你们的探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