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出下列每小题中错误的一项,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错误的一项是( )
A. 揩眼泪kāi B. 翁媪ǎo C. 匕首nǐ D. 造诣zhǐ
【2】错误的一项是( )
A. 咀嚼jué B. 扒手bā C. 哄骗hǒng D. 调度diào( )
【3】错误的一项是( )
A. 疾弛 B. 迫不及待 C. 噩耗 D. 脊梁 ( )
【4】错误的一项是( )
A. 清晰 B. 陪不是 C. 羞愧 D. 抖擞 ( )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敌人神机妙算,但是还是让我们的军队引入了埋伏圈。
B.无论老师怎么说,他还是站在那里一声不吭
C.老师为了顾及他的面子,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他的错误
D.神舟飞船发射成功的消息传来,全国人民得意扬扬
3、下列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提高认识 价钱便宜 保卫公物
B.反映情况 身体强大 发扬风格
C.灌溉稻田 生活俭朴 远大幻想
D.发现问题 参加演出 改正错误
4、按课文内容填空。
1.汉字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字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以__、__、__、__、__五种字体最为典型。
2.清代国子监主管官员__经过仔细研究发现这是一种文字。从此,我国学术领域又多了一门新学科——“____”。
3.一份完整的研究报告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四部分。
4.“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出自《____》。
5.传说,“李”姓来源于上古时代的___,请你列举“李”姓名人:______(两位 )。
5、根据下面的意思,写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1)不能数完,形容数量非常多。( )
(2)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
6、课内阅读(共19分)
忆江南(9分)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代( )。(1分)
(2)词牌中的“忆”意思是( )。“谙”的意思是( )。
“曾”意思是( )。“胜”的意思是( )。
(3)按要求回答。
①词中总写江南景美的一句是:( )。(1分)
②诗人选取的两个典型景色的句子是( )来渲染了江南春天的绚丽景色。(2分)
③诗人最后用“能不忆江南”这一( )句表达了对江南的( )之情。(3分)
7、把成语补充完整,并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极目(_____) 仪态(_____) 熠熠(______) 摩拳(______) (____)忙(____)乱
操纵(____) 小(_____)珑 轻快(______) 左(____)右(____) (______)无言
①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__________。
②虽然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但他__________,毫不__________。
③威尼斯的小艇行动__________,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④__________,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
8、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_____)成趣 (_____)不自(_____) 一声(_____)
(_____)耳(_____)腮 (_____)三更 肃(_____)起(_____)
(2)与“不屑一顾”意思相反的词是____。
(3)这道题把他难住了,他急得____。
(4)“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____地喃喃着。
9、阅读理解。
“嫦娥工程”
我国启动的“嫦娥工程”是指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预先研究,利用先进仪器对月球的资源和能源分布以及特殊环境进行全面的探测。
我国航天的能力已经具备了探月的水平。这次我国的月球探测工程将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实施。第一期工程的目标是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rǎng yǎng)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的环境;第二期工程的目标是发射月球探测器登陆月球;第三期工程的目标是实现月球表面巡视勘察与采样返回。
在古老的神话故事里,月亮上有仙女嫦娥居住的广寒宫,还有桂花树和捣药的玉兔。而在现实中,月球是解开诸多宇宙谜团的一把钥匙,它上面还储备着极其丰富的资源。半个多世纪以来,月球探测一直是各国激烈竞争的科研领域。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月球很早以前就进入宁静阶段,保留了大量的原始信息,是研究宇宙起源的很好的载(zǎi zài)体。月球上已知的有 100 多种矿物质,其中有 6 种是地球上没有的。在月球表面厚厚的尘土里,蕴藏着一种重要的能源——氦-3,它在地球上十分罕见,是可供(gōng gòng)核聚变的主要原料之一。据估算,月球上有 300 万~500 万吨的氦-3 储量,能够支持地球 7000 年的需电量。月球上这些特有的矿产和资源,对我们人类来说是个大宝库。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我国就进行了有关月球探测方面的研究和讨论,月球正在成为我国科研的新大陆。我国的探月工程虽然起步较晚,但在运载火箭、有效载荷(hé hè)的卫星部分、测控系统方面具有自己的优势。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什么是“嫦娥工程”?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这个工程将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实施。
【3】文章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试选择一种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月球是研究宇宙起源的很好的载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文章最后一段话,我们应如何评价我国的探月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二泉映月(片段)
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___,伤心的哭泣,___,倔强的呐喊……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填序号)
A.用于语义的省略。
B.用于列举的省略。
C.用于话语中间,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D.用于引文的省略。
【3】请写出两个与“淙淙的流水”类似,含有象声词的短语。
___ ___
【4】阿炳坎坷的经历主要指什么?请联系选文作答。
___
【5】假如你遇到阿炳,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___
11、换一扇窗,风景更美
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只奇丑无比的大鼻子,因为这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同学嘲笑的对象。他因此而成天闷闷不乐,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参加班上的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室的最后一扇窗户看风景。
他的老师玛丽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你在什么呢?”
“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男孩子悲伤不已。
“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去看看吧。”玛利亚牵着小男孩的手到另外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
窗外是一大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
“孩子,你开错了窗户了。”玛丽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你知道吗?在老师的心目中,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 “但大家都笑我啊。”小男孩深感委屈。
“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
恰好学校有一个小型话剧演出,一个角色很符合小男孩。在玛丽亚的指导下,小男孩鼓起勇气参加了,并获得了成功。因为他的大鼻子,人人都记住了这个校园里的小明星。后来,小男孩参加美国在线节目的演出,也名声大振。再后来,他进入好莱坞,成了最受欢迎的明星之一。 这个小男孩叫斯格特,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滑稽明星之一。
是的,当我们因某些缺陷而愁闷苦恼时,我们是否想到要换一扇窗?换一扇窗,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换一种思考和行动方式,你将开启的是成功的大门。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一扫而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声大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想一想,填一填。
小男孩在最后一扇窗看到的是 ,心情 。
玛利亚老师带他在另外一扇窗里看到的是 ,小男孩的悲伤顿时 。
【3】短文最后一段话中的“换一扇窗”指的是 ,“别样的风景”指的是 。最后一句是短文的 句,起到 的作用。
【4】短文讲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道理。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学会欣赏别人
一个暖洋洋的中午,我和爸爸在郊区公园散步。在那儿,我看见一个很滑稽的老太太。天气那么暖和,她却紧裹着一件厚厚的羊绒大衣,脖子上围着一条毛皮围巾,仿佛天上正下着鹅毛大雪。我轻轻地拽了一下爸爸的胳膊说:“爸爸,你看那位老太太的样子多可笑呀。”当时爸爸的表情显得特别的严肃。他沉默了一会儿说:“希拉里,我突然发现你缺少一种本领,你不会欣赏别人。这证明你在与别人的交往中少了一份真诚和友善。”
爸爸接着说:“那位老太太穿着大衣,围着围巾,也许是生病初愈,身体还不太舒服。但你看她的表情,她注视着树枝上一朵清香、漂亮的丁香花,表情是那么的生动,你不认为很可爱吗?她渴望春天,喜欢美好的大自然。我觉得这老太太令人感动!”
爸爸领着我走到那位老太太面前,微笑着说:“夫人,您欣赏春天时的神情真的令人感动,您使春天变得更美好了!”
那位老太太似乎很激动:“先生,”她说着,便从提包里取出一小袋甜饼递给了我,“你真漂亮……”
事后,爸爸对我说:“一定要学会真诚地欣赏别人,因为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欣赏的优点。当你这样做了,你就会获得很多的朋友。”
欣赏的力量就在于:给别人带去温暖与鼓励的同时,也让自己成为了一个心中有爱,眼里有光的人。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滑稽(______) 欣赏(______) 真诚(______) 鼓励(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她注视着树枝上一朵清香、漂亮的丁香花,表情是那么的生动,你不认为很可爱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领着我走到那位老太太面前,微笑着说:‘夫人,您欣赏春天时的神情真的令人感动,您使春天变得更美好了!’”这句话是对爸爸的_____、____和____描写,从中你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
【4】那位老太太似乎很激动:“先生,”她说着,便从提包里取出一小袋甜饼递给了我,“你真漂亮……”这段话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引文的省略 B.表示语言的中断
C.表示列举的省略 D.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5】读了这篇短文,你一定受到了很多启发吧,请写下此刻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1. 年幼的她欲哭无泪,再也无法忍受这种牛马不如的生活,便决心冲出牢笼。
从这里你能看出少年时的黄道婆是一个怎样的人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虽然黄道婆在崖州过得衣食无忧,但是她常常思念家乡。每次想起家乡的贫穷和人们劳作的艰辛,黄道婆便百感交集。
黄道婆为什么会百感交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三打白骨精(节选)
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师父念咒语,没有立刻动手,暗中叫来众神,吩咐道:“这妖精三番两次来蒙骗我师父,这一次定要打死它。你们在半空中作证。”众神都在云端看着。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妖精化作一堆骷髅,脊梁上有一行字,写着白骨夫人。
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
唐僧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 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屡次逐我。”
【1】画曲线句子中的“那呆子”指的是_____。
【2】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其中“笑”字表现了悟空 ( )的心理。
A.兴奋 B.嘲笑 C.成竹在胸 D.高兴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文内容。
___________
【4】从这篇短文中,你可以看出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怎样的性格特点? 任选两个来概括。
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苏七块
苏大夫本名苏金散,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环,天津卫挂头牌,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
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颏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赛的乌黑锃亮。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远近一样响,要是当年入班学戏,保准是金少山的冤家对头。他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
人有了能耐,脾气也怪了。苏大夫有个格色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答理。这叫嘛规矩?他就这规矩,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因故得个挨贬的绰号叫做:苏七块。
苏大夫好打牌,一日闲着,两位牌友来玩,三缺一,便把街北不远的牙医华大夫请来,凑上一桌。玩得正来神儿,忽然三轮车夫张四闯进来,往门上一靠,右手托着左胳膊肘,脑袋瓜淌汗,脖子周围的小褂湿了一圈,显然摔坏胳膊,疼得够劲。可三轮车夫都是赚一天吃一天,哪拿得出七块银元﹖他说先欠着苏大夫,过后准还,说话时还哼哟哼哟叫疼。谁料苏大夫照样摸牌看牌算牌打牌,一位牌友看不过去,使手指指门外,苏大夫眼睛仍不离牌。“苏七块”这绰号就表现得斩钉截铁了。
牙医华大夫出名的心善,他推说去撒尿,离开牌桌走到后院,钻出后门,绕到前街,远远把靠在门边的张四悄悄招呼过来,打怀里摸出七块银元给了他。不等张四感激,转身打原道返回,进屋坐回牌桌,若无其事地接着打牌。
过一会儿,张四歪歪扭扭走进屋,把七块银元“哗”地往台子上一码。这下比按铃还快,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子,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子上,捏几下骨头,跟手左拉右推,下顶上压,张四抽肩缩颈闭眼龇牙,预备重重挨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当下便涂上药膏,夹上夹板,还给张四几包活血止疼口服的药面子。张四说他再没钱付药款,苏大夫只说了句:“这药我送了。”便回到牌桌旁。
今儿的牌各有输赢,更是没完没了,直到点灯时分,肚子空得直叫,大家才散。临出门时,苏大夫伸出瘦手,拦住华大夫,留他有事。待那二位牌友走后,他打自己座位前那堆银元里取出七块,往华大夫手心一放。在华大夫惊愕中说道:“有句话,还得跟您说。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
华大夫把这话带回去,琢磨了三天三夜,到底也没琢磨透苏大夫这话里的深意,他打心眼儿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
【1】你认为“苏七块”是一个( )
A.苏七块是一个只认钱不认人的势利小人。
B.苏七块是一个医术精湛、心地善良而又倔强的人。
C.苏七块是一个讲朋友义气的人。
【2】文章第三段“格色”一词的含义是___________,小说介绍苏七块“格色的规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对苏七块的肖像描写,突出了人物的精明能干。
B.苏七块赠送药物这一细节,突出表现了苏七块善良的本性和鲜明的个性。
C.华大夫钦佩苏大夫,是因为苏大夫立下看病必先七块银元的规矩。
【4】说说你对华大夫“打心眼儿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
病 人
每天下午,她都要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那是一本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的那双大眼睛,平静而清澈。虽然病号服并不合身,但并不能掩盖住她的典雅的气质。
她很友善,每当有人找她问事的时候,她表现得非常耐心。我想,她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
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书,又整整齐齐把那张报纸叠好,转身走进了大楼。
楼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电梯马上有了(反映 反应),发出“受不了”的报警声,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
下一趟的人照样很多,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7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她发现后,急忙说:“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大伯(居然 仍然)没有明白什么是“双层停”。说话间已经到了8层。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肯下。她非常(客气 和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请等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她让大伯从8层走到7层。其实楼梯离电梯也就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厉 严肃),并没有说什么。当然,肯定有人心里想:这人真多事。
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篮的小伙子自言自语: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层呢?她主动接过来说,是的,往左拐。
电梯到了14层,一位急忙下电梯的姑娘不小心丢下了插在塑料袋里的一枝玫瑰。塑料袋里有几盒营养品,但只有这一枝玫瑰。这时电梯门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钮并(捡 拣)起那枝玫瑰,还没有说完“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她一定想把这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对于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温馨的玫瑰,可以疗伤的玫瑰。
但她没有想到,她的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内一位戴眼镜的女士“啪”的一下就把电梯给关上了,并且触动了上行按钮。“神经病!”女士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没有发(泻 泄)干净,继续说,“真的,这个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
“噢,我觉得她的行为不太正常。”另一个人接着说。
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大家觉得甩掉她真是太正常了。
【1】选择括号内正确的字词打 √。
【2】用~~~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3】短文为了塑造“她”这个鲜明的人物形象,重点描写了哪几件事,请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这篇短文分成三个部分,用 // 在段末画出来,并概括第二部分段意。
【5】短文以“病人”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练习。
晋朝有一个名叫乐广的人,性情恬淡,非常好客。他有一个朋友经常到他家去喝酒、聊天。
可是有很长时间,不见那个朋友来家里做客了,乐广很思念他,便前去看望。来到朋友家后,只见朋友卧病在床,样子很是憔悴。他关心地问道:“你怎么病成这样啦?好些了吗?”朋友有气无力地回答说:“上次去你家做客,我刚端起酒杯喝酒时,就看见酒杯中有条蛇,心中便十分厌恶( )。可是当时有好几个朋友在,不便说出,也不好不喝,只得( )硬着头皮把酒喝了下去。回家之后,总觉得恶( )心,不知怎么就病倒了。”
乐广觉得奇怪,想来想去,终于记起在他家的墙上挂有一张弓。他料想这位朋友所说的蛇一定是弓(倒影 倒映)在酒杯中了。看完朋友,乐广便回家了。为了医治朋友的病,乐广在原地置酒招待朋友。当乐广把朋友请来时,便扶朋友坐在那天喝酒的位置上,斟上满满的一杯酒,(崇敬 恭敬)地请他喝。朋友连连摆手说:“杯里有蛇,我不喝!”这时,乐广哈哈大笑,指着墙上的弓说明了原委,朋友豁然明白,眉头舒展,疾病顿时痊愈。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为“杯弓蛇影”,用来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有删改)
【1】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
【2】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3】朋友得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其实这蛇是_________。乐广用____________的办法治好了朋友的病。这真是“心病还须________,解铃还须__________”。
【4】和“杯弓蛇影”意思相近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
【5】这个故事对你有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相知无远近
①2020年5月17日晚8时,《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央视新闻客户端播出。“打开心扉,拥抱过就有了默契。放下偏见,太平洋就不算距离。家乡的信中写下你的中国,字里行间读得出你的深情。遥远来、永久住、深刻爱,我们都喜欢你这种不见外。”这是组委会写给10位获奖人物之一的唯一一位“老外”潘维廉的颁奖词。
②潘维廉(William N.Brown),出生于1956年的4月,原本是一位美国空军,1976~1978年在台湾服役期间,因偶然发现“来自天堂的一封信”的大陆宣传单,从而了解到海峡对岸的中国大陆,萌发了到中国大陆去看看的想法。
③1988年,在美国从商近十年的潘维廉,毅然卖掉自己的公司,来到厦门大学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最初潘维廉只是抱着了解中国大陆的想法,而这一来,就“不见外”地待了30年。
④从1988年起,在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任教。4年后,他申请永居资格,成为福建省第一个拿到“中国绿卡”的老外。
⑤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中国,1994年,他历时三个月走访了中国一半的省份,尤其关注中国西部宁夏、青海等地的发展。让他没想到的是,这里人们生存的条件和他心中的印象有着天壤之别:到处是冒烟的土路、破旧的房屋和贫穷的百姓。现实和理想中的西部差距,让他大失所望。
⑥2019年暑假,潘维廉带着厦门大学的老师和学生,用一个月的时间,沿着25年前的线路,重走了约2万公里的路程。这次,他惊奇地发现:低矮的破房变成了幢幢新屋,宽阔的高速公路代替了泥泞的小道,疾驰的高铁和日行万里的飞机比肩,热闹的乡村堪比城市的繁华……人们的生活大变模样!他边走边考察,边走边和当地老百姓交流。他问老百姓为什么突然富了起来?大家都说党的政策好,是政府帮助脱了贫!潘维廉把亲眼见证的中国各地日新月异的变化,拍成照片,录下视频,发到国外亲人及朋友圈里,展示他亲眼看到和亲身感受的中国印象。亲朋好友看后,全面了解中国的新面貌,艳羡他在中国的幸福生活。5年后潘维廉将开始第三次中国行,他期待有更多、更新、更精彩的“中国故事”。
⑦几十年来,潘维廉感受到了中国人的热情,同时也对中国的情感越来越深。他清晰记得1999年一次重病绝望时,时任福建省代理省长的习近平,还有当时的厦门市市长洪永世,委托人给他送去鲜花,写信慰藉他安心养病、早日康复。更让他忘不了的是2001年11月,在福州,习近平给潘维廉颁发“福建省荣誉公民”证书。尤其难忘的是晚宴期间,习近平启发他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他从领导的话语中明白,自己有机会、有责任帮老外更好地了解中国。他开始更认真研究福建的历史文化,也写了不少书,还参加了电视节目的拍摄。
⑧2019年,潘维廉的新书《我不见外——老潘的中国来信》正式出版。这本书以一个外国人的独特视角,记录和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伟大变革。书出版后,潘维廉托一位到北京开会的朋友把新书转交给了习近平总书记,还附了一封信,介绍自己是如何讲中国故事。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从某种意义上看,是习总书记促成他这本书的撰写。习近平总书记看后,高度赞赏他的“不见外”,为他“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热情地为厦门、为福建代言”而点赞。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1)毅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壤之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_”在第①自然段中画出《感动中国》组委会写给潘维廉的颁奖词的全部内容。
【3】文章第③自然段“潘维廉毅然卖掉公司”原因理解最为正确的一项是( )
A.偶然发现“来自天堂的一封信”的大陆宣传单
B.想到厦门大学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
C.想了解台湾海峡对面的中国大陆的面貌
D.因为在美国从事经商活动非常不顺利
【4】在第⑤自然段旁边的对话框内做简单的批注。
【5】文章第⑤-⑥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潘维廉先后到中国的很多地方去考察,和当地群众交流谈心,了解了很多地方的过去,也发现了很多地方的变化,见证我国各地日新月异的面貌。
B.潘维廉先后到中国的很多地方去考察,和当地群众交流谈心,见证我国各地日新月异的变化,把照片、视频发给美国亲人及朋友圈里,展示他眼中的中国印象。
C.潘维廉先后到中国的很多地方去考察,和当地群众交流谈心,把自己考察拍的照片、录下的视频发给美国亲人及朋友圈里,展示他眼中的中国印象。
【6】从习主席对他的评价中,你看出潘维廉是一个___________的人。
19、阅读短文。
梅雨潭
①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②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哗哗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
③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 我们来到潭边,我的心随着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阿德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zhòu xié)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地摆弄这,像跳动的少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
【1】文中画“ ”的句子属于_________(动态、静态)描写,写出了瀑布飞溅的水花的状态、形状。
【2】文中画“﹏﹏﹏”的句子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运用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写出了梅雨潭“绿”得_______________。
【3】这个瀑布潭为什么叫“梅雨潭”呢?用“ ”画出相关的句子。
【4】这段文字许多动词用得很有讲究,比如:“踞”字体现出梅雨潭的___________,而“浮”字又突出了亭的___________,像这样用得生动传神的动词还有_____________,表现出__________。
20、改成反问句:听到这个消息我喜出望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改变句式。
⑴哪有这么大的伞!(把感叹句改为陈述句)
⑵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把设问句改为陈述句)
22、把反问句改称陈述句。
(1)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是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大虫吓唬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吓唬胆小鬼的,我怕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来,却怎么斗得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与表达。
你喜欢探险吗?你读过有关探险的书吗?你是否也想体验一下从巨鲸腹中脱险?是否想与雄狮亲密接触?是否想到寒冷的南极一探究竟?……现在,你肯定迫不及待吧!假如让你去探险,你可以提前做好准备,然后静下心来想一想:你打算和谁去?去哪儿探险?打算带上哪些装备?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把遇到的困难、求生的方法、曲折的过程都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