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湘西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美国作家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

    B.《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都是英国作家安徒生的作品。

    C.“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中的“我”指的是作者朱自清。

    D.“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和“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作者都是宋代诗人王安石。

  • 2、《半截蜡烛》一文中,绝密情报没有暴露,是谁保住了情报?(  )

    A. 杰克   B. 伯诺德夫人   C. 杰奎琳   D. 全家人

  • 3、下列句子描写人物的方法和其他三句不一样的一项是(       

    A.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

    B.他的心里忐忑不安,生怕自己做过的事被人知道了。

    C.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D.他半闭着眼睛,干枯的手指有节奏地敲着桌面,摇晃的头就慢慢地向后仰过去。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词语巧搭配。

    罕见的_______ 坚强的_______ 

    幽香的_______ 银色的_______

    宠然_______ 锦囊  _______

    惊慌  _______ 小心  _______

    不假_______ 必经_______

  • 5、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村庄儿女各当家。

    2.敲成玉磬穿林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短笛无腔信口吹。

    4.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________

  • 6、给加点的字注音。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珊瑚

  • 7、   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冬天来了,北风fēng kuáng_____páo xiào_____着,好像让世界的万物chén _____于它的威力之下。可是,piān piān_____有几枝梅花正傲然zhàn fàng_____,那 mèi_____的花瓣让人感到了生命的活力,它好像在耻笑北风,你能让人们穿上厚厚的mián ǎo_____,在墙角duò_____着脚取暖,你能让杨树、gān _____树掉下叶子,你能fáng_____碍我吗?

  •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单元我们认识了很多爱国人士,有心系沦陷民众、鞭挞统治者昏庸无能的爱国诗人__________;有_____(品质)的“军神”刘伯承;有用清新笔调辛辣讽刺国民党反动派的______;还有________(事迹)的无名岛将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课内阅读。

    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 血汗),给了我们多少(慈母 慈祥)般的温暖!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有很多同志感动得流下眼泪。在您的帮助下,我们(打胜 战胜)了那次阻击战。您在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1“/”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圈出大娘送打糕的动词,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娘一共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请概括地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冬阳·童年·骆驼队》选段,回答问题。(12分)

    爸爸和它讲好价钱了。人在xiè méi( ),骆驼在吃草。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来磨去,大鼻孔哩冒着热气,白沫子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来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着一个铃铛,总起来,铛、铛、铛地响。

    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戴上了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就不敢侵犯了。

    我幼稚的心灵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您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不喝以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那长途jì mò   )的旅程,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学,你的想法更美些。

    (1)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划上“——”(2分)

    磨(mó mò)  嚼(jué jiáo)  系(jì  xì)  沾(nián  zhān)

    (2)在括拼音旁的括号里写上词语(2分)

    (3)用“﹏”画出描写骆驼外貌和咀嚼时样子的句子(1分)

    用“—”画出说明骆驼能沉得住气的句子。(1分)

    (4)就骆驼脖子底下系铃铛这个问题,“我”和大人的想法是不同的:

    “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爸爸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你的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5)爸爸说:“你的想法更美些。”的理由是(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

    每天下午,她都要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那是一本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的那双大眼睛,平静而清澈。虽然病号服并不合身,但并不能掩盖住她的典雅的气质。

    她很友善,每当有人找她问事的时候,她表现得非常耐心。我想,她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

    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书,又整整齐齐把那张报纸叠好,转身走进了大楼。

    楼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电梯马上有了(反映 反应),发出受不了的报警声,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

    下一趟的人照样很多,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7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她发现后,急忙说: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大伯(居然 仍然)没有明白什么是双层停。说话间已经到了8层。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肯下。她非常(客气 和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请等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她让大伯从8层走到7层。其实楼梯离电梯也就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厉 严肃),并没有说什么。当然,肯定有人心里想:这人真多事。

    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篮的小伙子自言自语: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层呢?她主动接过来说,是的,往左拐。

    电梯到了14层,一位急忙下电梯的姑娘不小心丢下了插在塑料袋里的一枝玫瑰。塑料袋里有几盒营养品,但只有这一枝玫瑰。这时电梯门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钮并(捡 拣)起那枝玫瑰,还没有说完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她一定想把这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对于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温馨的玫瑰,可以疗伤的玫瑰。

    但她没有想到,她的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内一位戴眼镜的女士的一下就把电梯给关上了,并且触动了上行按钮。神经病!”女士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没有发(泻 泄)干净,继续说,真的,这个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

    噢,我觉得她的行为不太正常。另一个人接着说。

    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大家觉得甩掉她真是太正常了。

    【1】选择括号内正确的字词打 √。

    【2】用~~~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3】短文为了塑造“她”这个鲜明的人物形象,重点描写了哪几件事,请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这篇短文分成三个部分,用 // 在段末画出来,并概括第二部分段意。

    【5】短文以“病人”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一个青年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育才小学还有多远?”老大爷用拐杖在地上点了点,说:“还有500 。”“路只有论‘里’,哪有论‘拐杖’的?”青年不满意地说。“论里(礼),你应该叫我 。”

    1这段话中有一处说话不得体,请用“ ”画出来,并改正。

     

    2在文中的“ ”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3请你发表一下对这件事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外阅读

    我的油布伞

    ①下雨了。小巷深处,涌出许许多多的伞儿,红的、花的……(A)

    ②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我小时候的一把油布伞,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一种温暖的感觉……(B)‖

    ③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镇上去上学。遇上下雨天,常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呀!

    ④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通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娘摸着我的额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却说:“娘,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

    ⑤娘沉思良久,最后一字一句地说:“咱买一把吧!”听了娘的话,我半信半疑。那年月,家里穷,队里收成不好,全指望着娘织卖土布贴补家里,换回个油盐钱,还要给我交学费、买书和本子。她能有钱给我买伞吗?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⑥这天晚上,她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扳,“哐哩哐当”,满屋里都是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啊,娘织了一夜布。我悄悄地走到娘跟前,颤抖地喊了一声:“娘。”娘用熬红了的眼睛看着我,不自然地笑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俺不要伞了!”

    ⑦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⑧终于有一天,娘从集市上卖布回来,一脸喜气。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喜眉笑眼地说:“拿去吧,你要的伞!”

    ⑨“啊,伞!”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八角黄油面伞。我撑起,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欣喜之余,我偶一回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⑩从此,一把黄油布伞伴随我,从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很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熟悉的朋友说我艰苦朴素;不知内情的人,笑我寒酸小气。我都不去管它,只是笑笑,却不知,我带着这把伞就仿佛母亲在我身边似的,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盼望—( )        体谅—( )

    【2】联系上下文,选择带点的字最合适的解释。(选填序号)

    “酸”在字典里的解释: A.酸味        B.疼痛        C.难受        D.不大方

    心里一( )    寒小气( )

    【3】文中A、B两处省略号,各表示什么意思?(选填序号)

    省略号常见用法:①表示列举省略   ②表示语气停顿   ③表示语意未尽 ④表示时间延长

    A处省略号应取______           B处省略号应取______

    【4】“娘”答应买伞,“我”为什么半信半疑?

    _______

    【5】“每一个表情都是心声的表达”,文中多次描写母亲的“笑”,请联系上文找一处,谈谈母亲的“笑”在表达怎样的心声?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_______

    【6】短文最后一句与前面哪一自然段照应,用“﹏﹏”画出。

  • 14、课本梳理。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两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儿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鹆架似的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两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小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1小胖子是怎么摔跤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嘎子怎么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走马观花的含义并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刷子李》选段,完成练习。

    一间屋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1】照样子,写词语。

    (1)稀溜溜 ______ ______

    (2)匀匀实实 ______ ______

    【2】这段话作者主要抓住刷子李的______进行细致描写,表现了他______________

    【3】作者是通过两方面表现他技艺高超:一是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

    【4】你认为刷子李的高超技艺来自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课内阅读。

    祖父的园子(节选)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1】本文作者是____,现代女作家,课文选自她的回忆录《___》。

    【2】作者写昆虫不仅着眼于它们的色彩“__________”,还对蜜蜂的外形和___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让我们的眼前绚丽起来。

  • 17、阅读短文。

    猴王出世(节选)

    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 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

    1写出画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主要是对石猴的_______描写,从石猴的话中可以看出石猴_______的特点,也可以看出他做事_____________

    3石猴能当上大王,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A.他来历非凡,是受日月精华而形成的石猴,非一般的猴子能比。

    B.他没有其他猴子没有的勇气和非凡的本领,以及高远的眼光。

    C.他有很强的演讲才能,说话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 18、课内阅读。 

    我们(幕 暮)天席地的生(涯 崖)之中,和小鸟最相亲爱。玫瑰和丁香丛中更有青鸟和知更雀的巢,那巢都是(住  筑)得极低,一伸手便可触到。我常常去探望小鸟的家庭,而我却从不做偷卵捉雏等等破坏它们家庭幸福的事。我想到我自己不过是暂时离家,我的母亲和父亲已这样地牵挂。假如我被人捉去,关在笼里,永远不得回来呢,我的父亲母亲岂不心碎?我爱自己,也爱雏鸟,我爱我的双亲,我也爱雏鸟的双亲!

    1画去括号中用得不当的字。

    2按要求写词语。

    1)近义词:探望—— )永远——

    2)反义词:破坏—— )暂时——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写在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介绍一下青鸟和知更雀的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一句话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阅读

    仰望布达拉宫(节选)

    进入拉萨,车窗外的林梢上空闪出一座宫殿的剪影:两侧是白宫墙,中间是红宫墙,顶部的喇嘛灵塔、宝瓶、经幢等鎏金饰物在阳光下闪着金光。

    布达拉宫!”心中一声惊呼。我强烈地感到了一种不可名状的庄严与崇高。

    布达拉宫耸立在拉萨市中心的红山顶上。宫前是拉萨最宽阔最漂亮的北京中路。站在铺着长方形花岗岩的路上仰望布达拉,只见一片青绿的草坪后面,横着一堵高高的围墙,围墙后面便是红山及其山顶上的雄伟宫殿。底部和东西两侧的宫墙为灰白色,称做白宫,正中顶部是褐红色,称做红宫。无论白宫还是红宫,一排排窗口四周都涂了黑色,窗头那白色布帘在高原的劲风中波浪般的猎猎飘动。白、红、黑三色的宫墙及窗户,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对比强烈,色彩鲜明。巍峨、雄伟、神圣、庄严,布达拉犹如伫立在世界屋脊上的一位长者,一位哲人。

    从红山西侧眺望,透过北京中路旁那三座白色佛塔金黄色的塔尖,看到的是布达拉宫的西侧,它屹立在巍巍山崖上,显得更为高峻、雄奇。

    绕到红山北麓的宗角禄康,在一个宽阔的人工湖北岸眺望布达拉,看到的是布达拉背后的宫墙,雄踞于陡峭的崖壁顶部。宫墙、峭壁、古柳、经幡的倒影一起映人湖里,使布达拉在雄伟中又增添了几分俏丽。

    倘若站在八廓街头中心大昭寺的金顶上,放眼望去,又可看见布达拉雄伟的宫殿远远地耸立在寺前广场的西北方,耸立在连绵的群山下。

    在拉萨,几乎随处都可以望见布达拉。布达拉似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1填空。

    1)布达拉宫的宫墙及窗户主要有____________三种颜色。

    2)作者是透过 ____看到布达拉宫的剪影,接着是站在____仰望布达拉宫,后来又分别从____________几个不同角度眺望布达拉宫。

    2布达拉宫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摘录文中有关词语回答。

    庄严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3联系全文,写一写你对题目中仰望一词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

    4布达拉宫似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田忌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   田忌转败为胜了。(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田忌觉得很扫兴,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赛马场。(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孙膑对田忌说:“我不是挖苦你。”(改为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句子乐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把下面一句话用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出来。

    土匪打伤了我的眼睛,请您给治治。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22、按要求写句子。

    1.曹小三看不出来。(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作文。 

    写一件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注意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自己的感受写明白,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