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池州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故事出自《三国演义》的是(  

    A.桃园三结义 B.三打祝家庄 C.三借芭蕉扇 D.三进大观园

  •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锄头 阴凉 诡计 私自

    B.妒忌 军事 紧急 照办

    C.委托 遇计 调度 年领

    D.熟练 惊疑 崭新 酥软

  • 3、“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个歇后语出自哪个故事?( )

    A.空城计

    B.火烧赤壁

    C.草船借箭

    D.败走麦城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根据句子的意思,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1.你一会儿说亲眼看到过那儿优美的风景,一会儿又说自己没去过,这不是__________吗?

    2.这篇作文本来挺好的,可你又在结尾处添加一些无关的话,真是____________啊!

    3.____________,为时不晚。既然你知道玩手机是不对的,那现在改正还是来得及的。

  • 5、读拼音,写词语。

    hú dié     shuǐ piáo     sāng yè     gēng yún     zhòu yè

    ( )   ( )   ( )   ( )   ( )

  • 6、有趣的汉字画。你能看出下列画中包含的词语吗?请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7、回忆以前所学词语,写出不低于三个描写儿童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写出下面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孙膑是齐国大将田忌的门客,田忌对他非常赏识_______

    2.观众们也兴致勃勃地猜测着比赛结果。_______

    3.于是,田忌向齐威王引荐了孙膑。_______

    4.将军,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课外阅读。

    公元前353年,魏国出兵攻打赵国。精通兵法的魏国大将军庞涓率领军队一直打到赵国的都城邯郸城下。赵国将有亡国危险,连连向齐国求救。

    这一天,齐威王召来军师孙膑,准备拜他为将。

    孙膑辞谢说:“我受过酷刑,是个身体残缺不全的人,不适宜担任主帅。”

    原来,孙膑曾和庞涓一起学兵法。后来庞涓当了魏惠王的将军,自知才能不如孙膑,就把他骗到魏国,在魏惠王面前诬陷他,削去了他的膝盖骨,还在他脸上刺字,好叫他永远不能出来做官。不久他被救到齐国,齐威王拜他为军师。

    现在,齐威王见孙膑这样谦让,就改派田忌为将,仍让孙膑作为军师。

    大队人马到达齐国国境线上时,田忌准备挥师直往赵国,以解邯郸之围。

    孙膑劝阻道:“且慢,将军先听我打两个比方——凡是要解开杂乱打结的绳索,切不可心急地使劲去扯,而要冷静地找出它的结头,然后慢慢地解;假如去排解互相凶狠地斗殴的人,千万不可卷进去打成一团,而要避开双方的拳脚,只消找个空当猛击其中一方空虚无备的腹部,待挨揍的那个对手捧着肚子跪了下来,那么原来互相殴斗的局面,也就会改变了。”

    田忌问:“您的意思是说我们现在先不去赵国,是吗?”

    孙膑慢条斯理地说:“是的。现在魏国主力正在猛攻赵都邯郸,国内相当空虚。我们只要直捣魏都大梁,占据他们的交通要道,袭击他们守备空虚的地方,那么魏军主力必然会从赵国撤兵,赶回去抢救。这样,我们既可解邯郸之围,又能狠狠打击魏军,不是比赶到邯郸去厮杀要便利得多吗?”

    田忌采纳了孙膑“围魏救赵”的计策,率军直奔大梁。魏军主帅庞涓得到这个消息,只得丢下邯郸,慌忙回国解大梁之围。可是,当魏军赶到桂陵,田忌、孙膑却在这里设下了伏兵。疲惫不堪的魏军刚一交手,就被打得溃不成军。这一仗,庞涓损失了两万人马,自己也险些当了孙膑的俘虏。

    1将这个故事的名字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孙膑采取这种办法营救赵国有哪些好处?根据下面的提示来分析。

    (1)在赵国求救时,孙膑带兵进攻魏国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孙膑率兵占据魏国交通要道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孙膑所说的话应该用(   )的语气来朗读。

    A.激动、高兴 B.沉着、自信 C.焦急、慌张

    4结合短文内容,分析下列人物的性格。

    庞涓:_________________ 孙膑:__________________

  • 10、故乡红叶

    香山的红叶,我是赏过的。但我只感到亲切,并没有难抑的惊奇。因为我觉得,故乡的秋天,也是红叶满山、流丹溢彩的;而且,山脉绵亘,红到极远遥的地方,比香山来得有气魄。只因为香山离市区近些,且是一个著名的公园,命运便很阔达了。

    故乡的山峦,植被是极丰茂的:黄栌满坡,柘丛盈岗,楸树峰耸, 檀木沟伏……夏时山色蓊郁,入秋,则渐渐变化起来,先是淡黄,而后是斑驳,最终是红得一统了,满山满野就一如火烧。

    但这时却是故乡的农忙时节,人们哪顾得多看几眼呢。所以,山里人并未想到,那一丛丛的红叶,便是一团团的激情、一首首的诗, 自己正生于美境与福地,正可以坐享一番。红就让其兀自红去吧,我们还有正经的营生干不完呢,他们想。那时,我并没有一丝悲哀,因为身在其中,与村人的感觉相同。

    真正醒悟了,感到有些惆怅了,是看到城里人,居然要爬那么远的路径,到香山专程赏红叶之后。于是,我怀着这么一种情绪,待人们去香山赏红叶的时候,我便回到故乡去,探抚那故乡的红叶。它们被漠视和遗忘得太久了!

    我爬到屋后的山上:高远的天,衬以峻拔的山形,那凌风的红叶, 簌簌地,便让人极感动。但激动的心,很快就黯然了——

    沉默的父亲,正在地堰的边上埋头打柴草,于是,观赏红叶的这一份闲雅,就显得多么不合时宜,显得多么奢侈,兀然就生出一丝羞耻,便踅到父亲的身边,想给他打个下手。

    父亲很懂我的心思,笑笑,去赏你的景吧。

    见我仍迟迟不动,父亲说: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你高兴赏景就赏景,我高兴做活就做活,不都图个自在么?!”

    我知道,要父亲埋头干他喜欢干的活,比要他赏红叶更使他心安与欢悦,这是情理中的事,不关乎我的勤与懒。但我终究不忍在劳作的父亲身边,作赏景的清客,便同他一起干下去了。

    这是第一次回故乡赏红叶的情景。

    第二年秋深,想到故乡那满山的绚丽,仍有热热的归心。但父亲在地堰上弯曲的身影从脑底晃出的时候,归心就有了几分迟疑,心中就有了一种惆怅。

    最后,还是回去了。因为:红叶岁岁依旧,而父亲却要一天天衰老;父亲已经辜负了红叶,儿女还要辜负父亲么?!

    回到故乡,父亲很高兴,抱出一坛雄自酿:崽呀,知道你要回来,爹特意给你留着呢。我的眼窝便不由得濡湿了。

    从此,每到秋深,我皆毫不迟疑地回故乡去。

    每次,我们低头砍着柴草,却都把红叶搁置于一边。但只要我们抬起头来,山上的红叶,便很执著地红到我们的眼眸中来——

    红叶没有怨艾,只有默默的守望和多情的注视,一依如山里的人们。

    【注】(òu):长时间地浸泡,使起变化。惆怅:伤感,失意。(xué):中途折回。

    【1】本文以“故乡红叶”为题,为什么在一、二两段中要写“香山红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乡的人们不赏红叶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年作者内心惆怅迟疑,可为什么还是回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1)试着写一写:“故乡红叶”在文中象征着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着分析文中“父亲”这个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填空。(4分)

    沙,  

    ,同 到 牵 牛 织 女 家。

    在《草原》一文中,有一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也是老舍先生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这句话就是:

     

  • 12、课外阅读理解。

    上天种的花

    ①记得小时候在院子的墙根处,看到一朵异样的植物,正在玩耍的我们惊奇地叫起来。

    ②这绝不是一般的植物。它圆而厚的叶盘,肉鼓鼓的,支撑它的也是胖乎乎的根茎,憨态可掬的样子,让人欣喜不已。

    ③它和我们以前见到的“狗尿苔”有点类似,但这究竟是什么?没人种植,怎么凭空长出了这样一个让人喜欢的东西?它肥硕的根,扎在浅浅的墙根上,阳光照不到它,雨水淋不住它,没有肥沃的土壤,如此贫瘠的环境,却富有生命力地生长着,简直不可思议。我们拉了母亲来看,她说这是蘑菇,是像肉一样可以吃的好菜。

    ④听着母亲的描述,我们好像已经吃到嘴里。只有春节才可以尝到肉的岁月里,突然知道世上还有和肉一样的好东西,当然是乐不可支了。为了防止鸡、鸭来糟踏,我们日夜严加看守,弟弟找来破碗扣着它,我们不时地揭开碗看看它生长的进度。等稍大了些,在它旁边搭建一圈小篱笆,几颗心像保护宝贝似的既紧张又喜欢。

    ⑤终于成熟了。我们把蘑菇小心翼翼地摘下,母亲把它洗净后一点点地撕碎。

    ⑥往日只洒盐巴的素面条,寡淡无味,现在有了这像灵芝一样的蘑菇的浸润,吃起来格外有味道。细腻但富有韧性的蘑菇,虽没有母亲说的如肉一样香,但却没有肉的油腻。我怀疑天地间的精华,都浸透在它身上。

    ⑦后来就格外留意墙根处了,居然又幸运地等到了几个盛开如花的大蘑菇。

    ⑧“妈妈,这样好吃的蘑菇,为什么别人家里没有呢?”

    ⑨母亲认真地想了想说:“孩子,这是上天种的花。他看咱家的孩子乖,就把他种的花,移给了咱几棵。”母亲用温暖的手抚摸着我们,慈祥地笑着。

    ⑩怪不得只我们家有,我们骄傲地昂起头。母亲的“上天爱乖孩子”的道理,我们欣然接受。是啊,我们是乖孩子,上天都知道,上天怜惜我们的清苦,把他心爱的花,都赏给我们吃。

    早不记得我们那时是不是真的很乖,但从此,我们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尽力听话、懂事,不惹母亲生气。在家里,每当有好吃的,我们再也不争抢。在外面,我们不淘气,不惹厌,友善地与身边的每个人相处。

    如今我们都已长大,都是再平凡不过的人,融入到洪大的人流中,就像一滴水涌入江河毫不起眼,但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得到了上天种的花!

    【1】在院子的墙根处,这异样的植物是什么?(     

    A.蘑菇

    B.灵芝

    C.野花

    D.“狗尿苔”

    【2】为了防止鸡、鸭来糟踏,我们姐弟先后做了哪些事?(     

    ①搭建小篱笆       ②找来破碗扣着     ③日夜严加看守       ④揭开碗看生长的进度

    A.①②④③

    B.③①④②

    C.③②④①

    D.③①②④

    【3】阅读短文,下列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小时候,我们家只有春节才可以尝到肉,日子过得很清苦。

    B.第一次品尝到这不一般的植物,没有如母亲说的肉香味,我们感到很失望。

    C.文中第②自然段通过描写植物的样子,写出我们对它由衷的喜爱。

    D.文章中画线句子是过渡句,突出母亲的话带给我们巨大影响,使我们注意言行,变得乖巧。

    【4】结合短文,完成下列表格。

    事件发展过程

    发现蘑菇→( )( )→品尝蘑菇

    人物内心变化

    惊奇欣喜→( )→小心翼翼→( )

    【5】阅读短文,说说第⑨自然段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母亲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

    林则徐请客

    林则徐53岁那年,道光皇帝派他到广州担任湖广总督,负责查禁鸦片。一些外国人总想找机会摸摸林则徐的底鈿。

    一次,英国领事查理设宴,邀请林则徐参加,宴会快结来时,送上来最后一道点心,是甜食冰淇淋。郿时候,冰淇淋还很罕见,林则徐冰淇淋冒着气,以为很烫,送到嘴边时还吹了吹,这一来,在座的外国人便趁机哄笑起来。林则徐受到侮辱,心里非常生气,但是,他压住怒火,似乎毫不在意地说:“这道点心,外面像在冒热气,其实是冰冷冷的。今天我算是上了一次当。”

    过些天,林则徐在总督府设宴请客,回敬上次参加宴会的那些外国人。宴席上,端上来的都是中国名菜。那些外国人,一个个张大嘴巴狼吞虎咽。他们一边吃喝,一边赞不绝口。酒足饭饱之后,有个外国人说:“中国菜,好吃得没话说,只可惜少了一道甜食。”

    “有!”林则徐便吩咐道,“上甜食!”话音刚落,一盆槟榔芋泥端上来了。外国人见是甜食,便举起汤匙,兴冲冲地舀着往嘴里倒。这一下,可够那些外国人尝的了。他们“啊——啊——”嚷成一片。有的挥动着手,想伸进嘴巴去;有的按住嘴,泪水直淌。一个个洋相出尽,狼狈不堪。

    林则徐不动声色,若无其事地说:“这是我家乡福建的名点,叫槟榔芋泥。这甜食,看上去外面冰冷,内里却滚烫非常,正好和似热实冷的冰淇淋相反。吃的时候,性急不得,急了就要烫喉咙!”

    外国人瞪圆了眼睛,个个呆若木鸡。

    他们这才感到林则徐不是个好对付的中国官员。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词语。

    (1)形容一个人有些痴傻发愣的样子。______

    (2)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神态镇静。______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两个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文中的林则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着急吃槟榔芋泥被烫喉,请用“ ”画出描写外同人出洋相的句子。

    【5】林则徐是清末著名的禁烟英雄、爱国将领,他的爱国名言有:________________。其实,几千年来,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亘古不变,王昌龄说“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__”;陆游写下“___________________,南望王师又一年”;毛主席面对爱子牺牲在朝鲜战场的消息,他的批文是“________________,何须马革裹尸还”。

  • 14、类文阅读

    伟大的“军神”

    △1916年3月,刘伯承是川东支队的一个青年军官。在一次战斗中,他勇敢杀敌,但不幸被敌人的子弹打伤了头盖骨和右眼,生命非常危险。

    △刘伯承被送进一家德国人办的医院,沃克大夫要立刻给他动手术,刘伯承要求不要给他打麻药,因为听说麻药会伤害人的脑神经,刘伯承为了革命,需要有一个高度清醒的大脑。

    沃克大夫听说不让打麻药,大吃一惊,他对刘伯承说:“你,你能顶得住吗?这是非常疼痛的啊!”

    刘伯承微微一笑,说“试试看吧!”

      △手术开始了……

    为了革命,刘伯承忍着巨大的痛苦,汗水流了下来,湿透了手术台上的被单,他双手抓破了被单,自始至终没喊一声。他这种坚强的革命意志,使沃克大夫的双手颤抖,不忍再下刀了。刘伯承咬着牙说:“没关系,请你继续做手术吧!”

    手术终于结束了,刘伯承脸色苍白,勉强一笑:“大夫,你割了我七十二刀对吧?”

    沃克大夫十分敬佩地说:“对的,你真是一块会说话的钢铁,一位了不起的‘军神’!”

    △刘伯承(  )失去了右眼,(  )他那出众的军事天才和清醒的政治头脑,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刘伯承元帅是我们党和军队的一位伟大的“军神”。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坚强________  敬佩________

    【2】按分好的段,写出第2段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画线的句子,两句话中都写到刘伯承“一笑”,“微微一笑”表明________________;“勉强一笑”又表明________________

    【4】在(  )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5】文中两次出现“军神”,各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文学性文本阅读。

    草原即景

    ①塔木钦草原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多么像海啊!只有在海上,天和地才能像接到一起的两匹布那么完完整整,没有隙缝;只有海才这么寂静,广袤得望不到边际,永远像一幅没有框子的画。

    ②风呼啸起来,像千军万马奔腾而至。于是,穗头已经发黄的草上掀起一阵波浪,草梗闪出银白色的光亮。偶尔,天边也会出现一根细小的像桅杆似的东西,走近了才发现那原来是骑在马上的牧民手中的杆子,它是用来套马的。看到马背上牧民的雄姿,我心里油然生起敬慕之感。

    ③塔木钦草原过去被称做“旱海”-几亿年以前,它也许就是地道的海。过去,这里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牧人、旅客都视之为畏途。在这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除了公路旁边偶尔出现的一座土丘,再也找不到在何其他可以做路标的东西了。那些土丘也许是为搭篝火而堆起的石头。从远处望去,黑黝黝的石堆时常会引起人们的错觉,以为公路旁边伺伏着什么野兽,而那些牛群、马群从远处望去,斑斑点点,又仿佛是一堆堆巨石。

    ④也许因为这地方海拔接近1000米的缘故,天低得好像可以用手去摸,因而,人们对云彩的变幻也特别留心。在辽阔无边的蓝天上,云彩有时候团团飞卷着,像一簇狂舞着的雄狮,可是顷刻之间又会化成黑乌乌的一片煤层。这时候,汽车声嘶力竭地跟云彩赛起跑来。忽然,煤层上“吧嗒吧嗒”地掉下雨点可是把脑袋从帆布里钻出来,朝四下里一望,乌云罩不到的地方却仍然是黄澄澄的一片阳光。骤雨还没住,太阳又嬉戏着,从云隙里投下一道亮光,就像悬在半空的一匹薄纱。

    ⑤这时候,一个奇丽的景象在我们面前呈现了:一道完整的虹,衬着天空和草原,从地面拱了起来,好像一道彩色的巨门。我说“完整”,是因为我们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虹的两端跟地面衔接的地方。

    ⑥不一会儿,风把云彩吹散了,雨自然也就停了下来,云彩又驯顺地变成了白色,有的化成一棱棱,好像透视片上的肋骨,有的散成一座座岛屿,上面影影绰绰,似乎还辨得出一些苍松古柏,也有的被吹成细长条,好像半透明的银鱼,在蓝天里逍遥自在地飘浮。

    ⑦蓝天下面,公路就像一条叠成无数折的黄色带子。每逢汽车“呜呜”地向上爬行的时候,我们就好像是朝着一条通天的大道开去。不过爬到顶端,就又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草原。

    1按照文章的描写顺序,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①自然段________→2自然段(马背上的草原人)→_________自然段(被称作“旱海”的原因)-④~⑥自然段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广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畏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读③④自然段,用“_______”画出静态描写的句子,用“   ”画出动态描写的句子,揣摩它们各自的表达效果,分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静态描写的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课外阅读运用。

    花边饺里的爱

    ①小时候,包饺子是我家的一桩大事。那时候,家里生活拮据,吃饺子当然只能等到过年过节。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包上一顿饺子,自然就成了全家的节日。

    ②一般,妈妈总要包两种馅的饺子,一种肉一种素。这时候,圆圆的盖帘儿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的饺子,像是两军对弈,隔着楚河汉界。我和弟弟常捣乱,把饺子弄混,但妈妈不生气,用手指捅捅我和弟弟的脑瓜儿说:“来,妈教你们包花边饺!”妈妈将包了的饺子沿儿用手轻轻一捏,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煞是好看,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我们却不知道妈妈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的饺子都捏上花边,让我和弟弟连吃带玩地吞进肚时,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③那些艰苦的岁月,妈妈的花边饺,给了我难忘的记忆。自从我能写几本书之后,家里经济状况好转,饺子不再是什么圣餐。可是,尽管世上食品名目繁多,人的胃口花样翻新,妈妈雷打不动只爱吃饺子。那是她老人家几十年历久常新的最佳食谱。我知道让妈妈开心的惟一方法是常包饺子。

    ④那一年大年初二,全家又包饺子。我要给妈妈一个意外的惊喜,因为这一天是她老人家的生日。我包了一个带糖馅的饺子,放进盖帘儿一圈圈饺子之中,然后对妈妈说:“今儿您要吃着这个带糖馅的饺子,您一准儿是大吉大利!”

    ⑤妈妈连连摇头笑着说:“这么一大堆饺子,我哪儿那么巧能有福气吃到?”说着,她亲自把饺子下进锅里。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望着妈妈昏花的老眼,我看出来她是想吃到那个糖饺子呢!

    ⑥热腾腾的饺子盛上盘,端上桌,我往妈妈的碟中先拨上三个饺子。才吃到第二个,妈妈就咬着了糖馅,惊喜地叫了起来:“哟!我真的吃到了!”我说:“要不怎么说您有福气呢?”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⑦其实,妈妈的眼睛实在是太昏花了。她不知道我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用糖馅包了一个有记号的花边饺,那曾是她老人家教我包过的花边饺。

    花边饺里浸满浓浓的母爱,如今,我谨以花边饺讨得年迈母亲的快乐和开心。

    【1】根据下列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形容坚定,不可动摇。 __________

    指欺骗人的狡猾手段。文中不含贬义。 __________

    【2】本文围绕“花边饺子”写了两件事,照样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件事,再完成填空。

    第一件:小时候生活艰苦,妈妈用花边饺让“我”和弟弟吃肉馅的饺子。

    第二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两件事之间有一个过渡段,是第_______自然段,起___________作用。

    【3】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对下面句子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妈妈连连摇头笑着说:“这么一大堆饺子,我哪儿那么巧能有福气吃到?”

    A.妈妈虽然是“连连摇头”,但是她特别想吃到糖馅饺子。

    B.妈妈“连连摇头”是因为饺子很多,糖馅饺子只有一个,没那么巧正好吃到。

    C.糖馅饺子代表大吉大利,妈妈虽然喜欢,但是出于母爱,她更希望“我”能吃到,所以“连连摇头”。

    【4】读下面的句子完成练习。

    我要给妈妈一个惊喜,因为这一天是他老人家的生日。

    (1)“我”要给妈妈的“惊喜”在文中具体指

    (2)从文中找出与这一句相照应的一个句子,用“ ”画出。

    【5】文中两次写到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从这两次“笑”中,你分别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分享。

    1.第五组课文带着我们开始了中国名著之旅,《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都收在眼底,请你留下几个脚印哦:

    书中有很多故事,如桃园三结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中有很多人物,如多才多智的智多星吴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四大名著,一定积累了与名著有关的歇后语,写两条。(2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课内阅读

    给一个鼓励的眼神

    三个孩子在赛跑中倒地,三位母亲的反应却迥异:一个身体力行,拖着孩子跑;一个破口大骂,不顾这是赛场;第三个,则为孩子送去了鼓励的目光。

    最终,三个孩子都跑到了终点。

    故事的结局是美好的。但我们不妨揣测一下三个孩子的心情:第一个孩子,体力消耗不大,顺利到达终点,想必心中暗喜;第二个孩子,挨了母亲一顿批评,肯定委屈不已;第三个孩子,虽已大汗淋漓,却实实在在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看来,故事仍未结局,三位母亲的不同的教育态度所造成的影响还深得很呢。

    人的一生中,总会有跌倒的时候,但母亲的手能伴你终生吗?这时,我们需要独立的人格,坚强的意志,而这些却都是从小培养起来的品性。于是,我们向母亲发出恳切的请求:跌倒时,请给我们一个鼓励的眼神吧!

    我们不需要手,那会助长惰性的依赖;我们不想要指责,那会打击稚嫩的心灵;我们只需要一个鼓励的眼神,给我们一个鼓励的眼神就够了。从母亲的眼神里,我们能读到坚强,悟到独立,感受到母亲的爱意。期间,或许会多一分肉体的苦楚,但,生命的旅程中,也许会少一些障碍。

    有这样一则故事,小溪问母亲怎样才能成为瀑布。母亲说,当你到达悬崖的尽头就会明白。小溪告别了母亲,在山间匍匐前行。历尽艰辛,小溪终于攀上悬崖,奋力向前一扑,生命终于放出了异彩。

    或许,我们现在正如小溪,力量不算强大,阅历也不够丰富,但我们已知道航向和终点,剩下的就是帆起浆落战胜风暴的努力了。桃花心木是一种上等木料,然而养它的人却故意将它放到野外种植。只是因为,不确定的环境,能让它学会坚强健康地成长。

    双脚磨破,就让夕阳涂抹小路;双手划破,就让荆棘变成杜鹃。在母亲期盼的眼神注视下,我们定能直挂云帆济沧海!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迥异( )   揣测( ) 恳切( ) 坚强( )   告别( )

    【2】将下面的反问句改成一般的肯定句。

    人的一生中,总会有跌倒的时候,但母亲的手能伴你终生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一个孩子倒地,母亲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做会助长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孩子倒地,母亲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做会打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个孩子倒地母亲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做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溪之所以能成为瀑布,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养桃花心木的人故意将它放到野外种植,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济沧海”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果你是赛跑中的一个孩子,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写出你真情实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调查结束后,聪聪偶然读到了下面这篇文章,他觉得可以将“雨”这一事物列入他的调查报告中,请你帮他完成下列各题。

    故乡的雨

    林翠珍

    ①“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客居他乡,阴雨绵绵之时手捧书卷聊以消遣,一首《渔歌子》让我梦回故乡,思绪万千。

    ②故乡的雨,是明亮、浓绿的。晶莹剔透的雨丝从天空中飘洒下来,太阳虽然躲了起来,但光线还是那么明朗。喝足了水的草木,枝叶的水分达到饱和,绿得愈加旺盛而耀眼。雨珠有时躲在枝叶中,一阵微风吹来,枝叶轻轻摇动,它们便“嗒嗒嗒、嗒嗒嗒”像撒玉盘般落到地上。

    ③我喜欢站在屋檐下看雨,数着从屋檐落下来的雨滴,一滴,两滴,三滴……像断了线的珠子,落在地上,溅起一朵朵雪白的小花。我拿瓶子罐子接屋檐流下的雨水,容器里的水慢慢都满了。万千雨珠落在地上,又汇成了一条奔跑的“小河”。外婆双手忙活着,嘴里还轻哼:“落雨大,水浸街,阿哥担柴上街卖,阿嫂出街着花鞋,花鞋花袜花腰带,珍珠蝴蝶两边排……”我听了,跑进屋里,听外婆唱了几首,又跑去看雨了。

    ④你瞧,淅浙沥沥的雨,如轻声细语,沙沙簌簌,好像在唱一首绮丽又悠长的歌谣。斜风细雨,又如同一支画笔,把晴日勾画出的乡村之景,缓缓地晕染开来,远处的山丘、树林,好像是浓墨的线条沾了水似的,变得朦胧隐约,显出一派古朴而包容的气象。

    ⑤雨慢慢变小了,虽还在继续落,农民已身披雨衣走向田野。院门前的小路上,方才的脚印刚被雨水淋去,又一行新的脚印印在泥泞中。如果还带着半月似的牛脚印,便是冒雨牧牛的人。如果看到一串带着横纹的鞋印,我便知道舅母从这儿经过,去看她的菜园了。我趁外婆不注意,撑一把小伞,沿着鞋印跟去。草木清新的气息,伴着飞舞的水花沫子,随风扑向我的脸庞。池塘里青蛙“呱呱”的叫声和草丛里虫子啾啾的声响,一如我此时所获的兴奋和快乐。到了菜园,果然看见舅母戴着斗笠在侍弄瓜菜。她用长草叶轻轻固定还没攀稳的丝瓜苗,拿铁锹铲起被雨水冲下的田垄,间或拔去长得过密的青菜……我就在边上玩,转动雨伞,看雨珠飞溅下来。

    ⑥等外婆找到我责备的时候,我理直气壮地说:“外婆,我帮舅母干活哩。”外婆被我逗笑了,说:“你这个小不点,要是真能帮忙就好了。”外婆说这话,一转眼已是二十年了。我早已长大,离开了故乡。

    ⑦岁月悠悠,一路走来,跋涉风雨,虽然经常看雨听雨,但儿时那种任性与欢乐,此生难再有了。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的雨难解愁思万千。我想念外婆,想念村庄,想念故乡的雨。

    (文章有删减)

    【1】(内容概括)作者围绕“雨”写了哪两件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子赏析)聪聪认为“雨珠有时躲在枝叶中,一阵微风吹来,枝叶轻轻摇动,它们便‘嗒嗒嗒、嗒嗒嗒’像撒玉盘般落到地上”这句话非常精彩,请你帮他从以下角度赏析。

    (1)修辞手法角度(任选一种修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感官描写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主旨情感)本文借“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语文要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章学写作

    挑战题   本文借“雨”抒情,请你选取对自己有特殊意义的某一事物,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150字左右)[语文要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改为不带引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一阵风吹断了风筝线。(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按要求写句子。

    1他们的脸上充满着胜利的欢笑。(缩写句子)

     

    2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成陈述句)

     

    3外婆讲故事。(扩句)

     

    4只有善于调查研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用划线的关联词语造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小练笔。

    根据《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村晚》三首古诗的内容,展开想象,任选一首改写成短文。(100字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