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句子衔接]根据下面的语段内容,选择短语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生命是______,越是生长在艰苦的环境下,越能显示它的顽强;生命是______,越是经历了磨难和煎熬,越能突显它的光彩;生命是______,越是无人能够发现,当它闪闪发光地出现在眼前时,越能突显它的价值。
①埋没在沙漠里的金子
②浴火重生的凤凰
③春日里的花海
④破土而出的嫩芽
A.③①②
B.④②①
C.④①②
D.④③①
2、下列词语的拼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旖旎(yǐ ní) 无垠(wú yín)
B.篝火(gōu huǒ) 燕园(yān yuán)
C.萌动(méng dòng) 澄澈(dèng chè)
D.浩渺(hào miáo) 点缀(diǎn zhuì)
3、给下列句子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入句后括号内。
【1】小嘎子和小胖墩三抓两挠,刚揪在了一起,便露出了( )
A.缺陷 B.漏洞 C.破绽 D.裂缝
【2】我因想起自己的发现而发出了笑声,这使我当众受到了小小的( )
A.责罚 B.责骂 C.责打 D.惩罚
4、根据你积累的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1)黄河是我们祖先的摇篮,刘禹锡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它的奔腾和壮丽。
(2)童年是我们难忘的梦境,吕岩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牧童无忧无虑的生活。
(3)时间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岳飞在《满江红》中,告诫我们:________
(4)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我们要响应《礼记》的号召:________。
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风平浪(______) 摩(______)擦掌 情不自(______) 心惊胆(______)
半夜三(_____) 肃然起(______) 手忙脚(______) 半(______)半疑
(1)在大家的帮助下,这件事总算(______)地过去了。
(2)孩子(______),站在横木上摇徭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
6、我们已经了解了“水滴石穿”的来历,知道了现在用来比喻(_________)。由这个意思我还想到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 等。
7、看拼音,写词语。
jǐ liang yǔ zhòu wǎn ěr
(______)(_______) (_______)
tiān xìng huā tuán jǐn cù
(_______)(_____________)
8、填空并答题。
他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 ),( ),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 ),会( )在不确定中,深化了( ),就能( ),努力生长。
上述一段话是作者跟种树人谈话后的( ),借( )喻( ),蕴含了深刻的生活哲理。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威尼斯的小艇<节选>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地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庄严的老人带了全家,夹着《圣经》,坐着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第一自然段是围绕“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2】“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这句话从________面反映了船夫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属于________(静态 动态)描写,体现了________。
【4】“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用这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________。
10、根据选段回答问题。
他没有什么模( )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 )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1】文段一中的“他”指的是名著《__________》中的人物,作者是_______。
【2】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3】选文中把__________比作“一棵树”。
【4】选段主要采用________描写刻画人物。重点描绘了祥子的脸,把一个__________的人物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
11、再见了,亲人
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 血汗),给了我们多少(慈母 慈祥)般的温暖!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有很多同志感动得流下眼泪。在您的帮助下,我们(打胜 胜利)了那次阻击战。您在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情人。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1】把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划掉。
【2】“雪中送炭”通常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划线句子中用“○”圈出反映大娘爱志愿军伤员胜过爱小孙孙的词语。
【4】语段追忆了朝鲜大娘的三件事:
(1)为志愿军洗补衣服几夜没合眼。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把这段话分为“劝慰——回忆——抒情”三部分。
【6】这段话叙述了志愿军战士与 告别时的情景,赞颂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造句:
(1)唯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情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元宵观灯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终于来到了,我和爸爸来到杭州的西湖,也加入了欢闹元宵的人流中。
马路上人山人海,整条马路都已变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见人流的末尾。那一盏盏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的花灯真是令人大饱眼福。有红彤彤的“五角星”,昂首挺胸的“小公鸡”,活泼可爱的“鲤鱼”……你看那雪白的“玉兔”,拿着红红的萝卜,正津津有味地吃着呢。突然,我的眼前出现了一条金黄色的巨龙,啊,真漂亮,真神气呀!直把我看得目瞪口呆。只见那只巨龙张着血盆似的大口,鼻子翘得老高,两只宝珠般的圆眼,放射出白光,金黄色的龙身上披满了片片金甲,像一位身披盔甲的将军。一位外国人对着巨龙,竖起大拇指,连声说:“好!好!”那金光闪闪的“金鱼”仿佛真的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它蠕动着身子,摆动着美丽的大尾巴,眼睛像滚动的球似的,不停地转,真是玲珑剔透,栩栩如生。
不一会儿,龙灯耍起来了。一个健壮的小伙子手里拿着彩球逗引巨龙,巨龙在十几个小伙子的舞动下,追逐着彩球,嬉戏着……围观的人们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
我们继续往前走,感到观灯的人越来越多。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奶奶在孙女的搀扶下指着口吐泡泡的“鲤鱼”不禁赞叹:“现在的灯真有趣。”孙女说:“这不算什么,还有的灯比这更有趣呢!”我们看着这五光十色的灯笼,感觉如同进入了仙境。
好一个热闹的元宵佳节。
【1】补充词语。
红彤彤的( ) 千姿百态的( )
昂首挺胸的( )活泼可爱的( )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有滋味,有趣味。(________)
(2)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_____)
【3】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4】作者写了哪些花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能想象一下还有哪些花灯吗?请你形象地描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题目
月光启蒙(片段)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那时,我们日子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母亲天资聪颖,一听就会。再加上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luò lào)的民间艺人。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hún hùn)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联系上下文,在括号里写出“长”的不同意思。
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__________)五谷,却长(___________)歌谣。
【3】画线句子中“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实际上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这样比喻,让我们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话里有一句话点出了课文题目的意思,请用“ ”画出来。
14、课外阅读。
春联小史
春节来临,千家万户在门或大门两边贴上大红的、写着吉祥联语的对联 ,以烘托新年的气氛,这是古代的遗风。
战国时,中原百姓在门旁挂“桃梗”,堪称春联之滥觞。所谓“桃梗”,就是用桃木刻的木偶,据云可以驱邪恶,保平安。后来渐渐变成挂“桃符”。桃符也叫门神,是用桃木板刻上“神荼”、“郁垒”的字样,相传是两个能降伏恶鬼的神。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1000多年前五代十国时期的后蜀皇帝孟昶写的,现在公认是流传下来最早的一副对联。
“春联”这一名称诞生于明朝。据载:朱元璋在南京建都后,曾在除夕传下圣旨:“公卿士庶家,须加春联一副”。要各家各户贴上春联,并微服出巡,观赏取乐。朱元璋还亲题一联赠文臣陶安。联曰:“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经统治者这么一提倡,自此,春联之风流行民间。
【1】“滥觞”一词在本文中的含义,应该是( )。
A. 水少,只能浮起酒杯。
B. 水少,只能浮起坏酒杯。
C. 江河发源的地方。
D. 事情的起源。
【2】根据全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联这种艺术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
B. 奋联这种艺术最早起源于战国时期。
C. 春联这种艺术最早起源于五代十国时期。
D. 春联这种艺术最早起源于明朝时期。
【3】根据文意,不属于春联产生原因的一项是( )。
A. 烘托新年气氛。 B. 驱妖降魔。
C. 嘉节喜庆。 D. 统治者提倡。
15、课内阅读。
军神(节选)
沃克医生正在换手术服,护士跑来,低声告诉他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他走进手术室,生气地说:“年轻人,在这儿要听医生的指挥!”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试试看吧。”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选文中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阅读文中画“ ”的句子,你认为沃克医生口吃的原因是( )。
A.没见过这样的病人,担心自己做不好手术
B.被病人不施行麻醉的理由震惊了
C.怕病人不能忍受手术的剧痛
【3】仔细阅读选文第5自然段,这一段是从 、 、 等方面对沃克医生进行描写的。通过这一系列的表现,我们可知当时沃克医生的心理是( )。
A.头一次遇见这样的病人,很紧张
B.害怕,怕做不好这台手术
C.怕手术的剧痛病人忍受不住
【4】用“ ”画出描写手术过程中病人表现的语句,从中,我们能感受到( )。(多选)
A.病人非常坚强,能承受手术的剧痛 B.手术很痛苦 C.病人很紧张
【5】选文第8自然段中加点的词语表现出病人_________。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体现出沃克医生对病人________的情感。
16、《凌霄和月季》 (20分)
凌霄和月季一起从地里探出头来。
月季花开了,红艳艳的。大伙儿赞美她。月季花只是微笑着摇头,默默地散发着芳
香。
凌霄也花开了,一朵朵橙色的花,像一只只喇叭。她攀上一棵大树,顺着树干往上
攀,一直攀到树顶。凌霄花感到自己上天了,往下看看,花儿、草儿多么矮小啊。她嘲
笑着伙伴们:“哈哈哈,你们都在我的下面。”
花儿草儿们羡慕地看着高耸入云的凌霄花,都说:“凌霄花真了不起。”惟独月季一
声不响。
凌霄花听着声声赞美,越加得意,她高傲地对月季花说:“喂!朋友,你怎么一句
赞美的话都没有,不想让我采朵云给你吗?”
月季淡淡地说:“我长锝虽矮,是靠自己的根立在地上。你凭借了大树的高,炫耀
自己,没啥稀奇。”
凌霄花哼了一声,没再理睬月季。
一天,伐木队选中了这棵大树,电锯沙沙沙,大树倒了,凌霄花一下跌落到地面。
那些为她唱过赞歌的花儿草儿又都来讥笑她。
月季花却安慰她说:“朋友,应该学会独立。”凌霄花惭愧地低下了头。
(1)从短文中找出一组近义词、一组反义词写下来。(4分)
(嘲笑)( ) (高)( )
(2)读短文填空。 (8分)
①大伙儿赞美月季花时,月季花
②大伙儿赞美凌霄花时,凌霄花非常得意;她高傲地对月季花说:
③凌霄花跌落地面后花儿草儿 ,月季花
(3)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月季花象征的是( )的人,月季花象征的是( )的人。
A、独立自主 B、依附别人,不能独立
C、骄傲 D、虚心
(4)短文已用“‖”分为四段 ,写出第三段的短意。(2分)
(5)找出本文的中心句,用“ ”画出来。(2分)
17、阅读直通车。
锡林郭勒大草原
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是广阔而又美丽的。
蓝天下面,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平原上、山岭上、深谷里,全都覆盖着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草原不仅美丽,还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在自由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儿,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 神气地挥舞着鞭子 放声歌唱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白云下面马儿跑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辽阔——( )
欢跃——( )
2.请给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没有标点的句子加上标点。
3.第二自然段突出了草原 的特点,第四自然段突出了草原 的特点。
4.第三自然段在文中起到 的作用。
5.这篇短文主要讲了 。
1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1)判断下面划线的字哪个读音是正确的仿佛________ (fú fó)
倒映________ (dǎn dàn)
画卷________ (juàn juǎn)
(2)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________的大海 翠绿的________ ________的西湖 新生的________
________的泰山 无瑕的________ ________的香山 连绵不断的________
(3)判断句子的正误
①“形态万千”的意思是:有一千种或一万种形态、姿态。_______
②“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是比喻句。_______
③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_______
④“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和“这样的水被这样的山围绕着”的意思是一样的。_______
⑤因为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了一道道水纹,所以我才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_______
(4)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句?①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_______
②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_______
③山围绕着水,水倒映着山,加上绿树红花,游船渔舟,让你感觉到仿佛走进了画
卷一样。_______
19、课内阅读。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对画“ ”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了沃克医生在手术时十分紧张,不知道自己割了多少刀。
B.写出了手术中动的刀数之多,时间之长。
C.从侧面写出了刘伯承具有顽强的意志和清醒的头脑。
【2】用“﹏﹏﹏”在选文中画出描写病人手术时表现的句子。
【3】沃克医生为什么会吓了一跳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沃克医生称病人为“军神”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多处描写沃克医生,这样写的目的是( )
A.说明沃克是个胆小的医生。
B.说明沃克很细心,反衬出病人的草率、马虎。
C.反衬出病人的镇定、勇敢与从容。
D.让文章更真实,让沃克的形象更生动。
【6】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不恰当的是( )
A.刘伯承不使用麻醉药接受手术,手术中一声不吭。
B.刘伯承手术时抓破了新床单,却还在数刀数。
C.刘伯承像神仙一样厉害。
D.刘伯承有着坚韧不拔的钢铁般的意志。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说:“我明天带你到儿童乐园去玩。” (改为第三者陈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发起脾气来,姐姐和我远远地躲着。(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一个人有困难,大家应该帮助他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雨刚停,太阳就出来了。(改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金文 甲骨文 隶书 楷书 小篆 草书 行书(按汉字演变过程排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班主任改进并提出了建议。(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们全校师生和少先队员都去参观博物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①电话是现代通话的一个工具,联系工作办点儿事都比较方便。(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电话人人都会打。(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打电话啰唆误了自己的事。打电话啰唆耽误了别人的时间。(用关联词合并为一句话)(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巨浪打翻了小船。(改写成“被”字句和“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不少文从墨客前来茶楼对句。始终没有妙句对出。(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郑板桥沉浸在渔家的欢乐之中。(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半湾活水千江月(给出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3、请按要求习作。
也许你有过这样的经历:不开灯不敢睡党,不敢一个人走夜路,不敢玩走吊桥,不敢参加班干部竞选……可后来,你终于敢了,这便是成长。请以(我敢做了)为题,选择。件合适的事情写一篇习作。注意把从不敢到敢的经过写清楚,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