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黔西南州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以下描述中,不属于颜真卿的楷书特点的是(       

    A.恢宏雄壮

    B.筋肉丰满

    C.匀衡瘦硬

    D.浑厚有力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某些品牌商品广告说得天花乱坠,实际上颇负盛名,根本是在欺骗消费者。

    B.大雪过后,柳树上挂满冰条,松柏上压着沉甸甸的雪球,到处是大树低头折节的景象。

    C.队长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们队伍的问题。

    D.你到了国外,可不能乐此不疲,忘记养育你的故土啊!

  • 3、《半截蜡烛》一文中,绝密情报没有暴露,是谁保住了情报?(  )

    A. 杰克   B. 伯诺德夫人   C. 杰奎琳   D. 全家人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写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描写手法。

    (1)沃克医生的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 )

    (2)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

    (3)“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 )

    (4)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

  • 6、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取笑     尊重 强盛

    欺骗     昏暗 严肃

     

  • 7、名著阅读

    阅读《水浒传》《呼兰河传》 《俗世奇人》 ,完成下面表格。

    人物

    主要事件

    鲁智深

    ______

    小团圆

    健康、活泼的小姑娘却被愚昧、残忍的婆婆折磨而死。

    ___

    接骨高手医术精湛,行医规矩必收七块钱,性格倔强但不失善良。

  • 8、填空

    (1)读四大名著,品人物形象:通过第二单元的学习,我认识了_______的武松,_________的孙悟空,_________的诸葛亮,_________的贾宝玉,这些人物形象鲜明,栩栩如生。四大名著中,我印象最深的是《______》中的___________(人名),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填人物事迹)。

    (2)汉字真有趣!我会说歇后语:梁山泊的军师——_______ 咸菜烧豆腐——______。我会猜字谜:人在云上走_________七十二小时_________

    (3)我们能从《从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中感受到战士们的豪情壮志;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中体会到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也能从《凉州词》“____________________。”读出边塞生活的荒凉。《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写出了诗人企盼南宋朝廷收复失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沃克医生给刘伯承的手术中,称刘伯承为“_________”!是一块“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晏子使楚》写的是   去访问   ,楚王仗着 ,想乘机   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凭着自己的   ,对楚王的侮辱一一进行了反驳。从此以后,楚王   晏子了。

     

  • 10、阅读《三国演义》“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中的小片段,完成题目。

    一日,关、张不在,玄德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曰:“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玄德惊问曰:“有甚紧事?”许褚曰:“不知,只教我来相请。”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操。操笑曰:“在家做得好大事!”吓得玄德面如土色。操执玄德手,直至后园,曰:“玄德学圃不易!”玄德方才放心,答曰:“无事消遣耳。”操 曰:“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今见此梅,不可不赏。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1】我能概括:从“吾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 句子中,我知道了成语故事( )的出处。

    【2】我会解释:

    ①有紧事情( )                    ②以鞭( )   

    ③又煮酒正熟( )             邀使君小亭一会( )

    【3】我会填:

    丞相曹操邀请玄德煮酒赏青梅,玄德心情跌宕起伏,请仔细阅读,完成玄德心理变化图。(可从文中找关键词,也可自己概括。)

    【4】我会评价:

    结合片段,谈谈你对玄德这个人物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快乐阅读。

    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临终前有一个不小的遆憾——他多年的得力助手,居然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没能给他寻找到一个最优秀的关门弟子。

    事情是这样的:苏格拉底在风烛残年,接近死亡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那位助手连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可是,”苏格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他(尽管 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是 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

    “好的,好的。”助手很温顺很尊重地说,“我一定尽全力地去寻找,以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苏格拉底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梁道开始四处寻找了。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总被苏格拉底一一婉言谢绝了。有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地回到苏格拉底病床前时,病入膏肓、无法医治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那位助手的肩膀说:“真是辛若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还不如你……”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言辞恳切地说,“找遍城乡各地,找遍五湖四海,我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掘出来举荐给您,”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化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语气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让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说到这里,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愁 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chóng zhòng)用自己……”

    【1】给短文起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2】解释下列词语。

    栽培:_________________

    眉目:________________

    【3】用“”选出文中括号里恰当的注音或词语。

    【4】“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中第一个“蜡”比喻_____;第二个“蜡”比喻_________。与句子相对应的成语是________

    【5】“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此时,苏格拉底心里的感受是( )

    A.对助手的表现非常满意

    B.对助手的表现有点儿失望

    C.希望助手能尽快地找遍城乡各地,找遍五湖四海

    【6】聆听苏格拉底临终的一番话,助手一定是如梦初醒,后悔莫及。读到这儿,你能悟出什么样的道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

    三顾茅庐

    经军师徐庶和隐士司马徽的力荐,刘备同关羽、张飞来到隆中,找到了卧龙岗,拜访诸葛亮。没想到诸葛亮一早就出门了。刘备打听先生的去处和归期,童子回答:“先生踪迹不定,也不知归期。”刘备惋惜不已。张飞说:“既然没遇见,就回去吧!”刘备只好带着关、张怅然离去。

    过了几天,听说诸葛亮回来了,刘备叫人立即备马。张飞说:“一个村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刘备斥责他:“胡说,孔明(诸葛亮字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呢?”刘备上马出门,关羽、张飞也只好骑马相随。当时正是数九寒天,雪花纷飞。张飞埋怨说:“天寒地冻,还是回新野避避雪吧!”刘备说:“我冒着风雪正是为了让孔明知道我的诚意。你怕冷,自己回去吧!”张飞只得跟着走。三人冒雪来到卧龙岗,开门的还是上次那个书童。可是,家中只有诸葛亮的弟弟在读书,诸葛亮被人请走了,三人只得怏怏而回。

    又过了一段时间,刘备打算三访孔明。关羽、张飞都不耐烦了。张飞说:“哥哥不用去了,我用一条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就是了。”刘备大声斥责说:“你怎么如此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只让云长同我一起去。”张飞说:“既然二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刘备说:“你一起去也行,但要懂得礼节。”张飞满口答应。

    三人第三次到了隆中,离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备就下马步行。刘备走到柴门前,刚一敲门,那书童又出来了。书童告诉刘备,先生正在睡午觉。刘备吩咐两个弟弟在门外等着,自己轻轻走过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台阶下等孔明醒来。关羽、张飞在门外站了好久,张飞气极了,对关羽说:“这个先生怎么这样傲慢!等我到草屋后面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关羽一再相劝,张飞才没放火。

    等了好几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两人礼让一番后,就坐在草堂上,边喝茶边谈论国家大事。刘备听了诸葛亮关于当时形势的一番精辟见解后,更加敬佩诸葛亮了,他恳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创立大业。诸葛亮看到刘备三顾茅庐,又肯虚心求教,就答应了。

    1“顾”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_________,再查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再查_______画。它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回头看;②拜访;③照管;注意。“三顾茅庐”一词中“顾”应选第_______种解释。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归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怏怏而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主要通过对张飞的_________描写,突出了他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

    4“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这句话写的是文中的_________

    5短文内容选自古典名著《_________》,这本书的作者是________。我还知道另外三部古典名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名著阅读。

    毛遂自荐(节选)

    平原君到了楚国,拿合纵抗秦的利和害劝楚王教赵,从日出就开始谈,到了日中还湮有达成决议。

    毛退此时手扶剑柄走上台阶,对平原君说:“合纵抗秦的利弊,明理人听两句就明白下。现在从日出开始谈,谈到中午了还没结果,到底是怎么回事?”楚王大怒,呵斥说:“下去!主子们在交谈,哪轮得到你这个奴才插嘴!”毛遂按住剑柄上前说:“大王之所以呵斥我,无非是仗手下人多。如今我和您相距十步。楚国人再多您也无法恃仗!您的生死就在刀光一闪之间,我的主人就在面前,您呵斥我干什么!何况我听说,商汤的封地只有区区方圆70里,却能称王天下;文王靠着百里见方的国土,而能使诸侯臣服。他们倚仗的是地广兵多吗?不!他们靠的是利用当时的形势,然后发扬他们的声威。

    如今楚国国土方圆5000里,军队100万,实力足以称霸天下。以楚国的强大,有哪个国家能抵挡得住?白起.小角色而已,率领几万人的军队,兴兵与楚国作战,一战就把楚国的鄢、耶两座城池给打下了,二战就烧毁了楚国的夷陵,第三战甚至还破坏了楚国先王的陵庙,这是千秋万载也难以化解的仇怨,连我们赵国都为您感到耻辱,楚王您自己却不以为耻。合纵抗秦,不只是救赵国,也是为你们楚国着想。”

    楚王说:“对对,先生谁得太有道理了.我谨代表楚国,参加合纵。”

    毛遂就问:“打定主意了?”

    楚王说:“打定主意了!”

    毛遂就让楚王的随从拿来鸡、狗和马的血,跪着把钢盆捧送到楚王面前,说道:“大王您应当歃血盟誓,订立合纵,然后是我的主人,然后是我。”

    他们就在殿堂上订立了合纵盟约。

    1本文描写人物时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其作用是( )

    A.能够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表达效果。 B.能够刻画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C.可以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以及思想品质。 D.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所说道理更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2根据文章内容,“合纵”目的是_______

    3毛遂说服楚王参加合纵的办法是(   )

    A.毛遂按住剑柄到楚王面前威胁楚王参加了合纵。

    B.毛遂让楚王认识到自己的国家面积大,军队强,使楚王有了自信。

    C.毛遂用白起三战皆胜楚国的例子.阐述了两国联合的重要性,说服了楚王。

    4你觉得毛遂是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

    童年的春节(节选)

    我童年生活中,不光是海边山上孤单寂寞的独往独来,也有热闹得锣鼓喧天的时候,那便是从前的“新年”,现在叫“春节”的。

    那时我家住在烟台海军学校后面的东南山窝里,附近只有几个村落,进烟台市还要越过一座东山,算是最冷僻的一角了,但是“过年”还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记得我们初一早起,换上新衣新鞋,先拜祖宗——我们家不供神佛——供桌上只有祖宗牌位、香、烛和祭品,这一桌酒菜就是我们新年的午餐——然后给父母亲等长辈拜年,我拿到的红纸色里的压岁钱,我都请母亲替我收起。

    最有趣的还是从各个农村来耍“花会“的了,演们都是各个村落里冬闲的农民,节目大多是“跑早船”和“王大娘锔大缸”之类,演女角的都是村里的年轻人,搽着很厚的脂粉。鼓乐前导,后面就簇拥着许多小孩子。到我家门首,自然就围上一大群人,于是他们就穿走演唱了起来,有乐器伴奏,歌曲大都滑稽可笑,引得大家笑声不断。耍完了,我们就拿烟、酒、点心慰劳他们。这个村的花会刚走,那个村的又来了,最先来到的自然是离我们最近的金钩寨的花会!

    我十一岁那年,回到故乡的福建福州,那里过年又热闹多了。我们大家庭里是四房同居分吃,祖父是和我们这一房在一起吃饭的。从腊月廿三日起,大家就忙着扫房,擦洗门窗和铜锡器具,准备糟和腌的鸡、鸭、鱼、肉。祖父只忙着写春联,贴在擦得锃亮的大门或旁门上。他自己在元旦这天早上,还用红纸写一条:“元旦开业,新春大吉……以下还有什么吉利话,我就不认得也不记得了

    新年里,我们各人从自己的“姥姥家”得到许多好东西。

    首先是灶糖、灶饼,那是一盒一盒的糖和点心。据说是祭灶王爷用的,糖和点心都很甜也很黏,为的是把灶王的嘴糊上,使得他上天不能汇报这家人的坏话!最好的东西,还是灯笼,福州方言,“灯”和“丁”同音,因此送灯的数目,总比孩子的数目多一些,是添丁的意思。那时我的弟弟们还小,不会和我抢,多的那一盏总是给我。这些灯:有纸的,有纱的,还有玻璃的……于是我屋墙上挂的是“走马灯”,上面的人物是“三英战吕布”,手里提的是两眼会活动的金鱼灯,另一手就拉着一盏脚下有轮子的“白兔灯”。同时我家所在的南后街,本是个灯市,这一条街上大多是灯铺。我家门口的“万兴桶石店”,平时除了卖各种红漆金边的伴嫁用的大小桶子之外,就兼卖各种的灯。就不是孩子们举着玩的灯笼了,而是上面画着精细的花鸟人物的大玻璃灯、纱灯、料丝灯、牛角灯等等,元宵之夜,都点了起来,真是“花市灯如昼”,游人如织,欢笑满街!

    元宵过后,一年一度的光彩辉煌的日子,就完结了。当大人们让我们把许多玩够了的灯笼,放在一起烧了之后,说“从明天起,好好收收心上学去吧。”我们默默地听着,看着天井里那些灯笼的星星余烬,恋恋不舍地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惆怅寂寞之感,上床睡觉的时候,这一夜的滋味真不好过!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敲锣打鼓的声音响彻天空。形容激烈搏斗或热烈喜庆的景象_____

    (2)形容游人很多,来来往往不断。   ______

    2新年里,“我们”从自己的“姥姥家”得到了许多好东西,都有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走马灯”上面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最有趣的还是从各个农村来要花会的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八十万jīn jìn)军教头林冲,遭到太尉高俅的陷害,被发配沧州。押送林冲的两个chāi chā)役被高俅收买,要在路上杀死他。幸亏林冲的结义兄弟花和尚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了他,又一路护送,来到沧州。

    林冲到沧州不久,被派到城外去kān kàn)管草料场。有一天,彤云密布,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林冲住的草屋被大风吹得直摇晃。他想,这屋子怎么过冬呀,等雪停了,找个泥瓦匠来修一修。他觉得浑身发冷,就扛起花枪,tiāo tiǎo)着酒葫芦到附近的小酒店去打酒。

    林冲打完酒,那雪正下得( )。他想,不如到山神庙避避风雪。林冲走进庙,掩上门,放下花枪,坐下来喝酒。

    林冲正喝着酒,忽听得门外噼噼啪啪乱响。他急忙起身,顺门缝往外一看,不好!草料场着火了。林冲正要推门出去救火,就听见有人在外面说话。原来,太尉高俅知道在野猪林没有杀死林冲,大发雷霆。他派心腹陆谦、富安到沧州,一定要杀死林冲。这二人买通了监狱的牢头,趁着这场大雪,放火烧了草料场,想把林冲烧死。三个人放完火来到山神庙前说道:“这么大的火,林冲是跑不出来了。就算不被烧死,烧了草料场也要定他死罪!这次他别想活了。”林冲听得清清楚楚,不由得怒火升上心头。仇人见面,fēn fèn)外眼红。林冲抄起花枪,大吼一声,冲出庙门,一口气杀死这三个丧尽天良的人。

    这一来,林冲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好去投bēn bèn)梁山。“逼上梁山”一词由此而来。

    【1】选择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画上“___”。

    【2】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填序号)

    A.大 B.紧 C.快 D.密

    【3】从文章题目可以看出文中的主要人物是:_____;地点:_____;环境:_____

    【4】选文按_____记叙了禁军教头林冲—来到沧州,看管草场→出门沽酒,_____→亲闻阴谋,_____→走投无路,_____

    【5】结合课文内容可以知道“逼上梁山”的意思是:_____

    【6】在文中用“___”画出具体描写把林冲“逼上梁山”的语句,说说林冲听闻此言,心中会想: 。于是他忍无可忍,奋起反抗。

  • 16、冬阳童年骆驼队

    为什么要系(jì  xì)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因为狼会咬它们,所以人类给它带上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知道那是有人类在保护着,就不敢侵犯了。

    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

    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shā  mò( )上,没有一点点声音,你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反刍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类,耐不住那长途jì  mò( )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hánɡ  xínɡ)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说:

    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1在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

    2在拼音旁的括号内写上词语。

    3把划线的句子改成反问句。

    4爸爸认为我的想法更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就骆驼上系铃铛这个问题,你同意谁的看法?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知识巩固。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

    1默默无言的含义_________

    2作者眼中 “真正的荷兰”是怎样的?为什么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①去年,我生日的那天,爸爸送给我一个丝织的小盒子,让我A(a.保存b.收藏c.珍藏d.放置)起来。我好奇地问:“爸爸,这是什么?”爸爸微笑着说:“你猜。”“镶着红豆的小别针?是闪光的金项链?”爸爸只笑不开口。我打开一看,原来盒子里装着一个指甲盖大小的放大镜,放大镜下有一小块红色的有机玻璃,玻璃上镶着“一粒米”。我心想:“这有什么可珍贵的呢?”当我拿起这颗“米粒”用放大镜仔细一看,不禁B(a.惊叹b.惊讶c.惊奇d.惊呆)了。在这么小的天地里,居然刻着张继的一首诗《枫桥夜泊》。我一数上面竟刻了三十七个字,在诗的末尾还有一个红色的小章,章上两字:屈茹。用六倍的放大镜看这首诗都有些费劲,但仍能看出那苍劲的笔锋。爸爸说这叫象牙微雕。

    ②我只觉得好玩,便收了起来。同学们来到我家玩,我便拿出来让他们观看。有一次,同学们在争着观赏时,“米粒”崩了出去,落进了沙发缝,我够了半天没够着,“米粒”反而越陷越深。几天后,爸爸问我“米粒”收在哪,我吭了半天才说出“米粒”的下落。爸爸一听,满脸焦急的神色,连忙拿来剪子,把沙发给拆了,我躲在一边不说话,看着爸爸好不容易从沙发里寻出这个小东西,抹了把汗,露出笑容。我好奇地问:“干吗这么费劲,不就是‘一粒米’吗?”爸爸收敛了笑容,给我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③原来,这个微雕的作者屈茹是个教师,从小就C (a.爱好b.喜爱c.酷爱d.热爱)微雕艺术。文化大革命时,他遭迫害,被下放到农场。而屈茹的一手雕刻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练出来的。那时,没有雕刻用的石头,屈茹就在木头上刻。 后来他发现了一片竹林,便在每棵竹子上都刻上一首小诗,大的小的,粗的细的,高的矮的,就连新生的竹杆上也刻满了。他不顾日晒雨打,也不怕蚊虫叮咬,苦练了十年,渐渐地,练出一手好雕功,就连一根头发丝,他也能劈成两半刻成一副对联。能在这么微小的东西上刻文字,凭的全是一种感觉。这粒米是爸爸拍摄他的微雕艺术时,他赠给爸爸的。

    ④我望着这粒“米”,明白了它的价值,它D (a.孕藏b.凝聚c.凝结d.浸透)了屈茹的多少汗水呀!我现在明白了,爸爸送给我的不仅仅是一个微雕艺术品,给我讲的也不光是个故事,而是一种精神

    1给文中的A、B、C、D四处选适当的词填空,依次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2本文的线索是___,点明文章中心的一句话是:___

    3本文第③段是采用的是记叙顺序中的___ , 它在文中的作用是___

    4本文第④段中加下划线的“一种精神”是指___的精神。

    5有人说,文章中爸爸在“我”生日的时候送我礼物仅是一粒米,这个礼物太轻了;也有人说,爸爸是送了我一件艺术品,是很贵重的。你觉得礼物的轻重应该用什么标准来评判?爸爸的这个礼物合适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但是,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1将短文分为两部分。

    2短文先写了表演前的情况:背景是_______;人物是_______;性格是______;神情是______;而腰鼓则是_________

    3选文为什么要先写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和他们的衣衫,又写他们的沉稳安静的神情和呆呆的腰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但是,看!——”单独成段,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划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展示了安塞腰鼓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表现了西北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俺家的酒是村酒。 俺家的酒比得上老酒的滋味。

    __________________

  • 21、按要求写句子。

    (1)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2)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

    (3)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4)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

  • 22、诸葛亮说:“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风景线

    题目:我喜欢的一本书

    要求:1、向大家介绍你喜欢的一本书,先介绍书的主要内容,再写为什么喜欢。

    2、语句要通顺,条理要清楚

    3、字数不得少于400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