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窗帘 保姆 膘肥体状
B.恢复 辽阔 悠然自得
C.蚂头 斯文 默默无言
D.吆喝 埃及 不可思仪
2、下列选项中,没有运用静态描写的一项是( )
A.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
B.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C.河面水平如镜,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的颤动。
D.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A.卖 B.买 C.借用
【2】于物无不陷也。( )A.陷进 B.穿透 C.渗透
【3】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A.信誉 B.夸耀 C.荣誉
【4】其人弗能应也。( )A.不 B.无实际意思
4、在下列横线上填写指定对象的童年朋友或敬畏的人。
“童年朋友” 敬畏的人
(1)高尔基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迅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句中带点的词语换成另外一个不改变句子意思的词语。
1.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______
2.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______
3.沃克医生的目光变得柔和了。______
4.沃克医生的脸上浮出慈祥的神情。______
6、想一想,填一填。
(1)“梅花魂”的“魂”指一种精神,我们还可以说( )魂、( )魂、( )魂。
(2)“缕”做量词常用于细而长的东西。我们可以说一缕( )、一缕( )、一缕( )。
7、根据阅读积累填空。
同样是夏季农忙的场景,翁卷的乡村四月中这样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提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两首诗也有不同之处,翁卷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杜鹃的叫声写出了乡村四月的生趣,范成大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来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热爱劳动。
8、读拼音,写字词。
niǔ kòu mǔ zhǐ zào yì xiàng mào miǎo xiǎo
( ) ( ) ( ) ( ) ( )
píng yōng xiǎng shòu sāo yǎng jiā qín huì wù
( ) ( ) ( ) ( ) ( )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3分)
(1)本学期学了许多课文,你最喜欢的是 ,因为
。(1分)
(2)《田忌赛马》中的主要人物有 、 、和 。 只是调换了马的 ,就使 的原来的马赢了 的马,说明
的道理 ((4)5分)
(3)《饮湖上初晴后雨》是 代 写的,后两句是: ,
(3分)
(4)“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一个 的典型战例。它选自罗贯中写的长篇小说《 》,同《 》、《 》、《 》,合称中国“四大古典名著”。((2)5分)
(5)在这种气候里,想把南方的好花养活,我还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因此,我只好养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一句中“本事 ” 指 的本事 ,“自己会奋斗的花草”是指 的花草。(2分)(这道题的设计既关注学生在课内的学习态度与质量,又关注了学生能否跳出课本学语文)
10、课内阅读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祖母喜欢养羊,羊把果树给啃了,果树渐渐地都死了。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就只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并不存在。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1】从文段中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主要采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 各举一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8分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 )的。羊群一会儿( ),一会儿( ),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 )绣上了(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 ),就像只用绿色( ),不用墨线( )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轻轻( )。
⑴按原文填空: 5分
⑵这两句话作者都运用( )的修辞手法,我认为这样写使我感到 3分
12、课内阅读
祖父的园子(节选)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上墙都会回答似的。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起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术愿意长多就长多高,它若随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下列四种植物,选文中没有描写的是( )
A.茄子
B.玉米
C.黄瓜
D.倭瓜
【2】选文中第二段描写的景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个词是( )
A.随意
B.自由
C.美丽
D.明亮
【3】仿照选文中画线的句子,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树绿了,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蝉叫了,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蜻蜓飞来了,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两段话中哪个词语出现的频率最高?从这个词语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两段景物描写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沃克医生正在换手术服,护士跑来,低声告诉他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他走进手术室,生气地说:“年轻人,在这儿要听医生的指挥!”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试试看吧。”
【1】“沃”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_______;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_______。
【2】选文第2自然段中加点的“平静”一词是对病人(刘伯承)的__________描写,与第3自然段中沃克医生的“愣住”形成鲜明的___________,更突出了病人(刘伯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刘伯承为什么拒绝使用麻醉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ー个关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叫他撒电铃。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1】用“ ”在文中画出描写大拇指形状不美的句子。
【2】文中画“ ”的句子,用了_____和______的修辞手法。
【3】文中画“﹏﹏﹏”的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
A.总领全段
B.承上启下
【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作者从大拇指的体形、头形、构造三个方面说明大拇指形状算不上美。
B.给人搔痒,表明大拇指很能吃苦。
C.拉胡琴时,大拇指相帮扶住琴身,表明大拇指很会讨好生活。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城故事
初到澳门___视觉一下子不太习惯___什么都那么小___除了大厦和高楼之外___街道___桥梁___广场___都仿佛是为了拍电影而搭的布景___
当你站在十字路口准备过街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相当高大,因为在周围环境的参照下,你被放大了许多。毫不夸张地说,那十字路口就像公园的小径,路面清洁,路旁的花花草草都很精致。你站在那里一览无余,似乎一迈步就跨过去了。这时,有趣的是,一辆汽车从你面前拐个弯悠然驶过,它跑在那么狭窄的路上,竟比你显得更自在些。
这就是澳门,一个小巧而实用的城市。40多万澳门人,再加上接近这个数字的旅游者,每天都有约80万人在这个23.5平方公里的小岛上。信不信由你,澳门的街上并不拥挤。我走在街上,不只一次惊异地想到:人都到哪儿去了?
下意识的,我抬头望望那些几十层的高楼,然后对自己说:“都在那里面做事呢。城市和乡村的根本差别就在于它的紧凑、高效。说它紧凑,意味着城市不允许人们像乡村那样漫山遍野地散步。高效则和经济活动有关,说的是澳门人都有事情做,就不会一股脑儿都跑到大街上去闲逛,把大街挤得熙熙攘攘。
小而紧凑的澳门大大提升了人们对自己居住的这个城市的认同。住在还不算太大的杭州,家在城西的我,对城东一带已是极陌生了。城市的那一头发生着什么事情,似乎与我无关。澳门总共就是这么几条街道,这城里每天发生的变化你都历历在目:什么地方在造房子,哪条街上又开了一家餐馆,某某社团在举办什么活动……这些不都是应该算作城市人的生活内容吗?
有一首歌里唱道:“小城故事多……”
其实,并非小城市发生的故事真的比大城市的多,而是说生活的故事发生在小城市里,比在大城市里让我们有一种更多真实的亲临感,小城故事是我们自己的故事。
【1】在短文第一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初到澳门______视觉一下子不太习惯______什么都那么小______除了大厦和高楼之外______街道______桥梁______广场______都仿佛是为了拍电影而搭的布景______
【2】读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划线的词语。
①你站在那里一览无余, 似乎一迈步就跨过去了。
_____________
②这城里每天发生的变化你都历历在目。
_____________
【3】读句子,回答问题。
①这就是澳门,一个小巧而实用的城市。(澳门的小巧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
②城市和乡村的根本差别就在于它的紧凑、高效。(“紧凑”和“高效”在文中是指什么?找出有关的句子写下来。)
_____________
③小而紧凑的澳门大大提升了人们对自己居住的这个城市的认同。(“认同”是什么意思?“对自己居住的这个城市的认同”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
【4】说说你对“小城故事多”的理解。
_____________
16、文学性阅读
故乡的夏
①在我的眼中,故乡的春,充满着勃勃的生机,一片绿;故乡的秋,充满着收获的喜悦,一片金:故乡的冬,充满着晶莹的雪花,一片白。但是故乡的夏呢?
②早晨,被玻璃挡不住的炎炎暑气蒸醒,发现浑身湿透。换身衣服走出门,却发现太阳已升得老高了。它站在云端,似乎鼓足了劲儿要把那终年积蓄的热给释放出来。没过多久,花坛里的花,被晒蔫了,耷拉着脑袋;院子里的小狗,被晒得直吐舌头,赖在水塘或阴凉的地方不肯挪位子:树下的人们,被晒得直摇扇,谁都不愿再到那烈日下干活了。故乡的夏可真热!
③太阳在空中一刻不停地炙烤着大地,知了在树上尽情地 A 。看见这些,乌云在家里可待得不耐烦了,飞快地跑出来,拦住了太阳——一场暴凤雨即将来临。“轰隆隆……”雷声 B ,闪电也赶来凑热闹。走在外面的人,都立刻躲了起来。项刻间,密集的雨点砸了下来,“叮叮咚咚”,为人们奉上一首清脆动听的歌曲。故乡的夏雨呀,是急促美妙的。
④雨过天晴,天边常挂着一道彩虹,赤橙黄绿青蓝紫,绚丽无比,两端伸入云里,似乎是一座连着人间天上的彩色桥梁。太阳似乎不再那么暴躁了,变得有了那么一点柔和。被暴雨刷洗过的草木呢,似乎显得格外翠绿。
⑤夏天的晚上,虽是蚊虫甚多,但依旧充满情趣。看吧,那满天繁星正向你问好,一轮害羞的月亮只是淡淡地向人间撒下清辉:听吧,“呱咖……”河对岸稻田里的青蛙正在激情地 C ;嗅吧,稻田里散发出来的阵阵幽香,沁人心牌,不由地让人想起“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夏天的夜晚,是迷人的,是温馨的。
⑥春意融融,秋波澹澹。我却由衷地喜欢夏,喜欢这充满活力、一片赤的夏天。
【1】文中A处应填写句子__________,B处应填__________,C处应填___________。
①演奏一首交响曲 ②发出了紧急通知 ③唱着人们熟悉的歌谣
【2】这篇文章开头写故乡春天“一片绿”、秋天“一片金”、冬天“一片白”等特点,这样写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自然段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③自然段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一句话概括第⑤自然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故乡的夏天真热,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为什么由衷地喜欢夏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8分)
洪涝灾害的成因
① 近年来洪涝为什么如此频繁呢?洪涝灾害频繁,既有“天”即大自然的原因,也有人的因素。要说天,地球大气圈进入活跃期,大气环流异常、太阳黑子爆发、热带风暴频发等,够可构成持续的梅雨或特大暴雨,这在目前人们还难以控制。要说人的因素,那是人不恰当地干预了自然,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我们至今还在吃40年前“开荒开到山顶上,插秧插道湖中央”造成的苦果。
② 开荒开到山顶上,山成了光秃秃的无树木的山。一有降雨,水土流失,一滴水也留不住,以太湖流域为例,其周边山地由于滥砍乱伐,不仅山地蓄水功能大减,还以每年2毫米的速度加剧了太湖和通向太湖的河川淤浅。与此同时,湖泊大量缩小或湮没,太湖流域累计围了530平方千米,其中太湖水面围掉了100平方千米,太湖面积日益减少,蓄水量大减,至少减少10亿立方米。山林、湖泊蓄不了过多的水,大江大河和密如蛛网的小河小溪还是能把盛不下的水泄出去排入大海的。问题是人们除了伐木开荒、围湖造田、连大江大河、小江小溪也不放过:在河流的河漫滩,乃至堂而皇之在河流拦河作坝,侵河成地。太湖原有泄水河道300条,现在只剩下219条,其中具有泄排水功能的仅54条。就连这些河道也大多泄水不畅。
河流泄水不畅,稍有山洪爆发,水位即猛升,湖南的浏阳河,30年一遇的径流,涨起了50年一遇的水位;广西西江流域30年一遇的径流,酿成百年一遇的高水位。
③ 除了地生态的因素之外,我们还得重视20世纪下半叶出现的全球变化、温室效应对洪涝灾害的影响。
人类的不当活动致使温室效应加剧,导致全球气温上升。首先会造成台风明显北移。台风登陆我国沿海地区的频度、强度大为增加,而由其引起的风暴潮往往具有很大的破坏能力。或是摧毁江湖海堤岸,或是携带海水越堤而过。90年代以来,广东湛江、浙江温州就多次因台风、风暴潮酿成重灾。
④ 温室效应造成的气温上升,还会促使南北两极和高山冰川加速融化,引起全球海面上升,这就提高了河流的基准面,增加河流泄水入海的难度,加剧了内涝的产生。据专家预测,到2030年,全球气温上升之后,上海临近的东海海面将要上升51厘米,加上上海市地面还在持续沉降,那么上海的内涝也将是不可轻视的一个洪灾隐患。
【1】文章第②段运用了说明方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概括导致近年来洪灾频繁的人为因素有哪些?(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减少洪涝灾害,你有什么建议,请写出两条?(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外阅读。
张大力,原名叫张金璧,津门一位武夫,身强力蛮,力大没边,故称大力。津门的老少爷们喜欢他,佩服他,夸他。但天津人有自己夸人的方法。张大力就有这么一件事,当时无人不晓。
侯家后一家卖石材的店铺,叫聚合成。大门口放一把死沉死沉的青石大锁,锁把也是石头的。(A)锁上刻着一行字: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聚合成设这石锁,无非为了证明它的石料都是坚实耐用的好料。
可是,打石锁撂(liào)在这儿,没人举起过,甚至没人能叫它稍稍动一动,好像它跟地壳连着,除非把地面也举到头上去!(B)
一天,张大力来到侯家,看见这把锁,也看见上边的字,便俯下身子,轻轻一撼,竟然摇动起来,这就招了许多人围上来看。只见他手握锁把,腰一挺劲,大石锁被他轻易地举到空中。胳膊笔直不弯,脸上笑容满面,好像举着一大把花儿!(C)
众人叫好呼好喊好,张大力举着石锁,也不撂下来,直等着聚合成的伙计老板全出来,看清楚了,才将石锁放回原地。老板上来笑嘻嘻地说:“原来张老师来了,快请到里头坐坐,喝杯茶!”
张大力听了,道:“老板,您别跟我弄这套,您的石锁上写着嘛,谁举起它,赏银百两,您就快把钱拿来,我还忙着呢!”
谁料聚合成的老板并不理会张大力的话。待张大力说完,他不紧不慢地说道:“张老师,您只瞧见石锁上边的字了,可石锁底下还有一行字,您瞧见了吗?”
张大力一怔。刚才只顾高兴,根本没瞧见锁下边还有字。不单他没瞧见,旁人也都没瞧见。于是他上去一把又将石锁高高举到头顶上。可抬眼一看,石锁下边还真有一行字,竟然写着:惟张大力举起来不算。
把这石锁上边和下边的字连起来,就是: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惟张大力举起来不算!
张大力见了, 。
(选自《俗世奇人》稍作修改)
【1】读短文拟题目:________,拟题目的依据是__________。
【2】当时“无人不晓的事”是“张大力____________”这一件事。
【3】(A)句用_______这个词直接写出青石大锁的重,(B)句则是通过人们_____间接写出青石大锁的重。描写石锁的重,是为了__________。(C)句抓住张大力的动作_________(至少写出两个)与神态_____,写出了他的身强力蛮。
【4】天津人有自己夸人的方法,这里的办法是指( )
A.大门口放一把死沉死沉的青石大锁。
B.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
C.石锁上的文字: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惟张大力举起来不算。
【5】联系上下文,我认为张大力是个 的人。结合具体的语境,我把短文结尾补充完整。
19、我能读课外阅读,并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小鸟和守林老人
起初,鸟儿们非常惊诧:怎么来了个白胡子老头?是捕鸟的吧?打猎的吧?不像。带了一条黑狗,可没带猎枪。老人在树林里盖了一幢小屋,住下了。
奇怪,鸟儿们用晶亮的小眼睛彼此询问着,用它们鸟国的语言争论着。
不过,很快,鸟儿们就发现,他是个好老头,是它们天堂的保护神。
那天,来了一伙偷砍树木的人。老人带着黑狗,叫喊着去阻拦利斧的(挥舞 指挥)。激烈的争吵,黑狗的狂吠,老人展开一张布告。那伙人虽然还在吼叫,但他们终于发现,老人是一尊真正的山神。他们低下了头。那伙人走了,老人轻轻抚摸受伤的树干,抚摸流出树脂的伤痕,又拾起从树枝上(震落 塌落)的鸟窝,轻轻地安放在树枝上……
老人取得了鸟儿们的信任,鸟儿们认定他是一个“好人”!
老人走动在浓密的树荫里。白发满头,是一朵硕大的蒲公英,是一盏明亮的神灯啊!
鸟儿们开始拜访老人的小屋。叽叽,喳喳,翻译出来是:“您好!您好!”
老人呵呵笑着,用饭粒和爱抚招待他的客人。一只大胆的黄色小鸟,衔着一颗草莓停落在老人肩上。老人伸手接住了这珍贵的馈赠。接着又是一颗,又是一颗……
这一夜老人睡得很好。
时间在树叶上写了许多故事,许多故事深深地嵌进树的年轮。
老人开始和每一只小鸟、每一棵树告别。
敏感的鸟儿知道,已经很老的老人,一定是要走了。
林中的小屋没有升起炊烟的那天,鸟儿们知道老人走了。树林里又(静寂 肃静)又暗淡的一天呵。
谁也没邀约谁,鸟儿们都来了。成百上千的鸟儿,在林中小屋上盘旋,哀鸣。整座山林都在摇晃,树叶和树枝轻轻拂动。
鸟儿们衔来无数的花瓣,无数的绿叶。伴着阳光,树林里下了一场花瓣雨,绿叶雨。飘落的花瓣和绿叶呵,掩盖了林中小屋……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用横线画出。(3分)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惊讶----( ) 爱抚----( )
(3)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4)认真阅读,想一想,再填空。(2分)
鸟的天堂的保护神是 ;鸟儿们认定他是一个“好人”,原因是:
(5)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鸟对守林老人是友好的、敬重的?从文中找一找,用“ ”标出。再读一读,把你的体会写在下面。(2分)
(6)保护鸟类,人与自然和睦相处是人类共同的呼声。请你写一条公益广告,宣传这一主张。(1分)
20、按要求写句子。
(1)妈妈说:“我要回唐山去,那儿才是我们的祖国。”(改为转述语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大约三十个国家。(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5)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用加点字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一棵高大挺秀的白杨树挺立在戈壁滩上。(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是由简单的生命进步来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您不必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玛妮忘怀。(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把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训练
同学们在综合性学习中肯定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也了解到很多有趣的内容。请抓住其中的一次活动写具体,题目自拟,字数4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