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崇左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作品不属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是(  )

    A.《哈姆雷特》 B.《李尔王》 C.《悲惨世界》 D.《奥赛罗》

  • 2、下列四组词语中,都正确的一组是哪一项?(  )

    A. 腊月 锻炼 乖巧 蒜辫 B. 书藉 剥削 拘留 苦刑

    C. 爆竹 采排 截然 橱窗 D. 游思 挪移 附庸 乏力

  • 3、下列对诗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昼”“夜”这两个表示时间的字,让我们感受到了村庄儿女的辛苦和勤劳。

    B.“各当家”蕴含着“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一道理。

    C.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D.诗句大意是说白天在田间锄草,夜晚搓麻线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有自己的本事。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语境注音我能行(4分)

    (1)刷子李用刷子蘸起( )糊一样的粉( )把墙面刷得像雪白的屏障

    (2)劫匪上上下下打( )着面前这位警察,知道凭自己的力( )很难取胜只得束手就擒

     

  • 5、巧辨双胞胎(比一比,组成词语)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 6、写出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①花园里边明晃________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阳光下斑驳的影子在微微________动。

    ②严________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临终之前仍然不忘________督家人挑掉灯芯。

    ③他们俩躲在________风后面,敛声________气,生怕被人发现。

    ④武松________起梢棒,立起身来道:“我却又不曾醉,对付大虫绰________有余。”

    ⑤能力________弱的无名指轻轻蘸了胭脂在脸上涂了薄________的一层。

  • 7、读拼音,写汉字。

    nǐ dìng duàn liàn wèi wèn juàn liàn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bēn fù fán máng tè shū qiān zì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 8、看拼音,写词语。

    shòu piào_____  yòu huò_____    jiàn xì_____

    hén jì_____  yǎ hào_____  tián mǎn_____

    shèn tòu_____    xiāng sū_____    jiàng yóu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喜欢《草原》一课中描写草原美丽景色的一个句子是:

    (2)爸爸称赞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 ,它就在哪儿   ,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 ,不管   ,它总是那么直,那么 ,不   ,也不  

    (3) ,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 。这首诗是 代诗人 写的。诗的题目是  

    (4)走进神奇的西部,我们了解了西部的昨天和今天。著名作家   的《草原》描绘了充满诗意的         ,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用作者的话说就是       ;《丝绸之路》再现了两千多年前     的生动一幕;《白杨》运用了 的写法,热情赞扬了边疆建设者 的精神;《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记叙了筑路大军克服   这些困难打通了风火山隧道。

     

  • 10、课外阅读。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我国明朝的李时珍(1518-1593),是世界上伟大的药学家。他的名著《本草纲目》,记载药物1 892种,附方11 096则,先后被译成英、法、俄、德、日、拉丁等10余种文字,成为国际一致推崇和引用的主要药典。这部巨著不仅对医药,而且对生物、矿物和化学也作出了重要贡献,李时珍的学术见解是高超的,他的分类方法很符合现代的科学原则。该书于1596年问世,比瑞典植物学家林奈的《自然系统》要早一个多世纪。

    李时珍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固然由于他批判地总结了前人的成果,搜罗百氏,旁征博引,参考八百余家;更主要的,还在于他忠心为百姓服务的精神。他认识到这项工作对百姓有利,因而用了近30年的时间,三次改写,才最后成书。在写作过程中,他不辞辛苦,深入实际,访采四方,先后到河南、江西、江苏、安徽等地,收集标本与药材。他治学态度严谨,一丝不苟。例如,为了证实前人所说穿山甲诱蚁而食,便亲自动手,解剖穿山甲,结论是:腹内脏腑俱全,而胃独大,常吐舌,诱蚁食之,曾剖其胃,约蚁升许也。

    李时珍写《蕲蛇传》,也是一个有益的故事。他父亲李言闻,研究了蕲州的特产艾叶,写成了《蕲艾传》,他读后很受启发,便决心写一本《蕲蛇传》,开始他只是从蛇贩子那里观察白花蛇,有人告诉他,这不是真正的蕲州蛇,真蕲蛇其走如飞,牙利而毒,人被咬后迅速致死,是当时皇帝指定进贡的制药珍品。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李时珍不顾危险,几次爬上龙峰山去观察蕲蛇,目睹了它吃石南藤及被捕的情形,了解了它形体与习性上的特点,终于写出了很有特色的《蕲蛇传》。李时珍很重视这种研究方法,认为这样可以一一采视,颇得其真

    1第①段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1)这部巨著不仅对医药,而且对生物、矿物和化学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_____________

    2)李时珍不顾危险,……终于写出了很有特色的《蕲蛇传》。

    _____________

    3解释第③段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含意,并说说它体现了李时珍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

    4文中②③两段中的划线句均引用了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的经典语句,请你分析引用这些句子的作用。

    _____________

  • 11、课内阅读。

    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

    【1】选文中老虎的进攻招数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武松是怎样应对老虎的进攻的?他为什么会这样应对?

    ________________

    【3】画“ ”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描写,“劈”字用得生动传神,因为____________。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武松___________的个性风采。

  • 12、阅读

    奇妙的书

    ①随着电子和激光技术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出现了许多奇妙的书,像会说.话的书,“电视唱片”书以及缩微型的书,等等。

    ②会说话的书,是在书里装有微型唱片或者录音带,有的在文字下面印上发音代号,通过电子仪器可以还原成人的声音。一些儿童读物,在封底上镶有微型唱片和唱针。唱针接触唱片以后,随着唱片的转动,就可以听到书中出现的人物的声音。

    ③更有趣的是一种叫作“电视唱片”的书,也叫“视盘”,它的外形像普通的唱片。它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激光方法,把图像和声音录到视盘上,收看的时候,把放像机接到电视机上,就可以把图像和声音还原。根据学习和研究的需要,还可以使画面随时停下来。出版某种重要的学术著作或者论文,可以把一些不容易理解的原理和不容易看到的实验情况,录在视盘上,跟书籍一起出售。视盘既可以显示物体运动情况,也可以显示许多微妙的现象。比如,植物的光合作用,物质的分子运动,甚至原子核的破裂等情形,都可以用动画的办法显示。

    现在的书,不仅品种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以放大到原来大小。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19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谍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

    ⑤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

    ⑥科学在发展,书也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

    【1】文中最能体现书的共同特征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

    【2】选文第④⑤两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画线句子在选文结构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缩微图书”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书籍不断发展演变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乘上阅读快车。

    两茎灯草(节选)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②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 )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________》中的一个人物,选文主要通过对严监生的________________描写,生动刻画了严监生________的特点。

    【2】下面是对人物心理活动展开的想象,放在选段中哪一处合适?请把序号写在文中括号里。

    A.亏你还在我家待了这么多年,我的心思你一点儿也不知道啊。

    B.你怎么就不明白我的心思呢?不是两个亲人,而是两茎灯草呀。

    C.不要点灯草,费财呀!要点的话最多只能点一茎!

    D.到底还是你明白我的心思,挑掉一茎,我就放心了。不然,我死不瞑目啊!

    E.你看那灯盏里的两茎灯草正燃着呢,浪费的就是银子呀!我的银子呀!

    【3】这篇短文的题目还可以拟为: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1晏子的回答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上文可以看出,晏子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 15、课内阅读

    景阳冈(节选)

    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 )将下来,便( )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 ),从半空里( )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1】在文中括号内填上表示动作的词语。

    【2】这一段文字是写__________的场面。

    【3】“大虫”的进攻主要有三招____________________,武松对付这三招的动作都是_______,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

    【4】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武松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课外阅读。

    画香气

    宋朝时,有一次画院考试,画题是一句:“踏花归去马蹄香。”这句诗句的意思很明白:人们在春天骑马赏花,游玩归去,由于踩着了飘落在地上的花瓣,使马的蹄儿也变香了。

    考生们想:游人、落花、马蹄都是有形的,好画,但“香”呢,只能闻得到,却看不见、摸不着,真不好画;而这句诗最有意境的,就是一个“香”字,非画出来不可。有的考生画出的,无非是满地落花,游人骑在马上,马蹄踩着花瓣,却把那个“香”字丢了。

    考生们一个个急得抓耳挠腮。难啊难!怎么办呢?

    终于,有个考生灵机一动,画了一幅。画面上遍地开放着鲜花,游人骑在马上,马儿轻快地扬起一只后蹄,两只蝴蝶追逐着马蹄飞舞。众人一看,都连连称好。

    1考生们一个个急得抓耳挠腮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大家对其中一个考生的画连连称好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让你来画,你会用什么来表现马蹄香呢?请写出一个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写两个描写香气的词语。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17、课外阅读。

    快手刘

    人人在童年,都是时间的富翁,胡乱挥霍也使不尽。有时呆在家里闷得慌,或者父亲嫌我太闹,打发我出去玩玩,我就不免要到离家很近的那个街口,去看快手刘变戏法。

    快手刘是个撂地摆摊卖糖的胖大汉子。他有个随身背着的漆成绿色的小木箱,在哪儿摆摊就把木箱放在哪儿。箱上架一条满是洞眼的横木板,洞眼插着一排排廉价而赤黄的棒糖。他变戏法是为吸引孩子们来买糖,戏法十分简单,俗称“小碗扣球”。一块绢子似的黄布铺在地上,两个小茶碗,四只滴溜溜的大红玻璃球儿,就这再普通不过的三样道具,却叫他变得神出鬼没。他两只手各拿一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只碗下边扣着两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动一下,嘿!四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了,难道这球儿是从地下钻过去的?他就这样把四只碗翻来翻去,一边叫天喊地,东指一下手,西吹一口气,好像真有什么看不见的神灵做他的帮手,四只小球忽来忽去,根本猜不到它们在哪里。这种法比舞台上的魔术难变,舞台只有一边对着观众,街头上的土戏法,前后左右围着一圈人,人们的视线从四面八方射来,容易看出破绽。有一次,我亲眼瞧见他手指飞快地一动,把一只球儿塞在碗下边扣住,便情不自禁地大叫:“在右边那个碗底下哪,我看见了!”

    “你看见了!”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珠子朝我惊奇地一闪,眼着一本正经地对我说,“不会吧!你可得说准了。猜错就得买我的糖。”

    “行!我说准了!”我亲眼所见,所以一口咬定。自信使我的声音非常响亮。

    谁知快手刘哈哈一笑,突然把右边的茶碗翻过来:

    “瞧呢,在哪儿呢?”

    咦,碗下边怎么什么也没有呢?只有碗口压在黄布上一道圆圆的印子。难道球儿从地下钻进左边那个碗下边去了。快手刘好像知道我怎么猜想,伸手又把左边的茶碗掀开,同样什么也没有!球儿都飞了?只见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一起,举在头顶上,口呼一声:“来!”双手一摇茶碗,里面竟然哗哗响,打开碗一看,四只球儿居然又都出现在碗里边。怪,怪,怪!

    四边围看的人发出一阵惊讶不已的唏嘘之声。

    “怎么样?你输了吧!不过在我这儿输了决不罚钱,买块糖吃就行了。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

    我臊得脸发烫,在众人的笑声里买了块棒糖,站在人群后边去。从此我只站在后边看了,再不敢挤到前面去多嘴多舌。他的戏法,在我眼里真是无比神奇了。这人也是我童年真正钦佩的一个。

    【1】“快手刘”变戏法的名称和工具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是怎样描写快手刘戏法“神出鬼没”的?用“ ”画出有关语句。

    【3】“我”的心理活动有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作者要写“我”的话语和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小说,你感觉快手刘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几句话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聪聪找到一篇回忆童年时光的文章,他想放在“美文品读”栏目,请你阅读并完成题目。

    凉风吹过旧时夏天

    马海霞

    ①人总善于记住美好,炎夏也不例外。现在室内有空调,有各种冰镇饮品和瓜果,按说夏天很容易度过,但我还会经常怀念小时候夏天的凉爽。

    ②那时的夏天,纳凉全靠一把蒲扇,但热的印象却很淡,小孩子玩起来,火焰山也敢闯,玩心可以对抗酷暑,夏天,对小孩子可真是友好。

    爱出汗的斗笠()爷爷

    ③在旧时夏天,我想偶遇一个人,就是我们队里的斗笠爷爷。我有记忆时,斗笠爷爷已经八十多岁了,头发胡子都白了,他是个清瘦爱劳动的老头。我每次见到他,他都在地里干活。脸上的汗珠密密麻麻,洗得经纬都可见的白布褂,也被汗水浸透。

    ④斗笠爷爷说,出一身汗,风一吹,凉快着呢。

    ⑤我们小孩子都羡慕斗笠爷爷的一身汗,学他的样子,站在太阳下晒,一会儿拿起镜子照照,希望脸上的汗也像斗笠爷爷脸上的汗珠一样大,滴滴答答往下淌。

    ⑥甚至连斗笠爷爷白布褂后背湿透了也羡慕,因着急见成果,还拿水瓢往身上倒水,制造“人工汗水”,一脸的汗,湿透的后背,能让我们兴奋半天。

    ⑦我们喜欢斗笠爷爷,还因为他会做荷叶水,采一片荷叶,用锥子刺透叶柄,将荷叶卷成圆锥形,灌满泉水,泉水从荷叶柄里吸入嘴里,甘甜的泉水里掺杂了荷叶的莲气,格外清香爽口。

    _____________

    ⑧年龄稍大点了,乡下已经拴不住我们了,夏天,我们三五成群,去城里玩。兜里揣(chuāi)着几分钱,或一分钱也没有,进城,顶着大太阳也去。

    ⑨进了城,我们最喜欢逛小画书的书摊,一分钱或二分钱看一本,若没带钱,便站在书架前假装选书,借机看书皮;或站在别人身后偷看。若兜里有钱了,开心地递给摊主钱,选一本,坐马扎看。天再热,也感觉不到,眼睛清凉,书能避暑。

    ⑩看完书,去公园门口溜达,一位老奶奶在公园门口的树荫下卖水,凉白开一分钱一杯,茶水有二分钱一杯的,还有三分钱一杯的,看着一杯杯盖着玻璃片的茶水,馋得哈喇子直流。

    没钱便看看就走,最怕兜里有钱,喝二分钱的还是三分钱的茶水,纠结半天,选来选去不知道喝啥好。老奶奶看出来了,一分钱卖给我们一杯好茶水,里面还放了糖。接过甜茶水的那一刻,脸上笑开了花,咕咚咕咚喝下去,凉爽,从未有过的凉爽。

    小时候的夏天,有蒲扇、荷叶水、茶水摊,还有一个个和蔼可亲的老人家,他们都是住在夏天里的人,像雨后的风,让黏稠的夏日变得清爽宜人。

    (文章有删减)

    【1】(信息提取)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将下列选项填入人物框中(填序号)。

    ①八十多岁        ②清瘦爱劳动        ③会做荷叶水        ④会给我们做甜茶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①

    斗笠爷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拟写标题)请你根据第⑧—段的内容在文中横线处拟写一个小标题。

    【3】(句子赏析)文章中有句描写小孩子的话很有特点,聪聪将其摘抄了下来,请你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小孩子玩起来,火焰山也敢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情境对话(段落作用)聪聪和你围绕第⑧段展开了讨论,请补全讨论内容。

    聪聪:我觉得第⑧段内容不是很重要,可以把它删去。

    你:我觉得(1)_________________。因为这一段主要介绍了进城去玩的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下文所写的内容。

    聪聪:有道理,那这一段和文章的其他内容具体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你:(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文章结构角度作答)

    聪聪:我明白了,谢谢你的讲解。

    【5】(原因分析)文章结尾作者为什么说“他们都是住在夏天里的人”,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一天,孙膑对田忌说:“将军,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

    田忌问道:“你是说换几匹更好的马?”

    孙膑说:“一匹也不用换。”

    田忌有些不明白:“那怎么能有赢的把握呢?”

    孙膑胸有成竹地说:“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

    【1】以上五句话是对孙膑和田忌的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

    【2】“一匹也不用换”表示_________________不能决定比赛的胜负。

    【3】“胸有成竹”的意思是_____,表示孙膑________,表现了他______的品质。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儿的景色真美,使我流连忘返。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八月,桂花香。    

    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连这最简单的道理都不懂。(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按要求写句子(8)

    (1)我奶奶退休了奶奶经常去居委会为大家服务。(连成一句话)

       

    (2)孙明特别喜欢踢足球和篮球(修改病句)

         

    (3)我散步(扩句)

        

    (4)小燕子在屋檐下唱着歌,告诉人们春天来了(仿写)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快乐习作。

    题目:成长的烦恼 

    要求:同学们,成长的道路上有阳光,也有风雨。把你的烦恼倾诉出来吧!注意要语句通顺,内容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