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祖父的园子》中,作者通过对祖父的园子里的景物和“我"在其中的活动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快乐、自由、幸福的童年生活。
B.《摔跤 》一文写了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费,主要通过神态和语言描写刻画了一个争强好胜富于心计的小嘎子形象。
C.《手指》一文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了五根手指的用处,语言幽默风趣。
2、在网上搜集资料,关键词很重要。王华要搜集自己姓氏的起源,他可以检索关键词( )
A.姓氏起源
B.王姓的由来和历史
C.王姓名字
3、下列词语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伤疤(shānɡ bā) 吐痰(tù tán) 铸成(zhù chénɡ)
B.腮边(sāi biān) 难堪(nán kān) 揩眼泪(kái yǎn lèi)
C.颧骨(quán ɡǔ) 神圣(shén shènɡ) 露馅(lù xiàn)
D.包袱(bāo fu) 屏障(pínɡ zhànɡ) 有诈(yǒu zhà)
4、把对联补充完整
1、_____五更,半夜二更有半 三秋九月, _____八月之中。
2、翠翠红红,处外莺莺燕燕 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看拼音,写词语。
míng mù màn zi sī xīn
( ) ( ) ( )
diào dù shào bàng kàng jù
( ) ( ) ( )
qí lǔ yuán zhù gān xīn
( ) ( ) ( )
6、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古典——( ) 轻快——( ) 自由——( ) 浓郁——( )
随意——( ) 耐心——( ) 艰苦——( ) 请求——( )
7、读拼音,结合语境写词语。
1.夏天,农民们在田里chǎn dì(_______)、bá cǎo(_______)。远处sāng shù(_________)枝叶茂盛,hú dié(________)在飞舞,mà zhà(________)在蹦跃,好一幅繁忙的景象。
2.沃克医生站起身,shú liàn(_______)地解开病人右眼上的 bēng dài(_______)。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jīng yí(________)。
3.一位带着mào zi(____)的孩子坐在chuán cāng(____)的大海,看着海上飞翔的hǎi ōu(____)。
8、给下面的汉字加上偏旁组成本册的新字,再组词。
出____( ) 几____( ) 才____( ) 相____( )
其____( ) 走____( ) 瓜____( ) 旁____( )
9、精彩片段。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儿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往下一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1】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看出孩子的处境______________ 。
你能用四字词语来形容孩子的处境吗?(至少写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猴子十分放肆的句子。
【3】回答问题。
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是怎样做的?用“﹏﹏﹏”画出相关的语句,你认为船长是个怎样的人?
10、课内阅读。
草船借箭(节选)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1】“大雾漫天”描写的是天气,说明诸葛亮精通_________,预测准确。
【2】根据文段内容,填写恰当的成语或俗语。
(1)“诸葛亮笑着说”,这是诸葛亮自信的笑,笑出了诸葛亮的________,笑出了诸葛亮的_________。(填成语)
(2)“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进一步说明诸葛亮对曹操的性格了如指掌。这正是____________。(填俗语)
【3】分析句子,写出诸葛亮的用意。
(1)“擂鼓呐喊”,既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又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
(2)“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既便于_______________,又可_____________。
【4】曹操知道上当后,会说些什么?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曹操割发①代首
有一次,曹操带兵出征,路过麦田。曹操发布命令说:“现在正是麦子成熟时节,大小官兵不得践踏麦田,有违令者斩首!”所有官兵在经过麦田时,都下马用手小心地扶着麦秆,这样一个接着一个,相互传递着走过麦地,没一个敢践踏麦子的。老百姓看见了,没有不称颂的,还有的人望着官军的背影,跪在地上拜谢。
曹操骑马正在赶路,忽然,田中飞起一只鸟儿,惊吓了他的马。他的马一下子窜入田中,踏坏了一大片麦田。曹操立即叫来随行的官员,要求治自己践踏麦田的罪行。官员说:“怎么能给丞相治罪呢?”
曹操说:“我亲口说的话自己都不遵守,还会有谁心甘情愿地遵守呢?一个不守信用的人,怎么能统领成千上万的兵士呢?”他随即抽出腰间的佩剑要自刎,众人连忙拦住。
这时,大臣郭嘉走上前说:“丞相统领大军,重任在身,怎么能自杀呢?”
于是,曹操就用剑割断自己的头发,说:“那么,我就割掉头发代替我的头吧。”
曹操又派人传令三军:丞相践踏麦田,本该斩首示众,因为肩负重任,所以割掉头发替罪。于是三军将士都很害怕,没有人敢违反军令了。
——改编自《三国演义》第十七回
(注释)①割发:剪头发。剪头发在现在是很正常的事,可是,古代人认为,头发是父母给予我们的,不可毁伤,随便割掉不仅是不孝的表现,而且是大逆不道。曹操作为封建社会的政治家,能够割发代首,严于律己,实属难能可贵。
【1】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自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割发代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下面句子中把描写官兵动作的词画上横线,并说说你读了这个句子后体会到了什么。
所有官兵在经过麦田时,都下马用手小心地扶着麦秆,这样一个接着一个,相互传递着走过麦地,没一个敢践踏麦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操的马踏坏了麦田,其原因是什么?请把文中相关的句子画上波浪线。
【4】曹操的马踏坏了麦田,他割发代首,有人说曹操狡猾,也有人说曹操严于律己,你同意哪种观点?请简要地说说自己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思考后面的问题,将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父爱的温度
①8岁那年的一天,我跟着父亲去赶集。回家的路上,经过一条结冰的小河,我就拿着父亲给我在集上买的陀螺,在冰面上抽了起来。由于用力过猛,咔嚓一声,冰层破裂,我的半个身子陷进了水里。冰冷刺骨的河水立刻浸透了我的棉衣,直刺我的双腿。我上身趴在冰层上大哭起来。
②这时候,只见父亲拿着一根绳子冲了过来。他来到离我五六米远的冰面上,把手中的绳子系了一个圈,然后用力扔给了我:“把绳圈套在身上。”
③父亲慢慢地拉绳子。不一会儿,就把我拉到安全的冰面上。他二话没说,扒掉我那湿透的棉裤,解开他的上衣,把我冻得有些发僵的双腿揣进了他的怀里,紧贴着他的胸膛……
④无独有偶,我在村子西面的大寨山上同样也享受到了父爱的温度。
⑤那年寒假,大雪封山,我不顾父亲的阻拦跟着他去大寨山上套野兔。
⑥_________________。我跟着父亲三转两转就累了。父亲让我躲在一座铺满杂草的石屋里,点着火让我休息。父亲离开后不到半小时,我忽然发现一只野兔从石屋门前经过,立刘去追野兔,不料滑倒了,顺着陡峭的山坡不知往下滑了多少米,脑袋撞在一个硬硬的东西上,昏了过去。
⑦当我醒来的时候,父亲抱着我坐在石屋里,我的双腿伸在父亲的怀中。
⑧“儿子,你可醒了。把爹吓惨了。”父亲盯着我问道,“怎么样?脚和手有感觉吗?”得到我确定能走的回答后,他依然不放心,让我试着下地走走。
⑨我站起身,来回走了很多圈,感觉浑身上下热乎了以后,父亲才把石屋的火熄灭,笑着说道:“走,咱回家。”
⑩父亲身体的温度虽然只有36度,我体验到的父爱也只有36度,但是这就足够了,这是父亲可以给我的火热的爱。
【1】下列选项中,对文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刺”表现出冬天冰层下的河水极其寒冷。
B.“冲”表现出父亲想救出落水儿子的急切心情。
C.“躲”表现出“我”三转两转就不想抓兔子了。
D.“抱”表现出父亲怕儿子受伤严重的关切。
【2】第③自然段主要是通过_____描写来表现父亲的。( )
A.动作
B.语言
C.神态
D.心理
【3】第⑧~⑨自然段,通过对父亲语言.神态等描写表现出父亲( )
A.担心儿子
B.对儿子呵护备至
C.很啰唆
D.吓惨了
【4】联系上下文,第⑥自然段画线处应填入( )
A.大寨山花团锦簇,树木葱茏。
B.大寨山海拔高,直插云霄。
C.大寨山是村西面的一座山。
D.大寨山海拔高,山势陡峭。
【5】下列是对短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最全面的一项是( )
A.童年时,“我”跟着父亲去赶集,父亲掉进了冰河。
B.童年两次遇险的经历,令“我”感受到父爱的温度。
C.童年时跟着父亲外出的两件事,让“我”难以忘记。
D.童年时,“我”在大寨山上也享受到了父爱的温度。
13、课外阅读。
鸿鹄之志
秦朝末年,有一个叫陈涉的人,小时候因为家里穷,所以,他十几岁就去给别人种地,以维持家中生计。
这一天,天气出奇的炎热,陈涉和大家还没干一会儿活就已经hàn liú jiá bèi( )了,于是,他们一起到田埂边休息。想着这日复一日的辛苦劳作,陈涉叹了口气 自言自语 要是我陈涉将来有一天能chū rén tóu dì ( )就不以维持家中生计。
会忘记现在 你现在靠别人吃饭 却想着出头 不是bái rì zuò mèng ( )吗
大家都觉得陈涉的想法有些yì xiǎng tiān kāi ( )。 “燕子和麻雀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天鹅的远大志向。”陈涉听到大家的话,无奈地摇头叹息道。
后来,他参加并领导了农民起义,成为我国最早的农民起义领袖。
【1】看拼音,在括号里写上词语。
【2】给第二自然段空缺的地方加上标点。
【3】“鸿鹄之志”从字面上解释是___________,在文中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鸿鹄之志”是成语故事,你还读过哪些成语故事?请写四个。
( )、( )、( )、( )
1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喜欢《草原》一课中描写草原美丽景色的一个句子是:
(2)爸爸称赞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 ,它就在哪儿 ,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 ,不管 ,它总是那么直,那么 ,不 ,也不 。”
(3) ,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 。这首诗是 代诗人 写的。诗的题目是 。
(4)走进神奇的西部,我们了解了西部的昨天和今天。著名作家 的《草原》描绘了充满诗意的 和 ,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用作者的话说就是“ , ”;《丝绸之路》再现了两千多年前 的生动一幕;《白杨》运用了 的写法,热情赞扬了边疆建设者 的精神;《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记叙了筑路大军克服 、 、 这些困难打通了风火山隧道。
15、课内阅读。
《堂吉诃德》节选
说罢,他虔诚地向他那位杜尔西内娅小姐祷告一番,求她在这个紧要关头保佑自己,然后把盾牌遮稳身体,横托着长枪飞马向第一架风车冲杀上去。他一枪刺中了风车的翅膀,翅膀在风里转得正猛,把长枪迸作几段,一股劲儿把堂吉诃德连人带马直扫出去;堂吉诃德滚翻在地,( )。桑丘·潘沙赶紧骑驴来救。跑近一看,他已经不能动弹,驽骍南得把他摔得太( )了。
桑丘说:“天哪!我不是跟您说了吗,仔细着点儿,那不过是风车。除非自己的头脑给风车转糊涂了,谁还不知道这是风车呢?”
堂吉诃德答道:“甭说了,桑丘朋友,打仗的胜败最拿不稳,看来把我的书连带书房一起抢走的弗瑞斯冬法师对我冤仇很深,一定是他把巨人变成风车,来剥夺我胜利的光荣。可是到头来,他的邪法( )敌不过我这把剑的锋芒。”
【1】按原文填空。
【2】把堂吉诃德战风车的句子用“___”画下来,并说说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堂吉诃德是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想对堂吉诃德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周恩来的故事
伟人周恩来被人们永远铭记,不仅因为他的丰功伟绩,也因为他睿智幽默的外交语言。周总理在几十年的外交生涯中,一直以德高望重、幽默风趣著称,不管在何种场合,遇到什么样的对手,周总理都能以超人的智慧自如应对,对手甭想占到便宜。
有一次,周恩来和一个美国记者谈话时,记者看到总理办公室里有一支派克钢笔,便带着几分讽刺发问:“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周恩来听了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的脸一直红到了耳根。
那时候,中国经济并不发达,条件还很落后,因此,外国记者常常带着嘲讽的语气来为难周恩来。有一个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马路'?”这分明是在嘲笑我国当时的落后。周恩来听后没有急于用激烈的言语进行反驳,而是妙趣横生地说:“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总理阁下,在我们美国,人们都是抬着头走路,而你们中国人却低头走路,这又怎么解释呢?”周总理知道他要嘲笑中国人不自信,怎样才能既表现出中国人的自信,又能回答记者的问题呢?周恩来总理笑着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在日内瓦会议期间,一个美国记者先是主动和周恩来握手,周总理出于礼节没有拒绝,但没有想到这个记者刚握完手,忽然大声说:“我怎么跟中国的好战者握手呢?真不该!真不该!”然后拿出手帕不停地擦自己刚和周恩来握过的那只手,然后把手帕塞进裤兜。这时很多人在围观,看周总理如何处理。周恩来略略皱了一下眉头,他从自己的口袋里也拿出手帕,随意地在手上扫了几下,然后—走到拐角处,把这个手帕扔进了痰盂。他说:“这个手帕再也洗不千净了!”
次记者招待会上,周恩来总理介绍了我国的建设成就。一个西方记者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这涉及国家机密,不可能直言相告。总理眉头一皱,很快答道:“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嘛?有18元8角8分。”在场的人全都愕然。总理解释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面额为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10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话音刚落,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总理有意回避问题的实质,以“总面额”替代“总金额”,既堵了外国记者的口,又不破坏招待会和谐的气氛。语言犀利而风趣,充分表现出他过人的应变能力和高超的语言艺术。
周恩来总理的语言智慧也表现在同国民党政府的谈判中。有一次,在谈判中,国民党人士说同我方谈判是“对牛弹琴”。周恩来总理灵机一动,利用对方抛来的成语,将计就计,巧妙地回敬了对方:“对,牛弹琴。”在这里,周恩来总理把对方抛来的“对牛弹琴”这个成语巧妙地进行了结构上的调整,变成了一个内涵丰富的“对,牛弹琴”,让对方自取其辱,陷入窘境。
周恩来总理用他风趣、充满智慧的语言,一次次战胜对手,使中国自信地立于世界之林。
【1】周恩来总理在对派克钢笔的回答中,要表达的意思是( )
A.派克钢笔很难得到,很有意义。
B.派克钢笔非常昂贵,值得纪念。
C.派克钢笔来自朝鲜,与你无关。
D.派克钢笔是抗美战利品,很有意义。
【2】周恩来总理与外国记者之间的语言交锋不包括( )
A.巧答“马路”难题。
B.巧化“手帕”尴尬。
C.巧解银行存款难题。
D.巧化成语“对牛弹琴”。
【3】关于本文,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总分结构,开头总写,后面分写。
B.本文首尾呼应,赞美了周恩来总理高超的语言艺术。
C.本文列举了诸多事例来写周恩来总理,重点描写了与国民党谈判一事。
D.本文抓住动作描写,表现了周恩来总理的机智与幽默。
【4】国民党人士在判中说的“对牛弹琴”和周恩来总理说的“对,牛弹琴”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周恩来总理的话妙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感悟: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州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色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自由自在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小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地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1】给本文加一个合适的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辽阔——(_________) 欢跃——(_________)
【3】用“ ”画出文中的过渡段,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4】在短文中找出一个拟人句写下来,并仿写一句。
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 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已用“//”分成两段,请你概括第一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外阅读。
敦煌莫高窟
在浩瀚无垠的沙漠里,有一片美丽的绿洲,绿洲里藏着一颗闪光的珍珠。这颗珍珠就是敦煌莫高窟。它坐落在我国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
鸣沙山东麓是平均高度为十七米的崖壁。在一千六百多米长的崖壁上,凿有大小洞窟七百余个,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石窟群。其中四百九十二个洞窟中,共有彩色塑像两千一百余尊,各种壁画共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莫高窟是我国古代无数艺术匠师留给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
莫高窟的彩塑,每一尊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最大的有九层楼那么高,最小的还不如一个手掌大。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大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
莫高窟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的是描绘古代劳动人民打猎、捕鱼、耕田、收割时的情景,有的是描绘人们奏乐、舞蹈、演杂技时的场面,还有的是描绘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还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动人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共六万多件。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掠走。仅存的部分经卷,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
【1】联系上下文,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
形容沙漠没有边际。(_______)
指彩塑的表情、神态各不相同。(_______)
【2】第2自然段在介绍莫高窟的规模时,大量地运用了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介绍了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莫高窟的彩塑,每一尊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这句话是它所在段落的____句,作者是从彩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进行介绍的。
【4】赏析句子。
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还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
(1)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也选择一个物品(或景点、场景),用上这样的句式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围绕着敦煌莫高窟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认真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父亲的难题
小保罗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他父亲虽然空闲时间不多,但晚上却经常同他的孩子在一起。父亲喜欢孩子,总是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些富有教益的寓言和别的故事。
一个星期五的晚上,保罗和姐姐玛莎在忙着刷保罗的田径鞋,因为他要参加学校明天举行的一场短跑比赛。(A)坐在沙发上读报的爸爸摘下眼镜,凑手身子,又唠唠叨叨地讲起了他的寓言来。他讲的是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保罗记得自己已经听过好些遍了,实在叫人腻味。
末了,爸爸对似听非听的保罗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一定要记住动作缓慢的乌龟之所以能跑赢兔子是因为它的踏实和韧性然而保罗还是低垂着头默不作声地弄他的鞋子爸爸的口吻变得有点严肃难道你不觉得应该从乌龟身上获得一些教益吗
(B)保罗神情困惑地朝天花板呆望了一阵,然后回过头来看看爸爸:“这么说,你是要我指望贝利、托尼、萨利在明天的60米的赛跑中会像兔子那样躺下来睡觉啰?”
爸爸心里颇感惊讶,怎么也想不到独生子会突然冒出这样的话来。他沉默了一会儿,略为发窘地回答:“(C)我没有说乌龟会指望兔子在中途睡觉。”
“乌龟一定事先知道兔子在比赛时会睡觉的。”保罗反驳道:“要不然傻乌龟就是自不量力,竟敢和兔子较量。谁都知道兔子的速度起码要比乌龟快上100倍!”
“乌龟压根儿就不知道兔子会睡觉,”爸爸坚持道,“他是靠坚持不懈的努力,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向前爬才取得胜利的。”
小保罗把两只小手的手指勾在一起,认认真真地思忖着,(D) “我可不相信。”他倏地站起身来,“乌龟的胜利完全是靠运气,要不是碰巧兔子中途睡觉,它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跑赢兔子。即使乌龟比你说的踏实还要踏实100倍,它仍然跑不过兔子!”
爸爸的脸上露出一丝难以名状的笑容,捏着报纸的手颓然落在膝盖上……
1. 请给文中第三自然段点上标点。
2. 在文中的第二自然段里,用“”画出与(A)句中“又唠'唠叨叨”中的“又”字相呼应的句子。
3. (B)句中“呆望了一阵”中的“一阵”不能改为“一眼”的原因是。
4. (C)句仅仅是指乌龟和兔子吗?还指了谁?那么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5.小保罗的父亲认为乌龟取胜的原因是_,而小保罗认为乌龟取胜的原因是。
你认为父亲和小保罗谁说得对?
6.文中(A) (B) (C) (D)四个句子都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请在下面的选项后面画“√”。
(1) 外貌( ) (2)语言( ) (3)神态( )
(4) 心理( ) (5)动作( ) (6)性格( )
7.致使父亲遇到“难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选择正确的一项画“V”。
(1) 父亲无法进一步解释乌龟取胜的原因。 ( )
(2) 儿子死钻“牛角尖”而又固执己见。 ( )
(3) 儿子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与父亲不一致。 ( )
(4) 儿子对已“听腻”了的寓言故事不再感兴趣。 ( )
20、句子练习。
(1)许多孩子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对我说:“我今天带你去翠微峰玩一天。”(改成不用冒号、引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湖面上溅起了涟漪。(扩句)
2、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改为陈述句)
22、按要求写句子。
(1)傻事我不会再做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校操场扩张了不少。(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快乐作文。
你喜欢看漫画吗?你能读懂下面两幅漫画吗?从漫画中受到什么启示呢?请你从中选择一幅写一写。要求: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