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诗句中,不是表达思乡之情的是( )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B.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质朴无华 华:时光,岁月
B.漫天要价 漫:没有限制,没有约束
C.众所周知 周:普遍,全面
D.心满意足 满:全部充实,没有余地
3、最初有文字的时候,人们把字写(刻)在( )上。
A.竹子 B.纸 C.龙骨 D.锦缎
4、写出些列词语的反义词。
灵巧 _______ 勇敢 _______ 输 _______
风平浪静 _______ 哭笑不得 _______
心惊胆战 _______ 垂头丧气 _______
5、读拼音,写词语。
nián línɡ jù jué shī xínɡ zhǎn xīn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6、用“然”字组成合适的词语,填入句中的括号里。
1.上联挂出后, (_____)有不少文人墨客前来茶楼品茶对句。
2.他连个招呼都没打敦走了, (_____)是生气了 。
3.他也不知道为什么,那天(_____)顶撞了爸爸。
4.胜利(_____)属于意志坚强的人。
5.他(_____)保持着老红军艰苦奋斗的作风。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_____________》的内容改编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_________。“三国”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猴王出世》这篇课文出自神魔小说《_________》。书中的主人公是师徒四人:唐僧、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景阳冈》按照______顺序介绍了武松喝酒、______、______和______这四件事情。
4.《威尼斯的小艇》的作者是______国的______。课文描写了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用“______”比喻小艇的两头向上翘起的样子,用“______”比喻小艇行动起来轻快灵活。
5.“荷兰,是______之国,______之国,也是______之国。”在《 牧场之国》这篇课文中,作者以“______”这句话贯穿全文.突出了牧场的美。
6.在埃及金字塔中,最大的是______。看到它,我们最先想到的一个词语是:______;它的外形就像一个“______”字,在埃及人们心目中,它比______还要贵重。
7.《手指》的作者是______。 本文紧紧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小指这五根手指不同的__________进行描述,阐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8.《童年的发现》讲的是作者童年时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了儿童________的特点和________的想象力。
9.学完第五单元,我们认识了,________的小嘎子和________的小胖墩儿;还了解了_________的严监生;________的刷子李告诉了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10.邀游汉字王国,让我有很多收获。我不仅知道________研究了甲骨文。还知道了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如小篆之后是________,同时我也积累了许多有趣的谐音歇后语,如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都让我感受到中华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
11.从“冷冷地问”目光柔和下来”“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这些词句中可以体会到沃克医生由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的心理变化过程,从中可以看出沃克医生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12.“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中的“忠骨”是指______________,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下面各字上减去一笔,变成新字。
鸣____ 钧____ 匆____ 治____ 享____
旬____ 待____ 师____ 候____ 未____
9、阅读理解。
晏婴劝谏
①晏婴和齐景公及群臣到纪国的纪地游览,手下人无意中捡到了一个精美的金壶,献给景公。那金壶的内壁还刻着“食鱼无反,勿乘驽马”八个大字。齐景公看了看,故作聪明地解释道:“吃鱼不吃另一面,是因为讨厌鱼的腥味;骑马不骑劣马,是嫌它不能跑远路。”众人无不随声附和,赞叹齐景公理解得很深刻。晏婴在一旁说道:“臣觉得这八个字里面包含的是治国的道理。‘食鱼无反'是告诫国君不要过分压榨百姓;‘勿乘驽马’是告诚囯君不要重用那些无德无才的人。”齐景公有些不服,于是反问:“纪国既然有这么好的格言,为什么还亡国了呢?”晏婴答道:“臣听说,君子们的主张应该高悬于门上,牢记不忘。纪囯却把它们放在壶里,既不能经常看见,也不能对照着去做,能不亡国吗?”齐景公若有所悟,对随从的大臣说:“大家要记住金壶里的格言。”
②齐景公在牛山上游览的时候望着都城,泪流满面地说:“美丽的国都啊,草木多么茂盛!为什么随着时光的流逝,万物都要死亡呢?假若从古到今没有死亡,那么我将到哪里去呢?”他的两个大臣也跟着流泪:“我们依靠君主的恩赐,饭菜可以吃饱,车马可以乘骑,看见死亡临近,禁不住都很悲伤,何况我们的君主呢?”
③齐景公看晏婴在一旁冷笑,便问道:“我和大臣触景伤情,有什么值得你发笑呢?”
④晏婴说:“假如贤明的君王不生老病死,那么您此时只会在农田里,哪里还会有时间触景伤情呢?正是因为一个人离开了君位,才有机会让另一个人被立为君,也才有机会轮到您当上国君,可笑您身在福中不知福。您却为自己即将死亡而悲伤哭泣,这是很不仁不义的啊!我对不仁不义的君王及讨好巴结的大臣怎能不讥笑呢?”
齐景公听了十分惭愧,举起酒杯来自己罚自己的酒。
【1】请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并写在括号内。
稀疏—(______)乞求—(______)昏庸—(______)
【2】文章主要讲了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晏婴认为“食鱼无反”是告诫国君______________,而“勿乘驽马”则是告诫国君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晏婴认为纪国将格言放在壶里,不能看见也不能照着去做,所以会亡国。
B.由于惧怕齐景公,大臣们对于齐景公的言论不得不恭维附和。
C.面对晏婴的两次劝诫,齐景公都能够听进去并有所领悟。
【5】文章结说“齐景公听了十分惭愧”你觉得齐景公惭愧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草船借箭(节选)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调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草船借箭》是按照____________顺序写的,选段的故事情节可以这样概括:船靠近曹军水寨→_________→擂鼓呐喊→曹军放箭→__________。
【2】“箭好像下雨一样”是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突出表现了___________。
【3】面对鲁肃的疑问,诸葛亮断定曹操不敢派兵出战的根本原因是( )
A.雾大,曹操不敢派兵出战。
B.诸葛亮带的士兵多。
C.诸葛亮了解曹操生性多疑的性格。
D.曹军的水军战斗力弱。
【4】诸葛亮为什么下令让船队“一字摆开”,还让军士们“擂鼓”“呐喊”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威尼斯之夜
威尼斯蓝天的妩媚和夜空的可爱是无法用语言来描绘的。在那明净的夜晚,河面水平如镜,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的颤动。泛舟河上,四周一片蔚蓝、宁静,真是水天一色,使人仿佛进入绮丽的梦境一般。空气那么清澈、透明,抬头望去,这儿的星星似乎远比我们法兰西北部夜空中的星星要多。夜空到处布满星星,那深蓝的夜色都变淡了,融入了一片星辉。
如果你想领略一番这儿独有的清新和恬静,你可以在这迷人的夜晚去皇家花园附近,沿着大理石台阶往下,直到运河边上。要是那里镀金的栅栏已经关上,那你可以乘坐一种名叫冈多拉的风格独特的威尼斯小艇,缓缓荡去,到那夕阳余温尚未散尽的石板小路旁,那里再也不会有人来打扰你的宁静。晚风从椴树顶上轻轻吹过,把片片花瓣撒落到水面上,天竺葵和三叶草淡淡的芳香一阵阵向你袭来。圣马可大教堂那雪花状的石膏圆顶和螺旋形的尖塔在夜空中高高地耸立着,周围的一切,包括作为威尼斯三绝的碧水、蓝天和色调明丽的大理石,都给抹上了一层薄薄的银辉。当圣马可大教堂顶楼上的钟声在空中徐徐回荡时,就会有一种难以言传的平静感透入你的灵魂,使你觉得整个身心都已溶化在那足以忘掉一切的安谧和静止之中了。
【1】选择正确的答案,读第一自然段,这段共写到星星( )次。
A.1
B.2
C.3
D.4
【2】选择正确的答案,下列不是威尼斯的“三绝”的是( )
A.碧水
B.晚风
C.大理石
D.蓝天
【3】选择正确的答案,文章第二自然段是按( )的顺序来记叙的。
A.时间
B.事情发展
C.逻辑
D.地点变化
【4】选择正确的答案,夜晚的皇家花园附近给人的感觉是( )
A.妩媚可爱
B.清新恬静
C.绮丽多彩
D.美丽梦幻
【5】选择正确的答案,本文写了威尼斯的( )
A.动态美
B.夜色美
C.静态美
D.朦胧美
【6】作者在描写威尼斯的夜色时,写了哪三种植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了这篇文章,威尼斯之夜最能打动你的地方是什么?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通告,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根据北京疫情的最新消息,凡是从北京来莲都的人员一律进行14天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______)
【2】小刚的爸爸要去养老福利院看望小刚奶奶,他只要配合做好“亮码+测温”就可以通行了。(______)
【3】广大市民朋友做到少吃、不吃生食,食物尽量煮熟煮透,养成良好的烹饪饮食卫生习惯。(______)
【4】北京师范大学陈教授近期要来莲讲学,这事早在两个月前就确定,不能更改。(______)
13、课外阅读。
我不能忘记祖国
1908年,宋庆龄15岁,就进了美国佐治亚州梅肯市的卫斯理女子学院。她是个文静而又爱沉思的女孩子,她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奋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搜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 充足)准备。
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起身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温和 温暖)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总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 振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教室里响起了(激烈 热烈)的掌声。 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
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1】用“√”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词。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句中的“它”指的是_________。
(2)“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句中的“它”指的是__________。
(3)“……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句中的“它”指的是_________。
【3】仔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宋庆龄说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最后一句话表达了宋庆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ㄚ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1】读完短文,可以推断出刘姥姥这一人物的身份是( )
A.封建大家长
B.农家妇女
C.孝顺的当家媳妇
D.娇弱的千金大小姐
【2】短文写“众人先是发怔”这一细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示例,选取文中的另外一个人物,从“笑”中分析其人物形象。
例:从史湘云“一口饭都喷了出来”中可以看出,她性格率直,大大咧咧,不会控制情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的前文有这样一句话: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拉了刘姥姥出去,悄悄的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若错了我们就笑话呢。”用“﹏﹏”画出与之相呼应的句子,并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诺曼底”号遇难记(节选)(7分)
哈尔威船长,他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哈尔威船长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在英吉利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
他的一生都要求自己终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1分)
凝视( ) 屹立( )
(2)画出描写哈尔威船长神态的句子,并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什么?(2分)
(3)为什么说“在英吉利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2分)
(4)联系课文,说说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2分)
他的一生都要求自己终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16、拓展题
小书屋
这间小巧玲珑的小书屋,被挤在两幢高大的楼房中间。
小书屋门前,摆着几张临时搭起的书架,上面挨挨 ( )挤挤地摆满各种书刊杂志:有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有适合青年人阅读的,也有适合中老年人阅读的,种类之多,令人目不暇接。它们都争着把自己的知识无私地奉献给过路的读者。小书屋主人的态度很好,不仅百问不烦,百拿不厌,而且还能根据顾客的年龄、性别、职业特点,主动介绍你所喜爱的精神食粮。
小书屋内,有一个柜台,它分上下两层,都密密麻麻地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刊杂志。四周的墙壁上,从上到下也用铁丝和绳子挂了四行 ( )书刊,就连两扇打开的小门上,店主人也没让它空 ( )闲着。不管是清晨,还是傍晚,不管是三伏酷暑,还是数 ( )九严寒,只要你来到这个书店小屋,都可以随意选择你喜爱的书刊,让你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这个小书屋,没有宽敞豪华的门面,也没有富丽堂皇的室内装饰,却有着琳琅满目的书刊杂志、热情和蔼的笑容、亲切温柔的话语,这一切,给人们带来春天般的温暖。它像一叶小舟,载 ( )着人们遨游知识的海洋。
【1】在短文中的括号里给加点的字或词注音。
【2】联系上下文说明加点的词各代指什么。
(1)它们都争着把自己的知识无私地奉献给过路的读者。( )
(2)它分上下两层,都密密麻麻地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刊杂志。( )
(3)它像一叶小舟,载着人们遨游知识的海洋。( )
【3】用“______”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说明用什么比喻什么。
。
【4】在熟读短文的基础上想一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小书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话说三国时魏国的名将司马懿占领了街亭以后,亲自带领十五万大军向西城来了。这一天,诸葛亮正和部下商量怎么抵抗的事,忽然有探子飞马来报:“司马懿带领十五万人马朝西城打来。”这时候,诸葛亮身边并没有大将,只有一些文官。他所带的五千士兵有一半去运送粮草了,只剩一半在城中,听说司马懿的兵来了,全都吓得心惊胆战,不知怎么办才好。诸葛亮到城头一看,果然尘土飞扬,魏兵分两路向西城杀来。诸葛亮传下命令,叫人把所有的旗子都藏起来,城里的人不许随便出入,也不许大声说话,把四面城门全都打开,每个城门口派二十个老兵扮成老百姓的模样,拿着扫帚打扫街道,如果魏兵到了,不要惊慌失措。诸葛亮吩咐完了,自己把鹤毛大氅一披,戴上丝织的头巾,领着两个小童登上了城楼,坐在城楼上弹琴。
【1】当司马懿率军直奔西城的时候,诸葛亮面临着怎样的状况?用“_____”画出相关语句。
【2】面对司马懿率军攻来的情况,下列不属于诸葛亮所做的准备的是( )
A.全副武装,准备迎战
B.藏起旗子
C.老兵扮百姓打扫街道
D.自己登城焚香弹琴
【3】你从这个故事中感受到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短文,我知道这个故事的名称是“_________”。
18、说明文。
太空“清洁工”
太空垃圾是些什么呢?它们有的是完成了任务,已经到了设计寿命的报废卫星;有的是发射失败,没能进入预定轨道的航天器;还有些是发射卫星的火箭残骸。这些东西失去了地面控制,就像高速公路上不守交通规则的车辆,横冲直撞,正常运行的航天器一旦碰上它们,立刻就得遭殃。太空垃圾的飞行速度很快,破坏力极大;而且因为外层空间空气稀薄,阻力很小,它们可能绕地球飞行很多年也不会坠入大气层烧毁。
英国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专门清除太空垃圾的人造卫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太空“清洁工”,它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太空垃圾这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太空“清洁工”的质量只有6千克,制造和发射的全部费用不到100万美元。别看它个儿不大,本领可不小。它装有四台摄像机,搜索上下、左右、前后的情况。一看到太空垃圾,它就立刻靠近过去,然后紧紧抓住那个捣蛋鬼,接着迫使太空垃圾和自己一起减慢飞行速度,在重力的作用下降低高度。一旦进入稠密的大气层,剧烈的空气摩擦而产生的高温就会将它们一同烧毁。从地面上看,就像天空坠落的流星一样,假如垃圾的体积太大,来不及在大气中完全烧毁,“清洁工”还能控制降落时间,让它的残骸掉到沙漠或海洋中,既不再威胁空中的航天器,也不会给地上的人们带来麻烦。
有了太空“清洁工”,外层空间会干净许多,航天器的运行也安全多了。但现在的做法还是让“清洁工”和太空垃圾同归于尽,虽然造价不算太贵,但是清除一件垃圾就得牺牲一个“清洁工”,还是不合算。科学家们下一步的目标是研制更高级的太空“清洁工”,使它能够在消灭掉一个太空垃圾以后再去寻找别的垃圾,多完成一些清理工作。
【1】短文的说明对象是( )。
A.人造卫星
B.太空垃圾
C.太空“清洁工”
【2】什么是“太空垃圾”?请找到相关语句并用双横线画下来。
【3】下列选项不是短文第2自然段说明的主要内容的是( )
A.太空“清洁工”的特点
B.太空“清洁工”的功能
C.太空“清洁工”的作用
【4】对文中画“ ”的语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太空垃圾”的危害。
B.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太空垃圾”的危害。
C.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太空垃圾”的危害。
【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 )
A.作比较 生动、形象地说明太空“清洁工”个小本领大。
B.列数字 准确、客观地反映出太空“清洁工”质量轻、成本花费少。
C.列数字 生动、形象地说明太空“清洁工”个小本领大
【6】现在的太空“清洁工”是最先进的吗?科学家们对它还有什么新的研发目标吗?以下选项不正确的是( )。
A.已经是最先进的了。
B.不是最先进的,清除完一个垃圾就牺牲一个“清洁工”。
C.将来还要研制一种新型的“清洁工”,消灭一个太空垃圾之后还能继续清理其他太空垃圾。
19、阅读《白杨》选段,回答问题。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那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现在呢,孩子们多了一点知识。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白杨树。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几生根了。
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1】在文中的“□”里加上标点符号。
【2】在第一节中找出两组反义词。
( )——( ) ( )——( )
【3】用“——”划出描写白杨树特点的句子,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白杨树,又陷入沉思,此时爸爸在沉思什么?
爸爸沉思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高大的白杨树”是指________________;“几棵小树”是指______________。
【6】这段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写作方法,作者借赞美白杨树赞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换个说法,不改变原句的意思。
1.淮南的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2.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21、按要求写句子。
(1)电话是现代通话的一个工具,联系工作办点儿事都比较方便。(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真猜不着了,我告诉你,歌剧,刘三姐,没看过吧?(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话人人都会打。(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打电话啰唆误了自己的事。 打电话啰唆耽误了别人的时间。(用关联词合并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把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1.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把我的世界写给你看!(25分)
你一定也会有神奇的梦想吧!是想拥有一个万能机器人替你分忧解难,还是想长有一双翅膀在宇宙中自由飞翔……请以“假如我有 ”为题,把所想的内容写下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