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黄冈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

    A.静态描写是指对人物、景物作静止状态下的描摹状写,创造生动具体的感人形象的一种写作方法。动态描写指描写景物或人物在运动中的状态。

    B.“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是动态描写。

    C.“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是对荷兰牧场的静态描写。

    D.《金字塔夕照》中,“天上地下,黄澄澄,金灿灿,一片耀眼的色调,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这句话属于对开罗的动态描写。

  • 2、下面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和“晃动”的“晃”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 B.而过 C.一拳 D.摇摇晃晃

  • 3、汉字的艺术魅力在对联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下列与“云雾初开,凄凄风寒柏树绿”对仗最工整的下联是(        

    A.住杖林间,香风飘舞花间度

    B.三五约车,苍苔芳径林中静

    C.澹烟细雨,竹下论交有几人

    D.山河晚眺,融融日丽柳条青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眼睛          )的东西          )的孩子

         )的心情           )的主意           )的小姑娘

           )的桌子         )的儿女           )的光

    一(       )蜡烛    一(      )妇女  一(      )主意

    一(      )油灯     一(      )眼睛  一(      )楼梯

  • 5、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1)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月出惊山鸟,___________________

    (2)草满池塘水满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下扬州。”这是一个春光烂漫的季节,到扬州去游玩再好不过了!

  • 7、看拼音,写词语。

    zhāo dài   chū xi guī ju miàn bù gǎi sè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

    qǔ xiào   wǔ rǔ qiú fàn ān jū lè yè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

  • 8、形近字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理解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和“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靠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字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 吟“爆竹声中一岁除”;

    吟“清明时节雨纷纷”; 吟“明月几时有”; 吟“劝君更尽一杯酒”; 吟“漫卷诗书喜欲狂”; 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被废除了。

    【1】根据意思写词语

    (1)半开玩笑地回答。________

    (2)比喻像潮水一样起伏的心情,难以抑制。________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文中横线上(填序号)

    A.中秋时

    B.清明时

    C.过年时

    D.喜悦时

    E.慷慨时

    F.送别时

    【3】汉字的特点是( )(多选)

    A.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

    B.又整齐又灵动,适宜表达一种微妙、诗意的情感。

    C.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D.汉字好记好学,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文字。

    【4】最能体现汉字特点的是( )

    A.汉字的形

    B.汉字的义

    C.中国古典诗词

    D.汉语拼音

    【5】为什么说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被废除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

    《三国演义故事》节选

    那年,曹操占领了荆州,又派兵追赶刘备。考虑到自己兵马少, 抵挡不住曹操,刘备决定先撤退。

    在撤退过程中,当地很多百姓追随而来。大家扶老携幼,推车挑担,慢慢腾腾地赶路。见此情景,不少将领劝说刘备:干脆把百姓留下吧!曹军追上来,可就完啦!”“想想后面的曹军,可都是轻骑,一天一夜能跑三百多里呀!”“!刘备回过头望着连哭带喊的百姓们,眼泪差点儿掉下来,我怎么忍心丢下这老老小小不管呢?走,一起走!刘备果断地下达了命令。就这样,军队中夹杂着许多百姓, 一天才走十几里地。结果,在长坂坡,被曹军追上了。

    一场恶战开始了。曹军的兵力强盛,把刘备的人马打得七零八落。他的妻子和孩子也被冲散,不见了踪影。

    忽然,有人来报告他说:赵云将军不见了!

    刘备大吃一惊,心想:赵云是自己得力的战将,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好哇!这时候,有人说看见赵云往北跑了,还断定:赵云一定投降曹操去了!

    胡说!刘备非常生气,赵云跟我多年,忠心耿耿,他不会扔下我投降曹操的!

    正说着,又有人高声喊:赵将军回来了!刘备高兴地迎上前去,只见赵云抱着他的儿子,气喘吁吁地跑来了。刘备几步走到赵云跟前,握住他的手,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刚才断定赵云去投降曹操的人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所以,刘备虽然兵力弱,但还是有很多能人愿意投奔他,并助他成就了大事业。

    1根据上下文,试着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

    扶老携幼:_________________

    2给文章划分段落(用标出),再把下面的段落大意补充完整。

    1)由于刘备坚持带百姓一起撤退,在长坂坡_______

    2)曹军大败刘军,赵云_______

    3)很多能人投奔刘备,_______

    3读第 57 自然段,从中摘录描写刘备心情变化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下面语句,想一想,它们各运用了怎样的方法来刻画人物,选择正确的答案。

    ①动作描写   ②外貌描写   ③语言描写   ④心理活动描写

    1)刘备几步走到赵云跟前,握住他的手,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______

    2胡说!刘备非常生气,赵云跟我多年,忠心耿耿,他不会扔下我投降曹操的。______

    5读了故事,你觉得刘备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一只巴掌也能拍响》回答问题。

    一只巴掌也能拍响

    文/玉树

    她从小就“与众不同”,因为小儿麻痹症,不要说像其他孩子那样欢快地跳跃奔跑,就连平常走路都做不到。寸步难行的她非常悲观和忧郁,当医生教她做一点运动,说这可能对她恢复健康有益时,她就像没有听到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忧郁和自卑感越来越重,甚至,她拒绝所有人的靠近。但也有个例外,邻居家那个只有一只胳膊的老人却成为她的好伙伴。老人是在一场战争中失去一只胳膊的,老人非常乐观,她非常喜欢听老人讲故事。

    这天,她被老人用轮椅推着去附近的一所幼儿园,操场上孩子们动听的歌声吸引了他们。当一首歌唱完,老人说道:“我们为他们鼓掌吧!”她吃惊地看着老人,问道:“我的胳膊动不了,你只有一只胳膊,怎么鼓掌啊?”老人对她笑了笑,解开衬衣扣子,露出胸膛,用手掌拍起了胸膛……

    那是一个初春,风中还有几分寒意,但她却突然感觉自己的身体里涌动起一股暖流。老人对她笑了笑,说:“只要努力,一只巴掌一样可以拍响。你一样能站起来的!”老人的话一下子点醒了她,使她内心逐渐明朗起来。

    那天晚上,她让父亲写了一张纸条,贴到了墙上,上面是这样的一行字:一只巴掌也能拍响。从那之后,她开始配合医生做运动。无论多么艰难和痛苦,她都咬牙坚持着。她扔开支架,努力站起来,右脚刚一落地,却摔了一跤,摔倒、爬起,再摔倒、再爬起……。汗水湿透了衣裳,身上到处是青一块紫一块的,但她还是咬牙坚持着。父亲很心疼,三番五次地对她说:“别再练了,你的腿已经多处淤青了。”她目光坚定,相信自己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行走,奔跑。她要行走,她要奔跑……

    11岁时,她终于扔掉支架,她又向另一个更高的目标努力着,她开始锻炼打篮球和参加田径运动。

    1960年罗马奥运会女子100米跑决赛,当她以11秒18第一个撞线后,掌声雷动,人们都站起来为她喝彩,齐声欢呼着这个美国黑人的名字:威尔玛·鲁道夫。

    那一届奥运会上,威尔玛·鲁道夫成为当时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女人,她共摘取了3枚金牌,也是第一个黑人奥运女子百米冠军。

    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希望,哪怕只剩下一只胳膊;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梦想,哪怕残疾得不能行走。

    (选自《读写》(A版)2019年12期)

    1文中“她从小就‘与众不同’”中的“她”指的是( )

    A.父亲 B.医生 C.威尔玛·鲁道夫 D.一只胳膊的老人

    2文中“她吃惊地看着老人”中“吃惊”的原因正确的是( )

    A.孩子们的歌声动听 B.老人推她去幼儿园

    C.老人说为他们鼓掌 D.老人拍胸的举动

    3“那是一个初春,风中还有几分寒意,但她却突然感觉自己的身体里涌动起一股暖流。”句中“这股暖流”指的是( )

    A.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 B.用手掌拍胸膛很温暖

    C.春天到了天气已转暖 D.幼儿园孩子动听歌声

    4下列表明威尔玛·鲁道夫的心理变化的词语,依次正确的是( )

    A.乐观—悲观—自信 B.悲观—自信—明朗

    C.悲观—胆怯—自信 D.悲观—明朗—自信

    5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神态描写,具体地写出她训练时的狼狈。

    B.动作描写,具体地写出她是无法站立的。

    C.心理描写,写出她内心的痛苦,急于求成。

    D.动作描写,形象地写出她练习站立时的艰难。

    6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以《一只巴掌也能拍响》为题,你认为好吗?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四自然段结尾处“她要行走,她要奔跑……”,请发挥想象,此时她是怎么想的?不超过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秦兵马俑》节选

    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人;有的目光炯炯,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好像在听候号角,待命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

    1选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A. 话没有说完 B. 声音的延长 C. 同类词语的省略

    2选文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选文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

  •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紫荆花

    清晨,我推开窗户,风雨之后,清新的空气中飘溢着泥土的芳香。朦胧中,一朵红霞向眼前飞来,哦,原来是那盆心爱的紫荆花,一夜之间竞相怒放了,真有一番”夜来风雨声,花‘开’知多少”的情趣啊!

    一阵清风吹来,紫荆花飘飘摇摇,犹如一位飘逸潇洒的仙子。它的根呈灰白色,就像两个半球支撑着树身。根上分出两个树杈,弯弯曲曲地向四周延伸,互相盘绕,合力向上生长着,多像蛟龙的龙须呀!

    花冠是整个盆景的精华,就像一幅富有诗意的画卷呈现在我的眼前。绿叶守红花,红花托绿叶,交相辉映。紫荆花的叶子是椭圆形的,分明的脉络勾勒出绿叶的轮廓;叶片有的向外翘,有的向内弯,有的平整,有的弯曲,形态各异。它的花朵真是别具一格,花瓣呈紫红色,由外向内卷曲,就像一个褶纹多彩的羽扇,又像一个晶莹剔透的铃铛,微风中送来一阵阵幽香,沁人心脾。花儿三朵一簇,五朵一堆,花竞相开放。花枝上还缀满了花骨朵,含苞欲放,那淡黄色的花蕊正悄悄地从花骨中钻出,花骨朵慢慢地绽开笑脸,似乎正为自己的未来而喜悦。

    秋风瑟瑟,紫荆花微微颤动着,随风飞舞,投入了大地的怀抱。这一寸泥土,一方空间,就是它的栖身之地。曾几何时,它在这里扎了根,在大地的滋润下,在阳光的爱抚下成长着……它没有忘记母亲的教诲,把大自然赋予的一切又无私地奉献给了人们,让人们一起分享这金秋时节的美景。

    感叹之余又多了一份惆怅,叹息它短暂的一生。突然,我惊喜地发现新的生命又在不断地孕育、诞生,风雨之中,一片新的红霞又向我飘来。啊,紫荆花,你总是把美留在人间,为这充满寒意的秋天增添一线生机!

    望着这一切,我沉醉了,沉醉在一派迷人的秋色中……

    1联系上下文,先解释加粗的字,再解释词语。 

    ①竞相怒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含苞欲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具体描写紫荆花的色、形、味的句子。

    色:  

    形:  

    味:  

    3读文中的句子,按要求填空。

    ①画横线句子中的”未来”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啊,紫荆花,你总是把美留在人间,为这充满寒意的秋天增添一线生机!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①一个平常的春天,一位饱经风霜的母亲,向别人讨了几棵树苗。她要把它们栽在门前。

       ②母亲栽种完毕后  她的一个孩子从门里一拐一拐地出现了 妈妈  把这棵小树也栽下吧  孩子的手里qín qínɡ)着一棵树苗  那是她丢弃的一棵  她又瘦又小,一点也不强壮,甚至还有一些枯萎。孩子吃力地站在母亲的面前。他是她最小的孩子,一生下来就残疾。孩子擎着那棵树苗,满眼里都是渴求的光芒。母亲望着孩子站立不稳的腿,她犹豫了。她认为孩子是在做着一件没有结果、同样也没有意义的事情。等看到孩子眼里的那片灼灼的光芒,母亲终于点点头——就算它最终长不成一棵大树。

      ③孩子高兴极了,他小心翼翼地放下树苗,抢着去挖树坑。他人小力气弱,挖得很吃力。母亲要替他挖,他不肯,硬是自己挖成了。孩子挖的树坑比母亲挖得都大、都深。

      ④树苗栽种下了,孩子一拐一拐地拎着水桶,给每一棵树浇水。母亲看着,心里想着,这棵树能长大吗?做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她真的不相信那棵树苗会活过来,会长成一棵大树。

       ⑤可是不久,那棵树苗和其它树苗一样,也鼓出了叶子。只不过稍迟了几天,叶片稍细小了些。可不管怎么说,它活过来了,它也是一棵树了。

       ⑥每一天,孩子都要拎了水桶浇树苗。孩子是认真的。他浇水也不厚此bó  báo)彼,一棵小树一桶水。那棵由他乞求母亲允许,他自己亲手挖坑栽种的小树苗,孩子也只浇一桶水。

       ⑦小树一天一天长大。开始的时候,那棵小树明显地不如它的哥哥姐姐们壮实,显得有些楚楚可怜。可是第二年夏天,它竟然慢慢地赶上了它们。

      ⑧这一年冬天,母亲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送她这个最小的孩子也去学校读书。而在此之前,她是不想,也没有这个能力让这个孩子去学校读书。孩子背着母亲用布片为他缝制的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去了。他一拐一拐地走向学校,可他的脸上却是永远像春天一样明丽灿烂!  

      ⑨放了学,除了做作业,孩子就浇那几棵树,一拐一拐地拎了水桶奔走在水塘和树之间。春去冬来,那棵本来已经失去了生存资格的树,比别的树更青春,更挺拔。

       ⑩孩子每天都是高高兴兴的。别人送给他一个绰号:阳光。他们都叫他阳光。

    1给第2节缺少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2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厚此薄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楚楚可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孩子眼里的那片灼灼的光芒”说明孩子有什么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母亲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母亲做了什么决定,为什么说是重大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春去冬来,那棵本来已经失去了生存资格的树,比别的树更青春更挺拔。”联系文中的人物,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课外阅读

    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节选)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战国和秦汉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者木片上,叫做竹简或者木牍。就是把竹子、木板劈成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细条(一般五寸至二尺长) ,然后削平表面,在上面用毛笔写字,每片可以写八到十四个字。有的把竹简和木赎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叫做“策”,也可以写作“册”。这个“册”字多像在几片竹简中间,穿上了一条绳索的样子。

    当然,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是极不方便的。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这种写有文字的竹简和木片有一百二十斤重。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三千片竹简。

    现在的书,( )品种多,( )越来越小。“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以放大到原来大小。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19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谍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编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

    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

    科学在发展,书也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

    【1】选文第一段第一句中说的“正式的书籍”是指( )

    A.具有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竹片或木片

    B.写有文字的“简”或“牍”

    C.把竹片或木片用绳子或皮条串编起来的“册”

    D.把“简”或“牍”用绳子或皮条串编起来的“策”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3】选文第四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理想中的书籍是怎样的?请你简要说说这种书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手拉手,心连心

    材料一:

    “走过路过不要……走心力作,爱心跳楼价啦!”“哈根达斯秘方,名厨监理,品质上……4月4日下午,广州市美华中学校园内,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以“付出一份爱心,带来一缕温馨”为主题的广州市美化中学2018年义卖活动在热闹的叫卖声中拉开了序幕。

    本次义卖活动的目的是弘扬雷锋精神,继承和发扬友爱互助、扶弱济困、乐善好施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学生关心他人、关爱他人,丰富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锻炼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今年的义卖活动在往年的基础上邀请了部分家长参加,通知家长的参加,加强学校沟通与合作,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材料二:

    颗颗童心筑起公益大爱,满满希望感受爱的光芒。2018年12月2日晚,第八届“光大梦想。爱心启航2018全国青少年经典诵读大会”暨母亲水窖公益活动在京圆满落幕。该活动于2011年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光大银行发起,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公益支持,至今已经步入第八个年头。活动结合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母亲水窖公益事业,面向全国青少年展开,活动以“爱心、梦想、奋进”为主题,通过青少年喜爱的朗诵、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抒发当代青少年对国家、人生的瑰丽梦想,培养他们关爱社会、帮助他人的大爱之心,表达对西部缺水地区母亲、儿童的关心和关注。在此我们呼吁更多的热爱艺术的青少年朋友参与到母亲水窖公益事业中来,让我们用艺术表达自己对梦想的追求,用爱心关注这次大爱无疆的公益活动。

    1“材科一“活动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活动的主题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中的活动内容是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材料二”中的活动内容是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

    3学生义卖活动邀请家长参加的好处是(  )

    A.学生年龄小,不会做买卖,防止上当受骗。

    B.通过家长的参与,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C.通过家长的参与指导,卖出的东西会更多。

    D.让家长放心。

    4“让我们用艺术表达自己对梦想的追求”中的“梦想”指的是(  )

    A.艺术 B.对西部缺水地区母亲、儿童的关心和关注

    C.母亲水窖公益事业 D.爱心公益活动

    5从两则材料来看,他们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实现这一目的形式却不相同。

    6假如某地发生地震灾害,下列爱心活动适宜我们少年儿童做的是(   )。(多选)

    A.奔赴灾区,帮助灾区人民抗震救灾。

    B.捐款捐物,帮助灾区小朋友渡过难关。

    C.上街宣传,呼吁社会关注灾区。

  • 17、阅读课内语段,完成练习。

    沃克医生站起身,熟练地解开病人右眼上的绷带。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他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人,冷冷地问:“你是干什么的?”

    “邮局职员。”

    “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

    病人微微一笑,说:“沃克医生,你说我是军人,我就是军人吧。”

    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下来,他吩咐护士:“准备手术。”

    【1】沃克医生“惊疑”说明了刘伯承的伤势______;“重新审视”说明_______

    【2】沃克医生能猜出刘伯承军人的身份,是因为( )

    A.刘伯承给了沃克医生暗示。

    B.只有军人才能在如此重的伤势下这样从容镇定。

    【3】“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下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沃克医生的情绪变化为:___________

  • 18、课内阅读。

    一间房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刷子李干活还有一个规矩。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那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1从画“____”的句子中可以体会到刷子李的动作__________,还非常________和有节奏感。

    2曹小三在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时候,最关注的是师傅身上有没有白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曹小三不太相信师傅有传说中那么高的本事。

    B.曹小三害怕师傅身上有白点,让人发现师傅的名气有诈。

    C.曹小三认为师傅在吹牛,他要揭穿师傅。

    3“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而美丽的。

    满分5 manfen5.com

    蓝天下面,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平原上、山岭上、深谷里,覆盖着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般的蓝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在自由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儿,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地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1)短文描写了锡林郭勒草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这一自然段是________,起____________的作用,同时,它又是本文的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

    (3)在短文中用“____”画出一个比喻句,用“  ”画出一个拟人句。

    (4)短文第______自然段侧重描写了草原的静态,着重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第______自然段侧重描写了草原的动态,突出了草原________的特点。

    (6)在文前的横线上给短文加个恰当的题目。

    (7)短文引用了歌唱草原的歌曲作为结尾,描写草原的诗句、歌曲还有很多,把你知道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把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1.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句子乐园。

    1.大熊猫真可爱。(胖乎乎的)(把括号里的词加进句子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目不转睛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亮了,太阳出来了。(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抗洪救灾中解放军叔叔的英雄事迹使我们感动得流泪。(陈述句改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条快活的小溪流日夜不停地奔向茫茫的大海。(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我能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又软又烂的淤泥怎么能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改成陈述句)

    2诺贝尔把自己巨大的财富献给了在科学事业上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缩写句子)

    3在这棵高大的松树林上,有几只蜘蛛在爬来爬去.(修改病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根据语意填写句子,与原文构成排比。(2分)

    一朵鲜花点缀不出绚丽的春天,一个音符谱写不出动人的乐章,   ,只有万众一心,群策群力,才能建设好我们的家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