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性命 诡计 破烂 一饮而尽
B.妒忌 曹军 都督 顺风顺水
C.私自 水寨 擂鼓 神机妙算
D.迟延 疑惑 绳索 踉踉呛呛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樱桃(yīng) 倭瓜(wō) 寒漪(yī) 华侨(qiáo)
B.玉磬(qìng) 满陂(pō) 无垠(yín) 玷污(diàn)
C.耘田(yún) 萌动(mén) 暖和(huo) 秉性(bǐng)
3、下列说法和年龄不对应的是( )
A.而立 三十岁
B.不惑 四十岁
C.花甲 六十岁
D.期颐 七十岁
4、比一比,组词语。
铸(______) 剃(______) 腮(______) 疤(______)
涛(______) 弟(______) 鳃(______) 病(______)
5、看拼音,写字词。
1.回头一看,红日渐渐地zhuì_________下去了。
2.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chā_________满了箭。
3.武松提了梢棒,大着步自过jǐng yáng gāng______________来。
4.东吴与刘备联合抗曹,东吴大dū du___________周瑜命诸葛亮十日内制作十万支箭。
6、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观风问(_____) 五(_____)四海 互(_____)有无 惊涛(_____)浪
(____)(____)荡荡 心(_____)诚服 化险为(_____) 惟妙惟(_____)
7、辨字组词。
纽(___________) 杉(___________)
扭(___________) 彬(___________)
饥(___________) 蒂(___________)
矶(___________) 啼(___________)
8、比一比,再组词。
陷_______ 艘_______ 拳_______ 桅_______ 肆_______
馅_______ 搜_______ 眷_______ 诡_______ 律_______
9、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如果有人问,傍晚6点到次日凌晨4点,你在做什么?你可能会说,看大片,吃大餐,陪家人散步,然后进入梦乡。而这10个小时,是淮安市洪泽区人民医院脑外科主任赵光元给病人做手术的时间。
②2016年3月3日即将下班,赵大夫巡视病房,所有的病人情况都很正常。他查完房准备吃晚饭,这时急诊室来了一位脑出血患者,必须马上手术。赵大夫哪里顾得上吃饭,立刻奔进手术室。
③起初手术进行得很顺利,但在清除患者脑部血肿时,赵大夫发现,站着手术,不管以何种姿势握持手术刀都有死角。手术台虽然可以升降,但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为了方便手术,他干脆双膝跪在地上。旁边的医生劝阻他:“赵大夫,您有强直性脊柱炎,这个姿势怎么行呢?”他只说了一句话:“救人要紧!”赵大夫不顾地面的冰冷,不顾腰上的疼痛,跪在了硬邦邦的地板上。大约过去了半个小时,赵大夫觉得膝盖有点难受,医护人员为他找来垫子,垫在他的膝盖下。他全神贯注地继续为患者清除血肿,最后仔细进行止血、缝合。4个多小时的手术时间,赵大夫跪了两个小时。这是高度紧张的两小时,也是争分夺秒的两小时。经过全力抢救,直到晚上11点,患者才转危为安。
④刚刚结束了这台“特殊”的手术,赵大夫稍稍轻松了一些,急诊室又收治了另一名突发性脑出血患者。他二话不说,穿上手术服,再次上了手术台。直到次日凌晨4点,才完成全部手术。
⑤此时,赵大夫已经连续工作了将近20个小时。当CT检查显示患者的血肿已消除时,他这才彻底舒了口气,脸上露出了微笑。他只抽空休息了一会儿,匆忙吃了点东西,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⑥赵大夫跪着手术的照片被护士拍了下来,发到了朋友圈,网友们纷纷称赞这是“最美姿势”。面对记者的采访,他谦虚地说:“医生给病人看病也好,手术也罢,或坐或站,怎样的姿势并不重要,把病治好最重要。”
【1】请给短文起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横线上。
【2】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短文第③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⑤自然段中画“﹏﹏﹏”的句子是对赵大夫的________描写,除此之外本文中还有对赵大夫的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描写,通过阅读短文你觉得赵大夫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快手李(节选)
冯骥才
人人在童年,都是时间的富翁。胡乱挥霍也使不尽。有时呆在家里闷得慌.或者父亲嫌我太闹,打发我出去玩玩,我就不免要到离家很近的那个街口,去看快手刘变戏法。
快手刘是个撂地摆摊卖糖的胖大汉子。他有个随身背着的漆成绿色的小木箱,在哪儿摆摊就把木箱放在哪儿。箱上架一条满是洞眼的横木板,洞眼插着一排排廉价的棒糖。他变戏法是为了吸引孩子们来买糖。戏法十分简单,俗称“小碗扣球”。一块绢子似的黄布铺在地上,两只白瓷小茶碗,四只滴溜溜的大红玻璃球儿,就这再普通不过的三样道具,却叫他变得神妙莫测。他两只手各拿一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只碗下边扣着两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动一下,嘿!四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了,难道这球儿是从地下钻过去了?他就这样把两只碗翻来翻去,一边叫天喊地,东指一下子,西吹一口气,四只小球忽来忽去,根本猜不到它们在哪里。这种戏法比舞台上的魔术难变,舞台只有一边对着观众,街头上的土戏法,前后左右围一圈人,人们的视线四面八方射来,容易看出破绽。
有一次,我亲眼瞧见他手指飞快地一动,把一只球儿塞在碗下边扣住,便忍不住大叫:“在右边那个碗底下哪,我看见了!”“你看见了?”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球朝我惊奇地一闪,跟着换了一种正经的神气对我说。“不会吧!你可得说准了。猜错就得买我的糖。”“行!我说准了!”我亲眼所见,所以一口咬定。谁知快手刘哈哈一笑,突然把右手的茶碗翻过来:“瞧吧,在哪儿呢?”咦,碗下边怎么什么也没有呢?难道球儿从地下钻进左边那个碗下边去了。快手刘好像知道我怎么猜想,伸手又把左边的茶碗掀开,同样什么也没有!只见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一起,举在头顶上,口呼一声:“来!”双手一摇茶碗,里面竟然哗哗响,打开碗一看,四只球儿居然又都在碗里边。四周围看的人发出一阵惊讶不已的唏嘘之声。“你输了吧!买块糖吃就行。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我臊得脸发烫,在众人的笑声里买了块棒糖,站到人圈圈后边去。
从此,我只站在后边看了,再不敢挤到前边去多嘴多舌。他的戏法,在我眼里真是无比神奇。这人也是我童年真正钦佩的一个人。
【1】写出与下列意思相近的词。
惊奇——(________)
居然——(________)
钦佩——(________)
【2】快手李变的戏法名为“_________”,用的三种道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变戏法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从短文中我们能看出快手李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是怎样理解“人人在童年,都是时间的富翁”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爬山的汉子
最初认识他,是在一个笔会上。组织笔会的朋友王少军,中途领着一个人给我引荐。少军说,这是他同村的本家兄弟王少山,做太行崖柏生意的。我看那汉子脸色赤红,走路扎实稳健,想他定是个常走太行的人。
他请我为他写“凌云”二字。我知道,一般来说,求这俩字的,除了喜欢这幅字的章法气势之外,一定还是心怀凌云之志的人。
晚上一起吃饭,我问他一些崖柏的事。他很认真地给我介绍关于太行崖柏的知识。他说,他多次爬太行山,去实地考察崖柏。我问,听说太行山崖柏都生长在险峻之地,你爬山不会有危险吧?他说,没事,去了很多次,习以为常了。他又对我说,他老家沂(yí)水的几座山,他的艺术馆所在地——青州小李广花荣占山为王的清风寨,他都如履平地。
我不禁钦佩这个沂蒙汉子,一个把爬山这样轻描淡写的人,一定是身体与精神都特棒的人。但是,这个时候,王少军突然说:“少山,你给鲁老师看看你的腿!”我惊诧道:“腿怎么了?”王少山很不好意思,在少军一再示意之下,卷起裤腿。我和所有在场的不熟悉他的人,都惊呆了——他的左腿是义肢!我们一个下午的笔会和晚餐,大家都在谈论爬太行山,爬他家乡沂蒙山区的山,他也一直在给我介绍他爬山的经验和感受。可是,他居然是一条腿!
他向我们介绍起他的经历。他自幼跟人学做生意,但在29岁那一年,遭遇车祸,他失去了左腿。他说:“那时我就想,我不能躺在床上啊,我有两个孩子,上面还有老人。”于是,他就告诫自己,要像健康人一样自食其力,活得有尊严。开始,他让自己在平地上适应;后来,就去爬村子附近的山;然后,去爬沂水最高的山。
我想象得出,他爬山时的那种坚毅、坚强和目光炯炯的神情。
【1】下列对文中“凌云之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形容人很傲气 B.形容人有远大的志向
C.形容一个人喜欢白云 D.形容路很难走
【2】对王少山的人物刻画,没有用到下列哪种方法?( )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神态描写 D.心理描写
【3】短文第5自然段写道:“开始,他让自己在平地上适应;后来,就去爬村子附近的山;然后,去爬沂水最高的山。”这句话表明王少山( )
A.靠爬山来进行身体康复 B.喜欢四处游历
C.靠爬山来锻炼自己的意志 D.特别喜欢爬山
【4】最初认识王少山,“我”觉得他是一个(____)的人;请“我”写字,“我”觉得他是一个(____)的人;他很认真地给“我”介绍关于太行崖柏的知识,“我”觉得他是一个(____)的人;他向“我们”介绍起他的经历,“我”觉得他是一个(____)的人。
A.心怀凌云之志 B.常走太行
C.坚强 D.身体与精神都特棒
【5】如果让你送一句话给王少山,你会选择( )
A.满招损,谦受益。 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C.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D.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2、精彩片段。
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的五百个军士正好来到江边搬箭。每条船大约有五六千支,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间接叙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回顾课文内容,想一想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方面。
(1)算好天气:____________________
(2)算好受箭方法:_________________
(3)算好人:①鲁肃:___________②周瑜:_____________③曹操: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的结果表面是(_______),实际是(_______)。
A.诸葛亮神机妙算,周瑜自叹不如 B.诸葛亮如期交箭
13、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A.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B.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
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1】画“﹏﹏”的句子中“样样都有”写出了昆虫的种类_________,由此我想到的四字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段主要描写了园子里的昆虫,你从作者的描写中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B段写“我”和祖父在园子中__________,从___________,可以看出“我”其实不是在帮祖父干活,而是在__________。祖父看到“我”留着狗尾草,并没有责备“我”,而是慢慢给“我”讲狗尾草和谷穗的不同,可见祖父是一个_______________的人。
【4】结合文段内容,说说作者写下面文字时的内心感受。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绿色首都——莫斯科(节选)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地处俄罗斯欧洲部分的中心。玉带似的莫斯科河,自西向东,蜿蜒地经过列宁山下,向北绕过克里姆林宫南侧,然后折向南方流去。莫斯科也因河流而得名。
仅次于巴黎的欧洲第二大城市莫斯科,是一座有800多年历史的名城。它________在7个高低起伏的山丘上,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大蜘蛛网。莫斯科的街道呈环形和放射形,一条条林荫大道,一环环自市中心向外延伸。繁华的大街两旁和新建的住宅区内,________着式样各异、装饰多样的建筑。
克里姆林宫和红场是全市中心。这所举世闻名的宫殿始建于1156年,它是历代沙皇的皇宫。宫殿中央,________着三座有名的天主教堂。光洁的白墙,协调的比例,俨如古代骑士头盔的圆顶,使这些建筑物显得雄浑大方。
红场在克里姆林宫的东面。在俄语中,红场是“美丽的广场”的意思。它辟于15世纪末,本是个贸易市场。后来,沙皇政府经常在此发布政令,召集群众。
莫斯科气温较低,以前树木很少,曾被称为“沙漠城市”。自1928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绿化,建立了从市中心向郊外辐射的8条绿色林带。市内有很多大小公园和街心花园,还在市郊建立了11个自然森林区,过去曾一度绝迹的野鹿已繁殖到几万头。如今市区绿地面积已占总面积的40%,平均每个莫斯科人拥有绿地44平方米。生态环境的改善,美化了市容,调节了气候,使莫斯科摘掉了“沙漠城市”的帽子,成为绿色首都。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建立 林立 矗立
①它________在7个高低起伏的山丘上,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大蜘蛛网。
②繁华的大街两旁和新建的住宅区内,________着式样各异、装饰多样的建筑。
③宫殿中央,________着三座有名的天主教堂。
【2】“举世闻名”的意思是________。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3】为什么说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大蜘蛛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莫斯科过去被称为“________”是因为那里________;现在平均每个莫斯科人拥有绿地________,莫斯科已经成了“________”。
【5】俄罗斯是怎样摘掉“沙漠城市”的帽子,成为全世界羡慕的绿色首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绿化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请你写两句关于植树的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別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写出文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耸立——(________) 拥挤——(________)
【2】第一自然中作者把威尼斯小艇比作独本舟,写出了小艇_________的特点;把小艇比作新月,写出了小艇________的特点;把小艇比作水蛇,写出了小艇_________的特点。
【3】选文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用原文句子回答)
【4】画线句子可以让我们联想四字词语_________。
【5】“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说明了船夫________,船的__________。
16、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起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到雾散时,诸葛亮下令返回。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1】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水寨(zhài zài) 丞相(chéng chén)
【2】写出下列加点词的近义词。
(1)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
(2)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 )
(3)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
【3】选文第一段为何要交代“大雾漫天”?
__________
【4】“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
17、阅读
神奇的北极
①北极号称“世界神秘的顶点”。2014年7月,我们随我国的“雪龙”号考察船开赴北极地区,领略了北极的神奇风光。
②打开世界地图,那条穿过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最北端的一条虚线,就是北极圈。北极处在北极圈以北的地区,而北冰洋恰好位于北极圈以内,它是世界上面积最小、深度最浅和最寒冷的大洋。常年被冰雪覆盖的北冰洋,像洁白如玉、晶莹剔透的仙境一般,汽车能在冰上行驶,飞机也能在冰上安全着陆。
③如果说企鹅是南极的吉祥物,那么北极熊就是北极的象征。
④北极熊是世界上哺乳动物中最大的四足食肉动物,身长可达3米,体重有650公斤,相当于两三匹马那么重。北极熊爪子很锐利,撕起食物来十分利落。它特别能吃,一头驯鹿还填不饱它的肚子。
⑤北极熊看起来笨笨的,但它可是个游泳健将。因为它的脚上长着蹼,身上的毛又是防水的。
⑥北极的冬天非常寒冷,找不到不结冰的地方,北极熊没法躲起来睡大觉,所以北极熊从来不冬眠。它身上有厚厚的毛,皮肤下的脂肪层也特别厚,好像穿上厚棉衣,这样就可以平平安安地度过严冬。
⑦刚到北极,你一定会吓一跳,来来往往都是黑头发黄皮肤的人,你还以为到了亚洲的哪个城市。其实,他们是北极最古老的居民——爱斯基摩人, 又称固纽特人。大约4000- 5000年前,他们的祖先从亚洲中部迁移到北极,成为地球上最北的居民。难怪他们和亚洲人一样,头发黑黑的,皮肤黄黄的,只不过因为天气寒冷,体形圆胖矮小许多。
⑧现在的爱斯基摩人仍保留着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靠捕鱼和狩猎为生。驯鹿、北极熊、北极狐、海象和海豹等,常常成为他们的美食。他们穿的是海豹皮缝制的皮衣,皮靴;住的更特别,房屋呈圆顶形,既防风又保暖,被称为“雪屋”。不过,随着现代文明的进入,“雪屋”被有暖气的木板屋所代替。
⑨过去狗拉需橇是爱斯基摩人的交通工具,现在,雪上汽车大大加快了他们的生活节奏。
【1】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上“√”。
着陆(zhuó zháo) 亚洲(yà yǎ) 脂肪(zhǐ zhī) 哺乳动物(bǔ pǔ)
【2】第③自然段的作用是____。
【3】第④自然段主要介绍了北极熊的____、____、____、____。
【4】“世界神秘的顶点”这个词的引号的作用是____(填序号)
A.特殊含义;B.特定称谓;C.引用;D.讽刺或否定。
从这个称谓可以感受到北极风光的____。
【5】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填序号)
A.常年被冰雪覆盖的北冰洋,像洁白如玉、晶莹剔透的仙境一般。
B.它身上有厚厚的毛,皮肤下的脂肪也特厚,好像穿上厚棉衣。
C.天阴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6】使用指定的符号(列数字:“——”),在短文中画出相对应的1处句子,并说说这些说明方法突出强调了北极熊的哪些特点:____
【7】第⑧、⑨介绍了爱斯基摩人独特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请你联系生活实际,从保护环境和保护珍稀动物的角度出发,说说爱基摩人如何转变生产方式,会让北极风光美丽永久。(至少写出两个观点)
____
18、课外阅读。
“不能搞特殊”
李讷是毛泽东的小女儿。1947年,转战陕北期间,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纵队生活极端艰苦。由于粮食供应困难,大食堂每天两顿都是盐水煮黑豆。当时,李讷只有7岁,但毛泽东并没有因为女儿年龄小就允许别人对她格外照顾。在毛泽东的(严格 严厉 严肃)要求下,小李讷总是同卫士、保姆、战士们一起吃大食堂的盐水煮黑豆,从小就经受了(艰苦 艰难 艰巨)生活的考验。
20世纪60年代初,李讷正在北京大学读书,她和普通学生一样吃住在学校,只有星期六才回家一次,回家时,她也是和大家一样挤公共汽车。正因为如此,刚上学的一段时间里,同学们都不知道她是毛泽东的女儿。寒冷的冬天来临后,由于天黑路远,卫士长担心李讷一个女孩子晚上回家路上不安全,就瞒着毛泽东派车去学校接李讷。此事被毛泽东觉察后,他(严格 严厉 严肃)地批评了卫士长,并说:“别人的孩子就不是孩子了,别人的孩子能自己回家,我的孩子为什么就不行?”不管卫士长如何解释,毛泽东还是不容置辩地命令道:“不许接,说过就要照办,让她自己骑车子回来。”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特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容置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括号内用“√”选择恰当的词语。
【3】短文主要写了______和______两件事,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毛泽东_____的品质。
【4】读了短文后,我最想说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课内选段,完成练习。
两茎灯草(节选)
严监生喉咙里瘫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滴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严监生这样的情形,可以用词语“__________”来形容。
【2】严监生伸出两个手指头,大家对他这个举动的用意进行了怎样的猜测?严监生的表现分别是怎样的?反映了他当时怎样的心理?请根据选文完成下表。
人物 | 猜测 | 严监生的表现 | 严监生的心理 |
大侄子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二侄子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奶妈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赵氏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3】严监生“伸着两个指头”可能要说些什么,在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重新给选段起个题目,你觉得这个题目可以是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练习。
(1)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战士们好了浮桥。
“把”字句:
“被”字句:
(2)把下列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楚王只好尊重晏子。
周瑜说诸葛亮神机妙算。
21、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在这样美丽的园子里游戏,我很快乐。(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生活中,你见过一个人陶醉的样子吗?这次习作,要求写一件令人陶醉的事情,并将这个人陶醉的样子写具体。4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