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揩眼泪 楷体
B.下绊子 扳倒
C.桅杆 诡计
D.诈骗 爆炸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看他那垂头丧气的样子,肯定是考试没通过。
B.看到大家都取得了进步,张老师不怀好意地笑了。
C.小梦第一次做饭,手忙脚乱,差点把碗碰掉了。
D.站在玻璃栈道上往下看,真叫人心惊胆战。
3、对颜真卿及其书法特点的介绍有误的一项是( )
A.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创“颜体”楷书,是楷书四大家之一。
B.颜真卿的楷书具有恢宏雄壮、大气磅礴的特点。
C.人们常说的“颜筋柳骨”中的“颜筋”,就是形容颜真卿的书法筋肉丰满,浑厚有力。
D.颜真卿的书法代表作品有《颜勤礼碑》《玄秘塔碑》等。
4、比一比,组成词语。
铸(______) 愧(______) 熠(______) 遐(______) 埃(______)
寿(______) 魂(______) 皆(______) 假(______) 挨(______)
非(______) 逢(______) 监(______) 放(______) 甚(______)
菲(______) 缝(______) 滥(______) 淤(______) 湛(______)
5、我能写词语
dù jì(_______) chéng xiàng(_______) zhī yuán(_______) léi gǔ(_______)chí yán(_______) shuǐ zhài(_______)
6、补全成语。
抑扬顿(____) 一筹(____)展 疲惫不(_____)
(____)不介意 以身(____)国 神机妙(_____)
震耳(____)聋 旁(____)无人 不失风(_____)
7、蜀汉即将降魏时,后主的第(_______)个儿子(________)誓死不降魏,官封(_______)王,后杀妻自刎。
8、孔子名____, 字_____,_____时期的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 家,____ 家,是 ____家学派创始人。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九岁的时候,(似乎、几乎)每天夜里做梦我都在飞。我对飞行是那样迷恋,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就能离开地面飞向空中,在街道上空,在白桦林梢头,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盘旋。我的身体是那样轻盈,那样随心所欲,运转自如,凭着双臂舒展和双腿弹动,(似乎、几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那个地方。
通过与小伙伴的交流,我明白了,每到夜晚,我的小伙伴也都会像我一样在梦中飞腾。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
“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啊!”老师解释说。
“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
“白天你们太淘气,妨碍细胞的生长。到了晚上,细胞就不停地繁殖。”
“那么为什么人在生长的时候就要飞呢?这究竟是什么道理?”
“这是你们的细胞回想起了远古时代,那个时候,人还是飞鸟。”
“人怎么会是鸟呢?”我们万分惊讶。
“岂止是鸟!人还曾经是草履虫,是鱼,是青蛙,是兔子……还曾经是猴子……所有这些知识,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
【1】文中括号里不适当的词是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几个词语中,________的“解”同其他几个“解”意思不同。( )
A.讲解 B.解答 C.解释 D.令人不解
【3】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我的身体轻盈,随心所欲。
我的身体是那样轻盈,那样随心所欲。
①眼前的情景和我们当年相似。________
②学校里,老师亲切,同学热情。________
【4】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这位低年级老师的讲解,你有疑问吗?请选择1~2个问题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10、剥豆(9分)
毕淑敏
一天,我和儿子面对面坐着剥豆。当翠缲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然站起身,断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了推。
我问:“想比赛?”
“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这不公平,我的盆里已有不少了,可你只有几粒。”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到他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才能试出我的速度。”
一丝喜悦悄悄涌上心头,我欣赏儿子这种自信和大气。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都敛声息语。
“让儿子赢吧,以后他会对自己多一些自信。”这样想着,我的手不知不觉地慢了下来。
“在外面竞争靠的是实力,谁会让你?要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的速度
又快了起来。
儿子手不停歇,目光却时不时地落在两个容器里。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剥豆的动作不觉又缓了下来。
“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想到这些,我的节奏又紧了许多。
一大袋豌豆很快剥完了。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但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输定了。我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拿来一个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起来了,像一个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然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
“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
“我少,是我输了。”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的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的清澈笑容。
想起自己的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大可不必。
【1】“一丝喜悦悄悄涌上心头”,作者“喜”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2】文中“我"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请用自己的话分别说明“我"剥豆速度快与慢的原因。(每条不超过18字)。(2分)
(1)慢下来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快起来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让儿子赢吧,以后他会对自己多一些自信。在外面竞争靠的是实力,谁会让你?要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这几句都是描写人物的____________(1分)
【4】能否用“儿子的脸上仍是笑容"替换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请说明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儿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请联系课文内容来说一说。(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山庄湖色
①避景山庄在河北省承德市北部,是我国古代著名国林之一。地虽然名为山庄,但规模是很宏大的,那随着山势婉蜒起伏的宫墙里有着564万平方米的湖光山色,当你走进山庄的丽正门,从玲现精巧的宫厥区开始,尔后是峰峦叠翠的山区,景色明丽的湖区,漫游山庄诸胜时,你就会亲身领略到,那以山林野越为特色的塞外风光,远比挂在墙上的名画更有生命力。
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山庄里的每一颗明珠,无不使人观之辄喜,每一处胜景,无不令人流连忘返。但是,奇妙得很,不知为什么,我在这山庄纵览诸胜时,不管走到哪里,总是有那么一瞬间,要把视线投向那碧波粼粼的塞湖。我不能不看它,她有着一 种魅力,强烈地吸引着我。在我看来,她是绿中之绿,胜中之胜,她是镶嵌在这翡翠画屏上的鲜美晶莹的碧玉。
③塞湖是山庄上湖、下湖、澄湖、银湖、如意湖五湖的总称。那喷珠吐玉的热河泉就活跃在澄湖的东北隅。
④湖上的早晨是迷人的。也许是有了热河泉的缘故吧,轻纱笼罩的湖水显得温柔、清澈,像多情的少女的眼睛。朝霞仿佛格外垂青这湖上的晨光,她似乎等不及水面上轻柔的白纱散尽,就把自己的全部艳丽倾注进湖中了。这时,是湖上最绚丽多彩的时节。水是浓绿的,像碧玉;霞是艳红的,像胭脂。碧玉般的绿,胭脂般的红,这自然界中最鲜明、最美妙的色彩交融在一起了,绿水温情地拥抱着红霞,胭脂尽情地在碧玉上流丹。当人们为这湖上的奇观深深陶醉,一时竟闹不清究竟是湖水飞入霞中,还是红霞落进塞湖的时候,朝日又把万道金光射向湖面了。这时湖上微风乍起,细浪跳跃,真似搅起满湖碎金。当嬉戏的细浪潜到湖底憩息的时候,湖水又恢复了平静。那乱真的倒影,把山庄的胜景都摄取到了湖
中,于是,塞湖上出现了奇妙的“水中天”。
【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1)交融:________________
(2)乱真: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按照由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的描写顺序,先是从___________勾勒出___________,接着描写___________,绘出塞湖早晨___________的景色。
【3】请用“______” 画出描写动态美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文章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那日,朋友生病住院,我买了一束鲜花去探望。病房里,除了朋友外,还有个小女孩正躺在床上默读英语。
从朋友口中知道:这小女孩是个初三的学生,中考前夕病倒了,一直躺到现在。但她很坚强,一边积极配合治疗,一边自学各门功课,每天还主动帮助工作人员打扫病房,给其他病人端茶送水……多可爱的小姑娘!我突然萌生了也送她一束鲜花的念头。
第二天,我特地买了一束鲜花。走进病房时,女孩正躺在病床上看书。我悄悄走近她,把那束鲜花举到她的床前,“来,送你一束花。”“啊!”小女孩显得有些惊愕,但随即紧紧地抱住鲜花,“太美啦!”一个个粉红的、淡黄的生命在女孩的手上轻轻颤动。嗅着花香,小女孩笑意盈盈地看着我,表情里充满了谢意。
我正要走出病房时,忽听小女孩喊道:“叔叔,谢谢您!”我心头顿时一热。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也曾有人在我需要关爱、需要鼓励时给我送过鲜花。正是那些代表友爱的鲜花,让我体味到了生命的愉悦和满足,( )想起我曾拥有的那份鲜艳和芬芳,( )会从心底深处泛起一种异样的温暖来。
朋友,请您记住,送人鲜花,手有余香,无论什么时候!
【1】请为本文加上一个恰当的题目,填在文前的横线上。
【2】在文中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将画横线的句子缩句: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填空。(填序号)
(1)文中写花在女孩的手上“轻轻颤动”,意在表现:______
A.小女孩显得有些惊愕。 B.小女孩内心的激动。
(2)文中画“﹏﹏﹏”的句子主要表达的意思是:______
A.朋友也曾送“我”鲜花。 B.朋友的关爱让“我”觉得温暖。
C.花的鲜艳与芬芳令“我”愉悦、满足。
【5】这个小女孩有哪些品质让作者觉得“可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送人鲜花,手有余香”,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个降落伞包
①抗日战争时期,有一次,周恩来同志从延安乘飞机到重庆去。同行的除了工作人员,还有叶挺的女儿小扬眉,她才十一岁。
②飞机飞得又快又平稳。透过云层,可以看到积雪的山峰层层叠叠,好像波涛汹涌的大海。突然,飞机遇到一股强烈的寒流,机翼和螺旋桨上都结了冰,越结越厚。不大一会儿,机身也蒙上了厚厚的冰甲。飞机像冻僵了似的,沉甸甸地不断往下坠。飞机失去了平衡,机翼掠过一座座山峰,眼看就要撞着山尖了,情况十分严重。机长命令机械师打开舱门,把行李一件件往下扔,好减轻飞机的重量,还要大家背好降落伞包,准备跳伞。
③大家正忙着背伞包,忽然听到小女孩的哭声。周恩来同志立刻站起来,从摇摆不定的机舱一头,几步跨到她的面前。原来小扬眉的座位上没有伞包,她急得哭了。
④周恩来同志马上解下自己的伞包,给小扬眉背上,还亲切地鼓励她说:“孩子,不要哭,要像你爸爸那样勇敢、坚强,坚决同困难和危险做斗争!”
⑤大家看到周恩来同志不顾自己的安危,把伞包让给了小扬眉,都要把自己的伞包让给周恩来同志。周恩来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不要管我!你们要沉着,别慌张……”
⑥就在这时候,飞机冲出了寒流的包围。在阳光的照射下,冰甲开始融化了,整块整块的冰哗哗往下掉。飞机渐渐升高了,继续快速平稳地向前飞行。“咱们脱险啦!”机舱里一片欢腾。
【1】用“/”划去下列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机翼(jì yì) 下坠(duò zhuì) 机械(xiè jiè) 口吻(wù wěn)
【2】从文中画“ ”的句子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写在下面。
( )——( ) ( )——( )
【3】飞机遇到险情,小扬眉的座位上却没有降落伞包,这时候周恩来同志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请你用“ ”在文中画出来。
【4】通过这件事迹,你从周恩来同志身上感受到怎样的品质?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汉朝末年(东汉),北海地方出了一个很博学的人,名叫孔融,字文举,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他从小就很聪明,尤其长于辞令,小小年纪,已在社会上享有盛名。
他十岁时,跟他父亲到洛阳(今河南洛阳市。洛阳是历代帝王的降都,因位于长安之东,称为东都)。当时在洛阳的河南太守,是很负盛名的李元礼。由于李氏的才名很重;因此在太守府中往来的人除了他的亲戚,其余都是当时有才名的人。如果不是名人去访,守门的人照例是不通报的。
年仅十岁的孔融,却大胆地去访问这位太守。他到府门前,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太守的亲戚,给我通报一下。”
守门人通报后,李太守接见了他。李元礼问他说:“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
孔融回答道:“从前我的祖先仲尼(即孔子)和你家的祖先伯阳(指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有师资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关于礼节的问题),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当时有很多贺客在座,李氏和他的宾客对孔融的这一番话都很惊奇。其中有一个中大夫陈韪,恰恰后到,在座的宾客将孔融的话告诉他后,他随口说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聪明的孔融立即反驳道:“我想陈大夫小的时候,一定是很聪明的。”陈韪给孔融一句话难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后来的人便引用这段故事中的两句话,将“小时了了”引为成语,来说明小孩子从小便生性聪明,懂得的事情很多。但因为下文有“大未必佳”一语,故这句成语的意思便变成了:小时虽然很聪明,一到长大了却未必能够成才的。表面上虽是赞扬的话,骨子里却是讥诮人、轻蔑人的。所以我们应用时便不能将它用来称赞别人,否则将被人误解你有心讥刺、轻视人了。
一个小孩子,先天的聪明自然是好的,但若无后天的培养和努力,也会变成一块无用的材料;很多人自恃生性聪明,不肯好好学习,聪明反被聪明误,长大后反会变成最无用之人。
【1】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反对—(____________)轻视一(____________)讥讽一(____________) 聪慧一(____________)
【2】“长于辞令”中“长”的意思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两点之间的距离大。 ②长度。 ③长处。 ④对某事做得特别好。 ⑤剩余
结合下文,可以知道“长于辞令”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赞美人吗?它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孔融是东汉末年人,是孔子的二十世孙。 (________)
(2)孔融是李太守的亲戚,所以敢去拜访。 (________)
(3)中大夫陈韪夸奖孔融非常聪明,觉得孔融长大后必有一番作为。 (________)
(4)孔融反驳陈韪的话的意思是:陈韪小时候很聪明,长大了却没有什么作为。(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聪明的你觉得怎样做才不会“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课内阅读。
童年的发现(节选)
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这时候我意识到,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1】选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 补充说明 B. 解释说明 C. 意思转折
【2】选文中画“____”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
【3】对“我”的脸涨得通红的原因,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师当着同学们的面把“我”轰出了教室。
B. “我”为自己的发现兴奋得脸发红。
C. 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不怀好意。
【4】对于老师的表现,你怎么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实际,说说你对画“ ”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最完美的礼物
①考古学家郭教授和其他4个人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对大沙漠中新发现的一座古墓进行考察。几天后,他们胜利完成了考察任务,踏上了归程。一天中午,天空中突然涌现出巨大的黄色蘑菇云。“沙暴!”郭教授大声呼喊着,“快下骆驼,用睡袋罩住头!”
②罕见的特大沙暴持续了近40分钟。渐渐地,沙暴的呼啸声减弱了,人们陆续掀开了头上的睡袋。“骆驼呢?”有人惊叫着。驮着食品和水的骆驼在沙暴肆虐时受惊跑掉了,大家开始寻找。半个多小时后,只找到一箱饼干、几袋牛肉和一些行李,恐惧袭上队员们的心头。这时,向导在一块儿突起的石头前发现了一只羊皮水囊。大刘抢先冲上去想喝水,向导一把抢过来:“不要抢,水是大家的。”“我也有份,我先喝!”大刘毫不示弱,其他人随后也加入争抢的行列中……
③“都不许动,把水囊给我!”一向和蔼可亲的郭教授突然取过向导手中的猎枪,以不可抗拒的口吻喝道:“从今天起,由我决定水的分配!”他从水囊中倒出一杯水,说:“每人只能喝两口,谁也不许多喝大刘咄咄遥人地问:“你也只喝两口?”郭教授平静地说:“我只喝一口。”
④杯子最先递到向导手中,他慎重地喝了两口,宛如品尝世上最醇美的甘露。轮到大刘了,他 地喝了两口水……杯子最后抡到郑教授手中,他只 地抿了一口,然后将杯中剩下的水倒回水囊。
⑤一连三天,因为每次只喝一小口水,郭教授已感到头晕目眩、全身乏力了,他不由担忧起来。第四天早晨当人们醒来时,郭教授已倒好了大半杯水,分喝了水后,他宣布了新的用水规定:“从现在起,不到万不得已,不得喝水囊中的水!”没有人反对,因为郭教授每次喝的水比谁都少,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⑥下午,向导突然惊叫起来:“我们快到了!”萎靡不振的队伍开始活跃起来。大刘回头朝郭教授喊道:“教授,明天就要到小城了,我们可以喝点水吗?”的确,整整一个上午都没有喝水了。郭教授没什么反应,身体踉跄着要摔倒,大刘跑过去扶住他。郭教授将猎枪递给大刘,声音颤抖着对大刘叮嘱了什么,就晕倒在大刘怀里。
⑦有人提议给郭教授喝口水,大刘拒绝了。他命令大家轮流背着教授继续赶路,自己则提着猎枪和水囊走在队伍后面。走了一段路后,有人提出要喝水,大刘断然拒绝:“还不到时候!”
⑧遇到沙暴的第五天,这支历尽艰辛的队伍终于回到了小城。有人抱怨大刘比教授还苛刻。大刘没有辩解,轻轻打开水囊的盖儿,将口朝下,一堆黄沙被倒了出来……
⑨原来,在第四天早晨大家喝完那大半杯水后,水囊里就已经一滴水都没有了,看上去依然鼓鼓的水囊里,是郭教授悄悄装进的沙子。这是郭教授留给大家的最完美的礼物。
【1】第②自然段中说“恐惧袭上队员们的心头”,队员们为什么“恐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文,依据人物性格特点,在下面的横线上分别填入恰当的词语。
(1)轮到大刘了,他_________地喝了两大口水……
(2)杯子最后轮到郭教授手中,他只__________地抿了一口……
【3】读第⑥自然段画线句,根据文意发挥想象,写出郭教授叮嘱大刘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郭教授的沙子是“留给大家的最完美的礼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选段巧理解。
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 )着他猴儿似的( )来( )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 )着腰,( )了裆,( )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两人走马灯似的( )了三四圈,终于三( )两( ),( )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 )( )( )( ),硬是( )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 )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 )住了。小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 ),咕咚一声,小嘎子( )了个仰面朝天。
【1】补充括号里的词语。括号里的词都是描写______的。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并写到括号里。
欺侮—( ) 马脚—( )
【3】这个片段写的是_______的情景。
【4】用“——”画出描写小嘎子心理活动的句子,从这个片段中可以读出小嘎子 的特点。
【5】你喜欢小胖墩儿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
18、风呼啸起来,像千军万马奔腾而至。于是,穗头已经发黄的草上掀起一阵波浪,草梗闪出银白色的光亮。偶尔,天边也会出现一根细小的像桅杆似的东西,走近了才发现那原来是穿着高粱红长袍骑在马上的牧民手中的杆子,它是用来套马的。看到马背上牧民的雄姿,我心里油然生起敬慕之感。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风呼啸起来,像千军万马奔腾而至。”这句话把呼啸的风比作奔腾而至的( ),突出了风的( )。这句话除了运用了比喻外还运用了( )修辞手法。
2.请你再找出一个比喻句,并说出本体和喻体。
3.作者对牧民是一种什么感受?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偶尔——( )
细小——( )
敬慕——( )
19、调查结束后,聪聪偶然读到了下面这篇文章,他觉得可以将“雨”这一事物列入他的调查报告中,请你帮他完成下列各题。
故乡的雨
林翠珍
①“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客居他乡,阴雨绵绵之时手捧书卷聊以消遣,一首《渔歌子》让我梦回故乡,思绪万千。
②故乡的雨,是明亮、浓绿的。晶莹剔透的雨丝从天空中飘洒下来,太阳虽然躲了起来,但光线还是那么明朗。喝足了水的草木,枝叶的水分达到饱和,绿得愈加旺盛而耀眼。雨珠有时躲在枝叶中,一阵微风吹来,枝叶轻轻摇动,它们便“嗒嗒嗒、嗒嗒嗒”像撒玉盘般落到地上。
③我喜欢站在屋檐下看雨,数着从屋檐落下来的雨滴,一滴,两滴,三滴……像断了线的珠子,落在地上,溅起一朵朵雪白的小花。我拿瓶子罐子接屋檐流下的雨水,容器里的水慢慢都满了。万千雨珠落在地上,又汇成了一条奔跑的“小河”。外婆双手忙活着,嘴里还轻哼:“落雨大,水浸街,阿哥担柴上街卖,阿嫂出街着花鞋,花鞋花袜花腰带,珍珠蝴蝶两边排……”我听了,跑进屋里,听外婆唱了几首,又跑去看雨了。
④你瞧,淅浙沥沥的雨,如轻声细语,沙沙簌簌,好像在唱一首绮丽又悠长的歌谣。斜风细雨,又如同一支画笔,把晴日勾画出的乡村之景,缓缓地晕染开来,远处的山丘、树林,好像是浓墨的线条沾了水似的,变得朦胧隐约,显出一派古朴而包容的气象。
⑤雨慢慢变小了,虽还在继续落,农民已身披雨衣走向田野。院门前的小路上,方才的脚印刚被雨水淋去,又一行新的脚印印在泥泞中。如果还带着半月似的牛脚印,便是冒雨牧牛的人。如果看到一串带着横纹的鞋印,我便知道舅母从这儿经过,去看她的菜园了。我趁外婆不注意,撑一把小伞,沿着鞋印跟去。草木清新的气息,伴着飞舞的水花沫子,随风扑向我的脸庞。池塘里青蛙“呱呱”的叫声和草丛里虫子啾啾的声响,一如我此时所获的兴奋和快乐。到了菜园,果然看见舅母戴着斗笠在侍弄瓜菜。她用长草叶轻轻固定还没攀稳的丝瓜苗,拿铁锹铲起被雨水冲下的田垄,间或拔去长得过密的青菜……我就在边上玩,转动雨伞,看雨珠飞溅下来。
⑥等外婆找到我责备的时候,我理直气壮地说:“外婆,我帮舅母干活哩。”外婆被我逗笑了,说:“你这个小不点,要是真能帮忙就好了。”外婆说这话,一转眼已是二十年了。我早已长大,离开了故乡。
⑦岁月悠悠,一路走来,跋涉风雨,虽然经常看雨听雨,但儿时那种任性与欢乐,此生难再有了。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的雨难解愁思万千。我想念外婆,想念村庄,想念故乡的雨。
(文章有删减)
【1】(内容概括)作者围绕“雨”写了哪两件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子赏析)聪聪认为“雨珠有时躲在枝叶中,一阵微风吹来,枝叶轻轻摇动,它们便‘嗒嗒嗒、嗒嗒嗒’像撒玉盘般落到地上”这句话非常精彩,请你帮他从以下角度赏析。
(1)修辞手法角度(任选一种修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感官描写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主旨情感)本文借“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语文要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章学写作
挑战题 本文借“雨”抒情,请你选取对自己有特殊意义的某一事物,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150字左右)[语文要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
(1)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伯承的意志无比坚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构思诸葛亮立军令状的画面时,你想要将“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这句话改为陈述句放入旁白中,改后的句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用加点的词语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作文。
我们读书看报时往往会有自己的感想。有时书中的一些人物可能会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有时一些事情会让你受到触动,有时书中的道理会让你深受启发。请你选择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
要求:题目自拟,语句通顺,字迹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