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的加点字与“童孙未解供耕织”中的“解意思相同的是( )
A.解剖 B.解渴 C.百思不得其解 D.解答
2、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匪徒(fēi) 踌躇(chóu) B.矜持(jīn) 筹集(chóu)
C.晦暗(huī) 袭人(xī) D.镌刻(juàn) 霹雳(pì)
3、下列选项中对句意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五彩斑斓的童年生活如同一串系在美丽丝线上闪烁着智慧与快乐的珍珠。
A.童年生活五彩斑斓 B.童年生活如同美丽的丝线
C.童年闪着智慧与快乐 D.童年生活如同一串珍珠
4、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正确的词语。
北边山林里有一只聪明líng lì( )、会说话的神鸟,它每天在枝头wán zhuǎn( )地唱歌,从它喉咙里流淌出来的歌声如同qīng chè( )的小溪,cóng cóng( )地流过人们的心田。
5、按要求完成练习
1.将这些随意滥改的成语恢复其本来面貌
衣衣不舍——服装店广告__________
随心所浴——某洗浴中心广告__________
万室俱备——某房产公司广告__________
步步糕升——某蛋糕广告__________
衣布到位——某布衣店广告__________
2.古时候有人送枇杷给一个县官,可他在礼单上把“枇杷”错写成了“琵琶”。县官笑道:“‘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有个客人应声道:“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那个人送给县官的果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一段话中,有几个错别字,请把它们圈出并依次改正在下面的横线上。
他这个人尊守纪律,学习克苦,锻练积极,门门攻课成绩优秀,在加上平时皮气又很好,所以在同学中间很有人源。既便偶反小错,大家也都能够原量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辨字组词。
浆_______ 尼______博______ 馅_____
奖 ______ 屁 _____傅 _____ 陷_____
7、列提纲,理一理思路。
8、将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1)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
(3)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5)____________________,短笛无腔信口吹。
(6)敲成玉磬穿林响,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汉字字体的演变(节选)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它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单字有四千多个,其中已经认出的有一千多个,主要记录祭祀、战争、狩猎、农事、气象等内容。字形图画性较强,字体也不固定,“田”可以写作。由于是刀刻,字形线条比较纤细。
金文是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字的线条粗壮,早期部分字形象形性还很明显,西周晚期之后,字形逐渐规整、美观。有些字形繁简差别很大,知,“车”字早期一般作,看上去很烦琐,中晚期作
,与今天的繁体字“車”差别不大。
小篆是从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发展而来,统一六国后得到推行,成为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小篆字形结构稳定,线条圆转,粗细一致,象形意味不明显。今天的书法作品特别是印章中仍然较多地使用这种字体。
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它将篆书圆转的线条改为直笔或方笔,象形意味已基本消失,笔画简化,书写方便,汉的点、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已经形成,成为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
魏晋时代有了楷书。“楷”是规矩、楷模的意思。楷书字形方正,笔画规整平直,比隶书更加便于书写和认读。进入南北朝之后,楷书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字体,一直通行至今。
【1】从甲骨文到楷书,汉字的演变主要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个阶段。
【2】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是_________。它的字形特点是_______、线条圆转、_____、______。
【3】一直通行至今的文字是_______。它的字形特点是_____、______,进入_______(朝代)之后,它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字体。
10、课外阅读。
回到故乡
6月里的一天,我回到了阔別已久的山村故乡。傍晚,一场大雨把乡村的山川原野冲洗得一尘不染。
眺望远处。啊,视线尽头多像一幅画:柔和的夕阳,绚丽的晚霞,横卧在不远的天边的群山,倚山而建的一簇簇的村落,一家家房顶上升起的袅袅的炊烟……
近处,是一片金黄的稻田。一阵晚风吹来,稻苗一起一伏的,使我仿佛置身于一片金色的海洋之中。稻田的边缘是一排排的丝瓜架,瓜蔓儿上开满了一朵朵金黄的花。辛勤的小蜜蜂正“嗡嗡”地一边唱歌一边采蜜。丝瓜棚旁边那块碧绿的西瓜地上,虽然没有蜜蜂的歌唱,却有着丰收的喜悦。瞧,一个个大西瓜像一个个胖娃娃似的,蝴蝶落在瓜蔓母亲的臂膀里,夕阳的余晖轻轻地爱抚着它们,催它们入睡。
在我身边的山坡上,则是另一番景象。三五只水牛正在草地上悠闲地啃着草,不时还抬起头来,面对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晚景,“哞哞”地长叫几声来抒发自己的快乐。
乡村的傍晚多美呀!我如果有架照相机,一定要把那起伏的山峰、金黄的稻田、西瓜地里丰收的景象和那引颈高歌的大水牛一一拍摄下来,让它们永远留存在我的影集里。我多么喜欢乡村这迷人的傍晚,我多么喜爱乡村这恬静的生活!
【1】用“ ”画出文中一处静态描写的句子,用“﹏﹏﹏”画出文中一处动态描写的句子。
【2】读句子,回答问题。
瞧,一个个大西瓜像一个个胖娃娃似的,蝴蝶落在瓜蔓母亲的臂膀里,夕阳的余晖轻轻地爱抚着它们,催它们入睡。”这句话分别采用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作者按由近及远的顺序进行了描写。
B.作者抓住了雨后山村景色的特点,突出了乡村生活的热闹,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
C.作者抓住了雨后山村景色的特点,突出了乡村生活的恬静、迷人,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
11、课外阅读
父亲的菜园
在我家后面的山坡上,父亲选择了一块相对平缓的坡地,作为菜园的基地。每天天还没亮,父亲就扛着锄头,挑起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担柴草回家。一个星期过去,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足有三四分翻过的黄土地。
父亲还没来得及整理他新辟的菜园,一场暴雨说来就来了。那天,父亲正在吃午饭,他把碗一丢,抓起铁锨就冲进了暴雨中……可是,山坡菜地里那薄薄的一层泥土已经被大雨冲了个一干二净,露出大块大块狰狞的岩石来。
父亲没有气馁,他在坡地的边缘砌了一道矮墙,再从山脚下把土一筐一筐挑上去,盖住了那可怖的岩石。父亲的双肩红肿,脚板也磨起了泡。看着新菜园终于被开辟出来了,父亲笑了。
【1】解释下列词语。
(1)狰狞:__________
(2)气馁: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展现——______ 气馁——______ 可怖——______ 边缘——______
【3】你能理解父亲为什么笑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小圣施威降大圣(节选)
前情提要:孙悟空被封为弼马温,在天上悠闲自在,可是有一天,因王母娘娘举办的“蟠桃盛会”没有邀请他,他遂大闹蟠桃会。自知闯祸,孙悟空又返回花果山。玉帝派遣上万天兵,布下天罗地网,居然还是奈何不了他。观音菩萨向玉帝推举二郎神去收服孙悟空……
大圣笑嘻嘻的,将金箍棒掣(chè)起,高叫道:“你是何方小将,敢大胆到此挑战?”真君喝道:“你这厮有眼无珠,认不得我么?吾乃玉帝外甥,敕(chì)封昭惠灵显王二郎是也。今蒙上命,到此擒你这反天宫的弼马温!”大圣道:“我记得当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杨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是你么?我行要骂你几声,可又无冤无仇;待要打你一棒,可惜了你的性命。”真君大怒道:“泼猴!休得无礼!吃吾一刀!”大圣侧身躲过,举金箍棒劈手相还。只见铁棒赛飞龙,神刀如舞凤。
真君与大圣斗三百余合,不分胜负。那真君抖擞神威,摇身一变,变得身高万丈,两手举着三尖两刃神刀,好似华山顶上之峰,恶狠狠朝大圣就砍。这大圣也使神通,变得和二郎身躯一样,举一根如意金箍棒,如昆仑顶上的擎天之柱,抵住二郎神。这边阵上,梅山兄弟向水帘洞外撒开鹰犬。那些猴抛戈弃甲,撇剑丢枪,喊的喊,跑的跑。大圣忽见本营中妖猴惊散,收了法相,掣棒抽身就起。真君见他败走,大步赶上道:“那里走?趁早归降,饶你性命!”大圣不恋战,跑近洞口,正撞着梅山六将军率众挡住,大圣慌了手脚,就把金箍棒捏成绣花针,藏在耳内,摇身一变,变作个麻雀儿,飞在树梢头。那六兄弟慌慌张张,前后寻觅不见,一齐吆喝道:“走了这猴精也!走了这猴精也!”
正嚷着,真君到了,圆睁凤眼观看,见大圣变了麻雀儿,就摇身一变,变作个饿鹰儿,抖开翅膀去扑打。大圣见了,嗖地飞起,变作一只大鹚(cí)老,冲天而去。二郎见了,急抖翎毛,摇身一变,变作一只大海鹤,钻上云霄来衔。大圣又将身按下,变作一个鱼儿,潜入水中。二郎赶至涧边,不见踪迹,变作个鱼鹰儿,飘荡在下游水面上。那大圣变鱼儿顺水正游,忽见一只飞禽,似青鹞(yào),毛片不青;似鹭鸶,顶上无缨(yīnɡ);似老鹳(ɡuàn),腿又不红:“想是二郎变化了等我哩……”急转头打个水花走。二郎看见道:“那鱼儿,似鲤鱼,尾巴不红;似鳜(ɡuì)鱼,花鳞不见;似黑鱼,头上无星;似鲂(fánɡ)鱼,鳃上无针。他怎么见了我就回去了?必然是那猴变的。”赶上来,刷地啄一嘴。大圣蹿出水中,变作一条水蛇,游近岸,钻入草中。二郎没衔着他,急转身,又变成了一只朱绣顶的灰鹤,伸着一个长嘴,尖头铁钳子一般,径来吃这水蛇……
大圣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一座土地庙儿,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作门扇,舌头变作菩萨,眼睛变作窗棂(línɡ)。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作一根旗杆。真君赶到崖下,只见一间小庙,急睁凤眼仔细看,见旗杆竖在后面,笑道:“是这猢狲了!他又在那里哄我。我不曾见一根旗杆竖在后面的庙宇。一定是这畜生想哄我进去,他便一口咬住。等我掣拳先捣窗棂,后踢门扇!”大圣听得心惊道:“好狠,好狠!门扇是我牙齿,窗棂是我眼睛。若打了牙,捣了眼,可怎么办?”扑地一个虎跳,又冒在空中不见。
(有改动)
【1】(整体感知)节选的部分主要描写孙大圣与二郎神的战斗,他们的战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比(_____),第二阶段是比(_____)。
A武器 B武艺 C法术 D法宝
【2】(梳理情节)故事中写到了孙大圣与二郎神的哪些变化?请摘录相关的词语,填写下图。
孙大圣的变化: ______ 鹚老 鱼儿 水蛇 ________
二郎神的变化: 饿鹰 海鹤 ______ ______ 二郎真君
【3】(理解词句)读下面的一句话,注意加点的部分,并联系上下文填空。
那些猴抛戈弃甲,撇剑丢枪,喊的喊,跑的跑。
(1)加点部分中,有四个字的意思是相近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这句话描写的是花果山的猴们_______________的场面。
【4】(评价人物)故事中的孙大圣和二郎神,尽管立场不同,但这两个人物形象有很多相似之处,你能简要说一说这两个人物的相似之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预测故事)孙大圣与二郎神可谓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难分胜负。那么二郎神怎样才能降服孙大圣呢?请你预测一下,接下来的情节会怎样发展?并简要地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神奇的“打”字
陈原
在生活中,人的不少动作都可以用“打”字来表示。比方“打毛衣”“打草鞋”,这并不是跟毛衣过不去,也不是要跟草鞋作对,而是要用毛线编织毛衣,将草编成鞋子。但不能依次类推,我们不能说“打皮鞋”,也不能说“打裤子”,可见“打”字有点儿“神奇”了。
“打酱油”——这里面的“打”,当然不是“打破”酱油瓶,也不是“编织”酱油,而有“买”的意思。凡是买液体的东西,常常用得上“打”字,比方“打酒”“打二两酒”“打香油”“打半斤油”。光说它是“买”的同义词,那也不对。“打水”并不等于买水,而是到井边或河边用桶提一桶水来;“打洗脸水”,也不是买洗脸水,而是在自来水龙头那里接一盆水就行了。
“买”同“打”更不能等同。“打”不能代替“买”你不能说“到百货公司去打文具”“到商店去打个收音机”,这样用就不知所云了。但是在某种情况下,却又不然。“打票”“打船票”“打火车票”“给我打一张五分的票”——票虽然不是液体,却又可以“打”一下,“打”字可真有点儿“神奇”了。
“打”宇还有玩的意思。人们常常说“打牌”“打扑克”“打纸牌”,这当然不是揍牌,而是玩牌。某些球类运动也叫“打”,比如“打篮球”“打排球”“打乒乓球”“打高尔夫球”,这也绝不是要把什么球打碎,而是去玩球。平衡木、吊环、鞍马虽都是一种健身器材,却不能用“打”字,“打平衡木”,这就不知什么意思了。
其实除了某些运动外,生活中的一些动作,也用“打”字来表达,如“打伞”“打电话”“打的”。一些生理现象也用“打”字来构词,如“打嗝”“打哈欠”“打哆嗦”“打喷嚏”……
你看,“打”字是不是挺神奇呀?!
(有删改)
【1】“作对”在字典里的意思有:①做对头,跟人为难;②成为配偶。在画“﹏﹏”句子中的意思是_______(填序号),这个句子中有一个与之意思相近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
【2】“打”字之所以神奇,是因为( )
A.“打”字的意义和用法有很多。
B.在生活中,人的不少动作都可以用“打”字来表示。
C.“打”在汉语中出现的频率最高,是十分重要的汉字。
【3】同样是“打”却有不同的意思,请你在括号里写出下面词语中“打”字的同义词。
打鼓(________) 打柴(________) 打鱼(________) 打车(________) 打雷(________)
【4】生活中还有很多与“打”类似的字,比如“吃”。请你根据字义提示,写出带“吃”字的词语。
(1)受人欢迎(________) (2)产生嫉妒情绪(________) (3)理解透彻(________)
【5】读了本文,你想进一步研究“打”字,要如何搜集资料?又会搜集哪些资料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二)奇妙的书
① 随着电子和激光技术的广泛应用,近来,出现了许多奇妙的书,像会说话的书,“电视唱片”书以及缩微型的书,等等。
②会说话的书,是在书里装有微型唱片或者录音带,有的在文字下面印上发音代号,通过电子仪器可以还原成为人的声音。一些儿童读物,在封底上镶有微型唱片和唱针。唱针接触唱片以后,随着唱片的转动,就可以听到书中出现的人物的声音。
③更有趣的是一种叫做“电视唱片”的书,也叫“视盘”,它的外形像普通的唱片。它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激光方法,把图像和声音录到视盘上,收看的时候,把放像机接到电视机上,就可以把图像和声音还原。根据学习和研究的需要,还可以使画面随时停下来。出版某种重要的学术著作或者论文,可以把一些不容易理解的原理和不容易看到的实验情况,录在视盘上,跟书籍一起出售。视盘既可以显示物体运动情况,也可以显示许多微妙的现象。比如,植物的光合作用,物质的分子运动,甚至原子核的破裂等情形,都可以用动画的办法显示。
④现在的书,不仅品种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以放大到原来大小。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19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谍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
⑤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
⑥科学在发展,书也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
【1】选文中最能体现说明对象共同特征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1分)
【2】短文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奇妙的书。(3分)
【3】选文第④⑤两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第④段画线句子在选文结构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1分)
【5】“缩微图书”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句中的“一般”能去掉吗?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理解。
书
书,一度是我的堡垒,也是我的王国。
那还是初病的前几年中,面对着日趋恶化的病体、不可知的命运,真有前途茫茫、不知何去何从之感。甚至天边掠过一只飞鸟,也能叫我触景生情,伤感泪下。
于是,我用书为自己建筑了一个很好的堡垒,躲在里面,可以忘掉病痛,忘掉眼泪,忘掉一切的不幸。记忆犹新的是每天晚饭后,母亲就为我出门借书,不管认识不认识的人家,都要敲门问询一番。自己村子的借完了,就到别的村去借,常常要走很远的路。而母亲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借来的书,往往在我饥不择食、狼吞虎咽之下,三两下就“清洁溜溜”了。母亲只好一趟趟走得更远了。一直到父亲认识了一位图书馆的管理员,母亲肩头的重担才算放下。
慢慢地,书为我开拓了一个新的人生领域,我又找到了自己,肯定了生命的意义。原来,生活的天地虽小,方格子的世界却广大无比,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都由着我去创造,去发挥。为了写作,我的右臂一年四季肿胀不堪,硬得跟石头一般。父母、亲友常劝我多休息,我却沉迷其间,无法自拔。对我,这真是一种极大的心灵的享受。
就这样,我从爱书人又迈上了写书人的艰苦路程。由于学识不足,经历太少,我需要看更多的书,吸取更多的知识。家中除了订许多份书报杂志,也不断地买新书。每日看书写书,写书看书,我生活在书的王国,其乐无穷。
我发现,一个人只要肯做,即使在三尺宽六尺长的病床上,也能为自己开拓一片广阔的新天地。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1)日趋恶化:___________________
(2)饥不择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洁溜溜”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写书人的艰苦路程”在文中体现在_______
【3】文中画线句子是个比喻句,把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4】文章第3自然段作者详细地写母亲到处借书,其用意是( )
A.以母亲到处借书给“我”看来反衬父亲的冷漠。
B.以母亲到处为“我”借书来表现母亲对“我”的关爱之情。
C.以母亲到处借书都供不上“我”看,衬托“我”如饥似渴地读书的情景。
D.以母亲到处借书给“我”看来反衬家中无钱买书的窘境。
【5】写出一句关于书的名言警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6、仔细阅读下边的短文,回答后边的问题。.
两个鬼子一面咕噜着,一面“咔咔”地上了台阶,跨进屋去。嘎子靠向门,也操着日本腔说:“太君,西屋里干净,那里歇歇的干活!” 一个鬼子见西屋里的门帘垂着,就挺起“三八式”,去挑西屋的帘子。帘子一起,只听见“咔嚓”一声,鬼子兵应声倒地。鬼子军官 “哇呀”一叫,回头就跑。说时迟,那时快,嘎子见他要跑,急忙“咣 当”把门一关,鬼子军官身子才窜出半截,便夹住了后腿,一个嘴啃地,栽在台阶上。接着,从屋里冲出一个战士, “啪”地就是一枪,那鬼子军官就骨碌碌滚下台阶去了,手里的枪,也摔出去一丈多远。
1.用“”画出描写声音的词语,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词吗?
2.读下面的句子,找出表示动作的词,并体会这些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说时迟,那时快,嘎子见他要跑,急忙“咣当”把门一关,鬼子军官身子才窜出半截,便夹住了后腿,一个嘴啃地,栽在台阶上……
3.用抓要点的方法归纳这段的主要内容。
17、五十年的坚守
有一个小男孩,几(jǐ jī)乎所有认识他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个智力低下的落后生。即使到了中学八年级,他的各门主课仍然没有起色:拉丁文、代数、英文全不及格,物理竟然考了0分!
同学们不只是不喜欢他,而是似乎从来就没有注意到他,就是在大厅里遇到他,对他说一声“哈罗”都极为罕见。幸运的是,在这些挫败之外,小男孩还有一样聊以自慰的东西:他酷爱的绘画。尽管在中学期间,他提供给年鉴的漫画全被拒用了,小男孩依然坚信自己的艺术天赋。他一告别学校,就斗(dòu dǒu)胆来到迪斯尼工作室,向他们递交了自己的绘画作品。但他再次遭到了残酷的拒绝。
历经一次次挫败,小男孩并没有放弃。他决定用卡通的方式来记述自己的遭遇——一个所有人眼中的失败者和一无所成者。
这个小男孩名叫查尔斯·舒尔茨,后来他画的史努比风行世界几十年,从而成为史努比永远的父亲。
绝大多数的人通常都和查尔斯一样,没有机会也没有舞台去展现天赋。这时候绝大多数人便默认了自己的普普通通。
其实,查尔斯也是这样。他与大多数人唯一的不同在于,他用50年的时间坚守了自己的那份天赋。
1.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音节。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到相关的词语,写在下面的括号内。
(1)姑且用来安慰自己。 ( )
(2)没有一点成功。 ( )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坚守——( ) 拒绝——( )
4.读读画线句子并填空。
(1)句子中的破折号起到了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句中的“自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小男孩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歧路亡羊
战国时期,有位著名的思想家,名叫杨朱。有一天,杨朱的邻居跑丢了一只羊,于是全家出动寻找,又来请杨朱的僮仆帮助追寻。杨朱问道:“仅仅是丢了一只羊,为什么需要这么多人去找?”
邻居说:“村外的岔路太多了,所以人去少了不行。”于是杨朱就让僮仆和邻居一起去找羊。
过了半天,找羊的人陆续都回来了。杨朱问邻居:“羊找到了吗?”
邻居垂头丧气地说:“跑丢了,没有找到。”
杨朱又问:“怎么会找不着呢?”
邻居回答:“岔道太多了,岔路之中又有岔路,谁知道跑到哪条路上去了呢?所以找不着了。”
“哦,是这样……”杨朱深思好久,整天没有笑容。他的学生见他这样,感到很奇怪,不解地问:“丢了一只羊,并不是一件大事,况且羊又不是老师您的,您为什么这样闷闷不乐呢?”
杨朱回答说:“我并不是为一只羊而闷闷不乐,而是由这件事联想到我们学习和研究学问的事。如果我们在学习方面,东抓一把,西抓一把,不能专心一致,也会像在岔路上找羊一样,结果一无所获。”
【1】“歧路”指________________。“亡羊”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2】杨朱闷闷不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体育科周老师因病请假了,教务处的梁小姐想请马老师通知六班田径队队员取消课后练习。可是马老师正在上课,于是梁小姐写了一张便条给马老师。
马老师:
体育科周老师今天因病请假。通知六班田径队队员,原定今天课后的田径练习取消,改在星期五进行。
梁小姐
即日上午九时
马老师通知六班田径队队员取消练习后,写了一张便条给梁小姐,请她安排学生放学事宜。
梁小姐:
我已经通知了六班田径队队员取消今天课后的田径练习。其中有一名学生林灵要由家长接走,麻烦您致电林同学的家长,请他们按平日放学的时间来接她,谢谢!
马老师
即日上午十一时
【1】梁小姐写便条给马老师的主要目的是( )
A.要求马老师星期五负责田径练习的工作。
B.请马老师向六班田径队队员解释取消田径练习的原因。
C.通知马老师体育科周老师今天请病假了。
D.请马老师通知六班田径队队员今天课后的田径练习取消,并改在星期五进行。
【2】马老师写便条给梁小姐的主要目的是( )
A.请梁小姐联系学生家长接学生放学。
B.感谢梁小姐通知他田径队更改练习日期。
C.告诉梁小姐他已通知田径队队员取消今天的练习。
D.告诉梁小姐他已经更改好田径队的练习日期。
【3】对比两张便条,你觉得谁显得更有礼貌?( )
A.梁小姐 B.马老师 C.周老师 D.林灵
20、句子变换。(12分)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改成陈述句:
(2)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缩成最简的句子:
(3)山洪咆哮着,从山谷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改成比喻句:
21、按要求写句子。
1.这浩浩荡荡的大军奉安息国国王的命令,正在迎候远道而来的使节。(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条路将我们联系在一起。(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⑴这学期,我校开展了“我为他人添欢乐”的热潮。(修改病句)
⑵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缩句)
⑶明天下午你不来。 明天下午我们照样去演出。(加上关联词并成一句话)
⑷默写刘禹锡的《浪淘沙》。
, 。
, 。
23、习作。
题目:他(她) 了
生活中,一些人兴奋时的情形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你还可以选择得意、吃惊等情形,回想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把经过写下来,特别要把他(她)当时的情形写具体。字数4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