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并用“√”标出。
妖娆(náo ráo) 机械(xiè jiè)
逞凶(chěnɡ chénɡ) 混凝土(hùn hǔn)
2、画出错别字,并订正在后面的括号里。
延棉( ) 国藉( ) 陕窄( )
奖厉( ) 根值( ) 辛福( )
3、关于破折号的作用,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解释说明)
B.“今天好热!——你什么时候去上海?”(意思的转换)
C.我们——是——中国人。(声音的延长)
D.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意思的递进)
4、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____)杏子 一(____)桃 一(____)楼房
一(____)花 一(____)扇子 一(____)书
一(____)鞋子 一(____)人 一(____)西瓜
一(____)衣服 一(____)墨水 一(____)信
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一(____)见(____) 青筋(____)(____)
一(____)不(____) 汗如(____)(____)
肃(____)起(____) (____)有(____)思
(____)(____)之躯 舍(____)为(____)
1.在三伏天里,工人们在工地上____。
2.我们要学习雷锋____的精神。
3.黄继光以____挡住了敌人的枪眼,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
4.刘伯承坚强的意志让人_____。
6、我能看拼音,写词语。
wǔ rǔ huò huàn è hào jì diàn nà hǎn
( ) ( ) ( ) ( ) ( )
xīn jiānɡ wán bì guī zhào yìnɡ jiē bù xiá
( ) ( ) ( )
7、比一比,再组词。
扳________ 监________ 郎________ 骚________
板________ 临________ 朗________ 搔________
8、填空。
1、凤毛麟角指的是( )的毛( )的角,比喻( )。
2、老猎人的情感变化:先是发现猎物的( )看见藏羚羊跪拜的( )、( ),打死藏羚羊后的( ),开膛破肚时的( )。
3、“乞求的眼神”是对藏羚羊( )的描写,写出了藏羚羊对小藏羚羊( )。
4.“望、冲、跪”是对藏羚羊( )的描写。进一步表现了藏羚羊对小藏羚羊( )。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买鹿制楚
管仲把齐国治理得很好,征服了许多割据一方的诸侯国,辅助齐桓公称霸中原。可楚国不听齐国的号令,齐若不征服楚,华夏就仍不能统一。那么,如何征服楚国呢?
当时,齐国有好几位大将军纷纷向齐桓公请战,要求奉重兵去打楚国,以兵威震慑楚国称臣。但担任相国的管仲连连摇头,说:“齐楚交战,旗鼓相当,够一阵拼杀的。一则我们得把辛辛苦苦积蓄下来的粮草用光,再有齐楚两国万人的生灵将成为尸骨。”
一番话把大将军们说得哑口无言。
管仲说完,带大将军们看炼铜去了。他们不知道管仲有何妙计征服楚国。
一天,管仲派100多名商人到楚国去购鹿。当时的鹿是较稀少的动物,仅楚国才有。但人们只把鹿作为一般的可食动物,二枚铜币就可买一头。管仲派去的商人在楚国到处扬言:“齐桓公好鹿,不惜重金。”
楚国商人见有利可图,纷纷加紧购鹿,起初三枚铜币一头,过了十几天,加价为五枚铜币一头。
楚成王和楚国大臣闻知后,颇为兴奋。他们认为繁荣昌盛的齐国即将遭殃,因为10年前卫懿公好鹤而把国亡了,齐桓公好鹿是蹈其覆辙。他们在宫殿里大吃大喝,等待齐国大伤元气,他们好坐得天下。
管仲却把鹿价又提高到40枚铜币一头。
楚人见一头鹿的价钱与数千斤粮食相同,于是纷纷放下农具,做猎具奔往深山去捕鹿;连楚国官兵也停止训练,陆续将兵器换成猎具,偷偷上山了。一年间,楚地大荒,铜币却堆积成山。
楚人欲用铜币去买粮食,却无处买。管伸已发出号令,禁止各诸侯国与楚通商买卖粮食。
这样一来,楚军人黄马瘦,大丧战斗力。管仲见时机已到,即集合八路诸侯之军,浩浩荡荡,开往楚境,大有席卷之势。楚成王内外交困,无可奈何,忙派大臣求和,同意不再割据一方,欺凌小国,保证接受齐国的号令。
管仲不动一刀,不杀一人,就制服了本来很强大的楚国。
(改编《管子·轻重戊第八十四》)
【1】联系上下文“管仲见时机已到”中的“时机”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管仲“带大将军们看炼铜去了”,其实是去为买鹿的铜币作准备。
B.“齐桓公好鹿是蹈其覆辙”,意思是说齐桓公好鹿,会让齐国灭亡。
C.管仲把鹿价提高到40枚铜币一头,是为了让楚人放弃本业而疯狂捕鹿。
D.“楚成王内外交困”,国内困境是钱多腐败,国外困境是外敌压境。
【3】阅读短文,推测管仲买鹿制楚的思维过程,用简洁的语言写一写。
遇到问题 | 分析当时的情况 | 选择合适的方法 |
(1)楚国不听齐国号令,华夏难以统一。 (2)齐楚实力旗鼓相当,若交战,_________。 | 鹿比较稀少,楚国才有,且价廉。 如果_______________。 | (1)扬言“齐桓公好鹿,不惜重金”。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 |
【4】楚国被制服后,楚王进行了深刻反思,他可能会从这件事吸取哪些教训?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分析。
最后的时刻
江姐梳好了头发,在枕头下面取出了她那件洗得干干净净的、被捕时穿过的一身阴丹士林布旗袍,脱下了打着“×”号的囚服。
蓝色的旗袍外面套着一件玫瑰色的短毛线衣。江姐习惯地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尘,再理理旗袍上的折痕,然后弯着身子擦去皮鞋上的泥污。她又在镜子前照了照,在室内试着走了几步,像要去参加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
特务在门外不停地催促。江姐准备告别女室的同志。
“江姐,你的换洗衣服……”一个女同志把江姐的衣服、毛巾、牙刷收拾在一个小布包里。
江姐轻轻地接过布包来,看了一眼,又递给那位女同志。“留给大家用吧。看见这些东西,就等于看见我一样。”包落在地上。同牢房的人忍不住悲伤,哭了起来。
这时,从走廊里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成群的男同志,戴着手铐,从牢房里从容地走出来,一路上和每一间牢房里伸出来的手紧握着告别。
江姐抬起头来,像对自己,也像对着大家说:
“要勇敢一些!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着最后考验的时候,都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
江姐说完以后,就大步向牢门走去。她走到门口又停了下来,回头向室内看了一眼。熟悉的八张双层铺,一张小条桌,墙上的破镜子……
“同志们,永别了!”
“江姐!江———”人们红肿着双眼,像猛地醒过来似的,忽地一下扑向签子门。
江姐和许多男同志,挺立在囚车上面,像去迎接庄严的战斗,像去迎接即将到来的黎明。看,他们的脸上充满了胜利的欢笑,洋溢着圣洁的光辉……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催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急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 ”的句子说明狱中的生活条件______,同时也说明敌的____。
【4】“要勇敢一些!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着最后考验的时候,都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这两句话是江姐对_____________说的,也是对_____________说的。表达了江姐_______的崇高革命精神。
【5】《最后的时刻》本意是指(____________),文中是指(__________)。
A.江姐牺牲前的短暂时刻 B.这一刻在其他时间之后
11、阅读加油站
(一)我们先来看一看孔座。它是我国最古老的屈宇之一,最初是由孔子的住处改建而成的。汉代以后,随着孔子影响的扩大,孔庙不断地进行扩建和重修。现在,孔庙大约占地十万平方米,有五殿、一阁、两庑、一坛、两堂、十五碑亭、五十三门坊,各种建筑一共是四百六十六间。从规模上看,相当壮观,令中外游客惊讶不已。
1.用“”画中文中的数词。
2.从这些数词,你看到了孔庙的什么特点?
(二)大成殿是孔庙的主体建筑,建于宋代,明代扩建,清代又进行了重修。殿高31米多,覆盖着黄色的琉璃瓦,显得特别庄严雄伟。殿四周廊下有28根石柱,都是用整石雕成的。其中后檐和两侧的18 拫石柱,每根都是八面八角,每面刻9条团龙,一共72条,前檐的 10根,每根刻两条盘龙,中间有一颗宝珠,构成了“二龙戏珠”的生动场面。这一组石柱工艺精湛、造型优美,是国内外少见的艺术瑰宝。
1. 用“”画出文中的数量词。
2. 仔细谈谈,从文章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了孔庙的什么特点,请从这段话中找出关键词语。
12、课内阅读。
有一句话说出来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晴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1】这段话选自《 》,作者是著名诗人 。他的第一本诗集是《 》闪烁着 的火花。第二部诗集是《 》表现出深沉的 。
【2】文中的“着火”中的“着”读音是_______。它的另一个读音是_______,组词_______。
【3】诗中“火山的缄默”指_______。“春天里一个霹雳”指_______。
13、课内阅读。
凡卡(节选)
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毒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要篮的时候,不知不觉(jiào jué )睡着了。老板揪(jiū qiū)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起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鱼嘴直戳(chuō cuō) 我的脸。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jiào jué),只好摇那个摇篮。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1】给文中加点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上“√”。
【2】你认为这段主要写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部分是从( )( )( )三方面写出凡卡当学徒的痛苦生活的。
【4】老板、老板娘是怎样打凡卡的?从文中找出表示他们动作的词。(“打”字除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这些动词中可以看出凡卡过着怎样的学徒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凡卡的学徒生活是不幸的,他才只有9岁,读过课文,你一定会对小凡卡给予深深的同情。与凡卡相比,你对自己的童年有何感受?请以《我和凡卡比童年》为题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语段阅读
但在五指中,大拇指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由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叫他揿电铃。
【1】这段话的结构是( )
A.分总 B.总分 C.总分总
【2】这段话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描写的。
【3】根据提示仿写句子。
空中的白云千姿百态,变化多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整本书阅读
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
……只见那行者自南山顶上摘了几个桃子,托着钵盂,一筋斗点将回来。睁开火眼金睛观看,认得那女子是个妖精,放下钵孟,掣铁棒当头就打。长老用手扯住道:“你走将来打谁?”行者道:“师父,你面前这个女子,莫当做个好人;他是个妖精,要来骗你哩。”三藏道:“你这猴头,当时倒也有些眼力,今日如何乱道!这女菩萨有此善心,将这饭要斋我等,你怎么说他是个妖精?”行者笑道:“师父,你哪里认得。我若来迟,你定入他套子,道他毒手!”长老哪里肯信,只说是个好人。……
三藏正在此羞慚,行者又发起性来。掣铁棒,望妖精劈脸一下。那怪物却抖擞精神,预先走了,把一个假尸首打死在地下,长老战战兢兢,口中念道:“这猴果然无机!屡劝不从,无故伤人性命!”行者道:“师父莫怪,你且来看这罐子里是甚东西。”近前看时,那里是甚香米饭,却是一罐子拖尾巴的长蛆,也不是面筋,却是几个青蛙、癞蛤蟆。长老才有几分信了。怎禁那呆子气不忿,道:“这是师哥的障眼法儿,变做这等东西,使不念咒哩。”
三藏果然信那呆子撺唆,手中捻诀,口里念咒……
——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一回是章回体小说
【1】《西游记》是章回体小说,这一回的标题是_________,读了回目标题,我能猜出这一回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_。
【2】这一段话中有四个人物,请写出他们的名字,再选择其中一个人物写写他的特点。
(1)行者:______________ (2)长老:___________
(3)女菩萨:________ (4)呆子:______________
(5)我选的人物是__________,特点是_____________
16、阅读理解。
“嫦娥工程”
我国启动的“嫦娥工程”是指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预先研究,利用先进仪器对月球的资源和能源分布以及特殊环境进行全面的探测。
我国航天的能力已经具备了探月的水平。这次我国的月球探测工程将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实施。第一期工程的目标是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rǎng yǎng)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的环境;第二期工程的目标是发射月球探测器登陆月球;第三期工程的目标是实现月球表面巡视勘察与采样返回。
在古老的神话故事里,月亮上有仙女嫦娥居住的广寒宫,还有桂花树和捣药的玉兔。而在现实中,月球是解开诸多宇宙谜团的一把钥匙,它上面还储备着极其丰富的资源。半个多世纪以来,月球探测一直是各国激烈竞争的科研领域。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月球很早以前就进入宁静阶段,保留了大量的原始信息,是研究宇宙起源的很好的载(zǎi zài)体。月球上已知的有 100 多种矿物质,其中有 6 种是地球上没有的。在月球表面厚厚的尘土里,蕴藏着一种重要的能源——氦-3,它在地球上十分罕见,是可供(gōng gòng)核聚变的主要原料之一。据估算,月球上有 300 万~500 万吨的氦-3 储量,能够支持地球 7000 年的需电量。月球上这些特有的矿产和资源,对我们人类来说是个大宝库。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我国就进行了有关月球探测方面的研究和讨论,月球正在成为我国科研的新大陆。我国的探月工程虽然起步较晚,但在运载火箭、有效载荷(hé hè)的卫星部分、测控系统方面具有自己的优势。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什么是“嫦娥工程”?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这个工程将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实施。
【3】文章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试选择一种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月球是研究宇宙起源的很好的载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文章最后一段话,我们应如何评价我国的探月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来学范文】阅读范文,完成练习。
做人当学落花生
——读《落花生》有感
①读完《落花生》这篇短小精致的散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文章记叙了作者一家人种花生、过花生收获节的往事。其中,父亲借谈论花生的好处教育孩子们做人的情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②父亲说,花生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将果实高挂枝头,而是将自己深埋进地里,有没有果实,必须挖出来才知道。花生是谦逊、踏实的,它虽然对人们大有用处,却从不显露出来。我对文中父亲的这番话感触很深,因为它让我想到了自己。上学期,我参加市语文竞赛获得了第一名,从那之后,我便骄傲自满起来,觉得语文学起来太容易了。于是,上课经常走神,课后的讨论活动也不积极参与,作业完成得也马马虎虎。结果,期末考试时,我的语文成绩排名从第二名降到了第十名,我简直惭愧极了!我真应该好好学习花生这种谦逊、踏实的品格。
③“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就像文中的父亲所说,花生虽然外表不好看,价钱也便宜,可用处多多,既可食用,又可榨油,不是那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绣花枕头。反观社会上有些人,虽然外表很体面,却往往缺乏与外表相匹配的美德。有一次,我看见一群衣着时髦的青年在街心花园聚会,他们一边高声畅谈着人生和理想,一边把果皮、烟头、饮料瓶扔得满地都是。辛勤工作的环卫人员上前劝阻,反被他们嘲讽:“如果我们不扔垃圾,你早就失业啦!”这两幕情景相比,文中父亲的话确实发人深省:我们该做一个怎样的人呢?
④《落花生》记的是寻常之物,语言平淡如水,讲的却是人人都该懂得的道理。我也要学习花生的可贵品格,做个质朴无华的,真正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
【1】例文运用“_____________”的结构方式展开。先概括了所读作品《_________》的大致内容,介绍了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是__________;再从___________这个角度来写阅读感想;最后写___________,点明主题,首尾呼应。
【2】作者从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阅读感悟,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落花生的_______之情。
【3】下列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第①段概述《落花生》一文的内容,第②、③段清楚、具体地写读后感想,详略得当。
B.第②段结合自身经历谈感想,有真情实感;第③段联系社会实际论述观点,有说服力。
C.本文写感想的部分用了先叙后议的写法,由物及人,把感想写得既深且透。
D.文章题目采用主副标题,用主标题突出了全文主旨,更能吸引读者。
18、阅读文章,然后回答。
风筝
①时令正是仲春。大地挣(zhēng)脱了冬的纠缠,不觉之中已泛出几分淡淡的鹅黄的绿意。仰望晴空,偶见数点风筝,袅袅娜娜地飘挂在天际,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瞩望那长长的轻轻抖动的风筝线,竟丝丝缕缕牵出了我的童年。
②在乡下,三月的剪剪轻风还残留着冬的料峭。我们这些颠跑在蓊郁麦田里的孩子偷偷找来竹篾,且要绿皮的有韧性的,犹如女孩子绣花挑线一般仔细。我们把竹篾放到火堆上烤了,再弯成弓似的和轱辘似的等几何形状,拼在一起,悉心系好,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的骨架。然后几颗小脑袋抵在一起,叽叽喳喳商量一阵,就各出心裁 地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勒一通,便给它们穿上了斑斓的衣衫。这完全可以与女孩子织成的 锦绣相媲美。然后用大团大团的线做放线,一头系在风筝上,一头缠在一个线拐子上。这些线来得可不易呢,是我们这些“男子汉”低三下四,求爷告奶,甚至向小姑娘一连串喊上十声“好姐姐”才弄到手的。
③好了!抬起你因做风筝而勾得酸了的头,开始放吧。咳!风筝!风筝!全是风筝!这些大大小小造型生动的风筝,从辽阔的麦田里,迤逦的大道旁,潋滟的堤塘边冉冉升起——被底下幼稚(zhì)的欢声笑语吹着,腾腾热气捧着,悠悠飞向空中,去亲吻白云,好似争艳的奇葩,挂彩的气球,我们的心醉了。
④风筝也有赌气的时候,任你如何摆布,它总要往地上栽。这时的小伙伴决不会张飞似的环眼圆睁,一脚踏翻它的,而总是小心翼翼地检查一番,找出毛病,对症下药,修好它们。随着欢呼声,风筝重又飘然升起。当放到得意处,猛不防风筝也会断线,摇头晃脑地越飘越远。我们拉着断了的风筝线,不胜惋惜……
⑤韶光如流。虽说童年已悄然离去,可风筝这根若有若无的线,却每每牵着我的童年。我常想捡回那逝去的童年。啊,我的鹅黄色的童年!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
形态各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心翼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别给②、③、④三个部分各自加一个小标题。(6个字以内)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与第①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相呼应的句子,然后抄写下来,再写出作者这样写的好处。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文片段阅读。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 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 向海里跳 不然我就开枪了 一 二 刚喊出 三 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在文段中的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用“____”画出文段中的比喻句,并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全文思考“正在这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船长为什么要用枪逼着孩子向海里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一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时间的延续。
B.表示解释说明。说明时间很长。
C.表示意思的转折。表明孩子从水里浮上来所用的时间并不长,但大家觉得时间很长。
【6】请你说一说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联系全文想一想用枪逼迫孩子向海里跳是不是最好的办法,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救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我拒绝使用麻醉剂。(用恰当地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病人脸色苍白。(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沃克医生肃然起敬。(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这么美丽的草原,我们怎么能不向往?
改为陈述句:
(2)工人们修铁路。
扩句:
(3)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缩句:
(4)《草原》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老舍先生写的。
(5)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用带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22、按要求写句子。
①电话是现代通话的一个工具,联系工作办点儿事都比较方便。(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电话人人都会打。(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打电话啰唆误了自己的事。打电话啰唆耽误了别人的时间。(用关联词合并为一句话)(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3、写作。
期末考试你取得了年级第一的好成绩,被选为学生代表在全校大会上发言。你打算对同学们说些什么?请据此写一份发言稿。字数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