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浒传》中,故事与主要人物匹配不当的是( )
A.鲁智深——拳打镇关西
B.武松——血溅鸳鸯楼
C.李逵——大闹野猪林
D.林冲——风雪山神庙
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遭殃 汤园 局促 一丝不苟
B.傲漫 勇猛 戒指 临危不惧
C.窟窿 脸颊 预备 焦躁不安
D.和蔼 悲戚 呼焕 镇定自若
3、下列出自古典名著中的词语和对应的现代汉语,意思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郎中——医生 客官——顾客
B.客舍——旅店 钱铺——银行
C.店家——老板 榜文——文章
D.墨客——文人 伙计——服务员
4、杨修见曹操在塞北送来的一盒酥的盒子上写了“一合酥”三字,就取匙与众人分吃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拼音,写词语。
kuí wú chàn dòng gē bì chén jì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hé pàn xiǎng shòu luǒ lù ōu zhōu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6、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野草 ________地呼噜
________的猪群 ________地欣赏
________的光芒 ________地行驶
7、填空。
(1)莫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___________需要它,它就在__________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____________遇到风沙还是雨雪,_____________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______那么直,那么__________,不__________,也不______________。
8、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1)写出表示“快”的词语:
形容吃饭快。( )
形容说话快。( )
形容走路快。( )
(2)请写出两个表示人物优秀品质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短文选自《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
【2】用“ ”画出本段的中心句,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用选段中( )这个四字词语来概括。
【3】“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是为了表现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下面选项中不能直接体现船夫驾驶技术好的一个选项是( )
A.行船速度极快,他操纵自如。
B.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
C.拥挤时,他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D.我们的眼睛不知看哪一处好。
10、阅读课文《军神》片段,回答问题。
沃克先生擦着汗,对年轻人说:“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年轻人脸色苍白,勉强一笑:“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沃克先生吓了一跳:“一共多少刀?”“72刀。”沃克先生不禁失声喊道:“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
【1】给文中划横线的字注上正确的音,填在横线上。
一直在数 ________你的刀数________;沃克先生不禁 ____失声喊道:“了 ____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2】给文中“□”填上标点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词语。
①苍白:_________________
②勉强:_________________
③失声:_________________
④军神: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
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到雾散时,诸葛亮下令返回。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1】仔细读选文,给借箭过程排序,并用“√”给图片选择对应的内容。
①绳索连船 ②排船受箭 ③掉转船身 ④靠近曹营 ⑤顺利回程
( )→( )→( )→( )→( )
【2】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体现在他“识人心、知天象、晓地理”三个方面。在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句子,用“ ”画出来,并分别在句子旁边批注“识人心、知天象、晓地理”三个词语。
【3】对加点的“诸葛亮笑着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葛亮对自己的安排自信满满 B.诸葛亮了解曹操,断定他不敢出兵
C.体现了诸葛亮的从容淡定 D.诸葛亮为了安抚鲁肃,故意笑给他看
12、阅读检阅台
晏子的思辨术
历史上以个子矮小而闻名者,西方有拿破仑,中国则有晏子。拿破仑因其军事天才留名青史,晏子则以处世聪慧让人叹服。若谈思辨技巧,晏子则更胜拿破仑一筹。
齐景公死了一匹心爱的马,勃然大怒,拿起戈要击杀养马的人。晏子出面说:“你这样刺死他,他死得糊里糊涂,我替你宣布他的罪状,也好让他死而无憾。” 晏子将戈接过来,指着养马人的心窝,大声说:“你罪大恶极,一死都不足抵罪。第一,你替国君养马却让马死了,该死!第二,你让国君为了一匹马,要杀养马的人,又该死!第三,你让国君为了一匹马杀了养马者,丑名闻于诸侯,更该死!”景公听到这里恍然大悟,赶紧说:“把他放了吧,免得伤害我仁义的名声。”晏子说出了景公未曾思虑过的问题,点醒了景公,救了养马人一命。
另一次,景公生了病,大臣梁丘据请求杀掉负责祈祷的官员。晏子又出面了,他说:“如果祈福对人有好处,能使人得到神灵的庇护,那么诅咒就会让神灵发怒,对人也有伤害。今天国内诅咒君王的人太多了,就算祈祷的官员恪尽职守,天天为君王祷告,又怎能敌得过成千上万人的诅咒呢?所以主公得病,和他没关系, 不能归罪于他。”这又是从另一个角度出发的思辨。
晏子用这种方法来劝诫君王,对个人是相当危险的。但是晏子敢于挑战迷信,更敢于直言进谏,看得出他的智慧和勇气。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勃然大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恪尽职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晏子是怎样巧妙地解救养马人的?如果晏子直接请求景公不杀养马人,会怎么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篇短文,你看出晏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你是齐景公,你会从这两件事中明白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晏子的思辨术给了你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孔乙己(节选)
中秋之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 )极低,( )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①他脸上黑( )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 )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
②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③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④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1】选择相应的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而且 却 虽然 但
【2】写出本段的具体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1)时间:____________;
(2)地点:________;
(3)人物:________________;
(4)事件:_________。
【3】分析文中带序号语句的描写方法和作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句是外貌描写,说明孔乙己的悲惨遭遇,是因为他的好喝懒做,四体不勤。
B.②句是语言描写,表明孔乙己以谎言来维持“尊严”,精神麻木可悲。
C.③句是行动描写,说明孔乙己深怕旁人揭他的短处,想在瞒和骗中苟且偷生。
D.④句是动作描写,“摸”字形象地写出了孔乙己舍不得花掉仅有的四文钱的吝啬心理。
14、课内阅读
“你逃不了!”孩子( )追赶( )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地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 )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 )没有命了。( )他走到横木头上拿到了帽子,( )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地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他刚喊出“三”,孩子就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用“ ”划出描写孩子处于危险处境的句子。这情景,你可以用“ 、 ”等成语来形容。
【3】船长看到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他是怎么做的?这个办法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着船长是个怎样的人?如果当时你也在现场,你还有哪些方法来救孩子?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林教头见差拨
只说公人将林冲送到沧州牢城营内来,营内收管林冲,发在单身房里听候点视。却有一般的罪人,都来看觑他,对林冲说道:“此间管营,差拨,都十分害人,只是要诈人钱物。若有人情钱物送与他时,便觑的你好;若是无钱,将你撇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若得了人情,入门便不打你一百杀威棒,只说有病,把来寄下;若不得人情时,这一百棒打得个七死八活。”林冲道:“众兄长如此指教,且如要使钱,把多少与他?”众人道:“若要使得好时,管营把五两银子与他,差拨也得五两银子送他,十分好了。”
正说之间,只见差拨过来问道:“那个是新来的配军?”林冲见问,向前答应道:“小人便是。”那差拨不见他把钱出来,变了面皮,指着林冲便骂道:“你这个贼配军!见我如何不下拜,却来唱喏!你这厮可知在东京做出事来!见我还是大刺刺的!我看这贼配军满脸都是饿纹,一世也不发迹!打不死,拷不杀顽囚!你这把贼骨头,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少间叫你便见功效!”把林冲骂得一佛出世,那里敢抬头应答。众人见骂,各自散了。
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差拨哥哥,些小薄礼,休言轻微。”差拨看了道:“你教我送与管营和俺的,都在里面?”林冲道:“只是送与差拨哥哥的;另有十两银子,就烦差拨哥哥送与管营。”差拨见了,看着林冲笑道:“林教头,我也闻你的好名字。端的是个好男子!想是高太尉陷害你了。虽然目下暂时受苦,久后必然发迹。据你的大名,这表人物,必不是等闲之人,久后必做大官!”林冲笑道:“总赖顾。”差拨道:“你只管放心。”又取出柴大官人的书礼,说道:“相烦老哥将这两封书下一下。”差拨道:“即有柴大官人的书,烦恼做甚?这一封书直一锭金子。我一面与你下书。少间管营来点你,要打一百杀威棒时,你便只说你一路有病,未曾痊可。我自来与你支吾,要瞒生人的眼目。”林冲道:“多谢指教。”差拨拿了银子并书,离了单身房,自去了。林冲叹口气道:“有钱可以通神,此语不差!端的有这般的苦处!”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写了林冲发配沧州、初入劳营的一段情节,作者将笔墨集中在林冲见差拨的细节描写上。
B.差拨一见林冲就破口大骂,是因为林冲只是唱喏,没有及早把柴大官人给管营等的书礼拿出来。
C.小说借“有钱可以通神”这句话,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世态人情,也表达了林冲的感慨和无奈。
【2】小说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第三段“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 这句话,表现了林冲什么样的性格和心理。(写出两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内阅读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1】“像泼。像倒。”短短的两个词构成了两句话,不仅写出了(______________),还表现出了(____________)。
【2】“山洪咆哮着,……势不可挡。”这句话动用了(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 )。咆哮突出了( ),“狂奔”写出了( ),势不可挡写出了( )。
【3】“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像一座山。”这里把老汉比喻成(_______),写出了老汉的(____________)。
【4】“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这两句话用了( )修辞手法,写出了洪水的( ),狞笑表现了( )。
【5】语段中运用简短的(________)和大量的(_______)来渲染紧张的气氛,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6】文章中对( )的描写和( )的描写与对老汉的描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衬了老汉的( )。
【7】老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乐园。
绿手指
在法国的一个小镇,有位老奶奶长着“绿手指”。你可千万别觉得奇怪,“绿手指”是当地人对好园丁的称赞。
一天,她在报上看到一条消息:园艺所重金悬赏纯白的金盏花。老奶奶想:金盏花,除了金色,就是棕色。白色的,不可思议。不过,我为什么不试试呢?她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儿女听了,却遭到一致反对。大家说:“你根本不懂得种子遗传学,专家都不能完成的事,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可能完成呢?”
老奶奶决心一个人干下去。她撒下金盏花的种子,精心侍弄。金盏花开了:全是橘黄的。老奶奶挑选了一朵颜色稍淡的花,任其自然枯萎,然后把种子精心地收集起来,第二年把它们种下去。然后,再挑选颜色浅的花的种子栽种……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从不(疑惑 怀疑),满怀信心地栽种着金盏花。
二十年过去了。有一天早晨,她来到花园,看到一朵金盏花,开得特别灿烂。它不是近乎白色,而是雪一样的白。
秋天,她把一百粒种子寄到了二十年前的那家园艺所。她不知道那则启事是否还有效,也不知道在漫长的岁月里,是否早就有人培育出了纯白的金盏花。
等待的日子长达一年,因为要验证那些种子。终于,因艺所所长打电话告诉老奶奶,他们看到了她种的花,是雪白的。但因为年代久远,资金不能(兑现 实现),问她有没有别的要求。老奶奶对着电话说:“只想问一问,你们想不想要黑色的金盏花?我也能种出……”
黑色的金盏花至今没有开放,因为老奶奶去世了。
但愿你我也能拥有一双新的“绿手指”!
【1】用“ ”画出括号内恰当的词语。
【2】对下面句子中的“绿手指”,你是怎样理解的?
①在法国的一个小镇,有位老奶奶长着“绿手指”。
②但愿你我也能拥有一双新的“绿手指”!
(1)①句中“绿手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句中“绿手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奶奶的儿女反对她培育纯白的金盏花是因为( )
A.培育纯白的金盏花很浪费时间
B.老奶奶不懂遗传学的规律。
C.老奶奶身体不好,不宜劳累
【4】老奶奶会怎样培育黑色的金盏花呢?仿照文章的第3自然段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老奶奶是个( )的人
A.诚实
B.有毅力
C.喜欢新鲜事物
18、课内阅读
花开了,就像A 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B 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C 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请将下列三个词还原到文中A、B、C三处。
说话 逛 睡醒
【2】下列四种动植物中,文段没有描写的是( )
A.蜻蜓 B.蝴蝶 C.黄瓜 D.倭瓜
【3】这一段描写的景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个词是( )
A.随意 B.自由 C.美丽 D.明亮
【4】假如请你为全班同学朗读这段,你认为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才能表达作者的感情? ( )
A.喜悦、愉快 B.悲伤、难过 C.生气、愤怒
1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学会欣赏别人
一个暖洋洋的中午,我和爸爸在郊区公园散步。在那儿,我看见一个很滑稽的老太太。天气那么暖和,她却紧裹着一件厚厚的羊绒大衣,脖子上围着一条毛皮围巾,仿佛天上正下着鹅毛大雪。我轻轻地拽了一下爸爸的胳膊说:“爸爸,你看那位老太太的样子多可笑呀。”当时爸爸的表情显得特别的严肃。他沉默了一会儿说:“希拉里,我突然发现你缺少一种本领,你不会欣赏别人。这证明你在与别人的交往中少了一份真诚和友善。”
爸爸接着说:“那位老太太穿着大衣,围着围巾,也许是生病初愈,身体还不太舒服。但你看她的表情,她注视着树枝上一朵清香、漂亮的丁香花,表情是那么的生动,你不认为很可爱吗?她渴望春天,喜欢美好的大自然。我觉得这老太太令人感动!”
爸爸领着我走到那位老太太面前,微笑着说:“夫人,您欣赏春天时的神情真的令人感动,您使春天变得更美好了!”
那位老太太似乎很激动:“先生,”她说着,便从提包里取出一小袋甜饼递给了我,“你真漂亮……”
事后,爸爸对我说:“一定要学会真诚地欣赏别人,因为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欣赏的优点。当你这样做了,你就会获得很多的朋友。”
欣赏的力量就在于:给别人带去温暖与鼓励的同时,也让自己成为了一个心中有爱,眼里有光的人。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滑稽(______) 欣赏(______) 真诚(______) 鼓励(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她注视着树枝上一朵清香、漂亮的丁香花,表情是那么的生动,你不认为很可爱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领着我走到那位老太太面前,微笑着说:‘夫人,您欣赏春天时的神情真的令人感动,您使春天变得更美好了!’”这句话是对爸爸的_____、____和____描写,从中你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
【4】那位老太太似乎很激动:“先生,”她说着,便从提包里取出一小袋甜饼递给了我,“你真漂亮……”这段话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引文的省略 B.表示语言的中断
C.表示列举的省略 D.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5】读了这篇短文,你一定受到了很多启发吧,请写下此刻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10分)
(1)黄继光对指导员说“请把任务交给我。”(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改为反问句和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送给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生日礼物。(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刚几下就爬到了杆顶,非常灵活。(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寒风吹到脸上很痛。(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春天来了,大地一片生机。(改为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祖国。(改为引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老大娘走过小路。(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比山还高的比海还深的兄弟情谊,我们不会忘记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对我和弟弟说:“暑假我带你们去游泳。”(改为转述句)
(2)难道我们能被地震这个困难吓倒吗?(改为陈述句)
(3)巴掌大的地方不能踢足球。(改为反问句)
(4)居里夫妇毫无保留地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
改为把字句:
改为被字句:
(5)这篇作文的层次和语言都很通顺。(改病句)
(6)闪电撕破了乌云。(扩句)
22、按要求写句子。
(1)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是半夜三更要谋我钱财,害我性命?(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武松见大虫扑来,沉着应战,抡起哨棒胡乱地向大虫打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虫大吼一声。(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这样,我怎能放心得下?(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爱美丽的天安门。(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作文。
选择一件使你难忘的事写下来,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语句通顺,标点正确,书写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