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中山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曹军       都督     神机妙算

    B.委托     遮挡     喜不自胜

    C.呐喊     谋财       抓耳饶腮

    D.拳头       喘气       天造地设

  • 2、“自古英雄出少年”,《三国演义》中的周瑜以( )行英雄之事,为东吴立下赫赫战功,由此名震天下。

    A.豆蔻之龄

    B.而立之龄

    C.弱冠之龄

    D.花甲之龄

  • 3、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鞠躬尽瘁          理直气壮                 含辛茹苦                 无价之宝

    B.肝胆相照          杯水车薪                 疑惑不解                 同心协力

    C.势不可当          一碧千里                 废寝忘食                 栩栩如生

    D.完壁归赵          冲锋陷阵                 襟飘带舞                 神机妙算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根据句子的意思,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1.你一会儿说亲眼看到过那儿优美的风景,一会儿又说自己没去过,这不是__________吗?

    2.这篇作文本来挺好的,可你又在结尾处添加一些无关的话,真是____________啊!

    3.____________,为时不晚。既然你知道玩手机是不对的,那现在改正还是来得及的。

  • 5、我会读,还会写。

    huì     sh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报 考________ ________

  • 6、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中带引号词语的意思。

    人们利用克隆技术能够培植人体的皮肤进行植皮手术;能够制造出人的耳朵、软骨、肝脏和心脏等人体配件,一旦病人需要,就能重新装配

    段落中出现的制造是指___________配件是指___________装配是指___________

  • 7、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在《人物描写一组》中,《摔跤》选自朱光耀的儿童小说《________》,《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选自老舍先生的《_______》,《两茎灯草》选自清代_____的讽刺小说《______》。作者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刻画了人物形象。

    2.《草船借箭》一文记叙了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______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______,最终完成了任务,表现了诸葛亮______________

    3.古诗中包含了多种感情。“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_”表达的是对小孩子的喜爱之情;“_________,南望王师又一年”的爱国之意;“____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作者心中的不舍。

  • 8、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18分)

    我将青春献戈壁

    第一次知道他的大名,是到新疆那年的秋天。那时政治处编印的《丰收通讯》上,连续报道了他深夜跳进干渠堵水修堤和下水救人的事迹。后来在场部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我才见到他。他姓杨,是三连的司务长。粗壮敦实的身躯,一双有神的眼睛,不太爱说话,嘴角上始终挂着微笑。由于心眼儿实在,脾气好,又能把连队生活精心安排好,所以大家都叫他二嫂

    我开始和他接触是在第二年开春。当时我在县医药公司买药回来,正在办事处找车,这时二嫂赶着大轱辘马车来了。他戴着一顶羊皮帽,披着光板羊皮大衣,脸上一层灰沙,样子怪可笑的。他告诉我,这次是送一位同志住院的。见我有困难,就答应第二天帮我把药品拉回去。

    南疆三月,春寒料峭。那天,我们清早就出发了。马车在稀泥路上缓缓前进。过了中午,正在人饥马乏之际,马车又一次陷入泥潭。马扬头奋蹄,车轴断了。面对满车药品及遥遥归途,我满脸愁云,焦灼万分。二嫂却不慌不忙地卸了马,和我一起搬下药品,将空车拉了出来。随后他从附近老乡家中买来车轴,借来工具,折腾了两个多小时,总算又上路了。我发现外形粗犷的“二嫂”内心是挺细腻深沉的。他告诉我,他爱读唐诗爱写作,还给我背诵了进新疆时写的诗:“……我将青春献戈壁,戈壁还我满园春……”他对农场的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

    几年后的一个冬天,从三连传来噩耗:“二嫂”因公外出,在结冰的河面上骑车,不慎连人带车跌进冰窟窿,不幸殉职。多年过去了,“二嫂”的音容笑貌时时在我的脑海中浮现:他赶着马车,戴着一顶羊皮帽,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嘴角上始终挂着微笑……

    (1)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4分)

    喜讯——(   )  粗犷——(   )

    (2)短文中画“____”处的双引号表示________,画  ”处的双引号表示________。(2分)

    (3)杨司务长是男同志,可人们却叫他“二嫂”,这是因为( )(3分)

    A.他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嘴角上始终挂着微笑。

    B.他心眼儿实在,脾气好,又能把连队生活精心安排好。

    (4)杨司务长做了哪几件好事?请用简短的语言写下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是怎样理解“我将青春献戈壁,戈壁还我满园春”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中好几处写到了杨司务长的外貌,请用 ”画出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类文阅读

    读不完的大书

    七十多年前的农村,不像今天小朋友的家里有许多自动或机动的玩具,没有开发儿童智力的新式玩具。我在幼年时,家里什么玩具都没有,大人们不关心孩子玩耍的事。我在五六岁时就自己到大自然去找可以玩的东西。农村的特点是接近大自然。辽阔的天空,广阔的大地,浩瀚的河流,繁茂的花草和树木,空中的浮云和飞鸟,地上的走兽和昆虫,水中的游鱼等,有说不完的好玩东西,能够引起孩子的遐想和实验的兴趣。例如小麻雀的蹦蹦跳跳、快乐活泼的样子,叫你高兴。老鹰在高空中盘旋时,展翅飞腾或流荡滑翔,有的猛扑而下,像在捕捉小鸡或什么东西,给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花草树木的生长、开花、结子,暑寒荣枯,都有各种不同的趣味。草的叶子不一样,有长有短,有的还带刺;开的花有红的、黄的、紫的、蓝的,形状也有单瓣、重瓣的,有四瓣、五瓣的,等等。树木的千姿百态,更有给人乐趣的东西。①昆虫的动作也很好玩,例如蚂蚁搬家,那么长的队伍,那么井井有条的阵营,个个尽自己的力量,把货物全部搬迁。这种组织性很强的小动物的行动,真叫人佩服。当它们两军对垒时,更是好看,队伍整齐;正式打仗时,打得你死我活,直至尸体堆积如山,勇敢忠贞的精神,真令人敬佩。

    我家房子的前后左右都有余地,栽有各种果树,有梨树、桃树、橘子树、柚子树、酸橙树,它们在不同的季节开不同的花,结不同的果实。从树上直接摘下的果子,格外鲜美。我家后面还有两丛竹林和一株棕榈,是我最爱的。②竹子长得快,雨后春笋,一天长几寸,出土几天就长得和我一样高了。笋子炒咸菜,味道鲜美无比。更可爱的是它们那耸入高空的青翠茎叶,亭亭玉立,显得那么纯洁!微风吹来,一片沙沙声,是那么温柔细腻。但当大风袭来时,竹林总是最先发出萧萧的喧声,不平静的调子,奏出我幼小心灵的怅惘情绪。池塘边的棕榈树坚毅地挺立着,大蒲扇似的叶子显得很高洁,在秋高气爽的日子,倒映池水中,小鱼在池水的倒影中间游玩,是另一种境界。

    大自然是一部看不完的大画册,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极大的学问,有欣赏不完的乐趣。

    1(理解课题)短文题目为“读不完的大书”,“大书”是指________,作者用这个题目是想说明_______________

    2(整体感知)认真阅读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农村的特点是_________。七十多年前的农村,家里没有好玩的玩具,但大自然中有很多,作者列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重点写了自家屋后的____________,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__________之情。

    3(提取信息)对大自然这本书,作者是分哪三部分来描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感悟写法)文章对大自然中万物的描写有详有略,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各详细描写了什么?突出了事物哪方面的特点?填一填。

    句①详细描写的是______,突出了______却有严密的______和高度的______;句②详细描写的是______,突出了竹笋____________,竹子的______美及其风中撩动人心的_______

    5(语言运用)学习本文,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一写你小时候在大自然中见到的一种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外阅读。

    把梦点亮的那盏灯

    ①那年春天,我被一场车祸轧断双腿,医生说治愈的希望很渺茫。除了整天瞪着天花板过着以泪洗面的日子,我还能做什么呢?

    ②一天夜里,姐姐突然推门进来,把我扶起,指着前面那栋黑黢黢的楼房,激动地说:“弟弟,瞧见那扇窗了吗?三楼,从左边数第二个窗户。里面住着一个全身瘫痪的女孩,她白天为一家工厂糊鞋盒,晚上拼命地读书和写作,才17岁,已发表了十几万字的作品。”看着那扇窗子的灯光,我脸红了。“弟弟,拿出勇气来呀!”……

    ③打那时起,那扇窗口的灯光就时时陪伴着我。只要看到那束柔和的灯光,我就不由自主地拿起身边的课本。

    ④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泪流满面。突然,一束灯光柔和地射在我脸上,我心里倏地起了个念头:我要见见那姑娘,把姐姐的故事讲给她听,还要……感谢她——是她夜晚窗口的灯光,伴我度过了这个难熬的季节。我拄着双拐,跌跌撞撞地爬上那幢楼,轻轻叩响了门。

    ⑤没有回音,我使劲敲了敲它。对面的房门打开了,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上下打量着我说:“小伙子,别敲了,那是间空房。”我呆住了。“……从前我儿子住在这儿,后来他调走了。半年前,一个姑娘租下了,可说也奇怪,她并不在这儿住,只是吩咐我晚上把电灯拉亮,第二天早上再把灯关掉……”我的眼泪不断地滴落下来……我明白了姐姐的那份良苦用心。

    【1】下面一段文字是从文中抽取出来的,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它应放在第(____)自然段和第(____)自然段之间。

    在一个大雨滂沱的下午,姐姐为了救一名落水儿童,不幸牺牲了!噩耗传来,全家人悲痛欲绝。

    【2】从刻画人物性格的角度来看,第1题中的这段文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姐姐为什么要租对面那间空房子来“骗”自己的弟弟?你认为她还可以怎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谈你对题目“把梦点亮的那盏灯”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阅读

    莫高窟(节选)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1这一段文字主要介绍莫高窟的_____,用__________这个词概括了它的特点。

    2文中省略号省去了飞天的其他姿态,请模仿句式,再写两句。

    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有的     ;有的 ……

    3请为莫高窟设计一条广告用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父亲的叮嘱

    念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害病在家。父亲为了消除我的寂寞,就教我画素描。“你看见对象是怎样的,就得把它画成怎样,不要想当然。”他总是这样叮嘱我。

    休养完了,回校复课。有一次上图画课,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讲台上,要我们写生。那两个杨桃正对着我,从我所处的角度看去,它那轮廓根本不像杨桃,而是五个棱角的什么东西。

    要不要按想象中的去画呢?这时,我想起了父亲的叮嘱。我如实照画,并把这幅习作交上去。

    几个同学看见了,都哈哈大笑:“嘻嘻,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倒不如说是五角星……”

    老师看了看我的习作,走到我旁边,俯下身来审视了一下讲台上的杨桃,然后走到教室中央,高举起我的习作,和颜悦色地问:“这幅写生,画得像什么?”“像五角星!”几个同学应道,同时发出嘻嘻哈哈的笑声。

    老师的神情变得有点儿严肃 半晌 又问道 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 好笑吗

    同学们摸不透老师话里的意味,不敢回答。唯有那几个笑得最厉害的不知好歹,答道:“好——笑——”

    老师于是下令:“说‘好笑’的同学,请站到前面来!”那几个同学面面相觑,迟迟疑疑地走到讲台前一字儿排开。

    老师让他们一个个坐到我的座位上。

    “看看杨桃,像你平时想象的模样吗?”老师问。

    “不……像。”

    “像什么?”

    “像……五角星。”

    “好,你站起来。下一个……”

    看着这一切,我的耳边仿佛又响起父亲的叮嘱。是的,父亲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这道理自然不仅在画画。

    【1】给文中划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推想下列词语的意思。

    和颜悦色:__________________

    面面相觑(觑:看):________________

    【3】父亲给了我怎样的叮嘱?用横线在文中勾画出来。

    【4】归纳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

    【5】品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同学们摸不透老师话里的意味,不敢回答。(联系上文,说说老师话里的意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2)几个同学看见了,都哈哈大笑:“嘻嘻,杨桃是这个样子的?”(你从加点词语中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了看我的习作,到我旁边,下身来审视了一下讲台上的杨桃,然后到教室中央,高起我的习作,和颜悦色地问:“这幅写生,画得像什么?”(你从对老师的动作描写中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非连续文本阅读

    材料一                材料二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的宣传主题相同,都与安全出行有关。

    B.“一盔一带”分别指“头盔”和“安全带”。

    C.正确佩戴头盔、使用安全带能降低交通安全事故死亡风险。

    D.2020年6月1日,全国已经开展“一盔一带”守护行动。

    【2】下列做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李莉的爸爸骑摩托车戴头盔,妈妈骑电动自行车不戴头盔。

    B.6月1日以前,叔叔觉得开汽车不系安全带没有风险

    C.年幼的表弟坐在汽车后面的安全座椅上,总会系上儿童安全带。

    D.妈妈常常骑着电动自行车带小明去学校上学。

    【3】下列关于“安全出行”的标语,不妥帖的一项是(   

    A.“一盔一带”,安全自来。

    B.“一盔一带”,步行坐车不例外。

    C.生命从“头”守起,平安从今珍惜。

    D.“一盔一带”护生命,戴好系牢莫大意。

  • 15、课外阅读。

    七月上天山

     

    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地被抛到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使你感到秋天般的凉爽。蔚蓝的天空衬着矗立着的巨大的雪峰,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入云影,就像雪白的绸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色的暗花。那融(rónɡ rōnɡ)化的雪水从雪峰的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闪耀着银光。在那白皑皑的群峰脚下,是连绵不断的翠(cuì cuī)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无数撑开的巨伞。夕阳西下,阳光透过重重叠叠的枝丫,在苍绿的苔藓上留下了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小山坡上,一条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两岸,到处是高过马头的鲜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绚丽夺目。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的鲜花。

    虽然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这时的天山更美丽?

    1选择括号里恰当的读音,“√”。

    2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耸立_____ 酷热_____

    3找出文中的两个比喻句,  画出来,读一读并填空。

    (1)第一句把    比做   

    (2)第二句把    比做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骑马走在花海中,觉得人        ,         

    (2)在文中作者通过具体描写                 等景物,写出了    的美。

  • 16、课文片段阅读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在平原地区是很少看到松鼠的。它们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待在小树丛里,只喜欢住在高高的老树上。在晴朗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相互追逐。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

    (1)这一段讲松鼠的___________。

    (2)松鼠只喜欢住在___________。

    (3)松鼠在夏天活动的时间是_____。

     

  • 1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汪栗子

    ①别的炒栗店开张约20天后,老汪的炒栗店才开张。他等得很有耐心,因为没熟透的栗子口感甜脆,宜做成凉拌菜下酒,若炒来吃,既不粉也不糯,是要坏了招牌的。

    ②在老汪的店里,满匾的栗子看上去十分朴素,就像山间老农的脸色,是那种没有反光的棠皮色,不像别的摊上的栗子那么好看,或油光发亮,或肚上横切一刀,露出诱人的暖黄色的栗肉来。老汪的栗子不打蜡,不喷糖水,不开口子,偏是他的店门前排长队。顾客等得急,老汪一点也不急,非要把刚倒出的满匾的热栗子轻抖一遍,在抖动的过程中,老汪眼疾手快地挑出了十几个坏栗子,搁到一边。

    ③这真是神奇,生栗子已经挑拣了一遍,现在挑出来的,外面看没坏,他怎么知道是坏的?

    ④老汪说,气味不对。他打了个比方:比如一个在车站或码头当了20年便衣警察的人,在万千人中扫视,只要他拦下的人,多半是网上通缉的嫌疑犯,他都不需要与那人对视,只要从他身边过,就感觉“气味不对”。

    ⑤栗子要有香甜粉糯的口感,七分在栗种,三分在炒制的功夫。老汪不肯给栗子开口子,是因为硬开口子的栗子,水分都在炒制的过程中跑光了,热吃噎人,凉吃更是口感铁硬。但没开口的栗子很容易在炒制的过程中炸锅,要是有一小部分栗子像控制不住的火药一样迸壳而出,就会溅得一炉栗子都斑斑点点。所以,控制炒栗炉的火力非常重要。每一炉栗子下锅前,老汪都要细验单颗栗子的分量,以及皮壳的厚度,他炒好的栗子,顶端会有自然的放射状裂纹,手轻轻一挤,栗壳就开了。老汪得意地搓搓手:“这锅栗子的‘梅花裂’炒成了。”“梅花裂”指的是栗子顶端的裂口是五道,“丁香裂”是四道,这样的雅名也只有老汪这样的戏迷才会想出来。

    ⑥每过十几天,栗子店会关门一天。老汪自己在门楣上手书致歉条一张,毛笔字写得很端庄:“名角来了,听戏一天。”或者是:“去大别山收栗一天,新鲜炒野栗,明日赶早。”老汪信不过批发市场的栗子,定要自己开车去大别山收栗子。那里除了家栗外,还出产一种口感细腻粉甜的野栗子,有一股奇特的果香,比莲子大不了多少,呈尖锥形,是当地的留守儿童和老人去大山的荆棘丛中打来的。打栗人要穿粗布衣裤,把衣袖裤脚都扎紧,趟过与野栗树混生的荆棘,仰面用小木棍去抽打那些长满刺的栗苞;回来后要把栗苞装在小麻袋里摔打,使之裂开;再戴上粗线手套把野栗剥出,十分辛苦。老汪说:“每个交栗子的人手上都裂着口子。”那是山区老人和学童一笔很重要的零花钱,是家中没有栗园的人也有的得意小收入,老汪说:“既然这样,为啥不帮帮他们?”

    ⑦山里人也纯朴,11月,第一场雪落下来,野栗子就没人打了,因为老辈人说,天寒地冻,野鸟们少吃食,那些留在树上的野栗子,是它们一冬的口粮呢。

    ⑧老汪每年收栗子时,都要在山区帮扶两三个刚考上大学的孩子,栗子收到哪里,他就帮扶到哪里,没有一定。老汪在与老乡的闲聊中知道那孩子的情况,到人家家里看一看,讨碗水喝,吃上一两个山里人待客的水柿子,临走前,帮扶的钱就被悄悄压在装柿子的竹簸箕底下。

    【1】请通读全文,然后参照提示,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短语,概括文章讲述的老汪的几个动人故事。

    晚开店→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野栗→___________

    【2】文章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⑥段中画横线处关于打野栗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说“临走前,帮扶的钱就被悄悄压在装柿子的竹簸箕底下”。此句中的“悄悄”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老汪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作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

  • 18、课外阅读。

    齐景公特别喜欢鸟。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只漂亮的鸟,就派一个叫烛邹的人专门负责养这只鸟。可是几天后,那只鸟飞了。齐景公气坏了,要亲手杀死烛邹。晏子站在一旁请求说:是不是先让我宣布烛邹的罪状,然后您再杀了他,让他死得明白。齐景公答应了。

    晏子板着脸,严厉地对被捆绑起来的烛邹说:你犯了死罪,罪状有三条:大王叫你养鸟,你不留心让鸟飞了,这是第一条。使国君为一只鸟就要杀人,这是第二条。这件事如果让其他诸侯知道了,就会认为我们的国君只看重鸟而轻视老百姓的性命,从而看不起我们,这是第三条。所以现在要杀死你。说完,晏子回身对齐景公说:请您动手吧。

    听了宴子的一番话,齐景公明白了晏子的意思。他干咳了一声,说:算了,把他放了吧。接着,走到晏子面前,拱手说:若不是你的开导,我险些犯了大错误呀!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请求——   特别——  

    严厉——   开导——  

    2齐景公没有杀死烛邹的原因是( )。

    A. 他发了善心。

    B. 晏子宣布的三条罪状不足以定烛邹的死罪。

    C. 齐景公听完晏子的话,明白了杀烛邹是错误的做法。

    3看完这个故事,你想对晏子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阅读检阅台

    音乐之都维也纳(节选)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它(座 坐) 落在阿尔卑斯山北麓一个山(清 青)水秀、风景如画的小盆地里,波光粼粼的多瑙河穿城而过。

    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18世纪以来,世界上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施特劳斯等,都在这里(度 渡)过大部分音乐生涯,谱写了许多优美的乐章。维也纳的博物馆里,至今还陈列着他们的乐谱和手迹。

    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在这儿,到处可以看到大音乐家们的铜像或大理石像。为了纪念乐坛大师,维也纳的许多街道、公园、礼堂、剧院、会议大厅等,也多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就连王宫花园的草坪上,也用鲜花组成了一个巨大的音乐符号作为装饰。

    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人们在漫步时,随时可以听到那优雅轻快的华尔兹圆舞曲。夏天的夜晚,公园里还举行露天音乐演奏会,悠扬的乐声掺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逸、回荡。维也纳的许多家庭有着室内演奏的传统,尤其在合家欢乐的时候,总要演奏一番,优美的旋律传遍街头巷尾。更有趣的是,在举行集会、庆典甚至政府会议时,会前会后也要各奏一曲古典音乐,这几乎成了 (惯 贯)例。

    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其中以创建于1869年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为著名,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它造型美观大方,色彩和谐,本身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每到新年,这个歌剧院都要举行世界一流的盛大音乐会,奥地利总统和维也纳各界名流都要出席。

    一年一度的文化节期间,世界各地著名的音乐家也在这里登场。他们的精彩表演,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观众。

    【1】选择文中括号内恰当的字,在下面打上“√”。

    【2】用“______”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3】“摇篮”在文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叙述了维也纳是“音乐之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两句并一句,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遥远的北海有一条特别大的鱼。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姑娘独自旅行。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雪过后,地上全白了。

    写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蝴蝶和蜜蜂在青草野花间飞来飞去。

    写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我不会忘记。(改成反问句)

     

    (7)这幅画很美。(改成感叹句)

     

    (8)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缩写句子

     

     

  • 21、句子加工厂。(按要求写句子)

    1.赤道吹来的风吹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作文被老师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改成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次植树,我们的分工是:男生挖土,女生浇水,班干部填土。(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位隐身人难以对付,人们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如我被人捉去,关在笼子里,永远不得回来呢,我的父亲母亲岂不心碎?(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月亮那只玉色的大圆盘,已经高高地挂在天空,到处是一片神秘的银色的月光,仿佛白天一样明亮,有一只狼叫个不停。(用带点的词语各说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缩写下面的句子。

    两只可爱的狐狸轻松自在地在屋里踱来踱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生花妙笔。

    作文题目:瞧,我们班的____________。

    你们班一定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班级,班里的同学们各具风采。请选取一位令你印象深刻的同学写一写吧。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通过一、两件具体的事介绍他或她。注意突出人物的特点,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来表现。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