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百色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水瓢  蜻蜓  青醒  探听 B.拟定  山寨  胸膛  耻笑

    C.锻练  斩新  诊所  承认 D.签字  由衰  瞎闹  随意

  •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B.“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

    C.他已经像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

    D.船长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

  • 3、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些人口头上不但说得精彩,行动上也做得很少。

    B.之所以河道纵横交错,是因为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

    C.道德虽然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

    D.四合院的房子之间,没有相互连接,而是各自分开,有分有合。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诗文填空。

    (1)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___。——孟郊《游子吟》

    (2)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孔指以示儿曰:“________________。”儿应声答曰:“________________。”——《杨氏之子》

    (4)写出2句描写乡村人们辛勤劳作的诗句,注意要出自不同的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黄沙百战穿金甲”这句诗出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读这句诗你所想象到的景象(不少于3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读读例子中的词语,注意加点的字。照样子,填一填,写一写。

    例:冀复得兔(又、再) 重复

    生活之 

    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而无信 

    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听其 

    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弗能

    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吾盾之 

    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问其 

    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株待兔 

    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6、积累运用。

    1.《三国演义》中的蜀国军师_______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智慧的象征,与他相关的成语有___________,与他相关的故事有______________。在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中,还有一部作品也塑造了一位足智多谋的军师,这位军师是_______,他的绰号是_______,这部作品是《______》。

    2.《乡村四月》一诗中通过刻画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体现出劳动紧张、繁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修改病句。

    (1)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和缓缓悦耳的驼铃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是多么十分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冬阳·童年·骆驼队》的作者是林海音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重点段落品析

    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每天夜里做梦我都飞,我对飞行是那样迷恋,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就能离开地面飞向空中。后来,我甚至学会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桦树梢头,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盘旋。我的身体是那样轻盈,可以随心所欲,运转自如,凭着双臂舒展和双腿弹动,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我以为在同学中间只有我一个人具有 飞行的天赋。可是,有一天我终于弄明白了,每到夜晚,我的小伙伴们也都会在梦中飞腾。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

    1我的发现起源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学会滑翔后做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谁能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理解。

    我的房东

    ①我在新加坡留学时的房东先生是一个很独特的人。他很富有,又很贫穷;他很慷慨,又很吝啬。他拥有一幢价值三十六万美元的两层花园洋房,十几万美元的股票,两万美元的汽车。退休前的他是电子工程师,收入很高。退休后他每月拿退休金,还时不时地赚些外快。他无子无女,独身一人。所有这一切都显示他是一个富有的中产阶级人士。

    ②但是,让我们来看一下他的生活:大多数食物都是超级市场的降价食品;新鲜橙汁舍不得买,只买听装的浓缩橙汁,回来兑水;面包也舍不得买,自己在家做。一日三餐也简单得让人觉得难以下咽:两三片面包,有时涂点花生酱,几片生菜叶,外加一杯牛奶,有时加一只烤土豆,我从没见他做过鱼、肉、鸡、鸭等荤菜。

    ③他是个守财奴吗?住了一段时间后,我才知道,他每年都捐款给各种慈善机构,并且资助过很多中国留学生完成学业。

    ④由于以前我在香港工作的时候就认识房东先生,所以他以很便宜的租金让我住在他家。除了我以外,他家还住有六名中国留学生,他的家成了中国之家,他逢人总是自豪地说我们都是他的孩子。

    ⑤住进他家的第二天,他邀我出门散步,我欣然应允了。没想到,他一出门,就捡起了垃圾。路边的废纸屑、果皮、饮料杯,他都一一捡起扔进垃圾桶里。别人家的报纸散落在地,他也捡起整理好,放在门前。有时一些废纸果皮正好在肮脏的水坑里,他也毫不在乎地捡起扔进垃圾桶里。

    ⑥跟他走一段后,我从惊讶到犹豫再到脸红。我为自己的虚荣心感到脸红。于是,我也袖口一卷,加入了捡垃圾的行列。而实际上,路人的脸上并没有不屑,而是写着理解和尊重。

    ⑦他看见地上有一个易拉罐,就一脚踩扁,捡起来放进口袋,并且得意地说:“可以卖几分钱呢!”看见地上有一枚一分硬币,又马上捡起来,像个孩子似的唱起了他童年时代的儿歌:“谁捡到,谁收起;谁丢了,谁哭泣!”一脸烂漫的笑容。这是我在留学期间最难忘的一件事,那首歌也是我最难忘的一首儿歌。

    ⑧后来,我才知道,每个周末上午出门捡垃圾是房东先生的例行公事。

    ⑨于是,只要有空,每个周末上午我都会和他一起出门捡垃圾,我们美其名曰“出门散步”。

    ⑩这是我以往从未有过的感觉和体验。我把我的一切虚荣心都抛进了垃圾箱,我懂得了__________

    【1】第①段写“房东先生是一个很独特的人”,他的“独特”体现在哪些方面?用文中原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⑥段中“我从惊讶到犹豫再到脸红”反映了“我”当时怎样的心理?

    惊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犹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脸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邀我出门散步,我欣然应允了。”“欣然”一词表现了“我”当时愉快的心情。

    B.“路人的脸上并没有不屑,而是写着理解和尊重。“写着”在句中是“表现出”的意思。

    C.“我们美其名曰出门散步。”“美其名曰”在这里含有自我嘲讽的意味。

    D.“我把我的一切虚荣心都抛进了垃圾箱。”句中把“虚荣心”比作思想垃圾。

    【4】对文章第⑦段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写房东先生说话时“得意”的样子,表现了他捡到易拉罐时满意的心态。

    B.“童年时代的儿歌”表现了房东先生本真质朴的性格。

    C.房东先生“捡垃圾”是为了重温童年时代的美好生活。

    D.本段描写人物运用了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的方法。

    【5】对第⑧段画“_____”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末捡垃圾是房东先生的一项公务。

    B.周末捡垃圾已成为房东先生生活的一部分。

    C.周末捡垃圾已成为房东先生的一种习惯。

    D.房东先生已把周末捡垃圾当作一项常规的公益活动。

    【6】结合你对全文的理解,将文章结尾处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外阅读。

    外婆和鞋

    ①我有一双塑胶的拖鞋,是在出国前两年买的,出国后又穿了五年。它的形状很普通,就像你在台北街头随处可见的最平常的样式:平底,浅蓝色,前端镂空成六个圆带子,中间用一个结把它们连起来。买的时候是最喜欢它的颜色,穿了五六年后,已经由浅蓝色变成浅灰,鞋底也磨得一边高一边低了……

    ②你知道我为什么舍不得丢掉它吗?

    ③这是个让生命在刹那间变得非常温柔的回忆。大学快毕业时,家住在北投山上,没有课的早上,我常常会带着两只小狗满山乱跑。有太阳的日子,大屯山腰上的美丽简直无法形容,最让我快乐的是在行走中猛然回过头,然后再仔细辨认,山坡下面,哪一幢是我的家,走着走着,我的新拖鞋就不像样了。不过,我没时间管它,直到有一天,傍晚,放学回家,隔着矮矮的石墙,看见我的拖鞋被整整齐齐地摆在花园里的水泥小路上。带着刚和同学分手的那一点嚣张,我就在矮墙外大声地叫起来:

    ④“何方人士,敢动本人的拖鞋?”花园那没有动静。再往客厅的方向看过去,外婆正坐在纱门后面,一面摇扇子,一面看着我笑呢。

    ⑤“今天下午,我用你们浇花的水管给你把拖鞋洗了,刚放在太阳地里,晒晒就干了。多方便!多大的姑娘啦!穿这么脏的鞋给人笑话。”

    ⑥以后,每次上山时,外婆总会替我把拖鞋洗干净,晒好,有时甚至给我放到床前。然后在傍晚时分,她就会安详地坐在客厅里,一面摇扇子,一面等着我们回来。我常常会在穿上拖鞋时,觉得有一股暖和与舒适的感觉,不知道是院里下午的太阳呢,还是外婆手上的余温?

    ⑦就是因为舍不得这一点余温,外婆去世的消息传来以后,所有能够让我纪念她老人家的东西:比如出国前夕给我的戒指,给我买料子赶做的小棉袄,都在泪眼盈盈中好好地收起来了。这双拖鞋,也就一直留在身边,舍不得丢。每次接触到它灰旧的表面时,我便仿佛也接触到曾洗过它的外婆的温暖而多皱的手,便会想起在夕阳下的园中小径,和外婆在客厅纱门后面的笑容。那么遥远,那么温柔,而又那么肯定地一去不返。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嚣张:_____________________

    泪眼盆盈: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承上启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鞋是一双怎样的鞋?用“﹏﹏﹏”在文中画出描写这双鞋的句子。谈谈我为什么舍不得丢弃这双鞋。

     

    4文中有两处描写外婆神态的地方,请用“ ”在文中画出来。

    5“外婆去世的消息传来以后”,“我”的心情怎样?请用一段话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最后一句话意味深长,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阅读。

    齐威王正在得意扬扬地夸耀自己的马,看见田忌和孙膑过来了,便讥讽田忌:“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

    田忌说:“当然不服气,咱们再赛一次!”

    齐威王轻蔑地说:“那就来吧!”

    一声锣响,赛马又开始了。

    这一次,孙膑让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第一场输了。

    接着进行第二场比赛。孙膑让田忌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齐威王有点儿心慌了。

    第三场,田忌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这下,齐威王目瞪口呆了。

    比赛结果,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还是原来的马,只是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1这几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

    2文中哪两个词语最能表现齐威王的神态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次赛马,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学习《田忌赛马》这篇课文,我们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  )

    A.只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B.孙膑的智谋帮助田忌取得了胜利。

    C.在对抗赛中,胜败不仅仅取决于物质条件,策略的优劣也起着重要作用。

    D.像齐威王那样骄傲自满,轻视别人的人必然要失败。

  • 13、阅读理解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 殊死搏斗;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

    1“_________”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2 画出作者联想的句子。

    3文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内阅读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  )历经多少磨难,(  )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  )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  )在怎样的境遇里,(  )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cún chún)   气(gú gǔ)   性(bīn  bǐng

    2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3用“____”画出文中的排比句;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4梅花有什么样的秉性?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画上“____”。

    5“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这句话运用______的修辞手法,赞美了梅花_______的特点,借以歌颂中华民族_________的民族精神。

    6梅花与_____________并称为“岁寒三友”。你能写出一首描写梅花的诗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中的“他们”是指 ______________。你能写出几个这样的人吗?

    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食物消化时间表》,完成练习。

    食物

    消化所用时间

    例1

    例2

    水果

    30分钟~1小时

    西瓜、苹果、橘子所需时间最短

    香蕉时间最长

    蔬菜

    45分钟~2小时

    瓜类蔬菜(冬瓜)所需时间最短

    芋头时间最长

    谷物

    1小时30分~3小时

    流质或半流质的谷物食品时间短

    发酵食品消化率高,达98%

    蛋白质

    1小时30分~4小时

    牛奶、豆浆比较容易消化

    牛肉等完全消化需要4小时

    脂肪类

    2~4小时

    植物油比动物油更容易消化

    脂肪与谷物或蛋白质类食物共同摄入会延长后者的消化时间

    【1】小红下午2点要参加学校举行的运动会,赛前不宜吃太饱,不宜吃难消化类食物,中午吃什么比较合适?( )

    A.猪肉、面包、牛肉

    B.香蕉、牛肉、鸡蛋

    C.芋头、猪肉、豆浆

    D.苹果、牛奶、面包

    【2】小明在睡前有吃东西的习惯,从消化时间看,吃什么比较合适?( )

    A.香蕉

    B.牛奶

    C.牛肉

    D.猪油煎鸡蛋

    【3】小华偏食,爱吃肥肉、香蕉,请根据《食物消化时间表》给他提些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阅读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       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    不动摇。

    1在划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的三个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这句是(   

    A. 外貌描写   B. 神态描写   C. 动作描写

    4这段话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写法,借赞美白杨树赞美了 ________

  • 17、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15分)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  shì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 二叔   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   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 二叔 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 不曾吩咐明白 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tiāo  tiǎo)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请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音节,画上  。(2分)

    (2)在文中的缺标点的地方上加上标点符号。(3分)

    (3)   画出三个描写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和神态的句子,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4分)

    (4)假如严监生能说的话,他可能对他的侄子(或奶妈、赵氏)说些什么呢?(4分)他也许会对(   )说:

    (5)在这个片断里,作者主要是通过对严监生   的描写来刻画出一个守财奴的形象。(2分)

     

  • 18、课内阅读。

    金字塔(节选)

    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

    建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建成几千年后,世界上オ出现比它更高的建筑。

    用约230万块石材砌成,平均每块重2.5吨左右。整个胡夫金字塔大概有50层楼高,塔基面积相当于126个篮球场那么大塔身是由一块一块的石头叠加而成的,中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黏着物。每块石头都磨得很平,至今仍很难用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

    塔高的10亿倍约等于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高。

    建造金字塔时的古埃及

    尼罗河被称为埃及的母亲河。它每年定期泛滥,给河两岸带来肥沃的淤泥。金字塔就建在尼罗河的西岸。

    古埃及人在天文学、数学、几何学、地理学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比如,在天文历法方面,他们将一年定为365天,并规定每年12个月,一个月30天,剩余5天作为节日。

    古埃及人学握了精湛的造船技术,这些船能在尼罗河上航行。

    在尼罗河的上游,考古学家发现了古埃及人的采石场遗迹。

    除了金字塔,古埃及人还有石窟陵墓、神庙等多种令人惊叹的建筑成就。

    1胡夫金字塔建于公元前_____年左右,用约_____块材砌成,平均每块重______吨左右。

    2选文中画“ ”的句子与前面哪句话相照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尼罗河为什么被称为埃及的母亲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提到古埃及人掌握的精湛技术,是为了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课外阅读

    三亚落日(节选)

    ①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被蓝透了的海水围着,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成一体,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挺拔俊秀的椰子树,不时在海风中摇曳着碧玉般的树冠。海滩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金灿灿亮闪闪的,软软地暖暖地搔着人们的脚板,谁都想捏一捏,团一团,将它揉成韧韧的面。

    ②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儿,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颜感染了,金红一色,热烈一片。

    ③时光悄悄地溜走,暑气跟着阵阵海风徐徐地远离。夕阳也渐渐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刚一挨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大海失去了原色,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醉醺醺地涨溢出光与彩。人们惊讶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④哦,这就是三亚的落日!

    【1】用“____”画出第1自然段的中心句,并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这一意思的,在相关选项后面画“√”。

    A.蓝天( ) B.大海( )

    C.白鸥( ) D.椰子树( )

    E.海滩( ) F.游人( )

    【2】阅读短文第3自然段,把夕阳滑落的过程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作者的眼中,三亚的落日一会儿像_______,一会儿像_____,一会儿像______

    【4】赏析词句,完成练习。

    (1)第1自然段中作者采用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蓝蓝的天”“玉屑银末般的细沙”运用的是______描写;“低翔的白鸥”“摇曳的椰子树”运用的是________描写。

    (2)画“﹏﹏﹏”的句子把_____比作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之情。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按要求完成下列的句子。

    (1)改为陈述句。

    ①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不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矜持不苟,舍己为公,不正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改病句。

    ①上课的时候,我们全班同学都在认真地听讲,只有三四个同学做小动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看到了王老师亲切的笑脸和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按要求写句子。

    例如:

    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没有太阳,就不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

     

    2.在勇敢的考察队员面前,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作文乐园。

    看完这幅漫画,你会受到什么启发呢?请联系生活事例写一写你的体会,注意流露真情实感。

    “文明只差一步”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