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铁门关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选词填空。

    严峻  严厉   严格

    1.鲁迅上学迟到了,寿镜吾老先生(   )地批评了他。

    2.寿镜吾老先生在学习上(   )要求学生。

    3.他将面临一个(   )的考验。

     

  • 2、海伦·凯勒把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   ),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

    A.读书事业

    B.创作事业

    C.教育事业

    D.出版事业

  • 3、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一项是(        

    A.明                                   

    B.淡                                      

    C.过去                    头转向        眼花

    D.威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读下面这段话,小艇有哪些特点,再体会加点部分的表达效果。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1)小艇特点:_________

    (2)加点部分的表达效果:______

  • 5、把词语补充完整。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填入句中。

    精卫   )(       )(   移山   同(   )于(  

         肝胆   )(   雪中(   )(  

    千里   )(     含辛   )(       )( )尽瘁

    炊事班长( )地把我们带出草地,而自己为了革命事业(   )。

     

  • 6、看拼音,写词语。

    yuè   xián   jiū fēn shī fu hé xié 

    ____  讨人_____   ______    ________  _______

    lĭ mào wén yă ké sou   bīn bīn yǒu lĭ   ān wèi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 7、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被称作智多星的好汉是__________;《西游记》中表现出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情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三顾茅庐是《____________》中的故事,作者是___________

  •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自相矛盾》这一则寓言,出自《____________》。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夸自己的东西要有限度,不要夸得____________。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一句名言叫没有最好,____________。所以说话或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像那个卖矛又卖盾的楚国人那样说话前后相互抵触、____________了。

    2.孙膑让田忌拿____________对齐威王的____________,胜了第二场。第三场,田忌拿____________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

    3.“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候太长。”这个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____________,写出了大家的心情非常____________同时,也说明人们都有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现代文阅读。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

    ①毛泽东同志从青年时期就热爱学习。他顽强刻苦的学习精神远远超过一般人。

    ②毛泽东同志酷爱学习,他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学习。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的时候,他每天很早就起床, 冷水浴后就到自修室去,对着窗前熹微的晨光,高声朗读英文或古典文学。等天大亮了,同学们都来了, 他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一天六节课,他每天都抓紧课余时间把必须完成的作业做好,然后就到阅览室去看书或看报。晚上, 学校规定的两个小时自习时间,他总是阅读从图书馆借来的哲学、历史、社会科学等方面的书籍,边读边 做笔记,从不浪费一分一秒。星期天,除了爬山游泳,就去听学术讲座,有时还到一些他敬仰的老师家里 去请教学业,从不白白度过。

    ③毛泽东同志不但抓紧时间读书,而且读得特别认真。凡是他自己的书,遇到重要的、精辟的地方,他都要加圈加点,有时还在书页的空白处写上自己的看法。在一本只有十万字的书上,他就写了一万二千多 字的批语和提纲。许多地方都用黑红颜色的毛笔加上圈点、单线、双线、三角、叉子等各种符号,标明书的重要之处。可见他读书的态度是多么认真,理解得多么深透。

    ④毛泽东就是这样孜孜不倦地学习,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终于走上了革命路。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精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孜孜不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将第二自然段分为两层。

    【3】把具体介绍毛主席认真读书的句子用“___________ ”画出来。

    【4】找出短文的中心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内阅读。

    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马遥遥领先。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

    接着,第二场比赛开始了。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田忌微微一笑。

    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田忌满意地笑了。

    比赛结束了。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1请根据选文内容,填写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的对阵表。

      场次

    赛马双方

    第一场

    第二场

    第三场

    田 忌

    ___

    ___

    ___

    齐威王

    ___

    ___

    ___

     

     

    2在赛马的过程中,田忌的神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__________的人。

    3你认为田忌在赛马时能够获胜的原因是哪些?(    )

    A.齐威王大意轻敌。 B.他换了更好的马。

    C.他调换了马出场的顺序。他很信任孙膑,采用了孙膑的办法。

    4读了选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特别好体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我到电信大楼营业厅去缴电话费,队伍排得老长,只有慢慢地等。终于我是第二个了,在我前面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从步履神态上看好像已经年逾六十。

    ②( )请问您的电话号码( )营业员问老妇人,老妇人脱口就说出了一个电话号码。营业员在电脑上点出之后,又问:“是叫李敏吗?”老妇人说:“不是的,这是我儿子的名字!”然后她又说了一个电话号码,还是脱口而出,没有一点犹豫。营业员在电脑上点出之后,问:“是叫李捷吗?”老妇人说:“不是的,这是我女儿的名字!”营业员说:“对不起,阿姨!你们家的电话号码到底是什么?”老人歪着脑袋在柜台前想了几分钟,就是想不起来。后面有人开始不耐烦了,叽叽喳喳有些骚动。

    ③可能是她觉察到后面的骚动,便转过身来,半是自言自语半是道歉地对大家说:“没有记住自家的电话,老了,忘事啦。孩子家的倒是记住了,不打磕绊,主要是成天往他们家打,问问孙子外孙他们过得好不好。”她刚想走,好像又想起了什么:“刚才那两个电话没缴费吗?”“没缴。”“那我给他们缴了吧,省得他们再跑一趟。”于是老人歉意地一笑,又排在了我前面。这次,后面一片寂静。

    【1】给短文拟个恰当的题目:《__ 》。

    【2】在第②段开头的括号里填上标点符号。

    【3】照样子,写词语。

    (1)叽叽喳喳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自言自语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________描写;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________描写。

    【5】第②段运用了对比手法表现人物。老人“歪着脑袋在柜台前想了几分钟,就是想不起来”一句,与前文的________(填文中词语)形成对比。

    【6】从老人替子女缴电话费这件事情上,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   香港同胞曾以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使香港成为世界上著名的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今天,在祖国大家庭坚强后盾的有力支持下,明珠一定会更灿烂,香港一定会更美好!

    1文段选自______________

    2香港于       日回归祖国,当时我国的国家主席是  

    3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和英国政府的谈判中,以超凡的_________________,提出了______________的伟大构想。

  •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三顾茅庐

    刘备非常仰慕诸葛亮的才干,想请他帮助自己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一天,刘备同关羽、张飞来到隆中,找到了诸葛亮住的茅草屋,刘备上前敲门,里面走出一个书童,说:“先生今天早晨出门了。”刘备问:“上哪儿去了?”书童说:“我家先生行踪不定,不知道上哪儿去了。”刘备又问:“什么时候回来?”书童说:“那更说不定了。或者三五日,或者十几天,没准儿。”刘备、关羽、张飞失望地回去了。

    回到驻地新野,刘备派人去隆中打听。过了几天,得到回报,说诸葛亮回来了。刘备叫人立即备马,张飞说:“一个村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刘备斥责他:“胡说!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呢?”刘备上马出门,关羽、张飞也只好骑马相随。当时正是数九寒天,雪花纷飞。张飞埋怨说:“天寒地冻,还是回新野避避雪吧!”刘备说:“我冒着风雪正是为了让孔明知道我的诚意。你怕冷,自己回去吧!”张飞只得跟着走。三人冒雪走到卧龙岗,刘备轻叩柴门,开门的还是上回那个书童。可是,家中只有诸葛亮的弟弟在读书,诸葛亮被人请走了。三人只得快快而回。

    时间过得好快,寒冬刚过,早春来临。刘备打算三访孔明。关羽、张飞都不耐烦了。张飞说:“哥哥不用去了,我用一条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就是了!”刘备大声斥责说:“你怎么如此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只让云长同我一起去。”张飞说:“既然二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刘备说:“你一起去也行,但要懂得礼节。”张飞满口答应。

    三人第三次到了隆中,离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备就下马步行。刘备走到柴门前,刚一敲门,那书童又出来了。书童告诉刘备,先生正在睡午觉。刘备吩咐两个弟弟在门外等着,自己轻轻走过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台阶下等孔明醒来。关羽、张飞在门外站了好长时间不见动静,便走进门来。见刘备还站着等,张飞气极了,对关羽说:“这个先生怎么这样傲慢!等我到草屋后面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关羽一再相劝,张飞才没放火。

    又过了好长时间,诸葛亮才睡醒。刘备赶紧下拜说:“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谒见,都没有遇到。”诸葛亮忙答礼说:“将军光临草舍,没有及时迎接,实在惭愧!”两人礼让一番后,就坐在草堂上,边喝茶边谈论国家大事。

    刘备听了诸葛亮一番议论后,更敬佩诸葛亮了,他恳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创立大业。诸葛亮看到刘备三顾茅庐,又肯虚心求教,就答应了。后来,诸葛亮辅佐刘备,打了许多胜仗。

    【1】读句子,猜测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三人冒雪走到卧龙岗,刘备轻叩柴门,开门的还是上回那个书童。可是,家中只有诸葛亮的弟弟在读书,诸葛亮被人请走了。三人只得怏怏而回

    怏怏而回: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刘备赶紧下拜说:“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谒见,都没有遇到。”

    谒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节选内容,写出关羽、张飞跟随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的心情。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_________________

    【3】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①文章最明显的表达特色是什么(______

    A.心理描写          B.外貌描写         C.语言描写        D.神态描写

    ②刘备前两次都没能见到诸葛亮,第三次在长时间等待诸葛亮午觉睡醒后才见到。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______

    A.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            B.曲折的情节耐人寻味。

    C.突出诸葛亮爱摆架子。            D.表现刘备害怕诸葛亮。

    【4】读张飞说的话体会其表达效果。然后选择一句,把体会到的感受写下来。

    ①一个村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

    ②既然二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

    _______________

    【5】列举刘备诚意恳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创立大业的行为,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

    【6】同为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司马懿这样评价诸葛亮:“真乃天下奇才也!”“亮虑多决少”。那么,你认为诸葛亮故意两次不见刘备的做法合适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

  • 15、登天都峰

      徐霞客是明代著名的旅行家。

      一次,他和朋友一起攀登黄山的天都峰。天都峰是黄山的第一高峰,上山的道路很陡,几乎是直上直下,使人望而生畏。

      走了一段路,他的朋友就抱怨起来:“这路真难走,我的衣服都被汗湿透了。”

      徐霞客笑着说:“我还好,咱们慢慢走吧!”

      又走了一段,到了半山腰,他的朋友气喘吁吁地说:“我的包袱太重,我背不动了。”

      徐霞客接过他的包袱说:“我的包袱不太重,我帮你背吧!”

      好容易爬到了离山顶不远的地方,他的朋友喘着粗气,筋疲力尽地说:“我的鞋磨破了,脚掌也磨出了血,我实在走不动了。”说着,坐在地上,简直不想起来了。

      “我的包袱里还有一双鞋,你换上吧!”徐霞客把鞋递给朋友,热情地鼓励说,“我们慢慢走,一定可以走上去!”

      他们好不容易登上了峰顶。他的朋友这时才发现,徐霞客的衣服比自己还湿得厉害,两个包袱把他的腰都压弯了,两只脚都磨开了口子,脚掌也流着血。他的朋友惭愧地说:“原来你并不比我轻松,可你为什么一点不叫苦呢?”

      徐霞客回答说:“上山怎么会没有困难呢?如果我们都叫苦,互相抱怨,恐怕我们就上不来了。”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1)望而生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筋疲力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互相抱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登山途中,徐霞客做了哪三件事帮助他朋友克服困难?概括一下写出来: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打“√”:

    (1)本文记叙的方法:

    ①先总述后分述。(  ) ②先概括叙述后详述。(  )

    ③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

    (2)本文赞扬了徐霞客:

    ①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  )

    ②关心别人,乐于助人的精神。(  )

    ③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精神。(  )

    【4】登上峰顶,举目远眺,会使人想到诗句_________________

  • 16、阅读综合训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傍晚散步时,常与杨绛先生相遇,双方摆摆手以示问候。有一天,我看见她伸出手,食指和中指作V字状,心想,先生92岁了还挺时髦,用年轻人常用的手势。走近一看,她食指和中指在不停地绕动。我问,这是什么意思?她笑着说:“小蚂蚁见面的时候,就是这样互相碰碰触角,咱们这样就算打招呼啦!”我赶紧伸出两个手指和老人的手指碰了碰。我们像孩子似的开心地笑了!

    ②冰心老人腿脚不好,只能终日坐在写字台后面的椅子上接待客人。她告诉我们,前几天邮递员给她送稿费汇款单,跟她开玩笑说:“您瞧,您老多有福气,坐在椅子上,就等着人来送钱!”老人笑着说:“我这是坐椅待币!”

    ③启功先生的幽默也是出了名的。他为自己写的墓志铭,我早就拜读过,每当想到其中的“瘫偏左,派曾右”,都会在酸甜苦辣的滋味中笑起来。前年夏天的一次拜访,让我又一次切实领会到先生幽默的功夫。

    ④由于家中有一开山水小册页,没有图章,落款是“元白”——启功先生的字,于是便将册页带去,请老人补盖印章。老人一看自己这幅二十多岁时画的画,笑逐颜开,连连说:“是我画的,补个章吧!”一方小小的印章刚盖完,老人又转身在窗台边上取了一个小铁盒,一边开着盒盖,一边神秘地笑着说:“来点儿炭(,一种病毒,可提炼成白色粉末状)!”一听“炭疽”,我们全愣了。

    ⑤“白色粉末!”老人眼睛笑成一条缝,一边说,一边往外倒。“这到底是什么?”我们急着问。“滑石粉!”老人抖了个大“包袱”。我们全都大笑起来。噢!原来是他怕刚盖的印泥粘脏了对合的画面,照例撒上这种粉末来吸干印油。

    ⑥“嗬!您老怎么还知道炭疽呢?”我们逗乐儿地问。

    ⑦“早晨看报,美国不是发现有人往邮件里投放一种白色粉末——炭疽嘛……”

    1认真阅读短文,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简要概括文中三位老人幽默的特点。

    杨绛____ ____ 

    童心未泯____ ____

    3读文中反映三位老人幽默感的句子,回答问题。

    1)杨绛  她食指和中指在不停地绕动。(________描写,写出了________。)

    2)冰心  老人笑着说:“我这是坐椅待币!”(“坐椅待币”是“________”的谐音。)

    3)启功  一边开着盒盖,一边神秘地笑着说:“来点儿炭疽!”(从“神秘地笑着”这一神态,可以看出

    ________。)

    4透过三位老人幽默的言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____________的心。

  • 17、阅读《“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一语未了(liǎo lē),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zēnɡ cénɡ)迎接远客。” 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 )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xì jì)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近来。这个人打扮与众不同(    ):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 zhāo cháo)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1请在括号里用“√”给本文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请为画横线的词语写一个近义词,将其填在旁边的括号里。

    3本片段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_”画出描写王熙凤衣着的句子

    5《“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个片段是节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_,文段通过________ 和_______两个方面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人物形象。

     

  • 18、阅读益智园。

    草船借箭(节选)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

    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的五百个军士正好来到江边搬箭。每条船大约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1从“吃惊”一词可以看出鲁肃 ______;从“饮酒取乐”可以看出诸葛亮________

    2诸葛亮断定曹操不敢出兵的原因是_____

    3用波浪线画出与“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相照应的句子。

    4“神机妙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课文围绕“神机妙算”来突出诸葛亮,他到底“算”到了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个故事的表面结果是_______,实际结果是______________

  • 19、课内阅读。

    第一个特色,黄山的松树大都生在石上。虽然也有生在较平的地上的,然而大多数是长在石山上的。我的黄山诗中有一句:苍松石上生。石上生,原是诗中的话;用散文的话说,该是石罅生,或石缝生。石头如果是囫囵的,上面总长不出松树来;一定有一条缝,松树才能扎根在石缝里。石缝里有没有养料呢?我觉得很奇怪。生物学家一定有科学的解说;我却只有臆测: 《本草纲目》 里有一种药叫做石髓。李时珍说: 列仙传 言邓硫煮石髓。可知石头也有养分。黄山的松树也许是吃石皿而长大起来的吧?长得那么苍翠,那么坚劲,那么窈窕,耳是不可思议啊!更有不可思议的呢:文殊院窗前有一株松树,由于石头崩裂,松根一大半长在空中,像须蔓一般摇曳着。而这株松树照样长得郁郁苍苍,娉娉婷婷。这样看来,黄山的松树不一定要餐石髓,似乎呼吸空气,呼吸雨露和阳光,也会长大的。这真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生物啊!

    1给多音字注音,再组词。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2事物不可想象或无法理解。是文中(   )一词的意思,它的近义词是(   ),反义词是(   )。请写几个这样的词语:不________、不________、不________

    3写出一句作者想象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哪里可以看出黄山松的生命力顽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题文)居里夫人毫无保留地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改写句子)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按要求写句子。

    (1)朗润园真是赏月胜地。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依然怀念故乡苇坑里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按要求写句子。

    1、难道我能说:指导员,我把同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了困难出来啦?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风的时候,湖面非常平静。(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晏子的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晏子的巧妙回击维护了国家的尊严。(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年轻的女教师一本正经板起面孔讲人的起源。(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展示台。

    通过遨游汉字王国的学习,你对祖国的汉字一定有了很多的认识、感受和收获吧,比如:你感受到了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了汉字的文化蕴涵等,请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方面,写一写自己想说的话。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