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苗栗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面语段中应填哪些词语?选择正确的一项是( )

    儿时,在故乡那条小河里和小伙伴们戏水时的( )声和抓鱼时的(   )声,常常钻入我的心里,让我一直享受着当时的(   )。直到现在,我仍然希望永远和儿时的伙伴(   )在那条小河边。

    ①欢呼 ②欢聚 ③欢笑 ④欢乐  ⑤欢唱  ⑥欢悦

    A. ③⑤④② B. ①③④② C. ③①②⑥ D. ③①④②

  • 2、《泊船瓜洲》的作者是( )。

    A. 杜甫 B. 柳宗元

    C. 王安石 D. 苏轼

  •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猛烈。

    B.他那崇高的革命形象,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C.想要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关键在于自身是否努力。

    D.听了张海迪的报告,对我的启发教育很大。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_____________,意恐迟迟归。

    2.《自相矛盾》选自_________,作者韩非是战国时期思想家,这则寓言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

    3.人闲桂花落,____________。(王维《鸟鸣涧》)

    4.君子喻于义,____________。《论语》

  • 5、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神机____算 力所能________见血 ____然起敬

    矜持不____ ____己为公 抓耳挠____ ____伏无违

    1.空闲的时间,我们应该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_______的事情,减轻他们的负担。

    2.老人勇于同盗窃分子做斗争的精神,令在场的每一个人都_______

    3.数学老师出的这个题目相当难,同学们一个个急得_______,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做。

    4.事情的发展果然如你所料,真是_______,令人折服!

  • 6、反义词

    铁树开花-______   缄默-______

  •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草满池塘水满陂,__________。牧童归去横牛背,__________。”这首诗前两句描写了___________的景色;第三句中,一个“横”字写出了_______________

    2.读完《祖父的园子》一文,我们知道,在作家_______眼里,祖父园子中的倭瓜、黄瓜、玉米等都是______的,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_____________的向往。

    3.《草船借箭》一文是从诸葛亮“识人心、知天象、晓地利”三方面落笔,表现出他的____________。“识人心”是指他清楚鲁肃忠厚守信、周瑜___________,更知曹操___________;“知天象”是指他_________;“晓地利”主要指他回来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

  • 8、按课文内容填空。(17分)

    (1)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   ),毫不( )。不管怎么( ),他总能左拐右拐地( )。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   ),就像只用绿色( ),不用墨线 )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   ),又叫人(   ),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 )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3)请将左右两边相对应的内容连接起来,然后在 上再写两句课内外积累的名言或警句,但不可重复本卷出现过的。(6分)

    怪生无雨都张伞,   天连碧水碧连天。

    地满红花红满地,   无志空长百岁。

    有志不在年高,   同到牵牛织女家。

    如今直上银河去,   不是遮头是使风。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课外阅读。

    书籍就像繁茂的大树。伟大之书是根,大家之书是干,名家之书是枝,其余不过是叶,树叶落了,枝干犹在。长江后浪推前浪,“书”林新叶催陈叶。

    书籍就像浩瀚的海洋。涉足沙滩者可以拾到漂亮的贝壳,至于海中蕴藏的无数珍奇,只有勇敢无畏的探海者才能得到。

    书籍就像无价的宝石。有的价值连城,有的弃之不惜。

    有可读之书,有可用之书,有可读而不可用之书,有可用而不可读之书,有既可读也可用之书。

    不会读书的人,书越读越厚;善于读书的人,书越读越薄。

    耳读是极为重要的读书之法。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是也。但神读才是最佳境界。神读方能神解,神解方能彻悟。读书能神读,下笔才有神。

    读书的过程,( )是个审美的过程,( )是个再创造的过程。读书而无创造思维的介入,不可能把书读活。

    是人读书,不是书读人。人读书,可以把死书读活;书读人,可以把活书读死。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文中写书籍像________,像________,像________,运用的是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短文中叙述的书有五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_______”的句子怎么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快乐阅读轻松答(17分)

    美人鱼”

    传说中的“美人鱼”是一种美丽的生物它妩媚善良时常在浩瀚的大海上为所爱的情人凄婉高歌……事实上“美人鱼”就是生活在太平洋及印度洋海域的“儒艮(gèn)”

    海洋动物学家凯特被关在海船里这艘船本来是帮助凯特来研究“美人鱼”的可前两天船长肖兹克突然与专门偷猎珍稀动物的季克联系合谋捕捉“美人鱼”在他们收网的时候凯特用香水机智地搭救了“美人鱼”结果被关了起来

    这个晚上两艘船上的水手们在甲板上喝酒玩闹凯特却闷在船舱里想着怎样制止他们的行动

    满分5 manfen5.com

    深夜海上忽然起了风暴凯特拼命砸着舱门混乱中有人给她开了门她冲上甲板只见两艘船在大海上颠簸就像两片树叶微不足道显然两艘船误闯进了风暴的旋涡

    船员们乱成一锅粥不知道哪里是风暴的中心和边缘只能凭经验顺着浪头满舵前进不料船头的浪越来越高已达三米以上

    正在危急( )的时刻凯特好像听见了一阵歌声这歌声婉转凄凉若隐若现仿佛一位痴情的少女在歌唱凯特猛然醒悟( )了那是“美人鱼”在歌唱传说中“美人鱼”能预测风暴它会将海船引向安全海域凯特抢着打开探照灯在海面上仔细寻找肖兹克一脸疑惑船越过几个波峰后所有人都惊呆( )了:在距船二百米左右,有一群黑压压的动物正努力朝一个方向游去还不时回头张望好像在招呼渔船凯特大叫:“跟着它们走!”肖兹克立刻命令紧跟它们并向季克也发出尾随的信号

    在波涛汹涌的海面美人鱼”们似乎胸有成竹不紧不慢优哉游哉随着波浪一起一伏仿佛在水中冲浪

    不知过了多久海面上越来越明亮也越来越平静凯特说:“你知道吗?希腊神话中说美人鱼’可以给亲近它的人带来好运也会让亲近它的人变得美丽……”肖兹克久久没有说话只是转头喊道:“转舵返航!”

    (1)把带点的字换成成语(3分)

    (2)把短文中画“  ”的部分换成歇后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短文中的一个比喻句(2分)

    (4)用“____”画出描写“美人鱼”向前游的句子(2分)

    (5)凯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短文给了你什么启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外阅读。

    童年趣事

    在我童年的梦里,飞得最高的就是风筝。

    地面上,我们扯着线跑着;天空中,风筝迎着风飞着。这些在天空中飞着的,都是我们精心造出来的理想的翅膀啊!每个人的理想不一样,每个人扎出来的风筝也不一样。

    你看,那个样子像一顶水兵帽,后面还飘着两根飘带的风筝就是我的。因为我长大了想当海军。此刻,我的眼晴似乎已在那被线牵着的高高的帽檐下,看见了无边的大海和波浪的花纹……那个飞机风筝是强强的,他想当飞行员都快想疯了。可现在的纸飞机却吃不住这个小胖子的体重,他只好把自己最成武的一张照片贴在风等飞机驾驶舱的位置上。

    瞧啊,一只美丽的大蝴蝶,翅膀一扇一扇的,正在空中翩翩起舞,这一定是小薇薇的巧手做的,她想像她爸爸一样,当一个昆虫学家。哟,那边张牙舞爪地飞来了一只大蜈蚣,这一定是调皮蛋小狗子的,这家伙,在地上欺负人不算,到天上还要逞霸道!于是我的水兵帽和强强的歼击机立即出击,唉,成力巨大的歼击机竟和一条蜈蚣同归于尽——缠在一起摔了下来。我心爱的水兵帽也牺牲了一根飘带,在空中失去平衡,摇摇摆摆地飞不稳了。

    还有,那瓦片风筝是未来的建筑大师大喜的;那双体花瓶风筝是双胞胎兰兰和红红的。所有的风等中,要数小音乐家根子的最棒了,那是一个大竖琴。说实话,我见了他的风等后オ知道竖琴是什么样子的。但那不完全算他的本事,要是没有他那个会拉小提琴的舅帮助,这竖琴不捭下来摔破才怪呢!不过那风等上挂的两排风铃可真好听:“得嘟啷,得啷啷!”把带着鸽哨的鸽子都引下来了。

    最土的风等要算芳芳的了。因为她直到现在还没有决定长大干什么,所以只好照她的头的样子做了个风筝,让她到天上去好好想想吧。哈,风筝的后脑勺上还拖了条尾巴似的长子,唉,丑死了!在地面上,我们一边放线一边跑着。啊,每个人的童年也像是一个风筝。你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手里的线越放越长,风筝也越飞越远,越飞越高。可千万别让手中的线断掉啊,风筝,是理想的翅膀!

    【1】文中为我们描写了哪些风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些风筝中,最棒的要数________的,最土的是________的,最美的是________的。

    【3】“我”的理想是什么?所以“我”做了一个什么样的风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的理想是什么?读了本文之后你打算做一只什么样的风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不叫一日闲过”

    饮誉中外的我国现代著名画家齐白石,年逾90岁高龄后仍然每天挥毫作画,一天至少5幅,(           )。他把“不叫一日闲过”这句话写成一幅字,挂在墙上借以自勉。

    一次,齐老过生日,由于他是一代宗师,朋友、学生满天下,从早到晚,客人(           )。等他送走最后一批客人,已是深夜了。老人感到很疲倦,便歇息了。

    第二天,齐老一早起床,顾不上吃饭,就走进画室,摊纸挥毫,作起画来。家里人几次催他吃饭,他都说别急。直到画了5张,完成了一天的任务后才放下画笔。

    饭后,齐老又继续作画。家里人怕他累坏了,说:“您不是已画够5张了吗?怎么又画呢?”

    “昨天生日,客人多,没作画。今天追画几张,以补昨天的‘闲过’呀!”说完,老人又认真地画了起来。

    齐白石老人的画所以能(           ),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能坚持每天作画。在他作画的60多年中,只有两次间断10天没有动笔。一次是他63岁时生了一场大病,7天7夜(          )。一次是64岁时母亲去世,悲伤过度,没有作画。除此以外,他没有一天间断过,这真是“苦把流光换画禅,功夫深处见天然。”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饮誉中外(             疲倦(         歇息(       间断(      

    2联系上下文,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文中括号内。

    不省人事   雷打不动   独具匠心   络绎不绝   别出心裁   车水马龙

    3这篇短文写了齐白石晚年坚持作画的两件小事:一是                            ;二是                        。从中可体会到齐白石是个                           的人。

    4请画出一句最能概括齐白石画艺之所以炉火纯青的句子。

    5不叫一日闲过让你想到的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短文,请你联系上下文和你的生活实际,就不叫一日闲过谈谈你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马陵之战

    战国时,魏国与赵国举兵攻打韩国。

    韩国向齐国求援,齐威王派大将田忌、军师孙膑率军前往救援韩国,他们直奔魏国都城大梁。魏军主帅太子申、大将庞涓得知这一消息后,率军撤 离韩国赶回魏国。可是,魏军抵达齐魏边境时,齐军早已越过边境西去了。 魏军猛追齐军,田忌问孙膑如何对付魏军。孙膑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对田忌说:“魏军素以剽悍著称,以为我军怯弱,而我们利用魏军的轻敌思想,减灶示弱,诱敌追赶,然后伺机伏击敌人。”田忌连连称赞:“好极了!好极了!”便采用了孙膑之计。

    根据预定的作战方案,两军一接触,齐军就立即后撤,诱敌深入。庞涓在追赶齐军途中,发现齐军遗下的灶足够十万人吃饭使用,心里不免惴惴不 安。第二天却发现齐军的灶减去了一半,他又振作精神,命令士兵加速追 赶。第三天,齐军的灶只剩下供三万人用的了,庞涓认为这是齐军不敢迎战纷纷逃亡所致。他骄傲地说:“我知道齐军一向怯弱,你们看,三天之中,逃跑的士兵就已经超过半数!”于是,他丢下大军,率领一支轻装的骑兵,孤军深入,不分日夜地穷追齐军。

    孙膑根据庞涓的行军速度,判断魏军在日落后可到达马陵道。马陵道位于两座大山之间,地势险要,树林茂密。孙膑让士兵把树砍倒,横七竖八地丢   在路上,只留其中最大的一棵,剥去树皮,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几个大字。孙膑挑选了一万名弓箭手埋伏在附近,命令他们夜间看到火光就一齐放箭。

    一切布置停当,夜幕降临时庞涓已率领部队进入马陵道。因为道路被 树木阻塞,魏军只得停下来。暮色中,庞涓隐约发现一棵剥了皮的大树上写 有几个大字,就命人点起火把,想看个究竟。就在这时,齐军万箭齐发。庞涓自认为败局已定,无法挽回,长叹道:“成全了孙膑这小子的名声。”于是,他手持佩剑,自刎而死。魏军失去大将,顿时乱成一团,溃不成军。齐军乘胜进攻,全歼魏军,并俘虏了主帅太子申。

    【1】马陵之战的敌对双方分别是(       

    A.孙膑、庞涓;太子申、田忌

    B.田忌、孙膑;太子申、庞涓

    C.庞涓、孙膑;齐威王、田忌

    【2】关于孙膑的思维过程,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A.减灶示弱→利用弱点→诱敌追赶→伺机伏击

    B.利用弱点→诱敌追赶→减灶示弱→伺机伏击

    C.利用弱点→减灶示弱→诱敌追赶→伺机伏击

    【3】庞涓在追赶齐军时心里惴惴不安的原因是(       

    A.认为对方兵强马壮

    B.认为对方粮草充足

    C.认为对方势单力薄

    【4】根据短文内容推测,孙膑最有可能与下列典故有关的一项是(       

    A.围魏救赵

    B.赤壁之战

    C.四面楚歌

    【5】你认为孙膑是个怎样的人?请根据短文内容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外阅读 

    和氏璧

    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左脚。不久,厉王死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玉璞奉献给武王。武王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是石头,武王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右脚。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玉璞到楚山下大哭,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说:“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都没有这样痛苦,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人欺骗的罪名。”文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 “和氏璧”。由于这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这也是秦王不惜以15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鉴定:________

    ②罕见:________

    ③至宝: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奉献—________  欺骗—________    戏弄—________    来历—________

    3卞和把玉献给厉王、武王,为什么他们砍掉他的脚?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将这块玉命名为和氏璧  

    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卞和献玉这件事,看出卞和具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乐园。

    乡村的夜晚

    六月里的一天,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山村故乡。上午,一场大雨把乡村的山川原野冲洗得一尘不染。傍晚,我独自沿着田间小路,来到小时候常跟堂姐一起去放牛的小山岗。我深深地呼吸着田野里清新的空气;我尽情地欣赏着乡村恬静美丽的晚景。

    眺望远处。啊,视线尽头多像一幅画:柔和的夕阳,绚丽的晚霞,横卧不远处的天边的群山,依山而建的一簇簇的村落,一家家房顶上升起的袅袅炊烟……奶奶在世时说过:一层山水一层人。我望着群山在遐想:大山背后又是一层怎样的山水?怎样的人?这里看不到城市的车水马龙,听不到城市的各种声响喧闹,却充满神秘。

    近处,是一片金黄的稻田,一阵风吹来,稻苗一起一伏,使我仿佛置身于一片金黄的海洋之中。稻田的边缘是一排排的丝瓜架,瓜蔓儿上开满了一朵朵金黄色的花。辛勤的小蜜蜂正“嗡嗡”地一边唱歌,一边采蜜。丝瓜棚旁边那块碧绿的西瓜地上,虽然没有蜜蜂的歌唱,却有着丰收的喜悦。瞧,一个个大西瓜,像一个个胖娃娃似的躺在瓜蔓母亲的臂膀里,夕阳的余晖轻轻地爱抚它们,哄它们入睡。

    在我身边的山坡上,则是另一番景象。三五只水牛在草地上悠闲地啃着草,不时还抬起头,面对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夜景,“哞哞”地长叫几声来抒发自己快乐的情怀和感受,那低沉的余音在宽阔的田野回旋,使人听了兴奋不已。

    乡村的傍晚多么美啊!我如果有架照相机,一定要把那起伏的山峰,金黄的稻田,西瓜地里丰收的景象和那引吭高歌的大水牛一一拍摄下来,让他们永远留存在我的影集里。我多么喜欢乡村这迷人的傍晚,我多么喜欢乡村这恬静的生活!

    【1】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1)一点灰尘也不沾染。形容环境非常清洁。(__________

    (2)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__________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乡村傍晚景色的?选择正确答案画上“√”。

    (1)按从外到内的顺序观察。(_______

    (2)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_______

    (3)按不同方向转移的顺序观察。(_______ 

    (4)按先整体后局部的顺序观察。(_______

    【3】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描写,这句话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画出文中的一处动态描写。

    【5】本文通过描写乡村傍晚景色,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 16、课外阅读。

    泥活

    ①兰瑞老头,坐在厚重的桑木案前,腰板挺直,脖筋绷紧,眼神像锥子似的注视着案子上新捏好的泥活。他手持竹刀,这里抹一抹,那里抹一抹。对这么精巧生动的“武松打虎”,你还有什么可挑剔的?武松左膝镇住大虫的花背,倾全身之力向大虫身上压,右手揪住大虫的耳朵,左手抡拳,那大虫拱起半条身子,悬口吊牙,眼眶眦裂。这会儿冯兰瑞双眉挤在一起,只见他那窄细的瞳仁中有两个香火头般的亮点闪动着,直视自己的这件作品,摇了摇头。片刻之后,他似有所悟,重新拿起床上的竹刀,挑一点紫泥,朝着武松的拳背上三剔两刮,顿时,那拳背上便鼓起几条弯曲的虬筋。于此,A.冯兰瑞的花白胡子里才露出一丝儿不易觉察的笑容,放下竹刀,搓着两手,轻轻地从案边站起来。

    ②孙子冯大刚正好赶集回来。这个矮墩墩的小伙子进了屋,便从大竹篮里提出一瓶通州大曲、一包用荷叶托着的热驴肉。他用手甩了一把流到额上的汗说:“爷爷,这酒这肉你就敞开吃!今儿头一天到集上去开张,你猜怎么着?这宗买卖别提多么快!”

    ③“怎么个快法呢?”冯兰瑞问。

    ④“我刚把‘芮庄泥人冯’的布幌子打出来,篮子里的各色泥人才摆到地摊上,眨眼之间,赶集的人就围了个里外不透,嗬,五十件泥人一下子就卖个精光。好些人都说,泥人冯的手艺二十多年没见了!”

    ⑤“哈哈哈哈!“冯兰瑞老头开怀地笑起来。

    ⑥B.冯大刚一眼瞄见桑木案上的“武松”,忙奔过去,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直起来,反反复复看了又看,乐得眼泪都流出来:“爷爷!爷爷!这是怎么捏出来的!我压根儿没见过这么好的活!”他拉着爷爷两只粗糙的大手,说:“爷爷,下回赶大集,我得把这个也带去。”

    ⑦“带去吧!”冯兰瑞答应了,“摆到地摊上,先让大伙看个够,收摊时随便卖掉就成。”

    ⑧“爷!‘武松’难道不肯帮咱一个忙?”冯大刚忙神秘地靠近爷爷的耳朵说,“今儿个,管理市场的胖老刘蹲到地摊旁,捧起这个瞧瞧,抓起那个看看,爱得简直没治!我把‘武松打虎’带到集上送给他,说不定他能让咱把泥活的价往高里提!”

    ⑨C.马兰瑞眼里一闪一闪的亮光熄灭了。他走到桑木案前,用木滞的眼睛盯着孙子冯大刚,张开的巴掌放到“武松打虎”上面,狠很向下压去。

    【1】第①段文字中,用了两个比喻句写冯兰瑞老人的眼睛,请用“ ”画出来。第一个比喻句写出了冯兰瑞老人的(        ),第二个比喻句写出了冯兰瑞老人的(        

    A.一本正经            B.全神贯注       C.粗中有细     D.精益求精

    【2】读文中画“﹏﹏﹏”的句子,从加点的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

    【3】文中的三个句子分别写出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4】除技艺高超外,你认为冯兰端老人还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

  • 17、   病毒的话

    ①我们家庭的名称是“病毒”,顾名思义,就是能致病的毒物。因此,人们谈毒色变。可是,这不能赖我们呀!是你们人类给我们起了这样一个不雅的名称。

    ②我们也不好怪人类。给我们起这个名称也是有来由的。19世纪末,烟草得了花叶病:荷兰植物学家比林杰克把有病的烟叶捣碎,挤了汁液,用没上釉的瓷过滤器过滤,滤过的汁液用当时最好的显微镜都查不出有什么细菌,可是它仍然能让烟草得病。比林杰克认为,这一定是比细菌还小的微粒在作怪。他把这类微粒叫做“病毒”,人类就是这样第一次结识了我们。后来发现,人类许多疾病,如流感、麻疹、肝炎等等,其罪魁祸首也都是我们,把我们称作病毒就更有理由了。

    ③人类的本事越来越大,科学家终于看到了我们的真面目。我们家族最小的成员只有细菌的千分之几那么大,直径只有百万分之一厘米,大的也只有百万分之二十五厘米。我们的构造比细菌还简单得多,我们根本没有细胞结构,只不过是由一个核酸分子外包一层蛋白质外壳而已。

    ④其实同世界万物一样,我们之中有有害的病毒,也有有益的病毒。

    ⑤20世纪初,科学家就发现,我们家族中有些成员有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内的本领,能钻到细菌体内,在那里繁殖,使细菌死亡,科学家把它们叫做“噬菌体”。人种了牛痘可以产生对天花的免疫力,牛痘就是经过“改造”后毒性减弱的天花病毒。经过这一番改造,它(   )不再危害人类,(   )改邪归正,帮助人类消灭这种可怕的传染病。现在许多种疾病的病毒都已被用来制造疫苗为人类服务了。我们家族中还有一些成员叫傲“肠道腐生病毒”,它们在婴儿出生不久就进入婴儿肠道,在人一生中始终呆在那里。其中有些是有益的,它们可以促进人体产生有防治疾病作用的干扰素,抑制能致病的肠道病毒,流感病毒等等。科学家已经制成活肠道病毒疫苗,它能预防多种传染病,甚至还有一定抗癌作用哩!

    ⑥事实说明,我们可以为人类服务。当然,现在我们服务得很不够,我们家族有些成员还在危害人类。这是因为人类对我们研究得还不充分。我们相信人类会更深入地探索我们的奥秘,使我们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1根据上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植物学家比林杰克把让烟草得病的微粒叫“病毒”。

    B.病毒的构造比细菌简单得多。

    C.那些能使细菌死亡的“噬菌体”不是病毒。

    D.有些“肠道腐生病毒”是有益的。

    2文中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关联词,正确的选项是(   )

    A.虽然  但是 B.因为  所以 C.只有  才 D.不仅  还

    3病毒对我们人类有什么作用?请根据上文内容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橫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课内阅读我最棒。

    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 ) 、( )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 ) ,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   )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1按原文填空。

    2“_________ 画出文中的一处比喻句。

    3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1) “这一种境界在文中指_______ 

    (2) “耐人寻味的意思是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说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在文中的具体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课内阅读。

    祖父的园子(节选)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在作者的心中,园子里的倭瓜、黄瓜、玉米、蝴蝶等都是怎样的?它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这样写,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中第4、5两句与后面几句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根据要求改写句子。(4分)

    (1)蜻蜓飞得那么快,我哪里追得上?(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祖父的园子》的作者是萧红写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把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1.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王没占到便宜。(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秦王不得不将蔺相如送回赵国。(改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都说“童年不同样”,童年时,你一定经历了许多趣事!请回想一件事情,把它写出来,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提示:多姿多彩的生活中,总有这样的时刻给我们带来难忘的回忆和不同的感受,可能让人快乐,可能令人自豪,可能让人感动,可能令人难过……请你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一篇简单的习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