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下面的句子,猜测下划线部分的意思,将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里。
【1】石猴喜不自胜,忽抽身往外便走。( )
A.形容非常喜欢。
B.形容非常高兴。
【2】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 )
A.表示赞同,没有不同意的。
B.表示很听话,毫无抵抗,全部顺从。
【3】丫头们搬高墩,捆剪子股儿。( )
A.剪刀。
B.放风筝用的一种工具。
【4】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 )
A.请不要自己伤害自己。
B.请不要自己耽误时间。
2、选择适当的关联词填空
除了……还有…… 因为……所以……
不管……还…… 如果……就……
1.( )猴子知道水手们拿它取乐,( )它就更放肆起来。
2.在这次运动会上,( )李华获得了冠军之外,( )几名运动员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3.( )董存瑞不去炸掉敌人的暗堡,我军( )很难解放隆化城。
4.明天 )下不下雨,我( )是要把书送还给他的。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习了《落花生》一文后,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B.这次考试,同学们普遍的成绩提高了。
C.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
D.李华同学助人为乐,全校同学都在称赞他。
4、读拼音写字、词,注意书写工整、正确。
wéi(______)杆 mà(______)蚱 huá(______)笑 chéng(______)认
5、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 ﹚ ﹙ ﹚ ﹙ ﹚
边疆 吾辈 计策
﹙ ﹚ ﹙ ﹚ ﹙ ﹚
坠落 镀金 灰烬
﹙ ﹚ ﹙ ﹚ ﹙ ﹚
婉转 星辰 连绵
6、看拼音写词语
jiān bǎng qīng miè háng xíng dé yì yáng yáng
______ _____ _____ _______
fàng sì chuán cāng miáo zhǔn xīn jīng dǎn zhàn
______ _____ _____ _______
7、比一比,再组词(8分)。
板( ) 郎( ) 诧( ) 锦 ( )
扳( ) 朗( ) 姹( ) 绵( )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这时候大雾___________,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___________。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___________。鲁肃吃惊地说:“___________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___________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2.“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说明周瑜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我得吩咐军匠,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更昭示了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___________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___________”,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足智多谋、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威尼斯的小艇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zhī zhǐ)很多,他操纵自如(豪 毫)不手忙脚乱。( )怎么拥挤,他(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zhuǎn zhuàn)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 那)一处好。
【1】划去括号内部不恰当的读音或汉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操纵自如:_________ 手忙脚乱:_______
【3】在短文的( )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并用它写一句话。
【4】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出来。
(1)____(2)______(3)_______
10、阅读说明文,完成下面小题(共9分)
“绿色”浅层地温能
①你听说过“浅层地温能”吗?它是蕴藏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一般小于200米)范围内岩土体、地下水和地表水中,一般低于25℃的热能。浅层地温能的来源以太阳辐射为主,还有一小部分来自地心热量。
②我们的地球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巨大的热库,它的资源量非常丰富,其内部的总热能约为地球储存的全部煤炭所蕴含能量的1.7亿倍,具有经济价值的浅层地温能大约是现在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45万倍。据专家测算,我国地处北纬30°~42°的许多城市,地下近百米深度内,土壤中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温能能量是目前国内发电装机容量的3750倍,地下水中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温能能量也有2亿千瓦。
③浅层地温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这种能源的开发利用只需消耗少量的电能,就可以提取大量的能量,也不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等气体,对外界环境影响极小。由于浅层地温能资源无处不在,人们可以就近利用,就地取(排)热,为建筑物供暖或制冷,而地下水的水质、水量不发生任何变化。与传统能源相比,可节省大量运输、传输和存放成本。
④可见,浅层地温能具有众多的优点,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利用这种比人类体温还要低很多的能源呢?科技人员采用了“热泵”原理。“热泵”和“水泵”类似。大家熟悉“水泵”吧,它是一种利用管道将水从低位抽到高位的机械,只不过“热泵”传递的是热能。我们居住的室内环境和地层土壤中的温度一般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温差。冬季时,我们利用热泵可以把地下的热能“抽”出来,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时,再把室内的热能“取”出来,排放到地下储存起来。这样,可以通过自然和人工等补给方式,保持地温能量的动态平衡,使浅层地温能得以长期循环利用。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水都是传递热能的载体,被加热后以便用来储存热量。由于电流只是用来传热,而不是用来产生热,因此热泵只需消耗较少的能量便可以提供较多的能量,通常情况下热泵每消耗1000瓦的能量,就可以得到4000瓦以上的能量。
⑤浅层地温能在过去一直被人们忽视,但随着地球能源的大量消耗,能源危机日渐凸现,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将会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根据《百科知识》等有关资料综合编写而成)
【1】从文章内容看,“浅层地温能”有哪几方面的优点?请简要列举。(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浅层地温能的主要来源是太阳辐射。
B.地球内部的总热能约为地球储存的全部煤炭所蕴含能量的1.7亿倍。
C.我们居住的室内环境和地层土壤中的温度通常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温差。
D.热泵每消耗1000瓦的能量,就可以得到4000瓦的能量。
【3】文中第④段介绍“热泵”时为什么要从“水泵”说起?(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章内容,解决问题。(2分)
材料:据报道,上海世博会的世博轴安装的空调系统与众不同,它在世博轴桩基下面埋藏了700千米长的塑料管道。这些管道是"热泵"的一部分。
思考:世博轴安装的空调系统是如何利用浅层地温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____
据说作为一个英雄最大的悲哀并( )被别人打败,( )在征战的疆场上没有一个可以与之一试高低的对手。
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每一个人都做英雄,我们只是一些普普通通的人。但和那些威名显赫的英雄一样,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也有强烈的愿望,那就是给自己找个对手,让平淡的生活激荡出一些清亮亮、蓝盈盈的波浪。
瀑布寻找深潭作为对手,它在纵身飞跃的刹那,才创造出银瓶乍裂、金迸玉溅式的美丽和壮观。
钻机寻找岩石作为对手,才在寂寞、枯燥的工作中谱出流热溢火的壮歌,才能在单调乏味的日子里释放出自己的能量、闪耀出自己的辉煌。
给自己找个对手,就如同刀寻找剑,歌词寻找旋律,__________________。
……
给自己找个对手,并不是盲目地寻找“挑战者”。在这儿必须弄清楚的一点就是:我们在给自己寻找“对手”,而不是寻找“敌手”。我们并不想逞一时之能而四面树敌,八方威风。我们也绝不想把对手打倒在地,然后气喘吁吁地决出胜负、分出高低。
给自己找个对手,说白了就是自己强壮自己、自己锤炼自己。让那颗历经风霜的心在跌宕(dàng)起伏的岁月里,能够不断地迎接机遇与挑战,并且把其中的经验与教训作为自己不断成长的营养。
给自己找个对手,从某种意义上说,又何尝不是在检验自己的那根名叫命运的弹簧,到底能够承受住多少来自生活的重量?
【1】在短文前面的横线上加个合适的题目。
【2】在第一自然段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凡夫俗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跌宕起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在文中的横线上补写一个恰当的句子。
【5】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如果让你选择,你将把什么当成你的“对手”?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高手
①老刘家附近有一个自行车修理摊,摊旁停着一辆用来装工具的破旧平板车,车上放着一副脏兮兮的象棋,棋子散乱地躺在棋盘上。
②常有人围着平板车玩象棋。老刘棋艺不精羞于和别人交手,一有闲工夫就在旁边看。
③老刘从没见过修车人下棋,他只顾埋头修车,那满额头的沧桑让老刘想到这条街的历史。也许这人根本不会下棋,只是拿来给别人玩,或为了招徕顾客。
④一天,老刘看见平板车旁围着一群人,吵闹得很。走到跟前,一群十七八岁的小青年和一群常来下棋的中年人战况正酣。棋盘上,青年那边棋势占优,就一个小青年在下,一副 又满不在乎的样子,看来棋艺不一般;中年人这边,一个四十多岁的红脸汉子在下,其他人支招儿,但每走一步都陷入对手的圈套,红脸汉子气得脸红筋胀。最终,败下阵来。
⑤接着,红脸汉子又输了两盘,歇了手,往旁边让:“谁上?”没人应声。青年们 地说着刚才那盘棋怎么把对手杀得惨,这让人更憋闷。
⑥这时,修车人挤进来,低着头边摆棋子边说,我玩一把。估计他是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道这青年的厉害。老刘觉得看这样的人输棋,实在太没意思了。
⑦下棋的时候,修车人压根不听别人的指点,也不管青年们怎么闹腾,只管埋头慢吞吞走自己的。有时候他这边危急了,看一眼,依然慢吞吞地走,还有闲心去吃一个毫无用处的边卒。老刘心里叹息:唉!典型的臭棋篓子!
⑧在一次平淡的兑棋过后,小青年们 地喊起来:“我们比他少了一个大子儿!”他们眼睛开始发绿,盯着棋盘。这下老刘心里可踏实多了,能把这群小青年逼到这份儿上就是一大进步。
⑨没走几步,修车人这边又陷入险境,旁边的中年人们开始跺脚、埋怨,修车人依然慢吞吞地走棋。在小青年步步紧逼时,有人来修车,修车人说:“这就完了。”话音落地,他用力把一个棋子拍在棋盘上,挤出人群去。人们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小青年哀叹道:“完了!遇上高手了!”短暂的沉默后,小青年不服气地重新摆棋,要跟修车人再较量一把。修车人埋头盯着手里的活儿,头也不回:“摆上。”他边修车边指挥围观的中年人替他走棋子,内行人管这叫“盲棋”,这可是只有顶尖儿的高手才有的能耐。围在平板车旁的人个个都屏息静气。这一盘下得很快,没几个回合,小青年稀里糊涂就输了。老刘心里不由得惊叹:嘿!看不出来,真是高手啊!
⑩小青年们在沉默中散去,中年人们满意地离开。
⑪修车人每天依旧埋头修车,旁边的破旧平板车上,脏兮兮的棋子散乱地躺在棋盘上。
【1】读了文章,可以得知题目中的“高手”是指( )
A.老刘
B.修车人
C.一个小青年
D.红脸汉子
【2】联系上下文,文中横线处补充人物的神态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眉飞色舞 胸有成竹 惊慌失色
B.惊慌失色 胸有成竹 眉飞色舞
C.胸有成竹 眉飞色舞 惊慌失色
D.胸有成竹 惊慌失色 眉飞色舞
【3】根据短文内容,将修车人的举动和老刘的内心变化,填在对应的方框内。
【4】联系上下文,文中加点的词语“盲棋”是指___,从中我能感受到修车人________。
【5】短文第⑨自然段中划直线的句子是对周围人的描写,能否删去?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结尾与开头呼应,这样写的用意主要是( )
A.与其他人的生活对比,表现修车人的生活很贫苦。
B.说明修车人的工作是脏兮兮的体力活。
C.强调修车人下棋只是一时的,他并不喜欢。
D.突出修车人棋艺高超,而又真人不露相的特点。
13、阅读。
系在风筝线上的童年(节选)
①时令正是仲春。大地挣脱了冬的纠缠,不觉之中已泛出几分淡淡的鹅黄的绿意。仰望晴空,偶见数点风筝,袅袅娜娜地飘挂在天际,使我蓦地忆起“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瞩望那长长的轻轻抖动的风筝线,竟丝丝缕缕牵出了我的童年。
②人们都说,男孩子手笨,女孩子手巧。可不是吹,我们男孩子虽未能绣出花团锦簇的衣冠,却从手中飞出过巧夺天工的风筝。做风筝可不像女孩子学针线,有的是时间,有的是专人指教。我们男孩子可整天像贼撵一般忙得脚不沾地。我们常常趁放学之后的间隙,三五人凑在一处无人知晓的角隅,或干脆跑到野外去,因为家里的大人是不让我们摆弄风筝的。
③我们偷偷找来竹篾,要绿皮的,有韧性的,犹如女孩子绣花挑线一般仔细。我把竹篾放到火堆上烤了,再弯成弓似的和轱辘似的几何形状,拼在一起,悉心系好,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骨架。然后几颗小脑袋抵在一处,叽叽喳喳商量一阵,就各自别出心裁地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勒一通,便给它们穿上了斑斓的衣衫。我们用大团大团的线作放线,一头系在风筝上,一头缠在一个线拐子上。
④好了,抬起你因做风筝而酸了的头,开始放吧。啊!风筝!风筝!全是风筝!这些大大小小造型生动的风筝,从辽阔的麦田里、迤逦的大道上、潋滟的堤塘边冉冉升起——被底下幼稚的欢声笑语吹着,腾腾的热气捧着,悠悠飞向空中,去亲吻白云,好似争艳的奇葩、挂彩的气球。我们的心醉了。
⑤更叫绝的要数晚上。皓月高悬中天,大地一片静谧,夜色朦胧。我们几个小伙伴溜出来一叽咕,便带了心爱的风筝到村头田边。风筝纸涂了闪金光东西,还要想法儿把一段蜡头或一捻蘸了油的棉絮系在尾巴上,放飞时一点燃便像飞机尾翼上的信号灯一样闪烁。这通常极难放。因野外有风,蜡烛又不顶风,所以总是熄灭。但偶有做成功的,那风筝放起来就别有情趣,“信号灯”明灭闪烁,随风筝飘飘洒洒,也把一颗颗童心送上神秘的高空,如醉如痴。
⑥韶光如流水。虽说童年已经悄然离去,可风筝这根若有若无的线,却牵着我的童年,使我常常捡回那逐渐远去的记忆。
⑦啊,我的鹅黄色的童年!
【1】本文回忆童年,作者围绕“风筝”回忆了小时候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件事,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童年生活是__________的。
【2】做风筝是作者心中美好的回忆,请根据第③自然段的描述,将下面做风筝的流程图补充完整。
【3】下面对第⑥自然段中画“——”句子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与第1自然段相呼应,表达了“我”对童年生活的深深眷恋。
B.风筝承载着童年的欢乐,常常引起“我”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C.因为时间过于久远,“我”对童年的记忆有时清晰,有时模糊,只能凭借风筝线回忆起童年的点点滴滴。
D.虽然童年生活已悄然逝去,但是“我”永难忘怀。
【4】为什么说“我”的童年是“鹅黄色”的?结合短文内容,说说自己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哪些地方让你体会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深深眷恋,用“______”划出其中一句,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感受。(写在句子旁边空白的地方)
14、课外阅读。
毛主席在花山(节选)
1948年的春夏之交,毛主席转移到了花山村。在临时借用的农家房舍里,他夜以继日地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
一天早晨,毛主席正在看地图,忽然抬起头,问警卫员:“①昨天这个时候,门口花椒树下的碾子有碾米声,现在又到了碾米的时候,怎么没动静了呢?”
警卫员说:“报告主席,为了不影响您的工作,我和村长商量了,要他请乡亲们到别处碾去了。”毛主席皱了皱眉,把拿起来的香烟又放下了。“这怎么行?”他严肃地说,“这会影响群众吃饭的,不能因为我们在这里工作,就影响群众的生活。昨天傍晚,我们一起散步,②你也看见了,这个村只有两台石碾,让乡亲们集中到一个碾子上碾米,就会耽误一半人的正常吃饭。”
警卫员解释道:“这碾子一转,对您工作干扰太大。”
毛主席递给他一支烟,自己也点燃了一支,说:“这怎么会呢?多年的战争生活,使我习惯了在各种环境中工作。这样吧,我交给你一个任务,尽快把乡亲们请到这里来碾米。”
“是!”警卫员拔腿就走。
“③注意,抽着烟和群众说话是不礼貌的。说话态度要诚恳。”主席说。
…………
警卫员帮大娘端着盛满玉米的簸箕回到了花椒树下的碾台。一会儿,陆续又来了几个碾米的老乡,碾台吱扭吱扭地转了起来。警卫员刚回到院里,毛主席就叫他进来。他走进去,毛主席把笔放下,说:“任务完成得不错。还有一件事等着你办。”说着,毛主席从桌上拿起一筒茶说:“你把这筒茶叶交给炊事员,让他每天这个时候沏一桶茶水,你负责给碾米的群众送去。”
警卫员知道,这筒茶叶是在南方工作的同志送的,转了几道手才送到毛主席这里,毛主席一直没舍得喝。他站在那里,表示为难。毛主席说:“你想过没有?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胜利的可靠保证。反过来讲,我们进行的斗争,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这些道理你不是不明白。④依我看,你是把我摆在特殊位置上。”警卫员只好接过茶叶筒,端端正正地向毛主席敬了个礼。毛主席笑着说:“快去吧,炊事员还等着你呢。”
【1】短文写了毛主席在花山的两件事,分别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子①和句子②表现了毛主席_________________,句子③表现了毛主席______________,句子④表现了毛主席_______________。
A.坚持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不搞特殊化
B.与群众的深厚情谊,对警卫员的关心和教育
C.十分体察民情,留心百姓的生活
【3】短文主要对毛主席进行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描写。
【4】文中描写的两件事,表现了毛主席对群众的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猜诗谜
祝枝山与唐伯虎是好朋友。有一天他去拜访唐伯虎, 不料他刚进庭院就被这位好友拦在屋门外。
祝枝山不解其意,故作生气地说“:唐寅,老兄我前来拜访,你如此无理,究竟是为什么?”
唐伯虎笑道“:老兄息怒,小弟我有诗谜一首请你猜一猜。猜对了,热情招待;猜不对,就不能怪我闭门谢客了。”
祝枝山说“:好吧,一言为定!”
唐伯虎解释说“:我这首诗共有四句,每句打一个字。”说完,唐伯虎念出了四句诗:言有青山青又青,两人土坡观风景,三人牵牛少只角,一人坐在草木中。
祝枝山听了笑道“:如此简单的诗谜也值得我去猜吗?”他说着便自信地走进屋去,坐到太师椅上就朝唐伯虎招呼到“:好,佩服!佩服!快奉茶吧!”唐伯虎见诗谜已破,立即端上香茶一杯,连连说“:此谜破得妙!”
这首诗的谜底就是“______”这四个字。
16、课外阅读。
迷途笛音
①那年我六岁。离我家仅一箭之遥的小山坡旁,有一个早已被废的采石场,父母从来不准我去那儿,其实那儿的风景十分迷人。
②一个夏季的下午,我随着一群小伙伴偷偷上那儿去了。就在我们穿越一条孤寂的小路后,他们却把我一个留在原地,然后奔向“更危险的地带”了。
③等他们走后,我惊慌失措地发现,再也找不到要回家的那条孤寂的小路了。我像只无头的苍蝇,到处乱钻,衣裤上挂满了芒刺。太阳已经落山,而此时此刻,家里一定开始吃晚餐了,父母正盼着我回家……想着想着,我不由得伤心地呜呜大哭起来……
④突然,不远处传来了声声柳笛。我像找到了救星,急忙循声走去。一条小道边的树桩上坐着一位吹笛人,手里还正削着什么。走近细看,他不就是被大家称为“乡巴佬”的卡廷吗?
⑤ 你好 小家伙 卡廷说 看天气多美 你是出来散步的吗
⑥我怯生生地点点头,答道:“我要回家了。”
⑦“请耐心等上几分钟,”卡廷说:“瞧,我正在削一支柳笛,差不多就要做好了,完工后就送给你吧!”
⑧卡廷边削边不时地把还未成型的柳笛放在嘴里试吹一下。没过多久,一支柳笛便递到我手中了。我俩在一阵阵清脆悦耳的笛音中,踏上了归途……
⑨当时,我心中充满感激。而今天,当我自己也成为祖父时,却突然领悟到他用心良苦!那天当他听到我的哭声时,便判断我一定迷了路,但他并不想在孩子面前扮演“救星”的角色,于是吹响柳笛以便让我能发现他,并跟着他走出困境!卡廷先生以乡下人的纯朴,保护了一个小男孩强烈的自尊。
【1】给第⑤自然段填上合适的标点。
【2】这篇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横线的句子体现了“我”当时________的心情。
【4】卡廷的良苦用心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对卡廷的称呼有什么变化?结合短文写出发生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阅读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联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
大抵:____________。 骨气:___________。
【2】仿照例句,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例: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外祖父喜爱梅花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读不完的大书
七十多年前的农村,不像今天小朋友的家里有许多自动或机动的玩具,没有开发儿童智力的新式玩具。我在幼年时,家里什么玩具都没有,大人们不关心孩子玩耍的事。我在五六岁时就自己到大自然去找可以玩的东西。农村的特点是接近大自然。辽阔的天空,广阔的大地,浩瀚的河流,繁茂的花草和树木,空中的浮云和飞鸟,地上的走兽和昆虫,水中的游鱼等等,有说不完的好玩东西,能够引起孩子的遐想和实验的兴趣。例如小麻雀的蹦蹦跳跳、快乐活泼的样子,叫你高兴。老鹰在高空中盘旋时,展翅飞腾或流荡滑翔,有时猛扑而下,像在捕捉小鸡或什么东西,给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花草树木的生长、开花、结子,暑寒荣枯,都有各种不同的趣味。草的叶子不二样,有长有短,有的还带刺;开的花有红的、黄的、紫的、蓝的,形状也有单瓣、重瓣的,有四瓣、五瓣的等等。树木的千姿百态,更有给人乐趣的东西。昆虫的动作也很好玩,例如蚂蚁搬家,那么长的队伍,那么井井有条的阵营,个个尽自己的力量,把货物全部搬迁。这种组织性很强的小动物的行动,真叫人佩服。当它们两军对垒时,更是好看,队伍整齐;正式打仗时,打得你死我活,直至尸体堆积如山,勇敢忠贞的精神,真令人敬佩。
我家房子的前后左右都有余地,栽有各种果树,有梨树、桃树、橘子树、柚子树、酸橙树,它们在不同的季节开不同的花,结不同的果实。从树上直接摘下的果子,格外鲜美。我家后面还有两丛竹林和一株棕榈,是我最爱的。竹子长得快,雨后春笋,一天长几寸,出土几天就长得和我一样高了。笋子炒咸菜,味道鲜美无比。更可爱的是它们那耸入高空的青翠茎叶,亭亭玉立,显得那么纯洁!微风吹来,一片沙沙声,是那么温柔细腻。但当大风袭来时,竹林总是最先发出萧萧的喧声,不平静的调子,奏出我幼小心灵的怅惘情绪。池塘边的棕榈树坚毅地独立着,大蒲扇似的叶子显得很高洁,在秋高气爽的日子,倒映池水中,小鱼在池水的倒影中间游玩,是另一种境界。
大自然是一部看不完的大画册,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极大的学问,有欣赏不完的乐趣。
【1】文章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读不完的大书”?(用文中的语言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点的“雨后春笋”是一个成语,我们现在常用它的比喻义,意思是___。
【3】文章对大自然中万物的描写有详有略,看一看第一、二段详细描写的各是什么?突出了事物哪方面的特点?
第一段:___
第二段:___
19、主题阅读拓展。
幽默感
今天看电视时,我发现儿子居然说得出每位体育明星的名字,甚至连他们的家庭生活也知之甚详,便开玩笑地问:“喂!请问迈克尔•乔丹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儿子居然反问:“对不起,爸爸!我不知道,但打听很久了。你知道吗?快告诉我!”
我大笑起来,惊讶地发现,儿子居然也有幽默感。
在许多国家里,有幽默感是对人极高的赞赏。幽默是智慧的火花,是瞬间的灵思。幽默的语言可能会化解尴尬的场面,也可能于谈笑间有警示的作用,更可能作为不露声色的自卫与反击。换句话说,幽默是巧妙地解决问题的法宝。
譬如在某国的议会里,曾发生过议员之间争斗的事,有人提议入场者应该把拐杖挂在门口。议长觉得左右为难,若是表决,无论结果如何,总是不愉快的。于是他急中生智,笑着说:“如果为了防止不正当的动作,就必须把拐杖挂在会场门口,那嘴也该挂在门口,手脚也该摆在门口。”引得全场大笑,提议者也在一笑之间摆脱了尴尬的处境。
譬如伏尔泰总是赞赏某人的作品,而那个人却总是刻薄地批评伏尔泰,当有人向伏尔泰说这件事时,他只是一笑:“我们双方都弄错了!”不过短短几个字,就用幽默化解了尴尬的场面,又做了有力的反击。
但是我必须强调,幽默并不是讽刺,它或许带有温和的嘲讽,却不刺伤人;它可能是以别人和自己为幽默对象,在这当中,便显示了幽默者与被幽默者的胸襟与自信。
我曾经看到一个秃头者,在别人幽默地说他的头发时,当场变了脸。这一方面可能因为对方的幽默不得体,刺伤了他,更可能是因为他原本因秃头而自卑。相反地,我也见过一位秃头的报纸主编,当别人笑称他聪明透顶时,他居然笑着回答:“你小看我了,我早就聪明‘绝顶’了!”你想,若不是他有相当的自信,又怎么可能接着别人的话,幽自己一默呢?
所以,越是开放而文明的社会,人们越富有幽默感;越是胸襟宽广、充满智慧的人,越富有幽默感。看来,成为一个幽默者最重要的条件是拥有完善健全的人格。(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譬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尴尬: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嘲讽(______) 胸襟(______)
健全(______) 不露声色(______)
【3】用“____”画出文中表现儿子幽默的句子,其“幽默”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阐述“幽默是巧妙地解决问题的法宝”这个观点时,举了两个例子,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1)________;(2)______________。作者在阐述幽默“显示了幽默者与被幽默者的胸襟与自信”这一观点时,运用__________的写法,写了两个人对待__________这种情况的不同态度。
【5】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幽默的人?请用“﹏﹏”在本文画出答案。
【6】幽默的语言确实能化解尴尬,显示自信。读读下面的故事,在横线处补上合适的内容。
(1)诗人歌德在公园散步,与一位批评家在一条仅能让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相遇。批评家说:“我从来不给蠢货让路。”歌德笑着退到路边,说:“____________。”
(2)一次,丘吉尔在公开场合演讲,从台下递上来了一张纸条,上面只写了两个字“笨蛋”。丘吉尔知道台下有反对他的人等着看他出丑,便神色从容地对大家说:“刚才我收到一封信,可惜写信人只记得__________,忘了写内容。”
20、缩句。
(1)冀中人民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
(2)冀中人民创造的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21、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我们怎么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忘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句子乐园。
【1】李丽坚持练习书法。李丽能写一手好字。(用关联词语使两句合并为一句)
【2】“神舟”5号顺利升空了,全国人民无不欣喜万分。(改成反问句,句子意思不变。)
【3】妈妈不小心摔坏了小芳的文具盒。(改成“把”字句)
【4】我的讲义从头到末藤野先生都用红笔添改了。(改成“被”字句)
【5】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修改病句)
【6】老师详细而又简略地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修改病句)
23、习作
题目一:
在你所经历过、看到过、听到过的事情中,哪一件事深深地触动过你的心灵,令你特别感动,难以忘怀?请以“一件令我感动的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题目二:
生活中,同学们离不开家人、老师、朋友的相助,离不开宠物、玩具对紧张学习的调剂,离不开好书、美文的熏陶,离不开神奇幻想或远大理想的支撑,离不开母校或社会活动为你搭设展示才华的舞台……请以“陪伴”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任选其中一个作文题目,把内容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不少于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