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毛子人”在呼兰河指( )。
A. 本地人 B. 外地人 C. 外国人 D. 长头发人
2、按文字字体的演变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书
B.甲骨文 金文 篆书 楷书 隶书
C.甲骨文 金文 隶书 篆书 楷书
D.甲骨文 篆文 金书 隶书 楷书
3、选词填空。(6分)
危险 风险 冒险
(1)在马路上踢球很( )。
(2)这条河河水湍急,我们不必( )横渡。
(3)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而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 )。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情_____自_____ _____欲试 肃然_____
养_____处_____ _____成竹 摩拳_____
5、读拼音,写词语。
1.古时候,liáng guó(_______)有个姓杨的孩子,天资聪慧,机智幽默。
2.爷爷退休后xiăng shòu(_______)着幸福的晚年时光。
3.一块璞玉,可以píng yōng(_______)地在石丛里沉睡下去,也可以成为稀世珍宝。
6、根据意思写词语,并选择其中的一个写句子。
1.突然间放声大笑。(__________)
2.形容着急而又没有办法的样子。(___________)
3.太累了而全身无力,精神不好。(__________)
4.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___________)
___________
7、比一比,再组词。
矛(____) 者(____) 日(____) 吾(____)
茅(____) 著(____) 曰(____) 梧(____)
8、拓展小知识。
(1)甲骨文是刻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上的,它出土的地方是现在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是第一个发现和研究甲骨文的人。
(3)请写出四个古代著名书法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甲骨文→( )→( )→( )→( )
(5)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 )不仅是汉族的文字,也是全国各少数民族通用的文字,在国际上,其是代表( )的法定文字。
9、拓展题
小书屋
这间小巧玲珑的小书屋,被挤在两幢高大的楼房中间。
小书屋门前,摆着几张临时搭起的书架,上面挨挨 ( )挤挤地摆满各种书刊杂志:有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有适合青年人阅读的,也有适合中老年人阅读的,种类之多,令人目不暇接。它们都争着把自己的知识无私地奉献给过路的读者。小书屋主人的态度很好,不仅百问不烦,百拿不厌,而且还能根据顾客的年龄、性别、职业特点,主动介绍你所喜爱的精神食粮。
小书屋内,有一个柜台,它分上下两层,都密密麻麻地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刊杂志。四周的墙壁上,从上到下也用铁丝和绳子挂了四行 ( )书刊,就连两扇打开的小门上,店主人也没让它空 ( )闲着。不管是清晨,还是傍晚,不管是三伏酷暑,还是数 ( )九严寒,只要你来到这个书店小屋,都可以随意选择你喜爱的书刊,让你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这个小书屋,没有宽敞豪华的门面,也没有富丽堂皇的室内装饰,却有着琳琅满目的书刊杂志、热情和蔼的笑容、亲切温柔的话语,这一切,给人们带来春天般的温暖。它像一叶小舟,载 ( )着人们遨游知识的海洋。
【1】在短文中的括号里给加点的字或词注音。
【2】联系上下文说明加点的词各代指什么。
(1)它们都争着把自己的知识无私地奉献给过路的读者。( )
(2)它分上下两层,都密密麻麻地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刊杂志。( )
(3)它像一叶小舟,载着人们遨游知识的海洋。( )
【3】用“______”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说明用什么比喻什么。
。
【4】在熟读短文的基础上想一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小书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一时,丫鬟们又都拿了许多各式各样的送饭的来,玩了一回。紫鹃笑道:“这一回的劲大,姑娘来放罢。”黛玉听说,用手帕垫着手,顿了一顿,果然风紧力大;接过籰子来,随着风筝的势将籰子一松,只听一阵豁剌剌响,登时籰子线尽。黛玉因让众人来放。众人都笑道:“各人都有,你先请罢。”黛玉笑道:“这一放虽有趣,只是不忍。”李纨道:“放风筝图的是这一乐,所以又说放晦气,你更该多放些,把你这病根儿都带了去就好了。”紫鹃笑道:“我们姑娘越发小器了。那一年不放几个子,今日忽然又心疼了。姑娘不放,等我放。”说着,便向雪雁手中接过一把西洋小银剪子来,齐籰子根下寸丝不留,咯噔一声铰断,笑道:“这一去,把病根儿可都带了去了。”那风筝飘飘飖飖,只管往后退了去。一时只有鸡蛋大小,展眼只剩了一点黑星,再展眼便不见了。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是四大名著《____》中的章节,作者是____代的____。
【2】黛玉看见风筝飞走感到不忍,由此能看出黛玉的性格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电影院购票须知
①观众在购买优惠票时请出示相关证件以作凭证。
②请观众确认好电影的场次,电影票售出后概不退换
③请您当面点清找零和票面金额,离开台概不负责
④普通观众在非活动时间需按正价购买电影票,购买电影票张数不限,每张票仅限一人使用。
⑤130cm以下的儿童免费,每位家长限带一位免票儿童(3D影片、特殊厅除外)
⑥会持储值卡购买影票享有普通厅5折、特别厅6折优惠,每张会员储值卡在普通厅限购8张电影票,特别厅限购5张电影票。
【1】根据购票须知,每位家长限带一位免票儿童,儿童必须在130cm以下,可以在( )使用。
A.特殊厅
B.普通厅
C.观看3D影片时
【2】观众在购买电影票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这些事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电影票售出后概不退换
B.购买优惠票时,必须出示相关证件以作凭证
C.无论何时,每张电影票仅限一人使用
【3】姐姐不是这家电影院的会员,在非活动时间购买电影票,应该( )
A.购买优惠票
B.按正价购买电影票
C.只能购买一张电影票
12、阅读以下散文,完成下面小题(共13分)
带白蘑菇回家
①妈妈爱吃蘑菇。
②到青海出差,在幽蓝的天穹与黛绿的草原之间,见到点点闪烁的白星。那不是星星,是草原上的白蘑菇。从鸟岛返回的途中,我买了一袋白蘑菇,预备两天后坐火车带回北京。
③回到宾馆,铺下一张报纸,将蘑菇一柄柄小伞朝天,摆在地毯上,一如它们生长在草原时的模样。
④小姐进来整理卫生,细细的眉头皱了起来。我忙说,我要把它们带回去送给妈妈。小姐就暖暖地笑了,说您必须把蘑菇翻个身,让菌根朝上,不然蘑菇会烂的。草原上的白蘑菇最难保存。听了小姐的话,我让白蘑菇趴在地上,好像晒太阳的小胖孩,温润而圆滑地裸露在空气中。
⑤上火车的日子到了。小姐帮我找来一只小纸箱;用剪刀戳了许多梅花形小洞,把白蘑菇妥妥地放进去。
⑥进了卧铺车厢,我小心翼翼地把纸箱塞在床下。对面一位青海大汉说,箱子上捅了那么多的洞,想必带的是活物了。小鸡?小鸭?怎么没听见叫?天气太热,可别憋死了。
⑦我说,带的是草原上的白蘑菇,送给妈妈。
⑧他轻轻地重复,哦,妈妈……好像这个词语对他已十分陌生。半晌他才接着说,只是你这样的带法,到不了兰州,蘑菇就得烂成污水。
⑨我一筹莫展地说,那可怎么办?他说,你在卧铺下面铺开几张纸,把蘑菇晾开,保持通风。我依法处置,摆了一床底的蘑菇。每日数次拨弄,好像育秧的老农。蘑菇们平安地穿兰州,越宝鸡,直逼郑州……不料中原一带,酷热无比,车厢内闷热如桑那浴池,令人窒息。青海汉子不放心地蹲下检查,突然叫道,快想办法!蘑菇表面已生出白膜,再捂下去,就不能吃了!
⑩我束手无策。(A)青海大汉二话不说,把我的白蘑菇,重新装进浑身是洞的纸箱。我说,这不是更糟了?他并不解释,三下五除二,把卧铺小茶几上的水杯食品拢成一堆,对周围的人说:烦请各位把自家的东西,拿到别处去放,腾出这个小桌来放小箱子。箱子里装的是咱青海湖的白蘑菇,她要带回北京给妈妈。我们把窗户开大。让风不停地灌进箱子,蘑菇就坏不了啦。大家帮帮忙,我们都有妈妈。
⑪人们无声地把面包、咸鸭蛋和可乐瓶子移开,为我腾出了一方洁净的桌面。
⑫风呼啸着。郑州的风,安阳的风,石家庄的风……穿箱而过。白蘑菇黑色的血液,渐渐被蒸发了。
⑬终于,北京到了。我拎起蘑菇箱子同车友们告别,对大家说,我代表自己和妈妈谢谢你们!大家说,你快回家去看妈妈吧。
⑭由于路上蒸发了水分,白蘑菇比以前轻了许多。我走得很快,就要出站台的时候,(B)青海汉子追上我说,有一件很要紧的事,忘了同你交代——白蘑菇炖鸡最鲜。
⑮妈妈喝着鸡汤说,青海的白蘑菇味道真好!
【1】本文叙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白蘑菇回家”可谓是一波三折,请简要概括故事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A)(B)两处使用了两种称呼“青海大汉”和“青海汉子”,请说说作者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出“大汉”和“汉子”怎样不同的性格特征?(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风呼啸着。郑州的风,安阳的风,石家庄的风……穿箱而过”,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表达效果如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全文看,结尾“青海的白蘑菇味道真好!”这句话该如何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歌颂人与人之间宽厚无私的帮助。
B.表达了为人子女者对母亲的孝心。
C.赞扬了质朴而又美好的社会风尚。
D.体现孝母之心对人们心灵的触动。
13、节选自《白杨》(10分)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此文的作者是我国现代作家( )。
(2)第一段中表达了白杨树的什么精神?(2分)
(3)请你用“不管……不管……”造句。(1分)
(4)文中第一段共写了白杨树的( )个特点,分别是( )。(2分)
(5)“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从这句话中的“也”字可看出( )。“表白自己的心“爸爸想表白自己怎样的心?( )(4分)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威尼斯的小艇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地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作祷(dǎo shòu)告。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huā huá)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lóng lǒng)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用“√”给短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从容不迫(______) 笔直(______) 喧闹(______)
【3】“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这句话比喻贴切,生动形象,把“小艇”的样子比作______________,介绍小艇行动时,又把小艇比作______________,突出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半夜威尼斯的______________。
15、阅读《冬阳·童年·骆驼队》选段,回答问题。(12分)
爸爸和它讲好价钱了。人在xiè méi( ),骆驼在吃草。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哩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来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总起来,铛、铛、铛地响。
“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戴上了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就不敢侵犯了。
我幼稚的心灵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您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不喝以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那长途jì mò( )的旅程,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学,你的想法更美些。”
(1)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划上“——”(2分)
磨(mó mò) 嚼(jué jiáo) 系(jì xì) 沾(nián zhān)
(2)在括拼音旁的括号里写上词语(2分)
(3)用“﹏”画出描写骆驼外貌和咀嚼时样子的句子(1分)
用“—”画出说明骆驼能沉得住气的句子。(1分)
(4)就骆驼脖子底下系铃铛这个问题,“我”和大人的想法是不同的:
“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爸爸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你的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5)爸爸说:“你的想法更美些。”的理由是(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快乐阅读。
威尼斯之夜
威尼斯蓝天的妩媚和夜空的可爱是无法用语言描绘的。在那明净的夜晚,湖面水平如镜,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顫动。泛舟湖心,四周一片蔚蓝、宁静,真是水天一色,使人如入绮丽的梦景。空气是那么清澈,透明。抬头望去,这儿的星星似乎远比我们法兰西北部夜空中的星星要多。我发现,由于夜空到处布满星辰,那深蓝的夜色都变得暗淡了,融入了一片星辉。
如果你想领略一番威尼斯独有的清闲和恬静,你可以在这迷人的夜晚去皇家花园附近,沿着大理石台阶往下,直到运河边上。要是那里镀金的栅栏已经关上,那你可以乘坐风格独特的威尼斯小艇,缓缓荡去,到那夕阳余温尚未散尽的石板小路旁,那里就不再会有人打扰你的宁静。
晚风从椴木顶上轻轻吹过,把片片花瓣落到水里,天竺葵和三叶草的淡淡芳香一阵阵向你袭来。
圣玛利娅教堂那雪莲花石膏的圆顶和螺旋形的尖塔在夜空中高高的耸立着。周围的一切,包括作为威尼斯三绝的碧水、蓝天和色调明丽的大理石,都给抹上了一层薄薄的银辉。
当圣马利娅大教堂顶楼上的钟声在空中徐徐回荡时,就会有一种很难用语言来传达的平静感透入你的灵魂,使你觉得整个身心都已融化在那足以忘掉一切的安宁和静止中。
【1】写出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威尼斯的“三绝”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五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用第( )个表达最好。
A.不好表达 B.难以言传 C.难以说出 D.不知怎么说
【4】“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颤动”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______。
【5】第五自然段中钟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敦煌莫高窟
在浩瀚无垠的沙漠里,有一片美丽的绿洲,绿洲里藏着一颗闪光的珍珠。这颗珍珠就是敦煌莫高窟。它坐落在我国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
鸣沙山东麓是平均高度为十七米的崖壁。在一千六百多米长的崖壁上,凿有大小洞窟七百余个,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石窟群。其中四百九十二个洞窟中,共有彩色塑像两千一百余尊,各种壁画共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莫高窟是我国古代无数艺术匠师留给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
莫高窟的彩塑,每一尊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最大的有九层楼那么高,最小的还不如一个手掌大。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大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
莫高窟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的是描绘古代劳动人民打猎、捕鱼、耕田、收割时的情景,有的是描绘人们奏乐、舞蹈、演杂技时的场面,还有的是描绘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还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动人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共六万多件。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掠走。仅存的部分经卷,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
【1】联系上下文,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
形容沙漠没有边际。(_______)
指彩塑的表情、神态各不相同。(_______)
【2】第2自然段在介绍莫高窟的规模时,大量地运用了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介绍了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莫高窟的彩塑,每一尊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这句话是它所在段落的____句,作者是从彩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进行介绍的。
【4】赏析句子。
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还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
(1)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也选择一个物品(或景点、场景),用上这样的句式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围绕着敦煌莫高窟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阅读。
军神(节选)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ロ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你过奖了。”
沃克医生的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他想说什么又忍住了,挥手让护士出去,然后关上手术室的门,注视着病人,说:“告诉我,你的真名叫什么?”
“刘伯承”。
【1】解释下列词语。
一声不吭:____________________
镇定: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居然”能换成“果然”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是为了突出________________。
【4】“勉力一笑”表现了什么?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主要人物是刘伯承,但写沃克医生的文字却很多,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读《跳水》选文,完成训练。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往下一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心惊胆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四十秒钟很长吗?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一句话归纳选文第1自然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大量描写了船长的语言和动作,你认为船长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两句并一句,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遥远的北海有一条特别大的鱼。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姑娘独自旅行。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雪过后,地上全白了。
写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蝴蝶和蜜蜂在青草野花间飞来飞去。
写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我不会忘记。(改成反问句)
(7)这幅画很美。(改成感叹句)
(8)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缩写句子)
21、按要求写句子。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按要求写句子。
(1)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木桥开始___________,开始________。 (补充拟人句)
23、习作。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件小事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美好的心灵。选取你熟悉或印象最深的人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要求:(1)要写出人物的特点,语句通顺;(2)书写工整,标点符号使用正确。不少于400字;(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