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妒疾 委托 紧急 拖男挚女
B.照办 预计 呐喊 自言自语
C.探听 私自 猕猿 结伙成队
D.霹雳 调度 咆哮 拱伏无违
2、给画横线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却看妻子愁何在( )
A.男女结婚后,对女方的称谓 B.妻子和儿子 C.妻子和孩子
【2】三万里河东入海( )
A.淮河 B.海河 C.黄河
【3】青春作伴好还乡( )
A.年轻人的年龄 B.春天
【4】五千仞岳上摩天( )
A.高高的天空 B.长度单位 C.碰到天
3、下列说法与课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有人不是我,有马飞跑过,有水能养鱼,有土庄稼活”的谜底是“土”。
B.《摔跤》中通过对小嘎子动作的详细描写,表现了小嘎子动作敏捷的特点。
C.《跳水》中孩子是为了从猴子手中拿回帽子,所以才爬上了桅杆。
D.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是埃及的胡夫金字塔,建于公元前2700年左右。
4、阅读积累填空。
(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__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__写的,其中最能表现诗人年复一年盼望王师北伐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小人长戚戚。——《论语》
(3)《杨氏之子》一文中,写出了杨氏子思维敏捷、巧妙机智应答的一句是:___________。
(4)学习了本册课文,我认识了《草船借箭》中______的诸葛亮;《景阳冈》中________的武松;《军神》中___________的刘伯承。
5、请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填空。(11分)
(1)、天行健,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志不在年高,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寸光阴不可轻。
(4)、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一首唐代诗人吕岩的诗,诗的题目叫_______,全诗如下:(5分)
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
6、比一比,再组词。
昼(_____) 麻(_____) 织(_____) 阴(_____) 牧(_____)
旦(_____) 嘛(_____) 积(_____) 荫(_____) 牡(_____)
7、把成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胸有( )( ) 得意( )( )
( )( )不得 ( )惊( )战
垂头( )气 转( )为( )
( )( )擦掌 跃跃( )( )
(1)今天数学考砸了,我拖着沉重的步子 _________________地往家里走
(2)王明那不着边际的回答令老师_______。
(3)因为考前我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所以这次我_______地走进了考场。
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的境界 (______)的金色
(______)的淤泥 (______)的石料
(______)的遐想 (______)的古代木船
(______)的幽思 (______)的造船技术
9、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22分)
禹强读小学的时候,最怕写文章,费了好大劲,写出来的作文,老师总是说内容枯燥,词汇贫乏,她心里非常着急。
她的爷爷徐特立知道以后,对她说:“禹强,要想写好文章,就要多读多写。多读,就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这样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又可以学习别人写文章的经验。多写,就是要练习自己的笔头,肯于(克、刻)苦实践。”
于是,禹强就下工夫多读。不管是报纸、杂志、小说,也不管是短篇、中篇、长篇,( )能找到的,( )拿来读。可是,提起笔来写作文,进步却不大。徐老看到孙女这种学习方法,摇着头对她说:“你读书的方法不对,读书应该慢慢地读,一边读,一边动脑筋想一想:这本书讲了哪些道理,是怎样讲清楚这些道理的;书上有哪些好的语言、好的描写,也要想一想。严格地说:有些好的段落,光读光想还不够,你们小孩子要能够背诵才行。另外,还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做摘抄,记提要,也要写心得,记体会,这就是我常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
从那以后,禹强看书的时候,身边总带着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一边想一边记。而且,又勤练习写作,不久,她的作文成绩(居然、果然)提高了。
(1)用简短的几句话概括这篇短文讲了什么。(3分)
。
(2)用“——”线划出具体说“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语句。(2分)
(3)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6分)
缺乏( ) 清晰( ) 提高( )
(4)细读短文,在( )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并画去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3分)
(5)根据徐特立老爷爷的话,我们可以知道,要写好文章必须达到两个条件:( )和( ),其中( )必须要做到“动笔墨”。(3分)
(6)请结合你自己的写作经验,写写你对徐特立老爷爷的话的理解。(3分)
。
(7)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 ”上。(2分)
10、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①穿上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②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③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1】句①中,“_____”和“_____”形成鲜明的对比,从侧面反映出刷子李__________。
【2】句②运用了______描写,写出了刷子李刷墙时的________,让我们体会到了刷子李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画“ ”的部分都是作者的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
【4】仿照句②,用上同样的描写方法,写一写爷爷练习书法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1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材料二:
汉字的书写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举世闻名。不说别的,且说汉字;也不说汉字象形的美好,只说汉字书写的奇妙。
汉字的书写,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书写,使汉字有了真、草、隶、篆诸体;又因各体的书写,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书法家。篆书、隶书古色古香;正楷端庄大方;行书流畅自然;狂草凤舞飞翔。
【1】欣赏书法作品,把对应的字体填在横线上。(填序号)
____
____
____
A.草书 B.行书 C.楷书 D.隶书 E.小篆
【2】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老师在讲解书法中的“初唐四大家”时,通过网络搜索了资料,其中搜索结果最精准的是第一个信息条。(_____)
(2)如果想要了解关于人物评价的内容,可以点击第三个信息条。(_____)
(3)第二个信息条是后人对他们书法作品的评价和排名。(_____)
【3】汉字具有独特的意蕴美。俗话说“衣食住行道理浅,字里行间寓意深。”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爸爸尝到了体育锻炼的甜头。尝:____
(2)妈妈让我尝一下排骨汤的咸淡。尝:____
【4】学习完《我爱你汉字》后,五(1)班向全校同学发出写规范汉字的倡议,内容如下,其中划线部分有语病,请你帮他们在改一改。
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是“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体现。在此,我们特发出以下倡议:
(1)认真识记汉字,不写繁体字、异体字等不规范的字;
(2)在家庭生活中,积极带动家人写规范字,使身边的亲友养成良好的汉字书写;
_______________
(3)在社会生活中,对不规范的语言文字书写行为及时纠正,及时发现,为创建文明城市作贡献。
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丰碑(节选)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1】解释下列词语。
镇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面的句子,是比喻句的画“√”,不是比喻句的画“✕”。
(1)萤火虫尾部的一粒发光的东西,好像挂着的灯笼一样。(____)
(2)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____)
【3】填空。
“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说明他 ;“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说明他 ;“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表现了他 。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百合
①百合,是一种从古到今都受人喜爱的世界名花。它原产于中国,鳞叶呈长椭圆形,顶端尖,基部较宽,微波状,向内卷曲。表面白色或淡黄色,光滑半透明,质硬而脆,无气味,味微苦。后人因其鳞茎由许多白色片层环抱而成,状如莲花,因而取“百年好合”之意命名。
②百合由野生变成人工栽培已有悠久历史。在公元4世纪时,人们认为百合只有食用和药用的功能。百合的营养价值丰富,它不但含有蛋白质,脂肪、还原糖、淀粉,多种微量元素及维生素,还含有一些特殊的营养成分。这些成分综合作用于人体,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滋补之功,而且还对秋季气候干燥而引起的多种季节性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中医上讲鲜百合具有养心安神、镇咳祛痰、滋阴润肺的功效,对病后虚弱的人非常有益。
③及至南北朝时期,梁宣帝发现百合花很值得观赏,他曾诗云:接叶有多重,花开无异色,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柳。赞美它具有超凡脱俗、矜持含蓄的气质。至宋代,种植百合花的人更多。大诗人陆游也利用窗前的土丘种上百合花。他也咏曰:“方兰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
④随着时代的进步,欧美园艺专家通过杂交育种途径去创造新的品种。经过近半个世纪后,终于选育出一批统称为“金百合”的新花。其特色是打破了中国百合全是一茎一朵、单纯白色的现状,变成一茎多朵,且花色更多,既有金黄、橙红和淡紫,又有彩斑、条纹等其他图案颜色。例如,由荷兰人改良的“卷丹”,花色橙红,每枝能开花七八朵,比美国人培育的“火黄”色彩更鲜艳,花朵更繁多。另外,与中国百合相比,有些金百合品种更具特色,不但花色多样,而且还蕴含香味,最适宜做堂的插花,使人们欣赏起来,不禁生发出“夜深香满屋,疑是酒醒时”的感觉。
【1】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百合因何而得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百合有哪些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中国百合相比,金百合有什么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戈壁滩
我在新疆当过八年汽车司机,与戈壁滩结(jiē jié)下了不解之缘。戈壁滩一片A,只有来到饭馆,才能见到人影。所以新疆司机特别喜欢搭客,谈天说地,嬉笑逗乐。
戈壁滩常起风,那风格外凶猛。你坐在驾驶室内,只听得无数细砂石“沙沙”作响,有时候甚至会把一辆车的油漆剥个精光。戈壁滩上的旋风更多,一根冲天尘柱,会扯断帐蓬的脚绳,会把倒在地上的人连推几个跟头。
戈壁滩难得有雨,但有雨便是暴雨。因为石子渗水能力差,所以一下雨就形成狂暴的洪流。有一年,我在天山公路上遇到过一次洪水。当时,我的车正慢速行驶,忽然听到一阵可怕的雷鸣般的声音。师傅们曾告诉我这是洪峰来的声音。我急忙把车驶上一个山坡。车刚停稳,洪峰已到,大块的石头在洪流中滚动,真有排山倒海之势。第二天清晨,洪水虽然已经退去,但是路面全被砂石堵塞(sāi sè)了。
①戈壁滩也有自己的长处,便是寂静。②天若不冷不热,我常躺在黄沙上遐(xià xiá)想:我在寂静中B着一个个美丽的故事,也在寂静中猜测着一块块碎陶片的来历……
(1)画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2)在文中“□”内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3)文中A处应选的词语是 (荒乱 荒凉 荒诞);B处应选的词语是(编辑 编写 编织)
(4)“不解之缘”的“缘”,部首是 ,除部首外还有 笔。
(5)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排山倒海:
②遐想:
(6) 读下面的句子,对的打“√”,错的打“╳”。
①寂静是戈壁滩的一大缺点。( )
②文中用“雷鸣般的声音”比喻洪流的声音。( )
(7)根据文章意思填空。
①文章写了 和 两个例子说明戈壁滩的风十分凶猛。
②戈壁滩一下雨就形成狂暴的洪流,原因是
。
(8)写出第3段大意。
(9)你认为可以怎样解决戈壁滩的风和洪流?
15、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
芦花村里的人听到河沿上响了几枪。老人们含着泪,说:
“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可惜!”
“_______________。”
芦花村的孩子们,雨来的好朋友铁头和三钻儿几个人,听到枪声都呜鸣地哭了。
【1】在文段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句子。
【2】照样子,写词语。
飘飘悠悠 _________ _________
呜呜地_________ _________
【3】照样子,写句子。
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
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理解。
放大你的优点
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自己找一份谋生的差事。“数学精通吗?”父亲的朋友问他。青年羞涩地摇头。“历史、地理怎么样?” 青年还是不好意思地摇头。“那法律呢?”青年窘迫地垂下头。“会计怎么样?” 父亲的朋友接连地发问,青年都只能摇头告诉对方———自己似乎一无所长,连丝毫的优点也找不出来。
“那你先把自己的住址写下来吧,我总得帮你找一份事做呀。”青年羞愧地写下了自己的住址,急忙转身要走。却被父亲的朋友一把拉住了□年轻人□你的名字写得很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啊□你不该只满足找一份糊口的工作□把名字写好也算一个优点?青年在对方眼里看到了肯定的答案。哦,我能把名字写得叫人称赞,那我就能把字写漂亮,能把字写漂亮,我就能把文章写得好看……受到鼓励的青年,一点点地放大着自己的优点,兴奋得他脚步立刻轻松起来。
数年后,青年果然写出了享誉世界的经典作品,他就是家喻户晓的法国18世纪著名作家大仲马。世间许多平凡之辈,都拥有一些诸如“能把名字写好”这类小小的优点,但由于自卑等原因常常被忽略了,更不要说是一点点地放大它了,这实在是人生的遗憾。须知:每个平淡无奇的生命中,都蕴藏着一座金矿,只要肯挖掘,沿着哪怕是微乎其微的一丝优点的暗示,也会挖出令自己都惊讶不已的宝藏……
道理是再简单不过了———许多的成功,都源于找到了自身的优点,并努力地将其放大,放大成超越自己和他人的明显优势……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平凡——( ) 自卑——( ) 轻松——( )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家喻户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乎其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十一自然段加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4】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______________
【5】世间许多平凡之辈,都拥有一些”能把名字写好“这类小小的优点。相信你身上也有不少优点,请举三例说明。
(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
【6】说说你从文中获得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
17、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头孢氨苄胶囊 【用法用量】成人剂量: 口服,一般一次250——500mg(1—2粒),一日4次,最高剂量一日4g(16粒)。 儿童剂量:口服,每日按体重25——50mg/kg,一日4次。(详见说明书) 【贮藏】遮光,密封,在阴凉(避光并不超过20℃)处保存。 |
|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药品名称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性 状 本品为淡黄色至黄色或淡橙黄色颗粒。 作用类别 本品为感冒用药类非处方药品。 规格型号 12袋。 禁 忌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用法用量 温水冲服。儿童用量见下表。
成分 本品为复方制剂,每袋含对乙酰氨基酚125毫克,马来酸氯苯那敏0.5毫克,人工牛黄5毫克。辅料为蔗糖等。 不良反应 有时有轻度头晕、乏力、恶心、上腹不适、口干、食欲缺乏和皮疹等,可自行恢复。 |
【1】图一“头孢氨苄胶囊”,一个成人吃这种药,一天最多吃______粒。
【2】图二“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一句中“禁用”改为“慎用”可以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图一和图二,儿童服药标准有什么不同?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本知识。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严监生”的病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侄子二侄子怎样理解“伸出两个指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伸出两个指头”最终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刻画了什么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最优秀的人是谁
苏格拉底在风烛残年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那位助手赶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
“好的,好的,”助手很温顺很尊重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去寻找,绝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
苏格拉底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了。可他领来的一位又一位,总被苏格拉底——婉言谢绝了。有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回到苏格拉底病床前时,病入膏肓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那位助手的肩膀说:“真是辛苦你了 不过 你找来的那些人 其实还不如你 ”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言辞恳切地说,“找遍城乡各地,找遍五湖四海,我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找出来,举荐给您。”
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语气沉重地:“我真对不起您,让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说到这里,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就永远离开了他曾深切关注的这个世界。
【1】“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中第一个“蜡”比喻( );第二个“蜡”比喻( )。与句子相对应的词语是( )。
【2】从“很温顺很尊重”“言辞恳切”“语气沉重”这些描绘中,我体会到这个助手是个( )的人。
【3】“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此时苏格拉底心里的感受是( )
A.对助手满意。
B.对助手的表现有点失望。
C.希望助手尽快找遍全国,找遍五湖四海。
【4】给第六自然段最后一句话加上标点符号。
【5】助手努力寻找最优秀的人,结果最优秀的人却是他自己。聆听了苏格拉底临终前的一番话,助手一定如梦初醒,后悔莫及。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了哪些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①把那么一套不像样子的衣服卖给一位脾气特别的百万富翁!(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还没有来得及插上一句嘴,他已经把我的尺寸量好了。(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她的笑容很纯洁。(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他会从柴房里搬来一窝兔子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的眼睛显得可爱。(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杰克无奈地去柴房。(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续写故事。(选做题)
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