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全诗处处渗透着“喜”字,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
B.“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这句话既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共产党员追求清贫品格的宣言。
C.《军神》一文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D.毛主席不仅是伟大的革命领袖,也是位了不起的诗人,“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这两句诗便由他所作。
2、对下面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A.什么矛都无法刺破的盾与什么盾都不能刺破的矛,不能同时存在。
B.什么盾都能刺破的矛与什么矛都无法刺破的盾,不能同时出现。
C.什么盾都能刺破的矛与什么矛都无法刺破的盾,不能在一个时代出现。
D.什么矛都无法刺破的盾与什么盾都能刺破的矛,不能同时存在。
3、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1】物莫能陷也。( )
A.刺破 B.陷阱 C.缺点
【2】誉之日。( )
A.荣誉 B.夸耀 C.姓氏
【3】其人弗能应也。( )
A.佛像 B.不 C.不译
【4】冀复得兔。( )
A.再次,重复 B.恢复 C.回答
4、近义词
稀罕——(______) 郑重——(______) 秉性——(______)
乐此不疲——(______) 圆滚滚——(______) 不可胜数——(______)
5、给下面的字换部首再组词。
缕—— ________—— ________ 愁—— ________——________
摇—— ________—— ________ 幅—— ________——________
6、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1.《景阳冈》中,作者按照“喝酒、_____、_____、_____”的顺序进行了叙述,从文中可以看出武松是一个_______________的人。
2.荷兰,是水之国,__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
3.“军神”指的是______(人名),他获得这样的赞誉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4.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_________》中的人物,作者主要通过______和_______的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物形象。
5.《田忌赛马》中孙膑帮助田忌取得胜利的方法是___________,由此我们知道了___________;《跳水》中船长用枪逼孩子跳到海里的原因是________,从船长身上我们学到了___________。
7、填空。
1.“撩”的部首是(____),再查(____)画,它的读音是(____)。
2.“眷”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是:①亲属。②关心;怀念。把加点字正确的解释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1)眷恋(____) (2)亲眷(____)
(3)眷顾(____) (4)家眷(____)
8、按要求写句子。
1.那古老的金字塔,难道不像是用纯金铸成的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汉字字体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发生了很大变化。(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周瑜长叹一声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张大力
张大力,原名叫张金璧,津门一员赳赳武夫,身强力蛮,力大没边,故称大力。津门的老少爷们喜欢他,佩服他,夸他。但天津人有自己夸人的方法。张大力就有这么一件事,当时无人不晓,现在没人知道,因此写在下边。
侯家后一家卖石材的店铺,叫聚合成。大门口放一把死沉死沉的青石大锁,锁把也是石头的。锁上刻着一行字: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
聚合成设这石锁,无非为了证明它的石料都是坚实耐用的好料。可是,打石锁撂在这儿,没人举起过,甚至没人能叫它稍稍动一动,您说它有多重?好像它跟地壳连着,除非把地面也举到头上去!
一天,张大力来到侯家后,看见这把锁,也看见上边的字,便俯下身子,使手问一问,轻轻一撼,竟然摇动起来,而且赛摇一个竹篮子,这就招了许多人围上来看。只见他手握锁把,腰一挺劲,大石锁被他轻易地举到空中。胳膊笔直不弯,脸上笑容满面,好赛举着一大把花儿!
众人叫好呼好喊好,张大力举着石锁,也不撂下来,直等着聚合成的伙计老板全出来,看清楚了,才将石锁放回原地。老板上来笑嘻嘻说:“原来张老师来了,快请到里头坐坐,喝杯茶!”张大力听了,正色道:“老板,您别跟我弄这套,您的石锁上写着嘛,谁举起它,赏银百两,您就快把钱拿来,我还忙着哪!”
谁料聚合成的老板并不理会张大力的话。待张大力说完,他不紧不慢地说道:“张老师,您.只瞧见石锁上边的字了,可石锁底下还有一行字,您瞧见了吗?”张大力怔了。刚才只顾高兴,根本没瞧见锁下边还有字。不单他没瞧见,旁人也都没瞧见。张大力脑筋一转,心想别是老板唬他,不想给钱,以为他使过一次劲,二次再举不起来了,于是上去一把又将石锁高高举到头顶上,可抬眼一看,石锁下边还真有一行字,竟然写着:唯张大力举起来不算。
众人见了,都笑起来。原来人家早知道唯有他能举起这家伙。而这行字也是人家佩服自己、夸赞自己——张大力当然明白。
他扔了石锁,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1】这篇短文选自冯翼才的《俗世奇人》,下面出处与其相同的是( )
A.《刷子李》
B.《景阳冈》
C.《将相和》
D.《桥》
【2】关于聚合成大门口放着的那把“死沉死沉的青石大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当于现在的广告作用。
B.用来试试人的力气大小。
C.为了证明它的石料都是坚实耐用的好料。
D.在张大力之前没人能举起过,甚至没人能叫它稍微动一动。
【3】文中画“ ”的句子改写成“胳膊举得直直的”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说到“天津人有自己夸人的方法”,这方法具体指什么?可不可以删掉不写?写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智者的四句箴(zhēn)言
一位十六岁的少年去拜访年长的智者。
少年问:“我怎样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带给别人快乐的人呢?”
智者笑着说:“孩子,在你这个年龄有这样的愿望,已经很难得了。很多比你年长的人,从他们问的问题本身就可以看出,不管怎样跟他们解释,都不可能让他们明白真正重要的道理。我送给你四句话。第一句是,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
少年回答说:“是不是说,在我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别人,这样痛苦自然就减轻了;当我欣喜若狂之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么心态也会变得平和一些。”
智者微微点头,接着说:“第二句话是,把别人当成自己。”
少年沉思一会儿,说:“这样就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要,而且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
智者两眼发光,继续说着:“第三句话,把别人当成别人。”
少年默默思索着,回答道:“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说,要充分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能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
智者哈哈大笑:“很好,很好,孺子可教!第四句话是,把自己当成自己。这句话理解起来太难了,你留着以后慢慢品味吧!”少年说:“这句话的含义,我一时体会不出。但这四句话之间有许多自相矛盾之处,我怎样才能把它们统一起来呢?”智者说:“很简单,用一生的时间和经历。”
少年沉默了很久,然后叩首告别。后来少年变成了中年人,又变成了老年人。在他离开这个世界很久以后,人们还时时提到他的名字。人们都说他是一位智者,因为他是一个愉快的人;而且也给每一个见过他的人带来了快乐。
【1】智者的四句箴言分别是什么?请用“~~~~”画出来。
【2】认真读短文,注意智者神情的变化,再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内。
A.智者惊喜 B.智者赞同 C.智者表示友好 D.智者对少年的回答非常满意
(1)“智者笑着说”说明(_____)。
(2)“智者微微点头”说明(_____)。
(3)“智者两眼发光”说明(_____)。
(4)“智者哈哈大笑”说明(_____)。
【3】少年后来__________。请你也送一句人生箴言给自己或同学:_________________。
【4】你是怎么理解“把自己当成自己”这句话的?下面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凡事都要从自身条件出发,客观、公平地对待自己和别人,是自己的就争取,不是自己的别强求。
B.把自己当成自己,就是要求自己做到自尊自爱,先学会尊重自己,才能尊重他人。
C.自己就是自己,不管别人怎样,我喜欢的都必须是我的。
D.要坦诚、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好与坏,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别人,对得起天地良心。
【5】选出对本文分析最恰当的一项( )
A.智者认为只有给别人带来快乐,才会给自己最大的快乐。
B.智者的四句话读起来都有哲理,但是联系起来自相矛盾。
C.智者的四句话是他毕生时间和经历的结晶,它们之间并不矛盾,而是统一的。
D.智者的四句话貌似简单,实则充满智慧,它们告诉了人们人生意义何在。
11、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本段文字是对牧场的( )
A.动态描写
B.静态描写
【2】这段话对“真正的荷兰”主要表现在( )
A.挤奶人十分认真
B.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
C.夜晚的宁静
【3】在这一段中,作者通过描绘_________________的挤奶人,_________________的牲畜,_________________的夜晚,表现了荷兰牧场的_________________之美
【4】朗读这段文字时,要用_________________的语调,语速_________________。
【5】“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是作者第四次在文中强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牧场之国(节选)
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妇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威严。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骏马,匹匹膘肥体壮。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在绿色的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第一段在选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二段的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在选文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赞叹______________,第二次是赞叹______________,第三次是赞叹______________。
【4】读了选文后,说说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片段)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 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 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两边看的人是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郑屠当不过,计饶。鲁达喝道:“咄!你这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计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弹不得。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户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1】这段文字描写人物运用的主要方法是( )(多选)
A.肖像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D.心理描写
【2】鲁提辖打郑屠户三拳之前说的几句话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描写鲁提辖的“三拳”运用了三个比喻,分别从哪个角度去形容?( )
A.从旁观者的味觉、视觉、听觉角度
B.从鲁提辖的味觉、视觉、听觉角度
C.从作者的味觉、视觉、听觉角度
D.从郑屠的味觉、视觉、听觉角度
【4】鲁提辖明知郑屠户已经被打死了,为什么还要说“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从中看出鲁提辖具有什么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3分)
(1)本学期学了许多课文,你最喜欢的是 ,因为
。(1分)
(2)《田忌赛马》中的主要人物有 、 、和 。 只是调换了马的 ,就使 的原来的马赢了 的马,说明
的道理 ((4)5分)
(3)《饮湖上初晴后雨》是 代 写的,后两句是: ,
(3分)
(4)“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一个 的典型战例。它选自罗贯中写的长篇小说《 》,同《 》、《 》、《 》,合称中国“四大古典名著”。((2)5分)
(5)在这种气候里,想把南方的好花养活,我还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因此,我只好养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一句中“本事 ” 指 的本事 ,“自己会奋斗的花草”是指 的花草。(2分)(这道题的设计既关注学生在课内的学习态度与质量,又关注了学生能否跳出课本学语文)
15、“诺曼底”号遇难记(节选)(7分)
哈尔威船长,他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哈尔威船长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在英吉利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
他的一生都要求自己终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1分)
凝视( ) 屹立( )
(2)画出描写哈尔威船长神态的句子,并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什么?(2分)
(3)为什么说“在英吉利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2分)
(4)联系课文,说说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2分)
他的一生都要求自己终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16、《耐磨的人生》(18分)
我的一个朋友在一次意外的事故中失去了右手。炎炎夏日里,我到他的小书屋去选书。我本来打算要穿一件凉爽的短袖汗衫出门的。可是,临行前我还是毅然换了一件长袖衫——我忘不掉两年前他在酷暑时节穿一件长袖衫对我说“我今生再也无福穿短袖汗衫了”的悲苦神情,我希望这件长袖衫从我身上蒸出淋淋汗水,希望这淋淋汗水能多少减淡一点朋友的哀伤和痛楚。当我出现在那间小书屋时,朋友热情地迎上来与我握手。两只左手紧紧相握的瞬(shùn sùn)间,我俩都忍不住看着对方的衣衫大笑起来——因为,朋友居然穿了一件短袖汗衫。
朋友说,谢谢,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倒退两年,我还真的特别需要你这样做,但现在不同了……不瞒你说,刚出事的那阵子,我认为我活不下去了,我说什么也接受不了没有右手的残酷现实。我笨拙地穿衣,歪歪扭扭地写字,刮胡子的时候,把脸刮得鲜血淋漓,上厕所都十分十分不方便……我哭,我闹,我摔东西,我把脑袋剃得溜光来发泄。后来,我就劝自己:别想那只手了,行不?瞧瞧人家古人多么豁达,满嘴的牙齿都掉光了,却说:“口中无碍,咀嚼愈健”;一个叫达克顿的外国人,曾以为除了双目失明以外可以忍受生活上的任何打击,可他在60岁的时候,却真的双目失明了。这时候,他说:“噢,原来失明也是可以忍受的呀。人可以忍受一切不幸,即使所有器官都丧(sànɡ shànɡ)失知觉,我也能在心灵中继续活着。”慢慢地,我平静下来。我开始穿着短袖汗衫出门,坦然地面对人们异样的目光。我终于明白,我其实有一条韧性十足的命,它远比我想象中的那条命耐磨得多……
那一天,我倒空了自己的钱袋。我跟自己说:多选一些书吧,这间书屋的书一定富含灵魂之钙。
(1)用“√”选择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读音。(2分)
(2)联系文章内容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笨拙( ) 不幸( ) 平静( )
(3)“朋友说,谢谢,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一句话中的“良苦用心”指的是什么?请联系上下文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你看到这篇短文的题目的时候,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请你读完文章后自己回答。(4分)
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面对人生的坎坷,“我”的朋友对人生的态度前后变化很大。想一想是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这样的变化?用“﹋﹋”画出有关句子。(3分)
(6)读了短文,你一定会有许多感触吧,请用几句话把你的感悟写下来,你一定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阅读。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
【2】这段文字第二句话主要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分别把小艇比作______、______。
【3】这一段是从(______)这方面来描写小艇的。
18、下图是某小学五年级学生在开展“成长足迹”综合实践活动时,所进行的两项调查的统计图。
五年级学生课外活动统计图 五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统计图
1.五年级学生课外活动中占比例最大的活动是___________,课外阅读中占比例最小的是___________阅读。
2.根据统计图,作为同龄人,你想对他们提出什么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
青梅煮酒论英雄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很大;刘备虽为皇叔,却势单力薄,为防曹操谋害,不得不在住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羽和张飞蒙在鼓中,说刘备不留心天下大事,却学小人之事。
一天,刘备正在浇菜,曹操派许褚、张辽请刘备叙话。①张飞和关羽两人不在,刘备只得心惊胆战地入府见曹操。曹操笑着说:“你在家做大事啊!”②说者有意,听者更有心,这句话将刘备吓得面如土色。曹操拉着他的手,走到后园,说:“你学习园艺不容易啊!”刘备回答说:“没事消遣罢了。”曹操说:“刚才看见园内枝头上的梅子青青的,忽然想起去年征讨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们都口渴。我心生一计,用鞭虚指说:‘前面有梅林。将士们听了这句话,嘴里生出唾沫,都不渴了。今天见此梅,我觉得不可不赏,刚好酒煮熟了,故邀你到小亭一会。”刘备听后心神方定。他随曹操来到小亭,只见亭内已经据了各种酒器,盘内放置了青梅。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突然阴云密布,大雨将至。曹操大谈龙的品行,又将龙比作当世英雄,突然说道:“你经常在外游历,一定知道当世英雄。请说说看吧。
刘备便说:“淮南的袁术,兵粮足备,能称为英雄?”曹操笑道:“袁术不过是坟墓里的枯骨,我早晚都会抓住他的!”
刘备又说:“河北的袁绍,四代中有三代是公卿,家门中有很多故吏,能称为英雄?”曹操笑说道:“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千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刘备只好再说:“有一个人人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能称为英雄吗?”曹操说:“他虚名无实,非英雄也。”
刘备又道出了孙伯符、刘璋、张绣、张鲁、韩遂等人,都被曹操一一否定。曹操鼓掌大笑说:“这些碌碌无为的人,何足挂齿!”刘备说:“除此之外,我实在是不知道了呀。”曹操说:“能称英雄的人,应该是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的人。
刘备问:“那谁能被称为英雄?”曹操用手指指刘备,然后又指向自己,说:“现今天下的英雄,只有你我两人而已!”
刘备一听,大吃一惊,手里拿的筷子和勺子都掉在地上。这时正巧大雨倾盆而下,雷声大作。③刘备灵机一动,从容地低下身拾起筷子说:“因为打雷被吓到了,才会这样。”曹操此时早已放下戒备,笑着说:“大丈夫也怕打雷吗?”刘备说:“连圣人面对迅雷烈风也会失态,我还能不怕吗?”刘备通过这样的掩饰,使曹操认为自己是个胸无大志、胆小如鼠的庸人,曹操从此再也不怀疑刘备了。后人有诗赞曰:“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1】第一自然段中的“韬晦之计”指____,刘备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
【2】曹操煮酒论英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曹操是个_________的人;而刘备假装糊涂,用袁术、刘景升等人来搪塞,是为了_______,最后刘备_______,终于使曹操放下了戒备,从中可以看出刘备是个_______的人。
【3】下列对文中画“”的三个句子分析正确的是( )。
A.第①句运用了心理描写,写出了刘备担心曹操会加害张飞和关羽
B.第②句运用了神态描写,写出了刘备胆小如鼠遇事惊慌失措的子
C.第③句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刘备以胆小怕雷为掩饰,使曹操认为自己是个胸无大志、胆小如鼠的庸人,麻痹了曹操,保护了自己
【4】文中画“”的部分可以用“___________”这个成语来概括。
20、把下面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不好好学习,不能取得好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都是你自已找的,我帮不了你的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别人能办到的事,我们就能办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耕耘没有收获,不学习没有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冬天来了,春天不会远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淮南的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楚王仗着自己国事强胜,想乘机侮辱晏子。(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脸了。(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仿照例句把句子写具体。(6%)
例:天空格外晴朗,连一丝白云都没有。
(1)春天的景色真美啊,
(2)校园里可干净啦,
23、习作训练。
同学们在“综合性学习”中肯定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也了解到很多有趣的内容。请抓住其中的一次活动写具体,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