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即便这样的母亲,亦要在背上,背上一个大包裹。”插入段中的( )较为恰当。
①驼背的母亲,无比艰难地在人群中挪着步。②他的头,努力朝上昂着,鸭子一样的,伸向前去,一步一匍匐。③那背,可真叫驼,已弯曲成一把弓。④里面塞着他儿子爱吃的小菜和换洗的衣服。
A.①和②之间 B.②和③之间 C.③和④之间 D.④之后
2、将“夜色越来越浓”这句话插入下面的语段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
①琥珀色的晚霞渐渐地从天边褪去。②远处庙里的钟声在薄暮中响起来。③羊儿咩咩地叫着,由放羊的孩子赶着回家了;乌鸦也呱呱地叫着回巢了。④村落啦,坑洼啦,一下子全都掉进了神秘的沉寂里。
A.①之前 B.①~②之间 C.②~③之间 D.③~④之间
3、浩然的太爷爷今年刚过完百岁大寿,你知道古人怎样称呼一百岁的老人吗?( )
A.古稀
B.花甲
C.期颐
D.不惑
4、看拼音,写词语。
yòu huò______ pài qiăn_____ xiǎng yǒu shèng yù_____yán zhèn yǐ dài ______
huā bàn_____ luǒ lù______ huà xiǎn wéi yí__________ shén cǎi yì yì_____
5、选词填空。(4分)
观察 观赏 游览 游历 赐教 请教 网络 网民
学习语文的渠道真多啊!走近郑和,我们仿佛也随着一起四处( );走进自然,我们通过( ),获得丰富的习作素材;遇到问题,我们主动向他人( );打开( ),我们收集需要的材料 是啊,生活处处有语文。
6、根据下面的意思,写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1)不能数完,形容数量非常多。( )
(2)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
7、默读拼音,请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填写词语。(本题5分)
qīng tíng wǔ yì fán máng chū móu huà cè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
hóu lóng fā zhèng yuǎn tiào sù rán qǐ jìng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
8、“春趣”顾名思义就是__________________;这篇课文出自四大名著之一的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
9、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孙膑是齐国大将田忌的门客,田忌对他非常赏识。
田忌经常同齐威王及贵族们赛马。孙膑看了几场比赛后发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
一天,孙膑对田忌说:“将军,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
田忌问道:“你是说换几匹更好的马?”
孙膑说:“一匹也不用换。”
田忌有些不明白:“那怎么能有赢的把握呢?”
孙膑胸有成竹地说:“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
田忌很信任孙膑,决定全听他的。
于是,他同齐威王及贵族们约好一起赛马。
田忌和齐威王的对阵就要开始了。比赛双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观众们也兴致勃勃地猜测着比赛结果。就在这时,孙膑把田忌请到一边,悄悄地把办法告诉他。
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马遥遥领先。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
接着,第二场比赛开始了。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田忌微微一笑。
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田忌满意地笑了。
比赛结束了。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1】在文中第二自然段的方框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摩拳擦掌:________________
(2)兴致勃勃:________________
【3】这三场比赛后,田忌第一次的神态是________,第二次的神态是_________,第三次的神态是_______________。
【4】田忌和齐威王比赛时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比赛结果是:田忌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
【5】从这个历史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山村孩子的画
山村孩子的画
云是画面的主角
让阳光渲染它的模样
暖一抹,冷一抹
在小溪的天空漂浮
树是画面的主角
让风涂抹它的年轮
浓一笔,淡一笔
叶的眼睛在悬崖畔张望
泥土是画面的主角
让幻想展示它的富有
深一脚,浅一脚
山路上印满秋天的芬芳
鉴赏感悟:
这首诗写出了山村孩子的天真可爱,用画画的形式表达了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并把自己的梦想紧紧地和生活的环境相结合,给人美的感受。
【1】这幅儿童的画中都画了哪些景物。
( )( )( )( )( )。
【2】诗中有三对意思相反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中运用这些反义词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中三个“它”分别是指:
① ② ③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音乐之都维也纳(节选)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它(座 坐)落在阿尔卑斯山北麓一个山(清 青)水秀、风景如画的小盆地里,波光粼粼的多瑙河穿城而过。
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18世纪以来,世界上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施特劳斯等,都在这里(度 渡)过大部分音乐生涯,谱写了许多优美的乐章。维也纳的博物馆里,至今还陈列着他们的乐谱和手迹。
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在这儿,到处可以看到大音乐家们的铜像或大理石像。为了纪念乐坛大师,维也纳的许多街道、公园、礼堂、剧院、会议大厅等,也多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就连王宫花园的草坪上,也用鲜花组成了一个巨大的音乐符号作为装饰。
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人们在漫步时,随时可以听到那优雅轻快的华尔兹圆舞曲。夏天的夜晚,公园里还举行露天音乐演奏会,悠扬的乐声掺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逸、回荡。维也纳的许多家庭有着室内演奏的传统,尤其在合家欢乐的时候,总要演奏一番,优美的旋律传遍街头巷尾。更有趣的是,在举行集会、庆典甚至政府会议时,会前会后也要各奏一曲古典音乐,这几乎成了(惯 贯)例。
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其中以创建于1869年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为著名,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它造型美观大方,色彩和谐,本身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每到新年,这个歌剧院都要举行世界一流的盛大音乐会,奥地利总统和维也纳各界名流都要出席。
一年一度的文化节期间,世界各地著名的音乐家也在这里登场。他们的精彩表演,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观众。
【1】选择文中括号内恰当的字,打上“√”。
【2】阅读短文,完成图示。
【3】“摇篮”在文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___________
【4】短文中“这几乎成了(惯 贯)例”,“这”指什么?
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杯弓蛇影
晋朝制有个当官的名叫乐广,性情恬淡,非常好客。他有个朋友常到他家来喝酒,聊天。可是有长时间,不见那个朋友来家中做客了。乐广很思念他,便前去看望,登门后,只见朋友卧在病床上,样子很憔悴,使便关心地问道“你怎么病成啦?好些了吗?”那夜朋友有气无力地回答说:“上次去你家作客,端着酒杯喝酒时,见杯中有条蛇,心中十分厌恶。可是当时有好几个朋友在座,不便说出,也不好不喝,只得硬着头皮把酒喝了下去。回家之后总觉得恶心,不知怎的就病倒了。”
乐广觉得奇怪,想来想去,终于记起他家墙上挂有一张弓。他料想这位朋友所说的蛇一定是弓的影子倒映在酒杯中了。
看罢朋友,乐广归家。为了医治朋友的病,乐广又在原地置酒招待那位朋友。当把那位朋友请来后,乐广硬扶他坐在那天喝酒的位置上,斟上满满的一杯酒,恭敬地请客人喝。那朋友连连摆手说:“杯里有蛇,我不喝,我不喝!”这时乐广哈哈大笑,指着墙上的弓说明原委,那朋友豁然开朗,眉头舒展,疾病顿时痊愈。
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为“杯弓蛇影”,用来比疑神疑鬼,神经过敏,自相惊扰。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原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豁然开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乐广朋友得病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乐广是怎样治好朋友的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在文中画出“杯弓蛇影”的比喻义。
【5】谈一谈“杯弓蛇影”给你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南极冰架
①此次考察中,我们曾两次沿“厄麦里冰架”的北缘航行,有机会观察了南极冰架的景观。
②所谓冰架,是指与大陆冰盖相连的海上大面积的固定浮冰。南极冰盖覆盖面积达1200平方公里,平均厚度在2000~2500米,最厚的有4800米,总体积达2450万立方千米。这顶巨大的“冰帽”,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以每年1~30米的速度,从内陆高原向四周沿海地区滑动,形成了几千条冰川。冰川入海处形成面积广阔的海上大冰舌,终年既不破碎(外缘除外),又很少消融,这就是海上冰架的来源。
③据目前考察结果,A南极冰架面积达140万平方公里,占南极冰盖总面积的10%,最大的两个冰架即罗斯冰架与菲尔克纳冰架,都在西南极。由于冰架表面平坦,因而是南极洲机场的选点之处,B我们首次来南极洲乘坐的“大力神”飞机就是在冰架上降落的。不少国家的南极考察站,都建在冰架上。罗斯冰架每年向海里延伸300米到760米,因此,上面的“浮动城市”也逐年向海洋中推移。
④冰架厚度的增加,主要是由降雪的堆积而造成的。近年来,澳大利亚冰川学家发现,厄麦里冰架底部的海水也在不断冻结,从而增加了自身的厚度。夏季冰架外缘与南极表层温暖的水接触后,消融成水,并在风、浪、潮的作用下,造成断裂,形成海上平台型冰山。据估算,每年从南极冰盖崩裂入海形成的冰山有50亿吨,其中由冰架送出的冰山占了84%。可见,南极冰架是南极洋上冰山的主要来源。从望远镜中望去,厄麦里冰架像一条看不到头尾的水晶堤。
⑤冰架是一个巨大的低温体。据澳大利亚冰川学家在厄麦里冰架上越冬观测,表层100米冰层的年平均温度低达-20℃左右。在冰架附近,一般都有一个特别寒冷的低温水体——“冰架水团”。我们投放了“温差深自动记录仪”的探头,果然测到了本航次中的最低海水温度记录-23℃。生物拖网也取得了与其他海区不同种类的浮游生物。这表明,冰架对它临近海区的水文特征及生物的种类分布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1】选文第①段中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妥,找出来更正并阐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下列文段的主要内容。
选文第②自然段:
选文第③自然段:
选文第④自然段:
【3】选文中“上面的‘浮动城市’”是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第②自然段,请你找出第③自然段中罗斯冰架每年向海里延伸300米到760米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分别说明第③段中A、B两个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和作用。
A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④自然段中加点的“主要”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⑤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中加点的“这”指代的内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晏子的故事
一天,晏子刚要吃饭,齐王派人来和他商量事情。晏子听说来人还没吃饭,就把自己的饭分一半给他,结果晏子和来人都没吃饱。这件事让齐王知道了,以为相国家里穷,立即派人送去一千两黄金和一千石粮食。但晏子说什么也不肯收,送了三次都被晏子谢绝了。
没过几天,齐王出城,在路上碰到晏子,见晏子乘坐的是一辆破车,又派人送去一辆新车,也被晏子送回来了。
晏子的两次谢绝,使齐王有点不高兴了。他对晏子说:“相国,你的日子并不富裕,连吃饭都有困难,却为什么执意不肯收我的东西呢?”
“感谢大王的关心。”晏子笑着说,“我的日子过得很舒服。平时我常这样想,如果从君主那里得到很多财物,去送给别人,这样瞒着君主,做自己的人情,这样的大臣是不忠诚的;反过来,从君主那里得到很多财物,不送给别人,只顾自己享用,这样的大臣是缺乏道德的。那么,我要这些财物干什么?”
齐王虽然觉得晏子的话有道理,却说:“先君齐桓公很有作为,也靠相国管仲的辅助。先君给管仲的赏赐,管仲也没有拒绝呀。”
晏子十分恭敬地说:“俗话讲,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我想这是管仲想得不周到的地方,而偶然让愚臣想到了。所以,我坚持这样做。”
听了晏子的话,齐王和满朝大臣都更加敬佩他的品德。
【1】短文中晏子一共两次拒绝了齐王的赏赐,第一次拒绝了________,第二次拒绝了_______。
【2】读完这篇文章后,你认为晏子是一个_______的人。
【3】用横线画出晏子第二次说的话,体会一下晏子说话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晏子巧妙地拒绝齐王赏赐这件事中,你有什么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饿了,也得(dé děi)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你们想,妈的命令,看(kān kàn)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并且八儿说的饿,也不可靠,不过因为一进灶(zào zhào)房,就听到那锅子中叹气又像正在呻唤的东西,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的东西罢了。
【1】在加点字正确读音下面画“——”。
【2】“不可靠”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奇怪的东西”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荷兰的花
荷兰,是世界上地势最低的国家,沿海边,有一望无际的洼地。海风轻轻鼓起波浪,海水就会漫过浅滩,把荷兰成片成片的洼地淹没。于是,荷兰人在大海里筑起了一道宏伟的堤坝,像万里长城一样,把汹涌的海水挡在堤坝外,让泥土完完整整地显露出来。这样,荷兰人从海里掏出了千顷土地。
许是这土地是用血汗换来的缘故( )荷兰人对土地有种很深沉很执著的感情( )在新垦的田野上( )荷兰人种满了心爱的花儿( )有郁金香( )风信子( )百合花( )在茫茫花海中( )荷兰人最迷郁金香( )
走遍荷兰,你会发现郁金香到处开放,不但花色缤纷,而且每种颜色的花都有个美妙动听的名字:烈焰般炽热鲜红的叫“斯巴达克”,黑夜般神秘幽深的叫“夜皇后”……
其实,郁金香原生长在我国的青藏高原,很久以前,被荷兰人发现,小心翼翼地捧回家,他们用那双能变沧海为桑田的神奇的手,轻轻抚弄暗淡柔弱的小花朵,一年、两年……好多年过去了,人们再也辨认不出郁金香那可怜的模样了,它出落得十分庄重、典雅,就像一位作家说的那样,“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流连荷兰,你会觉得到处都是这双神奇的手所创造的美。
【1】给第二自然段加上恰当的标点。
【2】按照提示,从短文的第四自然段中提取词语。
体现荷兰人爱怜郁金香的词语:_____
描写郁金香的词语:_____
【3】短文最后一句话“流连荷兰,你会觉得到处都是这双神奇的手所创造的美”说明了_________。
【4】读了短文,我们不仅欣赏了荷兰的花,还了解了荷兰的人。荷兰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一束鲜花
她一直垂着头。四天前,她从平衡木上打着旋儿跌在垫子上,就把这美丽而神气
的头垂下来了。现在她回国了,走入机场大厅,简直要把脑袋藏进领口里去。她怕见
……
两年前,她第一次出国参加比赛,不出名心里没负担,出人意料拿了两项冠军。回
国时,就在这机场大厅里,她受到空前热烈的迎接。许多只手朝她伸来,许多摄影机镜
头对准她,有人追问她:“你最喜欢什么?”她不知如何作答,抬眼看见一束花,便说:“花!”
从此以后她一直被鲜花包围着。
今天,她失败了,她从平衡木上跌下来了,其他项目的比赛也是一败涂地……
此时,她又一次站在熟悉的机场,可是发现很少有人招呼她,摄影记者也好像有意
避开她时,她感到失落,加重了心中的沮丧和愧疚,纵使她有回天之力,一时也难补偿,
她茫然了。是啊,谁愿意与失败者站在一起?
忽然她发现一双脚停在她眼前。谁?她一点点向上看,深蓝色的服装,长长的腿,
铜衣扣,无檐帽下一张洁白娴静的脸儿。是以前崇拜她的那位机场女服务员,正背着
双手,含笑对她说:“我在电视里看见了你们比赛,知道你今天回来,特意来迎接你。”
“我真糟!”她赶紧垂下头。
“不,你同样用尽汗水和力量。”
“我是失败者。”
“谁都不能避免失败。我想,失败和胜利对于你同样重要。让失败属于过去,胜
利才属于未来。”说完,一大束花送到她的面前。
她重新抬起头来,热泪满面。
【1】解释下列词语。
出人意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天之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在她回国了,走入机场大厅,简直要把脑袋藏进领口里去。她怕见……”她怕见 , , 。(发挥你的想象,完成填空)
【3】出名前她是 ;出名后 ;失败了 ;最后的她将 。(分别用成语来形容)
【4】如果你是她的好朋友,你怎样安慰失败的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理解。
草地夜行
王愿坚
茫茫的草海,一眼望不到边。大队人马已经过去了,留下一条踩得稀烂的路,一直伸向远方。干粮早就吃完了,皮带也煮着吃了。我空着肚子,拖着两条僵硬的腿,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着。背上的行包就像一座山似的,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唉!就是在这稀泥地上躺一会儿也好啊!
迎面走来一个同志,冲着我大声嚷:“小鬼,你这算什么行军啊!照这样,三年也走不到陕北!”他这样小看人,真把我气坏了。我粗声粗气地回答:“别把人看扁了!从大别山走到这儿,少说也走了万儿八千里路。”他看了看我。笑了起来,和我并肩朝前走。他比我高两头,宽宽的肩膀,魁梧的身材,只是脸又黄又瘦,两只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
“咱们得快点走呀!你看,太阳快落了。天黑以前咱们必须赶上部队。这草地到处是深潭,掉下去可就糟了。”他一边说,一边摘下我的行包,连空干粮袋也摘了去。听了他的话,我快走几步,紧紧地跟着他,但是不一会儿,我又落下了一大段。他焦急地看看天,又看看我,说:“来吧,我背你走!”我说什么也不同意。这一下他可火了:“别磨蹭了!你想叫咱们俩都丧命吗?”他不容分说,背起我就往前走。
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没了。满天堆起了乌云,不一会儿下起大雨来,我一再请求他放下我。怎么说他也不肯,仍旧一步一滑地背着我向前走。
突然,他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小鬼,快离开我!”他急忙说,“我掉进泥潭里了。
我心里一惊,不知怎么办好,只觉得自己也随着他往下陷。这时候,他用力把我往上一顶,一下子把我甩在一边。大声说:“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人不能都牺牲!……要……要记住革命!……”
我使劲伸手去拉他,可是什么也没有抓住。他陷下去了,已经没顶了。
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多么坚强的同志!为了我这样的小鬼,为了革命,他被这可恶的草地夺去了生命!
风,呼呼地刮看。雨,哗哗地下着。“要记住革命!”——我想起他牺牲前说的话。对,要记住革命!我抬起头来,透过无边的风雨,透过无边的黑暗,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我鼓起勇气,迈开大步,向着部队前进的方向走去。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童年的玩与乐》,编者:熊宁宁、徐轶有改动)
【1】阅读短文,填空。
短文主要讲了“我”掉了队,在__________的草海里艰难地前进。途中遇到了一个有着__________的肩膀、身材__________的同志。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他为了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第一自然段中说“唉!就是在这稀泥地上躺一会儿也好啊”,可以看出“我”当时又累又饿,非常想躺下短暂地休息一下。______
(2)“背上的行包就像一座山似的,压得我喘不过气来”,这句话说明行包很重,里边装满了吃的喝的。______
(3)在写这位同志牺牲说的话时,使用了不少省略号,这些省略号在文中表示列举的省略。 ______
(4)这篇短文主要是通过语言、动作来刻画这位同志的。_______
【3】人物的行为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读文中画线句子,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我”当时的内心是________、________。
A.气愤 B.不服气 C.悲痛 D.敬佩
【5】有人认为,文中的“他”这样做不值得,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课外文段《汉字与中国心》,完成下面各题。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于(表明 表达 表现)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和“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靠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字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过年时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吟“明月几时有”;______吟“劝君更进一杯酒”;______吟“漫卷诗书喜欲狂”;______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 强烈 猛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了。以我国古典诗词为例,全部改成拼音文字以后,还能设想原汁原味诗词的存在吗?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用“√”标出。
【2】文中横线出正确的选项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A.喜悦时
B.慷慨时
C.中秋时
D.送别时
【3】读完文段,你知道汉字有哪些特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你对选文的理解,说一说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会那么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充下列有趣的歇后语。
咸菜烧豆腐——______ 隔着门缝吹喇叭——______
【6】我国的汉字经历了从“______——金文——小篆——隶书——______”的演变过程。
【7】读汉字小故事:一位文化水平不高的男青年在外谋生,因下雨,给家里人写信:“人家有命,你儿无命。你儿无命,难归家门。家中有命,快快送命。家中无命,快快买命。”这位男青年因为不能准确地写出“________”字,闹出了笑话。
20、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两句并一句,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遥远的北海有一条特别大的鱼。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姑娘独自旅行。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雪过后,地上全白了。
写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蝴蝶和蜜蜂在青草野花间飞来飞去。
写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句子加工厂(按要求完成句子)。(12分)
(1)东方隐约传来一阵阵丁零丁零的驼铃声。( 缩句)
(2)客人被蒙古族人接进了蒙古包。(改为把字句)
(3)随地吐痰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修改病句)
(4)小树成长。(扩句)
2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估计这道题他一定不会做。(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伯承把崭新的床单抓破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兵马俑规模宏大。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用关联词合并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仿照例句,把下面句子补写完整。
祖国是大海,我就是大海中的一滴水;祖国是蓝天,我就是_____________;祖国是森林,我就是_____________;祖国是高山,我就是_____________。
(6)“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这句话通过描写沃克医生的_____________,反衬出刘伯承的_____________。
23、习作表达。(请另附纸)(30分)
任何事情都有第一次,如:第一次站在众人面前说话;第一次挨了老师的批评;第一次说了谎……请你以“第一次××”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把内容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