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句子,给下列划线词语选择正确的意思,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精神:①表现出来的活力;②有活力,有生气;③内容的实质所在。
(1)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
(2) 夜幕降临,睡了一天的懒猫突然精神焕发,伸出利爪扑向在黑暗处盗窃的老鼠。( )
(3) 我们要深入领会上级传达的文件精神。( )
2、以下关于《西游记》的情节,表述错误的是( )
①美猴王大闹天宫之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多年。②后来,观音菩萨点化取经人唐三藏救了美猴王并给他取名“悟空”,成为唐三藏的大弟子。③因孙悟空野性难驯,唐三藏在如来佛祖的帮助下给他套上了“紧箍咒”,这才驯服了孙悟空。④一路上,取经的队伍里又加入了小白龙,猪八戒,沙和尚。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师徒终于到达大雷音寺取得真经。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3、下面四个诗句,表现儿童热爱劳动的一句是( )
A.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B.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C.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D.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4、请完成下面的填空。(10%)
(1)济南的雅号( ) 昆明 ( ) 威尼斯( )
(2)他想起了 ,想到了 ,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 , , , …
(3)这学期我们学会了好几首诗,你最喜欢的一首是 朝 写的《 》中间的名句: , .
(4)半学期来,我们认识了 _______的海伦;知道了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是由 ___国科学家克隆成功的,它叫_____;了解了地球的“孪生兄弟”是_______;并随同作者一起游览了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埃及的_______。
5、写出三句描写含有“月”的思乡的诗句。
示例: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提示填空。
(1)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王昌龄 《从军行》)
(2)____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4)人闲桂花落,______________。(王维《鸟鸣涧》)
(5)从古诗文中我们可以找寻到天真可爱的乡村儿童形象,杨万里《稚子弄冰》中写孩童奇思妙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看到奔腾不息的黄河,我想到了陆游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
7、多音字组词
挨āi ______ ái _______ 屏píng ____bǐng _____
8、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村庄儿女各当家。
(2)三万里河东入海,__________。
(3)_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
(4)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
(5)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
9、课内阅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到雾散时,诸葛亮下令返回。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1】选文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结合课文,我们得知诸葛亮借箭的起因是__________。借箭的经过是__________。
【3】选文中画的句子中,诸葛亮那样做的原因是什么?用“√”选出。
A.船一边的草把子上射满了简,再让曹军射另边,获取更多的箭。( )
B.靠近曹军水寨,逼迫对方往船上射更多的箭。( )
C.增加船另一侧的重量,使之保持平衡。( )
D.船头朝东,顺着风向,便于快速逃离。( )
【4】“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你从诸葛亮的谈笑风生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最优秀的人是谁
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临终前有一个遗憾――他多年的得力助手,居然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没能给他寻找到一个最优秀的关门弟子。||
事情是这样的:苏格拉底在 (A)人已衰老,接近死亡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那位助手连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他(尽管 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是 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
“好的,好的。”助手很温顺很尊重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去寻找,以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
苏格拉底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了。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总被苏格拉底一一婉言谢绝了。有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地回到苏格拉底病床前时,(B)病势严重,无法医治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那位助手的肩膀说:“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还不如你……”
我一定加倍努力 助手言辞恳切地说 找遍城乡各地 找遍五湖四海 我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掘出来 举荐给您
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语气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让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说到这里,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愁 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
【1】“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此时苏格拉底心里的感受是( )
A.对助手满意
B.对助手的表现有点失望
C.希望助手尽快找遍五湖四海
【2】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3】选择下面合适的成语,准确概括文中划线部分的内容。
风烛残年 风卷残云 生死攸关 病入膏肓(A)处_____(B)处______
【4】联系上下文仔细读读下面的话,再填写。
苏格拉底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话中第一个“蜡”指_____________;第二个“蜡”指_____。苏格拉底说这话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5】从助手“很温顺很尊重”“语气沉重”,你体会到这个助手是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下面的一段话,完成练习。
太阳已经落下去( )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 )映在还乡河上( )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 )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 )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 )
芦花村里的人听到河沿上响了几枪。老人们含着泪,说:“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可惜!”
“ !”芦花村的孩子们,雨来的好朋友铁头和三钻儿几个人,听到枪声都呜呜地哭了。
【1】把短文中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并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2】给第一自然段加上标点。
【3】你认为雨来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1】用“____”在选文中画出描写猫的叫声的四字词语。
【2】选文中的加点字“蹭”表现了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猫的________之情。
【3】理解选文,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文中的“几朵小梅花”指的是猫的爪印。
B.选文主要描写了猫不听话时的表现。
C.选文详写了猫高兴时的表现。
D.选文的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4】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我的油布伞
①下雨了。小巷深处,涌出许许多多的伞儿,红的、花的……(A)
②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我小时候的一把油布伞,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一种温暖的感觉……(B)‖
③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镇上去上学。遇上下雨天,常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呀!
④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通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娘摸着我的额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却说:“娘,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
⑤娘沉思良久,最后一字一句地说:“咱买一把吧!”听了娘的话,我半信半疑。那年月,家里穷,队里收成不好,全指望着娘织卖土布贴补家里,换回个油盐钱,还要给我交学费、买书和本子。她能有钱给我买伞吗?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⑥这天晚上,她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扳,“哐哩哐当”,满屋里都是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啊,娘织了一夜布。我悄悄地走到娘跟前,颤抖地喊了一声:“娘。”娘用熬红了的眼睛看着我,不自然地笑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俺不要伞了!”
⑦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⑧终于有一天,娘从集市上卖布回来,一脸喜气。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喜眉笑眼地说:“拿去吧,你要的伞!”
⑨“啊,伞!”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八角黄油面伞。我撑起,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欣喜之余,我偶一回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⑩从此,一把黄油布伞伴随我,从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很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熟悉的朋友说我艰苦朴素;不知内情的人,笑我寒酸小气。我都不去管它,只是笑笑,却不知,我带着这把伞就仿佛母亲在我身边似的,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盼望—( ) 体谅—( )
【2】联系上下文,选择带点的字最合适的解释。(选填序号)
“酸”在字典里的解释: A.酸味 B.疼痛 C.难受 D.不大方
心里一酸( ) 寒酸小气( )
【3】文中A、B两处省略号,各表示什么意思?(选填序号)
省略号常见用法:①表示列举省略 ②表示语气停顿 ③表示语意未尽 ④表示时间延长
A处省略号应取______ B处省略号应取______
【4】“娘”答应买伞,“我”为什么半信半疑?
_______
【5】“每一个表情都是心声的表达”,文中多次描写母亲的“笑”,请联系上文找一处,谈谈母亲的“笑”在表达怎样的心声?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_______
【6】短文最后一句与前面哪一自然段照应,用“﹏﹏”画出。
14、阅读迷宫。
三月桃花水
是什么声音 像一串小铃铛 轻轻地走过村边 是什么光芒 像一匹明洁的丝绸 映照着蓝天
呵,河流醒来了!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呵。有一千朵樱花,点点洒上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那细白的浪花,是响着有节奏的鼓点;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叮,像是大路上车轮流过的铃声;那急流的水声浪声,是在催促着人们开犁播种啊!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
比金子还贵呵,三月桃花水;比银子还亮呵,三月桃花水。
(1)给短文的第一自然段加上标点。(2分)
(2)选择正确的修辞方法填在句子后面的括号里。(3分)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 对偶
(1)呵,河流醒来了! ( )
(2)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
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它看见了村庄上空,很早很早,就袅袅升起了炊烟…… ( )( )
(3)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 )
(3)文章第三段是从哪个方面来写三月的桃花水的?又是如何写“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的? (3分)
(4)文章第四自然段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是从哪几方面来说的?(2分)
(5)短文描写了阳春三月,春水滋润大地,催生万物的美丽景色,作者抒了一种什么感情呢?在你的眼里,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呢?请你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一写。(2分)
15、珍 藏
我从不把什么东西珍藏在身边,因为,我总觉得,东西放在身边会遗失的,只有珍藏在心里的,永远都不会忘却……
那是一年暑假,我( )钢琴考级,( )只能按捺住考上重点初中的喜悦,闷在家里练琴。天那样闷热,我嘴里含着冰,发狠地练着。从早晨到中午,再到傍晚。我终于可以甩一下酸疼的膀子,情不自禁地,我走到阳台上……
忽然,我听到一个声音,和着夏日傍晚那特有的微风,忽而朦胧忽而清晰,伴着清柔(róu lóu)的风,飘入我的耳朵。哦,听清楚了,是笛声,只有心静的人才能吹得如此之好。我陶醉了,沉静了……
后来的几天,我注意到每天傍晚,这笛声都会响起。( )我一放下琴,笛声( )准时地响起,我就跑到阳台上望着楼下的建筑工地仔细地听,边想着吹笛子的人。
有一天,当我照例(lì liè)走到阳台上向下看时,我看到一位建筑工人坐在地上,他正在吹着笛子。我惊异地发现,他吹的是我弹的曲子!我无论如何不能相信,一个人仅凭耳朵听曲子,就能用手中的笛子原封不动地吹出来。做到这一切的,还是我往日十分轻视的工人!我感到震惊!
晚上,妈妈竟也谈到了这位工人:“你看看人家,天天在太阳底下盖房子,比你累多了吧?人家晚上雷打不动地吹到你上床,人家活得不是挺轻松嘛!”
我不再叫苦。于是,早晨,梦中的笛声把我惊醒;晚上,窗外的笛声陪我入睡。在我练那首曲子时,笛声总悄然响起,只是,轻轻地,似(sì shì)乎生怕被我听见。终于,他不再害怕。于是琴声和着笛声融会在一起,分外地和谐、优美、宁静,妙不可言。我激动了,泪珠在眼眶里打转,我的感情得到了升华……
考级时,我的耳边始终萦绕着笛声,我以自己的方式理解着乐曲,终于,我考上了十级!当我兴(xīnɡ xìnɡ)奋地冲到阳台上准备鼓起勇气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那位素未谋面的朋友时,我呆住了。几天的激动与紧张使我忘却了眼前拔地而起的大楼。是的,我将永远不能再与那笛声合作!
不知在哪一天的哪个角落,我又听见了笛声。我总觉得这笛声好耳熟,原来,那笛声,那段记忆已被我永远珍藏在我心底!
【1】按要求填空:
“忘却”:“却”音序查______,字义选______。
A. 退;B.退还,不受;C.表示转折语气;D.去,掉。
【2】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素未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妙不可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入括号内。
既然……就…… 只要……就…… 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5】仔细读文,回答:
(1)有一天,我看到那位建筑工人坐在地上吹笛子,使我惊异的是
,使我震惊的是 。
(2)在我眼中,那位建筑工人是我的 ,我和他交流的方式是 ,这种交流给我的感觉是 。
(3)短文以《珍藏》为题,你认为作者珍藏的是什么?
16、课外阅读。
刮骨疗伤
关羽攻打樊城时,被毒箭射中右臂。将士们取出箭头一看,毒已渗入骨头,劝关羽回荆州治疗。关羽决心攻下樊城,不肯退。将士们见关羽箭伤逐渐加重,便派人四处打听名医。
一天,有人从江上驾小舟来到寨前,自报姓华名佗,特来给关羽疗伤。关羽问华佗怎样治法,华佗说:“我怕你害怕,立一柱子,柱子上吊一环,把你的胳膊套入环中,用绳子捆紧,再盖住你的眼睛,给你开刀治疗。”关羽笑着说:“不用捆。”然后吩咐设宴招待华佗。关羽喝了几杯酒就与人下棋,同时把右臂伸给华佗,并说:“随你治吧,我不害怕。”华佗切开肉皮,用刀刮骨。在场的人吓得用手捂着眼。再看关羽,边喝酒,边下棋,谈笑风生。过了一会,血流了一盆,骨上的毒刮完,关羽笑着站起来对众将说:“我的胳膊伸弯自如,好像从前一样。华佗先生,你真是神医呀!”华佗说:“我行医以来,从没见像你这样了不起的人,将军乃神人也。”
【1】关羽的胳膊是怎样受伤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华佗计划怎样给关羽治疗胳膊?实际上是怎样治疗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仔细阅读本文,分析一下本文的写作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
①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起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林冲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鲁智深。林冲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智深听得,收住禅杖。两个公人呆了半晌,动弹不得。
林冲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候吩咐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鲁智深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打听的你断配沧州,洒家在开封府前又寻不见,却听得人说监在使臣房内。又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道:‘店里一位官人寻说话。’以此洒家疑心,放你不下,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将来。见这两个撮鸟带你入店里去,洒家也在那店里歇。夜间听得那厮两个做.神.做.鬼.,把滚汤赚了你脚,那时俺便要杀这两个撮鸟,却被客店里人多,恐防救了。洒家见这厮们不怀好心,越放你不下。你五更里出门时 ,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等杀这厮两个撮鸟。他倒来这里害你, 正好杀这厮两个。”林冲劝道:“既然师兄救了我,你休害他两个性命。”②鲁智深喝道:“你这两个撮鸟,洒家不看兄弟面时,把你这两个都剁做肉酱!且看兄弟面皮,饶你两个性命。”就那里插了戒刀,喝道:“你这两个撮鸟, 快搀兄弟,都跟洒家来!”提了禅杖先走。两个公人那里敢回话,只叫:“林教头救俺两个”……两个公人道:“不敢拜问师父,在那个寺里住持?”③智深笑道:“你两个撮鸟,问俺住处做什么?莫不去教高俅做什么奈何洒家?别人怕他,俺不怕他。洒家若撞着那厮,教他吃三百禅杖。”两个公人那里敢再开口,吃了些酒肉,收拾了行李,还了酒钱,出离了村店。林冲问道:“师兄,今投那里去?”
④鲁智深道:“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洒家放你不下,直送兄弟到沧州。” (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1)九霄云外:______________
(2)做神做鬼: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出了鲁智深“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文中哪些句子也写出了他这一特点?请用“____”画出一处。
【3】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四个句子,它们分别表现了主人公什么样的性格?
A疾恶如仇 B侠肝义胆 C勇猛干练 D不畏强权
句①( ) 句②( ) 句③( ) 句④( )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个故事的内容,作为短文的标题。
____________
【5】鲁智深,外号“花和尚”,在《水浒传》中是一个故事较多的人物,请你再写出两个与他有关的故事。
____________
【6】有一句歇后语说“林冲落草——逼上梁山”,从中可以知道林冲并不是自愿上梁山的。下面的选项不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
A.对两个公人欺凌自己的行为忍气吞声,不愿反抗。
B.仍然称陷害自己的高俅为“高太尉”,保持官场习惯。
C.答应鲁智深护送自己到沧州。
D.不让鲁智深杀死押送他的两个公人。
18、主题阅读拓展。
童年趣事
在我小的时候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最使我难忘的是捉蝈蝈。
在一个秋日的下午,爸爸带我去捉蝈蝈。后山上草丛中、灌木丛里的蝈蝈可真多,它们“吱吱吱”的叫声,撩得我心里痒痒的。爸爸很快就捉了好几只。可我却一只也没捉到。正当我要打退堂鼓的时候,忽然看见一只碧绿的大蝈蝈在一根矮树枝上抖动着翅膀“吱吱吱”地叫着。我高兴极了,什么也没想,一下子扑了过去。谁知,蝈蝈一下子蹦得无影无踪。我反而趴在地上“捉”了一手泥巴,弄得我真是哭笑不得。
这时,我听到后面有人哈哈大笑,回头一看,是爸爸在笑我哩!我生气地说:“笑什么,我这是第一次捉嘛。”爸爸却笑着说:“我不是笑你,告诉你吧,捉蝈蝈也要有技巧,不想想办法就去捉,哪能捉得到?记住要眼明手快,悄悄接近,看准了要快速捉,知道吗?”我说:“知道了。”
这时候,我又发现一只蝈蝈在矮树的叶子上叫。我把眼睛瞪得大大的,慢慢地走了过去。可我刚要伸手,机灵的蝈蝈又跳走了,一边跳还一边“吱吱吱”地叫,好像在说:“你捉不着我,你捉不着我。”我不灰心,一直盯着它。最后,它停在小草上。我慢慢张开双手,蹑手蹑脚地走过去,慢慢蹲下身子。蝈蝈没看见我,仍在叫,但马上又停了。我想不能再犹豫了,就对准蝈蝈双手猛罩过去。我马上感觉到蝈蝈在咬我的手心,有点儿疼,可我还是喊:“我捉到了,我捉到了!”
后来,我用这个方法连续捉了好几只蝈蝈。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无论干什么,都要先动脑筋。这样,做起事来就简单多了。 (有删改)
【1】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哭也不是,笑也不是, 形容处境尴尬,不知如何是好。
________
(2)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________
(3)古代官吏退堂时打鼓,现比喻做事中途退缩。 ________
(4)没有一点踪影。 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告诉你吧,捉蝈蝈也要有技巧,不想想办法就去捉,哪能捉得到?
________________
【3】“我”第一次是怎样捉蝈蝈的?结果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第二次是怎样捉蝈蝈的?请找出有关句子画上“_____”。
【5】读完文章说说捉蝈蝈的技巧是什么。请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本文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又是荠菜花开时
我的童年是在江南广阔的田野里度过的,那里是我的活动室。这个活动室是现在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所无法想象的。那可真是个激动人心的世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乐趣。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那里都有许多东西令我兴奋激动,其中就有荠菜。
兴奋激动的理由,主要不在她的美味,而在于寻找她的过程。荠菜善变,不仅颜色变,形状也会变。长在没有太多杂草的地方,她是匍匐在地上的,叶子呈锯齿状,有时候那锯齿还很大,整片叶子看上去像从叶子中间的茎上又生出许多瘦长的叶子来,而且颜色很深,灰紫色,不仔细找,根本发现不了。如果长在菠菜地里,她就往上长,叶子几乎没有齿,而且颜色碧绿,和菠菜的模样十分相似。如果周围有些浅浅的、灰绿色的草,她既不匍匐着,也不高高站着,颜色也就变成灰绿,叶子有浅齿,和周围的草一样,叶表一层细细的茸毛,这就又和采杂草打成一片了。所以,每找到一棵,都是一次胜利。有时候,第一遍没有发现,但有些疑惑,一回头,突然发现一个肥大的家伙正趴在那里呢。这时候,会感觉胸腔里那颗心正激动得怦怦直跳。这不像是在干活,而像捉迷藏,甚至比捉迷藏还好玩,谁不愿意呢?五六岁的时候,如果让我看守晒在场上的稻谷,驱赶麻雀和鸡,我是不愿意的,太乏味了。如果母亲说:“海度啊,去挑点荠菜来,晚上包团子吃。”我就兴高采烈,拿了篮子雀跃而去。
又是烟花三月、荠菜开花的时候了,不知道江南的孩子还能否认识荠菜,也不知道被春雨浇醒的田野里是否还有挑荠菜的妇女、孩子。
【1】按要求写近义词。
广阔(_____) 疑惑(_____)
【2】荠菜的特点是什么?并举一个例子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挖荠菜的感受是( )。你从课文哪个地方体会到的?(用波浪线划出。)
【4】联系全文回答。“又是荠菜花开时”,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将下列陈述句改写为反问句,注意要求。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决不会忘记。
(2)灾区人民遭受了灾难,我们应该向他们献上一份爱心。
(3)你办事认真,这件事你去办,我们肯定放心。
21、按要求改句子。
在泰国,如果你在公路边或者树林里遇到大象,那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
22、句子乐园。
【1】妈妈对我说:“你好好养病吧,我已经向你的老师请假了。(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2】我们班在三月八日举办了一次主题为“祝妈妈节日快乐”的班队活动。(换个说法)
【3】红日升起。(扩句)
【4】蝴蝶飞舞。(扩句)
【5】风火山,这座万年冰山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给筑路大军来了一个下马威!(仿写拟人句
23、写作
这次作文是编一个惊险刺激的探险故事。想一想:你希望和谁一同去哪儿探险?打算带上什么装备?会遇到什么险情?展开合理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写具体,如果能把心情的变化写出来就更好了。题目自拟。400—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