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仔细推敲。(给下面的词语选择比较恰当的解释,选比较准确的画上"√")
1.只等闲:
(1)只要等到空闲的时候。
(2)只不过是随随便便的事罢了。
(3)只不过是平平常常的事罢了。
2.万水千山:
(1)一万条河,一千座山。
(2)无数的山和无数的水,实指长征中遇到的无数艰难困苦。
3.三军:
(1)前军、中军、后军。
(2)陆军、海军、空军。
(3)对军队的统称。特指中国工农红军。
4.尽开颜:
(1)大家全都笑了。
(2)脸上都有了红润的颜色。
(3)所有的人脸上都现出高兴的样子。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昼出耘田夜绩麻(把麻搓成线)。
B.稚子(幼小的孩子)金盆脱晓冰。
C.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口腔)信口吹。
D.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靠近)桑阴学种瓜。
3、下列不是《水浒传》中的故事的一项是( )。
A.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B.宋江率军三打祝家庄。
C.赵子龙单骑救主。
D.扈三娘比武招亲。
4、读句子,根据语境各填入一组合适的意思相反的词。
1.遇到紧急情况,我们要_______,不要_______。
2.当我做得不够好时,希望爸爸妈妈不要_____我;当我表现好的时候,希望他们能多给我一些_____。
3.他几天没干这活,技术不像以前那样______,反倒有些______了。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两茎灯草》选自清代吴敬梓的小说《________》。课文主要通过写严监生“_______”这件事,表现他的吝啬。
2.《刷子李》这篇课文描写了专干粉刷这一行的刷子李__________的高超手艺,表达了作者_________。
6、多音字组词
禁 jīn________ jìn________
旋 xuán________ xuàn________
横 hèng________ héng________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请将左右两边相对应的内容用线段连接起来。
《三国演义》 吴承恩 《将相和》
《西游记》 罗贯中 《猴王出世》
《水浒传》 施耐庵 《景阳冈》
《史记·廉颇蔺相如传》 司马迁 《草船借箭》
【2】默写原文语句。
水面上渐渐________,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________,________的石头建筑________在河边,古老的桥梁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
【3】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季羡林老先生告诉我们,在德国“________________”,这是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严监生临死时,迟迟不肯咽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这样的“吝啬鬼”真让我们感到好笑;“再见了,亲人”是__________在回国时对__________说的一句真挚感人的话。
8、辨字组词。
璧(________)诸(________)幔(________)寨(________)瑟(________)
壁(________)猪(________)慢(________)塞(________)琴(________)
9、课内阅读。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雇”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结构是________,用音序查字法查大写字母________,音节是________,第二笔笔画名称是________。在“雇定”一词中的意思是________。
【2】“簇”是________形________声的形声字,读音是________,在“簇拥”一词中的意思是________。
【3】用“ ”画出文中动态描写的句子。
【4】找出文中的一对近义词及一个拟人句。
近义词: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________。
10、阅读理解
零分之约
曾经,我是一个让老师感到头疼的学生,调皮、厌学,每次考试,成绩都是雷打不动的“C”,教过我的老师都无计可施。直到卡尔森老师来教我们班后,这一切才发生了改变。
第一天上课,她冲我( )地笑了笑,说:“你就是整天梦想当个赛车手的斯蒂文弗吗?”“是的。”我感觉她的话里有一些鄙夷的成分,声音不禁高亢起来,富有挑衅地说:“舒马赫是我的偶像,他像我这么大还考过零分呢,现在不一样当了世界顶尖级赛车手?”卡尔森老师爽朗地笑了起来,说:“但你从来没有考过零分啊!”她竟然笑话我没考过零分!我控制住心头的怒火,气冲冲地说:“哼,下次我考零分给你看!”
她仿佛一下子抓住了我的“小辫子”,说:“好啊,咱们做一个约定,你要是考了零分,在班级里一切自便;可你一天没考零分,就要好好学习!不过,考试时必须把试卷答完整。”这还不简单!我( )地答道:“没问题!”
很快迎来了考试。发下试卷后,我开始答卷,我故意把知道的写错,可在做后面的题时,由于不知道哪个是正确答案,只得硬着头皮做,像以往那样乱蒙一通。
走出考场,我忽然发现,手心里竟然出了汗。我第一次感觉,考零分竟然跟考满分一样难!我的心情沮丧极了。考试成绩又是“C”,卡尔森老师走过来,狡黠(xiá)地提醒道:“加油!向零分冲刺!”我低下头,既羞愧,又暗骂自己不争气。
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我一次又一次地向零分冲刺。我发奋学习,慢慢发现自己有把握做错的题越来越多,换句话说, 。
一年后,我终于成功地考了第一个零分!卡尔森老师大声地宣布:“斯蒂文弗,祝贺你考到了零分!”我脸红如枣,羞愧难当。“按照我们的约定,你可以在班级内做你想做的事情了。”
泪水突然涌出我的眼眶,我哽咽着说:“谢谢您,老师,在我没有成为世界一流赛车手之前,我想成为一名出色的学生……”
【1】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文中括号里( )
A.意味深长 不慌不忙 B.郑重其事 意味深长
C.意味深长 不假思索 D.不慌不忙 不假思索
【2】联系上下文,分析“换句话说”后面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与零分的距离会越来越远
B.我必须要细心,唯有细心才能与零分无缘
C.有把握把题目全部做错,得零分就会有希望
D.我只有战胜自己的虚荣心,才会获得零分
【3】“一年后,我终于成功地考了第一个零分!”从“终于”你体会到了什么?( )
A.考零分真是太容易了!
B.考零分真是志在必得。
C.考零分极其艰难,付出的努力真多!
D.那一刻“我”的心里十分难受。
【4】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卡尔森是一个循循善诱、教育方法得当的老师。
B.要想取得成功,哪怕是实现零分的愿望,也是要付出艰辛的努力的。
C.以“零分之约”为题,设下了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D.“我”最后留下激动地泪水是因为我终于得到了零分。
11、与象共舞
象是泰国的国宝。这个国家最初的发展和兴盛,和象有着密切的关系。大象曾经驮着武士冲锋陷阵,攻城守垒;曾经以一当十,以一抵百地为泰国人做工服役。被驯服的大象走出丛林的那一天,也许就是当地生产、生活发生较大变化的日子。泰国人对大象存有亲切的感情,一点儿也不奇怪。
在国内看大象,都是在动物园远观,人和象离得很远。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很多次,我和象站在一起,象的耳朵拍到了我的肩膀,象的鼻息喷到了我的身上。起初我有些紧张,但看到周围那些平静坦然的泰国人,神经也就松弛了。在很近的距离看大象,我发现,象的表情非常平静。那对眼睛相对它的大脑袋,显得极小,目光却晶莹温和。和这样的目光相对,你紧张的心情自然就会松弛下来。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
(1)近义词:起初(________) (2)反义词:紧张(________)
【2】用“ ”画出每段的中心句。
【3】读句子,回答问题。
(1)“被驯服的大象走出丛林的那一天,也许就是当地生产、生活发生较大变化的日子。”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和这样的目光相对,你紧张的心情自然就会松弛下来。“这样的目光”指的是怎样的目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南极冰架
①此次考察中,我们曾两次沿“厄麦里冰架”的北缘航行,有机会观察了南极冰架的景观。
②所谓冰架,是指与大陆冰盖相连的海上大面积的固定浮冰。南极冰盖覆盖面积达1200平方公里,平均厚度在2000~2500米,最厚的有4800米,总体积达2450万立方千米。这顶巨大的“冰帽”,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以每年1~30米的速度,从内陆高原向四周沿海地区滑动,形成了几千条冰川。冰川入海处形成面积广阔的海上大冰舌,终年既不破碎(外缘除外),又很少消融,这就是海上冰架的来源。
③据目前考察结果,A南极冰架面积达140万平方公里,占南极冰盖总面积的10%,最大的两个冰架即罗斯冰架与菲尔克纳冰架,都在西南极。由于冰架表面平坦,因而是南极洲机场的选点之处,B我们首次来南极洲乘坐的“大力神”飞机就是在冰架上降落的。不少国家的南极考察站,都建在冰架上。罗斯冰架每年向海里延伸300米到760米,因此,上面的“浮动城市”也逐年向海洋中推移。
④冰架厚度的增加,主要是由降雪的堆积而造成的。近年来,澳大利亚冰川学家发现,厄麦里冰架底部的海水也在不断冻结,从而增加了自身的厚度。夏季冰架外缘与南极表层温暖的水接触后,消融成水,并在风、浪、潮的作用下,造成断裂,形成海上平台型冰山。据估算,每年从南极冰盖崩裂入海形成的冰山有50亿吨,其中由冰架送出的冰山占了84%。可见,南极冰架是南极洋上冰山的主要来源。从望远镜中望去,厄麦里冰架像一条看不到头尾的水晶堤。
⑤冰架是一个巨大的低温体。据澳大利亚冰川学家在厄麦里冰架上越冬观测,表层100米冰层的年平均温度低达-20℃左右。在冰架附近,一般都有一个特别寒冷的低温水体——“冰架水团”。我们投放了“温差深自动记录仪”的探头,果然测到了本航次中的最低海水温度记录-23℃。生物拖网也取得了与其他海区不同种类的浮游生物。这表明,冰架对它临近海区的水文特征及生物的种类分布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1】选文第①段中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妥,找出来更正并阐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下列文段的主要内容。
选文第②自然段:
选文第③自然段:
选文第④自然段:
【3】选文中“上面的‘浮动城市’”是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第②自然段,请你找出第③自然段中罗斯冰架每年向海里延伸300米到760米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分别说明第③段中A、B两个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和作用。
A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④自然段中加点的“主要”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⑤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中加点的“这”指代的内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有很多同志感动得流下眼泪。在您的帮助下,我们打胜了那次阻击战。您在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1】选段中的亲人为志愿军做了哪几件事?请写出小标题。
【2】“雪中送炭”比喻________。文中的“雪中送炭”是指________。
【3】用“雪中送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伞的故事
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温暖的感觉……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冷不丁半路上下起了大雨,便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通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娘摸着我的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却说:“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
娘沉思良久,最后一字一句地说:“买,咱买一把!”
听了娘的话,我半信半疑。那年月家里的生活十分jiān nán( ),她哪里有钱给我买伞呢?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她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啊,娘织了一夜布。我悄悄地走到娘跟前,颤抖地喊了一声:“娘!”娘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不自然地笑了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
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娘割了布。从集市上卖布回来,娘一脸真气。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bāo fu( ),喜眉笑目地说:你要的伞!”
啊,伞!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伞。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从此,一把黄油布伞伴随我,从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带着这把伞就仿佛母亲就在我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1】按选文中拼音写词语,把它们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沉思良久:__________________
欣喜之余:__________________
【3】“她哪有钱给我买伞呢?”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
【4】“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这句话中“黄油布似的脸”说明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了“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中“我”为什么舍不得扔掉它?
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15分)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sì shì)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 二叔 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 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面 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 二叔 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 不曾吩咐明白 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tiāo tiǎo)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请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音节,画上“ √ ”。(2分)
(2)在文中的缺标点的地方上加上标点符号。(3分)
(3)用“ ”画出三个描写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和神态的句子,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4分)
(4)假如严监生能说的话,他可能对他的侄子(或奶妈、赵氏)说些什么呢?(4分)他也许会对( )说:
(5)在这个片断里,作者主要是通过对严监生 、 的描写来刻画出一个守财奴的形象。(2分)
16、阅读
军神(节选)
沃克医生正在换手术服,护士跑来,低声告诉他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他走进手术室,生气地说:“年轻人,在这儿要听医生的指挥!”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试试看吧。”
【1】“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而且有些“口吃”是因为_________。
【2】“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你对这句话中的“一刀刀”的理解是___________
【3】“试试看吧。”读这句话时,应该用( )的语气?
A.颤抖、恐惧
B.犹豫、胆怯
C.坚定、平静
D.自豪、豪迈
【4】用自己的话说说刘伯承为什么不愿意打麻醉剂?
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有关羽刮骨疗毒,今有刘伯承忍痛手术。请你说说刘伯承被称为“军神”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与理解。
威尼斯的小艇
马克·吐温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错,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地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作祷告。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根据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
(1)形容做事慌张没有条理,也形容惊慌失措。(______)
(2)(许多人)紧紧围着。(______)
(3)十分寂静。(______)
(4)控制或驾驭时灵活自如,完全如意。(______)
(5)高高地直立。(______)
(6)横的和竖的交错在一起。(______)
【2】对下面句子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错,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A.这句话主要是说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
B.这句话主要是说威尼斯河道多。
C.这句话主要是说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
【3】课文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告诉了我们“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
【4】读下面这段话,回答问题。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加点的句子用了什么表达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短文,填写下面表格。想象还有哪些人也要坐小艇,选择一种人,写一写他们去干什么。
不同的人 | 坐小艇 | 去干什么 |
________ | ________ | |
________ | ________ | |
________ | ________ | |
________ | ________ | |
________ | ________ |
【6】读了短文,你发现小艇的动静和什么密切相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阅读。
威尼斯的小艇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zhǐ zhī)很多,他操纵自如,(豪 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zhuǎn zhuàn)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的往后倒(dào dǎo)退,我们的眼(晴 睛)忙极了,不知看(哪 那)一处好。
【1】用“√”标出文段中正确的读音或字形。
【2】“拥”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__),再查(________)画。“拥”的字义有:A.持有;B.抱;C.聚到一块儿;D.围着。在以下句子中,“拥”字应选哪种义项?(填序号)
①父子俩紧紧地拥抱在一起。(__________)
②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__________)
③张家界成了人类共同拥有和保护的宝贵财富。(__________)
④船很宽敞,一点儿也不觉得拥挤。(__________)
【3】本段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其中“_____ ”这个词语最能表达出船夫驾驶技术好。
【4】“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体现在:行船的速度_________;来往的船只很多的时候能_________,遇到很挤、很窄的地方能_________。“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退”是从侧面说明__________ 。
19、课外阅读。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唐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艰难跋涉,来到宛子山。山中波月洞内住着一个白骨精。她残暴、狡猾, 善用伎俩,阴谋吃到唐僧肉以保长生不老。
为让计谋得逞,她幻化成村姑,但被孙悟空识破; 后又变成一个老妪,又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两次将妖怪的肉身打死,但唐僧不识妖怪,反而责怪孙悟空连伤母女二人,恣意行凶。
白骨精第三次化身为一个老丈,再次来到唐僧面前。孙悟空一眼认出妖怪,为保师父安全,强忍紧箍咒的痛苦,将妖怪再次打死。白骨精失败三次,又生毒计,假冒佛祖之名责怪唐僧处事不当。
唐僧果然中计,贬走孙悟空。孙悟空恳求不成只得只身返回花果山。随后,唐僧、沙僧被妖怪所擒。八戒侥幸逃出,他知道妖怪厉害,跑到花果山请孙悟空回来救师父。
孙悟空得知师父遭难,毅然与八戒离开花果山,智斗妖精,救出唐僧,师徒四人又同心同德踏上西行的路途。( 有改动)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伎俩: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妪: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概括孙悟空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篇文章, 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王没占到便宜。(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秦王不得不将蔺相如送回赵国。(改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
(2)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3)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22、改为肯定句。
诸葛亮不是不知道三天交不出十万支箭的严重后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请从下列情景中选择一个,用上动态或静态描写的方法写一写。
放学后的校园 群鸟飞过湖面 火车进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