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姊妹(zhǐ) 迸裂(bèn) 筷子(kài) 周瑜(yú)
B.屉子(tì) 瞑目(mín) 踉跄(chiànɡ) 幔子(màn)
C.忌讳(huì) 楷书(kǎi) 蹿出(chuān) 翎毛(lín)
D.晦气(huì) 顽劣(liè) 霹雳(lǐ) 丞相(chénɡ)
2、下列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故事情节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B.孙悟空——大闹天宫
C.司马懿——三顾茅庐
D.刘姥姥——三进大观园
3、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草满池塘水满陂( )
A.池塘
B.山坡
C.池岸
【2】短笛无腔信口吹( )
A.曲调
B.说话的腔调
C.动物身体内部空的部分
【3】也傍桑阴学种瓜( )
A.靠近
B.傍晚
4、积累运用。
1.《三国演义》中的蜀国军师_______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智慧的象征,与他相关的成语有___________,与他相关的故事有______________。在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中,还有一部作品也塑造了一位足智多谋的军师,这位军师是_______,他的绰号是_______,这部作品是《______》。
2.《乡村四月》一诗中通过刻画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体现出劳动紧张、繁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看拼音写词语。
zhàn yì kuáng bēn páo xiào xuě zhōng sòng tàn tóng guī yǔ jìn
( ) ( ) ( ) ( ) ( )
6、看拼音,写词语。
在chónɡ qìnɡ_____临江门外的一个zhěn suǒ_____里,沃克医生打开病人右眼上的bēnɡ dài______,准备为病人做手术。可是病人拒绝使用má zuì jì______,手术时他用手紧紧地抓住床单,yì shēnɡ bù kēnɡ______。
7、根据书本第14课《刷子李》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味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1)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父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他怕师傅难堪,既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一眼。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刷子李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做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
8、比一比,再组词。
袍( )炮( ) 陶( ) 淘( )
咀( ) 沮( ) 愧( ) 魁( )
9、阅读《将相和》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把璧真的撞碎了,连忙是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1】在文中画出表示蔺相如动作的词语。
【2】画线的句子说明秦王__________,因此蔺相如才敢假意撞璧。
【3】把括号中的词换个意思相近的词,这个词是________。
【4】蔺相如要秦王举行一个隆重典礼的原因有二:一是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
10、(三)桥
水渐渐窜上来,(放纵 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 拖)出一个小伙子,(骂 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呼喊)。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的丈夫和她儿子。
(1)“奠”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____ 部。(2分)
(2)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打上“√”。(2分)
(3)用“~~”画出文中的拟人句。(2分)
(4)假如你在祭奠的现场,你有什么话对老支书说呢?请写下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呼兰河传(节选)
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的,一直开到六月。
花朵和酱油碟那么大。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招来了很多的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
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 )下来用帽兜子( )着。在摘那花的时候,有两种恐惧,一种是怕蜂子刺人,另一种是怕玫瑰的刺刺手。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
祖父蹲在地上( )草,我就给他( )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给他插了一圈的花,红彤彤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今天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
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不晓得。他还照样地拔着垄上的草。我跑得很远地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所以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
那满头红彤彤的花朵,一进来就被祖母看见了。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
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 因为,而是 。
他把帽子放下,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过一会想起来,又笑了。
——萧红《呼兰河传》
【1】把表示动作的词语按顺序填入短文中合适的括号里。
拔 戴 盛 脱
【2】“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是说闻得到_______,这里用了( )的手法。
【3】根据上下文把短文横线上补充完整。
【4】用“——”画出两个描写笑的句子。
【5】用自己的话概括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内选段,完成练习。
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1】本文选自中国古典名著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短文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那只大虫前爪按在地上,和身望上____________,武松只______________;大虫把腰胯_________,武松只_____________;大虫把虎尾倒竖起来_____________,武松却又______________。
【3】从老虎的动作描写当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课文中的武松,有人说他勇敢,有人说他鲁莽。你有什么看法?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品味探究。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酒席招待他。
【1】周瑜是东吴的大都督,尤善水战,况且三天造十万支箭可谓难如登天,周瑜为什么要难为诸葛亮?
(1)我要抓住周瑜的语言、动作,谈谈对他的理解:______________
(2)结合“草船借箭”发生的背景或《三国演义》中周瑜的故事,我对周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为什么主动立下军令状?他怎么知道三天后有大雾?
像这样的问题能激发我阅读的兴趣,我要提出自己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联系上下文,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阅读理解。
不灭的灯光
①我同我的班主任郑老师是邻居,她家的窗对着我家的窗。一年四季,郑老师家的灯光总要亮到半夜。
②去年秋天,学校开运动会,郑老师不但跑上跑下,组织、照顾同学们,自己也上场参加了比赛。一天紧张的运动会过后,回到家里,我累得一头栽在床上和衣睡去,母亲的呼唤把我从梦中惊醒□小辉□半夜了□脱衣裳睡吧□我向窗外望去,室外一片漆黑,唯有郑老师家的窗户透出明亮的灯光。
③国庆之夜,我看电影回来,多少人家飘出酒宴的浓香,多少人家传出欢声笑语,多少人家传来电视机的乐曲……只有郑老师家仍然亮着静静的灯光。
④严冬之夜,停电了,多少人家正好早睡一会儿。这时我注意到,只有郑老师家的窗前跳跃着烛光。
⑤一个元月的夜晩,我发现郑老师的房间破例没有灯光。我宽慰地对妈妈说:“郑老师今天休息了!”妈妈说:“傻孩子,郑老师的爱人病了,怕影响他休息,郑老师到厨房备课去了。”果然,郑老师家的厨房一灯如豆。
⑥啊,老师家那不灭的灯光,在我的眼前逐渐扩展,照亮了我的心,照亮了我脚下的路。
⑦啊,老师家那不灭的灯光,给我以温暖和力量,给我指引了前进的方向。
【1】在第②自然段的□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解释下列词语。
(1)和衣:____________________
(2)破例: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章的内容填关联词。
(1)(______)郑老师经过一天紧张的运动会后很累,(______)她还是照样备课到深夜。
(2)(______)我和郑老师是窗对窗的邻居,(______)我对她家的灯光是那样熟悉。
【4】作者观察细致,抓住郑老师家秋天_________________的灯光,国庆之夜_________的灯光,严冬停电时_________________的烛光,一个元旦夜晚_________________的灯光这些细小的不同之处,侧面烘托了一位优秀教师的高大形象。“不灭的灯光”是郑老师_________________的写照。
【5】用“_______”画出能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一句话。
【6】在这几年的小学生涯中,你一定遇到过像郑老师这样的辛勤园丁吧。请你编辑一条手机短信,表达你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从文中加点的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简单写一写。
_____
【2】从“七十二”这个数字中,我们可以看出病人______。文中表现出沃克医生非常惊讶的神态的词语是:___。
【3】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起( )作用。
A.点明中心
B.总结全文
C.承上启下
【4】“一块会说话的钢板”指刘伯承有_________。我们在读这句话时,应该用______的语气。
【5】手术台上的刘伯承一直在默默地数着沃克医生的刀数。此时,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想一想,再写下来。
____
16、现代文阅读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实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雨如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1】要抓住关键词句及标点,品读刘伯承的内心感受,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批注出自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
【2】刘伯承为什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呢?我要结合刘伯承手术之后为国家做的贡献资料,说说我读后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我是沃克医生,面对此情此景,我的感受是:____________
【4】刘伯承是一个军人,沃克医生为什么称他为“军神”?我要从文中找出其他句子来体会。
____________
17、非文本性阅读
“悦享阅读馆”推荐书目(小学高段)(节选)
书名 | 作者 | 出版社 | 简介 |
①《草房子》 | 曹文轩(著) |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一幅优美诗意的田园风情画卷,一群善良纯质的人们,一段有笑有泪有悲有喜的成长故事。这是一部格调高雅的儿童长篇小说。 |
②《小学生老舍读本》 | 蒋军晶(著) 钱理群(主编) |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 走进语言大师,你可以读到哲人的智慧,读到孩子的天真,到充满善意的讽刺和幽默以及一颗充满光明和爱的心。 |
③《环球国家地理百科全书》 | 王越(主编)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一部可以去看世界的百科全书,它呈现大自然的神奇和奥秘;展现各地民俗风情;解密文明奇迹,让你感受别样的人文地理。 |
④《水浒传(无障碍阅读学生版)》 | 刘青文(编) | 北京教育出版社 | 是一部古代长篇小说,集合了水泊梁上英雄好汉生生死死的悲壮故事。故事曲折、语言生动、人物性格鲜明。 |
⑤《男孩的冒险书》 | [英]康恩·伊古尔登,哈尔·伊古尔登(著)孙崭(译) |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做弹弓、系绳结、建树屋……父辈们“古老”的玩法,编成了一本最有新潮、最有趣的书让电脑游戏消逝把,真正的“游戏时代”来临! |
【1】阅读小学高段推荐书目的清单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推荐的书目、_______、出版社和_______。其中,《小学生老舍读本》的主编是_______。
【2】小军是个故事迷,尤其喜欢英雄人物的故事。根据书目简介,你会给他推荐什么书?( )
A.《男孩的冒险书》
B.《环球国家地理杂志》
C.《水浒传》
D.《草房子》
【3】不同类型的书,阅读方法也不同。阅读馆要为读者提供阅读小贴士帮助阅读,请为下面的书选择合适的阅读小贴士,连一连。
①阅读小贴士:关注章回目录,粗读了解故事情节; 《环球国家地理百科全书》
反复品读精彩的语段,感受人物形象。
②阅读小贴士:提取关键信息,关注说明方法, 《水浒传(无障碍阅读学生)》
感受说明对象的特点。
18、课外阅读我能行。
甘甜的不仅仅是井水
在通往某旅游区的路旁,住着一位心地善良的老人。老人有一口井,据说打到 了泉眼上,不仅水量充裕,而且特别清澈、甘甜,来往的过路人喝一口他的井水,总 忍不住要喝第二口。
在旅游的旺季,那些来自远方城市的大小车辆,总会在老人的小屋前停下来。 那些游客中偶尔有一人喝了老人的井水,总会惊讶地大声呼唤同伴快来品尝。于 是大家拥到老人的井旁,痛快地喝着井水,不住地赞叹,说那井水比他们随身携带 的高级饮料还好喝。有的游客干脆倒了饮料,灌上井水。还有人觉得不过瘾,就向 老人借个壶装上满满的一壶,带在身上。
老人看着那些城里人畅快地饮着井水,听着不绝于耳的赞美,心里美滋滋的,嘴里不断地嚷着:“好喝,就多喝点儿,这井水喝不坏肚子,还治病呢。”
游客中有人就嬉笑说:“老人家,喝你的井水,你应该收费啊!”
老人却摇头:“喝点儿水,还收什么费呢?愿意喝,你们只管喝个够! ”
就这样,不知不觉过了好几年,老人和他的那口井不知接待了多少游客。有一 年,老人病了,被他的儿子接到县城里了,他的一个侄子来替他看屋。
游客又来喝井水了,他的侄子见此情景觉得发财的机会来了,就灌了许多瓶井 水,摆放在路口,标价出售。奇怪的是,竟无人问津。老人的侄子就埋怨:这些城里人真抠,光想不花钱喝水!游客们则议论纷纷:井水都拿来卖钱了,这人挣钱真是挣绝了,再说他那瓶子干净吗?水里放别的东西没有?
于是,在老人的小屋前,人们下车也只是方便方便,没人去讨水喝。人们似乎 忘了或根本不知道眼前还有一口清泉。
老人病好归来后,又开始免费供应井水,前来喝水的游客又渐渐地多了起来, 他们纷纷给老人带来很多物品,有的还很贵重,老人推都推不掉,还有不少人真诚 地邀请老人去城里做客......
为什么会这样呢?道理很简单:一样清澈、甘甜的井水,慷慨地馈赠,得到的是 真诚的感激和酬谢;而一味地贪图回报,收到的则是无端的怀疑和无情的冷落。正 如那句俗语所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多给他人一些滋润,自己也必将得到滋润。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充裕一( ) 畅快一( )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地馈赠,得到的是 ;而 地贪图回;报,收到的则是 。
【3】对待那甘甜的井水,老人是怎么做的?他的侄子是怎么做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
【4】甘甜的不仅仅是井水,还有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觉得老人的侄子是( ) 的人。
A. 有经济头脑 B. 金钱至上、没有爱心
19、课外阅读(11分)
盼!盼!我盼望妈妈快来医院陪伴我,可是妈妈没来。
我倚在病床上,细心地倾听着病房外的脚步声,眼巴巴地盯着门口,心里充满了委屈。
平时,小伙伴们都羡慕我有一个好妈妈。在他们中间,我曾经夸过海口,我有一个天底下最疼爱女儿的好妈妈,可现在……我不明白,妈妈是那么疼爱我这个独生的娇宝贝,可为什么又总舍不得花时间来陪伴我?每天晚上不是家访就是辅导学生,几次答应带我去公园都没去成。每个星期天都将她班上的那个差生领到家中补课,还给人家吃鸡蛋……可对我却不管不问。平时不说,现在我病了,住院三天,妈妈只来看过我两次,而且每次都是匆匆坐一下就走。她怎么总有忙不完的事?想到这儿,我有些怨恨妈妈了。
突然,一阵轻轻的呼唤打断了我的沉思。“雷雷,吃药了吗?”护士长悄悄走到我的面前。我赌气地蒙上了棉被,眼泪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护士长轻轻地掀开了我的被子,说:“想妈妈了吧?起来,我来给你喂药。“护士长掏出她那雪白的手绢为我擦去泪水。她倒了一杯开水,将药粒弄碎后又加了少许的白糖,喂我喝。等我喝完药后,护士长让我躺下,然后轻轻地拍着我说:”快睡吧,雷蕾,阿姨给你讲故事,听完这个故事,你就睡着了。“阿姨低声地讲着故事,她的声音是那样柔美,眼睛是那样明亮。多像妈妈的眼睛啊!我又想起了自己的妈妈。
妈妈此刻在干什么呢?是在帮学生补课,还是在排练节目?是在批改作业,还是在探望生病的学生?
“妈妈――“一个小孩的哭声传了进来,紧接着一个奶奶抱着一个小孩走了进来。
护士长站了起来,接过了孩子,低下头,紧紧贴着孩子的脸,大滴大滴的泪水涌了进来。
她还在发烧,整整一天没有吃东西,一个劲儿地哭着要妈妈 我 老奶奶无可奈何地说
我流泪了。我忽然明白了:妈妈爱我,护士长爱她的孩子,然而她们更爱她们的事业。我一下子理解了妈妈。我没有理由责怪妈妈。
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我渲染在崇高的母爱之中……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1分)
倚( )呼唤( )探望( )
(2)用“∥“给文章分段,并写出段落大意。(3分)
(3)“我“为什么流泪了?”我“明白了什么?(2分)
(4)请在第5自然段中找出描写护士长动作的词语,加上点。(2分)
这些动作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
请在第8自然段中找出描写护士长动作的词语加上点。
这些动作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护士长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给第9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1分)
(6)请给短文拟个题目填在横线上。(1分)
20、把下面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你还算是个党员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例如:
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没有太阳,就不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
2.在勇敢的考察队员面前,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22、换要求,改写句子。(3分)
(1)、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熙凤很美丽。 王熙凤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刁钻和狡黠。(用恰当的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从小要养成讲卫生的好风气。(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乐园。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会提高一个人的文学修养,会提升一个人的文化水平。为此,我们学校每个假期都安排学生至少读一本好书,开学之后还要进行读书交流。那么,你通过读书有什么收获?你和书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请自拟题目,写一篇和“书”有关的文章吧!注意:文从字顺,字数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