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多么深刻的教训啊!难道不值得我们永远牢记吗!
B.我的书桌上摆满了东西,小小的玩偶,厚厚的字典,长长的铅笔,应有尽有。
C.“我是东海龙王的太子,”敖丙傲慢地说:“你搅翻了我们的龙宫,我现在就要你的命!”
D.老舍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著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经典著作。
2、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供水(gōng) 瞑目(mín) 明晃晃(huǎng)
B.丞相(chéng) 晕车(yùn) 一双箸(zhù)
C.抽屉(ti) 彼此(bǐ) 无边无垠(yín)
3、祖母的内间里边,在墙上挂着一个很古怪很古怪的( )。
A. 字 B. 挂钟 C. 匾 D. 画
4、那风筝都飘飘飙飙随风而去。一时只有鸡蛋大,一展眼只剩下一点黑星儿,一会儿就不见了
(1)找出这段话中描写风筝变化快的词语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段话对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极为形象生动,作者是借这一去不复返的风筝,预示着金陵十二钗的________和贾府的________。
5、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
(1)你还过冈,岂不白白送了自家性命?( )
(2)老虎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 )
(3)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来,却怎么斗得过?( )
(4)一滴太白酒,十里草木香。( )
6、课本直通车
1.陆游的古诗句“_________,_______”让我体会到祖国的河山如此壮丽。王之涣的诗句“________,_______”令人觉得玉门关是那样孤独。从李白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读出了诗人对朋友的不舍。从王昌龄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读出了将士们的豪言壮志。
2.通过本单元学习,我们认识了_________的刘伯承;________的毛泽东,面对桑子之痛,他作出的批示是: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的方志敏,他认为__________,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7、填空。
1.儿童的天真童趣让人喜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杨万里眼中孩子们清晨弄冰的天真可爱。儿童的聪明机智更叫人莞尔,杨氏之子对客人玩笑的机智回答是:“________________。”这个故事出自南朝刘义庆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陆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未见祖国统一的遗憾;王昌龄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将士们的壮志凌云。
3.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们认识了______________的刘伯承,___________的孙膑;也跟着作者的脚步领略了______________的荷兰,_____________的埃及金字塔。
4.“娉婷及笄女公子”恰好用来形容芳芳,芳芳今年____________岁了;她的堂哥今年刚二十岁,正值____________之年;她的爸爸今年四十岁,正是______________之年。芳芳希望爸爸能健康地活到一百岁,也就是____________之年。
8、看拼音写词语。
bèng shè kěn qiè hān hòu bǎo jīng fēng shuāng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jū shù shén wǎng shèn zhòng xīn yuè chéng fú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青山处处埋忠骨(节选)
秘书走了进来。
“主席,志愿军司令部来电请示中央军委,是否将岸英的遗骨运回国内。”秘书凑近主席,轻声说,“朝鲜方面向主席表示慰问,说岸英同志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的,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要求把岸英安葬在朝鲜。”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不由自主:________________
踌躇:______________ 黯然: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加点的词语表达了主席______________的心情。
【3】毛主席最后的决定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文中画波浪线的诗句意思的理解比较恰当的一项是( )
A.烈士的精神与青山同在,不在乎是否将遗体运回故乡。
B.人牺牲了,遗体运回家乡又有什么意思呢?
C.没必要把遗体运回家乡,不如找个好地方安葬。
D.既然朝鲜人民要求把遗体安葬在那儿,我们就不必把遗体运回国了。
【5】写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选文,下列说法中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说明毛主席是个爱儿子的好父亲。
B.说明毛主席是为朝鲜人民着想的国际主义战士。
C.说明毛主席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
D.说明毛主席具有为革命事业献出一切的伟大胸怀。
10、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学会使用75%乙醇消毒液
认真观察左面75%乙醇消毒液的宣传图片,完成练习。
【1】小华的妈妈买了一瓶75%乙醇消毒液,假如你是小华,请你告诉妈妈如何使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句子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在室内使用75%乙醇消毒液后,要及时通风换气。(______)
(2)利利的妈妈怕断货,就在家中囤积了大量75%乙醇消毒液。(______)
(3)张军的爸爸将75%乙醇消毒液存放在电源插座附近。(______)
【3】在室内使用75%乙醇消毒液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
草船借箭(节选)
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量 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推卸)。”诸葛亮说:“都督(拜托 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 招呼)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用“/”划去选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
【2】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很高兴,是因为周瑜______,从中反映出周瑜的______。
【3】“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从这两句话中可以看出诸葛亮对三天“造”十万只箭_________(填一个成语),一点儿也不担心。
【4】结合全文用“因为……所以……结果……”的句式叙述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老鼠去海滨
一只小老鼠,对他的父母说,他要到海边去旅行。
“这太可怕了!”他们叫道,“世界上到处充满了危险,你可千万不能去!”
“我已经下定决心了。”小老鼠坚定地说,“我从来没有看到过大海,我早该去了!无论如何,谁也改变不了我的主意!”
“既然我们已无法阻止你,”父母说,“那么,就希望你一路小心谨慎吧!”
第二天,天边刚升起第一缕霞光,小老鼠就碰到了危险。
一只猫从树后跳出来。
“我要吃掉你!”他说。
幸而旁边还有一条窄窄的小路,使小老鼠有幸能够逃走。但他已有一截尾巴,被咬在猫的嘴巴里了。
下午,小老鼠又受到了老鹰和狗的袭击,被咬得浑身是伤,鲜血淋淋。他还被追赶得迷失了道路。一路上,他受尽惊吓,疲乏极了。
傍晚,小老鼠缓慢地爬上最后一座小山。于是,大海一下子展现在他的面前。他贪婪地观望着。一排排海浪,不时滚到海滩上,这时,晚霞正铺满天空,大海上金光闪闪。
“多美呀!”小老鼠叫道,“我多么希望爸爸和妈妈跟我一起来,让他们也看看这美丽的大海!”
晚霞隐去了,月亮和星星开始出现在大海上空。小老鼠静静地坐在山顶,完全沉浸在一片深长的安宁和满足之中了。
走那么多艰难的路程,才换来片刻的欢乐,但这也是很值得的。
【1】本文以什么为顺序?请从文中找出表示这一顺序的词语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老鼠要去海边旅行的目的是什么?他父母的态度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莱茵河(13分)
①莱茵河发源于瑞士阿尔卑斯山中,穿过德国东部,流入北海。长约二千五百里。分上中下三部分。从马恩斯到哥龙算是“中莱茵”,游莱茵河的都走这一段。天然风景并不异乎寻常地好,古迹可异乎寻常地多。尤其是马恩斯与考勃伦兹之间,两岸山上布满了旧时的堡垒,高高下下的,错错落落的,斑斑驳驳的;有些已经残破,有些还完好无恙。这中间住过英雄,住过盗贼,或据险自豪,或纵横驰骋,也曾热闹过一番。现在却无精打采,任凭日晒风吹,一声儿不响。坐在轮船上两边看,那些古色古香各种各样的保垒历历的从眼前过去;仿佛自己已经跳出了这个时代而在那些堡垒里过着无拘无束的日子。游这一段儿,火车却不如轮船,朝日不如残阳,晴天不如阴天,阴天不如月夜——月夜,再加上几点萤火,一闪一闪的像在寻觅荒草里的幽灵似的。最好还得爬上山去,在堡垒内外徘徊徘徊。
②这一带不但史迹多,传说也多。最凄艳的自然是脍炙人口的声闻岩头的仙女子。声闻岩在河东岸,高四百三十英尺,一大片暗淡的悬岩,嶙嶙峋峋的;河到岩南,向东拐个小弯,这里有顶大的回声,岩因此得名。相传往日岩头有个仙女美极,终日歌唱不绝。一个船夫傍晚行船,走过岩下。听见她的歌声,仰头一看,不觉忘其所以,连船带人都撞碎在岩上。后来又死了一位伯爵的儿子。这可闯下大祸来了。伯爵派兵遣将,给儿子报仇。他们打算捉住她,锁起来,从岩顶直摔下河去。但是她不愿死在他们手里,她呼唤莱茵母亲来接她;河里果然白浪翻腾,她便跳到浪里。从此声闻岩下听不见歌声,看不见倩影,只剩晚霞在岩头明灭。德国大诗人海涅有诗咏此事;此事传播之广,同这篇诗也有关系的。这座岩现在是已穿了隧道通火车了。
③哥龙从甲板上看教堂的钟楼与尖塔,这儿那儿都是的。虽然多么繁华一座商业城,却不大有俗尘扑到脸上。英国诗人柯勒列治说:“人知莱茵河,洗净哥龙市;水仙你告我,今有何神力,洗净莱茵水?”
④那些楼与塔镇压着尘土,不让飞扬起来,与莱茵河的洗刷是异曲同工的。哥龙的大教堂是哥龙的荣耀;单凭这个,哥龙便不死了。这是世界上最宏大的哥特式教堂之一。建筑在一二四八年,到一八八零年才全部落成。欧洲教堂往往如此,大约总的钱不够之故。教堂门墙伟丽,尖拱和直棱,特意繁密,又雕了些小花,小动物,和《圣经》人物,零星点缀着。近前细看,其精工真令人惊叹。门墙上两尖塔,高五百一十五英尺,直入云霄。哥特式要的高而灵巧,让灵魂容易上通于天。这也是月光里好看,淡蓝的天干干净净的,只有两条尖尖的影子映在上面,像是人天仅有的通路,又像是人类祈祷的一双胳膊,森严肃穆,不说一字,抵得千言万语。
(1)根据下面的意思,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3分)
①不高兴,不振作,本文指古堡没有了旧时的兴盛热闹。 ( )
②没有损坏,没有残缺。 ( )
③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人都称赞。 ( )
(2)把第1段中写作者乘船观看古堡时的感受的句子画上横线。(1分)
(3)用“ ”画出文中过渡句。(1分)
(4)第三自然段作者引用柯勒列治的诗句的用意是( )(1分)
A、表现莱茵河水清澈 B、突出莱茵河的古老传说
(5)“哥龙大教堂是哥龙的荣耀,单凭这个,哥龙便不死了。”这句话表现了( )(1分)
A、哥龙在莱茵河畔的显著地位 B、哥龙大教堂在哥龙的重要地位
(6)“虽然多么繁华一座商业城,却不大有俗尘扑到脸上”这句话写出了哥龙 的特点。(1分)
(7)第一自然段主要描述了 。(2分)
(8)第四自然段写莱茵河畔的建筑,主要写了什么?其特点怎样?(3分)
14、仔细阅读选文,按要求答题。
一朵蒲公英
①在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被老师挑选扮演一部剧中的王子。母亲知道后十分高兴,和我一起对台词。然而尽管在家里背得滚瓜烂熟,可是一到舞台上排练,我就忘得一干二净。老师不得不撤换了我的角色。她解释说剧中还需要一个叙述者,让我去担任。老师的话虽然说得很委婉,但仍然使我难过。
②那天回家吃午饭时,我并没有告诉母亲所发生的一切,可是她已经察觉出我的不快。母亲没有提出背台词,而是问我愿不愿意到院子里去散散步。
③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院里的玫瑰花枝繁叶茂。我们来到大榆树下,可以看见黄色的蒲公英花在草地里开得到处都是,好像为我们的院子轻轻地抹上了一层黄色。母亲在一丛蒲公英边蹲下,提议道:“孩子,我想还是把所有的草拔掉。从现在开始,我们的花园就只留下玫瑰花好了。”边说边用力连根拔起一棵蒲公英。
④“可我喜欢蒲公英,”我反对说,“妈妈,所有的花草都是美的,蒲公英也不例外!”
⑤这时候,母亲脸色严肃地看着我说:“是的,每一种花草都有各自争奇斗艳的方式,对吗?”她若有所思地问我。我点了点头,为自己能说服她而感到高兴。
⑥“孩子,人何尝不是如此呢?”母亲十分动情地说,“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王子’,所以大可以不必为此而感到难为情。”我眼睛一热,情不自禁地倒在她怀里哭了。
⑦“你完全能演好新角色!在戏中,叙述者和王子一样重要。”她鼓励道。
⑧演出的那天晚上,我在后台有点紧张。就在戏开演前几分钟,老师走了过来,对我说:“苏珊娜,你妈妈请我把这个转交给你。”
⑨这是一朵蒲公英,它的金黄十分漂亮。我把它小心翼翼地放在衣服口袋里,一股暖流涌上心头,顿时信心倍增。演出结束后,我欢快地回到家里。母亲和我热烈拥抱,夸奖我演得好。我随后将已经有点发皱的蒲公英轻轻摆弄好,放进一本大词典中。
⑩很多年过去了,但我仍然珍藏着那朵夹在词典中的小蒲公英。
【1】请从文中找出反映“我”心情变化的三个词语,填在题卡上对应的括号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欢快)
【2】短文第③自然段画线句子是环境描写,它的作用是( )
A.说明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了。
B.表达“我”非常喜欢蒲公英。
C.预示“我”的心情即将发生变化。
【3】“我”在剧中扮演的角色由____换成了______,调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4】开始,“我”不同意拔掉蒲公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很多年过去了,“我”仍然珍藏蒲公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母亲借蒲公英想告诉“我”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他的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了,二十来岁,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是的,他无疑的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出自长篇小说《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
【2】文中“挺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哪一句不能体现出祥子的挺脱?( )
A.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
B.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
C.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
D.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
【4】你身边谁的外貌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请写一段话突出他(她)的外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的学习生活给我留下了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我忘不了那美丽的校园,忘不了那情投意合的同学,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
记得有一段时间,由于我连续几次考出好的成绩,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有些飘飘然了,产生了骄傲的情绪。于是,我上课不专心了,作业也马虎了。
有一次上活动课时,我们正玩着“拐脚捉人”的游戏。郑老师忽然把我叫到她跟前,领我到操场边坐下。“怎么,最近是不是有些自满啦?”郑老师亲切地问我。我惭愧地低下了头,脸上滚烫滚烫的,心里想:这下完了,肯定要被郑老师批评一顿了。谁知道郑老师不但没有批评我,反而亲切地给我讲起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她还教导我说:“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中国有句古话‘满招损,谦受益’,要记住这句话。不要忘记兔子是怎么输给乌龟的呀!”
听了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我说□老师□您的教诲□我终生难忘□此后□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
【1】请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加上合适的题目。
【2】用“﹏﹏”在文中画出一个排比句。
【3】给文中第四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4】与第一自然段中“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相照应的句子是哪一句?请用“____”在文中画出。
【5】“我”为什么终生难忘老师的教诲?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_________。孔君平_________,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_________。孔_____曰:“_________________。”儿应声答日:“_______________。”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________。孔君平________,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________。孔________曰:“________。”儿应声答日:“__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人家中一个九岁男孩的故事。( )
②文中的“果”字是“果然”的意思。( )
③文中的“夫子”是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
④文中的“家禽”和我们现在生活中所说的“家禽”意思相同。( )
⑤文中的“儿”是指杨氏之子。( )
【3】短文的第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
【4】“儿应声答曰”中的“应声”反映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5】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文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这篇文章展示了诸葛亮的超凡智慧。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分别写出了诸葛亮的__________和曹操的__________。
【3】文中有一个比喻句:____________。这句话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
【4】诸葛亮先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后来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原因是( )
A.担心一面受箭太多将船体射穿。
B.江中浪大,这样便于船在江中停住受箭。
C.让船的两面受箭,以保持船体平衡和借到更多的箭。
【5】“漫”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水过满,漾出来;②满,遍;③没有限制。文中“大雾漫天”中的“漫”的意思是__________。
【6】“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这句话说明了诸葛亮( )
A.胆子很大。
B.很喜欢喝酒。
C.推断事情正确,很了解曹操的性格。
19、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竞有点儿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试试看吧。”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颕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你过奖了。”
沃克医生的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他想说什么又忍住了,挥手让护士出去,然后关上手术室的门,注视着病人,说:“告诉我,你的真名叫什么?”
“刘伯承。”
沃克医生肃然起敬:“啊,川中名将久仰久仰,认识你很荣幸。”刘伯承友好地把手伸了过去。
【1】根据意思找出文中的词语。
(1)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乱、不慌张。(______)
(2)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______)
【2】先读一读短文中画线的句子,再根据短文内容完成填空。
“再一次愣住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沃克医生对刘伯承肃然起敬,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在刻画人物上采用了对比、细节描写等手法,但最突出的是通过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直接刻画来表现人物性格。
【4】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联系短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短文通过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乐园。
【1】李丽坚持练习书法。李丽能写一手好字。(用关联词语使两句合并为一句)
【2】“神舟”5号顺利升空了,全国人民无不欣喜万分。(改成反问句,句子意思不变。)
【3】妈妈不小心摔坏了小芳的文具盒。(改成“把”字句)
【4】我的讲义从头到末藤野先生都用红笔添改了。(改成“被”字句)
【5】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修改病句)
【6】老师详细而又简略地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修改病句)
21、铁路沿线上的一棵棵白杨树高大、笔直、茂盛。
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写句子,把句子写生动。
1.雨下得很大。(改为比喻句)
2.太阳落山了。(改为拟人句)
23、习作乐园。
时光飞逝,转眼间,同学们已经成了五年级的学生了,请你仔细回忆自己的成长历程,选择一件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来写,要求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