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鹰潭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选词填空

    1在一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   (急切  焦急)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

    2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   (适宜  合适)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

    3我听到有人   (感叹  感慨)了:如果你坐船周游世界,这一趟下来,你可以把它读上一百遍,最终你能背诵下来。

    4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   (故地  故乡)。

    5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   (偶尔  偶然)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

    6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 (珍惜  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7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   (庄重  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

    8)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   (境遇  境域)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9它们遇到大鱼和海兽,就   (凶狠  凶猛)地扑上去,用锋利的牙齿咬住,很快就吃掉了。

    10鲸隔一定时间   (必须  必需)呼吸一次。

    11尽管这位隐身人难以对付,人们还是想出了许多   (克服  制服)它的办法。

    12在炎热的夏天,它能   (抵挡  阻挡)强烈的阳光,使室内比室外凉爽。

    13变色玻璃还会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的深浅,   (调整  调节)室内的光线,所以人们又把这种玻璃叫做自动窗帘

    14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   (强烈 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

    15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   (严格 严厉)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16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   (吩咐 嘱咐)就在后园的茅亭里过这个节。

    17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   (表面  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18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   (安排  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

    19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收到了不同程度的   (迫害  伤害)。

    20他一定会比母亲更加   (称赞  赞赏)我这首精彩的诗。

    21   (慎重  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22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   (损坏  损失)。

    23漫步园内,有如 (漫游  旅游)在天南海北。

    24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   (珍宝  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25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   (依据  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

    26战士们也是昂首挺胸,   (相继  继续)从悬崖往下跳。

    27两个半钟头的   (检阅  审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

    28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   (连续  陆续)射入天空。

    29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   (鼓励  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30)这   (庄严  庄重)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的心一齐欢呼起来。

     

  • 2、“弗”的第3笔为(       

    A.横

    B.竖

    C.横折钩

    D.竖折折钩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雪白的山峰高高耸立,与蔚蓝澄澈的天空相映成趣

    B.上课了,同学们前赴后继地走进教室。

    C.这座雕塑造型别致,真是美妙绝伦

    D.对于同学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老师总是不厌其烦,一一进行解答。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看拼音,写汉字。

    满分5 manfen5.com

     

     

  • 5、看图写出诗中的前两句。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6、看拼音。写词语

    fàng  

    shēn  yín

    xiōng  táng

    wēi  fēng

    gān  

      chén

     tó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tuó  róng

    fáng  ài

    xìng  kuī

    xuàn  rǎn

    yāo  ráo

    xiū 

    jiè  shào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7、补充歇后语,并完成造句。

    孔明借东风——(     )

    司马昭之心——(     )

    孙猴子的脸——(     )

    徐庶进曹营——(     )

    梁山泊的军师——(     )

    关公赴会——(     )

    八仙过海——(     )

    请试着使用其中一个歇后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草船借箭》让我们认识了______的周瑜,_______的鲁肃,________的曹操,________的诸葛亮。

    2.《摔跤》一文表现了小嘎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个性特点。

    3.《跳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事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牧场之国》让我感受到了________牧场的田园风光,体会到了动物与______、与__________统一和谐的美好境界。

    5.《杨氏之子》反映了孩子思维的______________和语言的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课外阅读。

    1月20日,长春的北风刮得很儿猛。我骑着自行车,只顾低着,往胶紧蹬。临近各平大路口,把一个边走边低头数钱的农民老大爷撞了个趔趄,他手中的人一把人民币“哗啦”一声个在地上。我慌忙跳下车,赶紧把线给老人拾起来,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散落在地上的钱已被“呼啦”的北 风刮了起来,纷纷向四处习飞扬。正在这时,只见过往行人都不约而同地向飘走的方向跑去,有的还喊着:“钱跑了,快抢啊!”霎时间整个路口喧腾起来。

    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使老人大为吃惊,随后便焦急的地拍着大腿说:“风刮人又抢,怎么得了,我要没了。”我本想安慰老人几句,可说什么好呢?

    没过多久,风似乎小些了,“抢钱”的人们从四面八方陆续向老人走来,不约而同的把“抢”来的钱都一一交到他手里,老人喜出望外,不停在向众人点着头。

    人们聚集在老人的周围,一再关切地要老人把钱数数。看得出老人有点情面难却,用微颤的双手数了起来,旁边还有人帮着数。数完了,老人略微迟疑了一下,接着又数了一遍,还是26张。老人抬起头用疑问的目光瞅着四周的人们,并自言自语地说:“不对。”老人的话还没说完,一个戴红领帽的小学生抢着喊开了,:“谁还没把钱送来。”老人忙接着说:“不是少了,是多了。”“怎么会多呢?是你记错了吧?”有人诧异地问。老人肯定地说:“没错,我在家数得清清楚楚,明明是25张,都是五元一张的。”人们不解地对视着。那个小学生又喊开了:“谁又多送了?”话间刚落,只见一个中年妇女录好意思地说:“是我的,我拿着一张五元钱准备到商店买东西,刚才光顾帮老大爷‘抢钱’了,意忘了自己手里还拿着钱,一起都交给了这位老大爷。”说完,人群里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我沉重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轻松了。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趄(lié liè)     落(sǎn   sàn) 微(chàn zhàn)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突如其来:__________________

    (2)喜出望外:___________________

    (3)不约而同: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言自语: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抢钱”二字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一句为什么说:“我沉重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轻松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是按_______顺序写的,给前四个自然段各加一个小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启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阅读。(40分)

     

    六月,火把花在我们这座小小的山村,这座要走许多路才能到的遥远的小山村里开了!

    花儿开在村前的小塘边,开在青石板铺的小路边,开在水流湍急的磨房前,开在潮湿的长满黑绿色的青苔的卵石垒砌的墙角里,开在我们山村小学的校门口,开在操场上跳远的沙坑旁。艳红的火把花啊,你开得多么热烈啊!

    一个雨后的早晨,我去上学。薄薄的晨雾里,有雀鸟的叫声;有牛犊的叮当声……突然   我看见我们的老师 我们的老师在校门口的火把树下  火把花明艳夺人地映照着  她在打扫校园 轻轻地扫着被雨打落的花瓣    我们的老师不就是那举着火把的仙女吗 她从城里来到我们小小的山村 走过了多少弯弯的小路啊 她教我们唱歌 教我们识字 教我们画画   她就是举着火把的仙女 她手中举着知识和智慧的火把

    啊,我爱你——火把花!你满树的红花如同燃烧的火把照亮了我们小小的山结,照亮我们——山村里的小学生!

    1给短文加一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分)

    2给第三自然段加标点符号。(8分)

    3这则短文的主要内容是写(5分);

    4短文先写了火把花开在我们这个遥远的小山村;接着写 ;然后重点写   ;最后写   ,点明了主题。(6分)

    5课文内容我知道:山村是   ;小路边是   ;磨房前   ,青苔是   ;墙角是   ;火把花是   ;晨雾   。(7分)

    6我来概括本文的写作特点:  

    。(4分)

    7本文采用了几组比喻的说法,把满树的红花比作 ;把老师比作 。(2分)

    8为什么说我们的老师就是举着火把的仙女 ?(6分)

     

     

     

     

  • 11、课内阅读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  )历经多少磨难,(  )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  )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  )在怎样的境遇里,(  )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cún chún)   气(gú gǔ)   性(bīn  bǐng

    2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3用“____”画出文中的排比句;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4梅花有什么样的秉性?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画上“____”。

    5“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这句话运用______的修辞手法,赞美了梅花_______的特点,借以歌颂中华民族_________的民族精神。

    6梅花与_____________并称为“岁寒三友”。你能写出一首描写梅花的诗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中的“他们”是指 ______________。你能写出几个这样的人吗?

    __________________

  • 12、品析完成练习。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的。

    1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________》中的一个人物形象。

    2严监生的两个指头就是他的语言,他这时可能想说:“________________

    3这句话主要抓住了__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严监生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 13、阅读理解。

    ……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1】文中画“ ”的句子中“发抖”和“心惊胆战”可以看出孩子心里十分______

    【2】第二自然通过对船长____________的描写,表现了他的____________

    【3】用简洁的话概括片段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分析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可以结合孩子的处境、甲板的坚硬、海面情况等考虑)

    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大象跳舞。那是在芭堤雅的东巴乐园,一群大象为人们表演。表演的尾声,也是最高潮,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象群翩翩起舞,观众都拥到了宽阔的场地上,人群和象群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毫无疑问,它们和人一样,陶醉在音乐之中了。这时,它们的表情仿佛也是快乐的。我想,如果大象会笑,此刻所展示的便是它们独特的笑颜。

    1、“观众都拥到了宽阔的场地上。”中“拥”的意思是:(   )

    A.围着  B.人群挤着走   C.抱

    2、这段话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的叙述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群和象群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体现出大象给泰国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人与大象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与理解。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一语未liǎo lē),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zēng céng)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xì jì)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不同( ),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zhāo cháo)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镂金百蝶穿花大红洋锻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儿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管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地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 )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1】请在括号里用“√”给本文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请为文中加点的词语写一个近义词,把它填在旁边的括号里。

    【3】文中“纳罕”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放诞”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4】请用“____”画出对王熙凤侧面描写的句子。

    【5】《“风辣子”初见林黛玉》节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短文通过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物形象。

  • 16、课外阅读。

    失根的兰花(节选)

    十几岁,就在外面漂流,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过。在异乡见过与童年完全相异的东西,也见过完全相同的花草,同也好,不同也好,我总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到渭水滨,那水,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我只感到新奇,并不感觉陌生;到咸阳城,那城,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我只感觉到它古老,并不感觉伤感。我曾在秦岭捡过与香山上同样红的枫叶,在蜀中我也曾看到与太庙中同样的古松,我也并未因而想起过家。我曾骄傲地说过:“我,到处可以为家。”

    然而,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夜里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一根地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我这时才恍然悟出,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就到处不可以为家了。

    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时候才忆起,故乡土地之芬芳与故乡花草的艳丽。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未出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

    我十几岁就无家可归,并未觉其苦,以后,祖国已破,觉出个中滋味了。不是有人说“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吗?我觉得,应该是“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亡”。

    1与“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意思相同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

    2第1自然段中,作者先后到过的地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真的可以到处为家吗?后来作者的思想有了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2自然段中画“____”的说法矛盾吗?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好妖精,按落阴云,在那前山坡下,摇身一变,变作个老妇人,年满八旬,手拉着一根弯头竹杖,一步一声的哭着走来。八戒见了,大惊道:“师父!不好了!那妈妈儿来寻人了!”唐僧道:“寻甚人?”八戒道:“师兄打杀的,定是他女儿。这个定是他娘寻将来了。”行者道:“兄弟莫要胡说!那女子十八岁,这老妇有八十岁,怎么六十多岁还生产?断乎是个假的,等老孙去看来。”好行者,拽开步,走近前观看。那怪物:假变一婆婆,两鬓如冰雪。弱体瘦伶仃,脸如枯菜叶。颠骨望上翘,嘴唇往下别。

    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那怪见棍子起时,依然抖撇,又出化了元神,脱真儿去了,把个假尸首又打死在山路之下。唐僧一见,谅下马来,睡在路旁,更无二话,只是把“紧箍儿咒”颠倒足足念了二十遍。可怜把个行者头,勒得似个亚腰儿葫芦,十分疼痛难忍,滚将来哀告道:“师父莫念了!有甚话说了罢!”

    【1】解释词语。

    莫要胡说:_________________

    断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选自《西游记》中的哪个故事片段? (       

    A.奇緣女儿国

    B.三打白骨精

    C.大战黄袍怪

    【3】短文中,“行者”是指( )。还写了妖精、( )( )这几个人物形象。

    【4】画“____”的句子是对人物的_________描写,“怪物”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后,你认为唐僧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类文阅读

    周庄水韵(节选)

    最近一次去周庄也是春天,然而是在晚上。那是一个温暖的春夜,周庄正举办旅游节,古镇把这天当成一个盛大节日。①古老的楼房和曲折的小街缀满了闪烁的彩灯,灯光倒映在河中,使小河变成一条色彩斑斓的光带。坐船夜游,感觉似进入梦境。船娘是一位三十岁的农妇,以娴熟的动作,轻松地摇着橹,小船在平静的河面慢慢滑行,我们的身后,船的轨迹和橹的划痕留在水面上,变成一片漾动的光斑,水中倒影变得模糊朦胧,难以捉摸。小船经过一座拱桥时,前方传来一阵音乐,水面也突然变得晶莹剔透,仿佛是有晃荡的荧光从水下射出。船摇过桥洞,才发现从旁边交叉的水道中划过来一条张灯结彩的花船,船舱里,有几个当地农民在摆弄丝弦。

    还没有等我来得及细看,那船已经转了个弯,消失在后面的桥洞里,只留下丝竹管弦声,在被木船搅得起伏不平的河面上飘绕不绝……我们的小船划到了古镇的尽头,灯光暗淡了,小河也恢复了它本来的面目,平静的水面上闪烁着点点星光。从河里抬头看,只见屋脊参差,深蓝色的天幕上勾勒出它们曲折多变的黑色剪影。突然,一串串晶莹的光点从黑黝黝的屋脊上飞起来,像一群冲天而起的萤火虫,在黑暗中划出一道道暗红的光线。随着一声声清脆的爆炸声,小小的光点变成满天盛开的缤纷礼花,天空和大地都被这满天焰火照得一片通明。已经隐匿在夜色中的古镇,在七彩的焰火照耀下面目一新,瞬息万变,原本墨一般漆黑的屋脊,此时如同被彩霞拂照的群山,凝重的墨线变成了活泼流动的彩光。最奇妙的,当然是我身畔的河水,天上的辉煌和璀璨,全都落到了水里,②平静幽深的河水,顿时变成了一条摇曳生辉、七彩斑斓的光带,随焰火忽明忽暗的河畔楼屋倒映在水里,像从河底泛起的一张张仰望天空的脸,我来不及看清楚他们的表情,他们便在水中消失。当新的一轮焰火在空中盛开时,他们又从遥远的水下泛起,只是又换了另一种表情。这时,从古镇的四面八方传来惊喜的欢呼,天上的美景稍纵即逝,地上的惊喜却在蔓延……

    我很难忘记这个奇妙的夜晚,这是一个梦幻一般的夜晚,周庄在宁静的夜色中变得像神奇的童话,古镇幽远的历史和缤纷的现实,都荡漾在被竹篙和木橹搅动的水波之中。

    1(整体感知)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文章描述了作者游周庄的所见、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之情。

    (2)文中画“____”的句①中的“光带”指_____________,句②中的“光带”指_________

    2(提取信息)古镇尽头的小河与屋脊在焰火升空前后有何变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在焰火升空前,__________;焰火升空后,___________。作者的感受是________

    3(品读句子)读句子 ,完成练习。

    突然,一串串晶莹的光点从黑黝黝的屋脊上飞起来,像一群冲天而起的萤火虫,在黑暗中划出一道道暗红的光线。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和________描写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

    4(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题目是“周庄水韵”,第2自然段却用大量笔墨描写了焰火,重点不突出。

    B.文章按空间顺序依次写了周庄夜晚岸上、河中、天上和地上的景色。

    C.文章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周庄节日的夜景描写得多姿多彩。

    D.“慢慢”“点点”“黑黝黝”“串串”等叠词的运用,使文章充满了韵律美。

  • 19、课内阅读

    他的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了,二十来岁,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是的,他无疑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

    1本片段节选____的作品《_________》,片段中的“他”是指______

    2“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中的“杀进他的腰”意思是_________

    3你对“‘出号’的大脚”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该片段侧重对人物的______描写,从____________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高大健壮的特点。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写句子。

    (1)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2)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

    (3)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4)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

  • 21、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改为不带引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句子乐园。

    1.把下面句子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把”字句:  

    “被”字句:  

    2.照样子,写句子。

    松鼠有了美丽的家园,快活得叽叽直叫。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表达。

    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了顺利地进入自己心仪的社团,同学们需向负责社团的老师书面介绍自己。你主要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你最大的爱好和特长是什么?可举一个事例具体介绍自己。语句通顺连贯,意思表达清楚。题目自定,字数在4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