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保亭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每组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夜/元 幼/困 B.奉/同 蚂/爆

    C.桃/莹 瓜/ D.田/山 咬/

  • 2、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shāo)  起(qiào)  哞(mōu)    祈(dǎo)

    B.主(ɡù)   头()    牛()     望(tiào)

    C.(chí)   态()    胶(zhān)   牲(chù)

    D.()    羞(kuì)   想(xiá)   泛(làn)

  • 3、选词填空

    守望 守护

    1.在希腊神中,有一位( )天使

    2.( )在牢门边的人们,在等待着再看江姐一眼

    平静 安静

    3.一看到她那样( )的表情。大家都不安起来。

    4.上课了,教室里立刻( ) 下来。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指出下列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再任选一种写一句话。

    (1)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_______

    (2)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                    _______

    (3)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_______

    (4)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_______

    (5)这个字你猜到了吗?它是蜀国的“蜀”。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8分)

    (1)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2)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3)孩子们怎么能理解爸爸的心意呢?    

    (4)春天,花儿绽开了笑脸,鸟儿放开了歌喉。    

     

  • 6、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能知道你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看拼音。写词语

     zhòu

    xiǎo  tǐng

    chuán  cāng

     zhàn

    fēng  sāo

    biāo  zhì

     zō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lóng  zhòng

      jué

    zhū  wèi

     

    chéng  xiàng

      sǎo

    kuáng  bē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8、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随心______欲   运转______

    绞尽______汁   情不自_______

    漫不______心   一本______经  

    兴高____________不作声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

    动物的睡眠

    动物睡眠是为了休息,但,不全是为了休息。

    夏天的傍晚,蝙蝠在院子里,在旷野上空,忽东忽西,忽高忽低地飞翔,它们边飞边捉蚊子、夜蛾等飞虫吃。可是等冬天来临,天气冷了,蚊子、夜蛾死的死,躲的躲,蝙蝠就用睡眠的办法来对付绝粮。冬天来临之前,蝙蝠三五成群地找个昏暗的山洞、屋檐集体睡眠。它们睡觉的方法很有特点,双脚抓住岩石、木棍等东西,成团成簇地倒着睡觉。它昏昏沉沉一睡就是四五个月。待到来年春暖花开时,蚊子、夜蛾活跃了,蝙蝠才伸伸懒腰,打打哈欠,开始新的一年的生活。蝙蝠睡大觉在冬天,所以管它叫冬眠。

    海参也有睡大觉的本事。不过,海参睡眠的季节不是冬天,而是夏天。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海参靠海底的虫子生活。夏天到了,海面上风和日丽,气候火热,在海底过冬的虫子都浮到海面上来了。只会在海底蠕动的海参无法浮上海去追逐虫子,惟-的办法就是睡大觉。海参要睡多长时间呢?一般地说,要睡四五个月,夏天过去了,冬天来临了,原来热烘烘的海面变得寒气袭人,虫子们受不了,又回到海底过冬了。粮食来了,海参也醒过来了。因为海参睡眠的季节在夏天,所以叫夏眠。

    蜗牛这动物更有意思,它动不动就关起门来睡大觉。冬天,它要冬眠,夏天天不下雨,它要夏眠,要是碰上了干旱的年头,二十个月不下雨,蜗牛就冬眠它二十个月。等到天气暖了又下着雨,蜗牛才推开大门,缓慢地伸出身子,背着房子,痛痛快快地逛一逛,饱饱地吃顿。蜗牛真可称得上瞌睡大王了。

    1本文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种动物的睡眠。(3 分)

    2为什么海参需要夏眠呢?请用“   ”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1分)

    3根据文本信息,完成下题:

    ①从文中的描述可以推测蜗牛喜欢_______________的环境?(1分)

    A.高温干燥 B.温暖潮湿 C.低温潮湿 D.任意一种

    ②读了短文,动物睡眠不全是为了休息,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1分)

    A.气候变化   B.习性怪异 C.环境不适   D.食物缺乏

    4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两处过渡句,他们在文中起了作用。(2分)

     

    5这篇说明文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 10、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那只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只大虫却好把两只前zhǎo zhǎ)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梢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zhènɡ zhēnɡ)扎,早没了气力,被武松使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有一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了五七十拳,那只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

    1用“√”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读这段话中带横线的句子,想一想,武松就势把大虫揪住,这里的“势”是指________

    3找出这段话中描写武松打虎的动作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话在文中属第________部分,是按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

    5这段话选自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它的作者是________,你还知道这部名著中的哪些人物(举四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内阅读。

    饿了,也(dé děi)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你们想,妈的命令,(kān kàn)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并且八儿说的饿,也不可靠,不过因为一进(zào zhào)房,就听到那锅子中叹气又像正在呻唤的东西,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的东西罢了。

    【1】在加点字正确读音下面画“——”

    【2】不可靠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奇怪的东西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空城计

    有一次,魏国得知蜀国的西城兵力薄(bó báo)弱,只有两千五百名士兵在城中,就派大将司马懿率(shuài lǜ)领十几万大军前去攻打。以两千五百名士兵抵挡十几万敌人,如同以卵击石,必败无疑。可是诸葛亮要从别的地方调集军队增援又来不及。西城危在旦夕,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一向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身上。诸葛亮也有些犯难,但严(骏 峻)的形势又迫使他必须拿出一个应对的办法来。

    诸葛亮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计策。他命令城内的平民和士兵暂时躲避到一个安全的地方,然后大开城门,等(候 侯)敌人的到来。魏国大将司马懿不久即带兵包围了西城,但令他吃惊的是,本来以为会戒备森严的西城却城门大开,城墙上也看不到一个守卫的士兵,只有二十几个百姓在城门前洒扫。正当他大惑不解的时候,就看到城楼上出现了一个人,正是他的老对手诸葛亮。只见诸葛亮不慌不忙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在一张预先放好的古琴前坐下来,随即悠扬的琴声从城楼上传下来。魏国的将士都愣住了,在大军围城的危急关头,诸葛亮却弹起了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面对开着的城门和弹琴的诸葛亮,老奸巨猾的司马懿竟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他早就知道诸葛亮足智多谋,可诸葛亮胆敢大开城门迎候十几万大军,这太出乎他的预料了。他想,城里必定埋伏了大量兵马。这时,就听得城楼上传来的琴声由舒缓渐渐变得急促起来,仿佛暴风雨就要来临一般。司马懿越听越觉得不对劲,他怀疑这是诸葛亮发出的调动军队反攻的信号,于是急忙下令让他的军队撤退。就这样,蜀国的西城得以保全。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空城计”。(有改动)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读音和不恰当的字。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用蛋打石头,比喻不自量力,自取灭亡。     _________

    2)指危险就在眼前。            _________

    3)深沉地思索。                _________

    3下列对诸葛亮摆“空城计”成功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葛亮知己知彼,思虑周详。

    B.司马懿生性多疑,用兵谨慎。

    C.蜀国的增援军队马上就到。

    D.诸葛亮临危不乱,沉着应对。

    4用“_______”画出文中两处描写琴声的句子,并说说其作用分别是什么。

    第一处:_______

    第二处:_______

    5分别用一个四字词语说说诸葛亮和司马懿各是怎样的人。

    诸葛亮:____________      司马懿:____________

    6下面的歇后语中可能与本故事有关的两句是________

    A.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B.半夜弹琴——暗中作乐

    C.诸葛亮焚香弹琴——故弄玄虚

    D.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1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喜欢《草原》一课中描写草原美丽景色的一个句子是:

    (2)爸爸称赞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 ,它就在哪儿   ,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 ,不管   ,它总是那么直,那么 ,不   ,也不  

    (3) ,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 。这首诗是 代诗人 写的。诗的题目是  

    (4)走进神奇的西部,我们了解了西部的昨天和今天。著名作家   的《草原》描绘了充满诗意的         ,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用作者的话说就是       ;《丝绸之路》再现了两千多年前     的生动一幕;《白杨》运用了 的写法,热情赞扬了边疆建设者 的精神;《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记叙了筑路大军克服   这些困难打通了风火山隧道。

     

  • 14、阅读

    数鳄鱼

    有一天,一只鹿睡着了。河水突然泛滥起来。鹿醒来之后,发现四周全被淹没了,自己被困在一个很小的孤岛上。

    一条老鳄鱼游近小岛对鹿说:“我要吃掉你!”

    “得了吧!”机灵的鹿回答,“你不知道我的肉有毒吗?如果一条鳄鱼吃了我,就会中毒而死。不过要是把我分给一千条鳄鱼吃,那就谁也不会中毒,谁也不会被毒死了。”

    “你休想骗我!”老鳄鱼哪里肯信,仍一步步逼近岸边,“我要吃掉你!”

    “看来,这条小河根本招不来一千条鳄鱼,对吧?”鹿故意装出不屑一顾的样子。

    “瞎说!不就一千条吗?有什么难的!”

    “哼,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老鳄鱼为了争口气,回头把自己的弟兄、儿子、孙子和曾孙们全都招呼来了。

    “噢,”鹿笑了起来,“这里的鳄鱼果真不少!不过,真的有一千条吗?我得亲自数一数,等确定有一千条以后,你们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吃掉我了。”

    “你数吧!”鳄鱼大叫起来,“快点儿!我们都饿坏了!”

    “这样吧,”鹿说,“你们一条挨一条趴在水面上,而且要安静,不然我会数错的。”

    鳄鱼们照办了。它们一条接一条地排着,老长老长的队伍,从小岛一直延伸到河对岸。

    “一、二、三、四……”鹿一边沿着鳄鱼的脊背跳跃,一边数着。当最后跳到河对岸时,它回头对鳄鱼们说:“我原本以为河里只有一条愚蠢的鳄鱼,现在看来,愚蠢的鳄鱼整整有一千条呢!”

    说完,鹿高高兴兴地跳跃着跑进了树林。

    【1】结合语境和阅读经验,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不屑一顾:____________

    心安理得:____________

    【2】读读短文,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再简要概述短文的主要内容。

    (1)鹿说自己有毒—→( )—→( )

    (2)主要内容:____________

    【3】鹿脱险的办法好在哪儿?从中看出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鹿?

    ____________

  • 15、课外阅读。

    泥活

    ①兰瑞老头,坐在厚重的桑木案前,腰板挺直,脖筋绷紧,眼神像锥子似的注视着案子上新捏好的泥活。他手持竹刀,这里抹一抹,那里抹一抹。对这么精巧生动的“武松打虎”,你还有什么可挑剔的?武松左膝镇住大虫的花背,倾全身之力向大虫身上压,右手揪住大虫的耳朵,左手抡拳,那大虫拱起半条身子,悬口吊牙,眼眶眦裂。这会儿冯兰瑞双眉挤在一起,只见他那窄细的瞳仁中有两个香火头般的亮点闪动着,直视自己的这件作品,摇了摇头。片刻之后,他似有所悟,重新拿起床上的竹刀,挑一点紫泥,朝着武松的拳背上三剔两刮,顿时,那拳背上便鼓起几条弯曲的虬筋。于此,A.冯兰瑞的花白胡子里才露出一丝儿不易觉察的笑容,放下竹刀,搓着两手,轻轻地从案边站起来。

    ②孙子冯大刚正好赶集回来。这个矮墩墩的小伙子进了屋,便从大竹篮里提出一瓶通州大曲、一包用荷叶托着的热驴肉。他用手甩了一把流到额上的汗说:“爷爷,这酒这肉你就敞开吃!今儿头一天到集上去开张,你猜怎么着?这宗买卖别提多么快!”

    ③“怎么个快法呢?”冯兰瑞问。

    ④“我刚把‘芮庄泥人冯’的布幌子打出来,篮子里的各色泥人才摆到地摊上,眨眼之间,赶集的人就围了个里外不透,嗬,五十件泥人一下子就卖个精光。好些人都说,泥人冯的手艺二十多年没见了!”

    ⑤“哈哈哈哈!“冯兰瑞老头开怀地笑起来。

    ⑥B.冯大刚一眼瞄见桑木案上的“武松”,忙奔过去,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直起来,反反复复看了又看,乐得眼泪都流出来:“爷爷!爷爷!这是怎么捏出来的!我压根儿没见过这么好的活!”他拉着爷爷两只粗糙的大手,说:“爷爷,下回赶大集,我得把这个也带去。”

    ⑦“带去吧!”冯兰瑞答应了,“摆到地摊上,先让大伙看个够,收摊时随便卖掉就成。”

    ⑧“爷!‘武松’难道不肯帮咱一个忙?”冯大刚忙神秘地靠近爷爷的耳朵说,“今儿个,管理市场的胖老刘蹲到地摊旁,捧起这个瞧瞧,抓起那个看看,爱得简直没治!我把‘武松打虎’带到集上送给他,说不定他能让咱把泥活的价往高里提!”

    ⑨C.马兰瑞眼里一闪一闪的亮光熄灭了。他走到桑木案前,用木滞的眼睛盯着孙子冯大刚,张开的巴掌放到“武松打虎”上面,狠很向下压去。

    【1】第①段文字中,用了两个比喻句写冯兰瑞老人的眼睛,请用“ ”画出来。第一个比喻句写出了冯兰瑞老人的(        ),第二个比喻句写出了冯兰瑞老人的(        

    A.一本正经            B.全神贯注       C.粗中有细     D.精益求精

    【2】读文中画“﹏﹏﹏”的句子,从加点的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

    【3】文中的三个句子分别写出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4】除技艺高超外,你认为冯兰端老人还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

  • 16、成全善良

    李文勇

    那是三月里的一天,我去医院看望一个生病的朋友。

    因为是双休日,等公交车的人很多,在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他的女儿,听他们的对话,是陪老人去医院看病的,正好跟我同路。

    那个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上车。车上早就人满为患,这时一个姑娘站了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来这里坐吧!”可那位老人却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那女儿也说父亲身体硬朗着,站站就到了!

    那个姑娘似乎没想到会这样,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那个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只见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说完,慢慢走到座位前微笑着坐下,那位姑娘流露出笑意,但我发现那个女儿明显不高兴,好像责怪父亲似的。让我看得很疑惑。

    公交车开始加速,突然一下子急刹车,我注意到,那位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某处的不适。我不禁替他暗中庆幸:亏他坐下了,如果一直站着,不知要遭多少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那位老人下车时,不忘向那位姑娘表示感谢。我也下了车,拿出手机准备给朋友打电话,问清他在哪个病室。也正因为我这样停了一停,我才听到了下面这段对话:

    “爸,伤口痛了吧?”

    “一点点吧!”

    “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还要坐!"

    “人家小姑娘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了……”

    我终于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我不禁又想起车上的老人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硬是强忍着原本可以避免的痛楚,成全那个姑娘的善良。

    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

    1从女儿的哪些动作可以看出她对父亲的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文说“让我看得很疑惑”,后文哪句话回答了我的疑惑?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新加坡作者希尼尔的《退刀记》,回答问题。

    干了多年的店员,遇到怪事可真不少。

    就说前些时候吧!一位老妇人来到柜台前,硬说要把东西退回。

    “老太太,这把刀子你已经用了一个时期了,退不得的呀!”

    “可是——可是这把刀子太阴冷,用了令人厌恶心寒!”

    “啍哈,您看看,这类牌子与款式,市面上流行的很啊!”

    “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以前被用来杀过不少人呢。”

    “不可能吧?这是最新设计的。”

    “有,有,杀了人……”

    “您看见了吗?”

    “哦,这——倒没有,我若看见了,我也没命了。”

    “但是,我老伴,还有幼弟①全家是被杀过了!”

    “全家?真的?报警了没有?”

    “没有!不可能的……凶手还歪曲了真相……”

    “哦——

    我不知如何接下去才好。老妇人看到我态度生硬,没有意思接纳她的退货,也就怅(chànɡ)然离开了。

    临走前,我想想,不可能吧!这么一把小刀子,杀不了这么多人。我扯开喉咙问道:“老太太,是在哪儿发生的啊?”

    “南京。”

    “什么?南京街?”

    我蹲下,从柜台里把那种款式的刀子取出,研究了好一阵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是刀锋较光亮了些吧!还有一排小小横行的字样:日本制造。

    (选自《通俗小说报》)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温暖_________ 喜爱_________ 正直__________ 热情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给人物对话加上合适的含有动作或神态描写的提示语,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①“南京。”老妇人________________地回答。

    ②我___________________说:“什么?南京街?”

    【3】老妇人退刀的理由是什么?其根据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妇人是怎样一个人?文章通过什么描写方法来表现她的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   那只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只大虫却好把两只前zhǎo  zhǎ)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jié(  )梢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zhènɡ  zhēnɡ)扎,早没了气力,被武松使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有一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chuí(  )般大小的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了五七十拳,那只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

    1看拼音写汉字。

    2用“——”选择加点字的读音。

    3读这段话中带横线的句子,想一想,武松就势把大虫揪住,这里的“势”是指________

    4找出这段话中描写武松打虎的动作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话在文中属第________部分,是按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

    6这段话选自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它的作者是________,你还知道这部名著中的哪些人物(举四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阅读。

    八岁的高斯发现了数学定理

    ①德国著名科学家高斯(1777—1855)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年幼的他,还不会说话就自己学习计算。在他三岁时的一天晚上,他竟然帮助算工钱的父亲纠正了一个计算错误。

    ②长大后他成为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他在物理的电磁学方面有一些贡献,现在电磁学的一个单位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数学家们则称呼他为“数学王子”。

    ③他八岁时进入乡村小学读书。教数学的老师是一个从城里来的人,觉得在一个穷乡僻壤教几个小孩读书,真是大材小用。而他又有些偏见:穷人的孩子天生都是笨蛋,教这些蠢笨的孩子念书不必认真,如果有机会还应该处罚他们,使自己在这枯燥的生活里添一些乐趣。

    ④这一天正是数学教师情绪低落的一天。同学们看到老师那抑郁的脸孔,心里畏缩起来。

    ⑤“你们今天替我算从1加2加3一直到100。谁算不出来就罚他不能回家吃午饭,老师讲了这句话后就一言不发地拿起一本小说坐在椅子上看去了。

    ⑥教室里的小朋友们拿起石板开始计算:“1加2等于3,3加3等于6,6加4等于10……”一些小朋友加到一个数后就擦掉石板上的结果,再加下去,数越来越大,很不好算。有些孩子的小脸孔涨红了,手心、额上渗出了汗来。

    ⑦还不到半个小时,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老师,答案是不是这样?”

    ⑧老师头也不抬,挥着手,说:“去,回去再算!错了。”他想不可能这么快就会有答案了。

    ⑨可是高斯却站着不动,把石板伸向老师面前:“老师!我想这个答案是对的。”

    ⑩数学老师本来想怒吼起来,可是一看石板上整整齐齐写了这样的数——5050。他惊奇起来,因为他自己曾经算过,得到的数也是5050,这个8岁的小鬼怎么这样快就得到了这个数值呢?

    高斯解释他发现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古时候希腊人和中国人用来计算级数1+2+3+…+n的方法。高斯的发现使老师觉得羞愧,觉得自己以前目空一切和轻视穷人家的孩子的观点是不对的。他以后也认真教起书来,并且还常从城里买些数学书自己进修并借给高斯看。在他的鼓励下,高斯一直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成了著名的数学家。

    1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第③—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些孩子的小脸孔涨红了,手心、额上渗出了汗来”,这样写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老师头也不抬就说高斯算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文中的高斯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不改变句意,修改下面的病句。

    你去劝劝他,过去的往事就不必再提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修改病句。

    (1)我的家乡是山东人。

    (2)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改进了自己的缺点。

    (3)今年,我在邮局订了《少年文艺》、《童话大王》、《百家作文指导》和《小学生学习报》等报纸。

     

    (4)市场上的水果真多啊!有苹果、葡萄、西红柿、香蕉、西瓜等。

     

    (5)海洋里有各种各样的鱼,有带鱼、有黄鱼、有鳗鱼、还有鲸鱼。

     

    (6)这个深深美好的想法印在我的脑海里。

     

    (7)爸爸触景生情,想起许多过去的陈年往事。

     

    (8)他怀着甜蜜的盼望进入了梦乡。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天地

    题目:一次 的实验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注意作文内容要具体,条理要清晰,中心要突出,语句要通顺,字数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