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这段话运用的描写方法是( )
A.语言和神态
B.语言和心理
C.动作和心理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狐零零 恍然大梧 烟波浩渺 B.澄澈 相映成趣 美妙绝纶
C.旖旎 乐不可支 茂林修竹 D.巍峨 顾而乐之 碧波万倾
3、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不但……而且……,即……又……
(1)( )我经常去探望小鸟的家庭,从( )不做破坏它们家庭幸福的事
(2)( )青鸟的鸣叫声中,婉转地报着春的消息,( )西方人以青鸟为快乐的象征。
(3)小鸟们( )美丽,( )可爱。
(4)我( )不破坏鸟儿家庭幸福,( )保护鸟儿们,不让别的孩子们来捉鸟。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凉州词》是_____描述______的代表作。前两句用大笔写意的手法,刻画了______。
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作者是_______朝诗人__________,这首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对沦陷区百姓的痛苦极大的同情,对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4.《军神》一文通过记叙德国医生沃克为一位拒绝使用麻醉剂的病人开刀摘除坏死的眼球,病人的表现堪称“军神”的故事,高度赞扬了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的精神。
5、长坂一战中,被魏将军程昱称为“万人敌”的是(________)。
6、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______)
2.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______)
3.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______)
4.我从一个清冷的黄昏开始写,以月亮的美丽皎洁和周围人的嬉笑,来反衬一个受委屈的小女孩的孤独和寂寞。(______)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________,又像在呼唤未归的____________;后到的鸟与林中的鸟__________,边飞边鸣,很快找到自己栖息的_______,与熟悉的伙伴_________。 出自课文《__________ 》,作者是________ 。
2.《早》记叙的是著名作家鲁迅的故事,他的原名是________,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刻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许多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
3.长征是一段英雄史诗,伟大领袖毛泽东写下了许多歌颂长征的诗词,如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天高云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用“藏”组词,然后填入合适的句子里。
(1)我一直(______)着外祖父送我的墨梅图。
(2)这个小屋是用来(______)杂物的。
(3)我爷爷喜欢(______)竹雕艺术品。
9、阅读
儿子
儿子是两年前在边防牺牲的。每年到了那一天,老人都要办几样菜,对着云南方向摆下,洒下几杯鸭溪窖酒。这是儿子生前最爱喝的, 老人一直没有掉泪,这是典型的山民性格:坚毅、强悍。
每月都要收到来自云南边防的汇款贰拾元,两年了。最初只有汇款,后来,有一次老人实在忍不住,让邻居给这个自称“解(xiè) 为民”的同志写了一封信。解为民看了信,知道老人家的难处是孤独, 于是老人便月月都又收到一封信。嘘寒问暖,也谈部队生活及自己的婚事,每封信的落款,都端端正正地写着:您的儿子。老人满意了: 这不是真正的父子关系吗?老人的心温暖了。
__,这两个月来,_______汇款照样来,_______信_______中断了(汇款上的笔迹也很陌生)老人焦虑不安,他凭直觉感受到,一定发生了意外的事。
老人揣上积攒起来准备给“儿子”办彩礼的钱,登上了去云南的火车。部队把他带到了一个松林环绕的地方,那里并排筑着两座烈士墓,一座是亲生儿子的,一座是“儿子”的。
【1】在第 3 自然段的横线上依次填入关联词是( )。
A.虽然 然而 但 却
B.于是 虽然 却 但
C.可是 虽然 但 却
D.可是 如果 但是 就
【2】标题中的“儿子”是指( )
A.老人的亲生儿子。
B.自称“解为民”的同志。
C.老人的亲生儿子和“解为民”。
【3】本文的主人公是_______,对主人公的刻画运用的方法是(______)。
A.正面描写
B.侧面描写
C.正面侧面相结合
D.动作和心理描写
【4】你对文中的“儿子”是怎样评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老家(节选)
孙犁
前几年,我曾诌过两句旧诗:“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最近几天,又接连做这样的梦:要回家,总是不自由;请假不准,或是路途遥远。有时决心起程,单人独行,又总是在日已西斜时,迷失路途,忘记要经过的村庄的名字,无法打听。或者是遇见雨水,道路泥泞;而所穿鞋子又不利于行路,有时鞋太大,有时鞋太小,有时倒穿着,有时横穿着,有时系以绳索。种种困扰,非弄到急醒了不可。
人对故乡,感情是难以割断的,而且会越来越萦绕在意识的深处,形成不断的梦境。
那里的河流,确已经干了,但风沙还是熟悉的。屋顶上的炊烟不见了,灶下做饭的人,也早已不在。老屋顶上长着很高的草,破陋不堪。村人故旧,都指点着说:“这一家人,都到外面去了,不再回来了。”
我越来越思念我的故乡,也越来越尊重我的故乡。
【1】解释下列词语。
桑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萦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1自然段详细描写了各种各样的梦境,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为了更好地表现作者对故乡难以割舍的思念。
B.表现了作者不能回到故乡的烦躁心情。
C.思乡之情萦绕在意识的深处,自然会形成不断的梦境,这样写使文章更生动、真实。
【3】从选文中对故乡河流、风沙、屋顶等的回忆可以看出,作者回忆故乡时有一种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祖父的园子》选段,完成练习。
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把菜种盖上,反而把它踢飞了。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是的。”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1】下面四字词语能形容祖父大笑的一项是( )。
A.哄堂大笑
B.眉开眼笑
C.开怀大笑
D.笑逐颜开
【2】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夸张
【3】选文写了“我”在祖父的园子里 、 、 和 等几件事,由此可以看出“我”在祖父园子里 。
【4】“这不是一样的吗?”这句话中“我”认为_____和_____是一样的,说明了“我”因年龄小而________________。
【5】选文中多次写到祖父的笑,下面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出了祖父在园子里的劳动本领高超,瞧不起“我”。
B.写出了祖父老实、没有脾气,这是对“我”的一种溺爱。
C.写出了祖父的和善与富有爱心。
D.说明祖父生活很乐观,每天总是笑眯眯地劳动。
12、阅读
我爱小院
一走进我家的大门,就会看见一个小小的院子。我在它的怀里长大,深深地爱着它。
它( )小,( )一年四季富有迷人的色彩。春天,万物复苏,院中的蔷薇花用一片翠绿向我们报告春天的信息。爬山虎也不甘示弱,舒展开黄绿眉眼的小芽,带来了满墙的新绿。美人蕉像一个亭亭玉立的绿衣少女迎来了夏天,在暖风中向我点头。金秋,秋菊迎风怒放,金黄的、墨绿的,一株株、一盆盆,装点着院子。一阵秋风吹来,喜树的叶子纷纷扬扬地掉下来,像一只只金蝴蝶在翩翩起舞。寒风送来了冬爷爷和雪姑娘,院子里披上了白毯,树枝上开出了朵朵白花。小院给我以美的享受。
小院的怀中生活着许多有趣的小生命:在枝头打架的白头翁,在墙壁上散步的壁虎,贪婪地从墙壁缝里伸出小脑袋的老鼠……妈妈常把这些小动物编在一起,讲成一个个我所喜爱的童话故事。
每年春天,爸爸总要爬上高高的喜树、女贞树,去整理树枝,左邻右舍的小伙子们常跑来帮忙,家边说边干,好热闹。每当腊梅飘香的时候,我们总选出几枝怒放的送给邻居们,大家一起享受这迷人的清香。小院( )充满着欢声笑语,( )使我懂得邻里互助友谊深。
如今,虽然我长大了,即将成为一名中学生,要投入到广阔天地的怀抱中去, 。
【1】根据短文的题目,联系文章内容,把文章的结尾补充完整。
【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到文中的括号里。
不但……而且…… 如果……就……
不是……而是…… 虽然……但是……
【3】用“//”给文章分段。
【4】用波浪线画出文章第二自然的中心句,这段话主要用( )和( ) 修辞手法来描写景物。
【5】用“摘录法”概括第2、3、4自然段的段意。
第2自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自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自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脸了。
(1)楚王在招待来使的宴席上,为什么会有囚犯出现? ________
(2)“楚王笑嘻嘻。”这是一种怎样的笑?________
(3)回忆课文内容,晏子是怎样反击楚王和大臣们对齐国的侮辱的?________
(4)你认为楚王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
14、快乐阅读
长城砖(节选)
“是的,是的!”一个尖嗓子的男孩兴奋地喊道,“我们的历史老师也说过,万里长城是人类智慧和创造的里程碑!”
长城砖啊 我们看到了你 就仿佛看到了祖国 一对老华侨互相搀扶着走过来 热泪盈眶地说 你坚强 刚毅 庄重 包藏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灵魂 你是世界上最光荣 最壮观 最可宝贵的砖啊!
匣子里的长城砖,听着人们热烈的赞美,由惊讶而深思: “啊——我们往往只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真正价值,才妄自菲薄;只是因为不知道自尊,才失去了尊严啊!”
【1】给文中的第2节填上确切的标点符号。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软弱(________) 随便(________) 渺小(________) 耻辱(________)
【3】“盈”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 部,用笔画查字法共有 (_____) 画。
“热泪盈眶”的“盈” 是 (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文中用“热泪盈眶”一词是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
长城砖听着人们的赞美,悟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15、参观完后,奇奇有了颇多感悟,他找到了一篇能体现他的感悟的文章,请你阅读。
笔尖上的中国
佚名
①点、横、竖、撇、捺,一笔一画,这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方块字。一个个方块字,就像一块块青砖绿瓦,构筑了我们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
②一个个方块字是多么神奇,把山川河流、日月星辰、天地万物囊括其间:一个“水”字,撇捺之间流淌着水的灵动与韵律;一个“山”字,①_________________;苍翠欲滴遮天蔽日,那是“森”字;②_________________,那是“众”字……千百年的风俗礼仪、哲学思考、审美意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几乎都隐藏在一个个汉字之间。
③方块字滋养了一群淳朴多情的女子和后生,培养了华夏儿女诗性的智慧。几十个汉字组在一起,便是意蕴丰沛的诗歌;几千个、几万个汉字组在一起,便是荡气回肠的故事。这些富有魅力的文字,静立着青瓦白墙,奔跑着羊肥马壮,炫耀着雍容华贵,心痛着骨肉分离……在这字与字、词与词之间,传递出的已不是一种简单的信息,而是人类的种种美妙情感。
④方块字证明了文明古国瑰丽雄健的生命力,描绘着中华文化举世无双的身姿。当古埃及文明在波斯帝国的铁蹄下呻吟的时候,当古巴比伦文明在风沙交加的侵蚀下消失的时候,当古印度文明在异族文化的蚕食下迷路的时候,只有华夏文明傲然挺立。不管历史如何发展变化,汉字公正、永恒地记录下了历史的每一步足迹,记录着美丽中国涅槃的历史。
⑤然而,今天,当我们侧耳倾听汉字的脉搏,不免会心痛叹息:许多人习惯了在键盘上“拼写”,体会不到笔尖在纸面划过时的优雅和洒脱,赏玩不到挥毫泼墨的点画与章法,“提笔忘字”成为文字发展现阶段的困扰……我们发现,汉字和我们的生活似乎渐渐有些脱节。
⑥汉字,一旦远离了我们的笔尖,失去有温度有力度的书写过程,只剩下单调的敲击和僵硬的结果,人们不知道笔顺,不知道汉字的横平竖直、一撇一捺的美妙,更不能体会汉字中蕴藏的奥妙,那么,我们的文化危机也将要浮出水面,汉字赖以生存的根基就到了濒临被毁掉的边缘。这就意味着我们赖以生存、传承的精神家园将会土崩瓦解,那将是多么可怕的未来!
⑦中华民族之所以五千年来长盛不衰,源于我们的文化基因——汉字。传承中华文化,需要汉字这一载体。因此,我们呼吁文化的回归,让那些从我们笔尖流淌出来的文字,如同生命跳动的脉搏,在神州大地上生生不息!
(文章有删减)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句式整齐,增强了语言的气势美,表达了作者对汉字由衷的赞美。
B.第⑤段紧承上文,通过“然而”笔锋一转,用“侧耳倾听汉字的脉搏”形象地开启了下文内容。
C.文末呼吁了文化的回归,提醒我们拿起笔体会从笔尖流淌出来的文字中蕴藏的奥妙。
D.文章主要运用了叙述和抒情的表达方式,用倒叙的方式叙写了汉字深厚的文化内涵。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意蕴丰富,富有表现力,请你进行赏析。
句子:一个个方块字,就像一块块青砖绿瓦,构筑了我们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
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第②段的相关内容,在横线上补写出句式相同的句子,使语意前后连贯。
一个“水”字,撇捺之间流淌着水的灵动与韵律;一个“山”字,①____________;苍翠欲滴遮天蔽日,那是“森”字;②____________,那是“众”字……
【4】第④段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请你具体赏析,体悟汉字的魅力。[语文要素:感受汉字的趣味,了解汉字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第⑤段提出了我们现在面临的“提笔忘字”的现象,请从你的角度发出你的倡议。(8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阳光下的守望
①我见过一个母亲, 一个阳光下守望的母亲。母亲就站在七月炙热的阳光下 翘首望着百米外的考场,神色凝重 。A.母亲脸上早已流淌着豆大的汗珠, 汗水将她的衣衫浸得水洗一样,她的略带些白的头发 凌乱地贴在前额 上。母亲就这样半张着嘴,一动不动地盯着考场,站成一尊雕像。
②树荫下说笑的家长停止了说笑,他们惊讶地望着阳光下的母亲。有人劝母亲挪到树荫下,B.母亲神情肃然的脸上挤出浅浅的微笑,说道:“站在这里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考场,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孩子。”
③没人笑她痴,没人笑她傻,也没有人再劝她。
④烈日下守望的母亲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就又目不转睛地盯着考场了。C.不知过了多久,也许半个小时,也许一个小时,母亲像摊软泥一样瘫在了地上。 众人一声惊呼后都围了上去,看千呼万唤后仍是昏迷不醒,便将她抬到学校大门口的医务室里。
⑤听了心跳,量了血压,挂了吊针,母亲仍然紧闭着双眼,经验丰富的医生 微笑着告诉众人:“看我怎样弄醒她。”
⑥医生附在母亲耳边,轻轻地说了句:“学生下考场了。”
⑦D.母亲猛地从床上坐起来,拔掉针头,下了病床:“我得赶快问问儿子考得 怎么样。”
⑧我常常将这个真实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学生说,这个故事抵得上一千句枯燥无味的说教。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守望:______________
炙热: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A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
【3】文中哪一处描写最让你感动?用“﹏﹏﹏”画出来,并说明为什么感动。
_____________
【4】你觉得母亲在阳光下守望的是什么?把你的想法写下来。(不少于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理解。
别了,我爱的中国(节选)
船慢慢地向前驶着,沿途停着好几只灰色和白色的军舰。不,那不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
两岸是黄土和青草,再过去是地平线上几座小岛。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儿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一片金光。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我不忍离了中国而去,更不忍在这个大时代中放弃自己应做的工作而去。许多亲爱的勇士正在用他们的血和汗建造着新的中国,正以满腔热情工作着,战斗着。我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
然而,我终将在这大时代中工作的,我终将为中国而努力,而贡献我的身、我的心。我离开中国,为的是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的武器。暂别了,暂别了,在各方面斗争着的勇士们,我不久将以更勇猛的力量加入你们当中来!
当我归来的时候,我希望这些帝国主义的军舰都不见了,代替它们的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伟大的中国舰队。如果它们那时候还没有退出中国海,还没有被我们赶出去,那么,来,勇士们,我将加入你们的队伍,以更勇猛的力量,却驱逐它们,毁灭它们!
【1】用“——”画出短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再照样子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朗读画“——”的语句,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愤慨 B.激动 C.憎恨
【3】短文中“我”为什么要离开中国?
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我这样不负责任的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作者觉得自己在这样的大时代,不能为祖国工作,还被迫离开祖国,内心对祖国充满了愧疚之情。
B.作者不是一个罪人,他这样做是为了以后更好地报效祖国,突出了他爱国之心。
C.祖国危难之际,选择离开就是历史的罪人。
【5】“别了,我的中国”一共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
【6】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练习。
家乡的小河
①在我家院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
②小河是娴静的,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红色的花、绿色的树;小河又是活泼可爱的,层层獜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舞蹈,舞姿优美得就像天空中飘扬的七彩绸。
③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绚丽的晨曦中,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着她周围的新鲜东西。这时水绿得像玉,霞红得似胭脂,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
④太阳爬上了树梢,把自己的身躯映在河水中,欣赏着自己火红的脸庞。一群白鹅开始了“曲项向天歌”“红掌拨清波”的嬉戏。鱼儿凑趣地跳跃着,翻起了一个个跟头,顿时河面上鳞光闪闪。
⑤夕阳西下,太阳把余晖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是红,那处是绿,又一阵风来,倒映在水中的两岸成排的桑树、桃树,都乱成灰暗的一片,像醉汉,可一会儿又站定了。
⑥小河的夜晚可静啦,喧闹了一天的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到空中,对着她照镜子。这时,寒风肆意地扫着河岸上的小草,发出一阵窸(xī)窸窣窣(sū)的声响。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汪汪的狗叫声,此时的小河更挣、更清。
⑦家乡的小河啊,你真美!
【1】给文中词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轻掩 ①遮盖;②关;③乘人不备。_____
凝固 ①结实,牢固;②坚硬;③坚决地;④本来。_____
【2】短文第③—⑥段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
【3】认真读第②段,用“ ”画出描写小河静态的部分;用“﹏﹏﹏”画出描写小河动态的部分。这样动静结合的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4】文中多处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哪句话让你印象深刻?请写下来并说明理由。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歪儿
冯骥才
①那个暑假,总是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因为我又听到歪儿那尖细的召唤声:“来玩踢罐电报呀——”
②“踢罐电报”是那时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它的玩法简单:先是在街中央用白粉粗粗画一个圈儿,将一个空洋铁罐儿摆在圈里,然后大家聚拢一起“手心手背”分批淘汰,最后剩下一个人坐庄。坐庄可不易,他必须极快地把伙伴们踢得远远的罐儿拾回来,放到原处,再去捉住一个乘机躲藏的孩子顶替他,才能下庄。他一边要捉人,一边还得防备罐儿再次被踢跑,这真是个苦差事。
③最苦的还要算是歪儿!他站在街中央,寻着空铁罐左顾右盼,活像一个蒸熟了的小红薯。他细小,软绵绵,歪歪扭扭;眼睛总像睁不开,薄薄的嘴唇有点斜,更奇怪的是他的耳朵,明显的一大一小。由于他身子歪,跑起来就打斜,玩踢罐电报便十分吃亏。可是他太热爱这种游戏了,他宁愿坐庄,宁愿徒自奔跑,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大家玩的罐儿还是他家的呢!只有他家才有这种装芦笋的长长的铁罐,立在地上很得踢,如果没有这宝贝罐儿,说不定大家嫌他累赘,不带他玩了呢!
④我家刚搬到这条街上来,我就加入了踢罐电报的行列,很快成了佼佼者。这游戏简直就是为我发明的——我身高腿长,跑起来真像骑摩托送电报的邮差那样风驰电掣。尤其是我踢罐儿那一脚,“啪”的一声过后,只能在远处朦胧的暮色里去听它丁零当啷的声音了,要找到它可费点劲呢!这时,最让大家兴奋的是瞅着歪儿去追罐儿那样子,他一忽儿斜向左,一忽儿斜向右,像个脱了轨而瞎撞的破车,逗得大家捂着肚子笑。当歪儿正要发现一个藏身的孩子时,我又会闪电般冒出来,一脚把罐儿踢到视线之外,可笑的场面便再次出现……就这样,我成了当然的英雄,得意非凡;歪儿怕我,见到我总是一脸懊丧。天天黄昏,这条小街上充满着我的迅猛威风和歪儿的疲于奔命。终于有一天,歪儿一屁股坐在白粉圈里,怏怏无奈地痛哭不止……他妈妈跑出来,朝他叫着骂着,拉他胳膊回家。这愤怒的声音里似乎含着对我们的谴责。我们都感觉自己做了什么不好的事,默默站了一会儿才散。
⑤歪儿不来玩踢罐电报了。他不来,罐儿自然也变了,我从家里拿来一种装草莓酱的小铁罐,短粗,又轻,不但踢不远,有时还踢不上,游戏的快乐便减色许多。那么失去快乐的歪儿呢?我望着他家二楼那扇黑黑的玻璃窗,心想他正在窗后边眼巴巴瞧着我们玩吧!这时忽见窗子一点点开启,跟着一个东西扔下来。这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那么熟悉,那么悦耳,那么刺激,原来正是歪儿那长长的罐儿。我的心头第一次感到被一种内疚深深地刺痛了。我迫不及待地朝他招手,叫他来玩。
⑥歪儿回到了我们中间。
⑦一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大家并没有商定什么,却不约而同、齐心合力地等待着这位小伙伴了。大家尽力不叫他坐庄;有时他“手心手背”输了,也很快有人情愿被他捉住,好顶替他。大家相互配合,心领神会,做假成真。一次,我看见歪儿躲在一棵大槐树后边正要被发现,便飞身上去,一脚把罐儿踢得好远好远,解救了歪儿,又过去拉着他,急忙藏进一家院内的杂物堆里。我俩蜷缩在一张破桌案下边,紧紧挤在一起,屏住呼吸,却互相能感到对方的胸脯急促起伏,这紧张充满异常的快乐啊!我忽然见他那双眯缝的小眼睛竟然睁得很大,目光兴奋、亲热、满足,并像晨星一样光亮!原来他有这样一双又美又动人的眼睛。
⑧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双眼睛,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点亮。
【1】第二自然段中的“苦差事”指的是( )
A.玩踢罐电报游戏
B.手心手背分批淘汰
C.将铁罐儿摆在圈里
D.在踢罐电报游戏中坐庄
【2】第四自然段中“可笑的场面”指的是( )
A.“我”跑起来像邮差那样风驰电掣
B.歪儿被他妈妈叫骂着扯回家
C.歪儿忽左忽右斜着身子追铁罐
D.歪儿坐在白粉圈里痛哭不已
【3】“一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这句中,为什么说这变化是“奇特又美好”的?( )
A.因为原来歪儿一直要坐庄,现在大家尽力不叫他坐庄。
B.因为有时他“手心手背”输了,也很快有人情愿被他捉住,好顶替他。不像以前那样欺负他。
C.因为大家在游戏中不但不欺负他,而且尽量给予他关爱和尊重,这是一种善良,是一种悔过。
D.失去歪儿,我们的铁罐不好玩,游戏就没那么快乐。所以歪儿回来后,大家有一种失而复得的喜悦。
【4】“我忽然见他那双眯缝的小眼睛竟然睁得很大,目光兴奋、亲热、满足,并像晨星一样光亮!原来他有这样一双又美又动人的眼睛。”这句话的言下之意是( )
A.歪儿那双眯缝的小眼睛可以睁得很大。
B.歪儿身体残疾,但有一双又美丽又动人的眼睛,我以前没有在意,现在和他躲在一起,靠得很近,就发现了。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要善于发现。
C.我们不再欺负歪儿,而是给予他关爱和尊重。爱和关怀点亮了歪儿的眼睛。
D.我的帮助让歪儿很快乐,所以眼睛很光亮、很动人。
20、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小艇穿过石桥。(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夏天的夜晚,池塘里的青蛙叫个不停。(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王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诸葛亮对鲁肃说:"我来请你一起去取箭。”(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江上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把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
(1)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伯承的意志无比坚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甜甜想要写一首有关童年的诗歌放在校报的特刊栏目中,请你仿照格式帮她续写。
童年
童年, 是一首动听的歌, 我用细嫩的小手, 将一个个音符串联成一首歌; |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3、习作展示。
我们是中国人,从小学习汉字,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很多有趣的事,令人难忘。现在请把你和汉字的故事写下来。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