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扬州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圈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中改正过来。

    (1)它们沉默地站着,等侯人们的安排。(  )

    (2)双峰的驼背上,每匹都驼着两麻袋煤。(  )

    (3)骆驼带着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就不敢侵犯了。(  )

    (4)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翠。(  )

    (5)热气溶入干冷的空气中。(  )

     

  • 2、下列关于“怎样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人公,如读到“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要容易得多”一句时,可以把自己当成句中的孩子,感受捉知了的乐趣。

    B.可以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体会到的情感表达出来,如“几千年来……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是外祖父对“我”的教育,朗读时要读得铿锵有力、语重心长,读出外祖父对后辈的期望。

    C.抓住文中直接抒发情感的关键句,感受作者的情感,如“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这句话直接写出了舒适、悠然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向往。

    D.通过具体的描述来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如《祖父的园子》中,从描写蜜蜂、蝴蝶、黄瓜等的句子中,能体会到作者的自由开心,感受到作者对祖父和园子深沉的爱与怀念。

  • 3、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部的一项是( )

    A.污(zhàn) 刻(juān) 跄(liàng) 恐(hè)

    B.窕(yáo) 轻(miè) 胎(pī) 迫(jiǒng)

    C.持(jìng) 弓(nǔ) 壳(bàng) 杆(wéi)

    D.澈(chéng) 顽(liè) 泛(làn) 污(huì)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给下面的文字加上标点符号。

    报摊上的报纸种类很多__其中我最喜欢读__足球报__因为它里面内容丰富__精彩__我付钱买了一份__摊主问__你还要其它报纸吗__谢谢__不需要__我摇了摇头说__

  • 5、组词并填空。

    __________   甲_____

    __________   开_____

    1.我的梦想是长大以后能_____世界。

    2.五一期间我们全家去坐了____在海上航行。

    3.哪些_____秀真的很好看。

    4.在动物园玩真的很____

    5.这个_____真的很大,又很小。

    6.在____上我望着平静的大海。

  • 6、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 ﹚ ﹙ ﹚   ﹙ ﹚

     

    ﹙ ﹚ ﹙ ﹚ ﹙ ﹚

     

    ﹙ ﹚ ﹙ ﹚ ﹙ ﹚

     

  • 7、练习课文,理解下列词语。

    殿后:

    委屈:

    燃眉之急:

    饥寒交迫:

     

  • 8、关联词语填空:

    (1)我国(   )地大物博,(   )有永远值得引以为荣的悠久历史和文化。

    (2)( )明天早上下雨,我们(   )要坚持去上学。

    (3)邻居王奶奶( )年近七十岁了,(   )她耳不聋眼不花,精神可好了。

    (4)( )你现在还不努力学习,那么将来( )无法承担建设我们伟大祖国的使命。

    (5)( )我们整天毫无意义的玩耍,还(   )利用课余时间多看看课外书呢?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

    毛主席的亲情观

    毛主席曾把处理亲情问题概括为三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毛主席的这三原则为共产党人的亲情观作了最好的诠释,给世人树立了光辉典范。

    毛主席身体力行,在处理亲情方面率先垂范。其他不说,单说对于其爱子毛岸英的严教,就令人感慨万千。

    1946年初,毛岸英从苏联回到延安。离别十多年的父子团聚,当然是很高兴的。可是毛主席并没有把岸英留在身边。他对岸英说:“你在苏联大学毕业了,还参加过苏联的卫国战争,可是你还没有上过中国这个革命大学。你对中国的情况了解得很少,缺乏实践,这一课应当补上。你应该到农村去拜农民为师,在那里可以学到在外国学不到的许多有益的东西。”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拉开序幕,毛主席东为了送毛岸英上前线,生怕彭老总不同意,备下家宴,为子 “求情”报名。当听到爱子牺牲的消息时,毛主席说“谁叫他是毛主席的儿子。”

    亲情是血浓于水的情,是最深厚的情感,人人都有亲情。毛主席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献出了6位亲人,他更需要亲情,他爱自己的亲人,但是他更爱人民,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人民的利益,他可以舍弃自己的一切,这是最伟大的亲情观,有什么比这更高尚,比这更动人。(有删改)

    【1】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1)率先垂范: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感慨万千: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短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解释——( )    榜样——( )

    抛弃——( )    知道——( )

    【3】毛主席处理亲情问题的三原则是什么?请用“_____”在短文中画出来。

    【4】短文写了毛主席对于爱子毛岸英严教的哪两件事?请用最简短的语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请把你的感受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三顾茅庐

    ①刘备非常仰慕诸葛亮的才干,想请他帮助自己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一天,刘备同关羽、张飞来到隆中,找到了卧龙冈诸葛亮住的茅草屋。刘备上前敲门,里面走出一个书童,说:“先生今天早晨出门了。”刘备问:“上哪儿去了?”书童说:“不知道上哪儿去了。”刘备又问:“什么时候回来?”书童说:“那更说不定了。或者三五日,或者十几天,没准儿。”刘备、关羽、张飞失望地回去了。

    ②回到驻地新野,刘备派人去隆中打听。过了几天,得到回报,说诸葛亮回来了。刘备叫人立即备马。张飞说:“一个村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刘备斥责他:“胡说!孔明(诸葛亮字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呢?”刘备上马出门,关羽、张飞也只好骑马相随。当时正是数九寒天,雪花纷飞。张飞埋怨说:“天寒地冻,还是回新野避避雪吧!”刘备说:“我冒着风雪正是为了让孔明知道我的诚意。你怕冷,自己回去吧!”张飞只得跟着走。三人冒雪走到卧龙冈,刘备轻叩柴门,开门的还是上回那个书童。可是,家中只有诸葛亮的弟弟在读书,诸葛亮被人请走了,三人只得怏怏而回。

    ③时间过得好快,寒冬刚过,早春来临。刘备打算三访孔明。关羽、张飞都不耐烦了。张飞说:“哥哥不用去了,我用一条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就是了。”刘备大声斥责说:“你怎么如此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只让云长同我一起去。”张飞说:“既然二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刘备说:“你一起去也行,但要懂得礼节。”张飞满口答应。

    ④三人第三次到了隆中,离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备就下马步行。刘备走到柴门前,刚一敲门,那书童又出来了。书童告诉刘备,先生正在睡午觉。刘备吩咐两个弟弟在门外等着,自己轻轻走过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台阶下等孔明醒来。关羽、张飞在门外站了好久,张飞气极了,对关羽说:“这个先生怎么这样傲慢!等我到草屋后面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关羽一再相劝,张飞才没放火。

    ⑤又过了好长时间,诸葛亮才睡醒。刘备赶紧下拜说:“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谒()见,都没有遇到。”诸葛亮忙答礼说:“将军光临草舍,没有及时迎接,实在惭愧。”两人礼让一番后,就坐在草堂上,边喝茶边谈论国家大事。

    ⑥刘备听了诸葛亮关于当时形势的一番精辟见解后,更加敬佩诸葛亮了,他恳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创立大业。诸葛亮看到刘备三顾茅庐,又肯虚心求教,就答应了。后来,诸葛亮辅佐刘备,打了许多胜仗,奠定了蜀国的基业。

    【1】根据所给解释找出文中相应词语,填在括号内。

    ①不满意,闷闷不乐地回去。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形容天气非常寒冷。__________________

    ③比喻诚心地邀请别人。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主要通过对张飞的__________描写,突出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

    【3】文中第②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____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短文内容,对刘备的性格特征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求贤若渴,礼贤下士

    B.有政治抱负但性格懦弱

    C.没有主见,卑躬屈膝

    【5】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芳草地。

    选文一  民国元年,一位打山东来的摔跤手成了无敌手。那摔跤手个子大赛面墙,肩厚似牛臀,臂粗如大腿,光头圆脸冒红光;浑身的肌肉一使劲,好比上上下下到处肉球,再动两下,肉球满身乱滚。这小子拿手的本事是摔跤时,两手往对手肩上一搭,就紧紧抓住,腰一给劲,就把对手端起来。你两脚离地使不上劲,他胳膊长你踢不上他,你有再好的跤法也用不上。他呢?端着你一动不动,你再沉再重也没他劲大。等你折腾够了,他把你往地上一扔,就赛给他玩够的小小狗,扔在一边。据说他这手是从小练的一个怪招:端缸。

    选文二  这怪人在街头站了一会儿,忽然打腰里掏出一个小纸盒,从里边抽出一根一寸多长的小细木棍儿,棍儿一头顶着个白头。他举起小木棍儿,从上向下一划,白头一蹭衣褂,嚓地生出火来,把木棍儿引着,令街上的众人一大惊,不知怪人这小棍儿是嘛奇物。怪人待手里的小木棍儿烧到多半扔在地上,跟着从小盒再抽一根,再划,再生火,再烧,再扔。就这么连划了十多根,表演完了,嘛话没说,扬长而去。

    从此天津人称怪人这种“一划就着”的玩意儿叫“自来火”。

    1借助表格梳理文章内容。

    选文一的主要人物是山东小子,主要的描写方法是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奇怪”之处是________

    选文二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主要的描写方法是____________,“奇怪”之处是怪人点“自来火”。

    2选文一中,“肩厚似牛臀”“________”等词句是对“山东小子”的________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是动作描写。这样写表现出“山东小子”____________的特点。

    3选文二中,“表演”一词极具深意。请你联系选文,说一说它的深层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两篇选文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东小子”之所以能成为称霸一方的“无敌手”,是因为他有一身的蛮力

    B.“自来火”就是火柴,只是当时未普及使用,因此人们称之为“奇物”

    C.“怪人”表演结束后扬长而去,作者对此持批判态度,讽刺了当时社会的愚昧无知

    D.两段选文选用不同的描写方法,目的在于表现不同人物的特点,突显主旨

  •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院吟

    关中农村,总喜欢用泥巴打墙,围起一个院儿。我家的小院在村的正中。母亲每天早早起来,将院子一遍一遍地扫干净,不允许我们扔下一片纸屑,一根柴棍。村里的人见一方小院竟收拾得这般模样,便与母亲开起玩笑来:“王妈,您这是准备在地上带面条了吧?”说得大伙直乐。

    小院是母亲用四五年攒下的鸡蛋钱,请了小工,打墙围起来的。得之不易,母亲便格外地宠它,爱它:冬天埋下一截葡萄枝条,春天里长起来了,嫩嫩的叶,像一只刚出壳的雏鸟,昂着头,望着这新鲜的世界;春天种下一行豆,夏天里蔓爬上土墙,花便密密地排成队儿,立了起来。

    小院,是母亲精心编织的花蓝。它盛着农家艰辛而又多彩的生活,也使我稚嫩的心成熟起来。

    父亲早年在外地工作,家中无劳力,地里的活儿早早地搁在了母亲和我的肩上。天长日久,我在外面受了气,便独自坐在院子的石头上发呆。母亲过来了,她最知道我的心思,便(   )了小凳,凑到我的眼前,东南西北地比划,仿佛一切智慧的东西都从那粗布裹着的胸口倒出,就像放飞了一只鸽子,携我振奋起来。

    更多的时候,我同母亲一起,在小院里筹划着生活,筹划着以后的事情。或者跟了母亲的眼神,走进一个个带着泥土味儿,又十分生动的传说之中。什么姑家婆、王老六,什么堤埂神、杨柳女,这些故事总如钩子一般地勾着我,让我至今忘不了。

    小院南侧有几棵香椿树,那是母亲赶庙会时从近百里的山里挖来的苗,三年便长得胳膊般粗细,并举起一树的叶子。香椿虽是野树,但那香却十分细腻,风来也罢,风去也罢,香便充满了小院,香便传遍了村落。左邻右舍的只说多了这香,整个村子也便多了新鲜,三天两头有人带了孩子来看,小院也因此多了一种情感。慢慢地,小院成了大伙的小院了。

    1第4段括号里应填的一个最恰当的词是__________

    2第2段写出,“小院”怎样的特点?请用一个成语概括出来。______________

    3第2段中,画线的“望着这新鲜的世界”一句,写出了谁的感受?请具体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统领全篇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说第3段中画线的两句话不能前后调换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具体内容,说说本文首尾两段在写法上的突出特点及这样写的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内容上看,本文以写___________为主;从写作意图上看,本文重在________

  • 13、阅读理解。

    祖父的园子(节选)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 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 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 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选段主要写的事物有________,这些事物共同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

    【2】选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夸张

    C.拟人

    【3】仿照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课文片段和短文,完成练习。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zhī zhǐ)很多,他操纵自如,(毫 豪)不手忙脚乱。( )怎么拥挤,他(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zhuàn zhuǎn)弯。两旁的建筑飞一般地倒(dào dǎo)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我能用“/”划掉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字和读音。

    【2】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3】选文围绕是围绕哪句话来进行叙述的?用了“______”画出来。

    【4】我会联系上下文,补充威尼斯的景色或人们的活动。我眼睛忙极了,我看到_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__;还看到____________……

  • 15、阅读理解。

    月光曲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从窗子进来,茅屋里的一叔好像都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地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着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怡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贝多芬是在什么情境下弹奏第二首曲子的?在文中用“﹏﹏”画下来。

    2贝多芬的曲子让盲姑娘的哥哥产生奇妙的联想,他仿佛看到了三个画面:_______________,从侧面表现了_______

    3盲姑娘听到乐曲有何表现?用“_______”画出来。

    4你认为贝多芬是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

  • 16、课内阅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吓跑它。过了一会儿,扭头看看,这小家伙竟扒在我的肩头上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皮盖住眼睛,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我笔尖一动,写下一时的感受: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1写出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

    案写作:_______________

    睡的好_______________

    2给下列词语找近义词。

    居然( )生怕( )

    信赖( )流泻( )

    3读文中画“___”的句子,想象一下,珍珠鸟在做什么样的美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文中画“”的句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1与这句话表达的意思相同的是(   )

    A.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B.万夫一力,天下无敌。

    C.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D.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试举出一个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这句话蕴含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

  • 18、       

    月亮已经上来,照得厅堂外面如同白昼。众人来到堂前空地上。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拿起一条棒掂量一番,独自耍了一阵,然后喝道:“来!来!”林冲只好也从地上拿起一条棒来说:“请教了。”

    洪教头恨不得一口吞了林冲,便把棒在地上猛敲一下,冲向林冲。两个教头就在月光下一来一往,交起手来。

    战了四五个回合,林冲纵身跳出圈外,叫了一声:“我输了!”柴进问:“还没见二位较量呢,怎么便输了?”林冲说:“小人戴着木枷,就算是输了吧。”柴进连忙请两个差人开了枷,笑着说:“请两位教头使出本事,再试一棒。”洪教头提起棒来就要打。柴进说:“慢!二位教头比试,不同一般,这锭银子权且作为彩头,谁赢谁就将这银子拿去。”说着将一锭二十五两重的大银丢在地上。

    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林冲看他      气势汹汹,      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洪教头措手不及,“扑”的一声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远。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

    洪教头满面羞惭,灰溜溜地走开了。

    1给上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本文选自施耐庵写的长篇小说《______》。这部小说成功塑造了一百零八位好汉形象,如宋江、________等。这部长篇小说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__________等。

    3请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

    林冲看他    气势汹汹,    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

    A.因为……所以…… B.不但……而且……

    C.虽然……但是…… D.不是……就是……

    4“措手不及”的意思是(  )。

    A.手不知放哪里好 B.临时来不及应付 C.手够不着的地方 D.比不上

    5下列对文中画“  ”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使”,一个“还”,写出了洪教头的步步紧逼和林冲的礼节性防守。

    B.“把火烧天”写出了洪教头欲置人于死地,“拨草寻蛇”写出了林冲点到即止。

    C.文中洪教头和林冲两人的动作形成对比,烘托出了洪教头的勇猛无敌。

    D.洪教头的动机是恼恨林冲和赢得银子,而林冲是出于无奈、礼节性应对。

    6请用简洁的词语分别概括林冲和洪教头的性格特点。

    (1)林冲:_________________

    (2)洪教头:________________

    7选文的主人公是林冲,作者却用了大量笔墨描写洪教头,这样安排是否喧宾夺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课文阅读。

    一天清晨,我按照爸爸的叮嘱,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带到医院去。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怔住了: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边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太阳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1从片段中找出一对近义词:

    _______——______

    2初升的太阳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这句采用的修辞手

    法是_______

    这句话可缩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 ”画出对妈妈细节描写的句子,用 对爸爸细节描写的句子。

    4写表现爱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表现爱的名言(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题文)居里夫人毫无保留地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改写句子)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句子乐园。

    1李丽坚持练习书法。李丽能写一手好字。(用关联词语使两句合并为一句)

    2神舟5号顺利升空了,全国人民无不欣喜万分。(改成反问句,句子意思不变。)

    3妈妈不小心摔坏了小芳的文具盒。(改成字句)

    4我的讲义从头到末藤野先生都用红笔添改了。(改成字句)

    5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修改病句)

    6老师详细而又简略地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修改病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小练笔.

      要求:写几句话,赞扬像课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和保卫者,可以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关联词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