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词填空
荣誉 名誉
(1)这只贝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他失去了做贝的( )。
(2)他爱惜自己的( ),甚至胜过生命。
继续 陆续
(3)我们跳( )上一只小船。
(4)我们( )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2、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
A.引用书中人物的名字。
B.反语,表示否定意思。
C.着重指出的内容。
3、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船坞(wù)
B.企望(qí)
C.褂子(guà)
4、读拼音,写汉字。
fēn fù dīnɡ zhǔ huī huánɡ mà zha cí xiánɡ xiōnɡ tánɡ
( ) ( ) ( ) ( ) ( ) ( )
5、下列诗句中,“君”指的是谁?请写出他们的名字。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______)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认不识君。(_______)
3.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_______)
6、正确读音我来填。
( ) ( ) ( )
炽热 天穹 充沛
( ) ( ) ( )
强悍 巨蟒 篝火
7、词语美容院。(填上恰当的词语)
一(_____)感觉 一(_____)赤枣
一(_____)锅铲 一(_____)栗子
一(_____)粥 一(_____)烟
8、比一比,再组词。
国(_____) 河(_____) 潮(_____) 奶(_____) 晚(_____)
固(_____) 何(_____) 嘲(_____) 扔(_____) 挽(_____)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醉打蒋门神
武松一路喝酒,喝到快活林,明明只有五分酒意,却装成十分醉。见一个高大的汉子在槐树下乘凉,猜想这就是蒋门神。
武松用了打草惊蛇的法子,东倒西歪地先进了客店,嚷嚷着:“店家过来!”酒保跑过来:“客官有什么吩咐?”武松说:“我问你,你家主人姓什么?”“娃蒋。”武松说:“为何不姓李?”过了一会儿,武松说:“叫那妇人下来,伴我喝酒。”酒保说:“那是老板娘。”武松说:“即便是老板娘,陪我喝酒有什么关系?”柜台后面的老板娘火了:“你这该死的贼!”武松提起老板娘,“扑通”一声丢进大酒缸里。几个酒保过来,也被武松扔进了酒缸里。一个酒保跑去叫来了蒋门神,蒋门神吃了一惊,大步赶过来。武松迎上去,举起两个拳头在蒋门神面前晃了晃,忽然转身就走。蒋门神大怒,正要追赶,没提防武松回转身起左脚踢中蒋门神的小肚子,疼得蒋门神蹲下去,紧接着武松的右脚又起,踢在对方额角,蒋门神往后便倒。这一招有讲究,叫“玉环步,鸳鸯脚”。武松踩住蒋门神,一顿重拳,打得蒋门神连声求饶。武松教训了他一顿:“你把抢来的客店还给人家,今天就离开快活林,再不许回来!”
快活林酒店又归还给了施恩。
【1】“打草惊蛇”的意思是__________,在本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开头写武松“明明只有五分酒意,却装成十分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3】武松打蒋门神是因为( )
A.武松听说蒋门神武艺高强,想试一试蒋门神的身手。
B.蒋门神抢了别人的酒店,武松打抱不平。
【4】短文表现了武松怎样的性格特点?从哪些情节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再写出两个《水浒传》中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小水珠和大浪
从山崖上滴下来的小水珠,正好滴在一块坚硬的石头上,它决心把石头滴穿。这件事让河中的大浪知道了,大浪便哈哈大笑,对小水珠说:“嘿,凭你那点力气,能把石头滴穿?真是笑话!”小水珠说:“不信,我俩比比看。你把河边的石头打个洞,我滴穿这块石头。九百九十天以后,看看是怎样的结果?”“容易,容易!”大浪哈哈大笑,觉得小水珠小得可怜,九百九十天肯定不会滴穿石头,而自己的力气大着哩,别说能给石头打个洞,就是把石头摧毁也容易!大浪立即答应和小水珠比赛。
从此以后,小水珠对准石头一个点,滴呀滴呀,不管刮风下雨,也不管白天黑夜,坚持不懈,辛勤地工作着。而大浪却不同,高兴时“哗——”地冲一下,不高兴时就懒洋洋……
九百九十天过去了,小水珠便来找大浪:“你快来看吧,我已经把石块滴穿了,银色的小圆洞还透光呢!”
大浪一听,着急了,赶快使出全身的力气,“哗——哗——哗”连续几声,可河边的石头仍然一动也不动。
(1)这篇短文的写作顺序是哪一种,请选择正确的打“√”。
( )①按叙述的内容顺序写的。
( )②按空间位置变换的顺序写的。
( )③按事情发展(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写的。
(2)大浪便哈哈大笑,对小水珠说:“嘿,凭你那点力气,能把石头滴穿?真是笑话!”大浪说这句话的神态属哪种?请在括号里打“√”。
①虚心( ) ②藐视( ) ③高兴( )
(3)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白天——( ) 辛勤——( )
(4)用“—”把短文中描写大浪内心活动的句子画出来。
(5)学习这篇短文后,你明白什么道理?
11、课内阅读。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
【1】将课文内容补充完整,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2】“自相矛盾”是一个成语,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将意思表达完整。
自圆其说 三思而后行 无坚不摧 自吹自擂
世上不可能共同存在牢不可破的盾和_____________的矛,这个楚国人___________,夸大了矛与盾的作用,结果出现了无法_________的局面。所以我们做事说话皆应___________。
12、阅读分析。
最后的时刻
江姐梳好了头发,在枕头下面取出了她那件洗得干干净净的、被捕时穿过的一身阴丹士林布旗袍,脱下了打着“×”号的囚服。
蓝色的旗袍外面套着一件玫瑰色的短毛线衣。江姐习惯地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尘,再理理旗袍上的折痕,然后弯着身子擦去皮鞋上的泥污。她又在镜子前照了照,在室内试着走了几步,像要去参加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
特务在门外不停地催促。江姐准备告别女室的同志。
“江姐,你的换洗衣服……”一个女同志把江姐的衣服、毛巾、牙刷收拾在一个小布包里。
江姐轻轻地接过布包来,看了一眼,又递给那位女同志。“留给大家用吧。看见这些东西,就等于看见我一样。”包落在地上。同牢房的人忍不住悲伤,哭了起来。
这时,从走廊里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成群的男同志,戴着手铐,从牢房里从容地走出来,一路上和每一间牢房里伸出来的手紧握着告别。
江姐抬起头来,像对自己,也像对着大家说:
“要勇敢一些!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着最后考验的时候,都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
江姐说完以后,就大步向牢门走去。她走到门口又停了下来,回头向室内看了一眼。熟悉的八张双层铺,一张小条桌,墙上的破镜子……
“同志们,永别了!”
“江姐!江———”人们红肿着双眼,像猛地醒过来似的,忽地一下扑向签子门。
江姐和许多男同志,挺立在囚车上面,像去迎接庄严的战斗,像去迎接即将到来的黎明。看,他们的脸上充满了胜利的欢笑,洋溢着圣洁的光辉……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催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急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 ”的句子说明狱中的生活条件______,同时也说明敌的____。
【4】“要勇敢一些!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着最后考验的时候,都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这两句话是江姐对_____________说的,也是对_____________说的。表达了江姐_______的崇高革命精神。
【5】《最后的时刻》本意是指(____________),文中是指(__________)。
A.江姐牺牲前的短暂时刻 B.这一刻在其他时间之后
13、认真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一鼓作气
公元前684年的春天,强大鈞齐国出兵攻打弱小的鲁国。鲁庄公亲自带领军队前往长勺应战。
到了长勺,双方摆开阵势,准备大战一场。齐军先声夺人,首先擂响战鼓向鲁军发动进攻。鲁庄公正准备出兵迎战,谁知被主动请战、陪同而来的曹刿(guì)劝住了,说:“大王,时机未到,等会儿再说。”齐军见鲁军毫无动静,不出来应战,便再一次擂响战鼓,摇旗呐喊起来。
鲁庄公又想应战,但曹刿仍然要他按兵不动。齐军见鲁军还不出阵,便又一次擂起战鼓,向鲁军挑战。但曹刿还是叫鲁庄公命令军队坚守不战。
齐军三次准备进攻,都不见鲁军应战,士气大减,十分疲惫,情绪顿时低落下去,认为鲁军不会再打了,大家纷纷坐下来歇息,队伍也开始松散下来。这时,曹刿当机立断,对鲁庄公说:“进攻的时机到了。”
随着雨点般的战鼓响起,早就摩拳擦掌的鲁军将士奋勇出击,齐军没有来得及防备,顿时丢盔弃曱,四处溃逃。
战斗胜利后,庄公问曹刿:“刚才为什么要等齐军擂了三次鼓后,才能出击?”曹刿回答说:“打仗,最重要的是靠勇气。敲第一遍鼓时,士气最旺盛;第二次击鼓时,士兵的勇气已经减退;敲第三遍鼓时,勇气已经快没有了。这时我军擂鼓进攻,用士气旺盛的军队去进攻松懈疲乏的军队,那当然能取得胜利啦!”
1.比一比,再组词。
第( ) 摩( ) 歇( ) 减( )
弟( ) 磨( ) 喝( ) 喊( )
2. 用给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
摩(mó mō)拳擦掌 挑(tiāo tiǎo)战
溃(guì kuì)逃 旺盛(shèng chéng)
3. 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1) 先造成声势以压倒对方。( )
(2) 作战时摇着旗子,大声喊杀助威。( )
(3) 抓住时机,立刻决断。( )
(4) 形容战斗前精神振奋的样子。( )
4.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5.联系短文内容理解“一鼓作气”的意思,并说说生活中,你曾一鼓作气去完成过哪一件事?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
“我进去,我进去!”忽地树丛中跳出一只石猴,应(yīng yìng)声叫道。
好猴子!你看他闭上眼睛,蹲下身子,纵(zòng zhòng)身一跃,倏地一下就跳进瀑布中,惊得其他猴子大叫。石猴睁眼一看,里面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是一座桥梁。他定神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的水从石孔中冲贯而出,倒挂着流下去,遮蔽了桥门。石猴走上桥头,只见一座石房子赫然显现在眼前。房子周围种着修竹梅花,里面石锅石碗、石凳石床应有尽有,像有人家住着似(sì shì)的,却杳无人迹。他回头又见桥边一块大石头上刻着十个大字: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石猴喜得眉开眼笑,急忙抽身,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叫道:“大造化,大造化!”猴子们见他出来,团团把他围住,七嘴八舌地抢着问。石猴如此这般地说了一遍,喜得猴子们抓耳挠腮,大呼小叫,急着要进去。
【1】请你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给文中的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应(yīng yìng)声 纵(zòng zhòng)身 似(sì shì)的
【2】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杳无人迹”的意思,再用它写一句话。
________
我写的一句话:________
【3】根据意思写词语。
喜得眉开眼笑。________
抓耳朵搔腮帮子,形容高兴或焦急。________
应该有的全都有,形容一切齐备。________
【4】你能给这段话加上一个小标题吗?试一试吧!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________
15、品读语段,完成练习。
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1】这两句话中的“大月亮”指的是________,“小月亮”指的是________。
【2】下面对“小月亮”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小月亮”这个称呼里,凝聚着作者对故乡、故乡月亮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B.苇坑上“小月亮”的月色比不过世界各地的美妙绝伦的月色
C.故乡的景色不及广阔世界的美景,就连月亮都显得比其他地方的小
16、课内阅读。
汉字字体的演变(节选)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它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单字有四千多个,其中已经认出的有一千多个,主要记录祭祀、战争、狩猎、农事、气象等内容。字形图画性较强,字体也不固定,“田”可以写作。由于是刀刻,字形线条比较纤细。
金文是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字的线条粗壮,早期部分字形象形性还很明显,西周晚期之后,字形逐渐规整、美观。有些字形繁简差别很大,知,“车”字早期一般作,看上去很烦琐,中晚期作
,与今天的繁体字“車”差别不大。
小篆是从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发展而来,统一六国后得到推行,成为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小篆字形结构稳定,线条圆转,粗细一致,象形意味不明显。今天的书法作品特别是印章中仍然较多地使用这种字体。
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它将篆书圆转的线条改为直笔或方笔,象形意味已基本消失,笔画简化,书写方便,汉的点、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已经形成,成为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
魏晋时代有了楷书。“楷”是规矩、楷模的意思。楷书字形方正,笔画规整平直,比隶书更加便于书写和认读。进入南北朝之后,楷书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字体,一直通行至今。
【1】从甲骨文到楷书,汉字的演变主要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个阶段。
【2】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是_________。它的字形特点是_______、线条圆转、_____、______。
【3】一直通行至今的文字是_______。它的字形特点是_____、______,进入_______(朝代)之后,它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字体。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起来----跌坐在椅子上。
再起来----又没有成功。
又试了一次----又失败了。
帕尔曼笑了笑,平静谦和,甚至带一点儿歉意,他的同伴,他的观众热切地望着他,大会堂里静极了。他又试了第四次,这一次他终于站了起来!
全场寂静着,继而是雷鸣般的掌声。
【1】当帕尔曼前三次试图起来,却没成功时,他的神态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的观众热切地望着他,此时,观众在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场寂静着,继而是雷鸣般的掌声”,观众为什么把掌声送给了帕尔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病毒的话
①我们家庭的名称是“病毒”,顾名思义,就是能致病的毒物。因此,人们谈毒色变。可是,这不能赖我们呀!是你们人类给我们起了这样一个不雅的名称。
②我们也不好怪人类。给我们起这个名称也是有来由的。19世纪末,烟草得了花叶病:荷兰植物学家比林杰克把有病的烟叶捣碎,挤了汁液,用没上釉的瓷过滤器过滤,滤过的汁液用当时最好的显微镜都查不出有什么细菌,可是它仍然能让烟草得病。比林杰克认为,这一定是比细菌还小的微粒在作怪。他把这类微粒叫做“病毒”,人类就是这样第一次结识了我们。后来发现,人类许多疾病,如流感、麻疹、肝炎等等,其罪魁祸首也都是我们,把我们称作病毒就更有理由了。
③人类的本事越来越大,科学家终于看到了我们的真面目。我们家族最小的成员只有细菌的千分之几那么大,直径只有百万分之一厘米,大的也只有百万分之二十五厘米。我们的构造比细菌还简单得多,我们根本没有细胞结构,只不过是由一个核酸分子外包一层蛋白质外壳而已。
④其实同世界万物一样,我们之中有有害的病毒,也有有益的病毒。
⑤20世纪初,科学家就发现,我们家族中有些成员有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内的本领,能钻到细菌体内,在那里繁殖,使细菌死亡,科学家把它们叫做“噬菌体”。人种了牛痘可以产生对天花的免疫力,牛痘就是经过“改造”后毒性减弱的天花病毒。经过这一番改造,它( )不再危害人类,( )改邪归正,帮助人类消灭这种可怕的传染病。现在许多种疾病的病毒都已被用来制造疫苗为人类服务了。我们家族中还有一些成员叫傲“肠道腐生病毒”,它们在婴儿出生不久就进入婴儿肠道,在人一生中始终呆在那里。其中有些是有益的,它们可以促进人体产生有防治疾病作用的干扰素,抑制能致病的肠道病毒,流感病毒等等。科学家已经制成活肠道病毒疫苗,它能预防多种传染病,甚至还有一定抗癌作用哩!
⑥事实说明,我们可以为人类服务。当然,现在我们服务得很不够,我们家族有些成员还在危害人类。这是因为人类对我们研究得还不充分。我们相信人类会更深入地探索我们的奥秘,使我们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1】根据上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植物学家比林杰克把让烟草得病的微粒叫“病毒”。
B.病毒的构造比细菌简单得多。
C.那些能使细菌死亡的“噬菌体”不是病毒。
D.有些“肠道腐生病毒”是有益的。
【2】文中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关联词,正确的选项是( )
A.虽然 但是 B.因为 所以 C.只有 才 D.不仅 还
【3】病毒对我们人类有什么作用?请根据上文内容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橫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三顾茅庐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诸葛亮。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得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三顾茅庐(______) A.转过头看 B.照管 C.拜访
(2)青翠欲滴(______) A.欲望 B.希望 C.将要
【2】结合自己掌握的《三国演义》的内容,你认为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特别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哪里看出刘备是诚心诚意地邀请诸葛亮出山的?请你至少写出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故事的起因是_________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结合短文内容对该人物进行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改成反问句:听到这个消息我喜出望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改写成被动句。
小丽把红红的苹果吃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缩写。
狡猾的狐狸假惺惺地挤出几滴眼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写成反问句。
我是一名少先队员,必须遵守纪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写成拟人句。
蜜蜂在花丛中采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直接引用改为转述。
父亲说:“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句子乐园。
【1】农夫在地里种了两棵一样大小的果树苗。(改为“把”字句)
【2】讲究卫生。减少疾病。(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3】由于激动,她起初无法静听音乐。(换个方式表示因果关系)
【4】奶奶经常回忆她小时候的往事。(修改病句)
【5】乱扔废电池怎么不是污染环境呢?(改为陈述句)
23、习作园地25%
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你一定会对身边的某个人曾留下深刻的印象,请你回忆这样的人,把他之所以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写出来,可以用《我的 》或《 的×××》等作题目,字数在40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