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花莲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选词填空。(5分)

    探望   眺望 渴望   期望 展望

    (1)星期天,我和家人一起去乡下(   )爷爷奶奶。

    (2)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 )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3)家里虽穷,但他非常(   )读书。

    (4)(   )未来,我的心中满是喜悦。

    (5)去左海公园过队日,是我们的( )已久的一项活动。

     

  • 2、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无论……都……  即使……也……

    不但……而且…… 是……还是……

    虽然……但是…… 之所以……是因为……

    (1)这场球赛,( )面对强手,我们( )要充满战胜他的信心。

    (2)活动课,( )增添了我的乐趣,( )增长了我的知识。

    (3)这件作品,( )吸引了众人,( )作者特别注重了构图的立意和意境。

     

  • 3、下列词语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qínɡ)   痒(sāo)   窕(yǎo

    B.huì) 爱zēnɡ弱(

    C.电铃(xiān)  迷(chī)   患(huò

    D.胎(pēi) 附yōnɡ) 琴xuán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填空并搜集有关思乡的诗句

    1、君从故乡来,  

    2、举头望明月,  

    3、少小离家老大回,  

    4、独在异乡为异客,  

    我自己搜集的有:    

     

  • 5、积累大比拼。(将下列名言、诗句补充完整)

    1.王老师常常用“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_________________。”这句名言激励我们每天读课外书,每天写日记。

    2.正所谓“天行健,_________________”,所以我们要积极进取、奋发向上、自我完善,最终实现内在的超越。

    3.我们应该趁着年轻抓紧分分秒秒,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事,“莫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

  • 6、古人在诗词中常常吟咏梅、兰、竹、菊。请在下列诗句的括号里分别填上适当的花名,然后读一读,体会作者的匠心独运。

    (1)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

    (2)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 )村。

    (3) 雪压( )白,春归柳色青。

    (4) 人闲( )落,夜静春山空。

     

     

     

  • 7、近义词、反义词

    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犯罪分子再狡猾,也会露出马脚_______

    (2)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_______

    2.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反义词。

    (1)每一个人都会告别幼稚,走向_________

    (2)他决定结束__________异乡的日子,回到家乡安定下来。

  • 8、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纵横_____)(_____ 手忙_____)(_____ 操纵____)(____

    成群_____)(_____  _____)(_____无言   熠熠____)(____

    1.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_______

    2.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不管河道怎么拥挤,他都_________,毫不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课外阅读。

    耐磨的人生

    我的一个朋友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失去了右手。炎炎夏日里,我到他的小书屋去选书。我本来打算要穿一件凉爽的短袖汗衫出门的。可是,临行前我毅然换了一件长袖衫——我忘不掉两年前他在酷暑时节穿一件长袖衫对我说我今生再也无福穿短袖汗衫了的悲苦神情,我希望这件长袖衫从我身上蒸出淋淋汗水,希望这淋淋汗水能多少减淡一点儿朋友的哀伤和痛楚。当我出现在那间小书屋时,朋友热情地迎上来与我握手。两只左手紧紧相握的瞬间,我俩都忍不住看着对方的衣衫大笑起来——因为,朋友居然穿了一件短袖汗衫。

    朋友说:“谢谢,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倒退两年,我还真的特别需要你这样做,但现在不同了……不瞒你说,刚出事的那阵子,我认为我活不下去了,我说什么也接受不了没有右手的残酷现实。我笨拙地穿衣,歪歪扭扭地写字,刮胡子的时候,把脸刮得鲜血淋漓,上厕所都十分不方便……我哭,我闹,我摔东西,我把脑袋剃得溜光来发泄。后来,我就劝自己:别想那只手了,行不?瞧瞧人家古人多(huò huō),满嘴的牙齿都掉光了,却说:‘口中无碍,(jiáo jué)愈健。一个叫达克顿的外国人,曾以为除双目失明以外可以忍受生活上的任何打击,可他在60岁的时候,却真的双目失明了。这时候,他说:‘,原来失明也是可以忍受的呀!人可以忍受一切不幸,即使所有器官都丧失知觉,我也能在心灵中继续活着。慢慢地,我平静下来。我开始穿着短袖汗衫出门,坦然地面对人们异样的目光。我终于明白,我其实有一条(rén rèn)性十足的命,它远比我想象中的那条命耐磨得多……”

    那一天,(dǎo dào)空了自己的钱袋。我跟自己说:多选一些书吧,这间书屋的书一定富含灵魂之钙。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   )

    (2)坚决地;毫不犹疑地。   (   )

    (3)性格开朗;气量大。   (   )

    3填写合适的词语。

    (     )的汗衫   (     )地穿衣

    (     )地面对   (     )的目光

    4 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5在炎炎夏日,“为什么穿长袖衫去朋友的书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的朋友是怎样走出人生的低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动物的弄虚作假(13分)

    自然界中一些动物为了生存竞争、繁衍子孙,常会弄虚作假、玩弄骗术。其技巧之高超,简直令人难以想象。

    装死是动物的一大伎俩,像椿象、金龟子,只要稍动它一下,它立刻会装死从农作物上掉落地面,过一会儿又活动开来。鸭子似乎是傻乎乎的,但当其被红狐追捕时,会翻着白眼装死。有人曾做过试验,用红狐追捕养鸭场的50只鸭子,竟有29只在狐爪下逃生。

    蟹、虾、蛇、壁虎、水螅等能施用“分身术”,迷惑对方,保护自己。人们有时会发现有些蟹或虾的螯足一大一小,有的蛇或壁虎的尾巴粗细与身子相差悬殊,这绝不是先天的畸形,也不是什么稀有品种,而是当它们遇到了强敌,使出断足截尾的绝招,来一个“丢车保帅”,新的足或尾还未长成原来样子的缘故。水螅的“分身术”更高出一筹,它被切成数段之后,每一段都可像蚯蚓那样,长出新的完整的个体来。

    变色法是动物的又一招数。栖息在北极圈的白狐、北欧山区的雪兔、日本北部的高山兔和我国新疆阿尔泰山山区的雷鸟,能随着季节变化而改变颜色。如雷鸟到白雪皑皑的时候,便银装素裹;当春暖花开时,又着上淡黄色的“春装”;盛夏炎暑,浑身又换成栗褐色;当秋风萧瑟的时节来到,又穿上与环境协调一致的暗棕色羽裳。

    见过竹节蝗、枯叶蝶的人,无不为它们的形态与所附着的茎叶是那么相似而叫绝,这是一种生就的拟态。生活在澳洲的叶海马,其体态能模拟周围物体,全身生出许多叶形突出物和丝状物,好似马尾藻一样,在海水中缓缓漂荡,使对手极难辨别。

    有的动物甚至会“诈术”。一位学者曾发现,一只苍鹭为觅食一条小鱼,颇动了一番脑筋;它嘴叼一根小羽毛,在小溪岸边踱着方步,两眼扫视着浅浅的溪水。随即它突然止步,有意让羽毛掉进水里面,小鱼误以为是饵料,游近羽毛,苍鹭便以闪电般的动作扑向水面,吞食美味。

    动物在面临它的对手或要达到某一目的时,绝不是简单地屈从或毫不掩饰其真面目,所以人们在认识和利用动物时,务必要注意到这一点。

    (选自《阅读与欣赏》,有删改)

    1哪句话可以概括全文内容?( )(2分)

    A.动物在面临它的对手或要达到某一目的时,绝不是简单地屈从或毫不掩饰其真面目,所以人们在认识和利用动物时,务必要注意到这一点。

    B.自然界中一些动物为了生存竞争、繁衍子孙,常会弄虚作假、玩弄骗术。

    C.有的动物甚至会“诈术”。

    2请联系上下文说说“丢车保帅”的意思是什么? (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4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说说其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然界中一些动物为了生存竞争、繁衍子孙,常会弄虚作假、玩弄骗术。”一句中,能否把“常”删去,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仔细阅读文章,填写下面的表格。(5分)

    动物名

    逃生的具体表现

    作假的方法

    鸭子

    (1)

    装死

    (2)  

    (3)  

    “分身术”

    雷鸟

    (4)

    (5)  

     

  • 11、阅读理解

    然而这次远航也充满了凶险。在大海上,船队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着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一次次化险为夷。船队在归途中还遇到了海盗的袭击。郑和根据事先得到的消息,命令军士们严阵以待。当海盗船乘着黑夜,偷偷摸摸靠近船队时,郑和的船队迅速将海盗包围起来。士兵们从大船上往下丢火把,将海盗船烧着了。海盗们无处可逃,只好乖乖地当了俘虏。

    1按要求摘抄短文中的句子:

    (1)文中哪句话能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海上风浪险恶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现郑和等人的不畏风浪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段中运用了________ _______ 的修辞手法,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

    3郑和的这次远航遇到了哪些凶险?先用“____________”在文中画出来。再用不但……而且……”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阅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此时的天气是______________。诸葛亮选择这样的天气“借箭”,说明他__________

    【2】曹操下令放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由此可以看出他非常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为什么下令把船“一字摆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诸葛亮让军士“擂鼓呐喊”的原因是(  )。

    A.鼓舞士气,准备向曹军进攻

    B.用声势震慑曹军

    C.吸引曹军的注意力,既引曹军放箭,又让曹军明确射箭的方向

    【5】你从诸葛亮的“笑”中读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班级要开展讲故事比赛,从古诗中认识人物、了解其心情、学习其品行,请你认真阅读下面的故事,为参加故事比赛做好准备。

    儒者之豪迈徐百柯

    ①蒙文通一生治经史之学,著作颇丰,但他曾说自己学问最深处,恰恰是不著一字的宋明理学。蒙先生指导研究生,上来先是两句话。第一句引陆象山言:“我这里纵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第二句是他自己的信条:“一个心术不正的人,做学问不可能有什么大成就。”

    ②蒙文通以教书为业,却曾两次遭遇未被大学续聘的尴尬。一次是20世纪30年代在北京大学。他在历史系任教年余,却始终未去院长家拜访过一次,因而被同事称为“此亦稀有之事也”。据说此事弄得院长非常难堪,竟置北大隋唐史无人授课一事于不顾,也不再续聘蒙文通,而蒙文通也处之泰然,仍我行我素。后转至天津一女师任教,与领导交往依然如故。

    ③另一次是20世纪40年代在四川大学,由于学阀玩弄手腕,蒙文通未被文学院续聘。但一干学生倾倒于他的学识,请求他继续授课。他说:“我可以不拿钱,但我是四川人,不能不教四川子弟。”于是让愿意上课的学生到自己家里,继续传授知识。

    ④曾经有川大学生回忆蒙先生:“先生身材不高,体态丰盈,美髯垂胸,两眼炯炯有神,持一根二尺来长的叶子烟杆,满面笑容,从容潇洒地走上讲台,大有学者、长者、尊者之风。”

    ⑤他讲课有两个特点:第一是不带讲稿,有时仅携一纸数十字的提要放在讲台上,但从来不看,遇风吹走了也不管;第二是不理会下课钟,听而不闻,照讲不误,每每等到下堂课的教师到了教室门口,才大笑而去。

    ⑥他的考试也颇有趣味,不是先生出题考学生,而是由学生出题问先生,往往考生的题目一出口,先生就能知道学生的学识程度。如学生的题目出得好,蒙先生总是兴高采烈的,点燃叶子烟猛吸一口,才开始详加评论。考场不在教室,而在川大旁边望江楼公园竹丛中的茶铺里,学生按指定分组去品茗应试,由蒙先生掏钱招待吃茶。

    ⑦蒙文通曾对儿子蒙默讲,自己对问学者一向是知无不言,就像钟,"大叩之则大鸣,小叩之则小鸣"。他的学生常晚上登门问学,他总是热情接待,有问必答,侃侃而谈。

    ⑧他的学生吴天辉说:"先生豁达大度,不拘小节,行乎自然,喜交朋友,社会上三教九流,一视同仁,所以有不少人跟他有交情。他喜欢上街坐茶馆,和人作海阔天空的闲谈,也爱餐馆小吃一顿。"

    ⑨另一位学生傀瀛涛回忆说,一次,他遇见蒙先生坐三轮车去学校。蒙先生一眼看见他后高声喊道:"瑰先生(对他的戏称),我家有四 11近代史资料,你快来看了写文章。我的文章发表了可以上耀华餐厅(成都著名的西餐厅),你的发表了也可以吃一顿回锅肉嘛!"

    ⑩许多学者都曾慕名到成都拜访蒙文通,交往过后,他们往往出这样的感叹:"读先生的书,以为只是一个间间儒者,没想到先生还这么豪迈。"

    (选自2017年第39期《求学》,有删改)

    【1】听了讲述,听众提出了个问题,蒙先生两次未被续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你进行解答。(     

    A.不去院长家拜访,让院长十分难堪。

    B.虽然在经史之学上造诣很高,但是不精通教学。

    C.学生们不认可他的考试方式。

    D.为人光明磊落,不会阿谀奉承,不搞阴谋诡计。

    【2】“大叩之则大鸣,小叩之则小鸣。”蒙先生将自己比作__________,问学者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蒙先生就___________________;反之,蒙先生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话体现了蒙先生___________

    【3】下面的句子是对蒙先生的什么描写?写出了什么?

    如学生的题目出得好,蒙先生总是兴高采烈的,点燃叶子烟猛吸一口,才开始详加评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蒙先生的考试方式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蒙先生的“豪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蒙先生从不阿谀奉承,即使因此不被续聘,也我行我素

    B.走上讲台从容潇洒,讲课不带讲稿,不理会下课钟

    C.对三教九流一视同仁,豁达大度,不拘小节,讲话风趣幽默

    D.一生治经史之学,著作颇丰,尤其是宋明理学

  • 14、阅读

    三打白骨精(节选)

    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师父念咒语,没有立刻动手,暗中叫来众神,吩咐道:这妖精三番两次来蒙骗我师父,这一次定要打死它。你们在半空中作证。众神都在云端看着。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妖精化作一堆骷髅,脊梁上有一行字,写着白骨夫人。

    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

    唐僧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 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屡次逐我。

    1画曲线句子中的那呆子指的是_____

    2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其中字表现了悟空 )的心理。

    A.兴奋 B.嘲笑 C.成竹在胸 D.高兴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文内容。

    ___________

    4从这篇短文中,你可以看出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怎样的性格特点? 任选两个来概括。

    ___________

  •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棵银杏树

    在我们楼前,有一棵银杏树。它高大挺拔,灰褐色的树皮十分苍老,就像一位老人布满条条皱纹的手背,谁也不知道它的确切年龄。

    这棵银杏树的树干笔直笔直,已长到三层楼的楼顶那么高了。假如把大地比作一张弓,那么银杏树就像一支将要射向蓝天的长箭。它耸立在一排水杉前面。暴风雨来了,它用那粗壮的身体保护着杉树。它的树枝一律向上伸展,而且互相靠拢,像人加工过似的,又像一个巨人高举着千百条铁的臂膀,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

    银杏树的叶子是美丽的。春天树上萌发出嫩芽,闪着黄绿的眉眼。微风吹过,眨呀眨的,像少女充满活力的妩媚的眼睛。夏天,叶子长成了小扇的模样,片片翠色欲流。到了秋天,叶子变黄了。抬头仰望,就像大地举起一支饱蘸黄色油彩的大笔,为蓝天描绘一幅美丽的图画。银杏树的果实一串串的,黄澄澄的,(埋葬  埋藏)在(稠密  细密)的叶子里面,不易(发现  发觉),而不像苹果、桃子那样高高地(炫耀  夸耀)自己。

    啊,银杏树,你高大而不傲慢;你果实累累,却不居功自傲。你给人奋进的力量,教人谦虚的美德。银杏树,我赞美你!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漫长________         稠密________

    2划去第3自然段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

    3假如把大地比做一张弓的话,那么这棵银杏树就是一支射向蓝天的长箭。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突出地揭示了银杏树的________

    4全文是抓住了银杏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记叙的。

    5给短文分段,用标出,并写出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赞扬了银杏树的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阅读理解,回答问题。

    牧场之国(节选)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  平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  缓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寂静  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从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

    【2】这段文字描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哪里可以看出傍晚时的寂静?请写出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横线的句子中的“铺”字好在哪里?请你简要分析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作者在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

    B.这是全文的中心句,作者反复强调,表达了对荷兰的赞叹之情。

    C.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四次,既有总结,也有引出下文,有一咏三叹之效。

    D.反复强调“真正的荷兰”,是作者在向读者纠正对荷兰的错误认识。

  • 17、课外阅读  17分

    海滨夏夜

    夜,来临了。这是一个非常幽美的海滨夏夜。

    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但是,它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壮观。因为它是活动的,每当一排排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滚动着,消失了。而后面的一排总是不停地闪烁着、滚动着涌过来。

      随着夕阳的逐渐西沉,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了绯红,绯红又变为浅红,最后,当这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突然显得高而远了的天空,则呈现出一片肃穆的神色。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它一个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

      夜色加浓,苍穹中的明灯越来越多了。而城市各处的真的灯火也亮了起来,尤其是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它们从半空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浪晃动着,闪烁着,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和那一片片密布在苍穹里的星斗互相辉耀,煞是好看。

      在这幽美的夜色中,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沿着海边 慢慢地向前走。海水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发出温柔的唰唰声。我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兴奋和愉快。

    (1)读短文,填写词语。3

    ( )的沙滩  (   )的海风   (   )的夏夜

    )地走   )地抚摸   )地闪

    (2)夜色加浓,苍穹中的明灯越来越多了。这里的明灯加双引号是因为_______ , 明灯指__________________  2  

    (3)请你用 ____在文中划出一个比喻句。2 再用 ~~~~~~~划出一个拟人句。2

    (4)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起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2

    5短文是按时间变化的顺序来写的,短文中表示时间变化的词句依次是: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3

    6短文主要写了   3

     

  • 18、阅读理解。

    泥活

    ①冯兰瑞老头,坐在厚重的桑木案前,腰板挺直,脖筋绷紧,眼神像锥子似的注视着案子上新捏好的泥活。他手持竹刀,这里抹一抹,那里抹一抹。对这么精巧生动的“武松打虎”,你还有什么可挑剔的?武松左膝镇住大虫的花背,倾全身之力向大虫身上压,右手揪住大虫的耳朵,左手抡拳,那大虫拱起半条身子,悬口吊牙,眼眶眦裂。这会儿冯兰瑞双眉挤在一起,只见他那窄细的瞳仁中有两个香火头般的亮点闪动着,直视自己的这件作品,摇了摇头。片刻之后,他似有所悟,重新拿起床上的竹刀,挑一点紫泥,朝着武松的拳背上三剔两刮顿时,那拳背上便鼓起几条弯曲的虬筋。于此,冯兰瑞的花白胡子里才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放下竹刀,搓着两手,轻轻地从案边站起来。

    ②孙子冯大刚正好赶集回来。这个矮墩墩的小伙子进了屋,便从大竹篮里提出一瓶通州大曲、一包用荷叶托着的热驴肉。他用手甩了一把流到额上的汗说:“爷爷,这酒这肉你就敞开吃!今儿头一天到集上去开张,你猜怎么着?这宗买卖别提多么快!”

    ③“怎么个快法呢?”冯兰瑞问。

    ④“我刚把‘芮庄泥人冯’的布幌子打出来,篮子里的各色泥人才摆到地摊上,眨眼之间,赶集的人就围了个里外不透风,嗬,五十件泥人一下子就卖个精光。好些人都说,泥人冯的手艺二十多年没见了!”

    ⑤“哈哈哈哈!”冯兰瑞老头开怀地笑起来。

    冯大刚一眼瞄见桑木案上的“武松”,忙奔过去,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直起来,反反复复看了又看,乐得眼泪都流出来:“爷爷!爷爷!这是怎么捏出来的!我压根儿没见过这么好的泥活!”他拉着爷爷两只粗糙的大手,说:“爷爷,下回赶集,我得把这个也带去。”

    ⑦“带去吧!”冯兰瑞答应了,“摆到地摊上,先让大伙看个够,收摊时随便卖掉就成。”

    ⑧“爷!武松’难道不肯帮咱一个忙?  ”冯大刚忙神秘地靠近爷爷的耳朵说,“今儿个,管理市场的胖老刘蹲到地摊旁,捧起这个瞧瞧,抓起那个看看,爱得简直没治! 我把‘武松打虎’带到集上送给他,说不定他能让咱把泥活的价往高里提!”

    ⑨冯兰瑞眼里一闪一闪的亮光熄灭了。他走到桑木案前,用木滞的眼睛盯着孙子冯大刚,张开粗糙的巴掌放到“武松打虎”上面,狠狠向下压去。

    【1】第①段文字中,用了两个比喻句写冯兰瑞老人的眼睛,请用“______”画出来。

    【2】读文中画“     ”的句子,从加点的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画“___”的句子,说说这句话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写出了冯大刚什么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技艺高超外,你认为冯兰瑞老人还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课外阅读

    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的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八戒笑道:“这厮放赖不羞!你好道捶破鼻子,淌出些血来,搽红了脸,往那里告我们去耶?”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熯天炽地。……

    1这段文字,选自古典名著《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

    2文字中的“妖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被降服后成观音菩萨身边的______________

    3用一句话写出你对这个妖精的印象或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两句并一句,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遥远的北海有一条特别大的鱼。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姑娘独自旅行。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雪过后,地上全白了。

    写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蝴蝶和蜜蜂在青草野花间飞来飞去。

    写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我不会忘记。(改成反问句)

     

    (7)这幅画很美。(改成感叹句)

     

    (8)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缩写句子

     

     

  •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

    改变词序,句子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铁路沿线上的一棵棵白杨树高大、笔直、茂盛。

    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赛马结束后,齐威王、孙膑、田忌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你续写这个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