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诗句不是李白写的是( )
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C.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D.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下面各组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一致的是( )
A.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我要是有一个宝葫芦,我该怎么办?我该要些什么?
B.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阳光下快乐地飞舞。
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
C.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
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怒吼 隧道 蔬菜 纳米 B.病灶 隐形 膨大 断绝
C.脱离 开辟 美餐 详细 D.深刻 拂式 恐龙 描绘
4、下列词语书写有错的一组是( )
A.健康 扬长而去 B.迟钝 神清气爽
C.折除 空空如也 D.忧虑 一声不吭
5、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dào)翻了,到处是绿的……
B.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lǜ)、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C.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jǐ)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chā)在一起。
D.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huī),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6、我们常说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和下列哪句话意思相似?( )
A.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B.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C.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D.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7、下面的词语中,与“绿”无关的是( )
A.花红柳绿 B.青枝绿叶 C.万紫千红
8、比一比,再组词。
忠(______) 绩(______) 警(______) 汤(______)
种(______) 责(______) 敬(______) 荡(______)
9、古诗词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1】《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 )。
A.唐朝 范成大
B.宋朝 范成大
C.宋朝 杨万里
【2】“杂兴”的意思是( )
A.随兴而写的诗。 B.很多种类。
【3】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的诗句是( )
A.梅子黄时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B.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4】对本诗赏析正确的是(____)和(_____)
A.诗句描写的是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B.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C.诗的第三句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10、课内阅读。
三月桃花水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啊,河流醒来了!三月的桃花木,舞动着绚丽的朝霞,向前流淌。有一千朵樱花,点点洒在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三月的桃花木,是春天的竖琴。
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那细白的浪花,敲打着有节秦的鼓点;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咚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三月的桃花木,是春天的明镜。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
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木,叫人多沉醉。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美丽(_______) 柔软(_______) 督促(_______)
【2】仿写词语。
草如茵 柳如眉 (________) (_________)
【3】理解短文内容填空。
(1)第一自然段作者把______比作了铃铛、丝绸,写出了河水______的情景。
(2)“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淌。”这是一种______ 的写法,写出了______ 。
【4】感悟全文,请你从三个方面说说桃花水的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看到这么美的三月桃花水作者会是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说说春天的明镜中看到了哪些景物。
我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一句关于春天的谚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嘎子的自白(节选)
你还不认识我吧?我叫张嘎子,家住在白洋淀,嗨,我们家那一块,尽是芦苇荡。芦苇是我们拿来卖钱的东西。爷爷奶奶用芦苇编成最好的席子、筐子来卖钱。我爸爸妈妈都是编苇席的好手。可惜他们死得早……他们死了,我是挺伤心的,但我有爷爷奶奶呀,有小伙伴们呀,我可以去找胖墩儿他们玩。我们去白洋淀里头拿大木桶当船划,抓白肚皮的鲫鱼、草鱼, 摘清香清香的莲蓬,摸雪白雪白的藕。白洋淀的芦苇荡,高过大人们的头顶,苇花开了就是一望无垠白白的一片,风一吹像银白色的海浪。
你说,这么美的地方,大家要好好保护,对不对?尤其是这里是我的家乡,我绝不能让日本鬼子占领这个地方。我干嘛无缘无故这样说?因为,我已经唱这首歌给你听了呀:“1937 年,鬼子就进了中原……”
中国很穷,我们虽然靠物产丰富的白洋淀里的鱼虾和芦苇好歹吃上了饭,但是我们穿得很差,一件衣服新三年,旧三年, 缝缝补补又三年,大家都样。虽然穷,虽然被战争变得更穷, 但是我们有志气打跑鬼子,让祖国重新变美。打跑鬼子靠谁?最可靠的,当然是八路军啦。他们很多时候不穿军装,打扮得跟老百姓一样,冷不丁来个袭击,鬼子什么都不知道就死啦。他们喜欢用另外一个名字叫“游击队员”,在白洋淀里神出鬼没的。
(选自《抗日英雄小故事系列 张嘎子、王二小、王濮、海娃》团结出版社)
【1】“自白”在这里的意思是( )
A.自己说明心意;自我陈说。
B.自己承认并陈述犯罪事实
【2】“银白色的海浪”指的是____________ 。这里是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对画线句子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这个句子是设问句。
B.这样写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C.这样写是明知故问,故弄玄虚。
【4】从嘎子的自白里,你了解了哪些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你体会到怎样的感情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奇奇在板报上抄写了一篇赞美乡村风景的文章,请你阅读并完成各题。
故乡的芦苇
安武林
①故乡的芦苇,在我印象中只有两种色彩,要么是绿得郁郁葱葱,要么是黄得壮壮烈烈。一年之中,变化仅此二种。若说其中微妙的变化,倒是没有特别留意,只能怪自己缺乏耐心了,是自己粗心了。
②芦苇是喜欢群居的植物,肩并肩,手拉手,脚勾脚,很是亲密。若是没有火或者刀这样的东西,恐怕很难把它们分开。
③我喜欢芦苇绿的时候,一片片,一丛丛,像绿色的火在燃烧。风一吹,那才叫熊熊燃烧呢。这青青葱葱的绿色,给荒芜的故乡增加了不少生命的活力。它是故乡一道迷人的风景线。虽然故乡也有树,有草,但都不成气候,好像兄弟们在怄气似的,东一棵,西一株的。
④芦苇绿的时候,我喜欢探头探脑地向里面张望,似乎里面藏着无数个秘密。那草,娇嫩;那叶子,鲜艳,好像从这一边就能看到那一面。还有些细小的藤蔓植物,轻轻地搭在芦苇的身上,好像怕芦苇生气一样,有着十二万分的小心。而且,随时准备逃跑。芦苇丛中,有细细的水流声,而风吹动的沙沙声,是温柔的,也格外好听。
⑤芦苇黄了的时候,是另外一番景致了。一片片,黄澄澄的,犹如金子一般。在阳光下,散发着耀眼的光芒。风一吹,哗啦啦地响,那响声,比绿色芦苇的响声要嘹亮多了。尤其是那柔情万种的芦花,绰约多姿。尤其是芦花飘扬的时候,如雪一样迷人。
⑥故乡的芦苇,比不得荷花淀的芦苇,但它毕竟和故乡有关,和我的童年有关。即便那个时候我认为故乡的芦苇是世界上最美的芦苇,最大的芦苇,我也不会因此而感到羞愧。
(选文有删改)
【1】奇奇想根据文章画一幅芦苇图,请你帮他补全下面的绘画准备单。
【2】
文章第②段中“芦苇是喜欢群居的植物,肩并肩,手拉手,脚勾脚,很是亲密”这句话将__________当作_________来写,使用了_________(比喻 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芦苇________的特点。
【3】文章第③段作者为什么赞美芦苇是“故乡一道迷人的风景线”,而不赞美故乡的树和草?
_____________
【4】阅读文章第⑥段的画线句,说说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语文要素: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小题。
字字皆辛苦
唐朝的李绅,自幼丧父,家境贫困。母亲为了把他教育成人,就亲自教他读书作文。李绅天资聪明,又十分好学,因此,15岁的时候就能写出挺不错的诗来。
为了读书,李绅寄居在一个环境幽静的寺庙里,李绅常常独自坐在庙前的石阶上,面对满山的苍松翠竹诵读古诗,或者用树枝作笔,在地上练习写诗,写了改,改了写。后来,因为他在佛经没有字的纸页上写诗,被和尚赶出了庙门。李绅离开了寺庙,无处可归,过着漂泊流浪的生活。他风餐露宿,有时在山下的竹林里露宿,有时在湖边的渔船上过夜。低矮的土地庙,露天的破牛棚,都曾经当过他的住所。尽管生活十分艰苦,但他从来也没有停止过读诗和写诗。
李绅的写作态度很认真。他每写完一首诗,都要十几遍,甚至几十遍诵读、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其中《悯农》诗就是经过这样的千锤百炼才写成的。李绅从小和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亲眼看到农民冒着酷暑,顶着烈日锄草,很辛苦,于是他决心写一首诗,来表达对农民的同情。他苦苦思索了三四天,经过十几次修改,才写成了《悯农》诗。他写《悯农》诗时,正值酷暑盛夏,天气闷热,蚊蝇叮人。人们都摇扇乘凉,惟有李绅坐在蒸笼似的小屋里埋头写作。他脸上、身上满是汗水,衣衬全湿透了,两只细瘦的胳膊被蚊子叮了一个又一个疙瘩。然而,他把这一切全置之度外。想啊,改啊,改啊,想啊,《悯农》诗终于写成了。其中一首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很快就流传开了。人们在赞美这首诗的同时,对李绅刻苦认真的写作态度更是赞叹不已,说他写的诗“字字皆辛苦”。
【1】填空。
(1)为了读书,李绅先是寄居在____________,后来他漂泊流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当过他的住所,从中可以看出李绅________________ 。
(2)李绅写《悯农》诗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写《悯农》是为了 ___________________ 从中可以看出李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每写完一首诗,都要十几遍,甚至几十遍诵读、修改,直到满意为止。”这句话表现出李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含有下列意思的成语写下来。
(1)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
(2)比喻经受多次的艰苦斗争的锻炼、考验。也指写作的反复琢磨。( )
【3】读了李绅写诗这篇文章,你想到了写什么?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坐中国船
1919年6月的一天,在重庆朝天门码头,一只木船靠岸了。准备去上海的陈毅和其他几个青年,一一走出船舱,登上码头的最高处,欣赏着祖国的大好河山。
不一会儿,陈毅却皱起了眉头,他的目光(掠 惊)过河岸,盯着挂着外国旗子的军舰,气愤地说:“美丽的祖国,却在外国列强的铁(啼 蹄)下惨遭蹂(róu)躏(lìn)!”
不几天,联系船票的人回来告诉大家:去上海,有三家轮船公司的船,一家是日本人办的,给乘客赠送一把洋伞;一家是英国人办的,给乘客赠送一条床单;还有一家是中国人办的,大概是(陪 赔)了本,没有什么送给乘客。
大家在坐船的问题上争论起来。有的主张坐日本人或英国人的船,因为可以得到点洋货。陈毅对大家说:“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反对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欺 期)侮。重庆人民也正在抵制日货,声援北京爱国青年。在这个时候,我们怎么能为了一点洋货去坐外国船呢?这还有一点民族气节吗?”大家都觉得陈毅说得句句在理,一致决定坐中国船去上海。
【1】将文中括号里恰当的字写在答题卡上。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观赏——( ) 争辩——( )
漂亮——( ) 愤怒——( )
【3】填入合适的量词。
一( )木船 一( )青年
一( )洋伞 一( )床单
【4】日本人送伞、英国人送床单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陈毅他们最后决定坐______去上海。从这儿可以看出他_________的思想品质。
15、口语交际。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上面的句子是对母亲的赞颂,请你也用最真挚的语言赞颂一下自己的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和一个病句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很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人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但是挺着脖儿,表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蹄叫,顶尖锐,顶凄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我站在操场上,认真观察着练习身体的同学们。
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班取得了竞赛第一名的好成绩,大家心里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两年多前刚刚发生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
4.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障了。
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1)他的意见基本是完全正确的。
(2)稻子成熟了,一望无际的田野像铺上了碧绿的绒地毯。
19、小试身手 根据要求,填一填,写一写。
你一定在电视上或网络上看到过宇航员在宇宙飞船中活动的视频,如果让你来建造一艘宇宙飞船,你会怎样设计呢?它有怎样的外形?有怎样的内部结构?有怎样的功能?优点是什么?先想象出它的样子(包括外形和内部结构),根据思维导图提示,动笔写一段话,把你心中的宇宙飞船介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