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鸡西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巨人的花园》的作者是(  )

    A.安徒生 B.格林兄弟 C.叶圣陶 D.王尔德

  • 2、火眼金睛识错字,下面的词语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

    A.振定自若 天高地阔 铁杵成真 依山傍水

    B.点晴之笔 城门立雪 无忧无虑 左顾右盼

    C.从容不迫 扬长而去 空空如也 变化多端

    D.小心翼翼 势不可当 相题并论 文丝不动

  • 3、将下列词语填入句子中,最恰当的一项是自从修了公路,一向 的小山村也热闹起来了。

    A.沉静

    B.平静

    C.清静

    D.僻静

  • 4、填入下面句子中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今早我起晚了,急匆匆地往学校赶。到了学校,我却发现 了带课本,伤心地哭了。同桌敏敏耐心地 我,还把课本分享给我看。

    A.忘记   慰藉

    B.忘怀   慰藉

    C.遗忘   安慰

    D.忘记   安慰

  •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海上日出》按照游览的顺序描绘了日出时的景象。

    B.《白桦》展现了白桦的高洁之美,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C.《“诺曼底号”遇难记》讲述了哈尔威船长危难之时指挥大家有序脱险,自己却随客轮沉入大海的感人故事。

  • 6、下列加点字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山(mài)             计(gū)                    窟窿             英伦

    B.开(pāo)             乱(hùn)             维持             鱼腹

    C.涌(xōng)       (xiè)             秩序             主宰

    D.调(qiǎn)       位(gǎng)             穿梭             斯哑

  • 7、下列不是描写乡村田园风光的诗句是(   )

    A.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二、填空题 (共1题,共 5分)
  • 8、看拼音,写同音字。

    ( )               ( )                 ( )             ( )

    ( )                    ( )               ( )             ( )

三、古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宿新市徐公店》,完成练习。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树头新 绿未 阴。

    飞入菜花无处寻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 )   __________

    宿( )   __________

    ( )   __________

    【3】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树头:___________________

    未:_____________________

    阴:_____________________

    寻:_____________________

    【4】前两句写乡村景物,是______描写。后两句写儿童追捕蝴蝶,是_____描写。“急走”与“追”生动地写出了___________的欢快场面,反映了儿童的 ___________

    【5】全诗洋溢着浓郁的_________,流露出诗人对儿童的________之情,对_________的热爱之情。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0、风筝

    材料一:

    风筝的发源地在中国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风筝,古时候南方称“鹞(yào)”,北方称“鸢”。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墨子曾研制3年而制成木鸟“鹞”, 据说是中国最早的风筝。直至东汉时,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据记载,五代时期的李邺放,在纸鸢的头部以竹为笛,当风筝飞行的时候,它能发出像筝一样的声响,于是就有了“风筝”这一名称。

    材料二:

    简易风筝的制作

    材料

    竹条(30厘米50厘米各一根)、风筝面材料、绳子、剪刀、锯、浆糊等

    步骤

    绑扎

    1.测量出30厘米竹条中心,做个记号;在50厘米的竹条上,在离一端15厘米处做记号。2.把两根竹条按记号位置十字交叉,粘在一起。3.在每根竹条两端锯出一个缺口,沿着缺口,用绳子缠出风筝的外框。

    裱糊

    按风筝形状、大小剪好筝面,糊裱在骨架上。

    拴线

    将一根绳子两端分别绑在30厘米竹条两端,再把一根长绳一端绑在这根绳子的中央。

    材料三:

    风筝最适合在春秋两季放飞,于是清明、重阳就成了与风筝关系最密切的时节。过去有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绳,据说这样做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在明媚的春光里踏青放风筝,可以舒展筋骨、活动四肢。同时尽情呼吸新鲜空气,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放风筝时仰望的蓝天,可以消除眼肌疲劳,调节和改善视力。此外,在放风筝的过程中,人们也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悦。

    放风筝也寄托了人们祈福的心愿。风筝、艺人和文人画师通过风筝图案的绘制,表达了人们幸福、长寿、吉祥等美好的愿望。

    【1】阅读三则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1)从材料一中,我知道了风筝最早是在东汉时才有的。( )

    (2)从材料一中,可以知道“鹞”“纸鸢”“鸢”都指风筝的称呼。( )

    (3)材料二的内容,让我们了解了简易风筝的制作方法。( )

    (4)读材料三的内容,我们明白:放风筝一定要在清明节重阳节。( )

    【2】根据材料内容,请用简洁语句给材料一和材料三分别取个小标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风筝的制作方法

     

       

    【3】在春暖花开的季节,你想约爸爸妈妈一起去放风筝。请根据材料三的内容,写下你劝他们去放风筝的理由(至少两条)。

    理由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内阅读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大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是那么大,也是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要想再看到那头大狮子,怎么也看不到了。

    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喜欢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

    1“——”画出描述火烧云像狮子的句子。

    2作者把火烧云的形状想象成大狮子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二段描写的是__________的情景。联系全文,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4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竹筏泛舟九曲溪

    “咱武夷山的一大特点呀,就是竹筏,到武夷山不泛舟九曲溪,就白来了。”导游的脸上闪烁着奇异的光彩,骄傲地说。他的话,给我的脑海嵌入了极深的印象。

    现在我站在九曲溪边了。岸边泊着几只竹筏,艄公热情地招呼我坐在竹椅上,稳稳的,周身围着竹子的清香,使人感到仿佛置身于竹林之中似的。

    九曲溪的水,不深,清清的,溪底的鹅卵石,历历可见,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五彩的光芒。我时常迷惑,那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却没玷污了它,它竟依然故我,叮叮咚咚地欢唱着。船公持着青竹,在岸石上轻轻一点,竹筏一下子滑出很远。

    我们顺流而下,溪水轻轻地拍着竹筏,那竹筏的清水的滋润下仿佛更生动了。环视四周,陡峭的壁崖,直上青天,偶尔在一两座山下能见到努力攀登的人,人在大自然中是那么渺小的一粟,然而能征服自然,也是人的伟大吧!

    竹筏上一时寂静无声,艄公却开口道:“我给你们唱个歌吧。”随即自唱起来。我听不懂歌词,却能听出他对这山水,这土地的眷恋之情,那圆润、嘹亮的歌声在空中久久飘荡着……

    不知不觉中,竹筏已漂到了第九曲,水流变得急了,竹筏禁不住左右摇晃起来,我们都大惊失色——被浪花泡成落汤鸡,毕竟不是什么好玩的事。艄公却不慌不忙,将那根青竹在礁石上左磕右点,绕过急流险滩,最后稳稳地停在岸边。我忽然感到,每个人的生命都像溪中的竹筏,都会同到急流和暗礁,遇到急流时,就该像艄公一样掌握自己的生命之舵,渡过险滩,去追求新的目标。

    现在,我的相册里珍藏着一张手持青竹,站在竹筏上的照片,然而,珍藏在我心中的不只是一张相片……

    1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加点的词语。

    慕名而来:________________

    大惊失色:________________

    2下面的句子哪个是拟人句,哪个是比喻句?(只填序号)

    (1) 岸边泊着几只竹筏,艄公热情地招呼我坐在竹椅上,稳稳的,周身围着竹子的清香,使人感到仿佛置身于竹林之中似的。

    (2) 我忽然感到,每个人的生命都像溪中的竹筏,都会同到急流和暗礁,遇到急流时,就该像艄公一样掌握自己的生命之舵,渡过险滩,去追求新的目标。

    (3) 我们顺流而下,溪水轻轻地拍着竹筏,那竹筏的清水的滋润下仿佛更生动了。

    (4) 我时常迷惑,那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却没玷污了它,它竟依然故我,叮叮咚咚地欢唱着。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描绘了九曲溪的特点,写出了九曲溪给游人带来了____________

    4如果你也和作者一样泛舟九曲溪,会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A)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B)。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C)。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变(D)。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填空。

    ______的晚霞 ______的低地

    ______的夜晚 ______的光芒

    【2】把下列词语还原到文中A.B.C.D四处。

    平静 默默无语

    寂静 严肃沉默

    A:_______

    B:_______

    C:_______

    D:_______

    【3】“真正的荷兰”主要表现在( )

    A.挤奶的人十分认真

    B.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

    C.夜晚的宁静

  • 14、课内阅读

    “噢!是这么回事呀!”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不jìn  jīn)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小男孩在巨人宽大的脸xiá jiá)上亲了一下。巨人第一次感到了温暖和愉快。于是,他立刻拆除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

    1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噢!是这么回事呀!”句中“这么回事”是指_______,巨人终于明白了:_______

    3“任性”是指_____;“冷酷”是指______。巨人的“任性”体现在___;巨人的“冷酷”体现在_____。他想独享花园里的一切,果得到的却是____

    4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5、语言实践。

    一天早上,小丽上学迟到了,同桌对她说:“你来得可真早啊!”请你把同桌的言外之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3题,共 15分)
  • 16、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大概约莫算来,总有几万年了。

  • 17、修改病句。

    1.他的意见基本是完全正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要发扬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断取得进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修改下面一段话。

    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使我不禁想起了我们的生活,与小女孩相比,多么幸福啊!我一定要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不管在学习上遇到很大的困难,也要努力克服,争取成绩进步。

    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9、习作

    你能把你最要好的一个同学介绍给大家吗?先从外貌入手,然后用一两件事表现他()的主要特点,如勤奋、热心或勇敢等。请以我的同学为题,写一篇习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95
题数 1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古诗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