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不同类的一项是( )
A. 围魏救赵 B. 破釜沉舟 C. 得意洋洋 D. 调虎离山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屋詹 率领 沙滩 雄鹰 B.闪烁 擦式 渗透 羽翼
C.蔬菜 防止 低碳 花穗 D.涂沫 遭殃 敏捷 急促
3、把下面的句子插入语段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
一天,鲁班看见几个孩子在烈日下顶着荷叶玩,很受启发。
①很久以前,世界上没有伞。②鲁班一心想为人们做个既能挡雨,又能遮太阳的东西。③于是,他照着荷叶的样子,用竹条扎成架子,蒙上羊皮,做了起来。④鲁班的妻子瞧着伞,高兴地说:“要是能把它收拢起来就好了。”⑤后来,鲁班终于想出好办法,制造出了现在这样的伞。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⑤之间
4、下列各组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是( )
A.发扬优点 发挥作用 发扬才能 担当风险 保护儿童 承担责任
B.发挥作用 担当重任 改正缺点 发挥传统 光辉形象 光荣任务
C.保卫祖国 保护视力 维持距离 保持联系 改进错误 分担负担
D.改进工作 发挥才能 光辉形象 辉煌胜利 维持生命 保护庄稼
5、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装饰 甜密 详细 照例
B.指浑 藤萝 脱离 迟钝
C.墨绿 枪栓 谎忙 岗位
D.始终 规矩 劫难 践行
6、下面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卓越 巡戈 模模糊糊 B. 呻呤 深情 聚精会神
C. 梦幻 征衣 飘飘悠悠 D. 弥慢 阻挡 杂草丛生
7、下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你欠别人的钱,这个帐是赖不掉的。 赖:抵赖
B.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徒:只
C.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卒:回去
D.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 弃:离开
8、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提前——____________________
谴责——____________________
轻声——____________________
千真万确——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诗中写将军雪夜率军追敌的壮举,突出了将军_________的精神。诗一开始用月黑之夜大雁被惊高飞,来衬托_______的情景;三四句写将军________,“大雪满弓刀”这一细节,既写出了环境的__________,更突出了将军的__________。
【2】《塞下曲》一诗如何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读三四句,分析“逐”和“满”两个词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微笑的魅力
在人的各种各样的表情中,我发现最为神奇、最有魅力的要数微笑了。在课堂上,如果老师微笑着讲课,我就会感觉到一股暖流从心里传遍全身,听课时全神贯注,做作业格外顺利。回到家里,当我第一眼看到的是爸爸妈妈的笑容时,我会感到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要是我生了病,医生阿姨一边给我治疗,一边微笑着和我说话,我会觉得连病瘺都一下子减轻了许多……
微笑不但能给人温暖,给人幸福和力量,而且能让人与人友好相处呢!有一次,我在教室里不小心碰掉了同学李丹丹的钢笔,我忙弯腰捡起来一看,笔尖弯了!我早就听说,这支笔是丹丹的爸爸从北京买回来的,她一直当作宝贝一样珍惜,今天却被我摔坏了,她会怎么样呢?她会哭起来,说不定还会骂我……
我忐忑不安地找到丹丹,告诉她笔被我摔坏了,表示要赔她钱时,丹丹先是一惊,然后脸色就变了!大概是看到我很难过,脸色又缓和了□微笑着安慰我□菲菲□不要紧□一支钢笔值什么□咱们可是好朋友呢□
看着她脸上动人的微笑,听着她亲切的话语,我觉得丹丹简直比我的亲姐妹还要亲!我上前紧紧地搂住了她……
啊!微笑对人们太重要了!我想,如果人们在生活中都能真诚相待,笑口常开,这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聚精会神——___________ 惴惴不安——__________
【2】用“ ”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3】在第3自然段□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4】当“我”把丹丹的笔摔坏后,丹丹是怎么做的?请你用“﹏﹏﹏”画出文章相关语句。你从中感受到她怎样的品质?
【5】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微笑”的重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
摇摇是一只小鸭子。他才生下来不久,刚学会走路。他走路摇摇摆摆的,所以大伙儿叫他摇摇。摇摇的走路是和笑声连在一起的。他每走一步,大家都会在后面笑话他。他的姿势是如此(奇怪 惊奇),如此笨拙,小摇摇很苦恼。
怎么办呢?躲在家里别出来丢人现眼吧。可是,这样会让人笑话一辈子的——小摇摇想。
小摇摇开始不怕别人笑话了。他每天在没人的地方练习走路,尽可能使自己走路摇得有规律些,摇得好看一点儿。而且,每天还要到热闹的地方走一圈,看看大家的反应。后来他发现,如果自己挺胸昂首,旁若无人地阔步前进,就会有一种特殊的风度——这是鸭子独有的风度。
他就这样经常(改进 改变)自己的走路方式。
有一天,他又来到热闹的地方。一只小松鼠像发现了什么奥秘似的,说:“瞧,一只多么神气的小鸭子。”小刺猬看到了也说:“是啊,他走得真好看!”
人们开始用(观赏 赞赏)的眼光而不是用嘲笑来看小鸭子摇摇走路了。
后来呢,动物界盛行一种摇摇步的走法,就是模仿小鸭子摇摇走路的一种时髦风尚。
在动物们跳舞的时候,还专门有一种舞步,叫作“鸭式摇步舞”。这是一种很难学,但很好看的舞步。
我不说,你们也知道,这种舞步的创始人也是小鸭子摇摇。
【1】请给这篇短文拟一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用“√”画出文中括号里使用恰当的词语。
【3】小摇摇“很苦恼”的原因是__________,因此他想躲在家里,但是他认为这样做会_________,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童话故事的结局是什么?请简单地概括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这篇童话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妈妈的手
我的妈妈有一双勤劳的手,一双充满爱意的手。
记得一个冬天的傍晚,我在回家( )路上,一脚陷进了小水坑里,弄得鞋子满是泥水;回到家里,我把鞋子悄悄放在厕所的门背后,准备等天气暖和些再洗。天气真冷!晚上我躲在房间里做作业,忽然听到厕所里传来刷刷的声音。我走过去一看,妈妈蹲在厕所的水龙头旁边,正在洗我那双沾满泥水的鞋子。望着妈妈冻( )通红的手,我感到妈妈不是在刷鞋,而是在洗我那懒惰的习惯。
我回房做作业 做得很专心 很认真 妈妈轻轻( )来到我的身边 他拿起我的作业 说 我看看你的作业 说着,就到一边坐下。看完以后,妈妈脸上露出了笑容,用温柔的手轻轻抚摸着我的头,说:“你进步多了,继续努力吧!”这时,妈妈的手热烘烘的,一股暖流流遍我( )全身。顿时,我沉浸在无限幸福中了。
做完作业,我在床上总睡不着,闭上眼睛,仿佛看见妈妈的手在眼前晃动,烧饭、煮菜、刷洗衣服,一切都是为了抚育我成长。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温柔(近义词) __________ 顿时(近义词) __________
马虎(反义词)__________ 严厉(反义词) __________
【2】在第3自然段空白处加上标点。
【3】选择“的、地、得”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我的妈妈有一双________的手,一双________的手。
(2)冬天的夜晚,妈妈用冻得通红的手________,又用那温柔的手________。
(3)闭上眼睛,我仿佛看见________ ,又想到________________ 。
【5】这篇短文开头的方法是( )
A.简要叙述,说明起因
B.巧设悬念,引人入胜
C.开门见山,点明主旨
【6】怎样理解“我感到妈妈不是在刷鞋,而是在洗我那懒惰的习惯”这句话?联系实际生活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语段,练习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哈尔威巍然吃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过了一会儿,他喊道:“把克莱芒救出去!”
克莱芒是见习水手,还不过是个孩子。
轮船在深深的海水中慢慢下沉。
人们尽力加快速度划着小艇,在“诺曼底号”和“玛丽号”之间来回穿梭。
“快干!”船长又叫道。
二十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
船头先下去,须臾,海水把船尾也浸没了。
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雾气,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诺曼底号”遇难记》)
【1】解释词语。
惊慌失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镇定自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课文内容,“诺曼底号”遇难时,哈尔威船长是怎么做的?你从中感受到他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让你对生命有了怎样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火桂花
崔芹家门前有一棵特别高大的桂花树。村里的人有时看它一眼,不是在嘴里,就会在心里感叹:“就没有见过这么高大的桂花树!”听老人们说,这棵桂花树已经活了二百多年了,是崔芹家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现在,守护着这棵桂花树的是崔芹。
风霜二百多年,这棵桂花树早已盘根错节,以一副苍劲的风宋盘立在那里。那树干粗硕救实,枝枝权权,粗粗细细,曲曲折折,向四周扩张,枝条或向下或向上,乍一看都辨不清那一根根的走向。冬天,枯叶落尽,树干树枝都呈黑褐色,天空之下,显出一副铁质的筋骨,依然是道风景。春风一来,一片片小小的叶子悄然长出,弱不禁风的样子,但随着一日暖似一日,那些叶子越长越欢,不几天,就一片繁茂的景象。就这么长着长着,人们以为它就长这一树的叶子,已经看惯了这道风景时,夏天去了,秋天到了。八月,它开花了,桂花小小的,金黄色的,十分稠密,一簇簇,成串成串的,立见一番壮观。路过的人,不分老少,都会被这满枝头的花吸引,停下脚步,仰头观望,久久不能离去。
那几天,这世上独一无二的花香无形飘散,不仅能使全村人闻到,还能飘出数里地去。闻到的人抽抽鼻子:这香好似桂花香。看看四周,却又不见一棵桂花树。到了夜里,花儿受到水汽的浸染,香味越发浓重,在月光下四处流淌,仿佛大地万物的沉睡,皆是被这扑鼻而来的香气熏醉的。
但这桂花的生命,总是短得让人有点儿伤感:昨天还是鲜活鲜亮的样子,一夜之间就疲了,就衰了,一阵风来,纷纷飘落,如成千上万的小蝴蝶——但这蝴蝶已失去飞行能力,摇摇摆摆地坠落在地上。不远处是条大河,遇上大风,这成千上万朵金黄色的花,飘落到水面上,不一会儿,河上就漂满了。鸭子们在游动,花向两边分开,但鸭子们游过去不久,花又很均匀地聚拢到了一起,缓缓地向远处漂去。看着这番情景,总不免让人叹息。
桂花开放的那些日子,崔芹家的人就会时时关注着:花开三成了,花开五成了……
每年,他们家把花收集起来,分送给全村各户人家,自家留下的很少,甚至一点也没有留下。得了桂花的人家,或拿它做了桂花糕,或拿它做了桂花茶,或拿它做了柱花酒,或拿它做了桂花卤。还有的人家,拿它做了枕头,那枕头叫香枕。
这些桂花,不是那些自然飘落在地的桂花。这些桂花原本还在枝头,是被人用力摇落下来的,是活花。八月里,总有一天是摇花的日子。这个日子,是精心挑选的。崔芹的爸爸仰脸仔细看那一树的花,心里明明已经很有把握了,还是叫来几个人一起帮着看。崔芹的爸爸说:“可以摇花了?”那几个人都点点头:“可以摇花了。”
一大早,崔芹帮着爸爸妈妈在桂花树下铺上十几张干干净净的席子。大人和小孩陆陆续续地向桂花树聚扰了过来。摇花的事,都交由村里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来做,大人们则鼓动孩子们用力、加油。
参加摇花的孩子们不是随随便便可以一脚踏上席子的,必须去河边,用清澈的河水将脚仔细地洗干净——路上席子的,必须是一双双干干净净的脚。时间一到,无数双小手抱住桂花树,一个个倾伏着身子,高高地振着屁股,随着崔芹的爸爸一声“摇”,一起用力摇动,只见花枝乱颤,那桂花如稠密的雨珠纷纷飘落下来,直落得树下的孩子一头一身,一个个成了金黄色的。抖一抖身子,花又落到席子上。
“加油!”“加油!”大人们一边喊,一边做出摇树的动作。摇动,一波又一波。总有花纷纷落下。眼见着,席子被花覆盖了,看上去,没有席子,只有一地的花。那花挤在一起,还在开放中,看上去,好像在微微动弹。
八月,摇花,是这个村庄的一个隆重而圣洁的节日……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粗硕敦实:__________
【2】这棵二百多年的桂花树,一年四季姿态不一。冬天,桂花树显出(_______);春天,桂花显出(_______);夏天,桂花树显出(_________),秋天,桂花树长出树开出(_________)。
【3】文中画“ ”的句子中,“四处流淌”指的是(____________),表达出了作者对桂花树、对桂花深深的(_____________)之情。
【4】文章第⑩段描写了“摇桂花”的过程,体会作者的用意。
_________________
15、语言运用。
你的好朋友非常想参加庆祝“六一”儿童节的演出,但是他的心理素质不好,怕出丑。这时,你会怎样鼓励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改病句
(1)草原把夕阳照得五彩缤纷。
(2)小红和小莉是好朋友,她经常帮她复习功课。
(3)言行不一的人,是一种极坏的作风。
(4)春天的北京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17、修改句子。
今年暑假,我有机会加入了夏令营活动。夏令营活动的内容真是丰富多彩:有画画、跳舞、唱歌、朗诵、做游戏等……
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在班级讨论会上,他首先第一个进行了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书角有《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中国少年报》等课外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读写——创新升华
题目:我的奇思妙想
要求:你想发明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功能?把它写出来介绍给大家。4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