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我看这一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A.如果赶上这么一场用以耀武扬威的乱子,你就甭想有鱼有钩啦!
B.爷爷摇着蒲扇对孙子说:“是哪个坏家伙把我的烟斗藏起来了。”
C.老师看着沾沾自喜的同学语重心长的说:“谦虚才能使人进步。”
D.小帆介绍道:我家的小鱼可淘气了,总爱在水草丛里东躲西藏。
2、牛郎织女相见的时候是( )帮他们搭桥?
A.喜鹊
B.麻雀
C.黄莺
D.杜鹃
3、下列关于作者及其作品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范成大的田园诗在中国诗歌史上别具一格,扩大了陶渊明以来田园诗所表现的内容。
B.范成大晚年写的《四时田园杂兴》描述了江南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唐代风土人情,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C.范成大把对农村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封建剥削的揭露结合起来,赋予诗句以更深刻的内容。
D.范成大通过深入的观察和切身的体验领略了农民勤劳、淳朴的品质和他们生活的苦乐,流露出诗人的同情和共鸣。
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抚摸(wǔ) 亲昵(ní)
B.恰好(qià) 鲸鱼(jīn)
C.硫黄(niú) 蔚蓝(weì)
D.矢车菊(shǐ) 蚌壳(bàng)
5、小明这次考得不好,他闷闷不乐地说:“真倒霉,这次老师出的题目太难了,上课的时候我又没听懂,怎么能考好!”你作为同桌,这个时候可以用“( )”来劝慰他。
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B.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C.不怨天,不尤人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意思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蛱蝶(jiá)(蝴蝶的一种)
B.树栖恐龙(xī)(在树上居住的恐龙)
C.杂兴(xīng)(随兴而写的诗)
D.隐形战机(yǐng)(人眼看不见的战斗机)
7、下列词语分别指的是哪一类人?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里马——比喻有才干的人。
B.小蜜蜂——比喻勤劳的人。
C.应声虫——比喻外强中干的人。
D.铁公鸡——比喻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
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_)的 山涧 (__________)的 彩虹
(__________)的天山 (__________)的翡翠
9、课外阅读
我有一只翠鸟
我在林中捉到一只翠鸟,
它有身绿宝石般的羽毛。
嘴,像只又尖又大的钳子,
它那呆板的样子逗人好笑。
我特地弄来几只小虫,
还有块吃剩的甜面包。
为迎合它的口味又捉条小鱼,
还用小刀一段段精心切好。
奇怪,翠鸟就是不吃,
它在笼子里嘎嘎乱叫。
也许是口干舌燥吧,
好,舀杯清水再加点砂糖作调料。
它怎么还在叫?
难道给它的东西还少?
翠鸟啊翠鸟,
伙伴提醒我:它准是想妈妈了,
再不就是怀念家中的宝宝。
若不,它怎会气得绝食,
要从笼子里尽快溜跑?
哦,我明白了,它和人一样,
把自由看得无比神圣崇高。
尽管送它金碧闪闪的笼子,
还是不如家乡草棚美好。
于是,我打开了笼子,
放走了这只美丽的翠鸟,
飞吧,飞吧,尽情的飞吧,
快去把欢乐自由寻找。
【1】写出描写翠鸟外貌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诗歌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的打“×”。
(1)从“我”用金碧闪闪的笼子作窝,喂它小虫、甜面包和切好的小鱼,给它加了糖的清水喝可以看出“我”非常喜欢这只翠鸟。( )
(2)因为“我”不会养翠鸟,所以最后把它放走了。( )
【3】诗中的翠鸟个性特点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
A.对翠鸟的喜爱,对自由欢乐生活的向往。
B.思念家乡的情感。
C.喜爱捉小动物、保护小动物的情感。
10、课外阅读我能行。
自然界有趣的现象
有人特别爱观察,在自然界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
加拿大的作物管理专家彼特曼曾研究发现,生长的西红柿在缺水时会发出“呼喊”,如果“呼喊”后得不到水“喝”,“呼喊”就变成了“呜咽”。他解释说,这种声音是那些从根部向叶子传输水分的导管在萎缩时发出的,萎缩的力量相当于轮胎气压的25倍,会造成含有水分的导管破裂,从而发出“哭泣”的声音。
对于植物为什么会像动物一样“哭泣”,美国科学家从化学的角度做出了解释。他们认为,当植物生存受到威胁时,体内的亚麻酸就会发生变化,转化为茉莉酮酸,来帮助植物抵御外界的侵袭。茉莉酮酸的产生,就是植物“哭泣”的物质原因。
阿尔卑斯山的落叶松在被羊群啃食后,就会长出一簇刺针来。当羊群再来侵犯时,刺针便会刺入羊的身体,羊群只好敬而远之。有趣的是,被羊群啃食后长出的新嫩苗,在刺针的呵护下一直长到羊群吃不到的高度才抽出新的枝条来。
事实上,人们还有不少类似的发现。这些发现让我们看到,自然界是那样的神奇,又是那样的“有秩序”,如果随意地破坏、侵犯自然,是会遭到报复的。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生长的西红柿在缺水时会发出“____”,如果这样做还得不到水,就会由“____”变成“____”。阿尔卑斯山的落叶松被羊群啃食后,会长出____,让羊群_______。
【2】在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有趣的自然现象?
__________
【3】从这些有趣的自然现象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
11、读短文,完成练习。
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是在外祖母家长大的。外祖母很疼爱他,八岁上学后,还常常给他一点零 用钱。小牛顿一不买糖果,二不买玩具,他把钱积攒起来,去买锤子和锯子。他喜欢自己动脑筋,做一些手工制品。
一天,小牛顿兴冲冲地跑到外祖母面前说:“外婆,你看这个!”外祖母一看,小牛顿手里捧着一块木板,中间钉着一个钉子,四周画着一条条放射形的线条。外祖母问:“这是什么呀?”
“太阳钟。太阳光把钉子的影子投到一定的线条上时,就可以看出是什么时间。”
“是谁教你做的呀?”
“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小牛顿自豪地回答。
牛顿长大以后,始终保持着敢于想象、善于思考的精神,正是这样,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还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积攒: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始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钟是什么样的,请在短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并画上横线。
【3】用波浪线画出短文中表现小牛顿自豪的句子。
【4】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阅读这篇短文,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给老爸打工(节选)
杨红樱
早晨,老爸开了一辆破车来接我去郊县的一个木材加工厂。那车真的是破得不能再破了,一路上都在丁零当啷地响, 感觉它周身的零件都快散了。
“老爸,你是从哪里搞来的这破车?”
“借来的。”老爸把这破车开得有模有样,“去拉点树皮,莫非还要开辆奔驰去?”
只要一有上坡的路,我就得下来推车,几乎是使出了吃奶的劲,把妈妈给我买的新凉鞋也挣破了一只。我咬紧牙关,使劲推车,这时候我觉得自己有点像《三毛流浪记》中推车上桥的三毛。
( )一过河,老爸( )会让我下河去提水, 因为我们得不停地给这破车加水。
等我们好容易把这老爷车侍候到了那家木材加工厂时,我已累得像一摊泥了。
厂长带老爸去看那堆树皮,老爸像见到一堆宝贝,用手轻轻地抚摩着深褐色的树皮上的那些苍老的、斑驳的纹路,连声说:“太漂亮了,太漂亮了! ”
老爸跳到那堆树皮上,挑出那些颜色正、纹路流畅的树皮递给我,我再把它们搬到车上,一块一块地码好。
很多人在看我们,他们实在搞不懂我们大老远地跑来,拉这么一车没用的树皮回去做什么用。
装满了一车树皮,我们开着破车出发了。
归途上,那辆破车的毛病更多了,我几乎是推一段,跑一段,被折腾个半死。老爸倒是高兴,( )他对这车树皮太满意了,( )一路上快乐地吹着口哨。
我们进城时,已是华灯初上。
【1】在括号中填写正确的关键词。
【2】文中加点的“几乎”一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3】将文中的画线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
【4】对文中内容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 )
A.早晨我和老爸去郊县的木材加工厂,直到灯亮了才进回城,可见距离遥远。
B.爸爸选的都是颜色正、纹路流畅的树皮,可以看出父亲的审美眼光很好。
C.在路上,我不但要给车加水,还要推着车前进。我心里很不情愿。
【5】你和自己的爸爸妈妈经历过什么艰难或者有趣的事吗?给大家讲一讲吧。
__________________
13、谦虚(20分)
大森林里有一株小小的桃树,春天开满了红色的花朵。它自以为很美丽,就得意洋洋地对竹子说:“竹哥哥,我的脸和衣裳都是红的,你看多么美丽!不像你那样脸青唇白,又高又瘦,你说是不是?”竹子摇头不理它。
桃树又对柳树说:“柳树姐姐,你怎么总是丧垂头丧气的,不能振作起精神来?你看我多么健美,不是人见人爱吗?”柳树也懒得理它。
桃树又对松树说 松伯伯 你老得手指都弯曲了 总是穿着这件绿衣裳 为什么不换一件红的呢 松树也不跟它说话
春天过去,桃树的红衣裳不见了。到了冬天,只剩下几根枯枝,那时谁都不理它,只有松伯伯摇掉头上的白雪,轻轻地对它说:“你为什么没有朋友,你知道吗?那是你在得意的时候,太不谦虚了!”
(1)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3分)
瘦( ) 弯曲( ) 谦虚( )
(2)找出文中两个成语,再写两个表示神态的成语。(4分)
、 、 、 、
(3)在第三自然段的 里加上标点符号。(3分)
(4)短文分别写了桃树与( )的谈话,从谈话中,你认为它们的态度怎样?(用文中的词语回答)(5分)
(5)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在正确答案后面的括号里打“√”)。(2分)
①森林里的桃树与几种植物的对话。 ( )
②桃树瞧不起几种植物。 ( )
③不论在什么时候,对任何人都要谦虚,不要炫耀自己,瞧不起别人。( )
④桃树瞧不起柳树、竹子、松树,松树批评它太不谦虚! ( )
(6)你读了这篇短文后一定有许多想法,请把你的想法写不了。(3分)
14、课外阅读。
珊瑚
大海退潮了。海面上露出了美丽的珊瑚,有红的,有白的,还有花的。它们一丛一丛,有的像鹿角,有的像扇面,有的像菊花,有的像树枝。
人们看到珊瑚的色彩这样美丽,形状这样奇怪,以为它们是长在海底的植物。其实它们不是植物,是珊瑚虫分泌出来的石灰质。
珊瑚虫是浅海里的一种小动物。它们生活在海底洁净的岩石上,只有几毫米大。它们长着花瓣一样的触手,触手中间有一个很小的“嘴”,猎取比它更小的生物当食物。它们不断地分泌石灰质,这些石灰质连在一起,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美丽的珊瑚。
珊瑚虫一代又一代地在岩石上生长,繁殖,死亡。经过几万年,它们遗留下来的石灰质就成了珊瑚礁。再经过几万年,有的珊瑚礁露出海面,就成了珊瑚岛。我国的西沙群岛,就是由许多珊瑚岛组成的。
【1】在文中用“____”画出描写珊瑚样子的句子。
【2】整体感知:这篇短文主要写了( )。
A.珊瑚非常美丽
B.珊瑚是一种小动物
C.西沙群岛是怎样形成的
D.珊瑚是怎样形成的
【3】在正确答案的后面打“√”。
(1)珊瑚是什么?
植物( ) 动物( ) 石灰质( )
(2)哪个自然段描写的是珊瑚是怎样形成的?
第2自然段( ) 第3自然段( )
【4】珊瑚岛是怎样形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请提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口语交际舞台。
下面是某班级小组在活动课上讨论“朋友相处时的秘诀”的一些想法,请你再补写一条你的想法。
①与朋友相处时要学会宽容。
②当我读了一本好书,我要给我的小伙伴莉莉分享。
③我和朋友闹矛盾时,我会选择退让一步原谅她。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列病句。
1.听了这段报告,使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经把连长交给我的任务顺利实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教育,受害者擦亮了眼睛,增高了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买了钢笔、尺子、橡皮和文具就急忙赶回家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听到这个消息,我大声地议论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星期日,同学们带了面包、鸡蛋、苹果、香蕉、炊具和食品去野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这段话在文中是很极其重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节体育课上我们踢了足球和羽毛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天下雨决定了我们能不能去郊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在动物的世界里,你有哪些朋友呢?请写一篇作文,来介绍你的动物朋友,如果你没有养过动物,也可以写你熟悉的动物。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