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天晴了的时候》是一首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诗歌,作者用心感悟自然,用爱抒写自然。
B.《白桦》是首现代诗,通过描写白桦的美丽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C.《繁星(七一)》出自冰心之手,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怀念。
D.戴望舒的《绿》写出了绿的摇曳、绿的美幻、绿的闻风而动,乃至绿的生命。
2、下面的成语中,与读书、求学无关的成语是( )
A.悬梁刺股
B.叶公好龙
C.凿壁偷光
D.程门立雪
3、下列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
A.整个人群因为猝然而至的变故简直都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
B.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C.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
4、下列词语不是表示时间很短的一项是( )
A.刹那间
B.一刹那
C.顷刻间
D.一辈子
5、下面句子中的修辞手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
B.满塘的荷花荷叶,远远望去就像碧波上荡着点点五颜六色的帆,煞是好看。
C.清风吹过,一阵阵花雨飘落下来,山野像铺上了一床彩色的大锦被。
D.一阵微风吹来,河边的垂柳欢快地翩翩起舞。
6、对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颜色各异(不相同的)
B.变化多端(项目,方面)
C.伟大奇观(看到的景象)
D.盘曲而上(像盘子那样的东西)
7、下列句子中画线部分表达的感情与其他两句不同的一项是( )
A.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B.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都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C.一只胖胖的小手在我的手掌里,像一条倔强的活鱼一样挣扎着。
8、比一比,再组词。
役(______) 屡(______) 摧(_______) 膛(________) 爆(_______)
没(______) 缕(_______) 催(______) 蹚(________) 暴(_______)
9、挑战课外阅读。
地球的呻吟
地球把它的一切都给了我们,
他从来不懂得自私和吝啬,
总是倾其所有。
可是人类,
曾经和正在做着多少惭愧的事情——
在共同的家园里厮杀,
为野心和贪欲去争斗,
用刀枪去撕裂土地,
让马蹄去践踏丰收,
硝烟窒息儿童的歌声,
鲜血染红清激的河流……
【1】给下列加点的字写上正确的音节。
呻吟(______) 吝啬(______) 厮杀(_______)
践踏(______) 窒息(______) 倾其所有(_______)
【2】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自私——(_______) 吝啬——(_______)
惭愧——(_______) 清澈——(_______)
【3】“硝烟窒息儿童的歌声”指( )
A.硝烟太浓太呛,儿童的歌声唱不出来。
B.战争夺去了儿童的欢乐。
【4】文中“惭愧的事情”具体指什么?用“ ”画出有关的语句。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那忽大忽小的水声,应和着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 ;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 ;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 ,她们捧起了水, ……
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1】辨一辨,再组词。
竖( ) 镜( ) 瓣( )
坚( ) 境( ) 辩( )
【2】照样子,写词语。
如雾如烟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草如茵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 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表现了三月桃花水的声音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样的句子我也会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合适的内容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A.如雾如烟 B.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 C.翅膀上裹着白云 D.抖落一片片花瓣
【5】你是如何理解“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这句话的?想象一下,水里还会呈现哪些景物的倒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是一篇优美的__________,描写了___________的乡村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____________之情,以及对_____________热爱。
11、阅读课外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黄山日出
①黄山日出历来被人们称为美景奇观。为了目睹这一美景,暑假里,我随父亲来到黄山。
②当天晚上,我们住在北海宾馆。一整天爬山观景的劳累,使我很快进入梦乡。迷糊中,只听见有人喊:“快,起来看日出了!”我一骨碌爬起来,揉着蒙胧的睡眼,身不由己地跟在大人后面往外走。一阵山风吹来,好凉啊!我清醒了许多,看看天上还泛着星光,一路上树影婆娑,怪神秘的。我来到清凉台,这是一个观日出的好地方,此时已有不少人等候在这里了。凭着人小,七挤八拐。我选了个好位置,等待着。
③过了一会儿,东方显出了鱼肚白,人群开始骚动。一会儿,鱼肚白渐渐地转成粉红色,东方的天际出现了橙色的彩霞。忽然天边出现了一道发亮的光,是那样耀眼,不知谁说了句:“快了,快了。”
④我这时不知是由于冷,还是激动,只觉心里发紧,牙齿打战。我看看四周,大人们也兴奋了起来,有照相机的准备按快门,等待着拍下那瑰丽的景象;没照相机的翘首以待,大家似乎停止了呼吸。
⑤不知过了多少时候,太阳像一个小红球,突然从地平线上,不,不是地平线,而是从云海间跳出来,开始是半个,到后来,就变成了大红球。大地妈妈好像不愿让太阳离开怀抱似的,太阳只能一点点地向上挪。
⑥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太阳终于挣脱了大地妈妈的怀抱,跃上了天际。啊,多么壮观,多么美丽!顷刻间,浩瀚的云海被太阳的红光一照,色彩斑斓,远近的山峰在云海的淹没下,只露出小小的山尖,就像那大海中的小珊瑚礁……人们感慨万千,赞叹这人间的美景。
⑦看到这壮观的景象,我很激动。啊,日出,表明新的一天开始,充满希望,充满光明!啊,太阳,你给万物带来生机,给人们带来了温暖!
【1】阅读短文,完成填空。
我来到清凉台,过了一会儿,东方显出了______,渐渐地转成______,接着东方的天际出现了______。不知过了多少时候,太阳像一个______,到后来,就变成了______。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太阳终于挣脱了大地妈妈的怀抱,跃上了天际。
【2】结合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我知道了“翘首以待”的意思是_________。
【3】短文第③段,作者抓住________描写了太阳即将出来时的景象。
【4】读读第⑤⑥段,注意加点的部分,想想这样写的好处,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是按照________顺序写黄山日出的。
12、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开始脱壳了!蝉虫整个身体来回地抽搐了几下,背上立刻裂开了一道口子,蝉背露出来了。背上那一层保护甲的颜色也在很快地变化着,先是极淡的绿色,一会儿变成了深绿色。接着,头钻出来了,前面一双透明发亮的大眼睛,像两颗花椒籽一样又黑又亮。六只脚出来了,整个身子在慢慢地活动。最有趣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未出壳的蝉尾使劲地抖动着,伸着。蝉儿把它已经出壳的上半身腾空向后仰去,又敏捷地向前扑来,再用前脚抓住蝉壳用力一抽,又白又嫩的蝉尾就出来了。整个动作配合得自然协调。脱壳的蝉儿静静地趴在蝉壳上,过了好一阵子,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蝉壳。
【1】读了短文,我知道蝉身体的各部分是按照背、(____)、脚、(____)的顺序出壳的。我从(____)、(____)这些词语读出了蝉尾出壳的有趣。
13、精彩片段
给风打分数
[苏联]维·比安基/著 王汶/译
风小的时候,风是我们的朋友。
夏天,在炎热的中午,如果一点风也没有,我们就会热得透不过气来。平静无风,烟囱里的烟笔直地往天空升上去。如果空气以每秒钟不到半米的速度流动,我们就觉得一点风也没有,我们给它打个0分。
软风的速度,是0.3~1.5米每秒,或18~90米每分,或1~5公里每小时。这是步行人的前进速度,这种风已经能使烟囱柱往旁边歪了。我们觉得脸上凉习习的,很舒服。不觉得闷气了。我们给这种风打1分。
轻风的速度,是1.6~3.3米每秒,也就是96~180米每分,或6~11公里每小时。这大约是人跑的速度。树上的叶子沙沙作响。我们在风的记分薄里,给轻风打2分。
微风的速度,是3.4~5.4米每秒,也就是12~19公里每小时。这大约是马小跑的速度。微风使细树枝摇摆,它兴高采烈地推着纸折的小船儿跑。我们在记分薄里给它打个3分。
气象学里的和风是这样的:它扬起道路上的尘土,激起大海里的波浪,摇动树木的小枝。它的速度是5.5~7.9米每秒。给它打4分。
清劲风的速度,是8.0~10.7米每秒,或29~38公里每小时。这大约等于乌鸦飞行的速度。这种风使树梢喧嚣(xuān xiāo),使森林里的细树干摇曳,使大海上涌起波浪。它吹散蚊蚋。我们给这种风打5分。
强风已经开始调皮捣蛋了。它使劲摇晃森林里的树木;把晾在绳子上的衣服扔在地上;把帽子从人脑袋上扯下来;把排球往一边乱推,不让打排球的人好好打。它的速度和39~49公里每小时的火车、客车一样。幸亏气象学家给风打分数,用的是12分制。像我们这种小学校里的5分制,就不够用了。气象学家给风打整整的6分。——选自《森林报·春》
【1】“和风细雨”中的“和风”是指春天的风,文章中的“和风”指什么风呢?用﹏﹏﹏画出来。
【2】读文章,完成下表。
名称 | 速度 | 分数 |
____ | 0.3~1.5米每秒 | 1 |
____ | 1.6~3.3米每秒 | 2 |
____ | 3.4~5.4米每秒 | 3 |
____ | 5.5~7.9米每秒 | 4 |
____ | 8.0~10.7米每秒 | 5 |
____ | 39~49公里每小时 | 6 |
风的名称分数从上表,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完全把风当成了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风的________之情。
【3】读了文章,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判断身边的下列现象是什么风级。
(1)晚上睡在床上,听到屋外梧桐树上的叶子沙沙作响。(____)
(2)妈妈晾晒在阳台上的衣服被风吹到了楼下。(____)
(3)在操场上上体育课时被风扬起的灰尘迷了眼睛。(____)
(4)操场上的五星红旗停在旗杆顶端一动不动。(____)
【4】唐朝诗人李峤有一首诗《风》这样写道:“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三尺浪,入竹万竿斜。”结合这篇文章,你对这首诗有什么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最后的姿势
5月12日天空阴沉沉的。下午两点多,谭老师在教室上课。这堂课上,他给学生们讲“人生的价值”。 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
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就大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同学们迅速冲出教室,往操场跑去。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土腾空而起。但是,那短暂的几秒钟,哪里容得了所有的学生都能跑出去?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还有四位同学冲不出去了!
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楼房塌陷了……
13日22点12分,当人们从废墟中搬走压在老师身上的最后一块水泥板时, 在场的人都被震撼了。“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 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 ”第一个发现谭老师的救援人员眼含热泪地说。“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谭老师飞身扑到了我们的身上。”获救的学生这样回忆。
一位老师说:“如果要快速逃离现场,论条件,老师离门口最近,最有可能离开。但在生死攸关的一刻,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
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1】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谭老师“最后的姿势”是什么样子的?请用“ ”在文中画出相应的语句。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连用3个感叹号,强调了当时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谭老师是怎么做的?(用上连续性动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倘若请你把题目中的“最后”换成文中另外的词语,你会换成什么?
最后的姿势→__________的姿势
【6】“英雄不死,精神千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春风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我犯了法,成了罪人,还能吃到鱼吗?( 改为陈述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明的爸爸挑了一个大大的番茄。(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叶欣匆匆地离开了人间。叶欣留给人们的是永恒的微笑。(用上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我敢保证,这次校运动会我们可能得冠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早晨,金灿灿的太阳光冉冉地从东方升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从菜场买回了青菜、猪肉、苹果、黄瓜等蔬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我不禁忍不住想起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自言自语地对自己说:“怎么又做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中国最早的诗歌来自于两千多年的前《论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这篇文章的条理和内容都很丰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每天晚上都收听广播和电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文。(30分)
请你以“说说我的心里话”为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诉说对象可以是老师、妈妈、小伙伴……要写出自己最想说的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