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雄安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依次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次  毁  

    A.yì lǚ cuī yūn

    B.yù lǔ chuī yūn

    C.yì lǚ chuī yùn

    D.yù lǔ cuī yùn

  • 2、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班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夸张)

    B.茫茫的草原像一张无边无际的地毯。(比喻)

    C.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难道不是真理吗?(设问)

    D.月明风清,天上的星星调皮地眨着眼睛,笑盈盈地望着大地。(拟人)

  • 3、下列不属于景物描写的一项是(  )

    A.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

    B.圆月逐渐升高,她那银盘似的脸,流露着温柔的光芒。

    C.竞相开放的花儿,五彩缤纷的蝴蝶,富有生机的动物们,构成了一幅春景图。

    D.夏天阵雨来了,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

  •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怒吼   松 拂试 用餐

    B.划动   响午   热刺刺  渗出

    C.挣扎 一番   埋没   冲刷

    D.推侧   祥细 灰尘   淹没

  •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诗歌的特点是(       

    A.充满奇思妙想,人物形象丰富多样

    B.往往饱含着真挚的情感

    C.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很有节奏感

  • 6、下面的课文不是按游览顺序写的是(  )

    A.《海上日山》先写晴朗天气的日出,再写天边有云情况下的日出。

    B.《记金华的双龙洞》按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记述见闻感受。

    C.《颐和园》依次描写了来到长廊、登上万寿山、来到昆明湖看到的景色。

    D.《七月的天山》按照“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顺序描写天山的美景。

  •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什么?宝葫芦?就是传说故事里的那种宝葫芦吗?

    B.“好小葆,别动!”奶奶刚给我洗了脚,忽然又提出一个新的要求来。“让我给你剪一剪……”

    C.我要是有了一个宝葫芦,我该怎么办?我该要些什么?

    D.不过我得提出我的条件:“那,非得讲故事。”

二、填空题 (共1题,共 5分)
  • 8、修改病句。(12分)

    1妈妈经常有时带我去南湖公园玩。

    2我非常喜欢听音乐和看电影。

       

    3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三、古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古诗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送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飘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眼前。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旧时茅店社林边(往日) B.明月别枝惊鹊(惊动喜鹊)

    C.清风半夜鸣蝉(清凉的晚风) D.路转溪桥忽(看见)

    2“西江月”是这首词的_____。画“  ”的句子描绘出了乡村夏日夜景图:夜空晴朗,月亮悄悄升起,惊起了____;夜半时分,____徐徐吹来,把蝉的鸣叫声也送了过来。

    3下面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B.“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不是人,而是一片蛙声。这首词既写了景,也写了人,用侧面烘托、动静相映的手法,给人以美的享受。

    C.上阕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

    D.整首词采用白描手法描写词人的所闻所感,表达了作者热爱农村生活的情感。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0、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按要求做。

    少年梅兰芳

    ①梅兰芳先生是中国京剧史上成就辉煌的表演艺术大师,被公认为“京剧四大名旦”之首。

    ②可是,有谁会想到少年梅兰芳相貌很平常,眼神也很呆板。学戏之初,师傅()一句一句地教,每一句唱词都要教好几遍,他就是唱不下来。后来,师傅拋下一句“你不是学戏的材料”就离开了。师傅的话像一根针刺痛了梅兰芳幼小的心,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好京剧。

    ③九岁那年,梅兰芳又拜吴菱(líng)仙先生为师学戏。每天一早起来,他就随吴先生练习喊嗓子;吃过午饭开始练身段、学唱腔;晩上,还要继续练习。一整天,除了吃饭、睡觉,他都在不停地练习基本功。吴先生常( )梅兰芳:“每一段唱词,如若用心练上几十遍,就没有练不会的。”当别的孩子趴在草丛里捉蛐()蛐时,在花园里追逐蜻蜓时……梅兰芳却依旧在一遍遍地练习每一段唱词。

    ④京剧演出很多时候离不开翻跟头、对打等动作,这些都属于“武功”。吴先生教梅兰芳练“武功”是从“拿大顶”开始的。“拿大顶”就是双手贴地,头朝下脚向上,练习时间一长,人就会头晕、呕(ǒu)吐。但梅兰芳没有知难而退,常常一练就是几个时辰(chén),有时竟昏倒在练习场上。

    ⑤“跷(qiāo)功”是京剧的基本功,练跷功时,吴先生搬来一条板凳,上面放一块方砖。他( ),让梅兰芳踩着半米多长的高跷站在砖头上,一次必须站够一炷香的时间。起初,梅兰芳站不了一会儿就腰酸腿疼。为了练就过硬的功夫,梅兰芳咬着牙坚持着。练了一个秋天,他的跷功大有长进,站的时间更长了,站得更稳了,腰腿也越来越有劲儿了。吴先生见了( )。

    ⑥梅兰芳并不满足,他想方设法要使自己的“跷功”更上一层楼。秋去冬来,他为自己浇了小片冰场,踩上高跷,在冰面上练习。冰面十分光滑,不要说踩着高跷,就是在上面走路,也难免要摔跤。梅兰芳身上经常被摔得青一抉紫一抉。毎次跌倒,他都若无其事地立即爬起来继续练。街坊们,几乎每天清晨都能看到一个瘦小的身影在冰面上踩跷、踢……

    ⑦就这样,在吴先生的指导下,天资欠缺的梅兰芳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为日后成为京剧大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根据意思,写出短文中出现的成语。

    (1)知道事情困难就退却。______

    (2)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______

    【2】填空。

    (1)短文第②自然段主要写______________

    (2)短文第________和第________自然段主要写梅兰芳练“跷功”。

    【3】选择正确的答案。

    (1)短文第③自然段写“别的孩子”的表现是为了说明______

    A.梅兰芳练功非常刻苦 B.别的孩子的生活很幸福 C.梅兰芳特别羡慕别的孩子

    (2)短文第③自然段中吴先生的话说明了______的道理。

    A.言必信,行必果 B.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C.砌墙的石头—后来居上

    【4】下列各项都是吴先生教梅兰芳学戏时的表现,联系上下文,把恰当选项的序号填写在短文中的括号里。

    A.不住地点头称赞 B.语重心长地教导 C.严格地提出要求

    【5】想一想:梅兰芳学戏的过程让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外阅读。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那读四年级的女儿倩倩早就能把这首诗背得滚瓜烂热了。然而,她总“纸上谈兵”。可不是,常常吃完饭,她扔下筷(kuài)子,饭碗里总或多或少地剩下一些饭粒。我不知跟她讲过多少次“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她全当作耳旁风。

    上个星期六,一位家在郊区的农民朋友打来电话,说他家的稻子要收割(ɡē)了,请我去帮忙。挂断电话,我想,女儿星期天不上学,何不带地去体验体验“粒粒皆辛苦”呢?

    周日早上,父女俩乘车到了朋友家。朋友笑着问我怎么舍得让“掌上明珠”出来折腾,我在他耳边轻语了几向,他便心领神会了。开工了,他递来两把镰(lián)刀,女儿学着我的样子,撸()起衣袖,弯下腰,紧挨着我在稻田里跃跃欲试起来。不一会儿,她便能独自操练镰刀了,并且越割越欢。可是,好景不长,割了个把小时,女儿割稻效率渐渐下降,小嘴也慢慢噘(juē)了起来,嘟()哝着手酸腰酸脖子酸,一看手,她的手掌上已经泛起三个血泡。

    趁这个时候,我对她讲每天吃饭的米是怎样经过艰苦的劳动才得来的。讲了播种、育苗、插秧、施肥、收割、脱粒……这回倩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听得认真,小脸蛋上显露出惊奇的神色。在吃午饭时,她慢慢地把碗里的米粒吃得干干净净。

    如今,女儿每次吃完最后一口饭,便会把吃完的饭碗递到我面前,要我检查,嘿,“小公主”的陋(lòu)习改掉了。

    1“不一会儿,她便能独自操练镰刀了,并且越割越欢”中“欢”的意思是( )

    A.快乐,高兴 B.活跃,起劲 C.喜爱 D.欢腾

    2之所以说倩倩是“纸上谈兵”是因为(   )

    A.她早就能把诗背得滚瓜烂熟了。

    B.她早就能把诗背得滚瓜烂熟了,可是饭碗里总或多或少地剩下一些饭粒。

    C.“我”不知跟她讲过多少次“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她全当作耳旁风。

    3“这回倩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听得认真,小脸蛋上显露出惊奇的神色”中倩倩的小脸蛋上显露出惊奇的神色,是因为______________

    4“嘿,“小公主”的陋习改掉了!”中“陋习”的意思是________,“小公主”改掉了_________的陋习。

    5这篇短文讲的是倩倩一开始________,经历了______之后,如今的她_________

  • 1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广州市 XX影城(花都店)

    影厅:5 号厅(巨幕 2 D)

    影片:我和我的祖国(普通国语)

    座位:13 排 19 号 票价:35.00¥

    时间:15:55

    售出时间:2020.3.18 11:49:46

    网络售票 票券  345090002975518

    材料二

    敬告观众:

    1.一名成人购票可携带一名 1.2 米或以下儿童,免票无座。

    2.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品及宠物进入影城。

    3.影厅内禁止摄影、录音及录像。

    4.影片放映时。请将移动电话调至静音。

    5.影厅内禁止吸烟。

    6.为维护影厅观影环境,请勿携带非影城食品进入影厅。

    7.如需任何帮助和查询,请联系影城值班经理。

    8.安全提示:公共场合请注意安全出口。

     

     

    1我能从电影票中找到以下信息:

    ①影片名称:__________;②影厅:__________

    ③开场时间:__________;④票价:__________

    2请你根据上面的材料判断以下行为是否可行。是的打“√”,错的打“×”。

    ①观看此电影需要购买3D眼镜。_______

    ②检票进场时,可以携带影城售卖的爆米花入场。_______

  • 13、阅读《农夫、兔子和法官》,完成下面的题。

    农夫、兔子和法官

    有一个农夫长期在法官家干活。农夫养了一只兔子,他俩很亲密,经常在一起说心里话。

    一天早晨,法官正在睡觉,忽然听见一阵轰隆隆的声音,便问农夫是怎么回事。农夫说:“是大车啊!”(  )的法官本来就想找碴儿为难农夫,就故意说:“如果不是大车怎么办?”农夫说:“如果不是,我就把脑袋给你。”法官高兴地答应了。

    轰隆隆的东西过来了。农夫说:“看,是大车吧!”而法官却指着大车问了一大串的关于车上零件的问题,农夫一一如实回答了,并没有提到“大车”二字。法官笑了笑说:“把脑袋拿来吧!”农夫说:“我说的就是这辆大车呀!”法官说:“那我刚才问你的时候,你怎么一句大车都没说?”(  )的农夫一下子蒙了。

    兔子说话了,它问是怎么回事,农夫把事情从头到尾地说了一遍。(  )的兔子想了想,说:“既然你答应了人家,就应该守信用。”农夫听了,      。法官得意扬扬地说:“脑袋给我吧!”

    这时,兔子指着农夫的头发问法官:“这是什么?”法官说:“头发。”兔子又问:“头发下面呢?”法官说:“是头皮。”“头皮下面呢?”兔子继续问。“是头骨。”法官回答。“头骨下面呢?”兔子又问。法官回答:“是脑髓。”兔子说:“那也没有您说的脑袋呀!”

    法官理屈词穷,只好放了农夫,灰溜溜地走了。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理屈词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找碴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列词语选填在文中相应的括号里。

    老实  阴险  聪明

    3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在文中的“   ”处补充合适的内容。

    4法官是如何为难农夫的?兔子又是如何帮助农夫脱离困境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兔子以自己的聪明战胜了法官。兔子的做法让你想到下面哪句话?(  )

    A.聪明反被聪明误。 B.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C.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D.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 14、阅读

    我爱乡村的傍晚

    6月里的一天,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山村故乡。上午,一场大雨把乡村的山川原野冲洗得一尘不染。傍晚,我独自沿着田间小路,来到小时候常跟大姐一起去放牛的小山冈。我美美地呼吸着田野里清新的空气,尽情地欣赏着乡村恬静美丽的晚景。

    眺望远处。啊,视线尽头多像一幅画:柔和的夕阳,绚丽的晚霞,横卧在不远的天边的群山,倚山而建的一簇簇的村落,一家家房顶上升起的袅袅的炊烟……奶奶在世时说过:一层山水一层人。我望着群山在遐想:大山背后又是一层怎样的山水,怎样的人?这里看不到城市的车水马龙,听不到城市的各种音响喧闹,但却充满神秘。

    远处,是一片金黄的稻田。①一阵晚风吹来,稻苗一起一伏的,使我仿佛置身于一片金色的海洋之中。稻田的边缘是一排排的丝瓜架,瓜蔓儿上开满了一朵朵金黄的花。②辛勤的小蜜蜂正“嗡嗡”地一边唱歌一边采蜜。丝瓜棚旁边那块碧绿的西瓜地上,虽然没有蜜蜂的歌唱,却有着丰收的喜悦。瞧,③一个个大西瓜像一个个胖娃娃似的,蝴蝶落在瓜蔓母亲的臂膀里,夕阳的余晖轻轻地爱抚着它们,催它们入睡。

    在我身边的山坡上,则是另一番景象。三五只水牛正在草地上悠闲地啃着草,不时还抬起头来,面对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晚景,“哞哞”地长叫几声来抒发自己快乐的情怀和感受,那低沉浑厚的余音在宽阔的田野回旋,使人听了兴奋。

    乡村的傍晚多美呀!我如果有架照相机,定要把那起伏的山峰、金黄的稻田、西瓜地里丰收的景象和那引颈高歌的大水牛一一拍摄下来,让它们永远留存在我的影集里。我多么喜欢乡村这迷人的傍晚,我多么喜爱乡村这恬静的生活!

    【1】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空气  )地呼吸  )的晚景   )地欣赏

     )的夕阳   )地爱抚  )的炊烟   )地啃着草

    【2】把句中画线的部分用词语代替。

    (1)6月里的一天,我回到了离别很久山村故乡。(______ 

    (2)上午,一场大雨把乡村的山川原野冲洗得一点灰尘也不污染,非常清洁 _____ 

    (3)这里看不到城市的那种车像流水,马像游龙,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____ 

    (4)三五只水牛面对着充满诗画一般的美好意境的乡村夜景,长叫几声。(_____ 

    (5)我要把那西瓜地里丰收的景象和放开喉咙高声歌唱的大水牛—拍摄下来。(____

    【3】短文第2、4自然段是按(____)顺序观察乡村傍晚景色的。摘录最能体现这种顺序的三个词语,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A.按从外到内的顺序观察。    B.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

    C.按不同方向转移顺序观察。  D.按先整体后局部顺序观察。

    摘录词语:(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第一段中写道:“我尽情地欣赏着乡村恬静美丽的晚景!”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相照应?请画上“   ”线。 

    【5】作者按由到的顺序观察了的乡村,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有特点的景物进行描写,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5、我会用每行字组成一句有意义的话。

      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3题,共 15分)
  • 16、修改病句。

    ①老师讲的知识,我全部完全都懂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打扫教室干干净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读了《雷锋的故事》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提高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语段。

    今天我学了一篇课文“火烧云”,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著名作家萧红写的。天上的火烧云真是千变万化变化多端。读了课文之后,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是啊!只有勤于动笔,善于观察才能写出这样优美的文章。

  • 18、修改下列句子。

    (1)我爱看《灰尘的旅行》、《穿过地平线》、《小学生学习报》等课外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要我们注意安全,防止不发生事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9、作文园地

    想起这事我就

    生活中你学会了做什么事情?学习过程中你明白了什么?每每想起这段经历你的心情如何?把它写成一篇习作与大家分享。

    要求:

    1.在横线上填上表示心情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

    2.按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3.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95
题数 1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古诗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