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中“应”的意思是( )
A. 满足要求;允许; B. 接受 C. 回应 D. 应付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关联词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雨来宁可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说出交通员李大叔的藏身处。
B.即使工作再忙,妈妈每天晚上也要挤出时间自学英语。
C.每天上学,不是妍琴来找我,就是我去找她,我俩总是结伴去学校。
D.雨来虽然能顺利逃生,但是他的游泳本领高。
3、看到我出色的表现,却老师向我投来( )的目光。
A.称赞 B.赞扬 C.赞许 D.欣喜
4、《海底两万里》这本书中那冰天雪地的世界指的是( )
A.北极
B.俄罗斯
C.南极
5、下列不是描写乡村田园风光的诗句是( )
A.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6、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是( )
A.什么是故乡?生在哪里?哪里就是故乡。
B.离地9分5秒,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飞船在预定的时间,预定的高度进入预定的轨道。
C.宋朝的林和靖的咏梅名句不少,最脍炙人口的当然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D.诗画无不注重绘声绘色,讲究笔力,风韵,意境等……因此,古人曰: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
7、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不同的一项是( )
A.俏丽 陡峭
B.哺育 黄浦江
C.涣散 焕发
D.英俊 严峻
8、近义词
坚决——( ) 前进——( )
嘹亮——( ) 仇恨——( )
万分紧急——( ) 地动山摇——( )
9、默写古诗,回答问题。
独坐敬亭山
[唐]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并写出作者。
【2】诗中________、________两字把读者引入“静寂”的境界。
【3】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诗人与敬亭山的相知之情。
10、____________
雨越下越大,本来我要到同学家去学习,这一下,就去不成了。我坐在门口,看着瓢泼大雨出神。
爸爸说:“你看!雨水都溅到身上了。”我没理会,却好像发现什么奇妙的东西:“爸爸,你看!房檐下的石头怎么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小窝?”爸爸还没回答,我就自己解释说:“爸爸我知道了,那是房檐上流下的雨水打的。”
“是吗?”爸爸有意惊奇地问:“雨点有那么大的劲儿,把石头打出窝窝来?”爸爸这一问,我也愣住了。
爸爸见我答不出来,就凑过来笑着说:“这叫水滴石穿。咱们住的房子有几十年了。雨点的力量虽小,可是长年累月,它总滴在一个地方,渐渐地就打成现在这样的小窝。”接着爸爸又说:“无论干什么事情,只要有这种滴水穿石精神,就一定会成功。”
听着爸爸的话,我心里想:要记住“水滴石穿”给的启发。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瓢泼大雨____________
长年累月____________
【2】拟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
【3】用“~~”画出文中我发现了什么奇妙的东西。
【4】文中画横线句子是对爸爸的________和________进行描写。
写出了爸爸________________
【5】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联系生活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青铜拿着一只大布口(袋 带)钻进芦苇荡的深处,挑那些毛茸茸的、(蓬 篷)松松的、闪着银光的芦花,将它们从穗上捋下来。头年的不要,只(摘 采)当年的。那芦花很像鸭绒,看着,心里就觉得暖和。妹妹葵花跟着青铜,一起走进芦苇荡。她仰起头来,不停地寻觅着,见到特别漂亮的一穗,她不采,总是喊□哥□这儿有一穗□青铜闻声,就会赶过来。见到葵花手指着的那一穗真是好花,就会笑眯眯的。
【1】用“√”选择括号内正确的汉字。
【2】在“□”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暖和——(____) 寻觅——(____) 漂亮——(____)
【4】用“寻觅”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下面资料袋中的语段。
自然界中生物的奇特本领,常常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比如,青蛙的眼睛 非常奇怪,它们看活动的东西很敏锐,可是对静止的东西却“视而不见”,人们 从青蛙的眼睛得到启示,发明了 “电子蛙眼”。机场的指挥人员在“电子蛙眼” 的帮助下,能更加准确地指挥飞机的降落。人们研究生物某些器官的构造和 功能,从中得到启示并进行模仿,研制成功新的仪器、机械,于是产生了 一门学 科,这就是仿生学。
【1】这是《蝙蝠和雷达》一课后面的“资料袋”。两者结合起来学习,你能明白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蛙的眼睛有什么特点?人们发明的“电子蛙眼”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还能再举一个“仿生学”的例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品读语段,完成练习。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
【1】在孩子们的眼中,雨脚“___”和闪电“___”,运用了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
【2】请你运用句中的修辞手法仿写一句话。_____
14、课内阅读。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节选)
在此,我代表我的家庭,代表所有的中国孩子,通过您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警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1】选文中的加点字是个多音字,用它另外一个读音可组词为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说一说对选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
(1)王五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王五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__________
(2)于是奶奶又讲了一个——又是宝葫芦的故事。
破折号的作用:_________。
(3)王葆听了这些故事,常常就联系到自己:"我要是有了一个宝葫芦,我该怎么办?该要些什么?”(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
16、我会修改病句。
(1)爷爷家的菜地里,种着各种蔬菜:南瓜、丝瓜、茄子、扁豆、水蜜桃、西红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家的眼睛都目不转睛地看着舞台上的葵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船长舍己救人的动作,感动了所有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为他直说简慢抱歉的话,我看得出这是他在司令部里最大的排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学习《乡下人家》这篇课文,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1)他的意见基本是完全正确的。
(2)稻子成熟了,一望无际的田野像铺上了碧绿的绒地毯。
18、修改病句,将修改后正确的这段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请找出四处错误)
种子张开了小嘴儿,咂(zā)着甜密的乳汁;舔着鲜美的雨滴,幼芽伸出了舌头儿;花苞胖了,滚动转动着晶莹的水珠儿;柳枝醉了,摆动着柔软的腰肢;小溪哭了,脸上泛起了酒窝儿,荡起笑的涟漪(lián y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你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其中的三到五个词,发挥想象编一则动听的故事:帽子、狐狸、老虎、小男孩、帆船、沙漠、水井、老爷爷、小仙女、山洞……我选择了这些词语:_______来写我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