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到“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让你感受到了( )
A.藤萝的叶子绿绿的,我和妈妈在园子里一起看亮亮的月儿,真安静。
B.皎洁的明月,绿绿的藤萝,妈妈讲着我最爱听的故事,我的心儿阵阵暖流,真美好。
2、课文主要写了哪两种情况下的日出( )
A.天气晴朗和天边有黑云
B.雾霾天
C.天空下雨
D.阴天
3、选择关联词填入句中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要对自己充满信心, 遇到再大的困难, 不必悲观失望。
A.即使……也……
B.只要……都……
C.因为……所以……
D.虽然……但是……
4、句式衔接。
“这些玫瑰花品种也许不怎么好,可是香气扑鼻。”这句话插入语段中的位置是( )
①皮皮的果园实在可爱。②说实在的,它保养得太糟了,可是有一大片从来不割的可爱的青草,有很老的玫瑰树,开满白的、黄的和淡红的玫瑰花。③这里还有不少果树,最好的是一些很老很老的橡树和榆树,爬起来简直没说的。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之后
5、下列名言不是关于读书、学习的道理的一项是( )
A.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B.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C.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D.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6、“相看两不厌”和“湖光秋月两相和”( )
A. 这两句诗中的“相”意思相同。 B. 这两句诗中的“相”意思不同。
7、啄木鸟门疹。(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
(1)老师鼓厉我们 要克苦学习。( )
(2)他豪不迟疑地从坐位上占起来。( )
(3)他身上穿白上衣篮裤子,带着一付金丝边眼睛。 ( )
(4)小曲以玩强的意力,战胜了急病,重反工作岗位。 ( )
8、读拼音,写词语。
wéi chí cái fù jīnɡ zhàn mí huò bù jiě
( ) ( ) ( ) ( )
dào dé qì zhònɡ hào mǎ shǔ yú
( ) ( ) ( ) ( )
9、阅读下面这首小诗,完成练习。
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深厚的恩慈反使他终于沉默,
母亲啊!你是那春光吗?
【1】这首诗中,作者把“小小的花”当成了____________,把____________当成了母亲,我们从中感受到了母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小的花明明想感谢春光,却终于沉默。为什么不说呢?( )
A.小小的花始终都没有想好用什么话来感谢春光,所以只能以沉默来对待。
B.几句感谢的话是不足以报答“春光的爱”的,沉默中包含着对母亲更深的感激与敬意。
C.小小的花不能说话,所以只能用沉默来表达对春光的感激之情。
【3】这首诗和《繁星(一五九)》在内容和写法上有哪些相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并学习故事中主人公的精神。把握文中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的相关内容,抓住文中叙事的主线,感悟文中主人公带给我们的值得学习的精神和品质。
纪昌学射
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开始练习的时候,飞卫对纪昌说:“你想要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纪昌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很满意,以为学得差不多了,就再次去拜见飞卫。飞卫对他说:“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等到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的时候,你再来见我吧!”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取得了这样大的进步,纪昌赶紧跑到飞卫那里,报告了这个好消息。飞卫高兴地拍拍他的肩头,说:“你就要成功了!”于是,飞卫开始教他怎样开弓,怎样放箭。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1】简要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纪昌学射》中飞卫首先教纪昌从基本功练起,要纪昌下功夫练眼力,要求纪昌一要练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要练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老师。
【3】文中加点的句子是具体描写纪昌练习眼力的情景。如果说一段励志故事是一杯心灵鸡汤,给人以精神营养,请说说你从纪昌刻苦练习的故事中吸收到了什么养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白鹅(节选)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鹅的叫声,音调 ,似 。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 ,不亚于狗的狂吠。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 ;有时非但不让,竟仲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1】将下列词语的选项填到文中的横线上。
A.引吭大叫 B.毫不相让 C.厉声呵斥 D.严肃郑重
【2】用“﹏﹏﹏”分别画出第二、三、四自然段的中心句。
【3】“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A.总结全文 B.总领全文 C.承上启下
【4】鹅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样东西下饭。作者写鹅的吃相时,写得诙谐、幽默,请找出能体现这一语言特点的词语和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例如,用鹅的_______与狗的________对比;用鸭的_______与鹅_______的对比。(用文中的词句概括)
12、阅读芳草地。
老屋祭
记忆里老屋比我的年纪还大。
因为久经风雨,红色的瓦砾上稀稀疏疏地长了些茅草,微风一吹,草绿色的种子四处飘散,来年的时候,又会是芳草萋萋。
春天的时候,院子里的那棵老枣树,长出嫩嫩的细芽,一场春雨过后,便长出椭圆形的叶子;夏天的时候,黄绿色的小花簇满了枝头,浓郁的芳香引来成群的蜜蜂,嗡嗡地穿梭于细密的小花间。花谢后,便结出青绿的小枣子,起初还不如绿豆大,后来竟长成如大拇指肚大小的椭圆形枣子。秋天,枣子渐渐地由青变白,由白再变红,到了金秋八九月间,红彤彤的枣子便挂满了树梢,犹如一颗颗光彩夺目的红宝石镶嵌在硕大的树冠上。每年这个季节,便是我们兄妺三个最快乐的日子。每天放学回家,我就噌噌地爬上树,站在树杈上,抓一把红枣塞进嘴里,醉人的香甜嗖地一下从嘴里甜到心里,继而传遍整个神经末梢。妺妹够不着,便仰着脖子在树底下等我晃一下枝头,然后噼里啪啦地下起枣子雨,妹妹提着小竹篮,一边吃,一边捡。那种情形至今回想起来,心里还有说不出的兴奋和感动。
老屋院子很小,小得养上牛、猪、狗、鸡等家畜以后就挤得满满的。来人的时候,鸡犬相鸣,其乐融融。东边的院墙很矮,隔壁院子里长着一棵老槐树,夏天的时候,槐花穿过矮矮的院墙,小小的院落里便飘满了槐花的香味,抓一把槐花放在嘴里,又香又甜,回味无穷。直到现在,那些甜和香还一直让我陶醉不已。
【1】联系短文内容,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其乐融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味无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主要写了老屋留给“我”的印象,重点介绍了自家院子里的___________和隔壁院子里的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儿时乡村生活的__________之情。
【3】对画“______”的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兴奋和感动”直接表达出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赞美与留恋之情
B.“那种情形”指的是作者兄妹三个爬树、摘枣、吃枣的情景
C.作者至今回想起来还会兴奋,表现出了儿时生活的快乐
D.作者“兴奋和感动”是因为兄妹三个都很勤奋,收枣工作很顺利
【4】读文中画“﹏﹏”的句子,抓住“陶醉”一词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原则
我曾经是一个漫不经心的人,对生活的态度是“不必太认真”,凡事过得去就行,无论对人还是对己。但那短短几分钟的经历,竟改变了我的这个想法。
那是 1993 年的除夕之夜,我在德国的明斯特参加留学生的春节晚会。晚会结束时,整个城市已经睡熟了,在这种时候,谁不想早点儿到家呢?我和先生走得飞快,只差跑起来了。
刚走到路口,红绿灯就变了。迎向我们的行人灯转成了“止步”:灯里那个小小的人影从绿色的、甩手迈步的形象变成了红色的、双臂悬垂的立正形象。这会儿是深夜了,马路上没有一辆车,即使有车驶来,五百米外就能看见。我们没有犹豫,走向马路……
“站住。”身后飘过来一个苍老的声音,打破了沉寂的黑暗。我的心悚然一惊,原来是一对老夫妻。
老先生说:“现在是红灯,不能走,要等绿灯亮了才能走。”
我的脸忽地烧了起来。我喃喃地道:“对不起,我们看现在没车……”老先生说:“交通规则就是原则,不是看有没有车。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遵守原则。”
从那一刻起,我再没有闯过红灯,我也一直记着老先生的话:“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遵守原则。”
【1】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填空。
“我”曾经是一个漫不经心的人,对生活的态度是__________,后来由于一对老夫妻的教诲而改变,并记住了__________。
【2】“晚会结束后,整个城市已经睡熟了,在这种时候,谁不想早点儿到家呢?”
①这句话中画横线部分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把这句话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老人为什么喊“我们”站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遵守交通规则上,你平日是怎么做的?你期望自己以后有怎样的改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那一瞬的感动
车继续飞驰着,我又回头望了一下那身影,心中又涌起更深的感动……
在回老家的路上,我们一路开着车,我卧在座椅上,听着音乐,望着窗外的景色。就在临入高速公路的路口,我突然听见前面的几辆车都“嘟——嘟——”地按起喇叭,并绕开了某个东西飞速驶去。
起初并没有在意,可后来,我们的车突然地急转弯,我惊惶地坐起来,好奇心使我不禁向外望去——车窗下,一个环卫工人蹲在地上,拿着小扫把,一点一点将地面上的一堆玻璃渣扫入小筐中。细看,她约四十来岁,被冻得通红且上面布满干裂口子的双手颤抖着,低着头,一丝不苟地做着自己的工作。
背后的车辆仍有许多向她按响不满的喇叭,看到司机们对她不满的眼神时,顿时我心中百感交集——是感动,是敬佩,是酸楚,是担忧……全都交织在一起,使我心头不觉一热,似乎涌上了一股热血,灼烧着我的思想与灵魂。
仅仅一个身影,一个在高速路口的身影,一个不顾任何危险的身影;仅仅一双手,一双在打扫卫生的手,一双冻得发颤还不顾的手;仅仅一个思想,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仅仅一个灵魂,一个高尚的灵魂……却对我触动如此之大,以至于让我无法用语言准确地描述。
看着远去的身影渐渐缩小,这单单是一个身影吗?不!她是千千万万环卫工人的缩影。他们的工作如此平凡,他们的工资如此菲薄,他们的生活如此简单,而他们却用一颗最真诚的心谱写着一支最动人的歌,用最朴实的双手营造着最美丽的世界。
车渐渐走远,可那个身影却在我心中越来越清晰!
【1】本文采用了( )的手法。
A.顺叙
B.插叙
C.倒叙
【2】文中画线句子是对这个环卫工人的_____、_____、_____描写,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她对_____。
【3】“顿时我心中百感交集——是感动,是敬佩,是酸楚,是担忧……”作者“感动”的是_____;“敬佩”的是_____;“酸楚”的是_____;“担忧”的是_____。
A.她这样会不会有危险 B.她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C.她的工作不被很多人理解 D.她对工作的认真负责
【4】作者为什么说“那个身影却在我心中越来越清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之情。
15、综合性学习。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中国气象局最近正式启动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工作,联合了国内外科研机构,全面开展青藏高原气象观测、分析和研究的活动,为提高我国暴雨、洪涝、干早等灾害性天气气候的预报预测水平提供科技支撑,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奠定重要基础,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大气科学界的影响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山上映山红开满了,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特别多,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亮。
17、修改病句。
(1)大厅里摆满了看演出的观众。
___________________
(2)校园里生满了白的、红的、黄的等五颜六色的花。
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班取得了竞赛第一名,大家的心里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喜欢看《三毛流浪记》《笨狼的故事》《小学生学习报》等课外书。
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指南针和造纸一样,都是古代我国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来到扬州,把瘦西湖、个园、何园这三个著名景点基本上都游览了一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题目:我想发明
大自然蕴藏着无穷的奥秘,你从大自然中得到了哪些启发?想要发明什么?把它写下来。注意想象要合理,条理要清晰,语句要通顺。